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EDA;Moodl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97-02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自2008年起列为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综合考试,全国统一命题重点课程,各高校对该课程都十分重视,相关专业都列入强化建设的重点课程[1]。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非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常常具有“喜软怕硬”的特点。特别是有些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重软轻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该门课程自身的特点。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其涵盖的知识面很宽、跨度大、教学内容多,并且较多概念和实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2]。同时,课程中与硬件有关的许多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验环节才能加深理解。但很多高校由于学时有限,没有开设实验,学生无法通过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理解。因而,学生很可能因为部分概念和原理无法清晰的掌握,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反之,上层软件开发由于与实际应用挂钩、操作多于理论、学生因易上手更能获得成就感等原因,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2.实验环节的问题。传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课程是基于X86的实验箱,采用连线的方式进行。该方式需要学生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在试验箱上完成大量的连接线操作。这种方式面临的问题是:首先,由于学时的原因,学生可能并没有学习过汇编语言;第二,实验箱的电路由通用集成电路组成,与理论教学中使用的电路并不能直接的对应上;第三,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箱上的连线经常接触不良,指导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连接线的操作上。另外,实验箱的功能难以扩展,实验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无法进行有创意的或综合性较强的设计性实验。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真正通过实验环节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只是机械的按照操作步骤完成程序的录入或连接线的接入,更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3.社会需求的导向。目前,“互联网+”时代正在来临。这是一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种融合的模式使得不同行业的许多企业加大了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应的增加了许多计算机相关岗位。但目前,大部分这种与互联网融合的模式还停留在不是很深入的层面,这些岗位的需求也主要集中在Java、.net、PHP、Python以及其他上层开发软件研发人员上。这样为了更好的就业,学生在学习上必然重视与应用软件相关的课程,而忽视抽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类课程。同理,某些计算机院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大量增加此类课程的学时,而削减专业基础相关课程的学时。

4.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的教学与管理资源不足,再加上游戏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冲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体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非重点二本院校。此类高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的第一志愿可能并不是计算机专业,他们的专业兴趣不浓,毕业后也不想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读大学可能只是想获得本科文凭。因此,这部分学生在遇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这类比较抽象的课程时,学习过程中稍稍遇到挫折,便可能选择放弃。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虽然存在着以上诸多问题,但因此就减少该门课程的学时或者是放弃该门课程,而加大应用软件的学时,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就显得本末倒置了。我们认为为了培养出高层次的计算机人才,加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建设是有必要的。

1.知识环节的衔接的需要。计算机组成原理虽然属于硬件类课程,但其在计算机的软硬件课程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因此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对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等软件类课程的有关知识点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毕竟硬件是软件运行的立足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中许多难以理解的行为都是与计算机硬件行为息息相关的。

2.应对竞争的需要。目前虽然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临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由于上层软件开发的门槛较低、上手较快,很多相近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自学或者是培训班培训就可以应聘这些岗位。再则,上层软件开发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需要开发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很多时候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后可能还更加具有竞争力。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没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单单只是对某些开发软件的入门、编程工具的熟悉是不行的。一个优秀的程序设计人员,应该能够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课程融会贯通。只有这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能成为高层次的计算机人才,在竞争中才具有优势。

3.更好的把握就业机会的需要。目前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物联网、可穿戴计算机、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新技术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与这些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也非常多。而这些技术更加偏向于底层,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嵌入式技术、数据结构以及程序开发基础,而这正应该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的优势。

三、对改革的一些思考

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有如下一些思考。

1.加大对电子课件的研制与投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没有太多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学生学习的难度按理本不应该太大。但用语言或者文字的方法来描述计算机的行为显得过于抽象,从而导致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吃力。而图像、动画等表现形式往往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帮助其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因而,在教学构成中采用图像和动画等表现形式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一些较经典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材的电子课件已经做得很好,很多高校均直接无修改的应用于教学。这些课件已经包含了动画设计,但这些动画主要还是采用PowerPoint进行设计,在一些知识点的展示上还不够具体和形象。因此,对一些难以讲诉的难点、重点,教学单位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采用Flash等方式设计更加形象生动的动画来进行知识点的展示。

2.基于Moodle的教学方式。由于课时有限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完全理解所教授内容,必然要用大量的时间在课外进行课程的学习。如何有效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就成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中正得到广泛运用[4]。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教学资源库,以提供给学生进行自行学习;同时,还可以构建测试平台,帮助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特别的,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讨论、聊天、投票等活动的方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这种基于Moodle的教学方式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3.实验教学的改革。EDA技术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用软件的方式自动完成硬件系统设计的一门新技术[3]。应用该技术可以在行为层对数字电路进行描述,而使数字系统的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将其应用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课是可行的。国内外不少高校均开始将EDA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6]。这些高校一般也购置了EDA实验箱,并开设了EDA技术课程,讲授HDL以及FPGA/CPLD相关知识,而在该课程实验中设计的锁存器、存储器、加法器、乘法器、CPU等模块均可以应用到组成原理的实验中。因此,整个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都可以基于HDL+FPGA的模式来完成。这种实验模式能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各个部件实现的原理,各个部件间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实现和传输等知识环节的理解,让学生能从整机系统上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模型机的设计。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计算机专业特色、满足市场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我们应该加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建设。在课程表述方式、教学模式与技术手段以及实验方法等各个方面均要结合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探索,同时在教学管理上也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力争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该门课程真正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时海亮.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安排的研讨[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9):11-13.

[2]王庆香,蔡逸仪,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361-363.

[3]潘松,潘明.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邓国民.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2

“正比例的意义”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领会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特征,并能够把握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但学生对此往往停留在形式的模仿上。如何实现从形式模仿到意义建构的转化呢?课堂教学中,我从对比入手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思维建构过程,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己的教学和思考分享如下。

一、对比分类,建立基本的数量关系

教学片断:

师:路程是一个数量,由路程你想到相关的什么量?

生1:速度和时间。

师:对比一下时间和速度,想一想,这几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2:路程=速度×时间。

生3:速度=路程÷时间。

师:说得不错。像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就叫做相关联的量。观察对比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关联的量?

……

反思: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已有经验被激活,从旧知发展到新知。在此环节中,我采用对比的方法,开门见山地从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进行相关的推理和分类,使学生轻松地从旧知复习转入对新知的探索,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对比建构,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片断:

师: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有两个变化的量。

生2:我发现有一个量是不变。

生3:我发现路程在变,速度也在变。

师:大家从表中看到有变量,也有不变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对变量有了一定的研究后,我继续让学生从表中按正反两个方向寻找变量,并分析其中的关系。学生认为表中的时间和路程都在扩大与缩小,即时间扩大几倍,路程也跟着扩大几倍;时间缩小几分之几,路程也缩小几分之几)

师:也就是说,路程随着时间变化,并且变化相同的量。

(学生还发现可以套用公式,用“速度=路程÷时间”算出小明每小时行驶50千米。据此往下推测,就能知道小明5小时行驶250千米,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师:也就是说,骑车的速度是一定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有规律的数量关系。(将数量关系的讨论转入对有规律变化的两个数量关系的探讨中,使问题逐渐清晰明朗化。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速度和时间是对应的,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速度不变)

师:这个不变的速度,就叫做一定量。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

反思:数学知识往往抽象大过感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学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数量关系梳理后以直观的形式呈现,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上述教学环节,我从三个图表的对比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表格中不同数量关系的变化:同样是路程和时间,却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具有正比例意义的两种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那么,如何确定两种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呢?在探究中,学生真正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三、对比探究,反思概念的意义建构

教学片断:

师:根据“两种量之间的比值一定”这个规律,表中还有没有正比例关系?

生1:没有,因为不存在相等的比值。

师:现在思考一下,如果使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用R表示比值,你怎么来表示正比例关系?

生2:正比例关系可以用x/y=R(一定)来表示,R是个一定的量。

师:这里的y和x代表什么量?再举一些正比例的例子。

……

反思: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学生通过探究得到比值一定的变量规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和强化,并提出问题:“根据‘两种量之间的比值一定’这个规律,表中还有没有正比例关系?”学生由此展开对比思考,对抽象的正比例概念有了自己的认知和体会,进而建构概念意义,形成自己的结论,然后我引导学生由具体事例抽象出字母,完成数学思维的建构过程。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3

论文关键词: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战后美国 基础教育改革

20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改革迭起,虽然各个时期的改革目的不尽相同,但每次改革都是以基础教育教学为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结构主义,对美国课程改革影响重大,自20世纪中叶至今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二战后美国历次教育改革为线索,论述结构主义对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及主要观点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课理程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二战以后,出于与苏联抗衡的需要,美国急需改善教育质量低下的局面,要求改变教育落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无疑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强劲催化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国防教育法》。1959年底,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全美科学院召开了35位各领域专家参加的会议,布鲁纳担任主席。《教育过程》一书是布鲁纳在大会结束时做的总结报告,其中心问题是,教育课程的编制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它是围绕课程改革的中心论题阐述教学理论的,因此又称为结构课程理论。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1.课程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布鲁纳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的结构里去,才容易记忆和便于运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

2.学习准备观念的转变,提倡早期学习。

提倡早期学习是布鲁纳的中心思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关于“学习的准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式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因此,他认为应该将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随年级升高,多次反复学习,逐渐加深理解,最终掌握。在课程编排上,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方式。

3.提倡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体认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基本结构要靠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来获得。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取知识,成为一个发现者。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历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就是在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贯彻。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认识到自身科技教育的落后,他们决心改革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教育法》规定,增拨科学教育经费,重点改进各级学校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称“新三艺”)的教学,这成为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改革开始的标志。

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此次改革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课程目标,从“生活适应”教育转向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在内的“新三艺课程”。新教材的编写,采用螺旋式编排方式。内容现代化,使教学适应时代的需求;内容理论化,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某些课程内容逐级下放,贯彻早期学习的理念,等等。教学方法,倡导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从未认识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发现的积极性。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优等教育,强调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培养天才,制订了严格的学术标准并采纳了重视学术性科目的课程政策,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语的教学,适应了美国当时的需要。可以说,这次教育改革有针对性地纠正“适应生活”教育的弊端,提高了美国教育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和完整性,教材编制脱离学生实际,对教师要求过高,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同时,这次改革由于过多增加了抽象理论知识的比重,忽视了应用知识和基本知识的训练,产生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改革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是源于对结构主义课程的批判,其思想基础是人本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激起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造成学生对科学的日益冷漠和不信任。人们开始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指责学校压抑个性,是非人道的,学术至上的课程受到怀疑和指责。在这种形势下,人本主义的课程改革思想兴盛起来。 转贴于

这次教育改革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课程结构方面反对学科中心课程,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课程内容上提出“适切性”原则,即课程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与其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联系;课程结构的组织上注重“统合”,打破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教学方法上倡导“掌握学习法”,以情感影响为主,提倡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可以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颠覆,它对结构主义课程的唯理智、唯学术倾向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反对片面地把重点放在智力和学问上。因而,这次教育改革不仅没有体现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其思想反而在改革中受到批判。

(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改革

70年代的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并没有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反而助长了反理智主义,造成了学生学业水准低落和纪律训练松弛,甚至不少公立学校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比60年代的学生还差得远。这使人们又开始重新反思结构主义课程的价值,重新强调中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掌握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次改革思潮称为新学科结构主义思潮,其要旨在于既强调学科知识,又避免学科结构主义的唯理智的片面倾向,美国又掀起了一场“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这次运动中,各科目注重基本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教授,大力压缩选修课,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加强纪律教育。在小学,要把读、写、算作为重点;在中学,要把大部分在校时间用于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历史的教学等。这场恢复基础的运动,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消除了人本主义课程改革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注重科学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奏响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

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加强学术教育,揭开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家学会为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先后在16个州开始试行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又制定了“2061计划”,倡导“教导所有的学生在各科学和技术方面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该组织在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题为《普及科学——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文件,强调教学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科学基础知识教好。

进入90年代,美国已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不足是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的症结所在,1990年的《全美教育目标》,1991年的《2000年教育战略》和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都一再强调中小学的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学素养。

可以看出,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又重新强调学术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政府颁布各种文件、方案,制定国家标准,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内容上,注重最基本的知识,不求广而求精,结构上,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而不在于内容有多高深。这些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是吻合的。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4

关 键 词 :设计艺术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实践能力

设计艺术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代表的是人们对所选择生活方式的设计,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含在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受经济高速发展对设计人才需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不仅仅在专业院校,而且在普通高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设计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领域。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普通高校设计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存在许多欠缺,对所设计产品的工艺流程、材料、与客户应对的经验、技术统筹管理等知识的欠缺,造成了设计人员更多地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设计出的产品实用性不大,或存在功能与工艺上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普通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虽然是从传统美术与工艺美术教学中脱胎转型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初期的不足和转型期的种种迷惑与困难,但是基于设计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设计艺术教学进行改革、规范,调整设计艺术教学体系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中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同时,普通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虚拟课题轻设计开发,这些都造成了教学与实践严重的脱节现状,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这与设计学科高速发展的现状极不相称。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优势

1.课程结构上的特色

设计艺术学科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学科,学科特点必然在课程结构上体现,在专业理论课方面,应该开设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科学交叉课程。以平面设计方向为例,应有选择地开设,如市场学、营销学、消费心理学、行业设计法规、公共关系、广告学、传播学、应用数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等。除了必修、选修课程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学、讲座和素质课教育多种形式将课堂教学延展,为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教研活动,使交叉学科教学与专业教学目的相统一。

2.专业课程的优化组合

在专业课程方面,首先要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如平面构成和图案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考虑整合为一门课,既可取长补短避免重复,又可缩短教学时数;另外,要吸取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教育观念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开设一些既具有时代精神又符合设计发展规律的课程。同时,可开设一些突出民族文化,研究民族艺术的课程,如民间艺术研究、中国传统装饰等。

3.专业方向上的特色

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将所有设计学科统一归于设计艺术学科门类之下,因此设计艺术成了一个专业覆盖面极为广泛的大概念。以平面设计为例,又可分为广告、包装、商业美术、印刷品等设计方向。普通高校在设计艺术办学方向上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学校自身的优势,有所侧重办出自己的特色。

转贴于

二、科研与社会实践一体化,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领域,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也不例外。现代设计的实践,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两方面建立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1.教学与设计开发一体化

教学与设计开发一体化,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设计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实践。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或市场,如商品超市或施工现场等进行现场授课和设计分析,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一线摸爬滚打,参与实际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在一体化教学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分数的杠杆作用,将成绩的考核与各个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改变重设计正稿不重设计开发过程的传统评分办法。

2.科研与社会实践一体化

如何处理好教师的科研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直是普通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头痛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转变观念,把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科研项目的技术服务范畴。鼓励师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有偿技术服务,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学校要为设计艺术专业科研与社会实践的一体化创造条件,提供政策上的优惠。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通过成立研究所或企业实体的方式,在加强技术监督与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为教师的科研实践提供相应的法律和经济上的保护。这方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的设计专业的经验可供借鉴。

进入21世纪,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不仅面临种种机遇,也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使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与经济、产业同步发展,与国际先进的设计艺术教育接轨。

参考文献 :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等译《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 :语言实践 探索问题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 偏误分析

一、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现状

对外汉语专业要学习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需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及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进行中外语言比较、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应具有从事语言与文化等方面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语言分析方法,具备基本的语言分析能力。而对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个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间断地进行语言分析实践。

对外汉语专业从一年级起就开设各种语言类课程,但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追踪却发现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和实践技能。面对语言现象不知道应该从何处着手,怎样理性地去分析,而是习惯于用“我认为”或“我觉得”之类感性的经验主义的表达方式对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表述,在表述时也习惯于直接套用某些相关的规律,不考虑可能出现的特例情况,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对判断标准缺乏选择,对意义的理解不全面,理性思维意识相对较差。

(二)学生在遇到具体的语言现象时,对语言知识掌握不熟练,无法进行偏误分析,出现随意杜撰语言现象和结论的情况,这种不严谨的态度对学生在专业层面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针对语言要素进行语言对比的能力薄弱,缺乏把语言理论和语言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学汉语就是学汉语,学英语就是学英语。缺乏主动进行语言对比的意识和能力,严重影响到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对外汉语专业结合现代汉语学习进行语言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现代汉语课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及修辞的基本知识,覆盖面大,涉及内容广,细致繁杂。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层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基本规则。

为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我们在授课的同时结合具体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次实践尝试。在语法部分的学习中,通过利用语料库语料,以留学生的语法使用偏误作为实践对象,通过对相关语料的筛选、分类、分析,最终给出留学生应该注意的具体意见,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时效性。

针对专业需求,我们选择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进行相关专业的语言实践。利用语料库进行相关分析,需要熟悉基本的选择标准,需要对所研究内容进行手动输入并选择所需的标注方式,这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专门做了利用语料库进行趋向动词偏误分析的语言实践,对专业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索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

我们之所以选择趋向动词作为实践操作对象,主要是因为趋向动词在作为补语入句时除了词汇意义之外还要考虑语法意义,是表现形式较复杂的一类语法现象。

我们要求学生自行组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通过错词标注找出至少10个涉及到某个具体趋向动词使用的句子并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偏误的原因。

学生在接受任务时,教师对语料库的使用进行了示范,在确认学生可以自行操作之后要求学生15天内上交小组报告,共计上交5份小组报告。

通过对小组报告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主要有下面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选择错误

我们要求做趋向动词的分析,但有部分小组的选择对象不是趋向动词或者根本就无法在语料库中检索到。例如:

(1)说起来容易办的难……

(2)江涛猛的抬起头。

这两个句子经过教师验证,按照错词标注方法根本检索不到。

(3)他去到北京。

这个句子里的“去到”不属于复合趋向动词范围,只有“到……去”或“到……来”才属于,这说明学生对趋向动词的基本构成不熟悉。

再有,第四小组提供的10个例句中有的是复合趋向动词的混用,有的是简单趋向动词的混用,没有按照要求做某一类趋向动词的分析。

(二)不进行趋向动词对错的标注

在五份小组报告中,仅有1份报告做了对错标注,其余四份报告要么是不做标注,要么是标注了但不确定对错,学生不按要求对趋向动词进行对或错的标注,增加了教师检查的难度,这也说明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要求没有领会。

(三)对研究对象考虑不全面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只考虑语法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有些趋向动词的使用错误是语言迁移现象的体现。例如:

(4)在日本有个成语“集合三个人就文珠之智慧”,我想这可能是从中国传过来(到)日本的。

(本文所有引用例句中括号内为正确用法)

学生在分析偏误原因时认为这个句子的问题是“到”和“过来”的混用,这个句子是日本留学生写的,是学生对立足点的确定受到自身国籍影响导致的,只是一个理解性错误。

(四)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语法功能意义不熟悉

趋向动词一般都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出现偏误是其中某个意义还是多个意义出现问题?若是某个意义出现问题,会是什么角度出现问题?若是多个意义出现问题,那么是理解的问题、选择的问题还是搭配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对相应的趋向动词进行细致地了解。但从学生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到学生自己对趋向动词的理解是很肤浅的。例如:

(5)过了一个月,雨还没下下来(起来)。

(6)我就大声哭下来(起来)。

这两个句子都是“下来”和“起来”的混用,学生在分析其偏误原因时认为“下来”是状态意义,而“起来”是结果意义,实际上出现偏误是因为 “下来”和“起来”在状态意义上表现不同。“下来”是由动到静,“起来“是由静到动,是分析的角度不同导致的偏误。

(7)人们跟我一样慢慢改下来(过来)以后,这个世界是充满爱还有和平。

这里出现的偏误应该是“下来”和“过来”在结果意义上的混淆。“下来”表示的结果意义有分离,而“过来”表示的结果意义是转变到一种好的状态。学生在分析时却认为“下来”表示状态,“过来”表示动作,完全没有从“结果意义的不同”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8)随着科学的发展,农药也是不断地发展下来(下去)。

这里出现的偏误是“下来”和“下去”在状态意义上的混淆。“下去”表示状态的继续,“下来”表示状态由动态转入静态。学生的解释却是“下去”是从高处到低处。

(9)他们的想法是走出去(走出)树林(去)。

“出去”和“出”在趋向意义上是一致的。这里出现的偏误是“出去”和“出”的混用。“出去”的立足点在处所内部,但学生却认为“走出去”是不及物动词,“走出”是及物动词。

这几个例子都说明学生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偏误原因,说明学生对趋向动词的语法意义不熟悉。

(五)规律总结随心所欲

我们要求学生在逐个分析后做规律性总结,但从报告的总结内容来看,很多总结是随心所欲的,完全没有从偏误的实际出发。

如第四小组在规律总结时根据例句中“‘下来’有时表示结果意义有时表示状态意义”得出“趋向动词有不同的语义发展”的规律。实际上趋向动词本身的语法特征就是有多个语法意义,学生的因果推导正好是因果倒置。

对例(9),学生给出的规律是“由词性决定怎么搭配”,认为“走出去”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语,而“走出”是及物动词,可以跟宾语,认为动词跟趋向动词的搭配由趋向动词的词性决定,这个所谓的规律毫无理论依据,是对趋向动词语法意义的随意更改。

在教师对小组报告进行具体分析后,很多学生都承认自己的语法知识掌握完全不如自己想象得那么好。缺乏选择判断标准的能力,对语法意义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想当然的东西太多,感性的东西太多,理性思维的意识相对较差。

三、对外汉语专业结合现代汉语学习进行语言实践的启示

现代汉语是一门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到现代汉语的多个方面,特别是语法部分,涉及的规则数量庞大且划分细致,学生在学习中要接触到大量的语言基本理论和判断方法、标准,而这些基本的理论、方法等单凭记忆无法转化成为具体的分析能力,因此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进行强化,进而提升学生结合理论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能力是可行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的偏误是大范围、大批量出现的,如果不能做分类处理,一个一个地进行分析是不可行的。通过语言实践,学生可以切实地认识到学好语法对实践的积极作用,进而确立必须把学到的语法理论与具体的语法现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意识。这种亲自操作后得到的感受远比老师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来的更清晰、准确。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学会了针对不同的语法现象如何选择判断标准,既完成了对课本上各种语法规则的再认识,又提升了分析、选择的能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对外汉语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引入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可行的,是可以切实地提升学生结合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实践能力的。这种课程设置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教改项目《对外汉语专业语言类课程引入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2JG-16706630]。)

参考文献:

[1]朱志平.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国栓.趋向问题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对礼仪课程的建议范文6

旅游礼仪教学方法

张萌认为,旅游礼仪应综合运用案例型、教师主导型、学生自主型的“Role-play”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孙海丹建议采用学生主角定位、课堂时间板块、细节悬疑设置、直观比较演示、适度综合刺激、素质教育融合法来培养学生旅游服务礼仪意识。王艳珍、卢小平从语言模拟实训法、演练模拟实训发、情景模拟实训法和角色模拟实训法出发,讲述了模拟实训法对礼仪教学的重要性。陈玉涛提倡与就业相关的互动式教学,借鉴“实践主导型教学”方式,并结合理论教学,在情景训练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郑霞强调运用学生主角定位、细节悬念设置、直观比较演讲、素质教育融合法来提升学生的服务理念、礼仪常识与风范、服务意识与礼仪。郁瑛指出情景模拟教学在礼仪教学中的优势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个人和多人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知礼、懂礼、学礼、用礼。鲍日新认为“立体式”教学能适应礼仪行为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礼”“习礼”“践礼”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礼仪教学效果。王琳注重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分析后要及时给学生一个总结评价。丁永玲提出,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职业行业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洪玲建议,根据课程特点和需要,采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服务礼仪意识。王建茹提出,在礼仪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头脑风暴、任务设计、培训游戏、互动式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崔洪涛认为,综合利用服务礼仪、化妆技能、职业形象设计、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五个“闯关式”实训板块,来达到以考促学、丰富课堂、营造氛围的教学目的。孔敏娜指出,课堂演练模拟实训法、情景模拟实训法、角色扮演实训法等教学方法能充分展示礼仪课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训练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的有效手段。孙志敏提出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引入现代礼仪模拟实训,运用该方法对现代礼仪模拟实训进行教学设计。周俊霞探讨破冰游戏、讨论法、音乐、形象教学、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实训法这几种教学技巧方法在高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蒋英以应聘礼仪教学设计及其运用为例,阐述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何珍提出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旅游礼仪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在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李艳红认为,教师通过表演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模拟情景、学生角色扮演融入情景、案例分析导入情景等具体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学生通过参与和互动交流去体悟情景,并把这种体悟转化为真实情景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刑小丽通过探讨情景模拟法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情景模拟在礼仪教学中的重要性。

旅游礼仪教学改革

王景平提出,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模式、课程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韩枫强调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和经典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情景训练室,并采用现场回答和实际操作的考核,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吴小霞针对礼仪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高校开展礼仪课程教学提出了从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和教师教学法改革及考核方式上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李岩、邹京霞强调教学内容要注重实操训练,教学方法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并要求把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钟莹通过对国内院校旅游礼仪课程现有教学弊端的分析,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了构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内外动力的必要性,并结合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

旅游礼仪教学模式

肖丽珍、冯军指出,礼仪课程应该发展成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互动式多方位的教学新模式。朱灵灵指出“讲、看、学、练、演、用”是礼仪教学的常规模式。马乐提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对礼仪课的认识、加强礼仪课实践训练环节、扩展礼仪教育范围等教学改革措施。宁静阐述了“理论知识讲解+教师准确示范+经典片段放送+学生模拟互动+师生评说提高”的知行学模式。采胤杉认为,旅游礼仪应采用各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达到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田芳针对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及考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礼仪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曾曼琼强调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并运用有效的演示、情景模拟、讨论、项目导向式实训模式,建立合理的实训成绩认定体系进行旅游礼仪教学模式。

旅游礼仪实践教学

张岩松提炼出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四结合”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程维薇指出,在教学中可采用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具体可从多媒体、角色扮演、模拟演示三方面创设情境。刘云指出,“礼仪”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求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实践训练的环节,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巩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张灿认为,完善校内实训设施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意义重大。董辅华认为,应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服务礼仪实践教学过程组织和服务礼仪实践教学环节效果评估方面着手,优化服务礼仪实践教学方法。

旅游礼仪课程考核

金丽提出在旅游礼仪的教学中,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遵循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实践成绩认定标准,是学生掌握旅游礼仪实践知识的有效手段。马乐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礼仪课程教学的实践训练,改革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学生的礼仪意识。何小华提倡以能力考试为中心、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并采用多样性考试机制和完善的教学及考试评价机制的教育考试改革。杨琼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礼仪课程考核标准的基本框架。崔鸿涛阐述“闯关式”实训板块考核的具体办法及其意义,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旅游礼仪教学效果

金芝英强调在服务礼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以互动式、情景模拟式、实训式的教学新思路来提升教学效果。文晓玲、潘素华指出礼仪教学应该做到“六个结合”,即“范”与“魂”结合、“知”与“行”结合、“讲”与“练”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言传”与“身教”结合、“小氛围”与“大环境”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礼仪知识向学生行为习惯的转化。卢小欢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