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籍测量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籍测量规范

地籍测量规范范文1

关键词:GPS技术;地籍测绘;控制测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土地的价值逐渐被重视,这对地籍测绘的现实性和准确性要求不断提高。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出现并成功应用于地籍测绘控制测量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地籍测绘工作的效率,使测绘工作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测制地籍图之需,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地籍平面控制网包括基本控制网和地籍图根控制网。基本控制网分为二、三、四等控制网和一、二级控制网。根据城镇规模,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城镇首级控制,为满足测绘地籍图需要,要在基本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可根据实际需要按两级布设。

2.城镇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2.1应遵循“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首级网应一次全面布设,加密网可视地籍测量的次序,分期分批布设,具备条件的城镇也可布设全面网或越级布网。

2.2城镇地籍平面控制网尽量利用已有的等级控制网(国家三角网或城市平面控制网)进行加密,但对原有成果必须进行可靠地分析和检测,以符合现行规程要求。

2.3坐标系统的选择。《规程》中规定:“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坐标系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即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最好和国家统一坐标系取得一致,但为满足地籍及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应要求由地籍测量中反算的边长(如用解析法施测界址点坐标反算的界址边长)与实量的边长尽可能相符,即要求长度的相对变形限值为1/40000或2.5cm/km,当长度的相对变形值大12.5cm/km时可采用;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或城镇平均高程面,即所谓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

2.4地籍控制点要有足够的密度。每幅地籍图内至少有两个相互通视的埋石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密度既要顾及测图比例尺精度,又要保证从测站到界址点的量距长度小于50米。尤其在建筑密集的城区,控制点间距还要小,故按传统的仪器、工具和方法作业,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一般要比地形测量控制点的密度大。

3 GPS技术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地籍测量工作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应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点于点之间不需要相互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地籍测量中,控制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并且布设成GPS网状结构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很小。由于GPS技术具有布点灵活、操作简便、全天侯观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使GPS技术在各省市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GPS地籍控制测量与常规地面控制测量相类似,也分技术设计、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三个阶段。

3.1 GPS网技术设计依据

GPS网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是GPS测量规范(规程)和测量任务书。GPS测量规范(规程)是国家测绘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技术法规,目前GPS网设计依据的规范(规程)有:2001年国家测绘局的测绘行业标准;1998年建设部的行业标准。

3.2GPS网测量精度标准及分级

对于各类GPS网的精度设计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用于城镇地籍测量的GPS控制网,其等级划分、布设规格及精度要求可参照《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3.3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

GPS测量外业实施包括外业准备、外业观测和成果整理三个阶段。

①外业准备。外业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石。技术设计应根据上述规范(规程)、测区范围、测量任务的目的及精度要求,测区已有测量资料的状况,以及测区所采用的坐标系统,考虑GPS技术的特点,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优化设计GPS网布设方案。该技术设计应确定使用接收机的台数,同步图形的连接方式,设站次数和观测时段长等;还需要根据作业日期的卫星状态图表,制订作业进程安排计划。 GPS网各点之间不要求通,GPS的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处,避开高压电线、变电站、电视台等设施,还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点位应尽量和测区原有已知点重合,否则至少应联测3个已知点,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员应实地踏勘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

②外业观测。GPS外业观测是指用GPS接收机获取GPS卫星信号,主要工作包括天线设置、接收机操作和测站记簿等。

③成果整理。外业成果整理包括应用随机软件进行GPS基线向量的解算,计算同步环闭合差、非同步多边形闭合差及重复边的较差,检查它们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差。如超限,应分析其原因,然后进行重测或补测。

④GPS控制网平差。将外业计算获得的基线向量,即在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差,作为观测数据,组成基线向量网进行GPS控制网平差。一般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考虑坐标转换问题,在网中加入地面已知点的坐标进行三维或二维的约束平差,以将各点坐标转换为实用坐标系(如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的坐标。

结语

利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控制,没有常规三角网(锁)布设时要求近似等边及精度估算偏低时应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等繁琐要求,只要使用的GPS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精度匹配,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GPS点位的选取要求,那么所布设的GPS网精度就完全能够满足地籍测量规程要求。

参考文献:

[1] CH2001-9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

地籍测量规范范文2

关键词: 数字化测绘;某市农村;地籍测量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测图软件、地面测量仪器、计算机的应用而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测绘生产、军事工程等行业和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在某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作为地籍信息系统中的前期工作,数字化地籍测量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籍信息系统的质量。所以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农村地籍测量过程中应用的有关问题来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作业依据和相关设备

1、作业依据

《全球定位系统(GP 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地籍图图式》、《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地籍测绘规范》、经审批的测量方案等。

2、相关设备

根据测量方案,并结合某市农村地籍测量的工作量,选用GPS接收机(精度5mm+1ppm)4~6台、全站仪(精度±0.3mm/k m) 8~10台、笔记本电脑10~15台、相应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大范围对讲机若干。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通过对某市农村地籍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实地勘察之后,决定采用GPS静态施测方法来进行首级控制,并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和GPS RTK技术相结合的施测方法来进行图根控制,而对于道路旁的房角、围墙角以及封闭建筑物的拐点,则均采用界址点的施测方法来进行测量。因此其作用流程为:

收集和分析相关地籍资料、现场勘探、编写技术设计书GPS静态技术进行首级控制测量全站仪导线控制与GPS RTK技术相结合进行图根测量全站仪及GPS RTK外业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初编地籍图打印地籍草图、外业实地测绘、编绘地籍图打印地籍地图、宗地图地籍二次调查、检测界址边及相关元素、填写地籍调查表成果整理与验收。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全站仪、GPS、数字测量摄影仪、数字化仪等为数据采集工具,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和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的数字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技术。与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自动化程度高

传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外业工作时间长,内业编辑工作量大,而且在操作工程中出错的几率大。数字化测绘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中,自动计算处理、自动成图,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精度高

传统的测绘方法,地物点的测定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绘误差、测定误差等会导致实际的图上误差较大。数字化测绘技术中,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进行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无精度损失,避免了人工观测、记录、绘图的误差,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的精度。

(3)图形信息量大

数字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几乎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数据可分层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将地貌、道路、水系、房屋、植被等存于不同的层中,通过关闭层、打开层等操作来提取相关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测区内的地籍图。数字测图时所采集的图形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易于检索。

数字化测绘得到的信息是分层存放在计算机中的,便于成果的使用、维护和更新。当实地有变化时,只需输入有关的变化信息,经过编辑处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修改后的图,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对地籍测绘产品的各种要素及数据进行再加工,得到不同用途的图件。

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具体实施

1、控制测量

在首级控制中采用E级GPS网,以此来方便采用全站仪和GPS RTK进行导线测量。在布设控制网时充分利用某市农村已有的规划控制点,而对于自己布设的控制点,则尽量选在较高或较开阔的地方,并注意避开点位上方的障碍物以及附近的电磁波干扰源。对于建筑物密集的地区,还应采用二级导线点来进行加密。所有控制点均应布设稳固可靠并且与其他的至少一个控制点通视。

2、界址点坐标测量

对于农村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房屋拐角、阳台角、围墙拐点以及封闭建筑物的拐点,均采用界址点的施测方法来进行测量,具体通过全站仪来将所有能采集到并需要上图的地物要素均全部采集成为解析坐标。而对于其余的地物则采用地形点的施测方法来进行。在每次点的采集过程中最好由同一名测量员来操作测量仪器,并将各种不同性质的点在输入时命名为相应的地物代码。测量员在实地打点测量过程中应尽可能将一个地物施测完成后再转点进行下一个地物的施测,这样就能使得同一地物的采点数据在内业转换时可以自动联线,从而避免了散点太多导致不利于编图的现象。在每个图块的数据采集结束之后,不要忘记把全站仪无法采集到但很可能是界址点的地物再通过GPS- RTK技术来进行补测。

3、相关数据的处理

当天采集的数据应在晚上及时地导入到笔记本电脑上,由于采点所用的仪器类型和型号均可能不同,因此所导入到笔记本电脑上的数据格式可能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还应通过excel等office软件利用其表格的强大功能来进行数据的编辑和整合,最后通过数据转换软件将其转换成为可连线的数据文件之后,即可以开始绘制地籍图。在此时绘制出来的地籍图中,坎子、垣栅、房屋、道路、地界等均已根椐采集点的顺序连成了折线,测量员可以根椐这些折线再加上自己施测时的记忆就能够较为轻松地进行地籍图的编绘。编绘地籍图时应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先编绘较大的地物,比如道路、巷道、较大型建筑物等,后编绘较小的地物,最后再对独立的地物进行编绘。

4、地籍二次调查

当完成了某市农村地籍地图的测绘之后,应以其为底图再进行详细的地籍二次调查,在地籍调查过程中最好能有国土局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合,并且逐户地进行农村地籍二次调查,决不能敷衍了事。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再对之前的测绘成果进行整理和纠偏。

四、结语

在某市农村地籍测量过程中,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到地籍信息系统中来,不仅需要进行野外权属调查、数字化地籍测量等工作,还要进行数字化地籍产品的质量检验、地籍图数据录入及建库等工作,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籍信息系统的最终结果。通过某市农村地籍测量工作表明,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普及,我国的地籍信息系统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袁昆.浅谈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J].魅力中国.2010(13)

[2]黄克城.基于RTK及CASS的地籍测量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6)

地籍测量规范范文3

【关键词】地籍图;测绘要素;精度指标

1 引言

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它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地籍测量有其特殊的行业背景,不能简单地把地籍测量工作与地形图测绘工作等同看待,但是两者依据的测绘理论与方法是一致的,当前的新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也大有用武之地,结合测区地形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规范取舍测绘要素,按照《图示》综合表示图上内容,就成为当前地籍测量的研究热点。通过点位图形库层面划分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充分发挥“两图”优势,从而避免重复测绘,不断提高成图质量和作业效率,以适应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2 地籍控制测量

2.1 图根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点一般采用GPS布设高级控制网,然后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加密。根据测量规范,GPS控制网要求达到D级网精度,一般要联测3~4个高等级控制点,布设GPS点时尽量保证点位分布均匀,观测环境良好,并且能够长期保存。完成GPS静态观测与平差计算以后,利用导线测量方法加密图根点以满足测图需要,导线的布设方有符合导线和闭合导线,尽量采用符合导线,少用闭合导线。此处不推荐采用GPSRTK的方法加密图根点,因为RTK测量的对中和置平误差较大,城市地区信号的遮挡和干扰比较严重,不容易达到精度要求,而全部采用GPS静态测量则代价较高,故用GPS控制和全站仪加密的方法布设图根点在当前来说是高效并且可行的。

2.2 图根点高程控制测量

GPS观测的高程精度较低,故图根点的高程一般要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获得。这里亦不推荐采用水准测量引测高程,因为图根点之间距离往往达到数百米,水准测量架站次数过多,整条导线误差容易超限,而采用三角高程还能平面和高程同步观测,架站次数减少一半,大大加快了效率。为了保证精度,需要采用2”全站仪进行观测,测量前必须对所有仪器、棱镜进行校正,斜距两个测回,垂直角四个测回。

3 地籍图测绘要素

地籍图应该表示界址点、独立地物、道路、水系、管线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各控制点、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表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

3.1 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应该实测,并用相应符号表示。对明显的界址点用极坐标法测定其坐标值,对无法由仪器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可用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然后利用实测的界址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量算宗地面积。

3.1.1 界址点测量的资料收集整理

进行界址点测量时,应该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首先要根据收集到的土地权属资料和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在工作底图上标记出界址点的位置以及宗地的用地范围、权利人和姓名,并在图上统一编制界址点点号和宗地号,注记出与地籍调查表中相一致的实量边长。然后制作界址边长误差表,根据实量边长和坐标反算边长之差来反应界址点的观测精度。

3.1.2 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界址点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角度半测回并进行2C差校正,距离测一测回。仪器在每个测站开始作业时都必须用控制点或以前测量的界址点进行检查校正。对于墙角处的界址点,在照准棱镜时会产生目标偏心的问题,包括横向偏心和纵向偏心。对于横向偏心,要求界址点P和棱镜中心P’ 到测站点A的距离AP=AP’,即放置棱镜时必须使P 、P’ 两点在以A为圆心的圆弧上;而对于纵向偏心要求棱镜位置放置后能读出PP’ ,用实测距离减去或加上PP’,尽可能的减少测距误差。

3.2 建筑物(房屋)测绘

建筑物测绘是城市地籍测量的重点工作,要按照规范要求保证测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测绘房屋均以墙基脚为准,并标注建筑物材料和层次。临时性的建筑物可舍去。房屋及建筑物轮廓凸凹在实地上小于0.2m,简单房屋小于0.3m时,可用直线直接连接,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并注记“天井”二字 测绘居民地要求准确反应实地各个房屋的轮廓和建筑特性,房屋一般要求逐个表示,主要房屋、附加房屋和同一房屋有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的都应分割表示,居民地范围要以相应的线状地物符号或地类界表示清楚;机关企事业单位较大的门顶和街道两侧、楼前的台阶应予以表示,私宅的门顶和台阶不表示,台阶按投影测绘,但若不足3级,悬空楼梯一般不表示;街道两侧用铁皮木板玻璃砖等材料装饰的商业实地宽度大于lin的商业门脸,外轮廓用虚线绘出范围;未封闭的阳台或全封闭的阳台均用内实外虚的方法表示,飘楼及大于lm的飘檐等悬空建筑以虚线描绘其外轮廓范围,飘楼加注飘出的层数。落地的阳台室外走廊及有支柱的室外走廊可综合房屋内表示,悬空阳台用虚线表示,似飘楼而其下有承重柱的楼房以《图式 中的廊房符号表示,两端及中间支柱按实地情况配绘,不依比例的支柱不论其形状如何均用直径lmm的圆圈表示;房屋四角有加固垛时,按加固垛测绘房屋,当房屋四角无加固垛但边墙有时按房屋角测绘;郊区居民地门前的水泥院落需要在适当的地方标注“水泥”,面积l0m 以下的非住人房屋、街道旁占用人行道的简易房、电话亭、正在拆除的房屋、建筑工地内临时用房、庭院内建造的非永久性的简易小屋、楼顶的楼梯间以及简易厕所等等均不表示。

3.3 独立地物的测绘

独立地物一般有对应的地物符号,对于没有统一符号的,可结合规范要求进行取舍。对于山顶的电视发射塔、微波传送塔等应测出来,而电视接受天线和楼顶避雷针可以不用表示,固定的交通岗亭要进行测绘,而广告牌、公汽牌等则可以省略;桥梁、广场、街道的路灯要表示,而单位内部的装饰灯不表示,街边公园以及单位内部的大花坛(大于l5m )需要测出来,测区内的散树和路边行树不用测;测区内的塔、亭、阁及景点内的假山石应择要表示;企事业单位学校大门前或大门内正中横卧地面的名称牌,宽在2m以上的需要依比例用虚线表示,符号内加注“厂标”或“校标 等。

3.4 管线与垣栅的测绘

管线与垣栅是城市地物中非常重要的地物,表示其拐弯点要准确测绘。对于1万伏以上的电力线必需测绘,其他电杆不表示,检修井和污水篦子不用表示;围墙、栅栏、栏杆等一般应该测绘外线,围墙测绘外边线,遇门要断开表示;上部为栏杆式围墙的,当底座的围墙体高出地面1.0m时按围墙表示,否则按栏杆表示;当围墙与房屋交接或围墙与房屋的阳台、门廊等交接时只测单实线,不需绘围墙符号,当房屋搭建在围墙上时(如靠紧围墙的简易房),宜将围墙表示完整。

3.5 注记

单位名称、行政村名、自然村名、道路名称、公路等级、建筑材料及层次注记尺寸按《图式》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原则上要求标注权属单位的标准名称,同一院、大楼有多个单位时,注记主要单位名称即可;居民地、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河流、山丘、桥梁等名称均需实地调绘,单位名称前为县级名称的可省略;建筑物应注记结构、层数、材料于房屋范围线的适当位置,注记位置应指向明确、明确、醒目、易读,尽量不要压盖符号。

4 精度指标

图根点对测绘成果起质量控制作用,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成果的精度,因此图根点的测绘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规定的精度指标来完成。一级图根点用GPS静态方式联测国家已知点得到,然后再一级图根点的基础上用导线测量加三角高程的方法加密得到二级图根点。一级图根点精度指标参见GPS测量规范D级网的精度指标,此处主要介绍二级图根点精度指标。

4.1 图根平面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其中n为测站数,导线总长小于500m时,其坐标闭合差不大于0.02m,方位角闭合差限差为:,相对闭合差可适当放宽。基本精度指标为: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干±0.05m,相邻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025m。

4.2 图根高程测量精度指标

平面图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数据采用三角高程测定,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工作同时进行。s为边长(km),HC为基本等高距,D为距边长(km),仪器高和觇标高(棱境中心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中数。

地籍测量规范范文4

【关键词】网络RTK,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由于地籍测量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网络RTK在地籍测量中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一些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需求,这就要提醒管理者对网络RTK技术方面进行管理。

二、RTK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RTK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GPS信号接收器设定在已知的卫星上进行定点观测,通过GPS采集数据并把采集的数据通过观测台调制到基准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电台进行信号发射。主流站点对载波信息进行观测的同时也通过电台接受基准台发射的信息,经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之后进行信息核对和计量,同时求解出整周模糊的程度,最终求得厘米级别的流动位置信息。移动站可以同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可以在单点进行初始化工作后立即进入动态系统进行信息分析工作。

在RTK技术运行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是重中之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RTK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广的地级差分系统,有的城市已经建立起了CORS系统,使得RTK的技术测量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使得数据在传输和处理方面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地籍工作中同步传输距离的信息负载范围。

新型的RTK技术通过更加快速的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求得模糊程度,但是这需要对技术的成果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控制,通过利用重测测量链进行比对和复核。这种定位技术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因为RTK测量的地籍坐标有所不同,而且采用的是实时测量,这就要求了在测量的过程采用当地坐标和54坐标,这就决定了坐标转换的重要性,一般在工程中会采用拟合度比较高的拟合转换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测量工作的实际工作量。

RTK的具体工作应该架设在地势较高而且交通发达的地方,周围的视觉高度角至少要达到十度以上,而且视角开阔,这就有利于卫星信号的发射和接受以及数据链条的整合,同时为了防止数据链条的丢失和多路径数据的干扰,一般会要求周围没有GPS信号干扰、电视台以及微波电台之类的信号干扰源。在设备架设的地点要保证土质较为坚实和不易被破坏的地点。

三、RTK的测量方法

1、键人参数”法

将静态观测求得的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键入手簿中,进行转换,或置入静态观测平差时求取的转换参数。该方法须在已知点上架设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观测另外~至两个已知点,进行校核以防止参数或者坐标输错。再将基准站的坐标、高程、坐标转换参数等必要的数据输入GPS控制手簿,另设置一台或几台GPS接收机为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并随时将实测精度和预设精度指标进行比较,一旦实测精度达到预设精度指标的要求,手簿将提示测量人员是否接受该成果,接受后,测得的坐标、高程及精度将同时存储到手簿中。

2、“无投影/无转换”法

直接用接收机在基准站和流动站接收WGS一84坐标,其后,利用观测已知点的WGS一84坐标和相应的地方坐标,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这种方法基准站不一定要安置在已知点上,但根据不同的转换方法,需要观测一定数量的已知点(通常是3个以上),然后采用工地校正功能,算出基准站的真实坐标,并与三参数作比较,差值不大时,可以继续观测其余的控制点,从而得到正确坐标。

四、网络RTK在地籍测量作业中的应用分析

1、网络RTK作业要求

在参考站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网络RTK流动站工作的主要条件如下:流动站能同时接收到5颗以上相同的GPS卫星信号;流动站能正常接收到卫星信号和数据中心发出的差分信号;流动站能连续接收GPS卫星信号和数据中心发出的差分信号,参考站的数据中心和流动站能进行正常、稳定的数据通信;流动站周围没有大功率的射频等干扰,流动站周围附近没有高大建筑、树林、水面等影响。

2、利用网络RTK和电子全站仪进行界址点采集试验

地籍测量的目的是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所以利用网络RTK进行地籍测量受到建筑物、树林等影响较大。根据本人利用网络RTK在当地进行地籍测量经验,电子全站仪可有效弥补网络RTK不足之处;而电子全站仪由于不需要大面积布设地籍控制网,其效率较常规测量要高。

3、测量试验结论

在测量数据中,从数据对比来看,利用网络RTK进行实时界址点坐标采集时,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现场作业对比,全站仪作业的时间是网络RTK作业时间的好几倍。这说明了网络RTK不但效率比全站仪高,而且能保证地籍测量的精度。

网络RTK布设地籍控制网,再利用电子全站仪进行地籍界址点坐标采集,完全可以满足地籍图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对比,电子全站仪与网络RTK组合作业要比电子全站仪单独作业的时间快得多,而且测量的精度同样能满足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4、界址点误差分析

网络RTK与电子全站仪组合进行地籍测量的主要误差是权属的界址点误差和宗地面积的量算误差。因宗地面积是由地籍测绘软件根据采集的界址点坐标计算而得,故地籍测量误差主要是受界址点采集误差影响。

(一)、网络RTK布设地籍控制点误差

利用网络RTK进行地籍控制网布设时,控制网各控制点精度除受CORS系统误差的影响外,还受周围环境情况、点位校正情况等影响。由于CORS系统误差可以通过点位校正基本给予消除,在同一测区同一时段进行地籍控制网布设时,主要受点位校正误差、多路径效应及仪器水平情况的影响。现在把网络RTK布设地籍控制点的误差在X方向和Y方向的中误差设为MRX和MRY。

(三)、全站仪采集界址点中误差分析从式

利用网络RTK布设控制网,再利用电子全站仪进行地籍界址点采集时,界址点的采集误差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网络RTK布设控制点误差、仪器对中误差、仪器测距误差和仪器测角误差。由于网络RTK布设的控制点主要受点位矫正误差、多路径效应和仪器水平情况的影响,所以在测前一定要进行热机,点位校正时最少要选择两个离测区最近且分布均匀的国家坐标控制点进行点位矫正,校正后要测下国家坐标控制点与现有坐标数据进行对比,误差是否在规范范围内。利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采集时,界址点的采集误差主要受全站仪的测距误差和测角误差的影响。为避免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控制点布设应避免附近有较强的反射面,如水面、平坦光滑的地面和平整建筑物表面等。利用全站仪进行地籍测量时,应严格对中整平,正确瞄准目标。

5、试验区内网络RTK精度检验

首先选取试验区范围内,用网络RTK测量原4个E级GPS控制点,并加密6个图根控制点和10个宗地权属界址点。在进行RTK控制测量观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观测时使用三脚架,仪器架设要严格对中、整平并量取天线高;2)流动站接收机只有经过初始化完成后才能进行RTK测量;3)RTK作业前要进行严格的卫星预报,选取PDOP<6,卫星数>6的时间进行测量;4)RTK测量时进行两个时段的观测,并进行坐标较差检核,符合限差要求的,取两次测量的平均数作为控制点坐标。然后采用静态GPS测量技术、全站仪测量技术测量,按《城市测量规范》和《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的要求进行复测。

6、网络RTK精度分析

根据上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到:网络RTK测量结果与其他常规测量技术获取的测量结果都在厘米级,较差最大值为1.6厘米,最小值为0.2厘米,平均较差1.1厘米。检测点位中误差为0.8厘米。因此BJCORS技术中的网络RTK完全可以用于本次城镇地籍测量的图根控制和界址点测量。

7、地籍控制测量

在试验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测区的地籍测量工作。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选点埋石参照《城镇地籍测量规范》的要求,为保证观测精度的可靠,在开始观测时,要先检测测区内的已知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开始测量。

五、结束语

网络RTK在地籍测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RTK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的过程中,如果网络RTK技术得不到充分保障,那么,对地籍测量的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秋实,何东坡.RTK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2007.

地籍测量规范范文5

关键词:CORS;RTK测量;参考站;控制测量;精度控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简称CORS系统)是现代GPS的发展热点之一。该技术克服了RTK控制测量存在的精度和可靠性随着作业半径的增大而降低的缺陷,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度高、实时性强、覆盖率广等优点,特别是CORS改变了传统测量作业模式,较大的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在城市测绘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本次工作地点位于东莞某镇区,目的是对镇区范围内50宗地进行土地权属调查核实、野外数据采集、编辑成图并录入省地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换发、办理土地登记证书满足地籍管理规范化需要。

2 采用的坐标系统以及作业依据

本次作业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3°带正形投影成果。执行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及CJJ8-99《城市测量规范》,不涉及高程系统。

3 投入人员、设备情况

测绘人员8名,分两个作业组。投入测量设备有:瑞士Leica1200型GPS双频接收机2台套;Topcon700系列全站仪两台套,均鉴定合格。

4CORS的工作原理

CORS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通过均匀布设多个永久性的连续运行GPS参考站以构成一个参考站网。各参考站按设定的采样率连续观测,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实时将观测数据传输给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首先对各个站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分析,然后对整个数据进行统一解算,估算出网内的各种系统误差改正项(电离层、对流层、卫星轨道误差),获得本区域的误差改正模型。之后,向用户实时发送GPS改正数据,用户只需要一台GPS接收机,便可得到高精度的可靠的定位结果。

CORS目前主要有几种网络,即RTK技术有虚拟参考站(VRS)技术、主辅站技术(i一MAX)、区域改正参数(FKP)技术和综合误差内插法技术等。

5CORS系统组成

CORS系统由参考站子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和用户应用子系统四部分组成,各子系统由数据通信子系统互联,形成一个分布于整个城市的局域网。

6 控制测量及精度控制

6.1测前准备

了解系统原理,熟悉作业流程。由于这是我单位首次使用CORS系统,为保证精度,正式开展作业前采取了如下措施:

(1)用两台GPS流动站共同采集了3个C级GPS点,建立测区参数文件,并均匀采集了测区范围内D、E级控制点10个进行比对;

(2)采集相同点在两个不同时段的坐标数据进行比对;

(3)由于流动站接收机只有经过初始化完成后才能进行RTK测量,流动站作业前要进行严格的卫星预报,选取PDoP不大于6,卫星数大于6颗(至少4颗)的时间段进行测量;

(4)数据采集时对中杆气泡严格居中。

6.2 CORS测量精度校核

网络RTK解算出来的坐标数据与原坐标成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见下表:

平均dS=0.012m点位中误差=±0.009m

根据上表统计结果得出:网络RTK测量结果与其他常规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都在厘米级,较差最大值为1.7cm,最小值为0.1cm,平均较差1.2cm,检测点位中误差为: ±0.9cm。其次,采集了相同点在两个不同时段的坐标数据进行比对,不同时段的数据差别不大,都在1cm范围上下。CORS系统解算成果完全可靠。

因此网络RTK完全可以用于地籍测量工作及其他城市测绘作业中。

6.3 地籍控制测量

选点埋石参照《规范》的要求,确保牢固能长期保存;视野开阔便于使用;避免电、磁等不利因素干扰。在后续的每天作业开始前,至少采集测区内的一个控制点来核对,符合《规范》限差要求时,方开展后续作业。每宗地至少布测2个控制点,城区、建制镇范围内,靠近原控制点且有后视点的地块使用旧点,不另做新点。

6.4 界址点和细部点测量

在信号良好,方便流动站贴近情况下,采用网络RTK直接对界址点、地物点进行数据采集。而遇到数据采集量较多,影响信号接收时,则使用全站极坐标法施测界址点。测站设置后,检核一个除本站和后视点以外的已知点。有时也需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为保证测量精度,除数据采集时对中杆气泡严格居中外,流动站测杆中心尽量贴近点位。有阻碍物时沿界址方向测量一过渡点,用钢尺量取得界址点距离,通过内业解析处理。

7 工作总结

7.1 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有挑檐的低层建筑物,遮挡信号无固定解;

(2)流动站手簿与接收天线之间采用数据线传输数据,测量低层建筑物四角举高测杆时受牵制;

(3)仪器操作员实际操作这款仪器时间较短,容易出现误操作,影响了工作效率。

7.2 问题的解决

第一种情况,采用沿建筑主体方向在挑檐上方目测定点,测量出建筑物的两个主体方向,通过钢尺丈量建筑长宽尺寸的方法予以解决。当然目测精度因人而异。

第二种情况提醒大家在购置仪器时,宜采购无线数据通讯产品。

最后一种情况说明加强业务学习实践,是保证工作高效的关键。

7.3 对CORS系统的认识

通过此次作业,我们掌握了CORS系统在地籍测量中的使用方法,对CORS系统有了更多的

认识。

首先,建立解算参数的过程极其重要,只有建立了测区精确解算参数,才能布测出精确的测区控制点。

其次,与传统方法比较,我们体会到CORS系统以下优点:

(1)作业精度高。点位中误差为±1cm,使用常规方法需从高等控制点,引入支导线或附合导线进测区,线路长时精度较难保证,且精度差别较大,采用CORS作业,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精度,点位误差分布均匀。

(2)作业效率高。50宗地外业只用了4.5天,平均每组日完成4.6宗地外业测量工作,这在以前用常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常规方法需寻找并引入控制点,耽搁较长时间,每组日至

多三宗。

(3)实时定点且定点精度可即时知道。

(4)操作简单,单人即可完成作业。

(5)作业成本低等特点。

当然它也存在缺点:由于是接收卫星信号,在建筑物密集地区,收到的卫星数量较少,接收信号困难,长时间得不到固定解。

8 结束语

总之,CORS是目前国内GPS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的加快,CORS将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建立起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的三维、动态、地心坐标参考框架,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未来几年将广泛应用于城市中的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农村土地规划等行业中。

参考文献

地籍测量规范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管理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地籍测量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别是地方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飞快,对地籍测量图的需求非常大,因此做好数字化的地籍测量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字化的地籍测量可以对城镇的使用面积、位置、用途及经济价值等作出全面的反映,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全国土地信息管理系统。

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

(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容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以建立地籍管理系统、建立各城镇的数据库,最终实现自动化的地籍管理的目标。数字化的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地籍调查表恶输入输出、土地申请书的生成输出、图幅结合表、以及控制点网图的生成与输出等内容。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相连接,直接收集、记录数据,在连接计算机或者全站仪时,使用专业的数据连接线,利用windows超级终端实现数据的传输。在数据的处理上,使用C语言编制的数据转换程序处理。在图形的编辑利用上,可以利用RDMS等软件进行绘图,再选择适合的图片编辑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1]。最后再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数字化地籍测量图或者绘图仪绘图出图。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方法

(一)二级导线的控制测量方法

二级导线在选点时,要沿着道路的高等级点进行布设,注意导线相邻边长的距离,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方便观测;在埋石编号时,选用铜质的标志,在道路边或者公共设施边选点,在普通点位埋入永久性的标石,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做好点之记,然后对其进行观测。观测时要求:(1)水平角和距离的观测,需要使用检定期在2秒级的全站仪,使用前根据国家相关的要求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投入使用(如图);(2)观测尽量选在白天进行。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一旦方向总数超过3个时就应当对其归零[2]。用单程两测回测法对斜距进行划定。在观测时,不要让仪器接受日光的直射,气泡中心位置不要偏离超过一格的距离,不然则需重置仪器。之后需要进行平差的计算。平差计算需要观测手薄、边长改化资料的检查以后才能进行计算。具体要求包括方向观测值和归化后的边长值、单位权中误差等[3]。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中的误差(mm)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mm)

二级 ≤±8.0 1 ≤±16

(二)图根控制的测量方法

在一、二级导线网的基础上可以按一个或者几个相邻分布的方式,布设一级的图根导线网,对少量的二级图根导线进行加密。城郊结合部通常都是观测条件较好的位置,可以直接用GPS技术进行图根点坐标的测定[4]。一级图根导线下的河流与巷道都要被贯穿,将自然街坊地块较好的围合起来。图根网线的布设要根据已知的分布点及网的图形强度进行布设,在的薄弱位置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最弱导线的精度。

在外业观测上,图根导线网的水平角观测,要使用经检校的全站仪观测一次,再单程测距测一次,四次读数,将外业记录手薄记录装订成册,外业观测手薄经检验以后才可以输入电脑,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图根导线要使用专业的平差软件进行计算,满足相应的各项指标;在图根高程测量方面,可以使用图根光点测距或者图根水准测量进行测量,图根水准测量可沿着结点网或者支线等进行布设,但应注意高级点间附合路线长度、结点间路线长度、支线长度都要符合相关的要求。

(三)地籍要素的测量方法

数字化的地籍测量方法要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如界址点、界址线的采集,对地类界、地貌等信息数据的收集,专业人士通过将全站仪的收集的数据发送到电脑上,再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对图形进行编辑,绘制出地籍测量图的模型,再利用现有的图形及全要素地形图,经过专业的图形编制、绘制等完成最终的图形绘制。

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点

数字化地籍测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内外业界限,从开始的控制一直到最终的绘制成图都是一体化的作业,降低了室外工作的压力与强度,使成图时间变得更短了;第二,数字化的地籍测量不在受分级布网控制,打破了逐级控制的工作方式,并且将控制点的范围也大大缩短,同时还可以实现加密的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第三,增加了测量碎布点坐标的方法,不再仅仅依靠极地坐标法这种单一的方法,而是增加了更为灵活,使用更方便的平行线法、直角偏线、方向线支距法等方法;第四,数字化地籍的测量好处还体现在,碎部测量时无需在受制于图幅边界的限制,外业时可以做到不分幅作业,而内业成图时,则可以自动进行分幅的接边处理,非常方便[5]。

四、精度的评定

地籍测量的精度评定主要有碎部测量精度评定和控制测量精度评定两种(如图1)。本文

(一)对测量精度进行控制

对各等级精度进行控制以及测量,表1为评定指标。

表1 对各等级导线精度首级控制评定指标图

(二)对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评定进行分析

1、评价指标

表2为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评价指标,点位的评定标准为,点位正确:绝对误差不大于表2的限差要求;点位错误:绝对误差与表2相比较大;合格:点位正确率不小于表2限值;不合格:点位正确率与表2相比较低。

表2 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评价指标图

2、对界址点精度评定指标进行分析

将国家地籍测量规范作为依据,总结出界址点精度评定指标,见表3。

表3 界址点精度评定指标图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的地籍测量方法是时展的趋势,它不仅需要的投资小,而且可以在不具备全站仪采集设备的情况下,使用经纬仪和测距仪进行测量作业,电脑计算、电脑成图,不仅十分便利,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测绘的精准度和劳动效率。与传统的手动地籍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化的地籍测量不论在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汤廖文. 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