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离异家庭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一.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调查显示,当前许多离异家庭大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离异家庭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因此,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此外,由于他们经受的社会压力较大,因此,时常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现象,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易冲动,缺乏自制力。其次,具有严重的妄想、疑心等倾向。调查表明,许多离异家庭大学生嫉妒心强、疑心重、不信任他人,与人相处时较为敏感。部分离异家庭大学生甚至产生偏执和妄想倾向。在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不愿与人交往,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再次,具有严重的抑郁倾向。离异家庭的大学生享受到的父母关爱较少,因此,容易产生抑郁感,他们大多不愿与外界接触,缺乏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厌烦和戒备心理,缺乏生活热情,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除此之外,离异家庭的大学生还时常存在焦虑心理。他们大多受到父母间的争吵、敌视等情绪的影响,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缺乏热情和耐心,缺乏安全感,被焦虑情绪困扰。与此同时,离异家庭大学生还较为冲动。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离异家庭大学生容易产生愤怒、紧张等情绪,时常感到心神不定,明对挫折和困难表现的过于冲动,具有一定的神经质倾向。

二.x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只有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才能够更加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一个人若脱离社会,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就会逐渐与社会脱节。但立意家庭大学生由于受到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问题的影响,往往会自我压抑交往意识,部分离异家庭大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是无足轻重的,产生严重的自我否定情绪,部分离异家庭大学生甚至产生怨恨父母的情绪。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自卑、消极、易怒等情绪。可见,在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意识,提升他们人际交往的迫切性、紧张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与平台,组织他们参加各种院级、校级联谊活动,促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体会到来自同学、老师、朋友的温暖,进而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积极性。

2.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首先,要深入调查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共同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这种辅导形式,对离异家庭大学生和辅导者都有益处。对辅导者而言,由于每次接待的人数较多,因此,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辅导效率。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而言,这种辅导可以运用集体的力量,促使他们受到其他同伴的感染,进而自觉接受教育和指导。相较于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供更具典型性的环境,团体成员的相似性,可以促使这些学生逐渐放下心理负担,自主的向他人倾诉,并接受别人的帮助,进而提升自身的抗挫折能力。辅导者在团体辅导中可以合理利用榜样的力量,树立典范,并鼓励其他成员学习,积极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内心情感,并接受团体成员的帮助和建议。调查表明,这种分享具有一定的治疗性作用,能够帮助离异家庭大学生逐渐消除退缩、自卑等消极心理。其次,还应当针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计划和方案。

3.创立心理健康档案。高校为离异家庭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能够更加全面的搜集和整理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信息,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影响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信息,包括家庭自然状况、学生既往病史、学生自然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等。其次,能够反映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状态的资料,主要包括个性品质状况、综合评定建议、智力发展状况、学习适应性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对这些内容的定量描述,能够全面的分析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再次,学生的自我意象、择业期望,以及相关人员根据其具体情况提出的择业建议等内容。

参考文献

1.葛缨,杨丹.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114―117

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当前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小学生还是走读形式,并不住校,因此,除了在学校之外,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由于小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和心理承受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和亲人作为孩子从小接触的人群,对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家长的教育方式

通常存在两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一种是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通常一个孩子周围围绕六个家长,对孩子所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如果遇到一些困难也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家长帮助孩子解决,这样一来,孩子将没有一点儿抗打击能力,倘若在没有家人保护的环境下遭遇一些困境,往往会备受打击,手足无措,也不会自我调整心态。另一种方式是第一种方式的相对面,在一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所抱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倘若孩子没有达到家长严苛的要求,就会挨骂,甚至挨打,这样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却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往往有一种怯懦和自卑的心理。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家庭不幸福或者家境不好的学生,往往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流,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因此,老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于他们不成熟的心智来说,倘若不加以重视,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3.家长的文化水平

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在学校如此,在家里也是如此。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那么可能对孩子的学习不太重视,或者只重视了孩子成绩如何提高,对于孩子的心理特点、情绪变化不懂得如何去正确引导和教育。

二、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于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他们也喜欢模仿。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建议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积极的、乐观的榜样,以保证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霞.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5).

[2]彭波.石家庄市设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日[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

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3

归根到底,家庭教育,不会因为大学生离开家到校园生活而影响力减小。大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并且大学生已到独立的年龄,认为家庭教育无足轻重而不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的做法,是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家庭从始至终对大学生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可能是原来家庭教育结果的延续,也许是目前家庭的辐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认识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正性合理作用。

1.家庭和学生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是家庭一员,他们和家庭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在家庭中大学生有确定角色—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大学生和家庭成员间存在复杂的心理关系。源于生物性的亲情—血缘,这使家庭成为大学生性情塑成的场所,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家庭熏陶;家庭权威人物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很大,大学生人格会被权威雕琢,所以影响大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反应,实际是家庭对其的缩影,大学生呈现的心理状况,在某种意义上是反映家庭状况,或是家庭矛盾的出口。

2.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一些从事家庭治疗的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能否成功走出家庭是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即他的视线能从家庭到外面世界来进行自己的生活。但中国大学生与家庭有着自身独特的关系特点,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对他们的影响不能简而言之,脱离和依附家庭可能造成心理困扰,家庭给予大学生们的是复杂的心理体验。

2.1家庭是大学生发展与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家庭供给,所以家庭是维持大学生生活的保障。他们心安的享受父母提供自己物质,一旦失去物质来源,就会表现出不快。父母没有怨言、义无反顾为他们提供物质需求,满足大学生物质条件。一旦孩子有需求,家庭会伸出温暖的手,成为大学生们的精神支柱与坚强后盾。

2.2家庭对大学生有回报的要求

家庭对大学生的回报要求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作为大学生父母,希望自己所付出的能有所回报。回报的形式是多样的,从指向性看,他可以是大学生自己,父母本人,也可以是家庭以外的人或社会。由于这种回报需要具有的多样性,使得这种回报隐匿了家庭与大学生关系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家庭是“无私的奉献”。然而,这种回报却又是实际存在的,大学生们必须要承受这些压力,首选,他成为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动力。其次,它产生紧张感使大学生们不能摆脱的困惑,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满足不了时,就会成为行动的阻力,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发展。

2.3当家庭出现矛盾时,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的大学生会卷入其中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小单元,会因自身和各种社会的原因发生变故,引发矛盾问题。当家庭有危机时各个成员都会有反应。大学生在家庭中有微妙的地位,一方面,是经济的依赖者;另外,有延伸知识向权利的趋势。所以,处理接听矛盾过程中,尤其是没有良好的策略时,会把大学生推向前沿。使用孩子这一武器,让他们承担本来不该承担的责任。家庭问题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会有严重的消极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重申的思想是“健康第一”,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在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第一”中,包含了现代人对心理的重视,不仅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也关心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对这一观点各院校人员意见一致,家长们也赞同,那是不是学校和家庭着力推进心理健康的进程呢?事实上,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作用力是多样的。在各种合力下,家庭有不同的形态。

第一类:幼稚型家庭,有完整的家庭结构,但家庭成员中,尤其是权威成员存在人格缺陷,当家庭成员出现某些生活事件时,会用幼稚的方法来解决,或退缩,或回避,或有其他不冷静的行为,这种家庭会削弱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第二类:成熟型家庭,不管家庭结构是否完整,但成员对待生活困扰的方式是正确的,对大学生精神上的支持远高于物质的支持。如果大学生心理困惑时会有所察觉,并提供心理帮助,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这种家庭可以起到强化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从而形成正向的增长合力。

第三类:放任型家庭,孩子进入大学后,就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家长无视其责任,认为孩子已步入大学,懂得多,不用自己管,学校会管。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困惑、心理困扰时,不能洞察其内心变化,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目前,大多家庭只是一个孩子,但是一个老师有几十几百个学生。只要父母和老师能够关爱孩子,共同努力,那么出现问题的几率就很小。

第四类:高压型家庭,过多干涉大学生个人生活,觉得大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必须按照父母说的做,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有些孩子会放弃自己的想法,遵从父母,缺乏主见,形成自我同一型障碍;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偏颇,太看重孩子学习,接受不了孩子落后的成绩,大学生的心理无法承受,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更使学生背负过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这种家庭类型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抵触,甚至对立。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4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例如,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包括学生的年长者)在家庭中对他们孩子所实施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教育:一个是学生父母亲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另一个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其中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应是最为主要的教育。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种培养教育,也就是在学生家庭中,其家长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及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对他们子女的学习生活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期让他们的孩子能朝着他们所希望的预期目标发展。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教育;在这个家庭中,不管是长者对幼者,还是幼者对长者,所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都应属于家庭教育。本文中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学生家庭中,其父母亲及其家庭成年人对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影响及教育的过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和早期性

在小孩出生之后,其原生环境就是他第一次接触的环境,其父母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人生整个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就是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一辈子的发展状况,家庭教育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人的教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家庭教育就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校里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多或少都可在学生家庭里反映出来,而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很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其根源均可从学生家庭教育中进行追溯。

2.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

小孩出生以后,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与自己父母亲在一起的家庭里,并不断地受到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这种家庭教育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有意与无意中进行着,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在哪个时间实施教育,都是家长通过自身的一举一动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随时随地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教育既影响到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及谈吐品行,而且还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品行道德,具有极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种来自学生家庭的、能够影响到学生一生的终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学生家庭的价值观。

3.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实践表明,能对小孩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主要有:家长的学历知识、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情绪氛围。小孩与其父母亲之间的天生亲缘和血缘关系,使得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小孩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对于自己父母亲的一举一动,小孩往往能够做到心领神会。而一个家庭氛围越和谐、亲情越浓厚,越能促进小孩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家长及其家庭其他成员所持的态度,极易引起小孩的共鸣,因而家庭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且学生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发育和健康成长。

(一)强迫式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部分高等院校和学生家长,把学生成才与否界定在学业优差和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上,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素质能力的培养,却考虑不够。这样,就使得许多家庭在对他们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强迫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采取命令、惩罚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学习,更有甚者,采取打骂的方式来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在孩子学习期间,为了能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制定出一些硬性学习指标;一旦孩子未能完成这些硬性学习指标,就采取罚、打等极端方式来对待。显然,长期在这种强迫性家庭教育方式下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等性格特征。这些孩子一旦形成这种性格特征,就对学习充满着恐惧、厌烦,对生活充满着痛苦。因此,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学生极易形成极为强烈的自卑情绪,甚至会得诸如强迫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此可见,强迫式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由于这种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极大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先不论他们能不能成才,以他们这种不健全的心理状态进入大学学习,一碰到困难、挫折,且这些困难、挫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时,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放羊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与上述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正好相反,放羊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则是以听之任之的教育态度来对待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只要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与家长没有任何关系了。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更多地是出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上,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一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因而就出现了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的状况;只要能及时给孩子缴纳学费、给孩子按月寄生活费就很不错了,其他的诸如孩子的生活困难、心理健康问题等一概不予以理睬,全部推到学校方面。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学生极易产生放纵自由的性格特征,一旦进入大学,在与人交往中就容易出现散漫、缺少团体合作的意识,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事情。长期形成的性格缺陷日渐暴露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就引发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民主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看,民主式家庭教育这种方式,是在总结和吸收以上两种家庭教育优点、有效克服其缺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中,作为学生家长,他们能够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与孩子积极地交流,并且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闪光点,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孩子在学习中做得不好的地方,能及时予以指出,并与孩子合作一起进行解决。此外,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重视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能够真正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遇到问题,特别是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能及时予以沟通和帮助解决,这不仅能让孩子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特征,而且还有利于孩子具备健康、自信的人格魅力,因而在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就能较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使他们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当然,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并非单独出现的,也不是无条件就可以进行实施的,通常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成功实现,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学生家庭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收入;第二,学生的家长都应具备比较高的文化水平;第三,学生的家庭应具备团结协作的家庭氛围。在实际当中,有些学生家庭并不全部具备这些条件,但这些家庭仍然可以培养出较为优秀的人才,属于这种群体的并不多,而且从总的来看,缺少其中某些条件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也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结束语

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5

一、学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家庭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发挥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毋庸置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可厚非的。学校应制定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案,把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与教师的考核、奖惩挂钩,以调动教师对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了指导好家庭教育工作,学校应建立“两 个制度”。

1.建立家访工作制度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师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要家访一次,并做好家访记录。在家访工作中,应做到“一忌”,坚持“二原则”“三家访”:“一忌”是忌向学生家长告状,以致使学生受家长训斥打骂,产生逆反心理和错误行为。坚持“二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坚持一视同仁、人人平等的原则。“三家访”包括了解性家访――在接新班时,为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而进行的家访;探望性家访――当学生家庭发生变故或因病在家休养时及时登门看望,以沟通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预防性家访――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偏异的苗头或有越轨的动机时,及时家访,和家长恳切谈心、交流看法,委婉说明,晓以利害,取得教育上的一致,防微杜渐,把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学生家长座谈会制度

学生家长座谈会,能增进家长和学校的感情,能使家长加深对孩子在校的了解,能使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因此,每一个班每一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召开家长会应做到“三忌”“四结合”。“三忌”:一忌指名道姓批评某学生,伤害家长自尊心;二忌批评学生家长,把家长座谈会变成“家长批判会”;三忌教师“一言堂”,不给学生家长发言的机会。“四结合”:汇报工作与表扬学生成绩和发现学生闪光点相结合,教师发言与家长发言相结合,典型学生专题发言与典型家长专题发言相结合,提建议与提要求相结合。

二、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

学校要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教原则、科学育人方法传授给家长,使他们更好地和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使学生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育人的方法。

1.使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四条原则

一是目标性原则。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应与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同向、同步与整体优化。二是表率性原则。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谨言慎行,正直诚实,既庄重稳健又和蔼可亲,做到以德育人,以情动人,家长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做表率。三是诱导性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进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启发疏导工作。四是养成性原则――从孩子的童年时期开始,对孩子的行为提出适当的要求,通过长期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使家长懂得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的感染力,其家庭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等直接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求家长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作风修养,在家庭中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使家长处理好“爱”和“溺爱”的关系

要求家长对孩子不能盲目地爱,当孩子犯错时,不能纵容、迁就、偏袒孩子,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危害,给社会带来不安,甚至会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对孩子要理智地爱,做到感情与科学育人的统一。

4.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要遵循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各自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教育要宽严适度,合情合理;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因势利导,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要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要指导好孩子择朋交友,千万不能让孩子“跟着巫婆跳假神”;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注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将其作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孩子前进的起点。

5.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中应着重注意四点

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6

关键字: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家庭教育

一、引言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阿德勒幼时遭受脊椎病、肺炎的病痛折磨,并因此差点丧命,这些经历使阿德勒决心成为一名医生。1895年,年仅25岁的阿德勒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在从事了短暂的临床医学工作之后,他毅然成为一名精神科医师。1900年阿德勒受到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迈进了人性认识的大门,但因见解不合最终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创办了个体心理学会,致力于发展和完善相关理论。阿德勒承认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更强调能动性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创造性自我更是对弗洛伊德“人是本能的动物”的根本否定和挑战。另外个体心理学中的追求卓越、社会兴趣等思想更是有力抨击了泛性论思想,为科学认识人性,促进人类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一)人格的统一性

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并且他也是早期为数不多能够认识到人格统一性的心理学家。他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专门讨论了人格的同一性问题,指出“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最为重要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阿德勒不仅重视人格生物性方面的内容,更重视行为之间的联系以及与行为相伴的生活背景。在遗传与环境两方面为人格的发展架起了桥梁,将人们从弗洛伊德强调生物性的力比多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泥涝中解救出来,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克服自卑,追求优越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对人格动力的解释,他认为个体在出生后的最初阶段由于自身的无力、无知、无能,只能依靠父母的养育来获得发展,因而产生最初的自卑。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没能很好地满足孩子克服自卑感而产生的需要,即阿德勒所说的补偿时,儿童就会在不断累积的自卑感基础上产生自卑情结。相反如果婴幼儿超越自卑感的需求得到满足,补偿机制能够运转良好,孩子就能克服自卑产生优越,获得生长和发展的自信。另外,如果补偿过度则会使儿童陷入溺爱而不愿意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挑战和痛苦。阿德勒认为缺乏补偿和过度补偿都不利于儿童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另外,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性格行为特征等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自卑情结的形成。

(三)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是阿德勒针对个体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方式的定义,是个体在长期的活动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方法系统。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风格早在他/她四五岁的时候就形成了,它决定了一个人适应生活中的困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体现在职业、社会和爱情三方面。阿德勒将生活风格划分为统治支配型(rulingdominanttype)、索取型(gettinglearningtype)、回避型(avoidingtype)和社会利益型(socialusefultype),它们分别取决于社会兴趣和活动度,前者指个体对他人的关心程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后者是个体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总能量。

(四)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是决定个人生活风格的重要方面,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中环境对个体发展和完善产生影响的重要媒介,可以说外部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社会兴趣而起作用。社会兴趣是指个体觉知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它既是满足个体组建发展的社会性需要的重要动力和指向,也是个体摆脱自卑感与孤独感的重要方式。个体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是个体心理学派衡量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它主要体现在个人三大生活即职业选择、社会活动及爱情婚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果这三大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个体的社会兴趣发展就较好,个体与社会能够和谐共处,心理健康程度较高。反之,则不然。在儿童的教育中,学校和家庭是他们所接触的两大主要社会单位,是社会刺激的主要来源和兴趣形成的主要依托。阿德勒认为个体只有在外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个体的性格心理特征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外显性体现,这个新的外部环境就是个体的准备性测试的最佳环境。准备性测试是指对个体性格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学校是儿童准备性测试的最佳环境,抚养者和教育者可以通过儿童在学校出现的新行为和新情绪来把握其性格发展状况,正如阿德勒所说“儿童性格的局限就会在这种转变期清晰地显现出来,就像一张相片的底片被放进冲洗液而显现出图像一样。”

(五)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是阿德勒晚年提出的理论,备受其他学者推崇,它强调个体自身对生活的看法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塑造,而是会创造性地运用遗传和环境所提供的素材依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自己。即我们所说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使人格具有一贯性、稳定性和独特性,它与生活风格不同,不是为了达成目标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主动发挥人格的创造性,获取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独一无二的完整的“我”,是对生活风格的发展和升华。在创造性自我中最引人瞩目的观点是“自我弹性”,它代表着个体为适应环境而调整自我控制的程度的能力,自我弹性越好的人越能适应环境,达到自我与环境的平衡。Block和Kremen就指出自我弹性良好的人“能够尽可能地被自我所控制,同时能够必要地控制好自我”,这也是个体心理学理论中人格成熟度高的标志。

三、阿德勒的理论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阿德勒认为对个体成熟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母亲,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和爱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基础,母子关系是个体社会关系的萌芽和雏形,当然与母亲紧密相连的父亲以及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氛围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阿德勒的理论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父母:做孩子的有心人,帮助婴幼儿成长

阿德勒认为孩子与母亲的接触和母子关系的发展是个体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对孩子进行积极关注,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而母亲将孩子束缚在自己身边或者置之不理,则会使其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孩子与母亲的早期交往会影响孩子今后待人接物的健康和坦诚程度。父母对孩子的不恰当教养态度,即溺爱和忽视都会使孩子人格发展出现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自身的发展变化。因此在个体漫长的成熟期中,尤其是个体幼年的养育,母亲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爱,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生理需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追求卓越,以便形成信任、自信、自主等品质,促进其独立性的不断发展,但也不能过度溺爱,将孩子囿于狭窄的母子关系之中,限制其社会性的发展。另外,父亲不能过于严厉,阿德勒在一个案例分析中就提到,父亲过于严厉地惩罚孩子非但不能减少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反而会强化孩子的无力感,使孩子形成自卑情结,或者为了引起关注,重复或形成新的不恰当行为。另外父母养育观念和方式的不一致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困惑,不利于孩子人格统一性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在职业、社交和爱情三方面显示出积极一致生活风格,通过和谐的夫妻关系、社会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对工作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向孩子传递正能量,为他们树立榜样,培养其社会兴趣和勇气,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社会利益型的生活风格和强大的创造性自我。

(二)隔代教育:与时俱进,宠爱适度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三代同堂已成为主要的家庭形态,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单单是父母的事情,也是祖辈们的事情,有些家庭甚至是两对祖辈父母和爸妈一起养育一个孩子,形成“六对一”的养育模式。在对孩子的养育中,老年人许多落后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给家庭教育带来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溺爱使许多孩子变成依赖性极强、独立性超差的“小公主”、“小皇帝”,社会兴趣得不到有益的发展,无法建立起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生活风格,在上学初期的准备性测试中失败,阻碍孩子适应学校环境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隔代教育中,老年人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不过度溺爱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另外,不溺爱不代表绝对的严苛,老年人必定对孙辈充满疼爱,只要把握好度,明白爱不只是片面的满足,还包括恰当的拒绝,学会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表达爱,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利于老年人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榜样。

(三)多孩家庭:注重培养长子/女的榜样作用

阿德勒曾在其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大篇幅地讨论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其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重点讨论了对长子和幺子人格形成的影响,他认为长子作为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曾经享受过独有的宠爱和至高的权位,他们“通常性格保守,相信权利,崇奉规则和法律”;幺子作为家中最小最弱的孩子,最受宠,同时为了克服自卑,他/她往往会加倍努力。当然也可能会有具有截然相反人格特质的长子和幺子,因其不具有代表性,在此就不予讨论。因此阿德勒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确定一个孩子在家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只有了解了他在家庭中的位置,才能完全地了解他”,阿德勒的这种思想对当前逐渐放开二胎生育的中国家庭教育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家庭对孩子的养育重点已逐渐从吃饱穿暖的“养”转向如何更科学地“育”方面,根据阿德勒的思想我们可以明白在多子教育的家庭中尤其要注意长子的人格培养,他不仅是其他子女人格形成的效仿榜样,也是保证子女关系和谐的关键,长子如果具有自信独立向上和爱的品质,其他子女也倾向于形成这样的品质,如果长子争强好胜或不思进取,其他孩子也会受其不良影响形成消极品质。此外,在对孩子竞争性成长的鼓励方面,父母的态度要平和一致,避免孩子因片面追求优越而忽视社会情感的发展,引发人际关系问题,这是阿德勒在多子教育中尤为强调的重要准则。

(四)家园互动:积极沟通,协调一致

阿德勒认为学校是家庭教育情况的显示器,家庭教育科学与否能直接反映在幼儿的学校表现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在家明明活泼好动,甚至调皮捣蛋,怎么一到学校就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其实这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有可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对他人缺乏信任,社会兴趣发展不足。阿德勒认为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第一要务是赢得孩子信任,然后鼓励和促进他们的勇气。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及时主动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不片面责备学校教育无方,而应反思是否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对孩子保护过度或者是过于忽视,尤其是现在独生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就习惯了颐指气使,到学校的大环境中不懂得谦让礼貌,不良的生活风格就使得他们在上学初的准备性测试中失败,反过来又强化了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和抵抗,使问题恶化。另外,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孩子到学校,教育就应该在学校中进行,殊不知,孩子初入学校很多事物都还很陌生,正是社会兴趣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孩子,认识到孩子的行为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从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各种行为综合把握其人格发展情况,积极与老师沟通合作,帮助孩子建立充足的自信心、积极的生活风格、丰富的社会兴趣以及创造性的自我,促成其人格和谐统一,并不断超越自卑,追求优越。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7-79.第13页.

[2]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54.

[3]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57.

[4]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7-79.第88页.

[5]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55.

[6]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7-79.第77页.

[7]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7-79.第75页

[8]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7-79.

[9]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54.

[10]刘晓静.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山东教育,2002(Z3):24-25.

[11]奎亚波.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1):139-140.

[12]王婷婷.阿德勒人格理论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241-242.

[13]尚书.浅谈幼儿家庭教育——读《理解人性》有感[J].改革与开放,2010(14):148.

[14]冯芳.对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问题的思考——源自阿德勒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08):45-48.

[15]张军.浅析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及其对学校早期教育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0):231-232.

[16]刘红.阿德勒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借鉴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9-11+38.

[17]霍利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8(08):60-62.

[18]冯芳,刘晶波.阿德勒社会性教育理论对我国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启示[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