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控制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感控制心理学

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1

1.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是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

一、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这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它们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成分,它们都是由认识过程派生出来的;情感与意志又对认识过程发生影响,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中的不同方面。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被统称为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B)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研究(D)的科学。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

C.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

4.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C)。

A情绪B需要C想象D兴趣

5.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C)

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

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对于心理需求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已不是简单的追求表面荣华和使用功能。如何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表现在设计中,懂得如何设计可以使客户满意和认可,这都属于设计心理学范畴。笔者就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

设计心理学;居住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对于心理需求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已不是简单的追求表面荣华和使用功能。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和信息量都比较多,现代各种思想和艺术形式都会对不同的群体产生影响,就会使不同的个体对于居住空间的认识和要求不同,而居住空间是具有私属性质的,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不同的,也决定着其设计不能具有模板化设计,要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居住空间使用者需求的、个性化的效果。如何达到符合设计服务对象的要求,就要揣摩和把握服务对象的心理,如何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表现在设计中,懂得怎样的设计可以使其满意和认可,这都属于设计心理学范畴,所以掌握设计心理学是室内设计师必修的课程,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设计心理学是艺术设计学

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设计师)和设计目标(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设计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它包含以实证研究为特点的研究,如感性工学,可用性研究及人机工程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基于客观的,可量化的,可控制的科学实验来获得结论,另一方面,设计艺术作品在满足目的性需要的基础上,还具有审美,鉴赏,象征等更加微妙,主观的功能,对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必须重视主体的主观体验。

二、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当前的社会是消费性社会,消费不能简单的理解就是使用价值,人们的关注点逐步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到商品的文化意味,审美价值,符号属性,关注商品提供给人们的是情感,体验和梦想。作为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居住空间设计,更需把握客户的设计心理。

1、设计心理学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的意义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其目的是服务于人,得到人的认可,成功与否取决与人。与人最为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设计,其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使用功能需求,还有更高层次的心理、情感、文化品位、审美等等需求,如何做到这些需求的平衡和协调,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付诸到设计实践中去,才能设计出消费者认可和满意的设计方案。所以,居住空间的设计要以设计心理学为依据,研究人与空间、环境、情感等之间的关系,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2、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要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以“人”为出发点,最终达到为人使用的目的。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需求的设计活动,所以研究和熟悉消费者心理活动和需求是设计前必做的课题。1)可用性设计可用性设计是设计的基本属性,是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为核心的设计要求。所以,在设计之初要了解消费者需要的使用功能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设计功能布局,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和行为习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可用性设计是以人为核心,将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工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设计行为上,设计出使用功能完善和贴近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效果。2)情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是设计人性化体现。设计师要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让设计产品在谋合消费者心理上欲望,满足情感上需求。情感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即使面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同一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人的情感复杂多变的,情感化设计必须是多元化的,要研究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要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使消费者能够找到情感寄托。被赋予情感的设计必须是让消费者找到他能理解的情感语言,当他处于为他专门设计的居住空间环境时会有特别的感受和不一样的情怀。3)个性化设计当前,信息化社会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城市同质化,生活城市化,”整齐划一”现象使人们渐渐失去了求新求变的激情。生活需要激情,设计需要个性。创新和个性是设计追寻的目标,个性化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灵魂,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最佳演绎。

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消费者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层次多方面需求,在设计中更加兼顾、平衡地实现人们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需求,设计更趋向人性化、智能化和生态化。总之,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设计师能够设计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和充满生活情趣的设计作品的必备知识。

参考文献

[1]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佛瑞.费希尔,安德鲁.鲍姆.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正凡.设计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李丽婷.色彩•构成•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9.

[4]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建筑的文化与技术[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

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综述;幸福;积极干预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Martin E.P.Seligman倡导,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1]。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源自于与人性同样久远的话题,那就是对幸福的追寻”[2],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关注幸福与最佳机能的领域,乍看起来似乎与主流的临床心理学没有明显的关系,但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并不这么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认识到临床心理学中的不平衡,因为临床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的确只是关注精神疾病。”[3]二战后临床心理学在精神疾病的评估、理解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在过去的50年里,临床心理学似乎成为了治疗创伤的学科,人类积极的发展因素未受到足够重视。积极心理学认为即便那些患有最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也不仅仅只是要求减轻痛苦,处于混乱中的人们需要更多的满意、愉悦与快乐,而不仅仅只是减少忧伤和烦恼;人们需要建构力量,而不仅仅只是纠正缺陷;人们需要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这些并不会因为痛苦减轻了就会自动产生[2]。

1 “幸福”的概念构成

“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之上的一个过程”[2]。为了便于对“幸福”进行科学的操作,研究者们将“幸福”解析为3个层次[2],以此作为对“幸福”开展科学研究的开端。“幸福”的第一个层次是快乐的生活,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躯体的愉悦(例如即刻而瞬间的感官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例如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得的愉悦);有关未来的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快乐的生活要使积极的情绪最大化、消极的情绪最小化,这似乎涵盖了通常意义上的享乐主义的幸福理论。第二个层次是投入的生活,发挥个体积极的特性,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性格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研究所指的性格力量是那些跨文化和跨地域的美德(例如,英勇、领导能力、仁慈、正直、创意、智慧以及爱与被爱的能力)[4],与才能不同,力量更具有可塑性,更遵从于意志,力量本身就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它们可以实现一些更伟大的目标。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将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将这种生活称为“投入的生活”。第三个层次是有意义的生活,从属并服务于一些积极的制度。历史上,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政治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将更多的兴趣放在那些不健全的制度和社会条件上,诸如那些“主义”一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使得人性得到最好的发挥?”积极的特性与情绪在积极制度的背景下将会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发展。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这3种生活可以被视为通往幸福的3种不同的途径。

2 “幸福”的评估测量

积极心理学研究所得的结论只有通过测量才可以发挥它们的实用价值,积极心理学投入了相当可观的力量用于发展可靠、稳定而有效的评估方法。虽然这其中的一些评估方法是出现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但是其中更多的评估测量方法是通过积极心理学家急切地将它们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从而使得它们更快地得到确认和传播。积极心理学中与临床心理学犹为相关的一些评估策略如下。

主观幸福感是1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评价,但却很少在病因学的研究中得到测量[2]。Lubin和VanWhitlock在观察中发现常用的使用症状进行评估的方法并不如期望的那样有效,“有时,病人后来会说他们曾想按照那些症状条目检查一下自己,但他们通常都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太消极和自责了。相反,具有一定程度的满意度的领域则会显示出可能有助于建构成功干预的潜在资源、力量或支持的来源”[6]。对幸福感进行测量可以使人们关注来访者和治疗师具有高度功能状态的领域,并可以对障碍失调背后的心理过程有更全面的理解。目前在测量主观幸福感时使用最广泛的自陈式量表是Diener(1985)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Lyubomirsky和Lepper(1999)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和Fordyce编制的幸福感测量。抑郁与幸福感之间呈现负相关,但又不是完全的负相关,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建议对大多数的治疗面谈进行两种快速的情绪测量: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Radloff,1977)和生活满意度量表(Diener,1985)[2]。临床研究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同伴报告、日记、结构式访谈等其它辅助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综合的评估。

“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是投入的生活,通过投入个人的力量与才能进人沉浸的状态,这就需要测量积极的性格特性:才能、兴趣与力量。才能与兴趣的测量在别的研究中已得到了详尽的论述,因此在积极心理学中主要关注于力量与美德的测量。在2004年,Peterson和Seligman出版了力量的分类目录,首次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进行分类,作为对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的补充。以DSM作为借鉴,性格力量的分类目录建立了24种人类力量的10个标准,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6种美德,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主要类别: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4]。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目前行为价值量表正在被翻译成中文、日文等其它语言。虽然力量的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还没有在临床人群中广泛使用,但却具有作为诊断工具的潜在作用,可以作为自陈式量化测量缺陷的补充,评估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力量,为建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2]。Peterson与Seligman曾提出这样的设想:心理障碍“真正”的病因可能是这些性格力量的缺乏,而不是抑郁和

物质滥用这样的症状堆积[6]。但是要验证这样深层次的设想还有待时日。

投入的生活指的是1个人发挥自身的力量与才能去面对挑战。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的确是1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是一种1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的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表体验。虽然治疗师熟悉于测量沉浸的相反状态如厌倦、焦虑和冷漠,但几乎完全没有开展作为一种建构过程的沉浸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的探索。沉浸问卷(Csikszent-mihalyi和Csikszentmihalyi 1988)和沉浸量表(Mayers1978)可以用于测量沉浸体验的维度、不同背景或不同个体沉浸体验发生的差异。体验取样法是目前测量沉浸时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而且不受回顾性评价的可靠性的限制。在使用体验取样法进行测量时,被试需要定期进行记录,按要求填写问卷描述他们作记录时的体验[2]。

“幸福”的第三个层次是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归属和服务于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个体几乎总是从多方面的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而不仅仅从单一方面寻找意义的存在。个体寻找意义的背景选择是独特的而且常常是特异的,因此测量意义的方法常常是开放性的[2]。最初研究者们通过访谈探索意义不同的主题进行意义生成的研究。测量意义的第二类方法是基于书面的叙事,常常是对一次重要的生活事件、一次生活变迁或一段时间内的冲突进行书面的叙述,使用生活叙事测量的研究更倾向于将坦白而暴露的书面叙事作为一种干预而不是诊断工具。关注于意义生成过程的自陈式测量则有广泛应用的生活目的测评和幸福定位问卷,前者测量回答者如何有意义地判断他们的生活;后者要求回答者确认3种获得幸福的不同途径:通过快乐、通过投入和沉浸、通过意义。

3 建构“幸福”的积极干预

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治疗师可以缓解来访者的障碍和消极情绪,但却极少有人论证治疗师可以使来访者幸福。积极心理学坚信这一状况需要发生变化:治疗师确切可以给来访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投入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减轻抑郁、焦虑和愤怒;即使减轻消极因素的治疗开展得十分成功,“幸福”并不能自动产生;使来访者实现快乐、投入和意义的技能是与抑郁、焦虑和愤怒进行斗争的技能的重要补充;未来治疗师的工作将不仅仅是减轻消极,而是要帮助来访者建构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建构这3种生活的技术被称为“积极干预”[2]。

Fordyce是最早开始通过实证研究去发展和验证幸福干预的研究者之一。在1项研究中,Fordyce将从未接受过调查的社区学院的班级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参与者接受有关增进幸福的策略方面的详细指导(如保持忙碌,投入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在学期末与控制组的学生相比,感到更幸福,焦虑与抑郁则明显减少;在9~18个月后的回访中,大多数参与者报告感到幸福感的持续增加,这项研究提示了幸福感持续变化的可能性[7]。Burton和King采用随机分配、安慰剂控制的实验设计检验书写干预对情绪和躯体健康的影响[8]。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天用20分钟记录自己强烈的积极体验,连续3天,控制组的参与者则记录一些相对中性的主题。结果表明记录积极体验可以导致情绪的短期促进,而且干预组的参与者在随后的3个月中较少光顾健康中心。Emmons和McCullough发现感恩干预能增进积极情感[9]。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周记录5件他们觉得需要感谢的事情,连续10周;两个控制组则分别记录每天的麻烦事或是中性的生活事件。所有的参与者都必须对生活整体感受、对下1周的期望、对与他人的关系进行每周评估。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的参与者对生活普遍感觉更良好,对未来的1周感觉更乐观,与他人的关系感觉更密切,有了更多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减少。在追踪研究中,每天进行感恩记录,持续两周,控制组参与者则记录他们比别人好的地方或是一些中性事件,在第一阶段所发现的积极影响重复出现。

在一项严格的随机分配、安慰剂控制的网络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471名参与者对5种积极干预进行了比较[2]。这5种积极干预分别为:“你的最美好时光”,写1则自己在最佳状态时的故事;“3件好事”,记录每天发生的3件好事,为时1周;“感恩拜访”,写1封感谢信,约见所感激的对象,然后亲自大声地朗读感谢信;“认可你的力量”,通过测评获悉自己得分最高的性格力量;“使用你的力量”,通过测评获悉自己得分最高的性格力量,并且在1周内的每天用一种新的方式使用一种不同的力量。要求所有的参与者记录1周内他们每天晚上的最早记忆,并在完成随机分配的干预的即刻、1周后、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完成幸福与抑郁调查。所有的参与者一即使是控制组中的参与者一都比测试刚开始时感到更幸福而较少抑郁,这似乎表明带有获得的期望(提高幸福感)、由1个专业形象分配参与某件事的行为足以使得1个人在短期内振奋精神。1周后,安慰剂早年记忆控制组中的参与者的幸福与抑郁病症状恢复到他们的基线水平,并在随后6个月一直保持在基线水平。“你的最美好时光”干预的参与者表现出了与控制组参与者同样的模式,即幸福感的即刻提高和抑郁症状的即刻减轻,但是在测试后不能得到持续。“感恩拜访”组与控制组、“你的最美好时光”组相比,效应相对持久一些,在随后的1个月中幸福感明显提高(是这项研究中最显著的量化效应),但与控制组相比在随后的1个月中抑郁症状并没有减轻,在这之后与控制组相比就没有了显著差异。“使用你的力量”和“3件好事”干预的参与者与控制组相比,在实验刚结束时并没有提高幸福感,也没有减轻抑郁,但是在随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幸福感显著提高而抑郁显著减轻。

虽然上述积极干预研究的对象都是非临床的参与者,但是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了减轻抑郁症状、提高幸福感的有益效果,提示建构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可能是减轻抑郁的途径之一。目前有关积极干预的研究中,仅有1项研究是以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在这项小规模的未受控制的读书疗法研究中,16位患有抑郁的个体通过阅读、讨论一些可以提高他们生活满意度的策略,其中的13人在完成干预后达到了减轻抑郁的效果。未来研究的1个中心问题就是那些设计用于建构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的干预是否能有益于临床和亚临床的患者。另一方面,治疗通常是多种干预的组合,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积极干预的最佳组合和最佳顺序。研究者还需考虑的问题是在治疗中如何将这些“建构那些令人强大的元素(build-what's-strong)”的积极干预与传统的“纠正那些令人犯错的元素(fix-what's-wrong)”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2]。诸如去灾难化的抗抑郁技术将如何融入用以提升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的面谈中?针对抑郁的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干预相结合是否有叠加效应?如何将抗抑郁药物与积极干预相结合?

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声乐教学;教学创新;学习声乐

声乐教学的内容由于内容晦涩难懂、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是教学改革的难攻的对象。音乐心理学是攻克这一学科的办法,它可以让学习者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也能促进声乐方面的教学素质得到提高,在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身心素质的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声乐教师需要把在课堂上有意的使用音乐心理学作为自己上课的主要任务。声乐教师们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积极接受音乐心理学,这些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声乐技能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心理学值得早声乐相关的教学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创新。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运用音乐心理学是声乐教师们指导学生的主要手段,而且运用音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教学和理论双重实践的意义。

1音乐心理学的意义

1.1促进声乐教学的实行:声乐虽说使用声音发声,它既是生理的,有属于物理的研究对象,它又和心理学有着解不开的联系。声音无论多甜美,声乐的技巧无论多好,它都受到演唱者心理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演唱活动从产生以来就是演唱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这就是“声乐艺术就是人的心情艺术”的由来。进行声乐工作的艺术家都知道,唱歌活动是感觉、知觉、情感等心理感情的表现形式,其实,现在很多的声乐教师都已经无意识的使用了音乐心理学的教学办法,音乐心理教学方法应该是早于生理教学和物理教学,但是由于心理教学的办法比较抽象,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心理教学深化和发展了生物教学法,同时也系统的归纳和概括了物理教学法,使这三种教学方法融合到了一起,为学生的声乐学习提供了科学,严谨的学习方式。

1.2增加了声乐人才的培养:声乐课程是全面培养和训练声乐学生的教学过程,音乐心理学使声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表面技能的训练,还帮助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听觉和感觉、听觉和记忆、听觉和触觉建立起相互作用的网线。这个网线控制着学生的心理和声音的连接,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了内心的想象活动,突出学生个体的特征和才智。这些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成就声乐学生的学习任务。

2声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2.1心理反应法: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时,这就是所谓的感觉。声乐教师会运用一些肢体动作啦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和引导,这是声乐教师在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场合进行授课的常规手段和比较理想的方法。虽然运用心里感觉是认识事物最直接的办法,但是它是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必不可少得办法。无论是歌唱家还是声乐学生,他们在歌唱时都依附于自己的内心感觉进行呼吸和咬文吐字。感觉是歌唱的时候最重要的,脱离了感觉,歌唱时候的每个环节和技术以及抽象的技能,都不能够自我掌握和把控,而歌唱就是领会,认识,掌握自我心理感觉的过程。

2.2集中注意的诱导法:在声乐教学中,集中注意是学生们接受教师教授的主要途径,在声乐教师示范的时候,学生应该集中自己的注意去听、去看,更要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根据自己的想象去理解。集中自己的注意去听自己发声的特点,并对歌唱和发声的时候具有果断的执行力。对一定动作进行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声乐学生的注意和发声歌唱的整个心理过程相伴随。集中注意的诱导法使歌唱者能够更加快捷和深刻进行发声,也只有集中注意诱导的办法,才能使歌唱者进行更加顺利的歌唱活动。

2.3意志调控法:声音和语言的产生需要喉、舌、齿、唇和肺、隔膜等器官进行协调活动而产生的,需要我们的意志进行调控。歌唱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和目的的心理过程,也需要心理和生理的协调运动来运用意志控制肌肉。不管什么时候,唱歌一直是意志进行控制的活动。意志活动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是意志具有自主性和目标性;第二个是意志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支配和调整;第三是我们内心的认识和情感和意志密不可分;四是唱歌技能的熟练的保证是意志。此外,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意志的四个优秀品质。没有人能够通过一次的意志行动来完成歌唱活动,只有经过多次发动才会客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和干扰,才能完成自己的歌唱活动。

2.4声乐学习的记忆方法:心理现象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记忆,记忆有直接记忆和联想记忆两种渠道。歌唱者进行演唱的时候,运用的主要是联想记忆达到演唱的目的。声乐的学习和歌唱离不开记忆的四个内容:情感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逻辑记忆,这四个内容的混合记忆也是歌唱离不开的一方面。结语:在实践中的运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而音乐心理学就是为了歌唱者能够的进行更好的歌唱活动。声乐活动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所以开设声乐课,并进行音乐心理学的声乐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声音的体验能力和掌控能力,更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音乐心理学的教学从实质上来讲就是声乐教学改革的使命。声乐教学改革需要加强音乐心理学的培养和学习,这是声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总而言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声乐中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音乐才能和歌唱技巧。培养优秀的歌唱者和声乐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声乐教师有意识强化声乐教育音乐心理学的教学。

作者:周启凤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2).

[2]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读解与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01).

[3]罗小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3).

[4]张英华.声乐教学中的心理问题浅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03).

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信仰心理学结构特点相关因素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对于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信仰与人们对人生与宇宙存在价值的思考紧密联系。信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的意识状况和终极的价值观念,贯穿于生命的始终。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有人把它看作是与价值观等同的概念,甚至把信仰混同于信念。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状态,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仰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与人的知、情、意相联系,并且贯穿于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之中。它既可以存在于现实的意识之中,去引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能内化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从而影响造就人格的深层结构。

二、信仰特点与结构

1.认知是信仰的前提

信仰是一种以“相信”为中心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综合的精神状态。信仰中的认知因素,即信仰中认识、知识、观念的因素是信仰确立的前提。

长期关注信仰问题的学者认为,从信仰的结构与程度来划分,信仰可包括“可信”与“确信”两种水平。信仰中的“可信”可以被看作是信仰的认知成分。任何信仰,都是“可信”与“确信”两者的统一。所谓“可信”是指人们的信仰能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现存知识予以证实,即能为我们的理智所理解和接受。这就是信仰中的理智或认知的部分。所谓“确信”就是“相信”在情感上的强化,主要体现为信仰的非理性成分。

信仰中的认知成分如同其他心理现象中认知成分一样并非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人们总是对所信服的对象有深入认识的愿望,并且信仰态度本身有可能随着认知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2.信仰包含情感的投入

信仰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倾向,它往往表现为人们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存与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的信赖和追求,因而情感倾注必然成为信仰心理的基本要素。离开了情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仰,已有的信仰也会枯萎,主体对信仰对象情感的丧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与衰减。

信仰具有两重性,从单纯的“信”上升到“信仰”必须从“可信”的层次上升到“确信”。信仰者不仅应对信仰对象有理智的认识,还应有情感上的专注。情感使人的认识与信仰对象联系起来,只有建立起情感上的依赖与信服,才能建立其真正不可动摇的信仰。一方面,信仰会培养起情感,并使情感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情感又会促进信仰。对信仰对象的情感会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活动中去,甚至为信仰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在宗教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同样,在科学信仰中,仍然需要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参与。

3.信仰最终体现在人的意志活动中

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的体现,是人的最高价值观念,它对人的心灵与行为起到导向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靠人的意志努力来实现。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实现或趋向目标的心理过程。信仰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直接影响支配着人的意志。

意志在信仰心理结构中起稳定、定向与维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意志对情感与认知因素的影响来实现的。

从意志对认知因素的影响来看,意志可以巩固信仰主体的认识和观念。人们总是具有凭借意志去寻求证实或强化固有观念的理论或事实。意志不仅能稳定认知结构、固化信念,而且能有意无意的排斥与所持信仰观念相反的观念。意志也能使信仰者的认识活动朝着已有观念的方向发展。意志对认知的这种影响使得信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专一性。信仰所具有的意志品质是激发、推动、维持人前进的力量。在信仰心理结构中,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与意志因素相互影响,互为依托,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的有机结合才构成完整的信仰心理状态,才展示出信仰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精神信仰形成的相关因素

对信仰的研究,除了关注信仰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外,心理学家还重视信仰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现有的文献范围里,针对于一个发展成熟的、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而言,人性哲学(对周围人的信任)、生活事件、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这些因素影响人们的信仰。

人性哲学对精神信仰的影响。人性哲学反映我们对人是否值得信任的看法,它影响我们的政治态度和其他的价值观念。艾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指出:在0—1岁,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信任将影响到以后人格的发展。人格中的结构中有价值、信仰的成分,人性哲学是否影响人们的信仰至今还没有实证的研究。

生活事件对精神信仰形成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生活事件影响人们对生活状况的归因,是人们信仰形成的重要因素。Freud,S.谈到宗教对社会控制时提出,生活中出现的苦难事件是产生的基础。说明不幸的生活事件是信仰,尤其是的重要变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认为,如果不重视人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经受的心理危机和危急状态,就不可能解决的根源问题。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对精神信仰的影响。宗教心理学研究指出信仰的转变年龄在青春期。刘玉新指出面临大学毕业,女大学生比男生更多地采用“求助于宗教”的应对方式,其差异显著。

心理学对信仰的研究,是从开始的。实证研究的特点,使心理学家沿着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思路,把信仰问题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信仰概念由局限于宗教扩展至政治乃至个体的日常生活,努力从更广泛的背景中探讨人的这一精神世界。除了信仰功能和特性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外,还对信仰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标志着信仰的研究已开始进入系统研究的阶段。我国对信仰问题的关注比较多,心理学研究的比较少。因此,系统整合国内外这些研究成果,建构信仰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是今后信仰研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宋兴川、乐国安.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结构[J].中国临床康复,2005.04.28

[2]李幼穗、李维、吕勇.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J].心理科学,2002.06

[3]杨显平.高校大学生问题的心理成因分析[J].前沿,2007.03

[4]宋兴川、金盛华、李波.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8

[5]任媛.论道德信仰的特点及形成机制[J].山西煤炭管理,2010.01

[6]王宏维.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08

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6

摘要:设计中情感是设计师由始至终高层次信息传递过程,注重色彩心理学的合理运用,创作意念融入色彩设计乃设计之本,设计产品色彩和造型要完美结合,设计产品是设计师情感的具体表现内容。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心理学;情感;关系

艺术设计心理学,是对艺术设计的心理方面的学科。它对于设计艺术的实践意义,可以说是设计与艺术的区别。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客户、消费者对设计之评价。而艺术关注的却是艺术家心理的感想及怎样通过自己的技法表达。故艺术设计,则更多是体现消费群体意愿,而艺术则是体现艺术家的意愿。

艺术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设计的事件、人物、产品甚至历史。一是预见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研究它的历史而确定,这是艺术设计心理学的第一个实践意义;第二点,既然是心理学,它更多的是注重人或消费者的心理,把消费者的需求、心理研究透彻,以增加对产品的满意度;三是艺术设计心理学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必修课。它能了解市场需求,同时也了解艺术构成等方面,使设计更美观,销路更宽广;四是对艺术家来讲,艺术作品不需要实用。相对于设计师来说,实用是首要条件,而美观则是市场的催化剂。这些也是艺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一、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含义

情感(心理学代名词)是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行为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既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及体验。

产品设计中情感是设计师从产品到大众的一种高层次信息的传递过程。此过程中,产品是信息载体,它能将设计师和大众紧密联系。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在产品中又是编码过程,最后设计师从受众的心理感受中获得线索和启发,并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考虑的不仅是艺术设计,而应考虑到与产品、市场、消费等有关的所有环节的对接。我认为产品造型设计的成功与否主要由理念决定,具体的设计技术只是将理念付于实际的工具。我们要探讨的是用什么理念设计,用什么方法去设计、设想并构思设计方案?只有解决了此问题,设计就有了明确目标而得以实现。

二、注重色彩心理学的合理运用

色彩牵涉的学问很多,包含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等。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并指出每种色彩都具有象征性。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送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如红色象征热情;蓝色象征理智等等。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往往能凭借色彩运用,勾起人们心理联想,以直达最佳的设计目的。颜色象征意义极为广泛,心理学家认为一种颜色通常不只含有一个象征意义,正如上述的红色,它既象征热情,也象征了危险……不同之人,对同一种颜色的密码,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诠释。除此外,个人的职业、年龄、性别及所处的社会文化、教育等,都会对同一色彩产生不同联想。故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体系下,色彩会设定为蕴含不同意思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色彩和心理联想理论对设计师来说,是一重要发现。所以在选择运用色彩时,须同时考虑作品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以免发生反效应。还有,色彩心理不过是其中一个选择条件,其它元素也左右着设计者的意念,一个极普遍的因素便是潮流。当某一时期,某种色彩或某个系列的颜色能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主流行色的研究,是近半世纪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师们应以提高商品吸引力为前题,以顺应新潮流运用色彩,对世界各地的流行色调加以研究分析和预测,哪些颜色能成为国际流行色,并以此作为设计参考资料。目前各个不同地区交流相当广泛,流行色的覆盖层面愈发广阔,对设计产品的影响力亦在逐步强化。

三、设计色彩心理学环境及意念的关系

自19世纪中叶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践经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效果。不少色彩理论对此都作过介绍,它向我们明确肯定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有关色彩设计,都谈到一些关于运用色彩的基本技巧,诸如注意冷暖色的对比、色彩分布的平衡、颜色的统一和谐等等。但忽略了意念和色彩设计的关系。我认为意念是设计之本,色彩的魔力无穷大......设计三元素色彩、图像、文字都是设计的表象,而设计灵魂则来自设计师们的创意。我们说没有意念的色彩设计,无异于一具空有漂亮外表的躯壳。只有把创作意念融入到色彩设计中,整个设计作品才有灵魂,才会更生动,色彩才能很好地向观众传情达意。

文化环境影响人和社会的价值观,会导致大众不同的审美情趣。这种由文化影响的外在审美心理感具有社会相对性。因大众对这些东西的交流和理解要基于某种法则,而这种法则是由社会人确定。色彩是最廉价和有效提高产品个性化、人性化设计及附加值的手段。色彩有不尽的相貌、极丰富的情感和特性内容,且不同色彩的运用会对产品质感、质量、美感、感性价值产生差异。造型和色彩也是使产品具备精神、文化、情感等高级价值的最关键因素。

四、设计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活动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刺激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刺激物和人的主观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产品的造型形态、色彩等,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刺激,而这些刺激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形象特性,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注意是人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识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独立的心理过程,人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注意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分析,一件产品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产品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条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开。故强调设计产品应充分把色彩设计和造型完美结合,争取第一在感性方面紧抓每个消费者的心理。

设计师对产品造型做到醒目并不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产品文化内涵和现代消费时尚,是设计过程中之关键。成功的产品不仅能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和联想,且还应让消费者念念不忘。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是心理认识过程重要环节。故产品设计必须体现产品鲜明个性特性和形象,同时还要反映产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观。现代设计、设计分工、设计流程更加明晰和科学化,同时人机工程学、语义学、认知心理学、色彩学、功能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理论的成熟,也为设计方面提供了保障。

五、产品是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