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1

关键词:完形心理学;广告创意;可行性

一、完形心理学理论――追求完美的认知

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称“格式塔心理学”,它是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一个重要心理学流派。该学派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惠太海墨(Werthimer,m1880-1943)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的。Gestalt为德文,含有“形状”和“维型”的意思,但这种形不是一般所说的物体的外在形状,而是指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总的整体。完形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它认为任何形都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它主要通过“形”来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

完形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一种有组织的整体,任何时候人们所看见(或听见)的不同形状或模式,就立即在知觉中产生一种结构。“只要有一个知觉域的主要条件存在的话,心理的组织作用总是趋向于良好、完善或完形,也就是说在许多刺激条件下,知觉总是具有力图把图形看成一个良好的完善的图形的趋向。”简单地说,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美的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并使之完满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能有效地激起知觉的兴奋度,引起一种自觉追求完满的紧张感的“内驱力”,驱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补充、完善所知觉到的不完满的刺激,进而感知到完满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

据完形心理学家解释,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内驱力”进行“完形”是因为人们面对一个完整的形象或物体时,会有一种平静而舒畅的心理对应,而当人们面对一个不完整的形象或物体时,人们的潜意识会依凭直接经验自觉不自觉地“完形”它,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令人舒畅的形象,以适应心理的需求。

完形心理学家断言,“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如果有脑活动模式,所有认识经验都倾向于尽可能有组织,尽可能完美”。

二、完形心理学与广告创意

1.广告创意――吸引更多的眼球。关于广告创意的含义,广告学者论述颇多,广告大师奥格威认为“好的点子”即创意,他说:“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来买你的产品,非要有好的点子不可,除非你的广告有好的点子,不然它就像被黑夜吞噬的船只。”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广告创意是表现广告主题,能有效与受众沟通的艺术构思。”

广告创意的关键是符合公众的心理,广告创意的成果是形成富有吸引力的美好意境。概括起来,广告创意无非就是能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充分表现广告主题的好的点子。吸引注意力成为创意的一大关键。

广告的目的是销售。广告创意的最终目标很简单,就是促进销售。但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广告创意首先还必须实现其直接目标: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可以说,打开“注意”之门是广告产生效果的前提,广告先实现吸引注意力的直接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促进销售的终极目标。

2.广告创意――引导消费者心理效应。科学的广告术是遵循心理学法则的。广告创意要发挥其功效必须在消费者的心理上下功夫,必须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广告创意符合受众心理,与受众心理特征相吻合,才能获得影响受众心灵的“入场券”,而后发挥作用,实现广告的目标。因此广告创意应符合一定的心理效应过程,在国际上这一过程通常用AIDMA法则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广告信息-受众-吸引注意-激发兴趣-诱发欲望-加强记忆-促成行动

(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ery)(Action)

3.完形心理学应用于广告创意切实可行。完形心理学强调整体性,强调知觉在面对不完整的信息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内驱力”,人会在“内驱力”作用下自觉“完形”。据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创意的广告作品将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使受众在“内驱力”作用下不断关注广告,这符合广告创意中“吸引注意力”的关键点,能促成广告创意直接目标的实现。同时,运用完形心理学进行创意的广告会产生一种更加积极完善的心理效应。如下图所示:

不完整的广告信息受众产生内驱力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想象完形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2

关键词:谈判与推销技巧;FABE法则;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一、引言

FABE法则是由美国奥克拉荷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台湾中兴大学商学院院长郭昆漠总结的。FABE推销法是非常典型的利益推销法,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它通过四个关键环节,极为巧妙地处理好了顾客关心的问题,从而顺利地实现产品的销售。在当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它应用到谈判与推销中。

二、FABE法则的涵义

FABE法则是指推销员运用产品的特征F(Feature)和优势A(Advantage)作为支持,把产品的利益B(Benefit)和潜在顾客的需求联系起来,详细介绍所销售的产品如何满足潜在顾客的需求,并用“证据”E(Evidence)来说服顾客。这是一种推销技巧,也叫利益推销法。

三、在谈判与推销中使用FABE法则的原则

掌握FABE法则,并不断地熟练应用,就等于打开了与顾客沟通的心门,在以后的谈判与推销中我们就可能成为顾客信赖喜欢的产品顾问。但是在使用FABE法则时,就需要我们遵守FABE法则的原则。

1.巧妙引导、激发需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谈判与推销中,通过介绍产品来引起顾客的兴趣,从而激发顾客的需求。我们使用FABE法则是为了促成交易的完成,而交易的完成也就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只有顾客有了需求,谈判与推销才能正常的进行。因此,在谈判与推销中,激发顾客需求是第一步。

2.突出核心、展示亮点。每个顾客在购买产品时,都希望自己所买的产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如何跟顾客介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购买行为。我们在与顾客的谈判与推销中,应突出产品的核心内容,展示出产品的与众不同。

3.强调利益、因客而异。决定顾客是否实施购买行为的关键点是:产品所提供的利益是否与顾客的需求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顾客就会拒绝购买。因此在谈判与推销中,应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强调此产品能给顾客带来的利益。让顾客感受到: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产品。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就要求我们因客而异来强调利益。

4.罗列证据、反复证明。古话说:“口说无凭。”在当今社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不诚信的现象。如果要促进谈判与推销的顺利进行,不妨用“证据”来说话。用证据来说服顾客,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对那些性格比较谨慎的人来说更为有效。

四、销售领域FABE法则的成功运用的实例分析

1.猫和鱼的故事。一只猫非常饿了,想饱食一顿(需求)。这时销售员过来说:“猫先生,我给你一沓子钱。”但这只猫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在那懒洋洋地躺着(这一沓钱只是一个特征)。

躺在地上的猫饿极了,很想饱餐一顿(需求)。这时推销员过来说:“猫先生,我这儿有一沓钱,可以买很多鱼。”猫仍然没有反应(买鱼是这些钱的作用、优势)。

猫饿极了,渴望饱餐一顿(需求)。这时推销员过来说:“猫先生请看,我这儿有一沓钱,可以买很多鱼(优势),你可以饱餐一顿了(利益与需求相匹配)。”猫先生站起身来,看了一眼钱又看了一眼销售员又躺下了。

销售员继续说:“猫先生请看,我这儿有一沓钱(特征),能买很多鱼(优势),您可以用这些钱买最新鲜的鱼然后就可以大吃一顿啦(利益与需求匹配)。您的女朋友刚刚就用钱买了鱼现在一定正在享用鲜美的鱼呢(证据说服)!”话音刚落,这只猫就飞快扑向这一沓钱。

2.买沙发。一先生去买沙发,A销售员说:“先生您看一下,我们这款沙发是真皮的(特征)。”先生看了一下,摇摇头走了。B销售员说:“先生您看一下,我们这款沙发是真皮的(特征)。您坐上试试,它非常柔软(优势)。”先生瞅了一眼,继续走。C销售员说:“先生您看一下,我们这款沙发是真皮的(特征)。它非常柔软(优势),坐上去非常舒服(利益与需求相连)。”

先生坐了下,然后站起来走了。D销售员说:“先生您看一下,我们这款沙发是真皮的(特征)。它非常柔软(优势),坐上去非常舒服(利益与需求相连),而且这是我们店里最受欢迎的一款沙发,用了的顾客都喜欢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来购买(证据)。”先生听后说:“可以刷卡嘛?这套沙发我要了!”

综上所述,利用FABE法则推销产品时,只有将产品的利益与顾客的需求相匹配,强调潜在顾客将如何从购买中受益,并适时使用案例来进行佐证,才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让其作出购买的决定。在谈判与推销的过程中,运用FABE法则能有效的促成交易的达成。

五、对在谈判与推销中运用FABE法则的建议

1.使用具有吸引力的叙述词。在运用FABE法则时,我们借助具有吸引力的叙述词。熟练运用这些叙述词可以帮助我们拉近与顾客的距离,从而促成交易的达成。我们可以按下列公式把产品的FABE连接成一句具有吸引力的叙述词:

因为…… (特征)……

它可以…… (功效)……

对您而言…… (利益)……

您看这是…… (证据)……

2.不能省略利益。当我们在使用FABE叙述词时,可以省掉特征或功效以及证据,任何编排都可以,但惟独不能省略利益“B”,否则将无法打动顾客的心。如:FABE;ABFE;BFE;BAE;BE;FB;BA……

3.创造轻松的氛围。所谓的轻松氛围,是双方在谈判与推销的过程中,通过感情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心理环境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买行为。心理学认为,处在积极愉快的谈判与推销氛围中的双方,大脑皮层处于幸福状态。推销者精神振奋,思路开阔,谈判与推销技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顾客情绪活跃,兴趣浓厚,易发生购买行为。

4.要考虑顾客的记忆储存。根据统计学研究,顾客最多只能吸收六个概念。所以,在说明特点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特点的数量,不能太多。否则,说了等于没说,甚至会引起顾客的反感。

5.做一个出色的演员。有人形容服务的过程是一个演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人员、顾客都参与其中。演出效果的好坏与所有的人都有联系。但担任主要角色的是一线服务人员。所以,一线服务人员要做一个出色的演员,要能比竞争对手更能取悦顾客的心。

参考文献:

[1]龚荒.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3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

教育起源于社会的生产劳动,目的是使人们具有与社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信息广泛流通,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的变革。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教育心理学随之出现、发展并逐渐成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领域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们必须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充分的利用好技术这一手段来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心理学的完善。

1慕课视域下的教育心理学

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幕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授课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互联网共享技术的发展使得慕课教育让全球优秀的教师资源得到了共享,但也使得学生对于传统课堂的兴趣大大降低。目前来看,幕课教育更适合于成年人等自制力比较强、目标明确的人去学习。当代的建构主义就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因此这更加侧重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网络教学平台,同当代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很契合,学生自主的去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没有任何约束。对于早期的儿童,这种自主的学习还不完全适合。因为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需要成人去引导约束。技术的发展让儿童的生活丰富了起来,首先从当下来看,技术改变了儿童的经验来源。在信息还不是特别发达的时代,儿童的经验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的感知,一般来说,家长、老师、同伴是儿童观察学习的主要榜样来源,但在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其对儿童乃至青少年的观察学习和行为塑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结合的必要性

技术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当下电子产品对于儿童的吸引力之大,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会发现真正优秀的教育技术,是在能够引发儿童兴趣的基础上,让儿童获得更进一步的知识和发展能力。所以当我们将技术引进教育的时候,必须还要注意到人发展的阶段特性。根据阶段成长的不同,去合理的发展教育技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非常符合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性增长的特点,我们的知识几乎每分每秒都在更新换代,知识不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我们需要学生自主的去判断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到每个人的价值,尊重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在如此庞大的知识系统下,各种学习之间相互连接着,所以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基于以上两者之间的联系,如何将两者结合,更好的去发展教育呢?教育心理学急需去跟这个时代进行结合,因为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心理学还没能及时跟进。成长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现在的儿童跟以前的儿童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的不同,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去了解现代儿童的心理活动,以此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育发展。去探索现代的电子科技对儿童适不适合?怎样的教育方式更适合他们成长?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技术去改造教育?只有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的心理活动以及思考方式,我们才能根据他们去打造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技术。

3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作用与应用可以拓展到多个领域。通过教育心理学可以更好的实现当下的教育改革,比如对自我意识与学习动机的研究,对个性发展、师生关系、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的研究,对课堂行为与管理基础理论、个性差异教育理论等的研究,这些都为我们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比如教育心理学可以为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教育理念、课堂结构、教学模式、教育评价、考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理论。

参考文献

[1]葛玲芬.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39~41.

[2]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70~77.

[3]胡珊,邢涛.慕课视域下“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15(6):78~82.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4

半年后他成了老员工,表扬也开始不多了,他感觉很失落。于是他也开始晚来早走,和老员工一样,不再主动拖地换水,不再那么积极表现了。他和女友由于恋爱不顺利又突然分手,情感受挫,小明在工作中明显地分心和受到影响,情绪低落、心烦意乱不能进入很好的工作状态,还在工作中常常出错,在受到领导的几次批评之后,越来越颓废,工作起来也没有劲头。年底年薪发放的时候,又因为自己是有三个月试用,又不满一年所以没有年薪,这让他更是委屈万分。同事之间也不是最初的那么亲近,这让他更是失落,一个人在外,建立了半年的良好关系一点都经不起波折,上班的心情也开始变得消极,不再是以前那么积极上进的样子。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小明的表现与他真正的内心思想、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以及价值观相差很远,行为夹杂着 “表演”的成分。为了得到表扬去做的事情,所以就难以有持久性。时日久了,小明水也不换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标准”,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上进是假的。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大公司工作,作为新人,开始时的勤奋工作可能被领导和同事重视并得到赞扬。但日子一长,从“新人”逐渐成为“老人”,领导的表扬少了、同事的赞赏少了,他会感到不自在,觉得自己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产生更多挫折心理,所以工作积极性大受影响,没有初来时的那股干劲了,大家对他表扬于是减少。减少后让他更是没有积极心态,更是一种恶性循环,失恋后心态更差,这样行为就更是颓废,进而大家更没有好印象。这种恶性循环会使小明陷入一种非常失败的感觉之中。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5

当然,一个单独的品牌名字仅仅是品牌规划的一个元素,公司的运行还需考虑命名战略、体系协定,以及产品、服务与其他相组合因素的清晰定义和有效沟通的层次。品牌命名法则应定义合适的词汇,以清晰地表达品牌的价值主张,避免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混淆,从而区隔竞争对手,有效建立品牌资产。

给新品牌、新产品取名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优劣分水岭。根据行业性质、产品性能,按照汉字原理、CI原理、美学原理,参照地理、人文知识,加强创意,注入文化内涵,恰当定位,综合分析,并结合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广告设计、品牌设计等多方面要求,这样才能创作出易于识别、传播,利于企业发展的优秀品牌名称。

笔者在此总结出一些命名技巧,供大家参考。

命名要与产品的特征和功用相关。如电风扇用“顺风”、收录机用“声宝”,这些都是很好的名字,既能体现商品特征,也道出了它的功能;要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让人在欣赏夸饰巧喻的愉悦中达到记忆的目的。例如霞飞牌化妆品的“霞飞”二字暗引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名句,寓意使用该化妆品可使人永葆青春红颜,神彩飞扬,给人以高雅华贵的美感;要易于传播,不致混淆。例如用“长城”、“海河”等给产品命名,则易于与同名非同类产品所混淆,它不可能成为一种产品及其特征的代名词,因而对创立名牌和人们认牌购货是不利的。

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范文6

一、设计心理学与趣味产品设计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理论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反应,这种心态和心理反应作用于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趣味产品设计有了大量设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做铺垫,才能更好的研究人们使用该产品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开发设计新的趣味产品。

一件趣味产品,应当是产品设计要素和人们的心理感受的结合。通过利用色彩、造型、质地等要素去设计趣味产品,色彩、造型、质地、肌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产品带给人们的情绪,反映其本身价值。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正是这些要素带给人们在视觉、触觉、感官上的各种心理感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反馈给设计师,从而更好的改进设计,使产品更能令人满意。

趣味产品是良好的功能和趣味形态的统一结合,趣味产品不但要能用,而且要好用,这就离不开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深入研究。用设计心理学的理念分析,趣味产品设计应当根据使用者的生理特征,以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操作经验为依据,探析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使设计准确传达其功能。

二、趣味产品研究的现实意义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创造而动物不能。”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事实上,趣味性设计是创新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人为本,考虑人们使用的舒适度及心理感受,从而使人们爱上生活,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趣味性可具体划分为几种,包括机智的生趣,幽默的谐趣,雅致的雅趣,情感的情趣、自然的天趣,理智的理趣,儿童的童趣,朴实的拙趣,新奇古怪的奇趣等。趣味产品设计,主要通过趣味化的外观造型来表达,在满足产品原有功能的条件下,将各种优雅、可爱、幽默、新奇、卡通的符号和元素融入设计中,并对细节部分作适当的情感化处理,从而带给人们从情感体验得到的惊喜。

有趣的产品,能让人们与之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反映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设计心理学中的“一切为了用户”的理念和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产品使用者的尊重、理解和关怀。趣味产品的代表,阿莱西公司的一款自鸣式水壶。这款水壶是格雷夫斯于1985年设计的,壶嘴设计有一只红色小鸟,看起来十分有趣,当水沸腾时壶嘴会自动发出响声,类似鸟叫的声音,非常悦耳。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感到舒适、惬意、身心愉悦,听“鸟鸣”可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关怀和意外的情趣。

有些产品功能性虽很强,但外观造型却呆板、单调,让人们在工作之余不能得到良好的心理放松。而有趣的产品,能带给人们丰富的情趣体验,看到这样的产品,就想去触摸、感受,产生美好的回忆。现在,人们购买产品的目的更多的是在追求新奇、潮流,也更加重视产品与人的情感交流和对话。随着社会的发展,趣味性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的象征。

三、趣味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一个有趣的产品传递给使用者的除了功能的安全、实用,更强调带给人们的情感理解和心理体验。趣味性的设计往往通过形式要素,例如,形态、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从而实现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趣味产品设计还要重视对产品结构、材料、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分析,如在产品设计中采用天然材料,通过材料的质感增加自然情趣或特定情调,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趣味产品设计流程可以划分为研究、整合、设计,下面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调查研究阶段。确定研究的目标用户人群,通过了解用户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生活体验去寻找趣味产品设计出发点。

其次,分析整合阶段。通过前期调查的数据,分析用户关注的重点以及他们舍弃的东西,总结获取趣味产品要素的可能来源。

再次,设计延展阶段。趣味产品设计的构思和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表象、象征和隐喻、变形和解构、联想、仿生等。仿生的手段就是运用了产品与自然界的关系,借助仿生形态体现产品的趣味性,如植物的枝叶、动物的五官,自然现象等。又如,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柠檬榨汁机,造型看起来像一条可爱的章鱼,又像一个抽象的昆虫,看到它会让人们情不自禁的产生微笑,无声之中给生活带来一丝幽默。设计延展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趣味产品造型要体现一定的主题性,形成特定的吸引力,在良好功能性的前提下,还要符合形式美法则,如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

第二,趣味产品要有丰富的表情,且色彩搭配要生动、活泼,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并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及风俗民情对该产品可能产生的影响,让消费者在心理上、观念上能够接受。

第四,趣味设计要敢于打破常规,大胆采用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创造出新的效果,以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审美作为趣味的表现手段。如,光宝科技公司设计的一款“梦醒”闹钟,在设计上以现代数字技术对闹钟重新定义,通过声音、影像和情境综合,带给人们在开心、满足的状态下起床的情趣体验。

设计心理学以人对产品的理解为线索和依据,使用户通过有趣的外形理解产品的功能。设计的本质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的,为了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趣味产品设计必须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去探究人们的消费心理,让产品本身的形态与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实现产品设计的趣味化、情感化,让产品成为人们心理活动的承载者,从而促进人与产品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缓解工作压力,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