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籍测绘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籍测绘学习范文1
关键词:现代土地科学;3S测绘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人类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致力于解决人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的现代土地科学开始成长壮大起来,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为我国解决困扰国家发展的土地问题提供着直接的参考依据。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与土地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进一步重视,以3S技术与现代土地科学相配合,辅助土地管理事业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同。
一、现代土地科学应用的3S测绘技术的理论分析
1、GPS技术
GPS技术这种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发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的海、陆、空联合创造,它以卫星作为基础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包括地面控制系统、空间卫星、用户装置几个部分,可以借助各部分的工作卫星对某个测量点开展全天候、高精度、全体覆盖的及时快速精准定位。目前,该技术在国界测定、航天器定位、山体测高、交通管制、海岛礁石测量以及各类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新型的RTK动态GPS技术,在应用中体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优势。
2、GIS技术
GIS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它是以计算机的各类软件及硬件设备作为技术支撑,致力于采集整个地球的表层空间或部分空间的地理分布数据,并且对各类数据进行储存、整合、管理、计算、分析及描述、显示工作,可以达到对于遥感图像数据、图形数据、空间定位数据、属性数据等数据资料的有效采集与整合分析,当前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调查、交通管理、环境评估以及灾害监控等各项工作,具有良好的工作效果。
3、RS技术
RS遥感技术顾名思义使以高空、远距离、外层空间等作为工作平台,在与地物距离较远的场所,采用红外线、可见光以及微波探测仪等,对遥测点进行扫描、摄影,感受测量点的电磁波信号,从而对测量点信息进行记录与传输,最终传输到地面信息接受场所,经过分析、处理与判读、验证,最终达到对于用户的服务。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全天候、信息获取全面精准、多光谱、工作周期短等各项优势,可以为自然灾害监测、环境评估、资源规划利用以及气象观测等工作发挥坚实的支撑。
4、3S集成技术
3S集成技术是将GPS、GIS及RS进行整合集成,最终获得的综合性高科技新型测绘技术,包括多种集成模式,比如,GPS与RS、GIS与RS、GPS与GIS以及GPS、GIS与RS,在测绘工作中,单纯使用其中一项技术,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不利于观测、信息分析、模拟呈现等各项检测工作的一体化实施,而使用集成技术,则可以立足于工作需求,尽可能全面地达到对于各项工作需求的满足。
二、现代土地科学中3S测绘技术应用的具体表现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
国家相关人员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是为了实现对于某一地区或单位所覆盖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的精准把握,而实施的测量、分析以及评价工作,以便于推动现有的土地资源结构的科学合理调整。3S技术应用于此工作,主要是通过构建调查系统来实现,其中,GPS可以对土地资源的空间位置进行定位及信息获取,GIS则用来对各项数据进行编辑整合与分析,RS则用来检测土地资源信息的空间动态变化状况。
相关工作人员在获取关于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之后,还会以实际的生产目的为依据,评估某部分土地适用性及质量、生产潜力,以便于达到对于各部分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率的开发,3S技术在此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讲,GPS应用于对评价单元进行进一步的精准定位,GIS则对该土地当前利用的程度、结构、状况、经济效益等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得到评估的模型,RS用来监测调查该部分土地的动态发展变化状况,以获得更为全面的基础资料。
2、土地规划利用与整合
测绘人员在做好对于土地资源的信息调查与规划之后,还要以某部分土地的特定利用目标与使用规划作为依据,分析调查各部分土地的结构与布局状况,并结合具体的开发利用计划对现有的土地进行适当的规划设计,以保证土地在未来的应用达到对于业主的满足,并实现对于国家土地资源的高效保护。具体来看,3S技术应用于规划利用工作,主要是以RS技术对该部分土地资料的动态利用状况进行图像资源获取,然后以GIS构建该土地资源利用的信息资料系统,并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储存与利用,同时对该土地资源利用的各项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图形模拟展示。
在做好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方案之后,测绘人员还会使用3S技术对该土地的道路、耕地、林地、草地、村庄等进行实际的调查与整合,以便于使该项规划方案切实地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对于可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保证该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趋于平衡。具体来讲,工作人员在开展该工作时,利用GPS对地物进行空间定位测量,以掌握田块的划分、土地产权等相关信息资料,以RS获取关于该土地资源的图像资料,并绘制该土地资源的比例尺图,然后以GIS对该土地资源的各项整合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最终保证土地整合的规划方案设计以及工程放样测量和施工的顺利开展。
3、地界测定与动态监测
土地测绘人员在开展测绘工作时,还要针对土地的征用、出让、转租及整理等工作,为土地界限进行测定,以保证各地界位置的科学精准性,实现对于各个用户利益的保护,它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地界测绘以及测定报告编写等几项工作。3S技术应用于该工作中,贯穿了该工作的外业调查与测量、内业调查以及资料整合归档等各个环节,其中,GPS技术主要用来进行定位,并将相关信息传输给观测站,RS技术主要借助数据库软件,对测量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使各项数据达到精准性,并便于查询、利用。
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测绘人员还借助于3S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以获得关于土地变化状况的全方位掌握与数据分析。其中,测绘人员借助RS技术的快速图形获取功能,采集土地变化的各项信息,并以矢量数据战线,再以GPS技术的定位功能,对土地资源变化的具体数量与特点等信息进行获取,然后借助GIS 技术对各项数据进行精细计算与可视化展现,并更新该土地资源的数据库中的各项数据,以保证该土地资源各项信息的动态精准性。
三、结语:
3S技术作为目前土地测绘工作可以应用的较为先进的方法,具有极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可以有效辅助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高现代土地科学的各项工作整体水平。因此,现代土地科学工作者应当积极主动地立足于3S技术的具体应用状况,对3S技术实施进一步的挖掘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宏 张玉芝.“3S”测绘技术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J].活力,2011(3):101-101. [2]薛连春. 浅谈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07,(03):339-340.
[3]陈新福. 浅谈“3S”技术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07):123-125.
[4]付标,高鹏,王涛,刘杉,张博. 3S技术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08,(07):105-109.
地籍测绘学习范文2
关键词:地籍测绘;技术应用;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出来。这就要求地籍测量工作者不断深化对地籍测量工作内容的掌握,并深刻认识到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乡规划问题以及其他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我们应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测量手段,致力于更高水平的地籍测量工作。地籍测量一定要为深入创建地基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体系供应精准度高、全方位完善的根本数据信息。以往的地基测量方式目前已不能够达到现实工作的各方面需求,现代化测绘技术目前正发展现其重大的积极作用。
1现代地籍测量中常见的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能,地籍数据具备有效的法律效力,针对有关数据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资料显示性能,进行同步变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为此,依据地籍测量所具备的专业性能,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模式: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由于上述测量模式会受到客观条件及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测量模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能,但是他们相互间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充,进而顺利实现地籍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测绘工程信息处理的实时化
现代化测绘技术所提供的是一个迅速时效性高的测绘结果,其是在计算机技术、3S(GPS、RS 和GIS 简称3S)技术和先进的测绘手段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激光指向仪等测绘硬件前提下的完成的现代化测绘成果,能够很好的达到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对测绘信息的需求。
1.2 测绘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
现代化测绘逐渐从手工作业转向系统化、自动化作业,促使以往的测绘多员工操作变成测量工作者一人操作,测绘作业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和处理。
1.3 测绘学科的综合化
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往传统的三维坐标模式的应用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测绘学科逐渐发展成由系统统称、经济学、法学、农学、信息学、通讯科学、激光科学、电子科学等多学科构成的综合科学,尤其是3S技术和测绘学科的综合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逐渐发展为综合性能高的一门技术学科。
2、我国地藉测绘展现出的优点
2.1一测多用
不同工程、不同专业、不同使用领域的地形图的使用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需要比例较大的地形图,有的需要比例相对较小的地形图、在过去,地籍测量人员需要根据地图使用的具体情况使用平板测图法进行特定的测量、其测绘工作都是单独进行的,因为各个测量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重复工作量非常大,而现在的地籍测量却可以一测多用,根据需要编著不同比例的地形图、这样的话,测量一次就可以在多个行业的多个工作中运用,加强了各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其共同发展。
2.2 成图精度高
地籍测绘系统在工作的时候能够一边在全站仪的帮助下准确测定测区地形地貌的特征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实现对外业工作进行精确的测量,另一方面对内业进行细致的数据处理,从而消除了可能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且外业工作省略了读数、计算、展点绘图等外业工序,减少了作业人员,外业工效大大提高,时间缩短,直接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2.3 操作简单
地籍测绘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在进行外业数据收集的时候,全站仪不会受到图幅的任何影响,此外,在测区的测程范围之内,设站也不会受到图幅的影响这样一来,图根点的数量就会大大地减少,而其效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地藉成图的过程,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能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地藉产品既可以存储在软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绘在所需的图纸上,线条、线划粗细均匀,注记、字体工整,图面整齐、美观。
3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工程质量检验及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测绘技术当中,GIS 技术、RS 遥感技术自身所具备的显著独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工程测量当中,GIS 测绘技术的显著优势展现在其数据库存贮量和图形输出性能。数据库储存信息能够依据工程测量中所需的完成软件成图进行相关的具体操作。这样能够为工程设计进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令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测量工作量和测量难度得以有效的缩减。由于GPS 测绘技术具有较低的劳动强度、很高的测量精准度、信息更新及经管非常便捷,为此,促使工程测量中GIS 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及运用。
在地籍工程测量控制当中,选择使用精准性的测量方式得出具备精确的平面坐标数值的平面控制点,是开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前提。在调查的所有区域当中选出一定的控制点,以构建相对的几何图形,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以及准确的测算方式在统一化的坐标体系当中来对其平面方位和高程加以确定,以上述控制点位根本因素对细部点坐标进行准确的计算。
RS(遥感)技术具备显著的可比性、综合性、数据时效性及大面积实时观测的优势,促使RS 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当中得到大区域的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目前地籍测量基础地理信息当中行之有效的测绘技术方式。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小比例尺的地形数据信息,这对于工程图绘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与快速发展的今天,RS遥感测绘技术成为今后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主要走向,这种趋势展现于现代化测绘新理论的逐渐加强、测绘新技术的技术综合性的显著提升,各个专业相互间的交叉渗透,地籍测绘技术逐渐与其他科技成果的有效结合。这种学科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将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得到全新的发展。
4现代测绘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应用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测绘技术获得了迅猛的进步,现代化工程测绘技术逐渐朝着智能化、一体化、可操控化、测量结果的数字化、可视化的测量信息、自动化处理数据和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逐渐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最终目的是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准程度,以便于今后的工程作业。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则要求相关单位需深入强化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对测量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促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全新的测量技术,以便于今后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学有效的把现代化测绘技术巧妙的应用在地基测量工作当中,能够有很好的提升测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图的精准度,能够为今后的工程规划和工程建设供应充足的根本性材料,促使工程获得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现代化测绘技术,测绘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加深对测绘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以便为今后的地籍测量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5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现代化测绘技术发展着十分关键性的积极影响作用,其为我国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伴随着目前各种类型的工程测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这一现实状况对我们的测绘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则要求我们的工程测绘技术工作者一定要在测绘先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准,加强对测绘技术方面知识的全面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够对于新兴的测绘设备进行科学正确的具体操作和使用,在今后的工程测量当中为工程作业的开展提供精准性的数据信息,为工程作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松.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2]张建军.GPS 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 测绘周刊,2008,7.
地籍测绘学习范文3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地籍测绘学习范文4
【关键词】测绘工程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绘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绘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绘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二、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
1、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2、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3、测绘的成果体现――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是以各种测绘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地理研究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各种技术为基础,综合各种城市测绘数据,目前应用已初见成效、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测绘机构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撑作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在城市建设中所占据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越来越松。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如果能增加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几辅助设计结合交通规划信息,则地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获得更大的拓展,如可以应用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相关行业。
4、各种测绘数据亟待整合以发挥更大功用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查询、分析方便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质量、水平。有了数据库,有了分析工具就可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在现实工作中,规划、建设管理常用的地形信息比现行的标准地形图简单,而非地形信息,如土地使用、地籍、房产、管线往往很重要,需要和地形信息结合在一起使用。
井冈山市为例,就有井冈山市规划局的规管系统;国土局的土地信息系统;房产局的房产信息系统。其基础地理信息来源于不同时期不同的测绘单位,所提要求、标准不同,成果覆盖范围、图形比例尺互有交叉,GIS 应用平台不同,平面坐标系也分为南京地方坐标系、南京地籍坐标系。而由于房产测量起步较晚,房产基础图较为缺乏,在《房产测量规范》中直接载明“房产图根据需要可利用已有地形图和地籍图进行编绘”,在房产部门建系统的过程中也确实利用了部分已有的地形图和地籍图,但房地产测绘也是城市大比例尺测绘的一种。其方法手段与其他测量并无多大区别,它具有更多的信息源,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图表复杂,因此它是建立现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也是城市大比例图更新的主要基础资料。地形图、地籍图、房产图其实是基于同一类基础图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同一幅底图上各自增加不同的属性项,三者如能合而为一,实现基础图全市域覆盖,统一平台;超脱出部门利益将会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而各地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地形图的现势性难以保证,转向GIS 后,信息种类更多,单靠本部门、本系统内要将各种信息都及时地、同步地更新,事实上难以做到。
集成公开化的数据服务从理论上说可避免各个部门重复性地收集与输入数据,大大降低费用,获得明显社会效益。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局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海量的城市空间数据: 基础地形数据、土地信息、房产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市政管线信息、规划信息,其应用覆盖了所有具有地理信息业务的部门,包括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规划、土地、房产、建筑、交通、重大工程等等,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测绘保障服务水平, 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应由政府测绘主管部门牵头,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路政、水利、交通和市政建设等部门共同担纲,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相关政策,确定唯一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的作业要求、精度、成图质量,整合现有测绘力量,制定相应的维护、更新机制,确保地理数据的正确性和现势性,进行统一的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图提供,各部门在基于一个共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挂接本部门的专业数据,直接获得数字化的地形信息,从而极大地减少重复劳动,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收集与输入成本,保持空间位置的统一性和精确性。
三、工程测量中的地理信息(GIS)技术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目前,GIS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地籍测绘学习范文5
摘 要:不动产登记自实施以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实际测绘中也遇到了一些关于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的难题。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动产的统一登记。不动产测绘成果作为一项技术成果,一经不动产登记部门采用,将成为建立不动产楼盘表和不动产电子登记簿的根本依据,同时也是不动产价格评估、财政税收、房屋征收征用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依据。
关键词:不动产;测绘;质量管理
引言
不动产测绘成果是对不动产自然状况的真实反映,包括不动产的数据、图件、信息、成果表和测绘质量检查报告、验收报告、技术设计与总结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此外,不动产测绘成果依据测绘对象可分为地籍测绘成果、不动产测绘成果、海籍测绘成果三大类。其中与百姓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主要是地籍测绘成果和房产测绘成果。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加强对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测绘质量的三大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影响测绘质量的原因非常广泛,但是对测绘质量产生的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即规范标准、质量控制体系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一)规范标准对测绘质量的影响。
不动产测绘工作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比较高,但是不动产测绘领域的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很缺失,各省市出台的地方性不动产测算技术规程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能够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测算标准。现有的有关不动产测绘的法律法规对规范不动产测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建筑形态多样化设计以及对艺术造型的追求,许多问题根据现有的规范无法充分判定,不动产测绘从业人员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同行间的技术交流和以往的惯例进行判断,这些都给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规范性、适用性带来一定的争议。
(二)质量控制体系对测绘质量的影响
不动产测绘单位质量控制体系的不规范、不健全,容易导致测绘成果的可追溯性不强,责任分担难以实现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比如对房产进行测绘时,在功能单一、造型简单的普通住宅、一般商住楼等建筑的测算中,质量体系对不动产测绘成果精度的影响较小,但是商业综合体等比较复杂的建筑,测绘数据量大,内业制图成果计算以及功能区划分等方面判断难度大,在测绘时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1]。
(三)从业人员素质对测绘质量的影响
不动产测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此外,从业人员还应具有足够的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技能,在测算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落后,有可能客观造成测绘成果的质量问题;责任意识和工作不到位,则会导致严重的人为错误;不能在测算过程中按照规范和法律规定操作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都会产生持久的不良影响。
二、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不动产测绘成果的质量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会出现测算成果失实、引发纠纷。因此,应根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
首先,加快完善标准规范。标准规程的滞后,对不动产测绘成果的影响是持续深远的。因此,建议国家层面加快有关规范标准的修订进程,将各种规则以及名词术语等尽快在规范中予以说明;在行业内,应由各地行政管理部门选择长期从事不动产测绘工作,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成立专家会审认定小组,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具有争议的内容进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纠纷,研究出现的新情况、统一业务处理原则,不断完善更新适合本地的不动产面积计算规程,为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从而避免质量争议。
其次,全程严把质量关。一般而言,不动产测绘过程是指对工程概况和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设计、针对大型综合项目组织具体实施人员进行设计书学习、外业实施数据采集、内业数据校核制图计算、质检人员检查验收的过程。作业过程中方法分析设计、外业实施数据采集、检查验收尤为重要,其完成的情况直接对不动产测绘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一般而言,分析设计过程计算中应注意按照相应批文的要求,来确定测绘的类型、采用的规范条文、计算方法以及分摊方案。分析设计完成后,再核实现场施工情况。
最后,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动产测绘产品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一级检查是在测绘人员全面自查、互查的基础上,由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对产品质量实行的过程检查。主要是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技术设计书和其他的有关资料,对测绘成果的图形、数据、文字资料以及测绘成果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作业程序规定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自查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第一测绘人员必须在下一环节开始前检查自己前一环节的各项作业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对完成的任务要百分之百地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发现遗漏或错误,必须立即改正,把遗漏、错误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自查完成后,由另一组测绘人员进行检查、确认。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由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专职质检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实行的最终检查。二级检查应重点检查测绘成果生产的依据和过程,对图形、数据、文字资料等进行全面检查。各级检查之间必须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同时,下一级检查应结合上一级检查的完成情况,对其忽略的问题重点检查。产品的验收工作一般由委托方组织相关技术专家进行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验收。当委托方不具备以上验收条件时,可由测绘单位总工程师以对测绘成果的审批代替验收。
上述过程控制,在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的、具有不动产测绘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中,都有规范的记录和控制,可以形成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有效地提高了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实现了责任有序分担、质量有效追溯。
此外,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也是提高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动产测绘从业人员包括外业测绘人员、内业计算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质量检验人员。所有这些人员都必须经过认真、有效、细致的培训,取得从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内容必须包括《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测量规范》《不动产测绘管理办法》《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等以及业道德、廉政教育等相关内容,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结束语
不动产测绘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具有不动产测绘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强与专家的交流,可以有效提高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推进不动产测绘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避免不动产测绘成果质量纠纷,创建和谐的外部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地籍测绘学习范文6
关键词:城镇;地籍调查;特点;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P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籍调查的的概念是指根据国家的法定程序,以相关法律为基础,通过当地部门的权属调查以及技术人员的测量,调查清楚宗地的归属权、占地面积、界址线、用途以及位置情况等,并且在计算机的协助下形成系统的数据、表件、图册等,作为最基本的调查资料,在土地注册的工作层面,例如:登记和核发证书等提供相关的数据的技术性工作。在地籍调查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登记的前期准备,需要得到一手资料成果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土地登记。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是能够获得国家法律保护的。
一.浅述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目的是指获取地理的位置、归属权、界址线、用途以及数量等最基本的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地籍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土地登记过程中,需要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产权明确定立,地籍调查的成果资料是保护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者权益,在解决土地的产权纠纷上,其是重要的凭据。于此同时,地籍调查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对地区的种类、数量以及权限范围和利用情况全面的掌握。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成分的分配情况,建立科学化管理体系,并进行合理的、保护性的措施。
地籍调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土地归属权(权属)的调查;第二,界址线的分界调查;第三,利用土地的划分标准,对土地所有权以及权限的分界线调查。在地籍调查的前期工作中,进行现场的标定土地的所有权属的界限点,对土地草图和用途等方面需要事前填写地籍的调查表格。接下来的地籍测量环节,在土地的所有权的调查基础上,利用地质测绘等仪器,结合相关的科学方法,对区域范围内的每宗土地进行权属的界限、位置以及形状等调查,计算调查的面积,并根据实际数据对其进行绘图,土地数据的登记。地籍的测量工作主要分为地籍的平面控制性测量、地籍细部的测量工作。其中,地籍的细部测量根据流程内容被分成:界址点的测定、地籍图的绘制、宗地面积的计算以及最后的宗地绘图。
二.二次地籍调查的特点与分类
地籍调查的内容是针对城市,以及建制镇的内部的每一个宗地的基本调查,根据我国颁布的两个规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充分的利用现阶段的地籍研究的成果资料,对城镇的内部建设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且通过后期的汇总分析,及时的掌握工业的占地面积,基础设施的应用占地面积和服务性行业的用地,房地产的开发利用情况等发展状态。
第二次的全国地籍调查特点是:充分利用调查资料和现有的资料;突出数字化时代和信息的时代化、全面发展和应用3S技术;数据的成果是要经过验收并且还要分析上报。
2.1城镇的地籍调查范围、单元以及计算基础
在进行城镇的土地调查的范围中,城市所建立的区以及县的所包括的建制镇的城区,调查的范围是要与农村的土地调查所确定的接线范围相结合的。城市地区的调查范围是指以居民点和城区相连接的区域政府,县级以上的单位部门,以及市级政府的所在地,其这些所涉及商业服务、建筑住宅、工业园区、政府机关和学校建设等用地。
城镇的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主要是宗地。凡是界址线所封闭的土地资源就成为宗地。一片土地拥很多个使用者,所以土地的界限划分很重要,我们将权属的界限划分称之为宗地。大型的用地单位要求具有法律上有独立的经济资格的核算能力,或者是被周围的道路、围墙等障碍物的明显划分,其被分割成为独立的单一的分宗。在宗地划分方面是很难调处争议性土地,没有明确规定所有者的土地使用范围,国家应该按照相应地规定进行单独的、合理的划宗。
2.2城镇的集中式土地分类以及调整
对于不同类别的宗地的使用来说,明显的划分界限,占地面积较大是可以在宗地的内部划分上使用类别性的界限的。我国新颁布的《土地分类》的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在城市的土地分类中,其现阶段的调整方式:第一种,对于商用服务的土地使用(或者是金融、保险的业务用地)等,将固有的旅游业的用地范围更改为餐饮、旅馆业或者是其他类型的服务用地。第二种,将原有的土地根据现阶段的发展应用进行独立性的分类,把矿产业中的采矿、采砂或者是采石等和盐田一起使用,作为采矿的土地,这时作为工矿仓储的土地被划分为三级类。第三种,公共设施的用地,原有的城市规划的绿化工程的建设用地是不合适的,所以改造成为供人们瞻仰游憩广场绿地;并且将原来殡葬所使用的公共基础的设施内划出,并与墓地之间整合使用,这种土地的规划使用被分为用地的三级类。
三.城镇地籍调中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城镇地籍调查中,预进场的工作目标完成后就要展开调查的试点工作。首先是技术人员进入调查区,并且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群众作为调查的试点街坊。其次,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界址点与界址线为核心的地籍要素,是奠基地籍调查的基础,保障地籍调查的质量。
3.1保证现场权属调查的工作完整性的技术方法
地籍调查中的现场权属调查,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会在调查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所以,为了保证现场权属调查的完整性,应该根据技术要求安排地籍调查:技术人员调查工作的地图,宗地的信息采集以及地籍资料的调查,根据现场调查和权源的资料参考共同确权定界,在现场填写调查表格与街坊的签字;调查底图,需要标绘每个宗地的权属界线、介质的位置、门牌号、房屋结构等。
3.2确保界址点线的准确性的技术方法
先是测地形,然后做图后的权属调查,在现场的标示界址进行点位时,全站仪的实测边长作为控制点,能准确的标注点位位置;如果是先做权属调查,然后制作测地形图,由于测量前现场已经标示了界址点位,所以导致界址点位的测量精度会高。这时会采用先权属调查后测地形图的技术方法,内业界址点线工作完后需要做现场的权属界线巡视检查,否则将存在一定的权属调查质量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统筹理论的学习,统筹思想的运用,以及统筹方法的实践,都需要地籍调查的管理者有效的控制管理模式,针对地籍调查的工作计划,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应用现代化的地籍调查技术方法和管理思路,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的测绘工程以及其他的工程项目的调查领域,保证地籍调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陆有礼.提高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效率的若干问题[D].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