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相同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文化相同点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1

关键词:严复;逻辑思想; 文化交融 ;思维方法

逻辑是文化发展中深层次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影响着文化内容中所包含着的各个门类的发展。严复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逻辑学的一部分,它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逻辑的意义只有放在产生它的文化背景中去探寻才能得出真谛。

一、中西文化的宏观比较与结合

严复在进行哲学、政治、经济、教育、逻辑学等领域的比较与结合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及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不仅突出地表现了严复对待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立场和态度,也表现了严复在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问题上的杰出智慧。因此,在个别地讨论严复中西交融的逻辑思想之前,有必要对严复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理论思想进行一次整体阐释和梳理。

中西文化的比较该如何具体进行?中西文化的结合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式?这些都是摆在严复面前的紧要课题。严复认为,具体进行文化的比较与结合,应本着原本精神,他说:“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也。”[1](P.1027)只有对比较结合对象的真切把握,才谈得上是有价值的比较研究和有价值的文化结合。宏观的比较结合是一种对不同文化系统进行全方位、总体性的比较与结合,其基本前提是对作为比较结合对象的文化有概括性的把握和认识,其操作手段以综合归纳为基本特征。学贯中西的严复很擅长此项方法,比如宏观的比较,中西在政治、人才教育、军民关系、风俗地理等方面长短优劣便十分明显的摆在眼前,如何吸收、结合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又如严复说:“夫西洋之于学,自明以前,与中土也相埒耳。至于晚近,言学则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且其教子弟也,尤使自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而回顾中国何如?夫以朱子即物穷理释格物致知是也;至以读书穷理,风斯在下矣。”[1](P.73)如此宏观的比较,则又让我们知晓历史上中西学术的基本状况:中西学术在明代以前大体上是同步且性质相同的,只是到了明朝以后,中国学术才落后于西方,从而为学习、吸纳西方学术思想和精神提供了明确方向。可见,严复所认为应用宏观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于把握文化结合内容、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说严复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不仅要归功于他中西兼备的学识,更要归功于他卓尔超群的世界性眼光。

二、严复对中西文化交融的解析

期间提倡的“中体西用”论,即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为体,西方科学技术为用,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时,严复以他的远见卓识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与主人书》一文,这篇长论集中表述了严复对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这一重大课题的睿见。严复首先对海禁即开以来的学习西方文化的模式进行了概括,他认为中国开设学堂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仍未脱离中体西用的窠臼。然后,严复对这样的现象分别进行了分析。关于“中体西用”论,严复说:“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1](P.557)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的樊篱,应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为我所用。严复不仅提出了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的口号,也对文化结构进行了相当水平的分析。他认为,我们全方位地学习西方文化,不应该是尽去中国固有文化,即吸收西方文化与保留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对立的;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也不是全部照抄、照搬,而是要有批判鉴别地加以吸收。正是基于这种对中西文化的全面考察了解,严复提出了凡事如果都照抄、照搬西方则弊大于利的警告。可见,严复所主张“体用不二”的文化交融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全方位、多角度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择其善者而用。严复对不同系统和同一系统的不同文化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划分,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文化交融模式,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会通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中西思维方法的微观比较

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逻辑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中逻辑方法的划分、比例,逻辑基础方法及逻辑方法学科――逻辑学的理论建设,与西方比较存在明显的不足。严复认为近代西方富强的基础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所谓“富强之基,本诸格致。不本格致,将无往而不荒墟,所谓蒸砂千载,成饭无期者矣。”[1](P.11)可见,建设富强中国的基础,必须借鉴和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法,使之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相结合,从而内化为中国特色的逻辑思维方法。

严复认为,名理之学,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创造出的完整的逻辑学体系,但仍有相关的明辨学内容。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严复接着列举了中西思维方法上的相同点,例如认为《易》、《春秋》中“本隐之显”与演绎,“推显至隐”与归纳都具有相通性,严复说:“及观西人名学,则其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术焉,有外籀术焉。内籀云者,察其内而不知其全者,执其微以会其通者;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进未然者也。乃推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显至隐者,内籀也,其言若诏之矣。”[2](P.6)又如认为道家哲学中的“曲则全”,朱熹所谓的“大处不行终由小处不理”等观念与西方逻辑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严复说:“曲,一部分也;举,一部分,则全体见焉。故《中庸》曰,其次致曲。天下惟知曲为全者,乃可以得。故西人重分析之学,朱晦庵亦言大处不行,终由小处不理也。”[1](P.917)严复的上述一系列比较说明,古代中国却有它的逻辑思维方法,但显得粗糙和零散,以至到了近代,中国都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严复以西方逻辑学的发展为基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逻辑学不发达的原因。首先,严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自己的逻辑学体系的基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明辨学是建立在臆造上的。严复说:“西方之所以翔实,天函日启,民智沦开,而一切皆归于有用者,正为此耳。旧学之所以无补者,其外籀非不为也,第其本者,大抵心成之说,持之似有故,言之似成理,媛姝者以古训而严之,初何尝去取公例而一考其所推者之诚妄乎?此学之所以多诬,而国计民生之所以病者。无他,其例之抵于臆造,而非实测之会通故也。”[1](P.993)中国古代也有逻辑方法,特别是演绎法,但由于这种演绎法的基础不是事实,而是臆造的观念,因而容易走向玄谈,变成空洞的学问,对国计民生自然毫无补益。严复抓住了中国名理之学的主要局限,从而为中国古代逻辑学基础的近代转化展示了方向。其次,以“古”为明辨的最终根据,是中国逻辑学未能形成科学体系的又一个主要原因。严复说:“宋儒朱子,以读书穷理解格物致知。察其语意于内外籀原未偏废。盖读书是多闻,多闻者,多得古人所流传公例也。穷理是求新知,新知必即物求之。故补传云:在即物以穷其理,至于豁然贯通,既贯通,自然新知以出,新例以立。且所以新例,间有与古代所已立者龃龉不合,假吾所立,反复研正,果得物理之真,则旧例不能因古遂可专制。”[3](P.64)也就是说,读书本不是坏事,但如果唯书是从,甚至是在新知识与古训发生冲突时,迁就古训,这显然也不利于逻辑学的发展。通过这一比较,严复贯彻了进化论的思想,主张逻辑学的发展必须面向新知,而不是相反。严复认为,中国逻辑学不能健康发展的原因还在于中国不注重归纳与演绎的平衡发展,归纳几无发展,至于枯竭;演绎过于昌盛,逐渐演变为玄谈。严复说:“中国由来论辩常法,每欲求申一说,必先引用古书,诗云子曰,而后当前之事体语言,与之校勘离合,而此事体语言之是非遂定,此术西名为Deductive,而吾译作外籀。盖籀之为言绎,从公例而得所决,由原得委,若之向外,散及万事者然,故曰外籀……欲其无差,必精外籀之术,庶不至所行者是,而所断者非也。然而外籀术重矣,而内籀之术乃更重。内籀西名Inductive。其所以称此者,因将散见之实,统为一例,如以壶吸气,引之向里者然,惟能此术,而后新理日出,而人伦乃有进步之朝;吾国向来为学,偏于外籀,而内籀能事极微。”[3](P.64)由此可见,对于中国传统逻辑学轻归纳重演绎的失误,严复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

中国古代逻辑学近代转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视而且吸取归纳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的演绎,是空洞且没有科学价值的演绎。严复通过此类比较,从逻辑发展的前途上指出了中国逻辑学提高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思维方法的比较与结合,严复是在积极肯定中国古代存有名理学前提下进行的,这种沟通本身就具有启发性,如“曲则全”与分析之学,但在严密的、规范的、体系的西方逻辑学面前,中国传统逻辑学就似乎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严复着重指出了中国逻辑学基础立于臆造,逻辑学立论过于从古以及重演绎轻归纳等不利于逻辑学发展的因素。所以,严复立足于西方逻辑学和中国传统逻辑学的会通和融合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对于改变中国传统逻辑学发展方向,重建科学的、体系的逻辑学产生了良好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严复集[M].中华书局,1986.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2

【关键词】 语言禁忌;文化差异;相同点;不同点

语言是一种社交工具, 其功能就是沟通交流。由于汉英民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的不同, 中西语言在禁忌语方面也有许多异同。

禁忌语(Taboo)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特征的具体体现。Taboo在英文中的解释为:(in certain cultures)ban or prohibition on sth. that is regarded for religious or other reasons as not to be done ,touched, used. Taboo words means words likely to be considered offensive, shocking or indecent by certain people (某些人认为不雅的下流的词语)。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相同点的体现

1、对死亡的禁忌

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人们对死总是很忌讳。我们在汉语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您父亲高寿?您母亲还健在吗?对方也用这样的话语作答:他老人家已仙逝。在口语中常用 “不在了”“离开人世” “上西天” “去西天极乐世界”等来代替死这一说法, “作古”“牺牲”“捐躯” “寿终” “英勇就义”“与世长辞”等这些词语更多的用在书面语中。在汉语里直接说“死”这样的话语是侮辱,辱骂人的脏话,在平时生活中是听不到这样的话语的。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也被人们认为是没有素质,品质低劣的表现。

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例如英语中经常使用句子如“he passes away”,“he passes on”,“he passes out”,“he falls asleep”,“he joins the great majority”等来代替 “die” “dead”“death”。从这些词汇中我们能够看出英语和汉语都把死亡看作“休息”或“睡眠”,这也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对“死亡”表达的相似之处。

2、对性的禁忌

“性”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私密的话题。由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其性观念向来都是保守的,是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庭广众之下谈论的话题。人们对的表达是非常委婉的,如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来表示:“拈花惹草”“冰清玉洁”“”“招蜂引蝶”“绿帽子”等等。在西方国家,尽管性教育比较普及,但并不是说西方国家人们对性有关的词语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运用。在公众场合用语言或手势表达与性有关的信息将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971年8月15日在全英越障大马赛上,哈维・史密斯在已获得比赛冠军的时刻由于使用了猥亵性的手势而被取消冠军资格并没收全部奖金,后虽经过诉诸法院,恢复了其冠军资格,但是他的名字却成了这一手势的同义词而且很快在英国家喻户晓。从这个例子能够看出在西方国家人们对性也有严格的避讳。

二、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点的体现

1、对隐私的不同态度

中国人重友情亲情,所以习惯朋友亲戚经常打电话,聊天问自己的工作情况,身体状况,情感进展等相关信息。平时的对话里常能听到如“你吃饭没有?”“你要去哪里?” “你和爱人现在关系怎么样”“儿子在哪上学”“职称评上了吗”等。而西方国家的人却认为吃不吃饭,吃什么,去哪里,家人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个人的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西方国家绝对不能问其收入,年龄,体重,婚姻等。在中国,闲暇之余直接去朋友家。在中国北方城市则客人进家直接脱鞋上炕,来表示对朋友的热情款待,并且进朋友家或亲戚家也会非常随便,关系密切点的就想吃什么拿什么,想看什么书,杂志直接拿。这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所有的东西都属于私人物品,未经主人允许一概不能动。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西方人的隐私观念特别强,而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淡薄。

2、对数字的不同理解

阿拉伯数字4、7,因其与汉字“死” “气”谐音,所以人们在使用中尽量避免使用。尤其在涉及人们生命安危的医院就更谨慎了。医院的病床号有些地方没有四床,七床,因为人们认为这是不详的预兆。还有学生在参加重大的考试时如果拿到准考证,座位号等带4、7,他们也会非常沮丧。就连手机号带4、7的也没有人愿意要。而相反象8,因其谐音与“发”类似,6与“顺”相似,这些数字都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8 越多,表示你的财气越旺,因此人们在重大的纪念活动如周年纪念日,结婚纪念日,孩子出生的日期,电话号码的选择,车牌号等等都选择带有3、6、8、9等带有吉祥意义的数字。这在英语国家中都均无此含义。在西方国家中,因《圣经》中载有第13 个人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 英美人对数字13都非常反感,因此在高层建筑物,旅店等都找不到第13层,13房。

3、动物禁忌

在中国龙象征着王权,神圣,中国人经常比喻自己是龙的传人。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举不胜数: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潭虎穴,龙凤吉祥,龙行虎步,飞龙在天,蛟龙得水,攀龙附凤,鲤鱼跃龙门,龙争虎斗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龙在汉语里有好的寓意。而在西方文化里 “龙”被解释为:A mythical monster traditionally represented as a gigantic reptile having a lion's claws, the tail of a serpent, wings, and a scaly skin.显然在西方文化里龙是一种传说中的怪物而已。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 、狗急跳墙、 狼心狗肺 、狗腿子、 狗奴才、 狗仗人势等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数量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介绍家庭成员时狗也是其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含是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总之,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造成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了解其差异和相同之处,促进人们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达到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徐剑彬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新乡教育学院学报第22.3.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8.

[4] 金泽.宗教禁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3

一、装饰艺术的概述

1.装饰艺术性质

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是20世纪前期欧美各国流行的强调装饰表现的艺术运动。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世界装饰艺术展”标志着“装饰艺术运动的出现”。“装饰艺术运动”并非单纯的一种风格式样运动,它包括的范围广泛,从产品包装到建筑样式都呈现出装饰艺术的强烈特性。其主要贡献是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显出时代特征。

2.装饰艺术的特点

设计风格多样。从欧洲和非欧洲古代和现代的艺术中寻找灵感。如日本和中国的东方艺术,古埃及古印度的原始艺术影响了装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和设计家。如1924年英国设计家Huntley和Palmer埃及风格器皿设计。1924年在英国的“大英帝国展览会”上展示了很多图塔哈蒙王陵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埃及风格便广泛流传起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适应时代要求将装饰手法与现代工业的批量生产相结合。几何造型在设计师这里得到重视。一些几何形来源于古埃及和古印度文化。1920伦敦奥林匹理想家居展会展出的印花布料中就有大量的几何元素的应用。

二、民国旗袍图案受装饰艺术影响的社会动因

1.科技进步,工艺发展

带有西方装饰风格的旗袍图案设计主要是在工业革命后期,在现代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1912年成立的杭州伟成公司,集资20000元,购置了6台日式提花机。当时的印刷机技术可以复制、表现各种色彩甚至肌理可以模仿再现各种不同材料所表现的图案样式。所以设计师在创作时就没有工艺方面的限制,相反的可以自由学习各种图案并进行大胆的发挥。

2.时尚华丽的视觉追求

一方面,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新兴阶层急需一种途径来凸显其身份和品质生活。因此时尚华丽的装饰风格图案成为精英阶层很自然的一种追求,而各种代表着高贵富丽的装饰图案和人物形象成为新兴阶级的表征。另一方面,长年战乱对人们的物质追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反映在艺术上则加剧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装饰设计风格,不可避免地肩负着重建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大众消费的迅速发展,装饰设计风格的受众群体有着由奢侈华贵的精英阶层向通俗的大众阶层转化的趋势。

3.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接受着西方国家各个方面的文化洗礼,不仅在商业形式、公共建筑、交通方式上大有改观,而且在婚俗习惯、妇女地位、休闲娱乐方式上都有所体现。月份牌广告和改良的旗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4.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批留学欧洲的艺术家回国,对中国近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各地开设了不少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学校和科系。浙江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后改名为浙江甲种工业学校),始建于宣统三年(1911),设有机织、染色、机械等科,是中国最早从事染织图案设计教育的学校之一。这些学校为从事服装面料设计提供了人才,人才的培养对装饰艺术风格的旗袍图案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在装饰艺术影响下民国旗袍图案的基本特征

1.题材的选择

在西方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作品里出现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如锯齿形、放射型的几何图形。花卉在纺织品的设计里一直是主要题材。受装饰艺术影响的民国旗袍图案中也是以几何图形和花卉最具代表性。

(1)几何图形

在石器时代里,有在陶器上出现过单色几何纹做边饰的。但是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中满地排列的几何图形是罕见。在满地构图的形式虽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的纹样里,但是一般以带有寓意的植物、动物为主题配合几何图形。一张民国时装广告中,最左边的黄绿色旗袍纹样设计者用黄绿三色的三角形与白色的三角形组合排列成连续的纹样,装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TamaradeLempick作品中女子服饰纹样也绿色和白色的三角形组合排列成连续纹样。民国时装广告中的旗袍纹样和TamaradeLempick作品中女子服饰纹样在题材的选用、构成方式,配色上都有极大的相同点。装饰艺术的风潮中,艺术家们喜爱用几何图形来做装饰。1929年克莱丽丝.克利夫从装饰艺术风那里得到灵感,烛台和小盘子的图案用锯齿形和V形设计的。

(2)花卉

花卉纹样中有大花纹样,小花纹样、花叶纹样,抽象纹样、写意纹样。总体特点是花卉形态自然,表现方式简洁概括又富有动感,色彩明快,装饰性强。抽象纹样,完全抽象化的花卉为素材,且把花放大排列。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满足人们对时尚华丽的视觉追求。民国旗袍的图案把花卉元素抽象表现的手法,把花卉平面化,这是装饰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用散点构图几乎平铺整个画面,同一花卉元素重复排列,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家经常会使用抽象花卉为设计元素,1925年爱德加•布兰德设计屏风以抽象的花卉和喷泉为母题的屏风设计。花叶纹样,在民国时期,以花叶为题材的设计也用在了旗袍纹样中。金梅生曾绘过一张烟草广告中的旗袍纹样,取单片的花叶或整枝花叶,加以连续平铺排列。花叶纹样,在20世纪30年代尤其流行,尤其用于丝绸的印花与提花之中。颜色较多为深色底搭配浅色叶或浅色的底上凸显深色的叶。花叶纹样带有素雅、大方之感。

2.色彩的搭配

西方装饰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特征色彩明亮鲜艳,喜用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的、绚丽的、华美的视觉印象。受装饰艺术民国的旗袍也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特点。在中国传统的配色里,一般民间的服饰不出现亮黄的颜色,亮黄被定为皇家的特定颜色。民国中期的旗袍上就有亮黄的颜色,到这个时期打破了颜色的限定。在这款旗袍里用了纯度搞得黄色、绿色形色一个视觉对比,用少量的橙色来作调和。艺术家克里姆特的绘画在20世纪20-3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在形式和符号上追求着几何装饰化,在色彩上也追求各种鲜亮的颜色,且格外重视金属色。色彩极其丰富,黄色的纯度高,与红色、绿色形成对比。在装饰艺术影响下现代旗袍纹样的发展受西方装饰艺术影响的民国旗袍独具魅力,尤其是30-40年代的旗袍。现代旗袍纹样的设计很多是从那个时期的旗袍纹样中吸取灵感。在现今的工艺发展,图案的题材越来越丰富。但那个时期的旗袍主体造型特征以及装饰美学的精神仍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弗里德里克•玛利亚•比尔肖像》1916年168×130cm私人收藏在西方装饰艺术里“摩天楼”建筑有几何图形如锯齿形、闪电型、线圈型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充满活力、速度和运动的力量。现代旗袍。用机械与科技象征的几何图形,以简单的线圈组合复杂的装饰图案,底纹填充密小的线圈图与大的线圈形成有力的节奏感。

四、总结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4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及众多国际组织使用的官方语言之一,用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点、民族风情的不同,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熟悉中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因为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存环境不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产生的背景也不尽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也会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不同语种之间的互通使用。比如:在汉语中通常习惯于把表示方位的词语按“东西南北”排序,而在英语中则通常习惯于“north,south,east、west”。在汉语中常用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表示方向,而在英语中通常用为“southeast,northeast,southwest,northwest”。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在1840以前,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非常少,这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这必然对语言习惯、语言用法产生影响。比如:中国人比较谦让而西方人比较直率,中国人见面时习惯于问“你吃了吗?”,西方人见了面习惯于说“见到你很高兴(Nicetomeetyou!)”,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通常都是优先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而西方国家通常为“Idon´tcare.(我无所谓)”,这似乎显得有点不尊重对方,但在西方却是家常便饭。

(三)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自古勤劳、朴实、勇敢,牛是中国古代人用来生产劳作的工具,牛向来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汉语中通常用“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表扬人的勤奋,而外国人主要靠马耕作,所以西方人通常用马的精神来表示一个人的吃苦耐劳与勤劳,“asstrongasahorse(像马一样强壮)”、“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劳作)”,另外西方人航海业比较发达,所以与水、鱼、船相关的词语也较多,如“tomisstheboat(失去机会)”,“anoddfish(怪人)”等。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性

中国人信仰佛教,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这两种信仰对汉语与英语的语言及各自的本土文化影响是很大大的,处处能看这些信仰的身影。比如:中国人喜欢双数,认为双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而西方人认为单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Onehundredandonethanks(千恩万谢)”。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有“玉皇大帝”、“阎王”、“龙王”,有“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等说法,而在英语中则不存在这些说法,只有从拉丁语、法语等其他语种借来的宗教词语,如“monk(僧侣)”,“angel(天使)”,“dean(教长)”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因此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人姓名中的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在写信时地名通常由大到,西方人则是由小到大;中国人习惯于按时间顺序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由论据到论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论据材料证明论点,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这些与汉语中的差别。

二、基于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一)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想准确把握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在国家、所在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影响本民族语言的形成、演变及使用习惯,英语也不例外。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的民族风情,了解这些民族风情与我国的民族风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样才能做到在学习、使用英语时更加灵活,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词汇、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要表达的思想。

(二)掌握汉英词汇之间的差异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汉语和英语中有些词汇在很多情况下其意义和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词汇的内涵,才能有利于理解掌握。如:在表述颜色上,西方文化就比较理性、科学,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比较直接。如:“red(红色)”主要是血的颜色,而“blood”则是人身体的生命体液,一旦血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生命也就随之凋谢,所以在英语中“red”通常含有“恐怖、暴力”之意,而中汉语中“红色”则有“热情奔放”之意。

(三)在语法学习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有时差异还比较大,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有:英语中常常有时态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英语中有单数与复数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中有动词结构变化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和汉语中的副词都可以修饰形容词,而英语中的副词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而汉语中的副词只能放在形容词与动词之前;英语中的从句一般放在所修饰的主词之后,而在汉语中修饰语句则放在修饰之前;英语结构以主语、谓语、宾语为主,变有例外,而汉语主要是主语、谓语、宾语,等等。

(四)在口语学习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口语是日常的交际语言,其语言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但中文与英文的口语使用时有很大的差别,学习口语时应该把语言放在其实际的背景下去掌握。中国人见面时常说:“你好!”而西方人则说“Hi!”,“Hello!”,“Goodafternoon”;中国人喜欢问“你今年高寿”等问题,而西方人对这些问题则讳莫如深,他们常常说“Niceweather,isn’tit”,“Howareyou(gettingon)”。中西方口语表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追根究底是因为其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决定的。

(五)掌握更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5

【关键词】文化因素 翻译策略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有着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分,广义上指的是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下属所有学科的英语,涉及面较广;狭义的商务英语指的是在国际商务背景下,在商务领域是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这种英语具有行业特征并且是属于庄重文体性质。在理解和研究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文化的概念,根据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表述,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一、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的体现

(一)句法方面

中英文在句法方面的文化因素差异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中文重意合而英文却强调行合。由于哲学观的不同引发了中西方在思维的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西方的哲学强调和重视科学的形式论证,倾向于个体思维。有别于西方的哲学,中国在哲学上却主张“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突出艺术性。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上得以表现。西方语言在表达的时候句子有完整的主谓结构,主语一般不能省略,并且人称和数上还要保持一致,句子中往往大量使用连接词和介词等来连接前后句子以保持形式上的一致。西方语言这种重视形合的方式和中文强调意合有较大差异。而我们在使用中文进行表达的时候,通常会强调悟性和意会,句子结构里面的主语有时还可以省略掉,中文的句子中没有人称和数上的区别,另外句子中的连接词和介词的使用数量也较少。

(二)语用方面

语用学是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交际的性质,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语用方面的文化因素的差异,如果我们不加以仔细的考虑就会出现语用方面的错误。例如在翻译“请提宝贵意见”这个比较常用的用语方面我们就要翻译成 “Your opinions will be appreciated. ”比较合适。“chain debt”如果我们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成“链条债”就会显得不合时宜,而翻译成“三角债”就比较恰当。

(三)商务文体

商务信函。在国际的商务活动中,人们之间往来的函件就称为商务信函。由于是在国际上进行的商务活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进行商务合作产生的信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因素。但是商务信函中更多体现的是商务礼仪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写作商务信函的时候,通常会用第二人称中的你作为主语,很少几乎不用第一人称中的我。但是在一些必须要展现我的时候,也会用“我们”进行代替。这种换位思考的做法的能够更加的体会到对方的感受,从而做出能够让对方感受到对他的重视和尊重的行为。

商务广告。商务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与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同一则广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当广告的创作者若能够将本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性、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较好的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比较受欢迎。但是对于广告的翻译者来说,他就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来进行二次创作,这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特大甩卖,全场八五折到五折”这样一则广告,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充分的考虑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因素。我们可以翻译成“Father of All Sales - 15 % to 50 % off”。在西方社会中,father不仅仅指父亲,还可以用来代指大河、大江。如在美国“Father of the Waters”或“the Great Father”就是指的是美国的“密西西比河”(The Mississippi), 在英国“Father Thames”指的是 “泰晤士河”,然而汉语中的“父亲”就完全没有这层意思。

二、翻译商务英语的策略

(一)提高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

由于不同国家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方面的不同,这样势必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的敏感性。有些时候,部分内容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有创意、有美感价值的,但是放到其它的民族中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感觉,甚至可能会触犯他国或者是地区的文化,造成一种负面甚至恶劣的影响。因此译者不仅要有文化的敏感性,还要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这对译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一种干电池品牌中文叫“白象”,若直译为英文则为“white elephant”,但white elephant在英语当中是“无用的累赘的东西”的意思,若直译则肯定会使这个产品在打开西方市场上受阻。中国服装“七匹狼”这个商标最初在翻译的时候也缺乏跨文化意识的思考,被翻译成了“Septwolves”。这一英语单词前面有“Septwo”这个前缀,容易让英语读者联想到“腐败、脓毒”方面。如果翻译成“72wolves”就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含义还迎合了西方人对数字“7”的偏好心态。

(二)寻求中西文化契合点

翻译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将国内外的文化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还要在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寻求一种契合点,避免出现简单使用同一语而掩盖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商务英语的翻译也是如此,需要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寻找到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不仅可以使翻译的过程中保持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同时也不至于让国外的文化不能有效的表达。尽管这个契合点不容易找到,但是翻译者应灵活地掌握翻译技巧,让两种文化尽量的靠近,或者是用一些特殊的手法来处理,让中西方的文化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它借助于谐音上的相同点翻译为“Go Believe”,这样更容易让人记住这个名字,同时还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受。另外还有将商标“zephyr (西风) ”翻译成“和风”等。这些案例都是找准了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翻译出来的效果自然就好了。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

电影《功夫之王》是一部由成龙,李连杰两大功夫明星携手共同出演的神话动作片。此片与以往众多神话题材的影片有所不同,影片由一名外国男孩担任主角,并以他在剧中的经历与成长为这部影片的叙事主线,以他穿越时空到达中国古代进行的一系列神话传奇冒险为叙事情节,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神秘浪漫,绚丽多姿,文化深厚,纯朴自然的国度,其情节的扑朔迷离,场景的美轮美奂,叙事的匠心独运,武打的精心编排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具有浓郁中华风情的视听世界,让外国观众领略到的不仅是异国的如画风景,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一、多元化的

该片讲述的故事以西游记为蓝本,重构了孙悟空西行前的神话传奇。影片围绕着遗失的如意金箍棒展开,叙述了一个醉心于中国功夫的美国男孩穿越时空来到中国古代神话世界的一系列冒险故事。这部影片兼容了中国传统中的道家思想、儒家观念,以及佛家的教诲。中国自唐代以来儒、释、道三家的宗教思想便不断地融合与交流,使得社会形成了多元化的信仰模式。这三种宗教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内核,儒家的人文精神、道家的自然主义观念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在中国有广阔的生存土壤,而三家之间又能保持和而不同的平等关系,这就为中国多元化的奠定了基础。影片中既有代表佛教的孙悟空、少林方丈与弟子,又有道教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及吕洞宾等,还有渗透于道家佛家思想体系的儒家伦理观念。

二、精华荟粹的武术奇观

《功夫之王》从形式上看是一部动作类型片。其中几处武打场面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武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影片一开场便是成龙饰演的吕岩与玉疆战神手下一群卫兵之间的打斗。这里影片延续了成龙武术表演的一贯风格――诙谐幽默的动作模式,融喜剧元素与武术动作于一体,既富娱乐性又兼观赏性,同时也准确地刻画出吕岩看似随意,却又严肃的性格特点;并且符合特定剧情发展态势。随后便是李连杰扮演的角色之一孙悟空与整个故事中的大恶魔玉疆战神的对战场面,孙悟空的绝妙棍法和玉疆战神的精湛刀术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影片又运用了大量的特技效果,如孙悟空的分身术和玉疆战神的定身法,用意在于展现二人作为神仙所具有的凡人所无法企及的高超法力。影片中有两处美轮美奂的场景导演刻意令武术效果让位于审美效果,它们分别是金燕子枫林投镖和白发魔女桃林舞鞭的场景:在一片火红的枫树林中,金燕子一袭飘逸的紫衣,婀娜多姿,曹植的《洛神赋》中有句诗句可形容她的美丽:“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而后一场景中白发魔女则是立于一丛烂漫的桃花林间,一袭妖艳的黑衣,一头如雪的白发,手执一根长鞭,任其在手中肆意舞动,鞭过之处,落英缤纷。此片的重头戏是吕岩与默僧的对决。二者不相上下的功夫实力为观众演绎了一出绝妙的武术盛宴,让观众领略到真正的中华武术之无穷魅力。这一场景选在一座幽静的古庙中,吕岩与默僧两人展开了对金箍棒的争夺。他们所展示的醉拳、虎拳、鹤拳、螳螂拳等各种技艺精湛的拳法套路把整部影片推向了。

除了武术视觉效果外,该片还融入了中华武术绝学的武学文化与传统,比如影片中涉及了武术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韧性”,“耐心”和“力量”。另外还有一段阐释中华武术要义的诗情画意的表述:“从无形中求有形,充耳不闻,习万招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家之变,才能自创一家。”“功夫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完善,画家以泼墨山水为功夫,屠夫以庖丁解牛为功夫乐师以辗转悠扬为功夫,诗人用天马行空的文字倾国倾城,这也是功夫,但功夫只能意会,因为就像水一样,水弱于万物然而水滴石穿,它并不正面抗衡对手,而从对手身边流过,无形,无状,真正的功夫就在你心,你自己才能将其释放。”

三、中华传统价值观念

(一)心领神会

《功夫之王》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便是其中所阐释的文化要素。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影片的各个场景。一直以来作为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和文化特色的三大学术流派儒、释、道在影片中通过叙事情节、话语设置、场景选择等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影片开头有一段醉八仙鲁彦与杰森的对话:

“你那棍哪儿来的?在哪找到的?”

“我听不懂你说的话。”

“那是因为你没有在听。”

这段对话蕴涵着典型的道家思想观念。道家哲学认为语言表达与交流具有局限性。认识的客体是无限的,而语言表达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无限的含义往往会造成认识结果的失误。《庄子・齐物论》中有则故事说“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故事讲的是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每天早晨给你们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都吵嚷起来。于是养猴子的人连忙又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这则故事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语言的局限性。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常常会引起认识上的偏差。

既然语言的功能有限,那么单靠语言来实现交流理解的目的便是不可能了,由于认识到语言的局限性,道家思想侧重于心的感悟,这也是佛家宣扬的境界之一。人们所依赖的视觉,听觉只是外在的认识工具,认识结果通常是表象的,而要真正认识事物的深层内涵就需要内心的领悟,只有用心去看去听才会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影片中鲁彦对杰森说他没有在听,是说虽然鲁彦对杰森说的汉语杰森只用耳朵去听是无法听懂的,但只要他用心去领悟,那么语言的差异便不再是交流的障碍了。这是鲁彦对杰森上的第一课。

(二)庄生梦蝶

然后杰森对他的处境迷惑不解,于是就问鲁彦:“这是一场梦吗?”鲁彦答道:“不是,你来自的地方才是梦境。通过无门之门到达此处。”鲁彦的回答颇具道家哲理。读过同样出自《庄子・齐物论》的一则故事便可对以上的对话有所理解: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到底哪个才是真切着实的现实呢?庄子的观点是人生便是一场似真似幻的梦境,你经历的一切你认为是真的不过是缘于你正处于梦幻状态却不知而已。鲁彦的回答“你来自的地方才是梦境”与杰森的疑惑“这是一场梦吗?”构成了庄子对人生虚幻阐释的两种状态:似梦非梦与似真非真。是杰森来的地方美国南波士顿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他梦到的地方,中国古代的神话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梦与现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人生就如梦一场。

四、中西文化和而不同

(一)规避妥协与交锋对抗。

面对无法抗衡的人身危险,西方文化一直倡导的原则是尽可能规避或者是暂时对恶势力妥协以求自身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全,即便这样做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或集体的利益。与此相反,中华文化传统则提倡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与恶势力斗争到底,舍生取义,舍己救人。孟子云:“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不能向各种困难危险低头,即便是在你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也不能因此而妥协让步,从而让恶势力得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提倡的崇高道德价值观。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安全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则会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受西方文化对危险的规避妥协原则影响,杰森一开始在一群街头混混的胁迫威逼下,置老霍的安全利益于不顾从而维护自身的保全。他这样做并不违反西方的道德公约,而且会得到他人的理解。而老霍则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与混混顽抗到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

(二)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追求的是从模糊中见明晰,于平凡内蕴智慧。直觉思维力求通过个人经验与领悟能力资质来了解事物,深入其内核,进而认识事物内涵以及外延。它不受任何规制约束,没有固定的思维步骤与过程,拥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它注重对事物的直觉体验,内心领悟与广泛性联系,能自由地游弋于形象与抽象之间,力求对事物有深层次的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一贯以客观精准为原则,通过逻辑推理,层层考察,环环检验,从而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结果。这种逻辑思维讲求精确性、客观性及严密性。它不允许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如果说直觉思维是一幅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写意图的话,逻辑思维便是一幅精准严密的坐标图。而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二者的不同,西方语言表达较为明确、严密、直白,信息完全包含于语言本身;汉语表达则显得较为模糊、委婉、含蓄,信息往往置于语言之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影片中杰森问鲁彦可否教他一些中国功夫,电影中的那些招数像是无影脚,如来神掌之类,鲁彦听到后拿起水壶为杰森倒水,杯子满了他还继续加水,水溢了出来,鲁彦借此告诉杰森:“你的杯已经满了怎么能再加水,你已经知道这么多了,又怎么再学功夫呢?把水倒掉。”鲁彦让他把水倒掉,是叫他把以前知道的忘掉,他把学习功夫的道理用向杯子里面加水来阐释,借用二者本质上的相同点来说明问题,而杰森以为就是让他把水倒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二人交流理解上的障碍。

这部影片所诠释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一部力图真实描绘中国文化意韵的西方影片,它有自身不可忽视的特色和优点。欣赏这部影片时,我们既不能期待它能像中国电影中所反映阐述的中华文化那样深刻全面,也不能忽视它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而是要保持客观的态度来认识和评价它。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骆玉明.道家之言:老庄哲学随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