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

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文1

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urban-ruralfringe)、“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乡连续区域”(urban-uralcontinnum)、“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zone),“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刻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涵义和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看法。规划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成乡结合部认同为城市近郊区,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成区的拓展区域,在地域上表现为不边片、不完整的空间;地理学者认为城乡部是典型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出现的城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事例,兼有城乡双重特征的独立地域实体;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区和郊区分管的接壤地带。从xx市的实际情况看,按不打破乡镇和街道的原则,则可将城乡分界线两侧的街道和乡镇划入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即xx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环绕城区,连续的、宽窄不一的环地带。

由于受城市与乡村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户籍管理问题: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试,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行政区划问题: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外来人口问题: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社会问题。农民的出路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土地开发问题: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物业管理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住宅小区,由于一些牧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

上述管理问题的大量存在,使这一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土地开发支离破碎,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垃圾成堆,排水不畅,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环境卫生恶化,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论是在社区景观或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市区形成强烈的把差,成为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老大难”地带。

显然,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上述诸多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当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认识这一地区包括环境卫生的内的各种问题的特点、规律与解决的难度,以便从战略高度,从机制、体制上研究解决的对策。

首先,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成市大规模建设改造并不断向边缘区推进,乡村――城市急剧转型过程中形成“都市村庄“这一特殊类型的社区所出现在的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二,城乡结合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引来大规模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使大量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向结合部集中;与些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原始的、并对城市市容有严重影响的城市产业――如城市垃圾回收业(闵行区虹桥镇虹四村)以及为外来人口的服务业在这里“见缝插针”地滋生与发展,再加上原有的乡镇和村办企业,各类性质不同,差别很大。难以事例的产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是导致这一地区环境卫生等社会问题十分复杂的产业因素。

第三,被城市乌黑的“都市村庄”社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自有多余的住房和“见缝插针”式的乱搭建,以较低廉的房租对外租赁,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从而形成包括导入的城市居民、原住农民和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混杂居住、十分复杂的社会空间。这是这一地区市容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十分突出的社会因素,也是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因素。

第四,城乡土地所有制的差别和“都市村庄”社区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卫生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位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土地制度仍属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乡镇以下的村委会又是自治组织,因而在都市村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纳入城市管理的情况下,村民和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委会,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较少考虑限制某些影响环境卫生和容貌的产业的发展,如虹四村,外来人员在些经营了27家废品收购站,1996年的财政收入中,仅从包括乱搭建在内的各类房租收入即达210万元,占全村全部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第五,体制不顺,管理薄弱是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变化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如果说前述三个方面带有客观规律因素的话,那么体制和管理则是一个主观性因素。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地两府”和“一地多主”的现象。“一地两府”指一片土地内由一个城市政府和一个乡村政府兼管,如虹桥镇虹四村的8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在徐虹铁路支线以北的长宁区地盘上,5个在铁路以南的闵行区地盘上,早在10多年前,位处铁路以北的3个居民小组的土地即已被古北开发区所预征,从而形成较长时期的“一地两府三方”的格局,即长宁区、闵行区和古北集团,由此而产生管理上的一系列矛盾。所谓“一地多主”是指一片土地上有多个主人。如浦东新区的钦洋镇,已规划为大型居住区,随着土地不断开发,辖区范围越来越小,并被“多主”所分割。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城区和郊区的政府部门,还包括开发区和众多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地多主”的管理局面,在工商业行政、税务、卫等方面存在着交叉管理或管理空白。收费、罚款等有经济利益的事情争着办,而对治安工作、环境卫生的综合管理、外来人口的管理等要承担责任和尽义务的事情则相互扯皮、推诿、拖延不决。

第六,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也是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一个制度因素。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存在许多与一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同的特殊性,应有特殊的法规,特殊的执法机构采用特殊的手段实行管理。目前大多数采用与市区相同的行政手段整治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容貌,只能起到暂时的治表作用,无法实现现长产管理。

因此,正确处理城乡结合部城市规划建设、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卫生的相互关系,在社区规划建设与整治环境中求得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加速城市形态建设的同时,实施社区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

首先要制定高起点的结合部社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包括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生态建设在内的综合规划,并将社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畴,使之与总体规划、开发区规划相协调,与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第二,在结合部社区形态建设实现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同时注意实现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正确引导现有乡镇企业、低层次的城市产业、租赁业的规范经营和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结合部社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第三,要及时解决传统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换问题。对于人均土地不足2分的村,及时撤销村建制,变农民为市民,实行土地的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第四,帮助新市发和外来人口寻找新的就业门路。

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文2

一是开展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爱卫会扎实开展第2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指示精神,以“全民参与爱国卫生,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主题,以“开展爱国卫生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消杀、春季全民健身”为目标,结合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组织开展了__区第二十七个爱国卫生活动月。3月26日,召开了全区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会议,各镇街和相关委员部门的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下发了《__区第27个爱国卫生活动月方案》、《__区第2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倡议书》。各街道及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爱国卫生月活动,围绕方案要求,重点开展了“三清一绿”,即清理垃圾、清洁水体、清除死角和绿化环境工作。同时要按照创卫责任分工,清理辖区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停乱放。在爱国卫生活动月期间,全区共出动各种车辆约1000余台次,清理、清运各类垃圾1500余吨,清除各种堆放物约1000余处,卫生死角60余处。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7次,发放宣传资料27000余份。对绿化带进行加细清理,共清理花池绿地31万余平方米。清理涂刷张贴物、野广告3783处,18900余条。

二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二镇一街围绕自身实际,对照省级卫生乡镇、村(屯)标准,开展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重点清除了村(屯)道路各类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加强对庭院卫生的整治,整顿了镇容镇貌、“五小”行业,清理“牛皮癣”、陈旧垃圾、建筑垃圾,让镇村的卫生状况得到改善。在整顿期间,__镇发放倡议书300份,悬挂条幅10条,出动清洁人员129人,3170人次,出动保洁手推车120台,1720车次,铲车、钩机55台次,出动机动运输车辆475车次,收运垃圾6000吨,清理沟渠28300米。新修15平方米村屯收集垃圾池40个,垃圾点轮流清运,基本做到垃圾无积存。永春镇张贴“洁净家园,从我做起”的公开信120份。设置158个临时垃圾堆放点、10个垃圾桶及5个垃圾中转站,新建14个垃圾池,出动钩机、铲车、翻斗车480辆次,清理垃圾7615立方米,共投入资金35万余元。基本做到水体无垃圾,村庄周边无陈年积压垃圾。 富锋街道地处工业与农业交错的结合部,保洁工作由区市容局和街道、村里共同承担。富锋街道共投入卫生整治资金185万元,出动车辆400余台次,清运各种垃圾6200多立方米。

5月中旬,区爱卫办、区农业局、区市容局成立联合检查组,对三个街镇的24个村进行了联合检查,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走访寻问等方式进行,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效果来看,全区各镇街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会精神,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村容整洁”的目标,深入发动,狠抓落实,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员队伍,使全区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绩应该肯定,不足应引起足够重视。

为加强对我区居民楼道卫生的治理,我办结合区城管委开展的单位庭院、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行动及爱国卫生月活动,组织发动全区8个街道开展了楼道卫生专项清理工作,下发了专项整治方案。全区共清除楼道4000余个,清理堆放物500余车,市容局组织人员,出动大小铲车和大型运输车750余台次,清理、清运各类垃圾1300余吨,卫生死角98处。

结合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我办利用两个集中活动日和两个投药周,组织各街镇、社区,相关单位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和投药工作。重点做好了散在居民小区、庭院以及“三不管”地带的投药消杀工作,共计投药10吨。在此期间,区爱卫办采取抽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单位庭院、居民小区和驻区各行业单位病媒生物防制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督促行业单位开展好春季投药灭鼠工作。通过药物消杀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保护居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结合我区第一个春季灭鼠灭蟑集中消杀周,区爱卫办积极组织各街道、驻区单位和社区、村屯进行了卫生宣传、免费发放消杀药品、义务治脏等活动,收到显著效果。全区以病媒生物防制、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要内容,积极准备,认真组织,全区共计出动800余人,对居民庭院、卫生死角以及老大难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除堆放物和装潢垃圾130余车,清除卫生死角200余处,投放鼠药100余箱,共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各种宣传条幅、彩旗200余幅。

今年上半年,我办继续以“健康文化”为主题,积极开展“健康__、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各街镇委员部门,年初就开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活动,群众参与面广,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围绕健康城市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积极开展街道、社区、行业单位、医疗机构、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

。区卫计局加强中医服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的宣传与开展。区文化体育局注重创新,群众性健身项目特色突出,举办了“迎新春南湖公园职工拔河比赛”,组织开展了全民冰雪运动会、迎新春“百脑汇杯”秧歌赛、吉林省欧亚卖场千人广场舞大赛、__市老年千人广场健身展示大会等活动共50余场次。参加人员达3万余人。教育局发挥学校主场优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各项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各街道办事处也积极行动起来,完善健康教育档案,组织健康促进活动。积极开展健康社区试点工作,从年初就开始研究制定健康社区标准,经反复研究、多次修改,并征求相关街道、社区意见,最后形成初稿,目前,正在南湖办事处二二八社区开展试点工作。

根据国家、省爱卫会农村改厕工作要求,今年,我区将作为国家新型农村卫生厕所的推广试点区,承担建设50座新型农村卫生厕所任务,经我办研究决定,__镇将作为项目试点镇承担此次建设任务,__镇结合项目实际,认真做好改厕建设前期调研、宣传动员、选址等工作。为顺利完成卫生户厕的推广建设,结合以往改厕工作经验,我办对选址、材料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多次实地踏查、研究,最终选择了整体环境较好、改厕工作较易推进的村屯开展改厕项目,并组织__镇相关工作人员对新型卫生厕所的建造、使用进行了参观学习,为今年建设新型卫生厕所项目的推广打好基础。目前,选址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下半年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继续培养和打造省级卫生村(屯),进一步提高省级卫生村(屯)的数量。上半年,我办坚持创建与巩固并举,加强了对现有省级卫生镇、村(屯)监管力度,对照创建标准,指导村屯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在二镇一街开展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重点清除村(屯)道路各类积存垃圾、卫生死角,进一步巩固了卫生乡镇创建成果。目前,两镇一街依据《创省级卫生村屯村准》逐项进行梳理、整治,将于6月下旬上报创建省级卫生村屯。

一是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新标准学习培训。区爱卫办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14新标准进行了培训,进一步细化各个部门的职责,并督促各部门认真执行、抓好落实。各成员部门能够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抓,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做到职责明确,措施落实,工作到位,形成合力。

二是协调各委员部门开展好各项重点工作。__工商分局一直以来对爱国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上半年以爱国卫生活动月为契机,结合辖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了对各类市场的卫生管理。重点对市场家禽、畜禽及其产品进行了重点监管,要求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划行归市,编号定位,对号摆摊,亮证经营;同时要求市场内的食品经营人员穿戴整洁,持证上岗;市场内的卫生实行了门前三包,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清扫,真正做到合法经营、服务周到、清洁卫生、秩序良好,彻底清理了店外店;组织人员对辖区广告、标语、橱窗等宣传设施进行了检查整顿。

__区住建局为了巩固创城成果,开展了各建筑工地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重点对建筑工地公共区域、宿舍、食堂、围墙等部位的卫生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清理整顿建筑垃圾乱倾倒、运输途中“滴撒漏”、运输车没有加遮盖等问题,及时处理围墙上粘贴的小广告、围墙破损等。在“除四害”工作中,各工地在各施工企业办公场所、建筑工地设置各类防鼠设施,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避免给鼠类提供生存环境。

__区卫计局认真贯彻执行__区爱国卫生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区监督所、疾控中心、区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爱国卫生活动。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区卫计委组织所属各单位对室内外卫生进行大清扫,做到无死角、窗明几净,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通过宣传栏、广播、LED屏滚动播放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卫生和健康常识。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住宿业、沐浴业及美容美发等公共场所行业单位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此次专项行动共监督检查行业单位513户,现场书写笔录意见书等卫生监督执法文书共计1026份,增设公共场所消毒设施设备共计22件,督促新增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办理健康合格证明共计45份,发放禁烟标志552份,并对各单位除“四害”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做到有针对性的科学防治。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工作有序开展。__区爱卫办在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的同时,对各街镇、相关单位的活动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共计集中检查3次,抽查暗访7次,发现大小问题50余个,解决32个,并迎接市级专项检查6次,联合检查2次,对市爱卫会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督办。

(一)开展食品公共场所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食品、公共场所的检查监督力度。联合卫生、食药监督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加大对宾馆、旅店、招待所、影剧院、体育场馆、餐饮、购物、娱乐等人群密集场所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食品、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二)继续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单位、居民庭院灭鼠专项行动。对各街道、驻区相关单位开展的专项灭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组织开展好夏季灭蟑、灭蚊蝇工作,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做好病媒生物监测及资料汇总、分析。

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农村城镇社区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237

“重医疗轻护理”是普遍认识,我国农民和城镇居民遵循多是自然生存法则,在科技发达、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人们在生命健康维护中,农村和城镇社区护理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专业人员职责和技能、农村人口和城镇居民对生命健康护理基本护理常识都是很薄弱的。结合我在农村县、乡、村和城镇居民区进行护理工作的观察和分析,认为农村和城镇社区护理是不容忽视的社会事业,也不能“重视城镇又忽视农村”的发展社区护理,就此存在的问题和浅略的对策,结合实例谈谈我的观点。

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社会保障的不足: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中,社区护理机制不全,人员及设施配置不足,县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老龄化,数量也不足,乡卫生院护理人员是以医疗护理中治疗疾病为主要工作责任,近年有补充,但仍存在人员不足,村级卫生所及个体诊所仅有乡村医生,无护理人员建制。而在治疗疾病中承担护理的专业人员极少,大多数是医生兼职或非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且只会液体配置、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有些诊所输液每天达15人次,工作是由这些非专业人员从事。各方面都未重视。城镇社区护理有了简单设施和少量人员,但也是存在以医疗治疗为主,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及健康教育中,农村人员和社区均无完善的管理体制,社区护理几乎未能开展相应的工作。

农村人员及城镇居民的生命健康维护护理常识贫乏:首先是生命健康的维护意识淡薄,这应是农村人员及城镇居民健康社区护理的重要职责。珍爱生命,保持健康群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一个民族兴衰的关键。大多数农村人员及城镇居民仅有少量的传统保健知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现、预防上没有意识,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常识,这也是社会、区域经济、文化长期落后造成的,也与人们主观意识不强有关。

农村人员和城镇社区护理的健康调查、评估工作不到位:只有对农村人员和城镇居民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流行病及传染病发病等有全面、深入、长期的调查、观察,才能对人们提供良好的、有针对性健康指导、教育和培训。现行的三级医疗机构兼承这方面工作,护理工作投入不足,工作不到位,以“医养预防保健”现象突出,有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站开办成综合医院,仅有的健康调查、评估也不能到位,有公共卫生事件涉及情况时才专项调查,调查分析资料不规范。

农村人员和城镇社区护理中健康宣传教育不足:这也是造成人们卫生保健知识,自我救助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人们仅能从一些科普宣传和社会现象中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能为人们提供专业化家庭护理知识的机会太少。社区护理中健康宣传教育不足,人们在家庭护理,护理管理方面需要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

农村人员和城镇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护理中的保健、康复指导及培训欠缺:如何做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按时作息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保持环境卫生等方面指导很少。

农村人员和城镇社区护理中心护理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心理平衡是心身健康的重要条件,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种关系的变化,自身价值观、生存观的多变,人群中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不确定的机会因素的增多,传统理念与现代潮流的矛盾等等,心理平衡需要不断调整。人们要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也需要社区护理中心理卫生护理的救助。社区护理中心护理要是整个社会稳定、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策

建立农村和城镇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受传统医疗因素影响,有医疗无护理的观念应改变,疾病三级预防中社区护理应发挥重要作用。医疗卫生做为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要主导,应在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和城镇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建立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和人事管理机制,实行区域和行业管理双管,明确职责,不断探索,以维持群众的生命健康,社区和谐稳定,患病人少了,看病难、看病贵也好解决了。

培养一支农村和城镇社区护理人员队伍:开展农村和城镇社区护理需要一支稳定的、有社区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护士队伍,对她们进行不断进修培养、训练,保障她们生活条件,不但在城镇居民区能开展工作,更要能在农村深入家庭、村社、履行职责和义务。近年大、中专院校护理专业毕业人员很多,不应都挤在三级医院中,可到社区,那是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就业的机会,是护理事业真正发展的广阔前景,是惠及百姓,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的地方。

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是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城市牵动”战略,按照“改造旧城、建设新区、沿河发展、提质扩容”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目标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绿化投入,大力实施广场绿化、公园绿化、街路绿化、河岸绿化,公共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截止到2008年末,我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4.19%,城市绿地率达到22.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5平方米,基本形成以社区、庭院绿化为点,街路、公路绿化为线,广场、公园绿化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我们在2006年进入省级卫生县城行列的基础上,2007年又在全省第一个获得省级园林县城称号,现在正向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县城目标迈进。许多在外工作的同志和外地来的领导、客商都对我县环境面貌的改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认识到,对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标准,我县城市绿化和环境治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城市绿化方面多项指标未达到标准,其中城市绿化覆盖率、建城区绿地率、县城干道绿化率等六项指标与国家园林城标准还有很大距离。刚才,高书记已经讲了,我们在申报省级园林县城时,把水面作为了绿化面积。但是,国家园林城不能将水面作为绿化面积,我们的水面面积是1000亩,如果这些不能算绿化面积,我们与国家园林城的标准会有很大差距。二是车辆乱停乱放、摊位乱摆乱设、垃圾乱堆乱倒、广告乱写乱贴、建筑乱搭乱建等现象仍然存在,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市进出口、集贸市场等区域卫生死角没有得到彻底整治。三是教育引导还不到位,一些居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淡薄,破坏市政设施、破坏市容环境和城市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屡有发生。我们滨河路边的景观灯和石柱都被个别居民破坏掉了。所有这些问题,说明目前我县城市绿化和建设管理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紧紧锁定创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活动,进一步增加绿地总量,进一步提升绿化档次,进一步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成功创卫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是塑造城市形象、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城市之间吸纳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环境的优劣已成为一个城市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的决定性因素。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招商引资、整体的竞争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竞争,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卫生状况、环保水平等内在的软环境的竞争。应该说,城市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整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城市管理水平上是一个集中体现。我在招商引资见外地包括大连的客商时,他们在来*之前对辽西、对*的想像,认为一定是脏、乱、差,看到我们的县城后,我们对城市的管理水平让他们吃惊,特别在辽西干旱地区,我们对城市管理达到这样的水平,确实让他们敢于到这里投资,从这个意义说,城市环境是参与城市竞争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绿化就是改善环境,绿化就是提升实力,绿化就是加快发展。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地方知名度的大问题。我们要通过绿化和环境整治,让外来人看到整洁干净的城市容貌,看到舒适怡人的居住环境,看到我县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坚定客商的投资信心,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进而集聚人气,吸引财气,提升商气,带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是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好事实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市民对自己居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更加关注城市的形象,他们不仅需要城市周围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更需要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的秩序井然、环境整洁、绿树成荫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们创建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并不仅仅是争取荣誉、拿块牌子,搞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并不是临时突击、流于形式,而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通过创建这个载体,通过绿化和整治这项活动,让城市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让人民群众拥有绿茵遍地、繁花似锦、整洁优美、文明幽雅的生活空间,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事业。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认识,必须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把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动员起来,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改变县城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加大植绿、护绿的力度,扩大城区的绿化面积,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真正把这一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老百姓舒心、高兴、满意。

二、突出重点,强势推进,迅速掀起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新

刚才,高鹏同志已经把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做了具体安排。在城区绿化方面,主要是围绕县城健康路南段、古塔街南段、广电大厦西胡同、南五路、北出口等10条重点路段进行。在环境整治方面,重点治理“垃圾乱堆乱倒、摊位乱摆乱设、广告乱写乱贴、车辆乱停乱放、建筑乱搭乱建”等五乱现象。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广泛动员,强势推进,迅速掀起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新。

(一)要全民“植绿”,着力建设绿色城市

园林县城创建和评审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绿”字。现在正是大搞城市绿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最有利时期。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多形式、大密度、广覆盖的绿化宣传活动,使全民绿化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全民重视绿化、支持绿化、参与绿化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绿化*、美好家园的工作热情,既要大造声势、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富有成效。要积极开展建设“青少年纪念绿地”、“青年林”、“三八林”、“双拥共建林”等活动,大力提倡种植结婚树、参军树、升学树、生日树等纪念树,在全县形成建设绿色家园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要按照全民义务植树的要求,认真组织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职工及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绿化活动,依法履行绿化义务。要按照“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创建精品”的思路,坚持新建绿地与改造绿地相结合、专业绿化与社会绿化相结合、普遍绿化与精品建设相结合、加快绿化与加强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绿化规模,进一步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各绿化责任单位要强化精品意识,坚决杜绝应付了事、走过场等形式主义,把建设精品工程作为绿化工作上水平的突破口,下大气力抓出成效,提高绿化档次。园林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质量标准,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达不到绿化标准的,必须进行补植补种,有关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要切实加强绿化管理,严格执法,依法治绿,坚决杜绝乱砍乱伐、随意侵占绿地、违反绿化规划等现象的发生。今后,新建项目一律执行“绿色图章”制度,将绿化达标作为办理建房手续的前置条件;所有新建住宅小区都要按照园林式小区标准,绿化项目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凡是绿化指标不达标的,建设规划不予审批,工程结束不予验收。这项工作由县规划和建设部门负责把关,必须在建筑管理、房产发证、资格准入、竣工验收等诸多环节上进行制约,谁失职追究谁的责任。

总之,要通过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加快实现“城在林中、地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县城生态建设目标。

(二)要集中“治脏”,着力改善环境条件

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发生明显变化,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验收,又成功创建了省级园林县城,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面积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县城的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存在卫生死角,垃圾乱扔、脏水乱倒、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塑料袋乱飞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的对外形象,影响着群众的身体健康。要始终把治脏作为这次集中整治活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动员和组织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大搞环境卫生清洁活动。要对城区主次干道和繁华地段的环境卫生进行全天候、无假日保洁,全面清除路面暴露垃圾和绿化带、果皮箱等卫生死角。要以城中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彻底根治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等问题,提高城乡整体清洁水平。要组织群众全面清理当街堆放的粪堆、土堆及房前屋后的柴草堆、水渠中的垃圾杂草等,实行柴草、粪便集中堆放,切实做到道路畅通、院落整洁。要大力推行垃圾农户定点投放,村组统一收集,环卫统一运输、集中处理制度,尽快改变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的状况。

(三)要重拳“治乱”,着力强化市容整治

城中村乱搭乱建、市场小摊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是市容管理的顽症。顽症要用猛药,要出实招,要下重拳。一是开展拆迁整治行动,以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对城区内的违法建筑、道路红线以内的建筑、乱搭乱建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和集中整治。凡是未经审批的建筑和乱搭乱建设施要坚决依法予以拆除,对屡犯不改的,要依法严厉处罚,不能因照顾迁就少数人而损害群众的利益,坚决维护城市规划的法律权威性,从源头上阻止违法乱建现象的发生。二是开展集贸市场整治行动,坚决取缔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做到划行归市、流商归摊、坐商归店,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对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修鞋、修自行车、冷饮等摊点,要进行规范化管理,配带保洁箱,严格在指定位置经营,做到环境整洁、文明交易。三是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切实加强公交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的管理,强化对司乘人员的教育,重点解决乱停乱放、随意调头、违规鸣笛、违章载客、违章行驶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交通秩序和市容面貌的混乱状况。要加强对铁路、公路、河流沿线、旅游景区的环境治理,坚决取缔储煤场污染、乱摆摊点、乱倒垃圾等不良现象,努力打造精品交通干线和旅游景点。尤其要加强对国道、省道等过境路段沿线环境卫生的整治,着力解决影响*对外形象的突出问题,着力建设文明靓丽、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四)要铲除“四害”,着力做好疾病防治

鼠、蚊、蝇、蟑“四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媒生物,其传播疾病包括鼠疫、登革热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的发生与流行都与其有密切关系。据统计,因感染“四害”传播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远远多于死于历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四害”对人类直接危害是健康和生命的安全,造成财物的损失和破坏,间接危害就是影响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影响招商引资。因此,这项工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有些宾馆现在蟑螂非常多,直接影响了*的对外形象,在这些方面要加强管理。要按照专业队伍除害与群众除害相结合、环境治理与药物消杀相结合、集中突击与经常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在“爱国卫生清洁月”到来之际,积极开展消灭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除“四害”活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消灭“四害”孳生地,有效预防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不断提高城乡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市民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人居环境。

(五)要强化教育,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广大市民是“两城联创”活动的主体,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是“两城联创”的核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不懈地通过舆论宣传、培训灌输、活动引导、典型带动等方式,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要以社区和单位为依托,大力加强市民的道德规范和文明言行教育,努力使文明新风吹遍千家万户,让每个市民都争做创建卫生城市的参与者,让创建活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交通意识,自觉摒弃不文明不卫生行为,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争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全县上下广大干部职工,要带头示范,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以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个个为“创建”出力的良好局面。要继续搞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市民标兵”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楷模,充分发挥榜样在创建中的带动作用。要进一步深化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使文明活动遍及各行各业,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创建工作,监督创建工作,真正把创建工作的要求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抓好绿化和整治工作,关键在领导,核心在责任,重点在落实。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乡镇务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责任共担、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全力攻坚,确保城区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具体要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领导要组织到位。这项活动的开展,加强领导是关键。领导认识到位不到位,态度端正不端正,行动积极不积极,组织得力不得力,是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高度重视起来,亲自深入现场和第一线,亲自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分管领导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责任分工具体抓,制定具体方案,抽调专门人员,切实做到思想、精力、组织、投入、措施“五落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务必确保完成任务。

二是责任要明确到位。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划定的植树责任区和整治责任区,认真履行好职责,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落实到具体人员,实行定领导、定责任、定人员、定进度和“包片、包苗、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的“四定六包”责任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权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总之,要做到每一条道路、每一块区域都有领导负责,每一棵树、每一个项目都有具体人员承办,谁的任务没有完成就追究谁的责任。各单位要按照各自责任区将绿化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落实到具体科室,落实到具体人头,做到每个区域都有领导负责,每棵树都有人员包保,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三是部门要配合到位。城区环境综合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必须要在县里的统一指挥下,明确各自的任务,增强配合意识,统一行动,打一次城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战。对于整治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或是涉及几个部门共同抓的问题,由主管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和配合。涉及到部门局部利益的问题,要小局服务大局,绝不能因为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而影响综合整治这个大环境,涉及到部门执行各项政策规定的问题,必须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政令畅通,绝不允许推诿扯皮,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文5

根据政协××县委员会关于2009年重大课题调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呈协发〔2009〕2号),结合卫生工作实际,现将我区(县)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县)医疗资源现状

目前,我县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04个,床位422张。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

(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所、县疾控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局),乡(街道)卫生院3个,村卫生室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个体私营诊所51个,民营医院1个,厂矿职工医院2个。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40人,副高职称18人、执业医师266人、注册护士177人、检验师46人、药师35人、乡村医生

78人、其他20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和护士分别为1.64人、1.04人,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促进了全县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已达76.72岁(其中男性寿命74.44岁、女性寿命77.09岁)。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我县医疗卫生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离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市级行政中心搬迁和10所大学师生入住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卫生服务能力不强。城市集中了较为丰厚的卫生资源,农村卫生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尚未全面形成。乡(街道)卫生院由于基础设施陈旧、医疗设备老化、医务人员短缺,群众对卫生服务缺乏足够的信任,“小病进社区”没有得到充分推广普及。

(二)县中医院发展困难。现有的业务用房是租用城内社区商业用房改建而成,年租金25万元,而且结构不符合医院用房规范化标准,存在安全隐患。自1998年起,县政府停止对医院拨付差额补助经费,职工工资自苦,而且每年还要支付租金,医院负债多,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强烈,目前医院的技术水平及综合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医院发展极其困难,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三)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工作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卫生事业费中的疾控和卫生监督费用基本上只能保人员工资及部份专项配套。尽管近年来投入有所增加,但要满足基本需求,还存在很大距离,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局装备及实验室建设与新区建设发展不相适应。我县3个乡(街道)卫生院为差额拨款,且无工作经费,由于资金紧缺,多年来各卫生院就医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设备陈旧,卫生院在苦工资、求生存的压力下,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放在创收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四)公共卫生人员不足、素质不高。随着××新区建设的发展,市级行政中心的入驻,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增多。目前我区(县)医疗卫生人员配置难以满足医疗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云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确定昆明地区人员配置标准为:卫生执法监督人员0.9人/万人、妇幼保健人员1.4人/万人、疾病控制人员1.5人/万人。按我县15万常驻人口,5万流动人口计算,应设置:卫生执法监督人18人、妇幼保健人员28人、疾病控制人员30人。而我县分类卫生人员编制为:卫生执法监督人员10人(目前实有人数8人)、妇幼保健人员25人、疾病控制人员28人;我区(县)三个乡(街道)卫生院现有职工:斗南卫生院12人、吴家营卫生院11人、七甸卫生院11人,其中三个卫生院仅有防保人员7人,现有医疗卫生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现有的卫生人员队伍,年龄和专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学历层次低,技术知识老化,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工作实际的需要。

(五)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急待完善。一是由于编制体制原因,目前卫生监督人员缺乏,只有8人,按照食品卫生监督相关法规要求,建立县、乡、村卫生监督体系,已远不能适应全县食品卫生监督需要。二是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有待探索。我区(县)流动人口多,并且自我保健意识差,这部分人群往往又是结核病、艾滋病(h1v)、性病、肝炎、寄生虫病的高发人群,是传染病高危人群,易导致传染扩散,是城乡结合部疾病控制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村一级管理职能的弱化,对流动人口缺乏管理、本底不清,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等疾病控制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特别是对民工子女比较集中的一些私立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安全设施的管理较薄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六)卫生应急保障能力不够。卫生应急办公室虽已成立,但人员未落实,一直由卫生局人员兼职。卫生局机关仅10人,人少事多,人员较为紧缺。

三、对策和措施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证人民群众公平地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目标,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新区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人口密度增加,现有的医疗资源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县)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区(县)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健康发展,现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如下: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卫生政策和措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比例,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真正做到卫生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倾斜,努力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十七大确定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1.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三级卫生网络的枢纽,为保障卫生院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水平,建议政府将卫生院人员纳入财政全额拨款预算内。

2.落实县疾控、县卫生监督局、县妇幼保健所车辆费及办公费。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局、县妇幼保健所一直无工作经费,单位除人员工资外的车辆使用、办公等所有经费得由单位自己想方设法筹措。由于上述单位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无创收,经费的紧缺制约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议政府将车辆和人员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落实斗南、七甸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问题。斗南、七甸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已列为2007年国债建设项目,但目前新建选址尚未落实,县级配套资金也未明确。

2.解决县妇幼保健所异地新建问题。

县保健所地处偏僻老街,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建于1989年,现房屋陈旧漏水,加之地处小街,进出极不方便,影响了正常业务及急救工作的开展,不能适应新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为此,建议政府将县妇幼保健所异地规划新建。

(三)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一些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如人禽流感、食物中毒、手足口病、阳宗海水体污染等突发性事件,对我县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全区(县)传染病发病率依然很高,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频繁发生,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急处置救治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目前复杂的形势。一是健全公共卫生网络,强化乡(街道)、村(社区)公共卫生力量,定人定责。加强预防机制的建设,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鼓励定期体检,力争做到重大疾病“早预防、早知晓、早治疗”。二是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加强疫情直报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健全卫生应急储备制度,加强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四)努力兼顾城乡一体化卫生事业发展。

积极推进乡(街道)卫生院改革和村卫生室建设,实行管办分离、政府花钱买服务等措施,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管理考核,逐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尽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全覆盖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筹资标准,简化报销程序,扩大报销范围,逐步缓解农(居)民“因病返贫”的状况,让老百姓满意。

(五)实施惠民医疗工程。完善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其他医疗机构为补充的覆盖所有困难群众的惠民医疗服务网络。政府对经民政、社保、工会等部门确认的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办理“减免优惠医疗(保)卡”等惠民政策,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

(六)进一步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医疗人才队伍是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最根本的保证。一是增加爱卫办、卫生监督局、卫生应急办人员问题。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和引进公共卫生服务人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队伍。

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异地安置;农转居;城市社区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43-02

一、社区的基本概况

上杨社区原身为大亚湾区东部一个行政村东联村,背山临海,以种地、捕鱼为业。1998年,某大型企业落户大亚湾,选址在此,于是东联村全部宅基地和大部分集体土地被征用。当时政府实行了异地安置的办法,把整个村搬迁到城市地区,并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对社区进行了统一规划与建设。搬迁以后,上杨社区位于惠州市大亚湾区城市主干道一侧,南部紧邻响水工业区,距北部的惠阳中心城区淡水与西面大亚湾中心各为5和15分钟车程,周边是新建城市商品房。上杨社区面积44.6公顷,人口6 361,共1 400余户。主要以单家独户式楼房为主,沿主要街道两侧还有少量标准公寓房,配置了学校、市场、商业、医院和公共广场绿地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无论从其建筑类型、外观或是规划布局,上杨社区建设标准已经完全与城市中其他社区无异。2000年第一批居民入住社区,2004年搬迁基本完成。时隔八年,大亚湾政府认为上杨社区发展未达到规划预期效果,直接拨款三千万对社区进行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二、社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社区环境与设施质量下降。在建成之初,社区拥有良好的社区环境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发展至今,社区与城市联系进一步密切,外来人口增多,环境状况遭受过多压力,原有基础设施渐渐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1)公共绿化衰败,社区规划建设了六处公共广场与绿地,但却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纳入城市社区后,街道办下并未成立相应部门,上级政府也没有对绿化工作划拨财政预算,造成管理空白,导致所有街道与广场的行道树、灌丛与草地都倒塌、枯死,草地被占用变为菜地和堆放杂物,与果皮、垃圾为伍;(2)虽然专门聘用了16个环卫工人,但社区环境卫生条件仍然比较恶劣,私人衣物与物品被随便晾晒和堆放在公共街道,人流较多的街道围墙上乱七八糟地张贴广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与食品垃圾随处可见;(3)基础设施滞后于发展,活动设施又缺乏管理维护,除篮球场外,六处广场绿地基本无人使用。

2.居民生存状况迟迟未有明显改善。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异地安置后,社区居民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其家庭收入来源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来自三部分:农村股份集体经济的补贴、房屋出租收入、年青人外出务工收入和个别从商收入。

农村股份集体经济的补贴成为社区居民一个基础稳定的收入水源。社区虽不从事农业经济,但农村股份集体经济仍然保持运转,以社区居委会为载体,通过土地、建筑、水库等物业经营,每年能获得约270多万元收入,其中40%作为补贴直接发放给居民。此外,村委会下属的居民小组也把各自的土地经营收入全部发放给居民,这样,每个家庭每月能获得200元~300元不等的补贴。

房屋出租是影响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异地安置时,政府统一建造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一层独户住宅,大部分居民自己把房屋加盖到三层。后来,社区周边工业区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者,住宅需求急促增加。除了自己居住外,社区居民还把房屋出租给务工者以获得一定的收入。

就业情况不理想,限制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区位看,社区靠近惠阳中心区和大亚湾中心区,西南面有大片工业区,理论上存在大量就业机会。但由于居民就业适应性较低,使得普遍就业率不高。大批的年青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得社区内部人口主要由少年、中年和老年构成,需抚养人口占到户籍人口41%,劳动力主要由中年人口构成。从学历结构上看,居民绝大多数从农民转变过来,受教育程度不高,大专以上人口只占总数2.59%,过半数(占户籍人口52.81%)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消费水平快速提高。据较多居民反映,搬迁以后免费的生活资源都变成了商品,居民开始要支付各种水费、煤气费和卫生管理费等,生活开支大大增加。而且,社区逐渐纳入城市生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商业服务业态,包括饮食、超市、零售、电信、娱乐等,商业服务的业态和档次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与层次越来越多样化。新的物质消费环境慢慢改变了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增加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在居住条件、设施环境都普遍改善的同时,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然而居民的收入水平却增长缓慢。有的居民为了贴补家用,私自占用了公共绿地而种菜,有的用家庭为了节省煤气费用,占用房前的过街通道,用柴木与煤火来替代煤气开灶煮饭。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居民难以适应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3.整体邻里关系日趋淡漠。异地安置以后,社区老人之间仍然保持频繁的往来,大部分居民闲暇时间虽然增多,但是由于要照看房子、管理房屋出租,日常交往主要局限在邻里与亲戚之间,活动范围与规模都较小,并多以室内为主。通过排麻将、打牌和跳舞等一些自组织活动,社区内部小团体交往得到加强。然而,从大社区整体来看,除了社区老人与地缘近邻,其余的社区居民之间几乎不存在其他形式的日常接触与互动。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在这里租房,社区内部的人口组成越来越复杂,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发生越来越多交集。

异地安置以前,大多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主要以耕种和捕鱼为主,很少有空闲的时间。搬到新社区以后,就业率急剧下降,大部分人没有工作,自由支配时间大大增加。许多居民表示,平常除了做家务和带小孩,但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无事可做和无处可去。这种情况下,社区内部的文化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传统活动如打狮、做戏渐渐消失,而私人之间打牌、排麻将两项活动却日渐盛行。其中排麻将风气越来越重,已成为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出现赌博的现象。为了抑制赌博的风气,居委会组织了每年一度的居民小组篮球赛,然而成效却不甚显著。

4.社区安全面临考验。危及社区安全的最大问题是偷盗行为猖狂,汽车摩托车接连被盗,市场与大街附近存在大量小偷小摸的现象。造成社区治安环境变差的原因主要是社区外来务工者非常多,流动性较大,另一方面,社区房屋主担心管理部门会向其收取房屋管理费,而不愿意登记和上报房屋出租者的情况。在2004年的时候,居委会曾经向区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对社区实施封闭式的管理,但最终没有得到批准。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反映,治安管理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三、社区面临的困境

1.社区转型期的尴尬。农村被整个搬迁到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急剧的城市化过程,社区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农村环境在较短时间内过度为一个发展迅速又开放的城市环境。其人口构成、经济结构、社会状况、生活观念都受到来自城市的极大冲击,而处于急速转变的状态。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以上提到的失业、环境压力、出现赌博风气、治安危机等,这都是社区居民难以在短期内适应新城市社区环境的症状。

2.物质规划的失效。异地安置的村民形成的城市社区,在规划一开始就被简单定义为安置型城市工社区,而且规划的依据与原则完全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缺少对农民生活特点和思想观念的深入考虑,也缺少对社区融入城市后变化与发展的长远考虑,从而导致社区环境恶化、社区设施未能满足居民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从另一个层面也可以看出,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纯的物质规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转居城市社区发展中的问题。

3.政府职能的错位。在社区尴尬的转型期中,政府在当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的影响之下,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法律制度存在很多漏洞,这使得社区在融入城市过程的管理存在很多的缺失。政府虽然解决了最基本的住房问题,但对社区建成以后的发展却没有投放更多的关注,在财力、人力和政策上都没有到位。一方面,政府作为上层次的管理部门,与居民缺乏有效联系与交流,难以真正代表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在具体社区事务的操作上,由于管理权限模糊不清、部门不完善、资金不足,政府在很多管理中显得力不从心。

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在政府管理存在缺口的同时,以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而存在的社区居委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它代表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利益,以代言人的身份与上级政府展开对话,为社区争取更多的利益;其次,作为经营者的角色,其集合了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资源,集中统筹整合,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增值,从而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再次,东联村居委会成为社区实质上的事务管理者,维持了社区的正常秩序。

因此,坚持社区自治的改革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居委会在城市社区的转型时期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作为一个自治型的组织,在社区自我发展完善过程中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坚持东联村居委会的改革,有助于其在社区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应承担更多更积极的作用:首先,居委会应该突破自身较封闭的管理模式,寻求更多的社会合作,与政府、其他社会团体、企业等展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居委会自身的提高;第二,充分调动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居委会本身拥有土地、劳动力、物业等资源,如何有效统合利用是社区能否在困境中突围的关键;第三,居委会应该突破传统中地域主义的狭隘,设法搭建各种平台,把社区新旧成员都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与发展事务中,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强化自身作为集体的社区功能,帮助社区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发展出版社,2004.

[2]李津逵.中国:加速城市化的考验:第1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