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1

论文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女大学生;素质提升

工科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专业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等种种因素,在客观上面临着发展诉求得不到满足、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现实状况。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科女大学生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强化成就动机,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1.工科女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优秀,但就业择业困难

在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人数较少的女生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但不可否认,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却还是存在着就业竞争力偏弱,就业质量较低、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同学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毕业生其发展的机会也明显少于男生。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个人自信受到影响,产生焦虑乃至就业依赖心理,个人成就动机不断弱化。在一项调查中,全国随机抽取了25所高校约500名女生做了问卷调查,有3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其中工科女生的歧视程度排在各学科之首。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2.工科女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被动、次要位置的困境

与女大学生较多的人文社科类院校相比,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虽然学校和班级给予女大学生特别的关心照顾,但这种关心照顾更多体现在生活、安全等方面,这并不能摆脱工科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在校园生活中处于配角、次要角色地位的现状。总体上讲,在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择业以及各类学生群团组织中,女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她们的发展诉求和权益得不到一种主动的满足和维护,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次要的位置。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的“弱势群体”。

二、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工科类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社会环境、工科院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偏见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招聘是种市场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招聘时往往考虑人才的性价比,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加之工科类单位工作性质对女生而言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等性质,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合适男生。同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传统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总习惯将男生与高效、主动、能吃苦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对女生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而影响工作。因此,工科类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男生,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

2.工科院校无差别教育使得女大学生发展机会较少

虽然工科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都很强调女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但由于工科院校中女生人数偏少,也比较听话,往往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忽视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而实行无差别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校园文化生活往往按统一标准来组织实施,而这些标准多是参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订,女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证,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心理成就动机自然受到制约。比如在工科院校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环节,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环节,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同学,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高。

3.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缺乏自身成就动机、综合素质不强

一方面受“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传统偏见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在事业上太要强、活得很累,会导致女性柔美气质的流失”等消极观点的影响,同时受现实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制约,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动机较低,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缺乏开拓新的工作生活空间的勇气和胆识,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虽然工科女生认真细心的特点可以使她们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成绩,但由于自我成就动机的不强,她们缺乏主动磨练意志品格、拓展综合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往往在各类教学实践和校园活动中,甘当助手和配角,不能充分主动地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她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转换为专业能力,长期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困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尤其要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强化自我成就动机,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内学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对于重障碍、重矫正的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重发展、重预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目标,即把心理辅导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知识背景,强调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以外,众多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管理工作者都可以参与教育过程。

2.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工科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最常见的内容是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发展,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均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其中,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和同学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问题;三年级集中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上,兼有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等;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这些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实质是发展性心理需求,工科女大学生不仅与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由于社会、学科特点等因素比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与需求,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可以帮助她们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心理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结构中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中介,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生理机能、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实施路径

1.开设妇女学、心理学公选课和讲座,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

工科院校可结合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困惑,将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选课和专题讲座所具有的生源广、实用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优势,开设有关妇女学、心理学的公选课或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的妇女理论、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恋爱与婚姻、形象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普及妇女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提高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选课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的系统与逻辑来编排,而是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编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专题讲座要注意与学校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期举行,从而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为刚入校的女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对待恋爱的讲座,对高年级女生开展女性职业发展指导讲座等。

2.注重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工科女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地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奠定基础。根据心理发展需求不同的状况可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的心理调适手段,比如针对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的自我成就意识偏弱、缺乏自信、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等问题,可以根据团体动力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灵电影欣赏、团体讨论、团体咨询、成功女性报告会、演讲会等团体辅导方法;对于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个体,可通过以咨询为核心的个别辅导方法,来解决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3.在学科课程教育中重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除了通过艺术、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调节消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以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强化心理成就动机、树立职业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发挥女大学生认真刻苦、踏实细心的优点,鼓励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工科女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加强。比如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施工实习、各类实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女生更多的指导关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践任务,对于女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让女大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当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不能牵强附会而影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

4.差别化、多渠道地开展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素质教育的整体单独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成功,只有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植于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通过素质教育各种形式的载体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工科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相关活动,让女大学生在差别化、多渠道的活动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要让女大学生在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中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使她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化运动成为了国际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向,这一思想潮流在物理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反映。邓铸最早基于生态化运动对认知心理学进行了方法论反思,并试图进行物理学科问题解决的研究,然而其模型拟合并未成功〔6〕。邢提出了“物理教育生态化”的命题,并开拓了原始物理问题、科学方法教育等体现生态化的物理教育心理研究领域,并成功拟合了原始物理问题解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7〕其系列化的工作开拓了物理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前沿。

二、物理教学具身化的提出与内涵

物理教育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研究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强调提高教育活动的可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建立合理的教育生态环境,提高教育的效益,促进人才迅速成长和发展。这一思想为物理教育心理研究打开了新的视界,而“具身性”研究则可以说是心理学生态化思想更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具身”研究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认知科学中最令人振奋的观念就是认知是具身的”。“具身认知”就是对人身体认知功能的强调。归结起来,“具身认知”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了思维、判断、态度和情绪等心智过程;(2)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身体的活动影响着关于客观世界表象的形成;(3)意义源于身体,抽象的意义有着身体感觉—运动系统的基础;(4)身体的不同倾向于造就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方式〔8〕。“具身性”的提出与价值是相对于传统认知心理学“离身”化的特征而凸显的。从柏拉图的“绝对理念”到笛卡尔的认识论,西方传统心理学理论及其哲学基础默认了一种主体客体二元分立的哲学观,在此基础上,人的身体被认为是中性化的,其不过是心智的“容器”,而不会对心智产生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更是将认知系统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程序,忽略了一切身体因素,这种局限受到了诸多反思与批评。正是由此,“具身”观点已得到了教学领域的应用。

三、物理教学具身化的物理学依据

(一)经典性:物理学的古典文化传统与审美特征

物理学作为科学的主干学科脱胎于西方哲学的母体。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了“哲学—科学”的称谓,意在强调科学根植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与哲学传统,可被冠以“经典性”的指称。“物理学初现于古希腊。所谓经典物理,其中经典的意思就是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艺术标准、原则和方法的或以其为特征的意思。”〔9〕这种审美标准的内涵包括对超越、自由、和谐、简约以及形式化与内在性的追求。虽然历经多次“革命”,然而可以说,经典性却是物理学延续至今的文化精神。对于相对论,杨振宁指出了其体现经典性的研究方法:“他(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是用大的原则来做的,表面上看起来,不是从具体开始的。不过,你如果再仔细地想一想,他取了哪些原则,他为什么抓住了那些原则,以及他怎样运用这些原则来写出广义相对论的,你就会了解,他的那些原则还是由他从近距离所看到的那些规律所归纳出来的。换句话说,爱因斯坦吸取的过程,仍然是从近距离变成远距离,然后从远距离得到规则再回到近距离来。”〔10〕这种物理学经典的文化与审美特征需要物理教学给予理解和彰显。

(二)最小作用量原理:源自宗教义理的“物理学第一原理”

在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精神的同时,近代以来西方新教思想亦从深层影响了科学思想的发展,共同造就了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上帝造物”的信念让自然成为了一架被制造的机器,人由于亦是被上帝制造,因此部分地分享了上帝的造物能力。在这一逻辑下,人类被认为可以去理解自然作为被造之物的机制。进一步,“当思考这世间万物存在与运动的根本道理时,人们不满足于笼统地说世界是某个创造者(TheCreator)创造的,他们还试图以数学的严格来理解创造者是如何创造的。那么,如何表达创造者所遵循的原则?科学家将之归结为是使某个量最小(大),这是很长时期以来科学家的习惯了。”〔11〕这种造物原则即最小作用量原理(principleofleastaction),通常被作为物理学中描述客观事物规律的一种方法。即从一个角度比较客体一切可能的运动(经历),认为客体的实际运动(经历)可以由作用量求极值得出,即作用量最小的那个经历〔12〕。这一原理在光学、力学以及近代物理中都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其物理意义是说,“造物主”总是沿着最短的路径、花费最少量的力气、使用最合适的手段以达到目标。这无疑是令物理学者惊叹而神往的,因此最小作用原理在物理学定律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

(三)人择原理:人类的物理学与认知的具身化

缘于狄拉克发现的“大数假说”的“人择原理”其意为:宇宙之所以是现在我们所观测到的这个样子,是由于如果不如此就不能产生人类,也就不可能有人来研究宇宙了。我们的宇宙是具有人类生存的宇宙,或者说是“人择”的宇宙。因此,例如三维时空、万有引力及其数学表达式的存在都是因为人生存于三维的、拥有如此自然条件的宇宙〔13〕。如果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则不难发现,物理学“经典”的审美特质也是对高尚人性的归附与彰显。曹则贤认为,物理学对平衡、对称美感的偏爱就是缘于这种结构人把握起来最为方便,给人的感官刺激也最为舒适。而“最小作用量原理”也蕴含着“人择”的意蕴,作用量的“最小”实质上就是人作为造物者的主观选择,由此,“最小作用量原理”也被戏称为“懒人原理”。人择原理对物理教学的具身化有重要的启示。人择原理强调:物理学之所以是这样的结构与内涵,是因为物理学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是人类生理条件的外化构造。与之相呼应,具身认知则强调:“身体是认知的身体,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具身的,身体的结构和功能规定了心智的内容和属性;心智是根植于环境的,心智、身体、环境融合为有机的整体。由此可见,在人类生理限度与认知成果耦合性的意义上,人择原理与具身观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为物理教学的具身化提供了深刻的物理学依据。

四、物理教学具身化的应用与策略

(一)物理教学具身化的细腻性

具身的认知功能集中体现为感性体验的细腻性。虽然感性认识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已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具身观点使我们重新审视感性体验的重要性和丰富内涵。具体而论,具身体验并非是为了物理抽象而不得已的“铺垫”或“准备”,而是物理认知必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甚至规定了物理抽象的内容和属性。实际中,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当今学生的各种具身化体验已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细腻。例如驾车经验中,启动加速过程座椅给人的体验被描述为“推背感”;篮球鞋在比赛中的摩擦性能被描述为“抓地感”。在很大程度上,当下正是一个“‘感’时代”,文化氛围的日益开放与身体刺激的日益多样使学生越来越多地产生新的感触并乐于表达这些感触。例如,语言描述的形象性被称为“具有画面感”,似曾相识的感觉被概括为“既视感”,电影观赏体验中画质不清的感受被描述为“粘滞感”。诸如此类具身的感触都需要物理教学纳入考量。

(二)物理教学具身化的丰富性

物理具身认知既是细腻的,又是多样的。物理教学不应只关注传统的视、听、嗅、味、触等感性认识范畴,还应对具身的丰富性有足够充实的理解。在美国首次“太空授课”中,美国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在对地面学生们描述航天飞机起飞时的感受时说:她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推力将她不停地向前推进。这种对具身感触的传达不仅局限于视觉,而是对动觉、触觉、内脏觉、平衡觉等都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具身的丰富。

(三)物理教学具身化的整体性

具身的物理体验不应被分割为机械的条块或刺激反应式的联结,而应明确,学生的具身体验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认知功能的。例如,有教师为使学生体会物体动能的存在,故意拿起一块物体表现出要向学生掷去的样子,对此,学生自然地产生了畏惧感,从而对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动能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在这一案例中,学生对物理运动的视觉、动觉的感触,以及对曾经有过的肌肤痛觉的调动,共同导致了畏惧感的产生。虽然都不是身体的直接感受,然而这类“畏惧感”却是多种具身感受的整体效应,不仅包括多种感官的整体,还包括所有认知经历的整体。“学习环境”的研究显示,教材纸质、教室布置、桌椅结构等因素都会对学生学习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是为对具身认知的整体性的一种印证。

五、物理教学具身化的反思与展望:不断追求物理教学的境界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3

一、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 体育能促进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人们是在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学生到了青春期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急剧的身体成熟;二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扩大;三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以上三点在体育活动中都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来。首先,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加快各器官系统的成熟,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发展了自身机能水平,而且能了解自身,有利于形成身体的自我意识;二是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参与集体类的项目,不仅扩大了社会活动范围,而且和同学之间建立了交往合作的关系,也有利于形成社会的自我意识;三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了认知能力,因为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例如,在尚未掌握语言的婴幼儿阶段,认知能力与运动能力尚未分化,运动能力就是认知能力的表现。认知能力发展明显落后的婴幼儿,其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也往往迟滞。松井三雄曾研究运动能力与智力的关系,发现智力低下者运动能力也很差。

2. 体育能促进学生社会化。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而中学生也存在社会性的一面,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便强调了体育活动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体育活动大多是通过身体动作完成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如球类等集体项目),这种人与人之间不需要更多语言进行的交往方式,不仅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使学生彼此间产生了亲近感。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相互协作、配合、群体认同和接纳同伴等良好的社会行为。

3. 体育活动能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人做过一种实验,就是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和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比较,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比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好很多。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能提高唤醒水平。一般认为,体育活动能提高人的唤醒水平是由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所造成的。体育活动只有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能导致唤醒水平的提高,才能使人的精神振奋。而运动量过低(如散步、慢跑等)只能产生心理放松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度较大的体育活动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的学生有一定的治疗和调节作用。(2)能降低应激反应。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数目或敏感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由于降低了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了特定的应激源对其生理的影响。

二、发挥体育教学的引导作用

1. 合理安排运动量,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合理安排运动量,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大脑皮层保持适宜的兴奋,防止疲劳的堆积和过度疲劳的出现,以及由此而发生的伤害事故。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学生身体状况,确定合理的运动量,以避免一些学生因过度兴奋增加练习次数,致使体力下降而产生伤害事故。另外,在每次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基本能力。

2. 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端正则具有增强与促进学习效果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他们的爱好与兴趣,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结合自己的实际,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学校 管理心理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新意识

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本学科具有边缘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性质,通过本学科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学校管理中的心理要素与心理制约机制,为学生将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拟就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提出自己的粗浅的见解。

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弊端

1.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了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放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师把向学生灌输知识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把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教学,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1.2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往的教学大致有两种讲授方式:一是每个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撒胡椒面式的详细讲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把一个章节分成几大块,抽出几个问题“抓大弃小”式的教学。一般在时间充分、问题较难理解时用第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时间较紧张、内容又不太难懂的情况下用第二种方式。

1.3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由于缺乏适应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料、课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技术,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所以,教学中仍然是采用黑板+粉笔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这样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 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使学校管理心理学走出困境,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2.1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取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的标准的观念。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首先,我们根据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本学科同样适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提问式教学。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可以采用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通过老师问,请同学来回答,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或同学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对一些有争议、重要的、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运用讲授法讲清基本的理论观点之后,往往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达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这就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第三,在讲授中注重启发,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的倾向,为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正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时代里,企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接受无限的知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俗话说“授人一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享用不尽”。

我们不仅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还注重启发学生富于想象,进行创新学习,使其在分析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另辟蹊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注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方法。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理论的创新,写出小论文。再经过交流、讨论、辩论,就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教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其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进入“自奋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这就完全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学生从只会顺着老师和书本的思路学习,发展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发现老师讲课、书本和文献中的不妥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培养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心理学;改革;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2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体育心理学积极地紧跟国际体育心理学的步伐,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融合到我国体育教育革新的实践中,积极建设有中国体育特色的心理学体系,努力地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提高。

1 我国的体育心理学发展近况

1.1国际的体育心理学发展迅速

当今的体育运动朝更加专业化和细化发展 ,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身体运动本身已分化成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几大部分了。就心理学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来分,又可分为体育和锻炼、运动心理学,这几方面快速发展,相互支撑,且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特点。所有这些学科的发展不但充实了我国体育心理学领域,扩大了研究空间,而且最根本地促进了我国当代体育教育的革新。

1.2目前我国的体育心理学发展更加成熟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各大院校重新开设了体育心理学。马启伟教授于1996年主编出版了《体育心理学》,此书迅速成为全国各大院校的体育心理学统编教材用书,并成为体育专业体育心理研究的指导丛书。随后,中国的体育心理学专家结合中国体育的现状和特色,陆续编写出版了大量有高质量和学术水平,影响广远且适合各种不同的体育人群的体育心理学相关的教材用书。比如龚坚、张新2006主编出版的《体育教育学21世纪体育教育丛书》;季浏2006年主编出版的《体育心理学教与学指导》;马启伟、张力1998年主编出版的《体育运动心理学》等等。这些体育心理学专家学习国际先进的体育心理学知识,结合我国的自身情况和特点,致力于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和教学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促进我国的体育教育革新和发展。

2 体育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使体育的素质教育有了可靠理论基础

2.1体育教育的环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环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非常明显,学生个性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学校知识和规范的学习,还受环境的变化影响,尤其是复杂多变的环境。普通的文化教学一般处在教室里,相对而言较封闭;而体育教学一般处于开放式的露天场地或宽畅的场馆进行。体育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和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很好地应用到体育教育环境,改善了学生的体育教学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体育心理学促使体育运动更加稳定有效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而且还能很好地治疗身心方面的疾病。当然盲目的体育锻炼非但不能起到促进和治疗作用,不当的话甚至会引起伤病,正确的方法加上科学的指导,体育运动才能更加有效。体育运动项目中,尤其是体育运动员的水平相当接近时,运动员心理素质已成为是否能赢取比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专家先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其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研究,再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心理选材和训练,把运动员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和心理有效的发展结合,使体育训练更加合理有效,也为我国全面的体育教育革新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3 体育心理学能更好地指导学校对学生主体性教育培养

3.1体育心理学为学校培养学生全面性和主体性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界盲目地追求升学率,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压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针对这种不合理的局面,我国的教育专家深入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理所当然,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成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理论基础,其把学生学习行为看作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体育心理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体育心理学特别重视个体之间的不同差异,讲究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体才能。我国的体育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和精心的分析,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针对个体差异进行素质教育,因材施教,让学生个性和全面性得到充分发展。

4 体育心理学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各种挑战

4.1体育心理学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的一般智力行为包括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努力地培养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项目发展,发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运动员。

4.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体育教育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人取得成功所具备的非常重要的一项,人是由身体和心理组成的,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育革新的重要一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明确提出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目标是刻不容缓的。我们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找学生谈心,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从而使学生不仅生活上心理健康,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保持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将来的社会生活。

5 结论

我国的体育教育革新必须要以体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全面身心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心理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满足了学校德育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王深.体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新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52-156.

[3] 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 曲锦壮.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健康发展

现在的中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极其不良的心理,例如私心重、孤僻不合群、具有叛逆心理、对同学漠不关心等,如若任其心理发展下去,既会干扰学校教学的顺利开展,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引起心理健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于和谐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去改变中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必须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首先要做的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问题,改变以往的位居学生头上的想法,构建新型及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人格,才会对学生起到影响教育的作用,就可以让中学生喜欢接近我们老师,打心眼里乐意与任课教师交流自己内心的思想,愿意和老师做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搭建一座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桥梁。

二、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就可以增强中学生的团结性,改变以往的不良的人际关系,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培养中学生团结合作的途径。为了扭转班级学生中所缺少的团结合作意识,改变学生的私心重、孤僻不合群、具有叛逆心理、对同学漠不关心等不良心理,我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班级活动中,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组织中学生举行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等,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要使一个集体充满生机,首先取决于班级每一个成员,只要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健康心理,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

三、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生生活在班级这个环境中,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如同战士的阵地一般。班级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课堂知识,启迪学生的内在潜能,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大有帮助。创造一个和谐团结、和睦相处的班级环境,就可以去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可以促进中学生行为的转变、知识的积累、思想境界的提升。全班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消除不良的因素,形成一种向上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