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经济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经济理论

网络经济理论范文1

一、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

(一)网络经济紧密了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一种跨国经济活动,实施难度较大,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原本难以实施的国家贸易变得简单易行,使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紧密和频繁。网店的兴起使网购成为一种积极时尚的消费方式,人们通过计算机平台就可以在国内或者国外的网店中购物,享受不出门就可以购买全世界物品的乐趣。国际贸易的紧密还体现在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基金实现了信息化、公开化和期货化,使原先繁琐的银行业务变得便捷化、人性化。

(二)网络经济提升就业需求

从社会生产进步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传统生产转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了社会的岗位需要。但是网络经济的兴起催生了更多新兴的产业,这些产业往往集中在高新技术范畴中,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学历及工作经验均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新的产业和新的就业形势迫使人们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素质[1]。

二、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消费者理论的挑战

第一、知识技术积累与编辑效应的递增。从网络消费的基本要求来看,网络经济属于一种限定性消费,即需要消费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如果消费者掌握的知识越多和操作技术越成熟,在网络环境中所带来的消费效用越大,而西方传统的消费论中随着消费者知识技术的积累,其在消费环境中的边际效用是递减规律。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知识的互补和技术积累产生的,这种知识会沿着时间轴产生互补,并逐渐丰富消费者的知识体系和消费技术,因此消费边际的效用也越来越大,如下图1所示。

第二、边际替代率递增与无差异曲线的变化。在传统的消费者理论中,无差异曲线是内向弯曲的,如图2(a)所示,但是网络经济下出现了两种产品形式:网络产品和传统产品,由于网络消费边际效用的递增带动了网络产品销量的递增,这就是说在效用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传统产品而进行网络消费,使得网络产品的替代率提高,因此就造成传统无差异曲线变为外向弯曲,如图2(b)所示。

(二)网络经济对传统生产者理论的挑战

在传统的经济学框架中,其基本定位是假设边际效益呈递减规律,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计算机技术提供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产业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原来极度依赖物质的生产转变为依赖技术,使网络经济成为零成本、低消耗和高收入的经济模型。

第一、成本递减。信息网络技术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网络基础建设、信息传递及信息的收集、处理三方面,信息网络建成之后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使用,其基础建设和信息传递的成本固定,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经济的平均成本逐渐降低。

第二、报酬递增。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网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爆炸式增长,价值的增长又带动更多的成员加入网络大家庭,其结果就是产生了更多的回报。从传统经济论来看,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增长是线性关系,而网络经济规模报酬则是指数增长关系,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经济论中回报指标。

(三)对传统经济周期的挑战

传统经济论将经济的发展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其有传统的工业生产决定兴衰,而网络经济则改变了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

第一、信息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在网络经济下,传统工业已经从工业使其的50%缩减为20%,较为明显的是在美国,网络服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代了以汽车服务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群,这就说明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已经开始衰退,市场前景广阔,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极高,因此将会对传统经济周期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传统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均依靠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生产方式,较为适合大批量、少品种的产品,当市场发展为不能再容纳同类产品的时候,就必须改革生产技术和更新生产设备,以此生产新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也是传统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的转折点[2]。网络经济时代下多以小批量和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开展,生产设备的改进与更新则由系统的软件寿命决定,能够较为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改变或者减缓固定生产引发的周期波动。

第三、网络经济改变市场的运行机制。网络经济下信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日渐升高,信息量的增大促进信息传输速度的增加,平衡了经济发展中红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落差,通过逐步弥补市场失灵成长为优化配制资源的另一操作机制。

网络经济理论范文2

关键词:网络经济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会计安全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b)-0006-02

1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1.1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首先,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并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为有形实体。网络公司作为一种虚拟公司,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会在短时间内结合,形成一个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临时结盟体,既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也就是说,网络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从而使对会计主体的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影响,就必须将会计主体看作一个相对的概念,以确定网络公司“虚”的会计实体,既计算机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结盟体。只有这样,才能用相对的会计主体假设代替现行的会计主体假设,以确定网络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从而正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向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其次,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只有在这一假设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会计才可用历史成本而非生产价格来确认。网络经济时代下,网络公司在完成目标后,可立即解体,由于其仅仅是为了某一目标而临时组合,所以可能解体,在这里持续经营假设也没有存在意义。会计分期的内容是将会计的经营过程分为相同的期间。由于根据网络处理的及时性特点,决定了网络上的任何一项业务交易都可以在数秒内完成,而完成后的网络公司可能立即解体。根据财务报告具有实时性特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上获取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用等到会计期间,所以网络时代下,会计分期假设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1.2对会计职能体现发生的变化

网络经济时代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形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会计的一切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所以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会计的三大职能在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下也得到了相应程度的发挥。

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业务的进行都是将会计信息的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并统一汇总至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的处理形式也变成了自动处理和及时处理的形式。监督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在网络时代下,会计监督实现了远程监督的形式,使监督更加及时和有效。同时,可以建立完善的经营决策预测的系统,通过反馈的会计信息,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通过强大的预测系统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提升经营管理的水平。

1.3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在转化为会计要素的过程中,现有的会计要素不能全面的将经济活动展现出来,所以最终的网络经济信息会出现一定的差别,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会计要素也要有更深层的归类。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处理也随着加快,所以会计要素的更深层的归类已经成为趋势和可能,只有会计要素的深层分类,才会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也能如实的反映企事业资金使用情况。

2网络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传统的会计核算是以纸为介质,纸上记账和报账,而电子商务下的会计核算,已经转向了依靠网络、计算机、通讯等技术,完全实现了会计信息核算的无纸化。传统的商业模式,会计核算往往注重固定资产(房屋、设备等),将其作为竞争的核心内容。网络经济下,注重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不再只专注对固定资产的内容,会计核算表现出来的多样化,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多层次的需求,网络经济下,会计报表呈现在互联网上,不仅提高了会计报表的透明化,同时实现了会计报表信息的共享化和公开化,这样从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其公共监督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对历史成本的影响。网络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使得资产可以进行变现净值计价,使用者在网络上进行访问,通过最近的成交信息,可以完成对资产的计价,这样为经营者和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可以更准确的制定未来发展计划,提高了经营的战略决策。所以,网络经济下,历史成本被替代已经是大势所趋,其存在也毫无意义。

(3)对债权发生制的影响。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系统,完全实行了实时报告,固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其作用,电子商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所以,网络经济时代下,其经营收入和支出的费用具有实时性的特征,能够将现金流量更及时、更准确的体现出来。

(4)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传统的财务报告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由于会计信息的变化性,网上交易时发生的各种状况,以及国际之间的贸易量增大等,都会对财务报告造成一定的影响。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系统进行完善,结合会计行业的发展形势,最终制定出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多层次需求的财务系统,该系统中要能够颠覆以往的传统会计形式,将知识资本的拥有量及增值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同时人力资源也应纳入重要内容。

3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理论面临的其他问题

(1)会计信息安全问题。进入网络时代,电子符号代替了以往的会计信息数据,磁介质取代了以往的纸张,会计信息的传递都是依靠网络来完成。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会计信息的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具体表现在:会计信息被篡改、会计信息保密性差、会计信息系统遭到入侵等。上述威胁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事业单位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网络经济时代下,安全性已经成为会计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网络经济理论范文3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财务会计工作也逐渐从传统人工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变。信息化的工作模式不但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也实现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网络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但是互联网时代使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财务会计管理的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更多。本文以网络经济时代为背景,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

网路经济;财务会计;管理

0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各个工作领域,中国经济也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在网络经济的推动下,财务会计管理建立了更加先进的网络管理模式,实现了财务会计管理的动态化、实时化。网络管理具有传统财务会计管理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企业管理者也必须要客观认识到,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管理中的不安全隐患及管理问题更多,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凸显网络管理优势,摒除其中的不利因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1网络经济时代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法律制度不健全

网络经济在中国起步晚,因此并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对其运行及管理进行规定。首先,财务管理软件的审批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无法规范软件市场,很多低品质的软件在市场上流通。其次,在财务软件保护方面,对自主产权的财务管理软件的保护不够,市场盗版软件处处可见,法律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对很多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也没有打击的措施和规定,导致犯罪行为日益猖獗。

1.2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进程缓慢

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管理也逐渐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但是与此配套的会计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等,并没有全面实现标准化。现有的会计软件普遍适应性较强,但是缺乏专用性,很多企业无法充分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价值。

1.3内部机制不健全,控制乏力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开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给了便利条件,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选择铤而走险。此时,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发挥作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犯罪行为,就不能及时被发现、被控制。

1.4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缺陷

互联网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网络病毒及网络漏洞的存在,使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信息受到了巨大威胁。互联网的优势是没有地域限制,世界各国的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这也是互联网的最大弊端。随着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攻击互联网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一些恶意的攻击及病毒,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信息被盗取,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网络经济时代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在技术层面上的管理与控制

首先,强化数据输入控制,企业财务信息的输入都是由专门人员进行录入的,录入人员不但要录入相关数据,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录入标准进行。坚决杜绝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盗取及复制的行为,录入前后的数据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核查与校对,发现错误信息要及时更正。

2.2加强处理控制

财务信息处理包括对数据的计算、比较、排序以及合并等,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更新、维护和纠错。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处理控制是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处理控制措施包括审核处理、数据检验以及逆运算、重运算等,在这些方面,财务会计管理者要重点控制。另外,针对数据输入的控制也不能放松,任何数据的输入和调用都要进行记录。此外,还要建立文件输出及报告监督制度、数据传输的机密制度等,发票的开发需要经过专门的授权。

2.3加强财务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来执行,网络经济时代到来之后,企业对于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更高。这些人才不但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管理技能、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还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具有洞察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安全隐患的意识。首先,国家教育机构必须重视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尤其是高等教育,应当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最后,应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认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安全防范水平。

作者:刘力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顾伟.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7).

[2]张学领.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中国外资,2011(23).

网络经济理论范文4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生活的依赖,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网络技术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它的发展,同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创新发展值得每位社工人士的关注。借此分析计算机新技术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对今后社工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融入世界的潮流加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工信息处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系统化要求社工的发展需要与网络技术应用相结合。但是,网络技术在社工领域的应用又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伦理困境,这给社会工作在未来发展带来阻碍,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一、新技术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

1、网络技术引领社工机构培训专业化

传统的社工培训方式以授课和传授实地操作经验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问题,简单的经验教学和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的需要。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社工人员培训提供了契机。机构主动将传统授课方式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引领新一代社工人员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对报名社工人员的收集与整理,建立社工人员数据库,分析社工报名人员的结构。通过细分领域、细分需求,实现对案主的关注。在社工机构方面,提高机构的管理培训的艺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有效培训和提高在职人员。开展开放的技术培训工作,教授民主协商技术在居民公约制定中的运用等。社工机构一线人员,开展项目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实物,并在网络上分享经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网络技术促进档案管理便利化

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为不同有需求的群体进行服务,包括个案、小组、社区等。无论是更细致化的个案档案整理,还是其他复杂的案件分析,社工机构要留存记录,以供以后的分析和对案主的追踪。当需要提取某个个案的档案及当时的处理方法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查询,不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查找。得益于现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录入信息后,不仅能够快速整理社工实务开展后的档案留存问题,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后遇到同一相似的案件时,查找方便,也能够更好地为案主服务。

3、信息交接效率化

在社会工作领域,信息的交接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工作者因为不能为案主继续提供服务或案主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转移案件时,就需要将个案的所有资料交接给其他的社会工作者,同时无论是社工与社工之间还是社工机构与机构之间都有可以某种原因终止案件或者移交给其他的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这种情况下网络技术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将存档的案件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可以迅速地传递给接收者,并且不受空间的限制提高了信息交接的效率。

4、网上服务申请

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人已经了解社工的职能并遇到问题时懂得向社工机构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社工机构的存在以及其发挥的作用,更不会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增强自身的能力。网络技术可以为社工建立一个咨询和寻求服务的平台,让一些潜在的案主深入了解其职能并能成为真正的案主,以网上申请的方式向社工机构申请服务和救助,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增能。

5、结案后的追踪服务

社会工作机构为案主结案后,并不是已经完成了整个服务过程。社会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案主的反馈进行及时处理与追踪。社工机构可以建立网络沟通机制,对不能到现场进行反馈的案主在网络平台上沟通交流,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回复遇到问题的结案案主,进行线上反馈。这超过了空间的限制,给案主和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便利。提高社会工作机构的效率,可以为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二、新技术在社会工作领域应用的伦理困境

1、透过互联网不能真正了解案主的实际需求

将信息技术引入社会工作领域导致了严重的伦理困境。线上交流不能像面对面沟通一样,不能直观地看到案主的表情、神态等,而往往这些细节正可以反映出案主的实际情感,这个细节的疏忽很可能影响到案主治疗的效果,这样网络治疗也并不能达到效果。另外社工治疗方法中的技巧如身体微微前倾、肢体接触、温和的话语等非语言与案主情感上的沟通,在虚拟网络中也不能体现出来,这样也无法更好地使用案主的同理心,关怀、体贴案主的肢体动作也不能更好地表达。使用新技术的初衷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更快更有效地为案主提供服务,当遇到这些伦理困境时,使用网络技术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2、互联网传递信息安全性低

保护案主的隐私权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当多个机构共同进行个案信息管理,通过多方的传递能否确保信息传到接收信息者手中?案主的隐私能否得到保障?此外,计算机黑客的猖獗是网络社会工作的一大隐患。一些案主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保护的隐私,网络黑客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信息的遗失与泄露将带给案主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信息的遗失与泄露将带给案主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另外电脑信息的桌面是很容易被其他人员所看到的,即使看到的是内部人员,就会确保信息不回外漏吗,就算不是通过人工的传播,计算机黑客的侵入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此外,资金来源方和其他指导工作方要求提供他们知道可以得到的资料也会引起伦理上的问题。他们的要求会带来有关资料保密、如何运用资料以及如何让个人资料被传送给其他方的人在知情情况下授权的伦理困境。要保护信息免于不当刺探和不当控制会越发困难。

3、计算机网络软件和专家系统的局限性

评估案主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案主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具体所生存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可以进行分析,社会工作是社会人是有感情的,在分析案主情况时带有情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去介入问题,许多先进的软件和专家系统都假定永远只有一个应该遵循的“正确”决定,对问题的解决方式过于死板,不利于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解决。

4、网络社会中社工人员流动性大

传统的社会工作模式是在社工机构中,由社工机构工作人员对案主从接案到结案进行辅导。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中,社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对案主的具体情况不能具体掌握,案主的治疗效果差,而且案主也会怀疑社会工作机构及工作者的专业性,社会工作也不能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一些服务人员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助。最终也不能确定新技术的引用相对于传统社会工作模式是否更有利于案主的发展及问题的解决。

三、新技术伦理困境的相关建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所引发的伦理困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加以解决的,我们借助卡普托的信息系统的伦理框架,可以提出以下的建议。

1、完善社会工作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无论是传统社会工作还是网络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是案主关心的首要问题,专业性也是社工机构的核心。因此网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社工机构应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即使在虚拟的世界也要对案主负责。另外,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提供服务时,有效维护案主隐私。

2、当事人纠正或增添有关自己的信息

给个人提供一个机会去检查、纠正或增添自己有关的信息,除依法要求保留的记录外,让他们可以删除所有或部分个人记录。社工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一直是由内部人员操作控制,所有关于当事人的信息无论是对以后有需要的还是无用的都存储在里面,当事人的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接案之前,社工收集到的信息的完整性也不能确保。此时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让当事人对自己的信息调整修改,结案后如果案主不想保留自己的信息也可以删除。这不仅有效维护案主的隐私,了解案主的实际需要,更充分体现了案主的权利。

3、当事人知情同意下授权

社会工作过程中,对案主进行有效的治疗后,结案所产生的工作方法、工作环节、取得的效果对以后相同或相似的案件中也是可以使用到的,我们在计算机中存档。但并不是随意把这些资料随意的进行支配,这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这时让当事人可以在知情的情况下对于使用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资料给予授权是非常必要的。隐私问题虽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利用相关方法去把对当事人的伤害最小化。

4、制定社工网络安全法规

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不仅需要社工机构的维护,更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政府应制定社工互联网安全保护法,对违法相关法规的、对社工服务造成一定影响的给予严厉惩罚。不符合网络社会工作机构成立条件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有效引导,成立合法合格的社会工作机构。与此同时,应对广大市民宣传教导在网络社会工作寻求服务的注意事项,以防上当受骗。

作者:郭婷 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美],唐纳•哈林顿社会工作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波: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M].中国大学教学,2012.15(7):7-11.

[3]李晓凤:社会工作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前瞻.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22-23.

网络经济理论范文5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光纤卫星通信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包含信息传播和流通速度快、流通量大的优势。快速的信息传播流通将产品供求的节奏加快,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对生产厂商提出了不断改善创新产品的新要求。而在我国农业方面,也要求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须对市场动态及时掌握,以市场需求为根本进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促使生产型农业朝着创新型农业发展。一个城市的网络化水平能够反映出该地区的建设程度及对能源的消耗情况,根据网络化建立的新型经济体制对能耗和污染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各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并将经济产业中不合理的结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有效解决。同时,也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网络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农业产品有着较长的生长周期,还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而市场有着大量的农产品需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信息通道,将农业产业与市场需求之间联通,利用网络化帮助农业掌握市场的需求,帮助农业工作人员对市场信息进行了解,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正确的生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信息来说,农业信息不仅更分散、复杂,而且还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与气象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和科技信息以及市场需求信息等多个领域都存在一定联系。传统农业信息技术有着很高的经济成本[1],同时也很难及时获取信息,而利用网络技术能够使农业产业及时、经济地获取这些信息,还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有效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节约经济成本,使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2.3便于政府决策指导。我国政府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有机食品、菜篮子工程和无公害农业等大部分举措的决策都由政府进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经济的收入与各级政府能否正确对农业决策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政府必须以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决策。通过互联网,各级政府能够对各类农业信息及时、全面地掌握,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农业的发展。同时,各级政府还能利用互联网对农业进行指导,将大量措施信息提供给农民,帮助农民对税收政策、农产品贷款和宏观经济的预测、分析情况等及时了解,全面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分析

3.1培养农业网络化人才队伍。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必然为网络化,而人才队伍是所有行业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网络化也是一样。所以,在对农业进行网络化建设时,必须培养农业网络化人才队伍,包括专业技术较高的技术人员以及素质水平较高的农民等,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将农业网络化人才队伍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素质培训和文化教育,促使整个农业领域中能够大量渗透并应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加强网络化人才的培养,并将关于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措施和实践规划进行制订,推动农业教育、科技和经济信息网的建设,加快农业网络化发展的进度,从而借助网络化带动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3.2加强农业网络化技术应用。推动农业数字化信息管理的建设并加强数字化信息管理的应用,借助数字化信息对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和经营等进行管理,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2],从而使农业的管理产业化,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及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同时,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为农业经济市场环境提供保障,全面推动农业网络化经济的发展。3.3建立农业经济网络化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农产品信息系统,能够帮助农民对市场需求、产品价格进行时时监控、跟踪,防止出现由于对市场需求不了解而导致产品积压的情况,避免对农民经济收入、农业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在预测市场农产品需求和未来农产品价格时,应避免出现农产品跟风的情况。大部分农民在了解到市场对某种农产品有着较大的需求,该产品销量快、价格高,从而跟风,盲目地种植,导致由于种植人数过多,产品大量积压;而由于其他农产品种植人数较少,供不应求,促使价格增高,严重影响了农业市场经济的平衡性。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产品信息系统,帮助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准确了解,合理地进行种植,对农业经济市场的稳定、平衡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4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农业网络化的发展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农业网络化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必须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解决。同时,加大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专业的网络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网络化系统的建设,将网络技术最大程度地应用到农业中,从而推动农业网络化的发展。

作者:王秋茗 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理论范文6

关键词:农业经济;网络化;重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7-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较多,然而相对于各大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流通相对滞后,似乎网络时代与他们非常遥远,导致我国的传统农业并未像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网络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网络化已经备受农业界与信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以网络经济带动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市场信息流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必须重视网络化

网络经济是将资源配置实现网络技术化,是集合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各种资源配置网络、现代通讯网络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并不同于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直接经济”“高速经济”,目前,网络经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对我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结构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是高速经济

网络经济以现代高科技的光纤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主导和灵魂,信息流通、传播速度极快,且流通量较大,具有直接性和简捷性的特点。高速的信息流通加快了产品供求的变化节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各行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一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随着掌握市场的动态,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将生产型农业转向创新型农业。

(二)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

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经济组织结构的平面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等内容,使信息与市场同步,有利于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依据。同时交易者可通过网络技术直接交易,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使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市场流通体制以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的农民而言,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程度水平直接影响能源消耗,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经济体制有利于减少能耗、减少污染,促进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帮助解决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产生网络经济的基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性突破了地理、时间的束缚,使市场竞争者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竞争合作型”经济。基于这一特征,我国农业经济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迫切需要网络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结构不合理,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结构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但仅就市场运行机制而言,主要是由于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不流畅,导致农产品生产力过剩所致。因此,我国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网络信息找准市场,合理安排农副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构筑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桥梁,以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经济效益需求

农业信息与其他产业市场信息相较而言,更具复杂性、分散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市场供求信息、管理信息、气象信息、科技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多个领域,传统的信息手段想要获取、处理这些信息难度较大,经济成本较高,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可准确、及时、安全、经济地广泛搜集信息,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较低,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网络化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利用率,使生产决策尽量与市场贴近,提高生产决策的准确性,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