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汇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况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况汇报材料

情况汇报材料范文1

财政体制改革以来,乡镇理财、聚财、生财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财务管理体系逐步规范,有效保障了乡镇财政支出,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乡镇财政运行状况较好。

一是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由于财政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和财源建设的力度加大,以来,三个调查乡镇的财政收入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其中,镇年、年、年分别实现本级财政收入241万元、399万元、629万元(乡镇合并因素影响);镇年、年分别实现本级财政收入300万元、315万元;乡年、年、年分别实现本级财政收入71万元、116万元、122万元。

二是财政运转基本正常。由于财政体制保障和乡镇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乡镇财政运行基本正常,确保了干部工资、公务经费等重点支出,确保了乡、村两级正常运转。年,镇、镇、乡财政支出分别为666万元、297万元、115万元,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同时,干部福利待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是消赤减债成效明显。近年来,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历史债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年两年间,三个调查乡镇累计分别偿还历史债务101万元、35万元、8万元。除乡由于新建设办公楼新增了部分债务,其它两个乡镇基本没有发生新生债务。

二、问题不容忽视

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县乡镇财政状况虽然得到了很大改观,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促进乡镇财政健康发展。

一是发展不平衡。通过调查了解,镇由于采取的是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加之近两年镇内辰州矿业等企业发展形势好,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运行稳定,不但保证了镇、村两级的正常运转,而且还加大了公益事业的投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仅年该镇就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177万元、公益事业经费32万元。镇和乡采取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体制,由于境内财源不足,协税收入少,单纯依靠县财政转移支付难以维持乡、村两级的正常开支,还必须要通过向上级争取部分资金和项目来弥补经费不足,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和“保运转财政”。

二是财政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县财政核定的乡镇支出基数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公务经费方面,目前是按照空间距离核定的,如镇和镇公务经费人平每年分别是1400元和1200元,但实际上这两个镇合并乡镇较多,乡镇区域范围大,工作量大,行政成本高,核定的公务经费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村级支付方面,目前核定的是每个村每年1万元,小于村级的实际支出。乡由原来的17个村合并为7个村,每年每个村的实际支出达到了2万多元;镇由原来的55个村(居)合并为48个村(居),每个村(居)每年的支出也达到了1万多元。

三是可用财力少,公共服务难。调查的三个乡镇中,除镇可用一部分财力投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其余镇和乡由于财政保支出、保运转的压力很大,可用财力少,根本无力提供良好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年,乡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仅为1.7万元。

四是接待开支过大。由于三个乡镇位于国道沿线,接待任务繁重,接待开支成为了乡镇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年、、三个乡镇的接待开支分别为69万元、65万元、15万元,分别占乡镇本级财政支出的10.4%、21.8%、13%。

五是财政负债重,消赤减债难。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乡镇财政赤字负债额大、面广、偿还难,负债状况较为严重。近年来,各乡镇虽然加大了债务的偿还力度,但总量仍居高难下。到去年底,、、三个乡镇的负债分别达105万元、295万元、55万元。按现行的财政体制和乡镇的现有基础,乡镇对偿还债务很难有所作为。

三、几点建议

搞活乡镇财政是充分发挥乡镇职能、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一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强化措施,促进乡镇财政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镇财源,是搞活乡镇财政的根本出路。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并通过政策引导、生产扶持、系列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经营转变。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增值率,提高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要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财政收入份额,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乡镇财源结构。三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突出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通过引商入市、以市活商、以商促贸、以贸活财,不断提高工商税收比重,涵养并壮大新的后续财源。

(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聚财理财积极性。一是要完善乡镇公务经费支出基数核定办法。针对当前乡镇的实际情况,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各个乡镇的工作量和行政成本,对乡镇公务经费基数核定实行区别对待,减轻乡镇和财政压力。二是完善村级经费核定办法。当前,一方面乡镇的村级支出已经超过县级核定基数;另一方面,村级干部的待遇还是低水平的,调动不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必要适当提高村级经费标准,提高村级干部待遇,缓解乡镇财政压力。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办法。针对目前我县乡镇财政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必要加大对贫困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乡镇财政均衡发展。

情况汇报材料范文2

藏族自治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是由州交通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国家级二类综合类驾校,学校位于青海省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格拉滩赛平公路89公里+900米处。交通便利、场地宽阔,是理想的驾驶员培训场所。

我校投资600万余元,学校拥有标准的教学设施、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制度,优秀的管理人才。有教室、办公室等24间,其中理论教室一间,无纸化考试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实物教具室一间,学员宿舍七间,教学大纲挂图程控电教板齐全,拥有24台电脑,一台模拟驾驶器,10台大型教练车,4台皮卡教练车,6台桑塔纳教练车,以及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各一台,全部通过年检年审,并入交强险。有教职工25人,其中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驾驶操作教练员12名,理论教师2名。学校占地面积约30余亩,硬化14290.6平方米,绿化5000多平方米,拥有13290平方米的专业训练场,场地内各类标牌标志醒目齐全、考试科目设置完整。校内移栽圆柏、松树60余株,并对训练场进行了绿化,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

二、严格管理,搞好教学工作

建校以来,我校就树立了“质量立校,服务兴校”,“以质量拓展生源、以服务开创未来”的办学理念,并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把这一理念体现出来。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齐全,以制度上墙,责任到每一位职工的形式,严格管理,严格办学,狠抓教练员及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工作,驾校成败在管理,质量好坏在教练。

学校统一制定了培训计划,按学员的不同进度对各车进行严格考核,严把教学的规范性、统一性,杜绝一个教练一个样的“师傅带徒弟”模式,组织教练员学习交通部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学习公安部考试各科目要求,对教练员进行业务考核,坚决杜绝教练员有吃、拿、卡、要的现象。

在安全教育方面,我们着重从教练入手,要求教练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宗旨。出车前必须检查好车辆状况,收车后做好保养工作,确保车辆100%安全行使,教练员必须抓好学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学员出入平安。为了确保学校公共设施及财产安全,我们还加强了对门卫的管理,要求他们必须全天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做好值班工作,坚决制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内。

三、办学前景

首先,我州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大州,全州总人口26万人,农村人口众多,尤其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其次,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地理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国道、省道等几条主干线连接省内腹地和河西走廊,州境内各类矿产资源丰富,生产生活物资进出频繁,货运量不断加大,物流业急剧发展,机动车辆增加迅速,机动车驾驶员供不应求。因此,开办驾驶员培训学校为州当前市场所需,有着广阔的办学前景。

我校在成立的基础上将逐年加大投资力度,使训练场地变得更宽敞、环境变得更优美,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添置培训设施设备、不断增强教职员工业务素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培训,使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办学基础设施均步入一新的台阶。在“保证学驾课时,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承诺下,不断努力,营造广泛的培训网络,依靠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力争把驾校办成地区出色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基地。

情况汇报材料范文3

***区农业林业水利局

今年以来,我区养殖业生产在市、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围绕市、区委、政府工作目标,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开创滨水新区,建设幸福北城“为中心,努力推进规模、科学、环保养殖,全区养殖业经济呈现发展形势平稳、质量上升、结构改善,控制动物疫病水平逐步提高。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养殖生产运行情况

1、养殖生产概况

据调查统计,全区生猪饲养量为24.6万头,其中存栏11.5万头,出栏13.1万头,同比饲养量减少0.5万头,减少2%,其中存栏减少0.3万头,减少2.5%,出栏减少0.2万头,减少1.5%;家禽饲养量为25.5万羽,其中存笼13.5万羽,出笼12万羽,同比家禽饲养减少9.2万羽,减少26.5%,其中存笼减少1万羽,减少6.9万羽,出笼减少8.2万羽,减少40.6%。

2、水产生产情况

全区养殖水面7694亩,除鲢、鳙、鳊、草、青等家鱼外,逐步加大了美国班点叉尾鱼回、银鲫、鲈鱼、罗非鱼、匙吻鲟、长沙胭脂鱼、草龟、鳖的养殖量,我区渔业向休闲渔业转型,以养鱼为主设为休闲屯养为主,水产品总量1799吨,同比减少171吨,减少8.6%。

二、主要工作

1、全力以赴抓好高温季节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动态。强化基础免疫,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落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化免疫工作。全面开展春防工作回头看,切实抓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年补注工作。统筹兼顾,做好动物血吸虫病等常规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治工作。同时,以规模养殖场(户)为重点,全面开展高温季节查源灭源工作。

2、抓规模场督查,加强流通环节监管。我们充分发挥区养殖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发动协会成员积极配合市、区密切监测疫情动向,科学有效地应对疫情,建立健全规模场管理制度,倡导科学、规范、环保养殖,特别是在养殖大户生猪流通环节监管方面,由规模养殖大户、区生猪养殖协会会长鲁迪林牵头,组织调运,严把流通环节监管关,确保出栏生猪的质量安全,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

3、抓瘦肉精整治及兽药管理工作。市局3月21日“瘦肉精”整治工作会议后,下午我区立即召开全区“瘦肉精”整治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严格“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瘦肉精”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积极引导养殖户健康养殖,加大对区内兽药、饲料市场和生猪检疫工作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力度抓好规模养殖大户的全面抽检工作,严格实行产地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工作同步进行。到目前为止,全区对56个村71个组95户存栏生猪12913头生猪进行“瘦肉精”检测,抽栏头数734头,其中检测盐酸克伦特罗392头,莱克多巴胺342头,结果全部为阴性。

全区范围内有兽药饲料经营门店28家,其中兽药经营门店11个。按照职责,主要是配合市药政处搞好督促检查。上半年由区农林水利局牵头,区食安委、区质监局、区工商局组织了2次全面大清查,没有发现经营违禁药品情况。全区未发生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做到早动手。为扎实做好秋冬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区在8月30日市防指工作会议后,即召开各有关单位召开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城区秋冬季犬类动物防疫工作通知已下发至各街道,定于10月10日全面展开。

5、抓好渔政执法工作。***区有一江四河,辖区内有107户专业捕捞渔民总人口579人,主要分布在新港镇沿湘江河一带,在这一方面,农水局担负起了打击电力捕鱼、保护水产资源的任务,同时从2008年起与区民政局合作,解决了每年4-6月(3个月)禁鱼期渔民生产生活救助的任务。区财政每年安排了救助资金近40万元,稳定了社会秩序和江河捕捞秩序。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1、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秋防结束后认真做好“回头看”,更进一步强化动物防疫员“一岗三责”制,在扎实做好秋冬防疫和随时补注的同时,按照市局(站)要求,搞好防疫员年度工作考核,按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充分做好物质、人员、技术和资金准备,确保养殖业生产稳定和人体健康。

2、切实抓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做好各项检疫工作,重点抓好产地检疫申报和“瘦肉精“同步抽样检测工作,对病死动物坚决采取“四不准、一处理”措施处置。坚决打击非法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经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行为,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3、进一步加强规模养殖场户监管。全面落实对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的登记备案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制度。区防指将结合对出栏50头以上养殖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情况汇报材料范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qy5200”为你整理了这篇惠农补贴整改落实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聚焦补贴资金滞拨闲置等突出问题,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工作,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每周调度推进,压实整改任务,确保落实到位。

二、研究出台专项整治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全面排查和整治存在的补贴资金拨付管理不规范问题,及时印发《开展全市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滞拨闲置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整治范围、整改内容,分级自查、市级复查、迎省抽查、整改规范“四个阶段”全面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情况汇报材料范文5

xx村自2014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7项标准的要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村内文明程度日益增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根据发展实际,现将xx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正阳镇东北部,与4A景区天书峡接壤,位于大巴山主峰化龙山西北坡谷地。12.8公里的xx峡谷穿境而过平均海拔1450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1%,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聚集了原始森林、湿地、草甸、奇石等多类型自然景观资源。全村国土面积37.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174户525人,林地面积56000余亩,耕地面积1186亩,群众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畜牧主要饲养生猪和土鸡等,特色养殖以养蜂为主,特色种植主要是中药材、茶叶、核桃、洋火姜。

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一)脱贫任务全面完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289人,其中:2018年以前脱贫33户98人,2019年脱贫64户182人,2020年计划脱贫3户9人,贫困发生率1.71%。

(二)通村道路实现全覆盖。村主干路、到组路、产业路硬化总里程达到20公里,全村农户连户路直通家门口,实现村路硬化到户全覆盖。

(三)逐步推进产业发展“五个一千”目标。依托产业优势,发展茶叶800余亩,中药材2500余亩,核桃1300余亩,中蜂700余箱,生猪500余头。

(四)安全住房全部解决。我村十三五搬迁户共77户207人,其中:集中安置63户159人,分散安置14户48人。

(五)水电全部到户。实施了3个集中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常住人口的饮水问题,水质监测通过县水利局的安全饮水达标认定。全村全部电表入户,实现同网同价,每度电0.49元。

(六)群众健康全面保障。实现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全覆盖,住院报销合规费用达80%以上;村卫生室80平方米,按规定四室分离,并认定达标,镇卫生院派驻执业医师每周四、周五定期到村开展诊治。

(七)义务教育无辍学学生。我村贫困户义务教育学龄人口28人,初中就读9人,小学就读19人,“两免一补”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八)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通过有力帮扶,精准落实八个一批政策措施,我村人均收入由2018年的9944.7元,增长到2019年的12204.9元,增幅22.73%,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九)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财政配股资金40.5万元,已确定勇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承接主体,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现已完成2019年度配股分红,共分红资金25200元,84户贫困户每户获得收益300元。

三、亮点工作或典型经验

一是践行“总队长”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县探索的总队长机制,县委组织部部长任总队长,县医保局局长、县科技协会主席任总队长助理,每月到村两次以上,研判解决村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几年来争取资金上百万元,村容村貌有了天翻地覆改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夯实“合作社”平台,巩固脱贫基础。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通过“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利用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协会、公司和能人大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贫困户持续发展好经济产业,形成稳定的产业收入来源。

(一)抓好中药材产业,引进勇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传统中药材种植改变为规模性专业化种植,中药材基地种植中药材品种多样化,目前中药材基地药材种植规模达2500余亩,从而有效的解决贫困户就业务工岗位,加快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内引外联,引进雾里青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茶叶园300亩,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一个,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从而有力的解决和带动xx村茶饮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务工稳定增收平台。

情况汇报材料范文6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为有效完成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工作任务,街道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领导小组,其中以街道办主任周嫒儿为组长,工业主任为副组长。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街道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工作方案,确定了创建目标、长期规划及现阶段的工作任务。目前,我街道共有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根据《街道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工作方案》,按照分批创建的计划,确立了村、村、村、村、村、村、村和村这8个行政村为首批创建充分就业村,占到全街道的30%,力争到年底,使这8个村达到充分就业村的标准;到年底,使居委会和全街道65%的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村(社区)的标准;到2012年底,使全街道100%的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村的标准,同时达到充分就业街道的标准。使全街道城镇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6%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2%以上,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和农村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率70%以上的目标。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使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夯实基础,完善制度。

1、积极组织动员大会。我街道于5月5日召开动员大会,会议由工业主任主持,8个行政村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邬主任向各村负责人介绍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要求各村做好宣传工作,并对创建工作给予积极配合。

2、落实劳动保障场地。各充分就业创建村于5月中旬落实村级劳动保障场所,并悬挂劳动保障室牌子,其中劳动保障室面积不少于20平米。但由于每个村各方面设施的局限性,8个行政村中只有村实现窗口化服务。

3、确立创建村工作人员。各充分就业创建村于5月中旬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创建工作专兼职人员数人,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到各村日常工作议事日程。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推动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见成效,各创建村根据自村情况,制定了相关工作细则,并将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实行上墙公布。

三、狠抓落实,积极创新。

1、深入走访,建立台账。各创建村组织人员深入村民家中进行入户调查,对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掌握实情。经过6、7两个月的排查,8个创建村已基本完成城乡劳动年龄段人员的基本调查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始建立村劳动者及就业情况台账,并及时进行电脑录入,截止至8月底,各创建村已完成基础台账的电脑录入工作。

2、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4050人员灵活就业申报工作,街道工作人员及时向4050就业困难人员宣传补贴办法,详细解答他们关心的相关政策问题,目前已为114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了社会保险补贴手续。于此同时,8个创建村积极搜集相关信息,共在网上规范用工信息252条,网上职介成功率更是达到了16%;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各创建村已完成公益性岗位的设立指标,总计22人,这些人主要从事于各村的环卫或窗口服务等相关工作。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的开展,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对不充分就业人员、实际失业人员、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安置帮扶。

3、定期检查,深入指导。创建充分就业村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对各村的创建工作采取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上门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常抓不懈。街道积极落实充分就业工作资金,及时组织创建充分就业村的经办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充分就业市创建工作业务培训会议。此外,充分就业创建街道办公室还派遣专人对各村的经办人员开展多次培训,并定时上门进行辅导,及时帮助各村解决在操作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村是一个由8个自然村组成的大村,街道领导小组对其创建工作的难度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主动与村分负责人协商解决这一难题,并对下属8个村的业务人员进行了专门的辅导,为村能及时完成创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4、开拓创新,在稳定中求突破。街道非常重视创建工作的开展,街道创建领导小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整合各村创建资料的基础上,发挥创新思想,于9月份出版了第一期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的简报。简报介绍了街道关于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的进展情况以及各村的创建工作进度。该简报的发行有利于各村了解创建工作,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充分提高创建意识。通过上阶段的共同努力,街道8个创建村已100%地完成了奉化市城乡劳动年龄段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登记和基础台账的建设,并于10月底完成了台账打印成册的工作。

四、严格把关,认真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