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范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课程;德育教材;德育大纲;德育文件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要求。然而,当今德育课程发展与创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审视德育课教学大纲、文件和德育教材以及评价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的对策对于当今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时代必然性
(一)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出现价值困扰、价值混乱及原因
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价值观出现混乱、困扰,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传统文化和西方观念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仍然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对大中小学学生的渗透,信仰受到动摇,社会思想文化问题丛生,道德下滑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价值观在培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上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没有层次性
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只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较少根据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的差别进行分层对待,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削减了,还妨碍了学生个性化和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同时,德育培育内容和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
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轻视孩子的社会道德教育,进而影响了子女诚实守信品质的养成。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子女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孩子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他人冷漠,不懂得公平和平等的实际意义,不能很好地融人社会和集体的生活。
4.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
德育课程授课的单一模式影响着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德育课程培育方法和小中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背离。很多学生感觉自己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离自己很遥远,没能融人到自己的生活中。社会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育不够强化。
(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变化
当今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必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内心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它又将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德育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把握时代的脉络,贴近时代生活。
同时,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网络文化对德育效应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变幻不定等因素,迫使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必须作新的安排和调整。
2.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局限性
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的“政治色彩”很强,党和政府把德育课程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设计大、中、小学校各阶段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感、知识、能力等的不同,出现“小做大,大做小”现象,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同时,我国德育课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在德育课目标定位上表现为远大性、过高性;同时教育内容表现为“高、空、假、全”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实践和“活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应改变德育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的过时理念和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设置的德育课程的内容政治性色彩很浓,真正的德育n程内容很少。以往德育课程的内容偏向泛政治化方向发展,德育课程为宣传意识形态服务。建国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价值导向总体上一元的,德育课程以强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这是与当时一元社会的特征相适应的,大纲在目标定位方向上体现了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则很少获得应有的地位。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中也存在忽视学习主体需要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在设计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较多,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少。
2.德育课程内容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些背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目前面临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传统一元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因此,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有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被学生接受的不多,价值观异化呈蔓延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91%的教师认为,一提到德育课,就有人认为是政治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前的德育课程过多地注重社会,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不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也存在一些不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情况,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没有很好地结合。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小、中、大学德育课程相互不衔接,德育课教材和德育课教学工作不衔接、不协调。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课程内容的体系衔接不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有些甚至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问题。
(4)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缺乏多样性、艺术性和吸引力。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规定的德育课程教材及阐述的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条条框框化,显得呆板、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n程实施忽视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只强调传授一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了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没有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不注重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
问卷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把德育课程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学,较多的突出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性。同时,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且呈现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等特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实施没有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没有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
4.德育课程结构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没有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没有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没有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不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就没有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具体规定德育课程教学设施数量和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数量。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减少德育课程课时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造成实践中德育课程课时随时被删减;同时,也没有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稳固的时间,造成实践中德育课时时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所占用。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德育课程师资数量,造成实践中德育课师资力量供给不足。
(二)从教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整册排序缺乏逻辑性,无法衔接,随意性大;爱国主义教育过早插入;对秋天、冬天的讲解彼此间断,和前面的又无联系;前后内容有重复且是简单重复而不是层层递进;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从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中、大学相互不衔接;第二、德育教材和德育工作、校本课程不衔接;不协调;第三、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第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重视知识考查;第五、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切实的规划和统筹。
从组织的279份初中生调查问卷结果看出,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与小学《品德课》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的选项中,选择“一般”与“比较同意”的有效百分比为50.6%,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的问卷中,有效百分比只有33%。说明德育部分教材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理论太深奥,具体问题涉及的太少,为理论而理论,德育课程效果不佳。
(三)从德育评价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1.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德育课程评价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设置不科学,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不是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仅仅只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问卷调查显示,95%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程效果评价不合理。德育课程评价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考核,忽视了思想、行为和表现的考核,考核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没有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没有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没有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以往都是陈旧、滞后的德育课程评价理念,只看重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现实中德育评价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评价不科学,评价观念和标准还局限于“学习、敬业、诚信、友爱”,没有贯彻“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和“富强、民主、文明”的内容。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主要侧重政治科目的分数。
(3)重绩轻效,即使是“敬业、诚信、友爱”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充满成见和主观色彩。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注重以“听话”、“老实”、“成绩好”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也只由班主任负责,难免带有片面性,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失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另外,有些学生虽然在偶然犯错之后已经及时改正,但在老师的心目中,或文字记录中仍然留有过去的印记;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在老师印象当中较好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得到严厉的批评,评价仍然是好的,这很有可能会埋下了犯错误的种子。
(4)评价没有具体的标准,以应付为主,损害了德育评价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少数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思想上对德育评价不够重视,持着应付的态度,评价的客观性不强。
(5)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几乎没有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结论也不能及时反馈。大中小学每学年一次的德育评价,在评价过程结束之后,某些学校也往往不给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对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同时,对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
三、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1.德育课程目标要求
(1)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即德育大纲和官方文件中规定的德育课程目标要基本上涵盖或者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学习主体需要,即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规定德育课程目标要涉及学习主体参与、交流、合作和探究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组织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
2.德育课程内容要求
(1)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兼容个体价值取向,注重德育的个体发展和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
(2)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即所选的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要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要达到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相统一。
(3)德育课程内容体系要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包含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较少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现象。
(4)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即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的载体要具有多样性、要体现德育内容呈现的艺术性,要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要求
(1)要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在传授一定的德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的关键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注意把理论与活动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理论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德育课程的权威性;将德育课程的理论传授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要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促进学生品德与公民素质的发展。
4.德育课程结构要求
(1)要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即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要遵循统一的逻辑基础,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和学历层次和心理、生理变化,分层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德育大纲体系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年龄段排列,根据不同年段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相对衔接层次的教育。
(2)要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即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要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要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要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即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要求
教学设施供给要充足,即针对教学内容要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课时供给要充足,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稳固的时间。师资力量供给充足,要匹配专门的德育教师,教授相关的学科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
(二)从教材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人德育课程。
深入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校园,影响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精品和品牌,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形成集体自觉。从初中组问卷调查中看出,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贴近您的生活实际”选择,“比较同意”和“一般”的有效百分比为35.9%;“通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相关德育教育”,选择此项的有效百分比为31.5%,不选择此项的为68.5%,可见,德育的校园文化融人意义重大。
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课程理念
要注意教育内容和大中小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中小学生的头脑,充分考虑大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大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要做到教育方式方法与大中小学生相适应,符合大中小学生的特征和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尽量接近大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采用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把握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3.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调整德育教材的内容,运用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编排德育教材
根据学生年龄增长的特点设计教材内容,比如,小学教材按照学生生理、自己、家人、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环境、四季更替、社会规范等顺序,从近到远、从浅人深,循序编排教材。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小学教材以活动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五六年级教材适当增加辨别是非案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考核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认知能力。
4.积极推行家校联盟,共同感化学生
家庭教育永远是支持、巩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重要力量,成立家委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或互补。
5.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以生命教育为例,它包括了: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幸福教育、健康教育、珍惜时间教育、自信教育、友谊教育、合作教育、诚信教育、青春期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生存教育、消费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敬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等,其中每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成都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性地开发一些德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学生的内化。
(三)从评价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进德育大纲及相P文件德育课程评价要求
(1)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要设置较科学,即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要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不仅仅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
(2)要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即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
2.改革现有不合理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和考核,评价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大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要求:对一年级学生应着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爱校、爱系的教育,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校纪校规、心理健康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应继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对三年级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目的教育,为其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就业升学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爱校荣校教育。
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范文2
学校课程教育发展阶段,课程知识的传授是学生获得资源的最主要的途径。学校在课程资源配置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家、地方与学校三者对学生教育培养目的,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有所针对性。基于此,探索地方课程设计与开发,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地方课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具备的潜在价值。
(一)地方课程的特点
地方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相对复杂很多。其不单具有历史性的资源覆盖面,同时还包含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领域的重要资源。例如我校所在的哈尔滨市南岗区,因其优质的高校教育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当地开展了包涵生命教育、人文与社会、技术三门学科的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具备多元资源信息特点,能够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选择学习,使得学生充分体验不同的价值存在。然而地方资源配置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增加了学生对资源选择的困难度。此外,地方课程还需要学校积极开发现有资源,为学生深度挖掘课程资源提供可行的指导。同时,地方课程设计一般都是根据社会进程发展为基础并随其变化而改变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地方课程还具备其他课程不具备的实践功能,由于地方课程设计过程中依靠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学生能够切实地融入外界环境中,通过亲自的实践方式去获得技能和知识。传统课程因为主要依靠课堂知识传授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选择权,不能自己决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这就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处在一种驯化的固有模式下。地方课程设计脱离此种弊端,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平台,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也符合我校“责任育人”的要求。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巨大潜能。地方课程在满足学生不断的资源需求过程时,还为学生建构了自主发挥创作模式,最大限度地使得学生对新事物价值获取理念,同原有的价值体制更加平稳的对接。
(二)地方课程的教育价值
地方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资源延伸,能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其具备特有的教育价值。地方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为国家课程体系得到改进完善提供有效措施,将国家课程实践环节落到实际课程学习阶段当中。同时,地方课程还在某种意义上为学校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提升学校课程的开发与教育价值。此外,强化地方课程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职业的发展潜力,虽然地方课程设计由当地教育机关部门直接主持,然而在地方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依旧是保障地方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源头。教师如果能够切身参与到地方课程设计过程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我国教师行业在人们心中的原有形象,使教师工作不再只限于书本教学,还要充分参与到地方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头脑中形成课程设计理念思维,不断加强教师对于课堂知识的开发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建设的专业化。地方课程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模式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深入改革,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为自主开放式的学习方式,继而推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建设与人文气质的塑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地方课程设计需把握的基本理念
(一)地方课程开发要与国家和学校的课程高度衔接
地方课程的设计开发能够有效地弥补国家与学校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不足之处。考虑到国家的课程设计要满足多数人的教育需求,这就很难使得教育模式具备针对性,且我国存在地理文化差异,造成特殊地区无法达到国家课程规划的培养水准。因此地方课程设计需要针对当地的教育水平去设计开发,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把地方课程设计同国家课程与高校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创新改革课程开发方式,从而使得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高度结合。
(二)地方课程要依靠教师队伍参与设计开发
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传授,教师能够完全了解学生对于知识获取的不同需求,而地方课程设计就是为更加充分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因此,地方课程要充分地依靠教师队伍进行设计开发。地方课程开发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进行不间断地扩展改进,才能更大程度地为地方课程设计提供最优的资源供给。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进行地方课程的开发探索,带领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通过实践教学,赋予学生更富有的生活实践意义。同时,地方课程后期完善阶段,也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思维,其对于地方课程开发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地方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满足学生在教育方面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创新思维素质。依靠调查方式、实际走访等途径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从而为地方课程设计提供真实的数据参考。地方课程开发与学校课堂课程完全不同,其要充分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接触到的各个领域,地方课程要针对学生特定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水平去改进课程设计内容。同时,学生自身通过参与到课程开发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将外界知识同自身认知有效结合,充分消化吸收所学技能,从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地方课程设计开发途径
地方课程要针对当地教育特点,设计专门的课程形式。还要加强扩展学校课程资源同地方课程的结合,提升地方课程设计质量。同时,地方课程配置过程中要不断扩展学科领域涉及面。此外还要加强教师对于课程开发的投资力度,建设课程研发团队,使得教师将课程内容同学生生活实践创新融合,完善地方课程资源优化配置。
作者:周子惠 单位:哈尔滨市红岩小学校
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范文3
目标导向的课程设计是指以确定课程学习目标、实施教学评价以及选择学习内容与活动的一种设计过程。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教学的起点与归宿;而评价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落实的手段;学习活动是落实学习目标的载体,课程内容则是为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资源。因此,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后针对目标进行学习评价设计,这种评价方式是达成目标的保证,再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相适应,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来保障目标的实现,这是达成目标的重要途径,透过这四个层面才能构成完整的高校篮球课程设计。
关键词:
目标导向;篮球;课程设计
1引言
目标是各项活动的准绳与依据、教学的遵循方向。因此,课程教学需依据明确的预期目标,评价预期成果,再选择相适应的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以达成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方向,是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指导。学习目标是假设性的,是预期性的、是未来性的,它是一个方向,也是一个段落的指标。篮球课程学习目标的内涵包括提高运动能力、学会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方法、获得运动乐趣、培养社会行为。然而传统的篮球课程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的活动,而不是根据目标与评价标准来选择课程内容与组织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方式阻碍了教学创新,缺少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思考,基于以上这些情况,就要寻求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设计方法,而目标导向的课程设计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设计方法。
2目标导向的课程设计框架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提出了四个问题,以此作为课程设计过程的基本框架,这四个问题主要是: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其主要是明确课程学习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目标相适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来达成学习目标;最后是评价学习目标达成程度。因此,弄清楚这四个问题,才能明确课程设计各个要素之间联系。所谓目标导向,是一种面向目标的课程设计,即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出发,而不是从内容出发。目标导向既是课程设计的过程,也是课程设计的标准,即先确定(为什么教)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然后再思考用何种方法来评价学生确实掌握了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与活动来实现目标。目标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以及能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评价还要优先于课程内容与活动的设计,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阶段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是依据课程标准明确预期的课程学习目标。第二步是如何确定预期的目标已经或正在得到实现,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使学生表现得更好。第三步是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和组织。最后一步是如何更好地实施上述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预期的目标。
3目标导向的篮球课程设计应用1
目标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依据,与社会、学科与学生发展等三个层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目标也是学生参与课程活动学习结果的描述。此外,透过学习结果的呈现,逐渐完善课程目标、学习策略与学习评价,以增进学生学习效果。目标导向的篮球课程设计是篮球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主要涉及课程的目标、评价以及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选择和组织。然而影响或制约课程设计的因素主要是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不仅要分体现三个方面的特性,而且还要把这三方面有机地联系:首先体现的是社会发展需求,让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负责的社会行为;其次是体现出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能体现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目标导向的篮球课程设计首先要进行背景分析,这为课程目标、评价、内容与实施的设计提供依据。
3.1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主要是分析篮球课程的意义,学生情况,适合于所教授学生的学科内容以及帮助实施这一课程的资源。其主要目的是为篮球课程目标、内容、活动与评价的设计提供依据
3.1.1篮球运动的一般意义与特殊意义分析
篮球是一项易学难精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大、中、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是目前在国内最普遍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各类学校体育课堂教学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其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以及体现个人的积极进取精神,而且也能体现个体之间的协作性,因此它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
3.1.2所授学生情况分析
了解学生的人数以及他们对篮球技术的掌握情况,具体地说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喜受程度,对篮球运动了解些什么?每个人掌握技术程度是多少?要确定他们有哪些爱好和需求,针对学生这样的认识水平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1.3学习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分析)篮球比赛对抗性强,观赏性也强,是一般高校传统的比赛项目,各类院校对篮球这项运动非常重视,这对学校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对学生从事这项运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由于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因此能极大的引吸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因此,根据所教授学生的技术情况分析,针对这样的学生和学生这样的需求,确定选择哪些内容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3.1.4课程资源分析
篮球课程资源是篮球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它资源的总和,是实现目标的基石,因此,在实施篮球课程时要明确有哪些课程资源(包括人、财、物、时、空、信息)可利用?缺少的课程资源如何填补?以利于篮球课程教学实施。
3.2明确预期的篮球课学习目标
目标导向的篮球课程设计是在明确篮球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展开的,这种课程设计过程是系统的,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篮球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的取向和内容;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和其它要素在课程目标导向下规划篮球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最后依据目标开发表现性评价,以确定是否符合课程目标,直至课程设计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就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它是课程性质、课程价值及课程观念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是一切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起点与归宿,它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能观测和评价的;三是反映基本要求,即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能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由此可知,篮球课程目标是由高校体育课程总目标即课程标准转化来的,其价值是根据篮球课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对在校大学生提出的特定要求。因此设计课程目标要做以下分析:根据背景分析,确定篮球课程学习目标,而课程目标是以高校体育课程总目标为依据和导向,使之每一条与其相对应,而课时学习目标又依单元学习目标或学期目标为依据和导向,每一条都与其相对应。在认知能力上能熟悉篮球比赛哪些规则或相关的运动卫生知识。在运动技能上能学会并合理运用哪些基本的篮球技战术。上述两项目标与高校体育课程总目标中运动技能领域相对应,因为运动技能领域学习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在情意表现上能积极参与到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感受。这条目标与运动参与领域、心理健康领域以及社会适应领域相对应,因为运动参与领域要求在校大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形成运动习惯;而心理健康领域则要求大学生在运动中能体验到快乐与成功的感受;而社会适应领域则要求大学在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3课程评价方案设计
课程评价是就是用于评判学生能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师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怎样确定学生掌握和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时要设计一系列的评量标准和方式,来客观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来帮助选择、组织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一般在课程中实施的是表现性评价,这是一种过程评价,依据背景分析,以目标为导向,开发评价工具,评判哪些学生能达成学习目标,还有哪些学生未能达到,达到程度多少,这样才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来满足学生完成课程制订的学习目标。目的是为了教育和改善学生的表现,以达成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评量工具是结合制订预期学习目标开发的,有如下两种:第一种是:GPAI观察系统评量工具,指向评价篮球比赛中运动技能与社会行为目标。第二种是:开发表现性评量工具,指向认知能力与情意表现目标。评价先于课程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设计,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课程设计前了解学生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使教学的重点指向学习目标,保证教学与目标的一致,而且也有利于教师明确学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评价能提供给教师许多反馈,反映学习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存在哪些未能达成的目标,对这些反馈资料分析反思,有利于通过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来达成未能实现的目标。可以看出,这个评价的设计是指向学习目标的,是基于标准的,其评价是为学习评价,并非是简单的对学习评价,目的是将评价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学习。
3.4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是课程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篮球课程内容包括教材的内容和学习资源。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取向和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篮球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篮球课程内容应包含篮球领域中的文化、基本知识与技能、社会行为与学习价值,对这些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程目标为导向和依据,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只有让目标与内容得到对应一致,才能保证篮球课程趋于统一完整。因此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习这些内容的理由以及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他们已经知道了篮球运动哪些知识,会运用哪些技能与战术,可能在哪些方面缺乏理解?在目标导向下,选择、组织篮球课学习内容,要先思考和设置学习主题有哪些,完成每个主题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行动,会涉及哪些知识、技能及战术,每个学习主题需要几个课时等,以此构成完整的内容框架。
3.5课程实施篮球课程的设计
不仅仅是对篮球课的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与学习评价的设计,还包括对课程教学实施设计。课程实施要让内容变得可学、让目标变成可能,要依据学生的背景,师生之间的互动,目的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课程实施不是以教材内容为准则,而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和依据,根据评价方案,选择学习素材,设计教与学的方式。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实施的方法、形式。
3.5.1实施方法
1.运用理解式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应注意从“单元”这一整体的高度来统筹、合理地制定单元总课时中每一课时的具体学习目标,在各课时的学习目标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能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思考能力的培养;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5.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将良好的社会行为渗透到篮球学习中,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
3.5.2实施形式
1.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课时安排。
2.根据学习人数和场地器材情况确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3.篮球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游戏或比赛。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比较实用,便于学生化整为零进行教学。
4.以游戏或比赛形式进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在练习中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与成功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哪几种形式,没有固定的程式,应根据具体环境、场合、学生实际而定,不可拘泥于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内容服从于目标,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
4结束语
目标导向的篮球课程设计是在明确篮球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展开的,篮球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设计学期课程目标或单元目标,再根据课程目标制订出课时目标。目标导向的篮球课程设计能完整地体现课程四要素,即将篮球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有机地联系起来,它强调在综合规划的实践情景下能有效地指导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为了取得篮球教学最佳效果,篮球课程设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延玲,吕宪军.论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3]叶海龙.逆向设计教学简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1,(4).
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范文4
课程是教育的过程态、程序态,是实现教育目的、价值的手段和工具,它影响着教育的现实形态、将来形态及教育功能的实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那么什么是课程呢?课程的定义是多样的。
国内有关研究中比较突出的几种表述:(1)早期的课程研究中,比较突出的是朱智贤在30年代给课程所下的定义,他认为:“学校的课程,是使受教育者在校里规定的期限内,循序继续得着各种应得的智识和训练,以求达到一种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2)课程是学校学科及其安排和进程。(3)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4)课程是学校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计划。(5)课程即教学科目。
国外关于课程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课程即学习经验。(2)课程即文化再生产。(3)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课程实质上来说是制度化的存在,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本质上来说反映了课程开发者的意愿,是教育内容的承担者,通过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结起来,使得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课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它既反映了开发者和推行者的主观意愿,又反映了结合时代背景、教育背景的客观实在。课程是稳定与变化发展的统一体,大多数课程定义总是围绕着教育内容、教育功能而展开,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是稳定的,直接影响着教育实施的成败;社会在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那么教育要求、教育目的甚至是开发者的意愿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使得课程定义不断变化发展。课程定义的探寻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随着对其定义的不断探讨及争论,才会有更多更科学的定义出现,同时也引领对新的教育层面的研究。
二、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以下几种:一是相关课程,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行。二是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三是广域课程,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四是核心课程,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像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前三种课程都是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它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是旧的学科课程的改进和扩展;而核心课程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三、课程的几个基本范畴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通过课程实施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能充分反映课程开发者对教育社会的美好希冀和价值追求,它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的中介,只有确定课程目标其他的课程范畴才能有效进行。
课程目标的特征为: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课程目标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泰勒的行为目标,他继承了巴比特和查特斯在研究课程目标时的行为取向,认为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他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提出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他认为在课程中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目标: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2.课程内容
课程问题可以归结为内容问题,课程目标如何达成,课程实施如何进行,课程评价如何展开,这都依靠课程内容。课程目的是选择和决定内容的依据,课程评价是判断内容产生的结果,课程实施是内容的逐步实现。
课程内容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等。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教材即教学用书,它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事实基础,是教育的具体化、实在化。只有制定合适的课程内容才能保证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
3.课程设计及实施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设计通常说有三个层次: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这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问题,例如,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基本机构等;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在宏观的课程设计完成之后,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为各门课程的大纲或标准,并且以教科书或其他形式的教材为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它是教师根据现实的教学而进行的设计。
课程实施就是为实现课程目标而设计、规划的操作方式和可行性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那么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心所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类型:(1)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将广义的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等。(2)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3)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5)根据评价手段的不同,可把评价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泰勒)、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外观评价模式(斯塔克)、差距评价模式(普罗沃斯)、CIPP评价模式(斯塔佛尔比姆)。
四、我国的课程改革
经过几轮的课程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课堂越来越有生气,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课改做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于课程评价,其指导思想突出评价的发展和激励;评价主体已不再是单一的老师,家长、学生及一部分社会团体加入其中;评价的方法不再是过去的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而是形成性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再则,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制定非常合理,如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吸收了一部分一线教师参加,各个地区根据自己本地教学特色编订了地方教材。大搞实验教育,推广典型教育。
我国课程改革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争端最大的在于中小学教材。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脱节,大范围推广新课改,一线老师不明课改意图,不知如何去教,教学质量迟迟不见提升。在课程开发前,应利用好课程实施与评价,使新课改的意图让实施者更易接受。
总之,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应发挥优势,同时不断对课改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设计开发出更适宜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范文5
师范教育学生作为一个即将加入教育教学职业的重要群体,他们的专业知识、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品质。
本文就中文系师范生微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要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立足根基、主体价值和实践效果。
一、引言
师范生作为一个即将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重要群体,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加强教学设计实践以提升实践能力,既事关自身未来的职业成就,又事关未来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品质;既直接影响到将来他们在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又直接影响到祖国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微型学来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渗透下所产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新型学习形态。
微型课程来自于英译外来词“mini-course”,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中学校,其外在形式表现为单元主题课程,通常仅围绕某学科的某个知识点而创设的短期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灵活度高、形式简洁等诸多优良特点,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冗杂性”的弊端,有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下面,就中文系师范生微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几点策略建议。
二、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立足根基
中文系师范生所学学科为文科类学科,将来进入教师队伍之后所担负的教学任务也是文科类学科,相对于理科来说,文科类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具有丰富的情景性和厚实的人文性,这些特点正是广大中文系师范生应该加以认真把握的,也正是他们搞好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必须把握好的立足根基,在立足于文科学科的这些特点,加强对相应学科知识体系的分析与把握。
一是突出对学科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对教学模式的正确遴选、对教学策略的科学引入、对教学情况的灵性创新、对教学流程环节的通畅设计、对教学结果的客观评价。
二是加强对学科内容的精选提炼,由于微课程的时间限制性要求比较高,如果将学科所有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灌入微课程之中,那么必然会造成“大杂烩”“一锅粥”现象的产生,由此开发出来的微课程必然是“微将不微”,无法凸显微课程的鲜明主题,也无法有效达成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初衷。
三、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价值
微型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主体价值在于面向学生学科学习质量与效果更加良好,在于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恰到好处之应用,从而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开发实践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价值,加强对学科知识的深度领悟,注重从更高视角考察和把握好微课程的总体框架。
而作为中文系师范生来说,如何根据自身所担负的教学任务特点,把握好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主体价值呢?笔者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充分发挥中文学科所具有的情境优势,将情境特色作为微课程的主体特色,以情境为载体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所学学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性,增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二是创设于微课程中的情境应把握好真实性,尽可能引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促使学生更为亲切地感受到微课程中的情境的真实存在性,让学生的现实情感更好地融入于微课程情感,增强他们对所学学科的切身体验,从而增强他们对所学学科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四、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实践效果
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目标在于以“短小精悍”的信息内容给予学习者“头脑风暴”冲击,从而达到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深刻体验,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印记程度,促进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实践效果,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学科学习需求的了解与把握,加强对他们的学科知识基础与知识应用能力的把握,加强对他们学习能力的了解与把握,从而更好地把握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具体实效。
例如,可以在进行微课程开发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活动,从中获知他们对微课程学习的态度与需求,把握好他们关注微课程要素的侧重点,从而更好地在微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具体内容与目标,更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化需求,创设出有助于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思维活力、提升他们学习自主性的微课程,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效果,达成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终极目标。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性的应用,让人们的社会生活形式变得日趋丰富多彩。微博、微访谈、微电影、微信、微课堂等诸多“微个体”正快速浸润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与娱乐等领域,加速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效率。作为中文系的师范生,面对当前这种形势和环境,加强对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性开发,不断提升自身微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育,显然非常必要与非常重要,对于提升将来身为教师的师范生的工作能力和促进学生学科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范文6
关键词:技术课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技术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的学习领域之一。[1]尽管普通中学开设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且建国以来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经验,但立足于学习领域进行技术课程的设计,这还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正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理论与实践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试就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引起更多关注中国技术教育的有识之士和广大的技术课程实施者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问题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正由于此,基础性是普通高中教育最根本的性质。但这里的“基础”,不仅是指学习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指学生发展的基础。这里学生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指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包括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不仅包括学生当时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包括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包括所有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而且也包括每一个学生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的基础。由此可见,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是个人与社会、现在与未来、能力与个性、学科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多方面的统一体。
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同时也成为技术课程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在我国一百多年普通中学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课程先后有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的综合技术教育,有以“获取一技之长,重在普及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生产技术教育,有与学生就业相联系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与经济贫困条件相对应的勤工俭学式的技术教育以及以劳动为基点进行技能学习的劳动技术教育等形态。这些不同的技术课程形态,其核心是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它们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目前,技术课程所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已经与数学、科学等学科一起成为引起世界变化、塑造世界变化和应对世界变化的中心,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这样,人人拥有一定的技术素养,以适应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发展和高质量生活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方面的素质,从而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这就使得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更加凸显,且演变为它的通识性。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正是立足于这一理论基点,将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基本目标上。[2](72)这种目标定位预示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既不是专为那些将来考上大学准备就读工科专业的学生准备的,也不是专为那些将来考不取高校而要直接就业的学生准备的。它是面向包括文科、理科、艺术科、体育科等在内的所有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是一门重在提高人在技术方面的基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一个学习领域。
基于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基础性质和技术课程目标的以上认识,普通中学技术课程设计应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核心展开,力求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2](1)这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在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同时,强调了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从而展示了技术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结构性要求,体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基础性的具体内涵。
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等方面的目标,并不是忽视学生在技术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因为:其一,这些目标是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时强调的,它们之间不是排斥关系,而是共存关系,共同构成体现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要求。其二,这些目标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不矛盾,且以其为基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必要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没有游离于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外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等,而且在课程教学中也不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等相互对立,穿靴戴帽地讲授后者。其三,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是鉴于在过去和目前教育实践中这方面的一些目标往往强调得不够,或在一些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等现象,但这并不是否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其四,值得说明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也应与时俱进,应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理念、更贴近学生发展的本质需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绝不应仅仅局限在学科知识结构意义上,而也应该注重它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时展需要相适应。
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是否会削弱学生的操作实践,使技术课程成为一门“讲授”的课程呢?这种担心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但应该注意避免。首先,“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来实现。尽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排除通过一定的理论讲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但技术课程更多地依赖于学生通过现实的技术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探究、去实践。如“技术试验”既包括基础知识,又包含基本技能;既有动脑构思、创造等思维过程,又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其次,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不仅不排斥“理论”,而且非常重视理论。因为当代技术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没有技术理论,就没有开拓创新的技术实践。同时从高中技术课程的内容定位来说,也应有更多的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技术原理的探究内容,而这些离不开一些“理论”的学习。当然,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也不能变成“纯理论”的课程。再次,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他们并不满足于机械的、程序性的技能操作,而是希望富有挑战意义、更有创造内涵的实践活动。最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而技术素养中不仅包含了学生使用技术和运用所学技术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包含了学生理解技术、选择和管理技术的能力,技术的人文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一些必要的技术理论等“提高技术素养”的必要内容,不可或缺。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内容与技术实践的内在联系,不断探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使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学习融为一体、有机统一。
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问题
当代教育面临着适应时展的严峻挑战,其核心问题在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课程设置的差异。学校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变化,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变化则首先在于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因此,改革和强化普通教育中的技术课程,这本身就是应对时代变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新课程改革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结构体系,技术课程则作为国家课程中的一个领域,出现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成为国家课程,这一方面是当代科技高速发展条件下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保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健康地发展和高质量地实施的重要举措。但具有国家课程属性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如何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条件而有效地实施,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对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差异。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即使在条件相似的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在技术学习的原有基础和基本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我们应当看到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应当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上寻求能适应不同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具有较高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设计策略和方法。
2.科学理解技术学习领域的国家课程性质。技术学习领域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与体现地方特征和学校特征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以及课程实施的管理与策略上都有诸多不同。作为国家课程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是立足于全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特征和教育条件,并以其为基础、为前提的适应性。尤其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这样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目标为核心,以体现“通用性”作为内容选择的重要原则进行的。因此,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更具有一般意义,它不可以与“地方课程”意义上的适应性相混淆、相提并论。当然,作为普适性的国家课程,技术课程的实施也应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也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而且,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技术学习内容还可以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予以设计并实施。但应注意这些学习内容与国家课程中的技术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技术课程的统筹规划和统一安排。
3.保持适度的技术学习的难度。为提高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的适应性,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注意把握技术学习的难度,这是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适应性。如信息技术部分的基础模块坚持以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工具为标准,从高中学生的经验背景和认识水平出发组织课程内容,既可以使刚刚升入高中的零起点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课程内容,又可以使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在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强化基础、拓宽视野。通用技术部分的“技术与设计1”,坚持难度适中,既可以使基础不好的学生通过可能的努力形成对“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等内容的适应性,又可以使基础好的学生能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有更高的追求,形成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优化和挑战自我的学习态度。
4.增加课程内容载体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是针对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采取的课程适应性,它需要通过对课程内容选择和安排上的技术处理来实现。如“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并不规定统一的载体、统一的制作材料,只指出明确的目标,各地区、各学校可以任选载体,可以从当地实际确定多种多样的设计对象进行设计。条件较好地区的学生可以用当地新材料、优质材料进行较为复杂的设计,条件一般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普通的木质材料、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等开展设计活动,而条件较差地区的学生还可以选用纸质材料、布材料以及当地可能具有的竹、麻、秸秆、草等材料进行设计。即使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制作对象,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富有成效、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适度反映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问题
时代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技术是一个浩翰的海洋、博大的世界,其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内容既有经典的,又有现代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即使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技术,也是浩如烟海。在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中如何基于现有的中国国情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技术内容,这就有一个度的把握和内容的重组问题。对此,可以一方面设置一些适度反映技术的前沿动态的模块,如“人工智能初步”“简易机器人制作”等,另一方面对一些基础模块,可以在基础性内容和先进性内容的结合上根据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进行内容的重组和改造,以适度反映当代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如信息技术部分的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现实等,通用技术部分的现代农业技术专题等。通过对这些精选的、相对成熟的、简单实用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体验技术前沿进展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对技术发展的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向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在这种眼花缭乱的变化中,人们更多地看重科学技术对人们栖居的物质世界的影响,而忽略它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更多地关注它对人、社会及环境正面的影响,而忽略它对人、社会及环境负面的影响。人类由此产生的“文明病”“恐惧症”“非理性行为”“价值失落”“认识坐标失衡”等现象不可小觑。人类科学技术愈进步,寻找“精神家园”的愿望愈迫切,技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愈被重视。因此,重视技术课程的人文特征,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技术课程的设计中,必须正确处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这不仅应在课程目标上得到体现,而且应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得以落实。
反映当代先进技术的先进文化,使学生的技术学习能与时代同步,这是技术课程所追求的理想之一。但由于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纳入课程内容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师资条件的支撑,因此,先进技术与先进文化走进课程内容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并不妨碍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尽可能地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技术及其文化。技术课程设计应当引导教师充分关注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包括与技术课程实施相联系的一些信息,如对于诸如信息技术教学所使用的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版本升级和技术更新,通用技术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升级、电子控制技术所应用的电子工作平台的翻新等情况,都应及时把握,并尽可能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应用于教学。即使是条件有限的学校也可通过专题讲座或发放阅读材料等形式将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介绍给学生,以使其近距离地感受当代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变化。
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中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问题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技术学习领域是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方面内容组成。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成为技术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单位。
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并给人类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新技术,是目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体现时展特征的技术,它对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基本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发展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是学生改善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更新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寻常巷陌、走入千家万户。正因为如此,在上世纪末期已有一些先进国家在普通中学的技术类课程中增设信息技术科目或项目。如英国在1988年将“设计与技术”列为中小学5~16岁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的基础上,1999年又增设“信息与通信技术”。[3]日本也在新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增加了“信息A”“信息B”“信息C”的选修课。
信息技术正在使教育发生一场潜在的革命。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的诸多作用将同样适用于技术课程本身。基于信息技术基础的技术学习可以在更为广泛和有效地获取技术信息、理解技术原理、进行技术探究、学会技术设计、参与技术创造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因其技术的特殊性而成为普通高中技术领域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而且可以贯穿于技术设计、农业技术、医疗技术、建筑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机械与制造技术、能源与动力技术等课程内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试验等将会使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时代意义。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正有待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能力亟需增强的形势下,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在我国普通高中的技术领域中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既符合时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我国国情。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这里所谓“信息技术之外的”,主要是在课程内容上的一种区分和界定,并不是说通用技术就不涉及信息技术内容或者是信息技术仅限于课程设计的一个必要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相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它不仅与通用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虚拟技术试验,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机器人制作”等内容上的紧密联系,而且与技术领域外的一些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以及艺术等都有一定的课程内容上的联系。所谓“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的“通用性”“通识性”的进一步确认,旨在表明它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区别,同时也是对课程性质的一种回应。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的要求。对于通用技术这种课程意义的设计,在国际上也不鲜见。如加拿大一些州就设有“general technology”课程,澳大利亚也有“distant technology”的提法。在技术学习领域设立通用技术课程,一方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当前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所采取的课程设计策略。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作为技术学习领域的两大基本内容,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在课程属性上都姓“技”,都是以“技术”作为课程的载体和条件。没有“技术”本体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由此而引发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文化”等技术类课程因子的存在,从而也就不存在作为技术学习领域中技术类课程的属性。其次,在课程价值上都体现了技术学习领域的共同价值。如在学生理性地看待技术、科学而负责任地选择和运用技术以及积极地探究技术所蕴涵的思想方法和社会文化、参与技术的创新实践等方面具有相通的价值,同时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终身发展也有着共同的促进作用。再次,在课程实施上也有诸多共同的特点,如都基于一定的物质设备、技术工具,都有一定的项目任务和问题解决对象,学习过程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等。因此,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通用技术的课程设计,都应具有技术领域的视野和意识,都应当立足于技术领域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价值,都应注重相互的有机联系,以形成一个和谐的课程结构的整体。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也有着各自具有个性的一面。如信息技术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为主要对象的技术,从它对学生的作用来看,除了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方面的一般目标外,它还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独特功能,且这种功能不是其他课程所能代替的。信息素养也是当代人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未来公民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在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础上还应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且这两方面的目标在作为技术领域课程内容之一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还应当得到有机统一。
五、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问题
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与科学课程的联系最为紧密。从技术与科学的起源看,技术早于科学的产生,并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技术与科学的区别看,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其本质是发现,研究手段主要是科学实验;而技术的目的在于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其本质是发明,研究手段主要是技术试验;从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看,科学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供原理和理论基础,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进步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到技术与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及艺术等学科的联系,并在注重各学科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的同时,更要注重新的知识的综合建构和综合学习。
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信息技术部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学科中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而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它在所有的课程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课程设计既应注重体现信息技术独特追求的内容模块的学习,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各学科的学习中去。既应注意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学好、学活信息技术部分的内容,并理解数学、物理等学科对信息技术产生、发展和变化所起的作用,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广泛联系,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的客观认识。
通用技术的课程内容涉及学科较多,涉及面较广。如“技术与设计1”模块中的设计、测试和优化,“技术与设计2”中的“结构与设计”主题,“现代农业技术”中的“营养与饲料”专题以及“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等模块内容与数学学科的有关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等模块与物理学科的一些知识有着重要的联系,“现代农业技术”模块与生物学科的一些知识则有着共同的科学基础,等等。各个模块的设计应注意研究这些知识的联系,应当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序列、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特点和水平,以提高通用技术各模块内容教学的有效性。
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高中要“开设技术类课程”“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针对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并存的局面,如何在普通高中处理好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课程设计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摸索的问题。
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的一些基本思想。
其一,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以普通高中的基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通用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确定课程内容,在内容的安排和具体教学中应注重技术与职业的关系,强调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对职业认识的视野,深化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其二,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设置职业技术项目。
其三,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根据情况结合“绿色证书教育”进行与职业相联系的农业技术教育。有条件的城市普通中学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学生通过选学农业技术课程或职业技术课程获得相应的学习证书。这些学习经历及所获得的相应的证书,可作为高中毕业生就业或升学所需要的参考材料。
其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学校的技术教育应加强互动,应加强与当地的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工学校等学校的联系,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使普通高中的学生也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
从近些年一些国家在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中,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统合成综合高中的趋势看,普通高中强化技术课程,形成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在技术学习内容上的统整和学习资源上的共享机制,这将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问题。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将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普通中学学校特色的重建。
如同课程改革没有“绝对的终点”一样,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也总是处于一个“过程”之中。我们应当着眼于课程改革的宏观趋势,立足于课程改革的“最近发展区”,不断研究和探索技术教育规律,注重课程设计与课程实践的互动作用,努力使我国的技术课程在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过程中发挥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