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范文1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转型,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模式必须改革。而数字电子技术一直都是学生比较头疼的课程,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明确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本文是笔者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应用项目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数字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设计内容广而且极难掌握,学生大多摸不着头脑,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形势下,探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实用价值。
1.项目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1.1项目的选取工作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是格外重要的,所选取的项目要典型且在实际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成功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关键。(1)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调研与分析,由老师带领学生归纳出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根据当今高等学校的教学趋势,将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重新整合,而后将典型的电子产品引入日常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项目的选取要有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集成电路有很多种,按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与项目相关的产品有小中大等规模的集成电路。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与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也需重视。学生在设计项目时,可以将项目涉及到的知识分散开来,让它们在不同的环节中体现。从易到难,从测试单个集成芯片功能到设计、制作完整的电路。(3)项目要具有代表性和可实施性,让学生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例如,在典型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老师可以先说出自己设计理念,然后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制定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与制作项目数字钟的拓展方面,可以将可编程逻辑器运用到数字钟的制作中。
1.2项目的准备工作
确立项目之后,教师要先开发出产品的完整电路,以此证明该项目的可实施性,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然后让学生五至六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制定本组项目开发计划,给每个组员分配明确多的任务,监督组员的进度情况。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2.1提出项目任务,收集资讯
在进行该项目之前,教师对学生提出基本的设计要求,给学生下达任务,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图书馆收集资料。学生为了激发自己对项目开发的兴趣,需要自己在课下查询资料、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学生要整理、记忆相关资料,以此来提高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中,首先,教师要大致讲解逻辑代数的相关知识,再以案例为载体,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一些设计方法,最后对学生提出项目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再根据所学知识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2项目计划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和整理的资料,初步制定项目计划书,计划书应大致包括电路的设计步骤、电路的调试步骤以及计划实施的相关步骤等,还有项目任务进度和组员分工。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积极讨论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出项目计划书,教师也应深入各组进行指导。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更能理解合作共赢的含义,此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起到指导作用。这种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讨论并制定出项目计划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调动了学生多的积极性。
2.3项目方案决策
各小组经过讨论制定出计划书后,每组选一名成员对本组计划进行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适时地进行补充,而教师及其他组的成员可对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问题,由讲解者回答,教师点评并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优化或者再重新制定方案。例如,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后,提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根据几个设计方案成本、可操作性、典型性,最后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指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让学生进一步优化各自的方案。
2.4项目方案实施
项目的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电路的调试、芯片的安装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工作。每个小组可选取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分析,对比各个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从而优化自己的方案,最终找到理想的电路。例如,在“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通过实施不同的设计方案,将亲身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得出最终结论,这比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若在电路开发中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走出困境,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以保证项目的开发顺利完成。
2.5项目检查与成果展示
学生自己进行项目检查,不仅可以提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判断出电路是否正确。在实施项目计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制作的电路反复检查,及时纠正电路中的错误,然后可以让教师或其他组成员检查,相互之间交换检查结果。确保电路无误后,各组展示制作的电路,学生自主发言,与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3.结语
项目的评价可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依据。主要是考评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最后由教师总结各组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的办法和大家的经验。项目的开发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项目完成后,学生要独立撰写项目总结报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思索、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总结经验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
[2]丁娟.项目化学习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3]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16(19).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范文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和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笔者拟以高职院校商品花卉专业《花艺环境设计》课程开发与建设为例,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建设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
职业资格研究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必须将职业资格研究、个人生涯发展目标设计、课程设计与教学分析以及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课程开发流程包括两大部分: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设计包括五大步骤,分别是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其中,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统称为“职业资格研究”。
在前期调研和充分分析了嘉兴市以及国内商品花卉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我校商品花卉专业建设指导专家委员会和专业教师共同将商品花卉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生态城市建设、观光旅游农业、花卉生产等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能够从事现代花卉园艺生产技术管理、花艺环境设计与实施、花卉贸易等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明确了我校商品花卉专业所涉及的三个典型工作任务,即花卉生产、花艺设计和花卉贸易。《花艺环境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花艺设计工作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
花艺环境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在花艺设计岗位上,遵照客户提交的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勘测结果,依据插花员和花艺环境设计师的职业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场所的花艺环境设计方案并组织现场施工或花艺作品的制作。接受设计项目任务后,组建项目设计团队,任命项目经理,勘察测量现场环境,综合现场勘测数据、客户意见和资材成本等因素,完成花艺设计方案和项目报价。与客户沟通确认后,组织人员采购相关资材,携带有关工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施工或花艺制作,清理现场杂物,完美呈现花艺设计作品。
花艺环境设计的学习目标 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借助工作手册、行业标准等有关设计资料,以教师拟定的花艺场景为设计对象,按照设计要求,遵循花艺行业有关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花艺环境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到最佳设计方案并予以实施。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使用工具、材料、设备等要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从事与花艺设计相关的工作,包括室内外庭院花艺环境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婚礼、会场、庆典现场、商业场所花艺环境的设计与制作。
花艺环境设计的工作和学习内容 (1)工作对象。花艺环境设计的工作对象是:花艺环境设计项目经理部的组建,项目任务书的制定,项目现场有关数据的勘测,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方案的设计与完善,相关资材、工具、设备的准备,项目现场的施工和监督,项目现场花艺作品的后期养护,已完成项目的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2)工具和工作方法。花艺环境设计所运用到的工具主要有:钢尺、卷尺等相关测量工具,彩笔、纸张、尺子等相关绘图工具,安装有绘图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设备,剪刀、修枝剪、老虎钳、小刀、去刺器等修剪工具,剑山、花泥(鲜花泥、干花泥)、花托、金属网等固定工具,铁丝、绿胶带、订书机、喷壶、包装纸、彩带、胶棒、胶枪、塑料绳等辅助工具,行业标准和操作指导手册。花艺环境设计所运用到的主要工作方法如下:场地的测量方法,图纸的绘制方法,方案的综合优化方法,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施工进度的控制方法。(3)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花艺环境设计劳动组织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经理在项目组成员间进行设计任务的分工,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设计方案的对比优化分析并选择最佳设计方案,项目经理组织并分配施工任务,项目经理和客户共同进行现场验收、客户签字确认等。针对花艺环境设计的工作要求主要有:能进行有效的客户和内部成员工作沟通,能勘察测量现场的各种尺寸指标,能绘制平面图、效果图等设计图纸,能制定并完成项目整体设计方案,能陈述花艺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能熟练使用各种专业工具和设备,满足客户对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修改意见,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遵守行业标准,能真实、客观进行自我评价,详细、规范、及时地填写项目完工自评、互评并存档等。
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见表1)。
课程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场所 课程实施场所如表2所示。
课程师资要求 《花艺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应优先选择具有“双师型”背景的教师,即既具有教师资格,又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且有花店从业或实践经验的教师担当校内主讲教师,校内兼职教师要求每年至少保证两个月的花店实践经历。校外兼职教师应优先从本地知名花店中选取,要求至少具有3年以上的花店业从业经验且主持或参与过多项花艺设计和施工项目。
教材编写及选用 编写教材必须依据本课程的标准。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课程的工作逻辑并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教材内容要紧跟国内外花艺设计的最新趋势,建议与知名花店合作开发教材,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花艺师作为主要参编人员参与教材编写。选用教材一定要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且为项目型教材,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及教材等的编写,应该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理念,注重实践,融工作于学习之中。课程职场化教学场所应最大限度模拟花店真实工作情景,如工作台、工具箱、资材柜、鲜花保鲜柜、题板、多媒体设备等。要建成并完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包括授课录像、参考图片、专业参考网址、课程课件、交流互动区等内容,重点建设完善“课程交流互动区”,努力实现师生在线交流、在线信息、在线回复、在线点评等功能。
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 课程总成绩=平时测评成绩(占30%)+期末测评成绩(占70%)。平时测评成绩是已实施教学的各项目学业评价卡成绩的平均数,期末测评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占50%)+技能考核成绩(占50%)。总之,本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程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以婚礼花艺设计与制作为例,学业评价卡如表3所示。
师资力量明显加强 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实践探索,《花艺环境设计》课程建设团队专业和年龄结构已趋合理,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60%,中青年教师比例达到8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课程建设负责人为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会员。校外兼职教师为嘉兴市知名花店高级花艺师,具有丰富的花艺设计与施工经验,团队教师主持并主要参与了浙江省花卉工初、中、高级以及插花员高级工和插花技师的考试大纲以及题库的开发建设工作。《花艺环境设计》课程被列为学院2009年度重点建设课程,《花艺环境设计》教材被立项为2010年度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项目。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范文3
一、当前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以课堂案例教学代替项目制教学
在实施“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过程中,许多院校对项目制教学认识不足,以课堂案例教学代替项目制教学。工业设计教学中课堂案例多为教师根据经验拟定的设计项目,常见的名称有“汽车设计”、“牙科椅设计”、“车床设计”等。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种不够真实的设计项目的理解往往比较抽象,仅凭借教师对某一产品原理描述以及网络参考资料,展开所谓的“市场调查”,然后给出一个设计概念。设计概念产生的过程中,“约束”学生思维的因素(如功能原理、人机标准尺寸等)很少,因此设计方案产生比较容易,而到设计后期阶段,一个简单的尺寸数据变更都可能将此方案。此外,在案例教学中,设计方案的评审是虚拟化讨论,这种脱离实际的讨论是肤浅的,不能发现产品化阶段的工艺性、经济性等问题,另外学生对老师的一些判断和指导也可能存在一些疑惑与不服,但又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解决。这种运用虚拟设计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模拟了设计实务,学生能掌握设计基本方法和流程,但在提高其实际设计能力方面尚有缺失。若在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中,所选课题改为企业实际项目,师生及企业相关人员参与教学全过程,才能有效弥补上述案例教学中的不足。
(二)项目训练内容缺乏完整性
来源于企业的工业设计项目比较广泛,有的侧重于外观概念设计,有的侧重于结构设计,也有一些是比较完整的工业设计创作项目。前两者无法对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覆盖,会形成教学盲区,项目训练内容缺乏完整性,也就达不到教学目标。比如现实中多数企业认为工业设计就是外观设计,所以非常乐意委托院校开展外观改良,以为外观设计仅仅是制作几张效果图,所以给予院校的设计周期往往较短。而教师引入这种设计项目之后,在训练内容方面只能斩头去尾,仅围绕效果图制作开展草图绘制、草模制作等内容的训练,往往将产品设计课程中所规定知识点如市场调研、人机工程学、结构、材料工艺及成本等内容忽略。这种项目制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导致学生缺乏对产品设计实际流程的基本认识,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对各种学科知识的整合设计能力。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完整的训练内容应该包括项目接洽、市场及企业资源调查、设计定位、概念设计、效果图设计、人机尺寸设计、模型制作、材料与工艺、成本估算、设计评审、样品试制与小批量试制对接等方面。(三)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不均衡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是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校内外或者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时,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工作,讲授设计程序、设计原理、工艺基础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的前期网络调研、草图绘制、效果图制作、模型制作等实践环节,但忽视了在课外接受企业专家指导的环节。由于企业专家参与的引导式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容忽视。当然,课外教学包括很多形式,从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角度来讲,包括设计相关法规学习、新产品市场调研、设计方案生产可行性调研等形式。只有通过课外教学延伸,学生加强隐形知识学习,才能使完成的设计方案更具完善。
二、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实施策略
(一)项目遴选
项目遴选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工业设计教学中,以很多院校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产品设计》课程为例,若采用项目制教学方式更能贴近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其项目制教学方式如下:首先,《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以某一产品为设计对象,开展项目接洽、设计调查、产品功能分析、造型元素整合、批量化制造实现跟踪等一系列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系统化产品设计的方法,培养一定的创业能力。其次,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管理实践、市场调研与分析、产品设计实施、生产可行性分析、批量化制造跟踪实践等环节。工业设计项目来源比较广泛,应该选择训练内容比较完整的项目作为《产品设计》课程的设计对象,但不能一味追求设计对象的“新、偏、难”,可根据当地产业特点选择比较常见的产品如剃须刀、理发剪、面包机、吸尘器等小家电。这类小产品设计工作量不大,能够保证在大纲规定的课时内完成项目的各个训练内容。笔者项目制教学实践中开展了项目遴选并最终确定以理发剪作为设计对象。首先是项目遴选的准备阶段。查阅本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名单,在网络上寻找当地的产品设计竞赛信息以及企业的工业设计人才招聘信息,目的是发现具备潜在设计需求的企业。通过开课前半年时间的关注,最终联系上某电器公司,其年度开发计划中有一项为理发剪开发设计,经过电话初步确认合作意向,并说明以项目进课堂的方式开展项目实施,企业方接受了这种做法。事实表明,在企业与院校取得双赢的基础上,即企业希望得到有用的设计方案,而学校则希望以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受益,这时项目合作是很容易达成的。
(二)项目教学内容分解与实施
笔者根据经验,以理发剪为例,将本课程98课时的教学按项目制教学内容分解为项目管理实践7课时、市场调研与分析7课时、产品设计实施70课时、生产可行性分析7课时、批量化制造跟踪实践7课时,分布在7周时间内。除产品设计实施在课堂完成以外,其它内容主要在课外完成。项目教学实施步骤如下:一是项目管理实践。教师与企业沟通确定设计项目以后,项目组长与指导教师共赴企业参加项目接洽,包括设计费用确定、明确双方承担的义务与权利,拟定合同;按照合同所规定的设计期限,制作项目实施进度表,明确责任人;根据项目实施进度表和教师统一安排,组长组织设计评审会(校内与企业召开若干次),并组织设计方案修改及后期跟踪。二是市场调研与分析。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学生能对设计方向有准确的定位。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合同拟定的设计要求,通过网络、商场开展现有理发剪的款式调研,分品牌、设计风格等类别进行造型元素的归纳分析,找出可借鉴点。其次通过网络收集各种除理发剪外的图片,以手机、MP3等电子产品为佳。最后邀请企业专家进行理发剪结构原理讲解,提出一些限制性的尺寸或结构。三是产品设计实施。此阶段可分解为草图、效果图、人机分析、机械制图、模型制作、版面设计等环节。由于《产品设计》课程都安排在《快速表现》、《计算机效果图》、《人机工程学》、《机械制图》、《模型制作》、《编排设计》等课程之后,产品设计实施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各单元基本知识,指导教师只需针对理发剪进行各环节间断性的指导,学生自主性完成设计方案。四是生产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完成以后,经过指导教师初步评审后,被提交至企业,由企业专家、师生共同开展生产可行性分析。从制造工艺、装配、材料、运输、成本等方面进行论证,并对方案提出修改建议或停止开发的裁决意见。五是批量化制造跟踪实践。包括样品制作、配色实施、结构设计、模具制作、小批量试制、销售推广等环节,由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参与。此阶段根据项目开发实际进程在教学时间上做适当的弹性安排。
(三)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中,应当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指导教师、学生、企业专家都将参与到各组设计方案的评价中。其次评价内容多元化,项目管理实践、市场调研与分析、产品设计实施、生产可行性分析、批量化制造跟踪实践都将成为影响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因素。
三、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优势
有关文献指出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可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实践证明,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模式(见图1)可有效训练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
(一)“真枪实战”式项目设计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方式多为创办个人设计工作室,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岗位专业能力,包括设计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本行业法律法规运用能力。一是促进设计能力提高。“真枪实战”式项目要求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意草图、完成逼真的设计效果图、绘制无误的外观或结构制图以及完成样机模型,这些训练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法产生的“从无到有”的方案构思,需要其拓展思维,从各种角度设想方案,提高了设计思维能力。二是促进新技术运用能力。“真枪实战”式设计项目方案的提出,需要学生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从新技术运用的层面进行设计方案创意。比如,软质LED触摸屏技术发展,可以提出可卷曲手机的设计;纳米重塑性材料的发明,可以将其运用于手残障人士的餐具设计。三是促进本行业法律法规运用能力提高。开展实际设计项目中,学生能够接触专利法规、环保标准等法律知识,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本行业法律法规运用能力。比如,项目成果在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过程中,会接触相关知识产权内容;在木质家具设计过程中,会接触密度板、夹层板、各类实木的国家或国际环保标准以及油漆、粘合胶水的环保标准。
(二)项目管理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掌握创业方法
图1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工业设计学生创业的主要形式是创办个人设计工作室,经营业务范围包括产品设计、模型制作等,开展企业委托项目的设计或者自主开发产品的专利转让。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把握新产品市场商机、设计收入与支出的理财、信息处理与分析、项目协调等方面提高自身创业能力,即有助于学生掌握创业方法。项目制工业设计教学过程中,以3至5名学生及企业专家组成项目组,并设立一名学生项目组长,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在项目接洽阶段组长可以参加各类项目承接会议,全体学生可以参加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会议、学习设计合同拟稿与签订、查看设计收入与开支情况、学习发票开具途径等。
(三)通过与企业深度接洽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有学者指出,社会能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谈判能力、企业形象策划能力、协作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学生通过与企业接洽项目初步培养了社会能力,因为学生不但要和合作的同学、指导教师打交道,还要与企业专家沟通。这种沟通贯穿整个开发过程,利用面对面、电话、在线聊天等方式进行设计与技术方面的交流。每次完成阶段成果需要评审时,要学会将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包装策划”,以良好的视觉效果手册展现给企业。同时也将面对评审苛刻的专业质问,如零件加工能否实现、成本如何等,很有可能方案被否决,这些也锻炼了学生的受挫能力。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范文4
摘要:本文讨论了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了经典的PBL教学法及其不足,对其教学过程设计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一个教学案例,另外本文还就应用PBL教学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PBL;软件设计模式;计算机教学;面向对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献标识码:B
“软件设计模式”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内容抽象难懂,目前的大部分教材仅仅在一般意义上给出了各种模式的定义、结构、代码框架,授课时容易出现内容空泛、言之无物的情形,学生感觉这门课程比较困难。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软件设计模式教学效果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科学生的特点我们很难改变,教材问题可以通过授课教师的主观努力,以讲义和补充材料的方式加以解决,而本文则主要讨论软件设计模式的教学方法问题,即在软件设计模式课程的教学中如何使用PBL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1PBL及改进的教学过程设计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中学”教学方法,最初是由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提出来的一种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思想,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引导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的PBL可以提高学生下面这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解决问题的技能;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组织利用时间的技能;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技能;计算机运用能力等。
在教学中引进PBL教学法后我们发现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是:时间消耗量大,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在班级规模较大时,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控制也存在很大的困难;以小组为单位,容易造成学生能力发展不均衡,出现小组内某些学生成为主导,另一些学生则滥竽充数的情况。为此我们对PBL方法作了一些修改,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 提出一个与本次课程要学习的设计模式相关的设计问题。这一步非常关键,提出的设计问题必须与学生已有的基础较接近,规模适中,是学生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与该设计模式相关的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对这些原则的讲授可以贯穿在该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重复和强调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使学生在其今后的设计中自觉运用设计原则,即使不套用设计模式,也能产生良好的设计方案。
(3) 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设计前面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求每个学生自己进行设计,但允许和同学讨论。
(4) 抽取并公布学生的设计方案,组织同学讨论其优劣,对比与事先提出的设计目标的差距并分析原因。
(5) 以相应设计模式的思路,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改进,并给出其简单实现。
(6) 从上述实例中提炼出要讲授的设计模式,总结其意图、结构、角色、示意性代码,分析其可能的变化。
(7) 布置一个类似的设计问题作为课偶作业,要求学生给出完整的设计和实现。
我校“软件设计模式”课程只有32个学时,在这么短的学时内让学生完整深入地掌握23个设计模式是不现实的。
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选取了其中一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选取的准则是:①是常用模式;②在模式分类中具有代表性。其余的设计模式则留给学生课后自学。
2一个基于PBL的设计模式教学案例
Strategy Pattern(策略模式)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设计模式,下面以该设计模式的教学为例,说明PBL教学方法的应用。
(1) 提出问题。某公司销售打印机时有一定的折扣让利给顾客,但折扣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不打折、每台减扣固定的金额、按售价的5%打折等。现在要为该公司开发销售系统,实现打印机销售时的折扣计算,要能够灵活地选用折扣计算方法,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增加或修改折扣计算方法,而不至于对整个系统的维护造成困难。
(2) 相关设计原则的讲授。本设计模式主要涉及三个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优先选用对象组合,而不是类继承的软件复用方式;分离变化,并对变化进行单独封装以使得今后对软件的维护局部化。在讲授这三个原则时,各举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3) 让学生解决第一步提出的问题,给出设计方案。设计时尽量运用前面讲授的三个设计原则。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动手,但鼓励讨论。
(4) 抽取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比照第一步提出的设计目标进行分析讨论。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方案进行讨论,一般鼓励学生主动提交,主动提交的学生一般认为自己的设计方案较好,此外也可以选一个不理想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
学生的设计方案五花八门,图1是其中的一种。
图1 学生的一个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部分运用了讲授的设计原则,如PrinterSaler使用抽象类Printer而不是直接使用具体类HPPrinter等,这体现出学生试图运用针对接口编程的原则;该方案将计算折扣的方法单独抽象成一个接口,但却是用打印机的具体类来实现该接口的,说明了设计者意识到计算折扣是变化的部分,试图将其分离出来,但却没有将它进行独立的封装,因此对改善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折扣方法的灵活选用并无多大帮助,而且由于抽象类Printer没有实现该接口,使得PrinterSaler通过使用Prinetr来计算折扣难以实现。
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一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发言,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的方案,指出其不足,并一步步加以优化,最后可以得到基于Strategey模式的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Strategy Pattern的设计方案
在此强调由于折扣计算方法的分离和单独封装,就可以通过实例化不同的具体折扣计算类ConcreteDiscount并赋值给Printer的引用变量(假定为Discount),然后通过调用discount.calcDiscount()灵活选用相应的折扣计算方法;折扣计算方法可以被所有打印机类复用,甚至可以被其他类复用;而且修改或增加新的折扣计算方法也不会影响其他打印机类的代码。
(5) 为了使学生有更为切身的体验,给出上述设计方案的实现代码,编译并演示运行结果。
(6) 从上述实例中提炼出要讲授的设计模式,总结其意图、结构、角色、示意性代码,分析其可能的变化。
(7) 布置一个类似的设计问题,作为作业,要求学生给出完整的设计和实现,提交实验报告。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情境项目;行动导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41-03
一、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特点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分成五大部分:
①造型设计基础概述;②造型设计基础的形态研究;③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三大构成形态;④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⑤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这是一门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链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形态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对形态的整体感知,锻炼其对形态的塑造能力。
二、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构成学科的历史及重要性,熟悉三大构成的发展趋势,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内涵,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与造型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家庭、办公、酒店、商业等典型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思维技巧,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发挥创造能力,为设计创出更宽的道路,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学会用构成规律来培养对事物的审美自觉性,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的艺术修养和创意水平,使学生能够胜任在设计公司和企业中的装饰工程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岗位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素养,具有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独立获取新知识,活学活用。
三、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思路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①打破传统观念,确立科学全面的思维模式;②着眼形态,培养立体感觉,掌握形式美法则的规律;③增强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提高造型技巧。打破传统的分开教学模式,使构成课程的各部分学科间的衔接和联系更合理密切,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课程内容也以技法训练为主,忽略了对造型本质的研究与探讨。实现课程社会化和实用化,及时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思路如下:企业调研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
1.行业企业调研,实施学习领域分析,确定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企业调研,建筑装饰设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家庭、办公、餐饮、娱乐以及其他行业的专门化设计等,结合行业需求与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归纳出家庭、办公、酒店、商业四类典型工作任务。这些任务从职业能力分析角度分别涉及到了室内墙面造型设计、室内色彩搭配、室内家居设计以及室内灯具设计。
2.课程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造型设计概述、平面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综合构成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我们把这种传统课程知识的排序看成一个并行体系,然后通过解构和重构,得到一个以行动课程能力排序的串行体系,主要包括:家居空间造型设计、办公空间造型设计、酒店空间造型设计和商业空间造型设计四个情境教学。
3.开发适合的载体,实现教学情境的能力培养与知识迁移。结合真实的工程项目,寻找适合教学开发的项目,以此为载体进行开发。
4.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形成逐步细化的梯队,逐层落实。①家居空间造型设计。以电视主题墙设计和玄关造型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解为六个项目:中式风格设计、田园风格设计、欧式风格设计、简约风格设计、日式风格设计、地中海风格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风格元素;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②办公空间造型设计。以公司LOGO墙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电脑公司形象墙设计、装饰公司形象墙设计、4S店形象墙设计、银行形象墙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企业文化;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③酒店空间造型设计。以快捷酒店总服务台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总服务台背景墙设计、总服务台插花设计、总服务台柜台设计、总服务台灯具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④商业空间造型设计。以专卖店橱窗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五个项目:女装店橱窗设计、商务男装店橱窗设计、珠宝店橱窗设计、童装店橱窗设计、婚纱店橱窗设计。以商业建筑门头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中式餐厅门头设计、门头设计、茶叶店门头设计、4S店门头设计。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不同空间的要求;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
5.制定详细的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的各项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师资配置、教学条件等。
四、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总结
1.教学条件。①课程教学团队。任课教师至少两名,其中主讲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辅导教师一般为来自企业的资深设计师,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②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校内开设造型设计工作室,主要有广告雕刻机、磨光机、木工机床、电脑、多功能翻板椅、投影机、演示台等设备。一次可容纳50人,一个班级,分组教学。校外实训基地为可提供真实工作岗位和任务的顶岗型装饰公司,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习计划,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培训,由实训基地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并且实施过程考核。
2.教学模式。创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体现理实一体化的工学结合特色。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创办,采用学校监督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方式,目的是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与企业任务结合的工作室为平台,企业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借鉴企业的运作流程,并适时引入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项目教学。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创设“工作小组”,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学,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完成教学评价。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盲目被动接受者,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受动感与依附感,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配合,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能动、自主地选择,并尝试主动去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也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调整。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工作小组的讨论、质疑、探索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更科学全面的思考、学会了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实现了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由于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了学生面对校园向社会过渡过程中“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转变,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实践来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采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情境教学法,每个项目情境由1~2个载体来支撑,每个载体分解为若干个案例作为子项目,每个项目都由六个步骤来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其中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能力培养、工作方法以及完成时间上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资讯阶段,主要是布置任务,学生做必要的理论培训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②计划阶段,将学生以工作小组形式划分,分组调研,搜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并获得参考资料和设计资源,在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填写学生记录手册,拟定工作计划。③决策阶段,学生在课堂可以采用PPT演示各自的小组分工情况、信息采集、初期草图构思等内容,然后小组互相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判断,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④实施阶段,以工作室实训基地为辅提供基本的素材、设备,在主讲教师与企业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设计方案合理调配资源动手操作,完成工作任务。⑤检查阶段,启发学生以各自小组为单位内部开展讨论,独立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努力解决问题。⑥评价阶段,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实施修改。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主讲教师和企业辅导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使学生通过努力自主解决问题。在项目情境教学法中,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配合启发式、讨论式、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保证教学执行效果。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等手段丰富表现技巧与效果,提高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4.考核与评价。突出职业素质的教育与评价,实施多元化学业评价机制改革,用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让企业优秀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订,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部分,及时发现不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参加企业实训过程中,由企业负责实施考评。积极参加国内院校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代评。学生实训采用“小组分工”的组织形式,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阶段都会有教师评价和信息反馈的节点,目的是将考试考核的重点分解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现过程考核。随堂任务考核占的比例为70%,整个情境的整体评价占的比例为30%。整体评价分为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态度评价两部分。
参考文献:
[1]陆红阳.现代设计元素[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2]肖勇.芬兰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吴国荣.色彩与视觉思维艺术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7.
[4]卢春生.建筑造型分析与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范文6
关键词: 课程开发 环艺专业 景观设计 工作导向
一、引言
景观设计课程作为支撑环境设计专业的“双翼”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系统性、操作性,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占比重和具体教学内容尚未达成共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随意等问题。德国不来梅大学的费利克斯・劳耐尔教授上世纪80年代首创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构建,将一项工作的完整流程作为一个学习内容,使学习与专业实践直接对接,学生学习过程更符合或接近企业的工作过程。本文借鉴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与方法,对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和实践,为完善环境设计学科体系和教育方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景观设计课程开发方案
1.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通过到多家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对不同规模的景观设计公司进行整体、全面的景观设计职业分析,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以理论知识讲解为基础,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景观的概念和涵义,以培养学生基本景观设计能力为目标。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以下三种能力培养:设计思维能力、场地空间意识和设计表达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具体来说,就是在理解景观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景观设计的一般规律、方法和操作流程,能够绘制设计方案图纸,编写设计方案文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小尺度景观项目的设计任务。
2.选取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指职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本质特征的工作过程[1]。现代景观设计涵盖了从中小尺度的庭院、广场、公园与休闲景观设计到大尺度的旅游风景区规划、生态恢复建设等海量内容。学生在景观设计课程开始前通过一系列室内空间的学习和相应的设计实践,已形成比较强烈的室内空间感和微观细致的思维方式,并养成了利用透视图直观表达设计思想的习惯。在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上,应根据学生能力、课程性质、社会实际需求综合考虑。选题首先要偏重于新颖、趣味性、可变性较高的设计任务,力图培养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兴趣和创新精神,拓展思维,体会内涵;其次,尽量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锻炼学生对空间氛围和尺度的把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结合前述因素并确保在有限时间内接触综合性设计内容,最终确定居住小区的规划与景观设计为典型工作任务。
3.转换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形成的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来确定[1]。景观设计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接受任务、方案设计、扩充设计、施工图设计与概预算等,按照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序化的方法,将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领域设置为任务书解读、设计准备、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方案展示、总结评价等若干主题教学单元。
4.创设学习情境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非常重视教学中对类似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根据工作分析和能力要求构建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活动内容,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学习,切实掌握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表1)。
表1 居住小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学习情境设计
5.建立评价体系
成绩评定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成果的同时看成对课程教学的间接反馈。以往设计类课程大多是根据学生上交的设计作业进行考核,评分标准以设计的图面效果为主导,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和随意性。景观设计课程的评价体系对课程考核项目进行了细化,包括资料搜集情况或调研报告、设计理念、设计创意、设计说明、设计方案草稿、CAD设计图表达、模型、效果图表达、整体效果等多个内容,实现对过程和结果的兼顾。学生最终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设计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设计作业成绩占60%。这样在最终成绩判定中,不仅考虑学生的设计能力,还对学生其他一些方面的能力有所反映。
三、教学成果小结
1.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应有别于景观学科的专业课程。在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专业范畴及相关知识的前提下,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应以微观意义上的、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内容为教学实践对象,如庭院、广场、街道、居住小区、城市公园等,以人的平视和步行为度量标准,以人的感官体验特别是视觉感官体验为主要依据进行设计,即“视觉景观设计”[3]。通过强调设计中的创造性和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既发挥了环境设计学生的优势,又与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在课程案例设计阶段,将综合性大课题分解成若干小课题,各小课题之间保持相互关联,考虑系统性、层次性和阶段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由浅入深、举一反三。根据课程整体课时安排和内容结构,控制每一个任务的尺度和难度,将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分解为中心绿地(含集散广场)、宅间绿地和步行商业街等三个阶段性的设计任务。对每个任务安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小专题,例如宅间绿地景观设计的任务包括场地认知、空间结构与分析、景观要素分析三个专题;集散广场景观设计任务包括基地环境认知、空间结构、场所精神和细部营造等四个小专题。虽然各个任务包含的小专题比较接近,但具体内容和深度是不一样的。通过反复练习,有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景观设计内容和程序,锻炼构思方法和创造性思维习惯,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2.突出实践、开放持续的教学过程
景观设计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应始终注意保持“系统化、过程性、 开放式”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激活学生创新能力[4]。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尝试:首先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对设计过程的关注和引导,而淡化设计结果。如在学生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采用现场勘测、调查问卷和类比研究等多种方式展开调查,培养学生调查和分析能力;其次是利用多媒体定期在课堂上汇报和展示阶段性设计成果,师生共同针对设计课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汇报者针对教师和同学的疑问与点评及时做出解答和回应。通过设置“居住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这样一个较大的课题为课程考核作业,在讲课之初就制订好详细的任务书和工作计划,并明确各阶段可供考察的设计成果要求,既对设计过程进行考察、展示和评价,又锻炼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讲解的能力。
3.启发互动的教学方式
传统“讲、练、评结合”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在动手实践之前先讲解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课题设计的目的,更好地开展设计。但就艺术类学生而言,纯理论学习既难以理解又不会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合到设计案例中,通过案例讲解和评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大有裨益[3]。教师可以借助一系列设计分析图和设计草图,以及对设计过程的细致描述,引导学生从功能、结构和艺术形态等方面深入、理性地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设计究竟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有遗憾之处,如何理解、学师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培养学生研究设计意识。
讨论式教学法在加强教学互动上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着组织、启发、引导、串联的作用。学生不再被动等待老师来改图,而是主动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和认识中存在的问题,二来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注意与学生适时换位,引导学生问教师答,督促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并通过多种讨论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
此外,还可以广泛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系统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包括校园网、FTP站点等)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将课件、图片、视频、评述等融为一体,并链接专业网站、论坛、设计大师的博客等,使课内教学向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课外学习延伸,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强化教学互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4):61-64.
[2]葛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寻找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形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108-110.
[3]宋立民,谢明洋,王锋.视觉尺度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