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文1

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全力建设区蓝莓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打造省蓝莓品牌,加快蓝莓种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加快我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二、目标任务

建设56公倾蓝莓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总体目标: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化要求。蓝莓产品质量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实现产值1000万元,使示范区成为幅射周边市、县乃至全省、全国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蓝莓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基地设置在湾沟镇沙金村,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20余户,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进行种植。

阶段目标:制定《蓝莓种植栽培规程》企业标准。宣贯标准,进行人员培训。

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限期整改。同时,年进行监督检查。扩大蓝莓种植基地数量,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迎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验收。

围绕蓝莓种植标准化基地,任务:利用三年时间。建立起由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监管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组成的一整套蓝莓种植标准化种植全过程安全质量控制体系。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建设56公顷管理科学、种植规范、集中连片的绿色蓝莓种植标准化示范区。

三、建设内容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种植工业园。通过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区蓝莓种植示范区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模式进行蓝莓种植。建立完善检测体系,加大宣贯力度,每年对基地和农户进行不少于2次的产前(育苗)产中(日常管理)产后(蓝莓鲜果精深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培训,使标准覆盖面达到100%可以解决蓝莓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使示范区产品达到绿色要求。增加农民收入,解放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就业、社会和谐、提高标准化意识。

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建立一整套制度(其中包括:部门联席制度。示范区监管主体的工作职责及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制度,示范区工作考核办法,示范区管理制度,协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等)

加强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全过程生产记录,确保每个环节有据可查和可追溯,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阶段

以企业现有资源为基础进行项目部署。

1.现有规模:现有绿色蓝莓种植基地10公倾。

2.基础设施:现拥有厂房7000平方米。

3.技术力量(人员)现聘请专家2名。管理人员5人。

4.工作基础: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基地20户,总产值达到200万元,采用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扩大规模。

(二)集中建设阶段

1.蓝莓种植面积由10公倾达到20公倾,基地数由20户达到40户,产值由200万元达到300万元。

2.蓝莓种植面积由20公倾达到40公倾,基地数由40户达到80户,产值由300万元达到500万元

3.蓝莓种植面积由40公倾达到56公倾,基地数由80户达到120户,产值由500万元达到1000万元

(三)总结考核阶段

对蓝莓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年月由检查验收组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验收合格后形成总结报告,逐级上报。

五、保障措施

1.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有相关政策保障,出台相关政策。营造氛围和实际支持的政策体系,贯彻政策机制,注意对农民、农工的影响力。

2.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形成“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投入机制。示范区建设所需工作经费应以项目承担单位投入为主。

3.生产投入品监管

无违法记录。有年度生产投入品专项监管文件和实施监管记录,有年度监管文件、工作计划和实施监管记录文件。对农药、肥料、种(苗)等的监管文件和依法监管记录(禁用品、打假、使用者的反映等)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文2

一、宣传主题

规范生产,依法经营,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及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违法行为和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保障源头农产品食品安全。

二、主要内容

1、开展农产品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结合《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知识普及宣传。特别是针对当前生产主体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状,重点宣传不同的责任主体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法律后果,突出强调农产品生产主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以增强法律的震慑力。

2、开展农业标准化技术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标准化知识,增强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结合农产品品种和农时季节,举办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强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宣传和技术指导,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避免农产品中药残超量而危害生命健康。

3、开展打击生产经营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违禁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非法添加违法行为专题宣传。努力提高生产经营者遵纪守法意识,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对生产者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增强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假劣农资识别能力,及时组织开展业务工作培训和快速检测技术培训等。

4、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以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为主题,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科学合理使用农资和识假辩假农资知识,送法律下乡进村,送科技入户到地。查处并曝光一批假劣农资产品和违规违法行动。积极推介一批诚信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和放心农资产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合理选购农资,科学使用农资,安全从事农业生产。

三、宣传培训途径或方式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科技下乡、生产技术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资经营人员培训、印发宣传资料等机会和方式大力开展农产品食品安全宣传与培训。

四、工作要求及其他事项

1、依照法律法规宣传。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时,要按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平台信息。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文3

今天,省、市专家一行莅临X检查验收X县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鞭策和极大鼓舞。

X年,经国标委批准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以来,在国标委和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心支持下,X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现将创建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介绍。树高千尺,源自根植沃土。X县位于X省东南部,拥有X年农耕文明史,素有X之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全县辖X镇X乡、X个国营农场、X个街道办事处和X个产业集聚区管委会,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总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总人口X万,其中农业人口X万,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

守正出新,行稳方能致远。近年来,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资源投入逐年增加、管理体制持续完善、技术机构逐步健全、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我县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在体系建设、科技推广、标准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高标准粮田、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为主的五大特色农业品牌。我县也相继荣获X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完成情况。蹄疾步稳,凝心聚力。我县在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之初就明确了示范县建设的总体目标,从标准覆盖率、农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对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努力完成各项目标。

通过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的建设,我县各龙头企业、示范区精准掌握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覆盖县辖区种植(养殖)、加工、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和农业信息服务全过程,全县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生态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全面繁荣,农业综合标准化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稳步提升!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高屋建瓴加强制度保障,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X年,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项目。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畜牧、水利、财政、环保等职能单位为成员的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领导小组,同时,我县又成立了由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科技、气象、农机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印发了《X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关于成立

X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考核办法》、《X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X县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明确了具体实施细则、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并将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四制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创建示范县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示范县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强基固本加强市场监管,凝心聚力提升管理水平。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我县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把控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产品市场检查,做好农产品质量监测,有效维护了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公信力,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X年--X年,全县共出动检查人员X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万余份,检查市场、超市X家,检查获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X家,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X个,样品合格率X.X%。通过检查进一步宣传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规范使用,使生产者、经营者提高了对无公害农产品规范用标重要性的认识,对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躬身笃行强化服务保障,提质增效推进体系建设。

X年以来,我县以周家口物流市场为依托,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运、市场流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经营模式,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群体,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适应我县农业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逐步建立了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气象服务标准化体系;不断加大对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跟踪检验和标志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广和提倡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治理农产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宣传筑牢人才支撑,强化培训提供科技保障。X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X广播电视台、新X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普及、宣传工作;通过科技下乡、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科技活动强化了对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化指导,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印制各种标准宣传材料十万余份,举办农业标准化知识讲座

X次、培训班X次,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标准化、认识标准化、支持标准化、实践标准化的良好氛围。

(五)持续强化标准编制工作,着力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X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标准综合体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构建农业标准综合体,制定和相关标准,基本实现了标准覆盖X主导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率达到X%以上,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渔网编织作为我县脱贫攻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覆盖了全县X个乡镇场办的X个企业和加工站点,从业人员达X万人,带动X万名贫困人员就业脱贫,产品占据全国X%以上的市场份额,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可创产值X亿元,但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渔网生产标准,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因此制定渔网产业标准、促进渔网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迫在眉睫!我县以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为契机,组织人员积极与省标准院联系沟通,邀请该领域专家多次深入企业一线,实地座谈了解渔网行业的生产工艺、产品特性、产品要求等,编写了生态网笼产品标准,对生态网笼的分类、规格、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并于

X年X月实施,填补了生态网笼技术标准的空白。X年X月,X县被授予“中国生态渔网之乡”荣誉称号,这对于我县生态网笼行业优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我县共组织制定了X个省级地方标准、X个市级地方标准、X个团体标准;编写印刷了《X县农业标准体系汇编》丛书和《巧媳妇工程产品标准汇编》共计X套X本,收录各种标准X余个,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标准制修订任务。

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X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标准化服务推广体系;培育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X个,带动农民合作社X余家,新注册家庭农场X余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了优质粮食、优质林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繁育基地等省级标准化示范区X个,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X个,全面形成四大标准综合体,认证蔬菜、果品、食用菌、粮食等方面的绿色食品、无公害有机农产品X多个,有效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四、创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X)社会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我县技术应用覆盖率、标准化入户率、标准化应用率、标准宣传培训率均达到X%,项目辐射区生产环节技术规程应用覆盖率达到X%以上,标准培训率达X%以上。周家口食品有限公司、朗丽食品有限公司、海创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获得省级XA、X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普爱饲料有限公司、中农福安粮机有限公司、牧原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等X余家涉农龙头企业分别荣获市长质量奖、县长质量奖。培育了邓城猪蹄、周家口牛肉、李家小磨油、舒庄双黄鸭蛋、香之缘香油、红提葡萄酒,黑色农庄系列、李寨大白菜、郝岗乡辣椒、胡吉镇粉条等“X县十大特色农副产品”,有效提升了农副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

(X)经济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有效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我县新建高标准粮田X万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年均增长X.X%;示范种植户年净收入增长X%。全县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X%以上,标准化示范区内的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幅达到X%以上;核心示范区农户生产成本下降X%,年亩净产值达到X元-X元,辐射区生产成本下降X%,年亩净产值达X-X元。

(X)生态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在全县范围内强化了产地环境监管,全面推行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通过在各个生产环节上的改进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防止环境污染,为实现我县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可行性;大中农场

中图分类号 F3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19-01

大中农场位于大丰市东南部,毗邻国家麋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 200 hm2,其中耕地面积5 066.67 hm2,水面533.33 hm2,林地866.67 hm2;土壤质地砂壤—轻壤,有机质含量1.22%,年平均气温14.3 ℃,无霜期216 d,年降雨量1 045 mm。主要从事水稻、麦子、瓜果蔬菜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无公害畜禽规模化养殖。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大中农场规划于2015年前,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园区基本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网络健全,运行机制基本完善。

1 基础设施完善

农场实现条田化管理,沟河配套,灌排分开,“五纵九横”的灌排河道健全完善。一级提水总站3座,小型泵站17座,灌溉干河25 km,灌溉支渠70 km,灌溉农渠650 km,其中防渗支渠25 km,防渗农渠100 km,灌溉保证率达95%以上;农机总动力2.5万kW,各种农具400余套,稻麦生产机械化率100%。农场加大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现代农业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2 农业资源丰富

园区中心规划400 hm2,远离城镇,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一是水质、土壤、空气洁净无污染,达优良等级,符合生态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要求。二是淡水资源丰富,用于灌溉的水资源由通榆河引至王港河、疆界河,再由提水总站抽至场内灌溉干河,通过二级提水用于灌溉。三是防风林建设好,植树绿化比例高,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3 人力资源雄厚

全场现有总人口近4 000人,在职2 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26名,其职称中高级15名、中级36名、初级43名。中心农科所建成后,依托公共科技平台,对外服务场所达到500 m2,有实验室12间,涉及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肥、气象等领域,培训场所面积200 m2,可同时接待200人培训。

4 农业生产状况

大中农场以稻、麦生产为主,年产水稻4万t、大麦及小麦3.5万t、杂交制种稻0.3万t,年生产销售稻、麦良种1.5万t。2009年开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的西瓜、马铃薯、葡萄等瓜果种植已初具规模,高效设施农业优势凸显。

5 “四新”应用情况

农场年引进稻、麦新品种20个以上、新技术5个以上,年推广新品种5个以上,新技术3个以上。农场主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小麦“精种、扩行、降苗、调肥、保健”十字栽培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正向系统内及周边地区推广。

6 组织机构健全

科技示范园建设得到了省主管部门和地方科技局、农委等支持,成立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集团公司董事长和分管领导担任,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园区的项目管理资金投放、硬件建设等具体工作,制订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职责权限,做到有规可限,有章可循,保障规化的落实。研发机构为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农业科技中心。产学研合作单位为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省种子站。

7 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经济效益。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使用,特别是以大田农作物种植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苗木花卉示范区“三大载体”为建设内容的核心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现代农业迅速成长,提高示范区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通过现代生态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产业园、特色园的建设,将带动沿海主导产业的领先发展,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区域内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增效、企业增收,从而为沿海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三是生态效益。科技园建设遵循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倡导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理念,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产、加、销体系,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高效化生产为前提,以创造良性生态环境为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1-4]。在建设过程中,同时对农业环境的综合整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建成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区。

8 参考文献

[1] 王延春.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326.

[2] 何艳桃.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09-281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 粮油;高产创建;现状;意义;问题;建议;昌都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72-02

高产创建是将单一的增产技术集成推广应用而启动的粮食增产工程。通过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实现了粮油作物的高产。从2006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高产创建工作陆续开展,实施高产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粮食单产。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和标准化生产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种植业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措施。昌都市从2008年开始在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上开展高产创建活动。2008―2016年,全市在10个粮食主产县(区)实施了粮油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实现了粮油增产、生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昌都市将其作为种植业的核心工作紧抓不放,作为种植业的品牌工作着力打造,努力扩大创建规模,提高创建质量,增强辐射影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高产创建面积逐年扩大,单产稳步提高并创下昌都市粮食作物9年连增的奇迹,本文总结了昌都市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1 昌都市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现状

昌都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高产创建项目,到2016年,在全市10个县1个区的实施面积、参与农户数量、粮食增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市10个县1个区实施作物从2008年的青稞1种粮食作物扩大到2016年的青稞、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等5种粮油作物;实施县由1个发展到10个;参与农户数量由0.12万户扩大到12.35万户;实施面积由200 hm2扩大到2.67万hm2(表1);粮油总产量由2008年的16.74万t增加到2016年的17.63万t(表2)。2008―2016年,昌都市共实施粮油高产创建面积达11.49万hm2,粮食总产量达154.23万t。通过实施高产创建项目,实现了昌都市粮油作物增产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了昌都市粮食总产量12年连增。

2 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的意义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耕全市地质量;集成技术,集约项目,依靠科学技术,主攻粮食单产;制订标准,提高品质,节本增效,促进增收;突出地方主要作物和优势种植产区,抓好大县、大片,通过高产创建示范活动,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坚持行政、技术同步,上下联动,按照区、地抓万亩高产示范,地(市)、县抓千亩展示,县、乡抓百亩的攻关原则,逐级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全面提高全市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

2.1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是促进“一产上水平”的重要保障

没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更没有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一产上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本区要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业标准化生产既是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突破点,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条件。全市只有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才能创出一批高标准的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出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品牌农产品,增加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能力。

2.2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是提高科技利用率的重要举措

农业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为农民群众所掌握,能够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面,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农民田间地头,提高了科技入户率,达到种植业增产、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的。

2.3 开展高产创建是积极探索粮油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有利于集成创新一批实用农业技术,提高推广应用水平,有利于提高产出率和种植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提供条件,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

3 粮油高产创建存在的问题

3.1 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大部分农牧民未能认识到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具体意义,将粮油高产创建等同于常规的高产示范片区,从而在行动、措施方面缺乏创新,导致规模化高产创建的效果不理想[1]。

3.2 技术服务不完善

目前,市农业推广服务中心、11个县(区)农业推广站、138个乡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共有农技干部376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154人、技术员210人。由于大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并未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对农业栽培技术不熟悉,在全市376个农技推广人员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数不足40%。导致大多数高产创建实施乡村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存在盲区,从而导致高产创建质量不是很高。

3.3 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昌都市农村劳动力中文化水平达到初中以上的仅占5%,其中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2%。同时农村中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中老年人及妇女等,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昌都市种植业先进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应用[2]。

3.4 自然灾害较多

施高产创建的9年来,昌都市每年基本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灾、霜灾、洪灾、雹灾、病虫草害等自然灾害,其中2009年、2012年最为严重,受灾面积分别达到4 266.67、5 066.67 hm2,占全年总播种面积的8.0%、9.2%。由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大面积高产[3]。

3.5 工作缺乏合力

由于对高产创建工作认识的局限,认为高产创建工作仅仅是农技推广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配合较少,完全由农业部门单独负责。

3.6 农用物资价格上涨

近年来,昌都市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日趋严重,家用物资价格均有所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4 发展建议

4.1 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市农牧局要制定标准化生产及高产创建示范活动操作规程,从行政、技术、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此外,还要制定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活动管理办法,明确组织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督查制度、考核办法等,推动标准化生产及高产创建示范活动有序开展。

4.2 集约资源,合力推进

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和标准化生产是一项综合措施的整合过程。在项目实施中需要整合农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吸收各行业专家参与到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工作中。在资金投入上要集约重大的项目资源,与良种推广补贴、植保工程、科技入户、测土配方示范施肥等项目相结合,保证示范区域建设的物质和资金投入,确保全市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的有序开展。

4.3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

开展粮油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是全市种植业的一项主要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参与,各级涉农部门要高度重视,务必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整合农业、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力量,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确保把高产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4.4 三级联动,以县为主

为加强项目执行力度,各级农牧部门一定要根据工作职责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自治区负责制定全区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工作方案,制定技术操作规程,督促检查工作落实。市级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全市各县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的实施方案,并督导县制定县区级实施方案,要成立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工作小组,制定操作规程,组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考核验收。项目县是项目实施主体,各县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4.5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全面促进科技入户

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主题技术培训,引导农牧民应用先进技术,积极参加优质高产创建活动[4-6]。要充分利用各类型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农业高产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普及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知识,提高项目区、项目户的高产创建意识和管理水平,通过培育示范项目、示范区、示范村、示范户的具体实例,以点带面来推广各类农业生产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为切实保障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取得成效,区、市、县三级农业部门要抽调精干技术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按照自治区的总体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所有参与点上的技术人员必须在春播前进点开展工作,确保高产创建示范各项技术服务到位[7-8]。

4.6 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

在保障农牧民对土地承包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耕地向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集中,从而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并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5]。昌都市要研究耕作、播种、管理、收割等单一环节的机械化技术问题,更要加快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普及。

5 结语

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昌都市粮油生产引入了新活力,对挖掘昌都市粮油生产潜力、推进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为全市粮油生产探索出了新的发展道路[4]。今后,昌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不断加快,进一步挤占粮食种植面积,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加快实施粮油高产创建项目,保证全市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9-13]。

6 参考文献

[1] 李洪彬,曾世伟.关于丰都县粮油高产创建的思考与建议[J].南方农业,2012(6):58-60.

[2] 蔡前英.益阳市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4(22):74-76.

[3] 熊玉唐,朱怡,冯泽蔚.贵州粮油高产创建项目5年成效与经验[J]耕作与栽培,2012(5):37-41.

[4] 郝桂霞.湟中县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93-294.

[5] 赵贵宾,岳云.甘肃省持续推进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6(5):13-16.

[6] 张改连.临县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的几点启示[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10):54-55.

[7] 崔东成,张焕斌,金星海,等.延边地区粮油高产创建测产情况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1(1):68-72.

[8] 田文湘,徐勤青.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农业信息,2010(6):45-46.

[9] 桑亚松.浅谈整建制粮油高产创建在肥东县的实践与成效[J].基层农技推广,2015(11):62-64.

[10] 赵贵宾,岳云.持续推进甘肃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5(12):10-13.

[11] 田春华,韩强,楚春生.对嘉祥县实施Z油高产创建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4):309-310.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范文6

2011年1月26日,陕西省政府出台《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通过设立“陕西省标准化贡献奖”,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市、县、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采取把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等保障措施,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使标准化战略成为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技术保障。

根据《纲要》,到2020年,该省将力争使重点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内先进、西部领先水平,部分优势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升。《纲要》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节能环保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为确保标准化战略的有效推进和实施,陕西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陕西省标准化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完善保障措施,设立“陕西省标准化贡献奖”,制定标准化贡献奖奖励办法,省财政每年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各市、县、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预算,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出资参与标准化活动,建立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并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标准化宣传和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

2. 湖南:瞄准10个领域推进标准化

2011年3月2日,湖南省推进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今年,该省将瞄准现代农业、服务业及社会事业、食品质量等10个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

目前,全省14个市州已全面启动标准化战略。会议要求,今年半数以上的县(市区)要启动标准化战略,并出台推进标准化战略的相关举措,力争在现代农业、服务业及社会事业、食品质量、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10个领域,推进标准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提出,湖南省要大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优势产业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烟花爆竹国际标准化;积极推进稀土材料国际标准化工作,完成轨道交通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加强文化创意、中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服务农业现代化;加强有色金属、红色旅游、物流等支柱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3. 海南:全面启动标准化战略

今后5~10年全面提升海南标准化水平

2011年3月16日,海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海南省标准化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标志着该省已全面启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这是海南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意见》指出了海南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是海南今后5~10年内全面提升海南标准化水平的纲领性文件。海南省实施标准化战略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该省标准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建立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服务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适应性、有效性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实施和应用标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与法规、规章更加协调配套,支撑法规、规章有效实施的作用明显,标准化工作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具体目标为:到2015年,全省服务产业、新兴工业等优势产业的重点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争取旅游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海南,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在海南的数量达到10个;全省各市、县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到80个,热带水果、无公害瓜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培育海南名牌农产品80个以上。

根据《意见》,海南省在2011年至2015年,每年将培育一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每个市、县不少于2个,在一些传统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全面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到2015年,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每年制定服务业、农业、环保、新能源、安全、卫生、资源节约(节水、节地、节能)和地理标志产品等方面的地方标准50个左右;到2020年,地方标准总数达到800个左右,建立起科学合理、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安全保障体系。

大力实施标准化,携手质检总局建设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

2011年6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海南省政府在海口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确定了国家质检总局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13项重点工作,和海南省政府支持海南质检事业发展的11项重点工作。在签约仪式上,海南省省长罗保铭说,未来5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质检工作对于海南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海南将全面加强与国家质检总局的通力合作,全面落实好支持质检事业发展的工作,大力实施标准化的名牌战略,强化质检系统的基础建设。此次省部战略合作的每项重点工作都包含具体项目和要求,措施针对性强,内容充实,对促进海南的发展意义重大。其中明确,出台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将海南相关特色地方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建设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质检总局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13项重点工作是,支持海南把“质量兴省”工作作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手段,支持海南实施便利快捷的检验检疫通关措施,支持海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支持海南大项目建设和发展新型工业,支持海南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支持海南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支持海南大力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支持海南免税店建设和实施旅游购物优惠原产地签证,支持海南发展外向型热带现代农业,支持海南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支持海南质监系统能力建设,支持海南检验检疫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基础设施和检测能力建设,支持海南发展邮轮游艇产业和海洋旅游经济。

海南省政府支持海南质检事业发展的11项重点工作是,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兴省工作,大力加强口岸建设与开放,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深化省部共促农产品扩大出口合作机制,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支持建立口岸疫情疫病预警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质监系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质监系统基础建设,支持检验检疫“科技兴检”。

4. 深圳:专利与标准化融合推进

从专利的竞争到标准主导权的争夺,是国际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深圳,一大批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在经历国际市场竞争的历练之后,较早地认识到这一点,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之路。仅在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三年来,园区企业共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1037项,其中国际标准246项,国家标准344项,行业标准447项,产生了一批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成果。

顺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2007年,正式《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2009年,又相继出台了《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和《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当年对243个标准化项目资助奖励总额达2906万元。2007年至2009年,深圳市财政总计投入9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同时加大对国际国内标委会秘书处的引进力度,已有2个国际工作组和19个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落户深圳。

2009年进行的深圳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新设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了原市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能。主管知识产权工作的部门被整合了,并不意味着知识产权工作受到削弱。有关专家认为,机构改革后,将有利于推进专利、商标、版权、标准和商业秘密的高层次融合,有利于实现专利技术与标准的捆绑,从而增强我国技术在未来国际产业标准中的发言权。深圳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推进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契机。2010年11月,知识产权、标准化两个领域的发展规划被整合成《深圳市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2015年)》,并向社会公布。《纲要》明确提出了5年内“把深圳建设成为创新能力突出、运用保护有力、体制机制完善、专业人才集聚、辐射效应明显的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强市,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结合的示范城市”的目标。

产业联盟是推进专利和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形式。过去由于体制的原因,行业内既有专利联盟,又有标准联盟,两者并存且缺乏沟通。如今,两个联盟同属一个部门主管,在政府部门推动下,钟表、珠宝等多个行业的专利、标准联盟建立了融合协调机制,整体推进企业的专利和标准化工作。作为半导体照明(LED)产业聚集地,深圳市有LED产业上中下游企业1100多家,2009年产值达245亿元。LED产业作为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企业专利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推动下,原LED产业标准联盟和专利联盟整合成了新的LED产业专利和标准联盟,40多家骨干企业成为联盟成员,以此为平台,专利和标准工作融合推进,行业创新能力得以大幅提高。

根据《深圳市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2015年)》,到2015年,深圳市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将累计达2000件以上;落户深圳的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将达到50家;全市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的示范企业达到200家。

5. 广州出台首个标准化创新奖,最高一次性奖40万元

2011年3月24日,《广州市标准化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在广州质监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这将是广州市出台的首个标准化创新奖励管理办法。据悉,凡广州市开展的标准化项目,只要符合相应的要求,最高将可一次性获得40万元的奖励。该奖项原则上每两年评审一次。

有效采用国际标准亦可申报

标准先行,可推动占领产业高地。广州近年来尤其注重标准化工作。根据《征求意见稿》,凡在广州市注册(登记或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标准化项目,符合本办法所列奖励范围的,可申报标准创新奖。奖励范围包括:主导标准研制、参与技术性贸易壁垒(WTO/TBT)应对、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尽管没有研制标准,但如果采用国际标准取得显著成果,也可以申报奖励。对此,市质监局将组织专家,成立标准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原则上由市标准化专家库专家组成,开展标准创新奖的最终评审工作。

奖项两年评审一次

纵观广州,之前萝岗区就率先设立了区级“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一次性给予20万元,有效推动了标准化工作。今后将推出的广州市级标准创新贡献奖,原则上每两年评审一次,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按照申报项目的创新程度、技术水平、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定。而根据评审情况,各级别奖项可有空缺。其中一等奖的评审标准为:主导研制的标准创新性强,主要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开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工作,并发挥重大的作用;或者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一等奖每个奖励金额40万元,二、三等奖的奖金分别为20万元和8万元。

《征求意见稿》强调,申报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剽窃、侵夺他人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标准创新奖的,由市质监局撤销并追回奖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的单位,两年内不得参加评奖。据悉,正式办法自实施之日起有效期五年。

相关链接

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

跨入21世纪,WTO、ISO、EU等国际组织和美国、日本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出标准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这是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国际标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突出重点课题和重点领域是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WTO/TBT协议中规定了世界各国和国际标准化机构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义务。国际标准化机构在制定国际标准过程中,要确保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文件公开)、开放性(参加自由)、公平性和意见一致(尊重多种意见);要确保国际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EU标准化战略强调要进一步扩大欧洲标准化体系的参加国(2010年发展到25个国家),要统一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进行标准化提案,要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形成欧洲地位,加强欧洲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均把确保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国际标准化战略、标准化政策和研究开发政策的协调、实施,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其实他们的标准化战略的重中之重还是国际标准化战略。 EU也把国际标准化战略作为重点,要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统一进行标准化提案,要在国际标准化中形成欧洲的地位,所以EU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美、日和EU相比,也深感处于劣势。

在战略实施上,各国都将重点放在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重点领域中,日本将信息技术的标准化、环境保护的标准化等放在重点领域的17个标准化课题上。美国和加拿大将健康、安全、环境、贸易、产业等方面的标准化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

科技开发与标准化相统一

各国在研究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将科技开发与标准化政策统一协调。美国规定:NIST参加ANSI的理事会,对ANSI举办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财政支持。计量测试领域的专家,参加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科研人员参加标准化活动和参加标准制订情况均作为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按照参加标准化活动多少打分 )。NIST的 300名计量测试专家参加过1200多个标准的制订工作。1999年度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有2832人参加了标准化机构的活动,利用标准2669个。

日本在2000年4月制定的"国家产业技术战略(总体战略)"中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普及和应用技术开发成果的观点,把标准化作为通向新技术与市场的工具,深刻认识以标准化为目的研究开发的重要性。日本还规定要将科研人员参加标准化活动的水平作为个人业绩进行具体考核。目前,日本产业技术研究所、产品评价技术基础机构等科研专家分别参加了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标准分会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标准化活动。

亟待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

发达国家为了有效推进国际标准活动,注重培养熟悉ISO/IEC国际标准审议规则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日本为了更好地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准备大量培养以民间企业为主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对国际标准化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英语水平高,有渊博的知识,是该领域的技术或标准化的专家;掌握整个国际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动向;知道自己所属企业、产业在国内及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与位置,以及与该技术有关的国外企业和产业的动向;懂得该领域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有关国家政府的政策策略等;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充分向有关各国和各企业的专家说明采用日本标准提案将会给世界带来的好处。这样的人才可通过MOT的研究和教育来造就。MOT比MBA增加了很多技术要素。在美国,设MOT硕士课程的院校已超过100所,欧洲和亚洲各国近年也加快了创建这种院校的步伐。

事实、论坛、协商三标共进

“事实上的标准”是通过控制市场来确定技术上的主导权的。由公共机构制订的标准称为“公共标准”。

处于事实上的标准和公共标准之间的标准,是论坛标准或协商标准。国际标准最近变化的特点是,论坛或协商活动非常活跃,它是事先进行企业联合,迅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组织。论坛是为了实现特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是任意形成的标推化组织,而协商是一种特定方式的企业联合。

在论坛或协商活动中,信息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的标准化论坛,美国占58%,日本占25%, 欧洲占14%。以美国为中心的FORUM也积极地向其他区域普及推广,这对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标准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