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的功能

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1

【关键词】红盖头;民俗意义;文化功能

在赣南客家婚俗中,新娘出嫁时一般都会穿喜庆的红色礼服,红盖头与新娘所穿的红色礼服相搭配,更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氛围,红帕遮面迎合了新娘怕羞的心理。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里,红盖头还可以起到趋吉避邪的心理抚慰作用,因此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赣南客家婚俗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独特存在。

一、婚俗中的红色元素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在很多场合人们习惯用红色来表达喜悦和祝福。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红色的春联,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红色的窗花,红色的灯笼,红色的鞭炮,装着压岁钱的红包,红色的头绳,红色的衣裳……到处洋溢着红色,传递着人们的喜悦和祝福。在远古时期,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生死轮回,鲜红的血液被认为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所以人们会在死者遗体周围洒些赤铁矿粉围成圆圈,用意是为死者祈求新的生命,此时红色已被赋予祈福纳祥之意。在今天中国人的观念里,红色能使人想到温暖和活力,增加喜庆氛围,因此成为了人们表达喜悦和祝福的媒介。

人生仪礼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是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四个重要阶段。婚礼在赣南客家人生活中意义重大,是两个异性成年个体组建家庭、延续家族血脉、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开始。赣南客家婚俗程序繁杂、仪式隆重,婚庆仪式也特别复杂和讲究,从婚礼进行的时间顺序而言,可分为婚前礼俗、婚事礼俗和婚后礼俗三部分。和中国大部分地方一样,在赣南客家婚礼中,红色元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存在,红色的新娘礼服,红色的盖头,红色的字,一把红色的伞,红伞的作用是,新娘出嫁尤其是上轿下轿时,不能晒到阳光,因此要打一把红伞。还有座位迎亲队伍的标志物的红彩,红彩用一条长红布,两端系于两根连枝带叶的桂竹上,由两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扛着。其中红盖头尤为突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二、“红盖头”的民俗意义

在赣南客家婚礼中,新娘头上一般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帕,这块红帕就是红盖头,这块盖头要等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是民间迎亲途中的重要礼仪之一。红盖头呈正方形,大约五六十厘米宽,以前都是在家里自己做的,现在集市上有卖,很多人嫌麻烦大都到市场上买。红帕的上面,绣有各种不同的花朵,红帕的周围,密密麻麻的点缀着一小捆一小捆的红绳,红绳上系有带根的葱白。绳子在客家方言中和“孙子”的音是一样的,取谐音寓意为多子多孙。对于红盖头的意义,其来源有很多说法,归纳起来,一是为了避邪,二是因为姑娘怕羞,三是认为古代兄妹婚的遗留。

关于红盖头的来源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末年,康王南逃途中遇到了追杀的金兵,正在走投无路之时,一个在场上晒谷的姑娘将他藏在了倒扣的谷箩里,救了他的命。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康王送给姑娘一条红帕,并要娶姑娘为妻,约定明年的今天来迎娶姑娘,到时只要她上山时将红帕盖在头上,就可以找到她了。康王辞别姑娘,到了杭州,做了南宋的皇帝。第二年,他如约而往。谁知山野之间处处都有红帕盖头的姑娘,哪里能找到原先那位姑娘!原来,那农家姑娘与康王邂逅以后,思量再三,觉得嫁个君王还不如做个村妇自在,可皇命难违,却怎生是好?与小姐妹一商量,最后被她们想出这么一个精囊妙计。这个故事越传越广,姑娘们都觉得有趣,以致从此以后出嫁时都要备一条红帕盖头。这则红盖头的小故事从侧面上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女子的机灵和智慧,对婚姻自主、生活自由的渴望,对权势的不屑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抗争。还有一种传说认为红盖头来源于古时的兄妹婚。在远古时期,百姓触怒了天帝,于是,天帝命风伯和雨师兴起铺天盖地的呼啸洪灾灭绝人类。天神却不忍心让勤劳善良的伏羲、女娲两兄妹无辜受难,便送给他们一只竹篮,让其以篮代舟躲过灾难。洪荒过去,人烟绝迹,唯有他们兄妹二人,为了繁衍生息后代,兄妹结为夫妻。出于遮羞,女娲“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后来各地百姓相沿承袭,以避邪恶、求平安。

三、“红盖头”的文化功能

女娲、伏羲是神话传说中的任务,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有待考证,他们的故事和红盖头的结缘,或许只是古代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对当时婚姻形态的一种富有诗意的浪漫想象和可爱创造。因为在封建社会,礼教比较严,女子一般很少出门,古代12岁以上未婚女子通常不见外人,即使男性亲属也不例外。婚礼进行时该女子仍然是姑娘,因此不能让外人看见包括新郎。入洞房后,姑娘已经升级成为主妇,可以见外人了。盖头的作用就是在出娘家入婆家这一段路上保护女子不被外人看到,从而保证新郎是除了女子父亲之外,第一个见到自己妻子的男性。这应该是流传至今婚俗中红盖头的最实用价值。红盖头风俗和其他很多风俗一样,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在客家妇女的服饰里,冬天都要在头上裹一块头巾,具有避风御寒的作用,至今老年人依然如此。这头巾跟红帕有诸多相似之处,形状大小相似,只是颜色上多是传统的蓝色。另外,在赣南客家婚俗中用的红盖头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价值,客家妇女在生育之后的月子里头上必要裹上头巾,也是作为挡风驱寒之用,红帕正好留到生产后当头巾用。与之有关的传说典故可能是古代文人为了解释这种社会现象,在总结民间口头传说或者是在阅读历史典籍中有关的知识后,进行的一种文化再创造、习俗再生产的结果。红盖头的出现、流传应该与中国封建社会婚姻礼仪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

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2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3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4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围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5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景观可视化渔村威海

土地是有生命的,村落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同时在千百年的演化中构筑了各种人居聚落的安全模式,它是大地景观生命的元素和节点。①

任何一个村落在营造自身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延续原有的文脉,在村落原有的文化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使村落形象独具特色。伴随着我国滨海渔业转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胶东海岸村落的景观设计反映出了某些不足,表现为:第一,缺少将传统民俗文化应用于村落景观设计的科学方法,尤其对村落传统民俗文化的调研没有吸收民众的观点和意见;第二,历史人文景观的破坏问题日益凸显,一些有历史价值的传统生产生活场景被破坏;第三,村落景观资源过度开发带来了生态破坏问题;第四,在一些同源文化区域,村落景观建设相互模仿,加剧了“千村一面”的现象。

本文以威海山东村传统民俗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山东村独特的村落景观,研究民俗景观与地域民俗文化之间的渊源,阐述如何在传统民俗文化中保留、延续和发展胶东民俗景观文化并实现景观的可视化表达。

一、民俗文化在村落景观设计中可视化表达的理论与方法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②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其艺术形态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食俗文化和民间节庆等,多为今天我们所说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各类民俗活动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财富,并成为提升地区形象、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视化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文化的依存性

民俗文化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动态的旅游要素,独特的文化性是民俗景观永久的生命力。研究中涉及到地方感的概念。对于居民来说地方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在提供所有的人类生活背景的同时,给予个人或集体以安全感和身份感。③

2.民众广泛的认知性

民俗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生产、生活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与内涵的文化特征,使民众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此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旅游者也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3.文化营造与传播性

现代民俗活动兼具吸引当地民众、外地游客参与的双重特性,民俗景观所依托的独特文化是吸引游客的法宝,同时又是向游客传播当地文化、展示当地文化蕴涵与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民俗文化在村落民俗景观设计中可视化的表达方法

在现代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根据特定地方文化的特点,结合现今村落的具体环境,灵活地采用以下不同的表达方式,达到延续地方文脉的目的。

1.景观再现

历史久远的村落空间,经过长期的时代交替与演变,多数已被历史所湮没。结合现代村落的功能,通过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能体现特定风貌景观的空间节点进行选择性恢复,创造出既能体现历史文脉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景观空间环境。

(1)原貌的片断再现

基于历史环境原址上的景观再现一般采用局部复原的方法来表现地段历史的文化氛围,虽然这种历史景观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但此类景观的形成能产生出拥有历史意整理味的空间,人们从文化的回味中领略到村落的沧桑美感。

(2)意象的环境再现

某些村落历史空间是结合独特的自然环境共同产生的,形成了具有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环境景观。出于突出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考虑,可以选择在异地恢复,以再现历史景观的意象。此类景观设计注重的是历史场景“神”的再现,为人们挽留住颇具特色的村落印象。

2.景观重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很多往昔的村落空间不再适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对待这些空间,应该通过设计将有价值的景观保留下来,让历史环境的某些物质要素能够得以有效的利用。

村落中的古建筑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这些建筑进行功能改造利用,也是一种景观重塑。保持其外观形象特征,经过结构改造来调整内部空间,以适应现代功能的要求,赋予古建筑以新的生命力。

3.景观标识解读

历史久远的村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沉积,其中部分历史空间残存的遗迹经考古发现和挖掘已重见天日。为了体现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可以结合村落标识设计的方式来展示传达。

(1)遗迹自身展示性的标识

通过发掘重新显露出来的村落历史遗迹通常是原空间景观的局部,其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任何现代景观所不能替代的。可以为其开辟出一定的空间领域,满足观赏展示的要求,将其自身作为景观的主要题材,有利于做出最直观、最准确的诠释。

(2)景观纪念物揭示性的标识

如果不具备进行实物遗存展示的条件,同时又在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地点上,可以根据史料文献记载,以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形式形成纪念性的景观,来对村落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地点性标识,形成村落历史文化的纪念性标志。

二、胶东民俗文化在海岸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研究区域简介

山东村位于威海市环翠区东北面十五华里,隶属于孙家疃镇,依山傍海,特有的“妈祖文化”与“渔文化”的水融,形成了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海洋渔村。首先,村落特有的山地岩石、海水、沙滩、河流以及丰富的植被群落,这些自然要素决定了威海渔村建筑的自然群落格局,加上因捕鱼生活而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的穿插,使村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④其次,村落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以广场为中心,以点、线、面的组合形态为骨架的空间结构和场所精神。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渔民们打鱼、祭祀、表演、晾晒和补网等活动所形成的有次序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学术意义上的广场。特殊的场所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色彩,也塑造了胶东村落特殊的人文特质,这充分表现了海洋文化状态下生产与生活在景观空间上的交融。

本案提出海岸村落新休闲的概念,挖掘海洋与渔文化资源,使其达到渔业的产业转型,探索胶东滨海海岸村落新的休闲和新的生活。规划分为四个区(图1-图6):新渔港、渔文化展示、新渔市和渔民公园。

(二)威海山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民俗文化的可视化要素

本文在威海山东村村落文化调查中融合了地方文献调查⑤⑥和面访两种途径,归纳出村落文化与现代民俗景观设计相互转换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三)分析研究威海山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民俗文化的表达

1.新渔港区

该区是体现渔港风情的核心地段,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竖向构筑物——灯塔形成的规则视觉港湾形象,深深打动了游客的心灵。灯塔作为景观序列的重要节点,不仅承担其固有功能,更演绎了渔民的生活场景,成为渔民各种节日以及海上活动的主要聚集带。港湾向临海面的海上鱼市带全线打开,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渔文化感受和商业活动为一体的新空间形式。新渔港为渔船提供了更大的停泊空间,同时发展成为可提供观光和了解水产养殖和加工过程的场景式表演场地,展示了渔业的完整故事,而这里的渔民每天都是“演员”。

创意来源:渔民把渔船看作自己的伙伴,是赖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渔民对它爱护备至。早期的渔船都做成近似凸起的鱼眼造型,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点睛,等到黄道吉日,船主会敲锣打鼓放鞭炮,亲自为渔船点睛。新渔港把“渔文化”作为设计的灵魂,让每一个人了解渔民的故事、渔船的故事。

2.渔文化展示区

威海渔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材料之一便是石头,博物馆设计构思即来源于此,它承载着渔村发展的历史。整个渔村设计采用石头的元素和海岸线密切结合,建筑的具体形式融入渔村建筑另一种标志性材料——海草,结合现代设计手法,突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性与艺术性。

渔民博物馆不是对乡土建筑的克隆,也不是单纯对传统民居形式的提取,而是在追寻村落“根”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抓住乡土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稳定元素,并注入新的设计构思。石头、海草是渔村建筑的主要材料,也是渔村建筑最本质的乡土文化,设计的根本就是处理好山、海、村落和渔民之间的关系。

3.新渔市区

该区的水产交易是海滨地段最具地方特色且最能体现渔民生产活动场景的场所,它形成可以动的景观序列,对知识探索型的游人具有吸引力。每天的水产交易发生在早上3点至9点,场地清洗干净后,即可变成一个宁静开阔的临海广场,是游人喜爱的开敞空间,既是海上直销区又可以作为一个多功能游憩空间。另外,新渔市为商业贸易提供了开发餐饮型服务的机会,提供了生产型空间和旅游购物、观海休闲度假的功能,体现渔市的新功能和新技术,为游客、商人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渔文化感受和商业活动为一体的新的生活方式。

4.渔民公园

渔民公园的开发是以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要整理功能,既反映胶东地区渔村的景观特征,又反映当地民俗文化,打造了一个以新休闲理念为导向的渔业新村。从景观改造角度看,该区立足于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属于海岸生态边坡植被修复和保护区,以绿色生态植被确保稳定的边坡。从旅游角度看,旅游度假风景区是以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以渔文化为主要内涵,以风海奇观、地域民俗为特色,为渔民和游人提供一个可以放松的理想区域。

民俗文化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课堂;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4-01

民俗文化作为最大众化的文化,是所有文化孕育和萌芽的起点。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绽放在我国的文化丛林之中。由于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民俗文化的生存现状堪忧,很多民俗文化已走向没落。寻求民俗文化的重振之路,无疑需要从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入手,由此我们开始提倡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保护民俗文化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需要,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

我国的民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聚集了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将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引进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听闻更多的奇闻逸事,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量。例如,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婚娶、祭祀、节日、服饰、饮食等的描写。教师可以适当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拓展以增加学生的见闻,在课程中引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中华传统经典,发挥其德育功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强化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学生群体是民俗文化最重要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是迎合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综合素养绝不仅限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它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历史文学,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我国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模式都还是紧扣课本进行分析与背诵,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掌握的知识量十分有限。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学生在学习屈原的诗作《离骚》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述经历史沉淀而形成的端午节文化,对端午的各项习俗进行讨论,使学生对于屈原和端午文化有更深厚的理解。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增加了民间艺术、时令节气、传统礼仪、天文地理、岁时历法等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可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教学的取材范围较窄,仅限于古诗词、文言文和名人名家的文章。这些范围有限的取材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民俗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人文地理、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有力地弥补了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不足。如老舍的《茶馆》既描写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将中国茶文化的民俗特色描写到极致。这些优秀文化历久弥新,既保留了优秀的元素,又糅合了时代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适合走进语文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四、有利于辅助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