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课程 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8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藏在学校管理中的课程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要对学校课程管理展开研究,应首先厘清其基本的内涵和特点,这是当前课程管理研究的前提。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内涵

(一)课程管理源于管理

课程管理是从管理中推演出来的,自博比特以来就遵循着这一逻辑,但在课程论研究史上却少有二者之间关联性的著述。事实上,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课程管理活动源于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的课程管理自教育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但并没有植根于独立的学校教育中,而是存在于国家的行政管理之中,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等活动联系在一起,如在中国奴隶和封建社会,国家把教育事务的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张“政教合一”,教育的管理权(包括课程管理权)掌握在官员手中,由政务官司徒管理教育。因此,早期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其说是一种教育管理活动,不如说是一种行政管理活动。从本源上看管理活动是课程管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这一观点在现代管理活动诸如科学化管理、科层式管理、系统管理以及人际管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管理活动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管理模式。

2.现代课程管理理论源于现代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研究的基础源于现代管理理论。一般我们认为是博比特开启了课程管理的研究,其《课程》的理论来源就是当时社会上最为流行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所追求的不是高深理论的研究,而是课程的科学化和学校管理的效率。认为要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就必须借助于科学管理原理,促使课程管理科学化,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标准化。因此,课程管理理论的肇始,无论是基于学术探讨,还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都是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的。

(二)课程管理本质的规定性

管理就是物和人的管理的辩证统一。因此学校课程管理既要关注课程相对已定的目标和任务,更要关注处于活动、发展中的人。由此我们认为学校课程管理不是一个现成的或预定的文本,而是在教育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共同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具体地说就是学校课程管理者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及学校实际,有效地整合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实现一定的课程目标而对课程的理念、课程设计过程和以及课程运行过程所负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以确保学校组织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特点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学校课程管理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第一,独特性。学校课程管理是一个伴随课程实施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独立于课程之外的一种物态工具,也不是独立于管理者及教师之外的客体存在,而是融于学校的独特哲学理念之中,存在于管理者与教师主体观念之中,是学校课程实践活动的精神文化内核所在。通过这种精神的外化活动,使此学校成为与其他学校不同之所在。通过大量优秀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说明: 管理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更没有什么最好、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公式、标准等,管理就是一种实践,只有最适合本校内在和外在环境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因为“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

第二,实践性。学校课程管理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方式,课程在没有学科化以前就体现着实践性的本质,古人对“学、思、习、行”的论述以及对“学致于行而至矣”的呐喊; 近现代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对“课程即经验”的论述以及当前课程改革对“教育回归生活”的呼唤,无不证明课程与实践的关联性。作为课程论研究领域之一的学校课程管理从学校产生时起就是学校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它蕴含着大量的现实问题,如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等等。服务于人、解决学校生活的疑问、使其健康成长是其本然的价值追求。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又直接推动着管理的性质、内容和发展等。当我们审视一种课程管理时,不是看这个体系的论述语言有多么华丽、构造有多么完整,而是要看它对现实的有效性。否则会产生难以避免管理中的教条主义倾向,正如徐继存教授所言:“以思想或理论剪裁现实,用思想或理论规范现实,都将使我们难以避免教条主义的巢臼,造成唐吉可德式的历史悲剧。陷入自我构造的教学观念世界的教学论研究者,就会有意无意地遗忘了教学生活世界,就容易将教学论研究当成了一种纯粹知识的追求,而不是当作一种知情意相统一的智慧探索活动。”因而实践性是课程管理的本质特性之一。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性,也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从而也就失去了对教育工作的兴趣; 管理中不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得过且过和因循守旧的学校生活。明确了学校课程管理的实践性有利于我们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逻辑进路,坚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管理本质论,实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跨界思维;管理学;社会工作

跨界思维,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产生的,相对于“平面思维”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也叫空间思维、互联网思维,是运用于商业领域,改变商业模式、引起产业变革的一种潮流;特指能从多角度、多视野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跨界思维以交叉、共享、跨越为特点,对于课程的跨界嫁接,跨界思维强调通过学科交叉、实现课程融合,最终达到课程的跨越改革目的。在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跨界思维,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四方面研究如何对管理学课程进行应用性跨界改造。

1.教学思路的跨界改造:以教学思路的转变为切入口,注重学生的管理思维训练

传统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有关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相关管理思想,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内容。注重学生显性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和管理思维的训练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处于次要位置,甚至被忽略的状态,使得管理学课程不能适应社会工作专业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的需要。教学思路的跨界改造就是转变教学思路,从注重理论的学习转变为注重实践训练,从注重管理学课程显性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其隐性素质的开发,完成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素质的跨界转变。

2.教W内容的跨界改造:配合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计划,梳理管理学课程的关键知识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

传统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管理的职能来编排的,目前大多数教材都是按照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安排篇章,再进一步细分知识点,大量介绍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追求大而全,整本教材知识容量大,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不仅在时间上没有教学保障,学生还特别容易感觉枯燥无味,并且体会不到课本内容与管理实践的直接联系。而社会工作专业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很多专业实训课程,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这些课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个管理项目,学生要成功实施该项目,不仅需要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的跨界改造就是以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计为依托,对成功实施这些项目涉及的管理知识和方法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炼、转化,以这些关键知识点为主干来重新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项目实训提供管理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借助综合实训平台对相应的管理学知识进行实务模拟,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3.教学方法的跨界改造:以服务项目为驱动,以体验式教学为核心,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将基础平台类管理学课程跨界嫁接到社会工作专业,就应该结合跨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跨界改造。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课程的讲授方法可以以社会工作专业安排的实践教学计划为依托进行,以社会工作专业搭建的实践教学为平台,以社会实践项目为驱动,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管理学基本知识和原理的传授。通过社会实践项目中所呈现的真实管理情境进行迁移学习、实践实训,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自身体验机会,达到相应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目的。如下图所示。

4.考核方式的跨界改造:以全面衡量为准则,实行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

以往管理学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笔试为主,考核内容也以测试学生对教材及讲授的知识的识记为主,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对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点,因此,要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与指挥棒作用,对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跨界改造,树立以应用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考核观念,建立新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管理素质的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管理学课程的考核可以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全面衡量为准则,实行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由单一的笔试拓展到社会项目计划书的设计、策划方案的撰写;实训、服务项目的策划、执行等过程性环节的监控考核。实行“理论考核+方案考核+行为考核”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体现了既考核结果又考核过程,既考核知识又考核技能,既考核认知又考核行为的全方位考核理念。

总之,管理学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的跨界嫁接,需要在充分考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等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应用性改造。秉持跨界思维的理念,配合社会工作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重新梳理和编排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应用型教学内容,再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以社会实践项目为抓手,进行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实务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目的,也达到提高教师管理素质,形成管理思维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5日

目前,高职院校都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思想指导教学,但是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缺乏互动与交流、实践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概述

(一)管理学教学现状。《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的课程,涵盖的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科学方法。作为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不言而喻。管理学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授和理论灌输为主,讲解过程中结合的案例,与实际的管理模式结合不够紧密,由于该课程开设的广泛性,青年教师开始陆续补充到教师体系中,这部分老师缺乏实际企业工作经验,也没有机会参与企业调研和咨询,对管理学原理在各类组织中的应用缺乏实际的感受,致使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深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管理学课程特点。管理学基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表明学生仅仅学习学校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有组织的实践教育始终是大规模扩招后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对管理学课程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第一,管理学教材学生一般自己看得懂,有较强的可自学性。这使得学生对课堂兴趣及听课价值的感受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灌输式教学,学生认为没必要认真听课和做笔记,就算没有认真听,也会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考前努力复习也会通过考试。

第二,抽象性特点。管理学中很多道理和结果都难以直观地看出来,这增加了学习的枯燥性和理解的难度,甚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混淆高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其办学的思想普遍带有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混淆的特征。这表现在:一方面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教师仍未摆脱自身原有的普通高等教育思维的惯性,对知识理论教学重视有余,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但教学内容易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另一方面重单一的专业技能训练,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致使目前许多毕业的高职生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上均显不足。

(二)管理学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高校的课程设置,既有综合素质教程,也有针对专业课程所设置的专业课。不同教学属性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也会存在着不同的课程设置。而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也会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属性。许多高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属性,全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统一的设置,教学针对性不强,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十分理想。

(三)实践课程较少。根据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今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管理实践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四)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在“工学结合”的思想指导下,不少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较差,主要表现在:1、校企结合难度大。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校企结合点,学生到企业不能真正顶岗实习,大部分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只是在企业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成为企业急需的临时工(有时是因为订单多、赶货而急需更多的工人),谈不上管理技能的训练。2、校内实训薄弱;在利润驱使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表面上很重视管理学的实训,但真正能投资模拟管理实训室的学校较少。3、实训教师极其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有经验的管理实训教师。

(五)互动式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正确贯彻。互动式教学相对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来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讨论、辩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目前,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

三、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现存的这些缺陷必然要求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能够设计出更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案,具有浓厚的工商管理教学特色。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管理类营销专业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以培养中基层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能够作为现实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后备人才,通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和锻炼,胜任这些工作。这些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适应社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因此,既要注意培养具体的管理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管理环境,学会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PPT课件、Flas、相关音像和录像资料等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电子教案、情景剧、管理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游戏、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交互式教学,能够适应高职层次的教学需求。

(四)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管理学理论是一门发展非常快的学科,为了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也为了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管理学科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另—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五)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形成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的特点,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管理沙龙等。

(六)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可根据学院当地的情况与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如建立小企业家训练中心综合实训基地。由管理教研室和企业分别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另外,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管理实训。具体有:1、企业资源。加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机会,加强与企业家、重点工商业企业的合作和联系。将企业引进学校,鼓励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建设实验室,开发实验、实践、实习课程,并让学生顶岗实训,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到共建企业的生产现场担任主力,在管理者的直接指导下亲自体验并处理管理工作;2、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管理咨询公司、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行业协会力量,开展应用性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培训、实践教学开发与课程建设,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和联络,加强与市属政府管理机构的联络和培训;3、内部资源配置。争取院校配套应用性建设方面的资金,申请鼓励开发和实施实践教学优惠政策,争取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资金,引进实践教学和双师型人才,配备应用性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负责人,建立应用性课程开发团队。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国华等.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4

一、档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档案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在档案学中最先建立。档案管理学属于应用档案学范畴,是一门“研究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的规律,阐述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学科”。档案管理学是档案学中的应用学科,研究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的规律,阐述n案管理的一般原理、技术和方案。从研究对象看,它的研究范围与内容似乎应涉及所有门类档案的管理问题。但由于档案的门类繁多且各有特点,所以现在的档案管理学并不能将所有门类档案管理的内容全部纳入其研究范围之中,而只能在传统的以公务活动档案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研究范围,拓宽其领域。比如,档案管理学不仅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文书学相关密切,而且由于它是档案学的分支,因此同历史学、行政管理学更是密不可分。随着学科分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大, 档案管理学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一门学科, 而是由许多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群。档案管理学由一门基干学科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已是不争的事实。

档案管理学的教学范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导论、档案管理的一般方法与技术,具有普遍性的专门档案、新型载体档案以及资料与实物材料的管理方法。在修正与补充具体内容方面需要注意:档案价值的鉴定应放在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前进行;在档案收集工作中,应讲清楚档案馆藏的数量与质量关系问题;档案的等级与统计是档案工作中的综合管理手段。对于档案的整理方面,应该加大实验课的深度与力度。关于如何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这是今后档案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环节。从课程建设来看,档案管理学呈现强化与弱化并存的趋势,档案管理学是关于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学问,可以说, 档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水 平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因此,一般来讲,高校不仅有系统深入的课堂讲授,而且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

二、档案管理的学科建设应以实践为基础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提高和升华,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只是空洞的教条,从而失去了指导实践的意义。档案管理学的课程教学应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但长期以来,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应用层次低,技术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档案管理学专业应该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档案工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初步转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出形式上的灵活多样、内容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先进等特点。其方法有实验室教学和档案管理业务环节实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实践方式的调整和转变。档案管理学的编写与阐述,必须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档案管理学是应用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要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者有明确的原则、技术和方法为依托,所以,增强档案管理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尤为重要。档案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密切联系当前工作的实际,而且还应预测档案馆馆藏建设的宏观控制、档案鉴定标准、档案馆库建设规划、档案利用服务的发展前景,对档案工作现代化等问题都应着手研究并做深入调查。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建设是具有先导性的, 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课程建设是否成熟,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产生影响的大小,是由学科建设发展水平决定的;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反映,同时对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管理学课程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11

Research on the Modular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LI Zhen[1], LI Shixiang[2]

([1]Hubei Business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479;

[2]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e modular teaching mod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 purpose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It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management course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learning problems such as fragmentation,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Connection problems. Management course module teaching, help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the need independent colleg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management course; modular teaching

1 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1.1 什么是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在著名的程序化指导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Riasat Ali,2005)。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有两种,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也称作任务模块,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另一种是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也称作能力模块,它是以执行能力为依据,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中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指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

1.2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1.2.1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一是模块化教学增强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例如,管理学课程可以根据知识体系划分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又由一个或几个单元构成,每个模块之间可以是并列或递进的关系,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自由组合操作,灵活性强。同时,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灵活地增减教学模块的内容,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二是模块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教学模式的灌输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是讲授-接受的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模块化教学中,教师会合理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三是模块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学,因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而模块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教学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1.2.2 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模块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性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课程的章节来讲解,没有针对性,模块化教学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再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模块,教学目的性强。二是模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精简不必要的知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2 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相对于一本、二本高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是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然而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教学基本是仿照一本、二本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基本上是按传统的管理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来安排篇章,这种安排系统而且全面,但是独立学院的管理学课程的课时普遍少,大约40个学时左右,这样要面面俱到,教师连讲纯理论的时间都不够,更谈不上用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学时了,导致在教学时间上没有保障,学生也感觉很枯燥无味。

2.2 学生学习动力方面

一方面,管理学课程理论性很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它揭示的是企业管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仅靠传统的教授方法,独立学院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管理行为的实施主体和主要对象都是人,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社会实践,然而独立学院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再加上独立学院学生之前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社会经验匮乏,无法感同身受,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动力不足。

2.3 教学方法选择方面

独立学院多数教师习惯于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通常是按照教材的篇章对管理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的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谈不上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 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3.1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结果。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功能定位、区域定位以及专业定位三个方面。功能定位基本上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区域定位上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专业定位上是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所以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有合适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理论深度,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其特征表现为厚知识、强技能和高素质。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管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管理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管理思想,并能将一般管理知识灵活应用到各种管理活动中。教学培养目标为:一是了解管理前沿理论;二是掌握管理基础知识;三是能够运用管理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可见,管理学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致的。

3.2 很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

管理学课程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该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同时,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然而很多独立学院教学沿用了传统的纯理论性的教学体系,在管理学课程上还是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模块化教学改革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按照岗位需求对学生所需的知识结构进行模块化分解,然后整合管理学课程内容,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学习也可以组合学习,而且,模块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弹性化及碎片化学习模块,适应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知识共享、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是围绕某个模块采用讲授、讨论、模拟、实验、练习等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很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

3.3 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使得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成为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教与学的矛盾突出表现在过于强调教师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模块化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针对管理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专题讨论、项目等教学形式,为学生们创设高度逼真的管理情景,让学生深度参与这些直观的感性的知识,使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模块化教学模式减少了纯理论的讲解,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并且利用有限的学时时间学到更多的应用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3.4 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

模块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化教学实现了教师从单一教学方式到多种形式教学的转变,从教学到导学的转变,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授课前要作好知识准备,精选教学任务并完成各个模块的导学任务,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评估时尊重学生成果。同时要研究各个模块的教材及相关资料,深度挖掘适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自学资料,编写更适宜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指导手册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然而,教师自身对管理知识领悟能力及教学方法驾驭能力是决定模块化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训练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 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思路

4.1 确定管理学课程模块教学步骤

首先,明确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以传授管理知识为基础,提升管理能力为本位,为社会区域经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目标是以独立学院学生的能力养成为中心的,即立足于学会应用理论和技能、学会社会活动的教学目标。其次,进行课程教学分析。管理学课程教学分析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和教学环境分析。再次,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块设计。在管理学课程教学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设计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的设计应该以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为依据,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最后,是管理学课程模块教学的组织实施。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各个模块进行合理筛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例如,有些模块需要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有些模块需要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方法,而有些模块则需要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

4.2 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模块化教学的关键点就是设计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根据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将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性实用性综合处理,编写统一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管理学课程通常是其他管理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时,还未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管理学课程应按照由基础知识到前沿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思路,整合管理学教材的内容,把其分为三大模块:管理知识模块、管理能力模块和管理素质模块。管理知识模块采用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管理思想与管理理念等基础内容。管理能力模块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包括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引导与控制能力、激励技巧应用等方面内容。管理素质模块主要采用项目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学生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协作、自我管理和创新思维等内容。三大模块下面根据需要可以划分出若干小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内容和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3B409)成果

参考文献

[1] 狄寒梅.管理学教学方法改进研究.科技信息,2011(5):127.

[2] 杨娜.高等院校战略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经济师,2014(12):252-253.

[3] 宋伟,安锋.基于模块化技能训练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手段研究――以实战模拟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为背景.民营科技,2014(7):304-305.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高职 管理学 教学 思考

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理论上 “必需、够用”,注重技能培养。对于高职的工科类专业和课程而言,这一点相对容易做到,也利于操作;对于就业面广,技能宽泛笼统的经管类专业及其课程而言就相对困难。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当中如何体现高职特色值得探讨。

一、《管理学》这门课的特点

1.一般性特点。管理学是从一般原理、一般情况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进行研究,不涉及管理分支学科的业务与方法的研究;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科学,管理学是各种应用型管理课程的基础。

2.综合性特点。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3.实践性特点。基础应用性这是本课程遵循的首要原则。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学习管理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管理中学习管理。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二、《管理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适的高职教材。管理学教材很多但适合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教材就非常有限。存在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许多教材在内容取舍上不适合高职教育。许多教材虽然在难度和篇幅上都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整体上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追求内容的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教材把属于领导职能范畴内容之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就篇幅过大;在讲述计划、决策、控制等职能的方法时,许多教材选用的内容过于“专业化”,既难以理解学习,又不实用。二是案例选取不当较为突出。这方面主要的问题是案例选用生产企业的偏多或枯燥乏味,学生对案例里涉及的行业和企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不太懂,对案例既不感兴趣也很难准确进行分析或对别人的分析也难以判断。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目的。

2.实践性教学的难点。各高职院校及其教师们关于如何进行实践性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可是许多实践环节往往难以落实。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文化环境当中,影响管理者决策和管理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际关系。管理学中强调:管理者必须拥有三种基本技能,其中两种技能是随管理者层次高低不同而不同,只有一种技能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人际技能。不把学生直接放入实际复杂的具体环境当中体会管理,而空谈管理的设想是否正确是没有意义的,更难理解管理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3.参与式教学的困难与尴尬。首先,上好一堂好的参与式教学课,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非常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工作量普遍较大的情况下,一般老师是很难有精力备好这样的课;其次,班级太大不便于开展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一般20-30为宜,但我们现在的班普遍过大,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影响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学生长期缺乏参与的习惯使参与式教学有些尴尬。在长期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下,学生整体参与的主动性很差,只是面狭窄,缺乏独立思考。不是几个学生垄断发言,就是全部成为点名式发言,发言的形式沉闷。这都使参与式教学走了样,反而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

三、《管理学》教学中的几点启示

1.明确和强化管理学课程的技能。高职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但不是每门课都直接和具体岗位挂钩,把管理学和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三门课的任务混为一谈是管理学教材和教学经常犯的错误。忽视了管理学的特点和任务。管理学就是通过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素质,提高学生对管理重要性的意识,为学生后续专项管理课程的学习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是告诉学生具体能管理什么事情。

2.案例教学要贴近生活。管理学的一般性决定了管理理论适用于所有组织,不应太多的选择学生很陌生的企业案例,而应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案例。管理本身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更需要直接参与实践。选择恰当的案例非常关键,案例的有趣性、可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应贴近身边,贴近生活。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体现管理的实践性,加深对管理的理解,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组织职能时,就可以用本班班委的职位设置、职位责权、任职条件等方面作为案例。

3.教学要贴近专业。不同的专业对管理学知识的要求侧重会有所不同,管理学教学内容也要相应进行调整。比如,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侧重领导职能及其有关的激励、决策、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对市场营销专业应侧重计划和沟通方面的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因为该专业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也不一样,在管理学教学当中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上的不同。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要注重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注重对领导能力培养。

4.在教学过程要体现管理的实践。管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控制、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处处运用管理理论,体现优秀管理的魅力,进而增强对管理价值的认识。

(1)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课堂考勤。要求考勤的学生必须站在讲台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习惯于在公众瞩目下的“动口”能力;轮流考勤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名字相互被叫过和听过,以在细微中强化学生之间的情感;要求考勤时必须看着对方的眼睛以体现尊重,理解管理中的非语言沟通,同时也可发挥管理的控制职能,防止“替答到”的出现。

(2)让学生参与提供案例或宣读小案例,培养了他们查找、筛选资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为他们提供表达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针对现有案例发言,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平时成绩的评价中体现管理。对于学生干部缺课要比普通学生缺课扣分要重;对于公假前后学生的缺课要比平时缺课扣分要大;对于学生课堂积极发言要加分。根据对于不同班级的,不同专业的特点要在平时成绩分值分配上要有所不同,鼓励积极的方面,限制消极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守康 《浅议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三大件”》,科学咨询,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