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定边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6920km。,居住人口3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万人。境内土地辽阔,地貌复杂,分两大类型,北部为风沙滩区,面积为2734km;南部为白于山区,面积4186km,占全县总面积61%。南部白于山区沟壑纵横,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次之。区内年平均降水量316.9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根据我县白于山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生物、家业耕作以及封山禁牧为主态修复和预防保护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治理。
一、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综合治理
我县白于山区主要是无定河、泾河、洛河的源头。按照流域划分,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充分合理的利用注流域土地资源,促进小流域、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做到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与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发挥整体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投入加大,确立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规模治理,建立示范区域,推动整体治理。
二、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
我县白于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通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枋修复措施进行生态自我修复,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理念、新举措,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概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三、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推动综合治理
实行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措施,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当地群众的生活问题、收入部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要以农民增收、土地增绿、农业增效等综合效益为中心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将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当地群众持久地参与水土防治,得到利益。
四、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是提高治理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治理方略上,坚持“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思路,不仅要加大工程、林草、耕作、自然修复四大治理措施的力度,还要注重预防监督、监测预报等管理措施的深化和提高,不断强化管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近年来,黄土高原中的水土保持调整了治理方略,坚持以预防为主,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采取封山禁牧育林、禁牧轮牧和舍饲养畜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和重点防护工程,不断强化预防监督、监测预报管理,为大面积植被的自我修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加快了治理进度,提高了治理效果。在措施布局上,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区施治;坚持坡沟兼治、综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自然修复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一方面既突出了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另一方面又全面兼顾治沟与治坡的结合,实现了由单一治理向综合、规模、集中治理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标准高、质量好、规模大、效益佳的方向发展,加快了治理步伐。在措施安排上,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因时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措施的建设时序和内容,形成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各措施发挥最大的效益。特别要突出抓好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的实施安排,全面、系统、合理地确定坝系建设中各项治沟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淤地坝的建设时序。
五、强化管理
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建设 问题 对策
海原县除南部半干旱山地丘陵区外,中北部绝大部分属宁夏中部干旱带,该地区是我区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极度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带,也是国家环保局、中科院确定的我区沙尘暴源区之一。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该区乃至全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条件,事关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改善的全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海原县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海原县概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以北,东经105°09′41″~106°10′00″、北纬36°06′40″~37°04′45″,东连同心县、原州区,南接西吉县、甘肃会宁县,西邻甘肃靖远县、平川区,北靠中卫市城区。土地总面积4989.44平方公里。海原县地跨中部干旱台地丘陵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山地区两大地貌单元,全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平均年降水量389.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142.8毫米。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属绿色农业,产品无污染、无毒害。盛产马铃薯、油料、玉米、蔬菜、瓜果、紫花苜蓿、小茴香、葱韭蒜、牛羊肉、羊绒等。全县总人口46.5万人。非农人口4.58万人,占9.8%,农业人口41.92万人,占90.2%。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6亿元。
二、海原县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一)生态环境现状
海原县绝大部分地处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条件差,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植被稀疏,加上人为乱垦滥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现象严重,因此加大治理难度,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县人民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充分利用生态退耕、以工代赈、国债、“三西”扶贫资金、支援不发达资金等建设资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先后组织实施了以园河流域综合治理、高崖李旺扬黄灌区基地开发,苋麻河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改造、人工种草、草原围栏、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对全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海原今后组织实施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土地生态建设状况
1. 土地生态建设的政策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为生态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土地生态建设也开始被社会重视,并被列入优先发展领域,这为土地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除了各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外,自治区人大和政府还先后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宁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宁夏征收排污费暂行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 同时《海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海原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原县生态建设规划》、《海原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都为海原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措施、奠定了法律和政策基础,使海原县土地生态建设有了法律保证。
2. 土地生态建设的组织基础。跨部门、跨行业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计划,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海原县在土地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发改、农、林、牧、水利、城环、国土等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土地生态建设的实践。
3. 土地生态建设的经济措施。从财力有限、劳力资源丰富的县情出发,海原土地生态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国家拨一点,银行贷一点,财政挤一点,单位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政策;坚持群众投工投劳、地方投入、国家补助三种方式并重的办法,在农村广泛推行义务工制度,使土地生态工程建设有一定经济保障。
三、生态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受历史、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地人口素质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生态环境仍未得到全面恢复,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以干旱为主,洪涝、晚霜、冰雹、风暴沙尘等五害频频发生,尤其旱害,据40年来的气象资料,大的干旱发生过10多次,每次都造成受灾面积少则三、四十万亩,多则百万亩以上,有时连年发生;另外风沙危害也十分严重,雹灾年年发生,霜冻频繁,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水土流失严重,改造利用困难大。海原县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4,00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31%, 水土流失一方面冲走表土,将土壤中有机质、全钾、全磷大量带走,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破坏土地资源,劣化土质。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使生态平衡失调,也使洪涝灾害加剧,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不少水库受到了淤积灾害。
(三)草场质量不高,载畜量低。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现有天然草原187,216.8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7.52%。草原类型以干旱为主,由于长期过度放牧等掠夺式经营利用,97%的草原已不同程度地退化,生产力逐年下降,牧草品质差。
(四)土地沙化形势严峻。海原县沙漠化严重区域主要为西安镇和关桥乡。农业区划为北部风沙干旱丘陵农牧林区,该区以丘陵地貌为主,沟、壑、梁、塬明显,地形破碎复杂,土壤因侵蚀严重,大多为潮黄土和侵蚀灰钙土、瘠薄,自然植被差,主要以荒漠、旱生群落为主,川区仅有少量人工林分布,林业生产主要以杨树、白榆、沙枣、刺槐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带,荒山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和库井灌区小面积庭经果林种植等。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荒地造林、防风固沙、村镇绿化、生态经济林、封山育林等项目,全县沙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土地沙化形势严峻。
(五)防洪安全保障程度低。海原县虽降雨稀少,但每年70%的雨量以暴雨洪水形式集中在7―9月,山洪历时短、来势猛、易成灾,加之库坝淤积严重,功能衰退,安全隐患严重,一些村庄仍未摆脱洪水威胁。固海扬水、库井灌区等傍山渠道及交通等公共设施经常受到洪水袭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现有防洪体系不能保障。
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一)树立土地生态经济思想,促进生态建设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土地生态建设是牵涉到自然、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以纯生态观点指导这些重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海原县只有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追求综合效益最佳,才能既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又要考虑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
(二)科学规划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土地生态建设的总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各区域土地生态建设必须服从全国的总体利益,在总体宏观规划调节下,区域间相互协作,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长远化。土地生态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有关生态和经济方面众多因素进行综合生态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区域最佳用地结构格局。
(三)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宣传教育,确保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土地利用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做到“地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坚持和完善“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完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通过联营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绿色企业。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实行“各负其责,各付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护、造、育、用相结合,坚持多品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坚持领导包点,以点带面;严格执行检查评比和通报制度,强化政府职能,坚持依法用地,确保土地利用生态协调发展。
(四)积极争取项目,拓宽投资渠道。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土地生态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是增加国家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资比例,同时在工程建设区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田和水利建设、环境保护项目中规定土地生态建设资金所占份额;二是实行配套投资,在国家专项资金基础上各级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三是坚持以地方集资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坚持和健全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四是实行长期无息贷款,鼓励群众投劳造林,对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要合理确定有偿投入比例;六是实行减缓免税的政策。
(五)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科技兴县,也是搞好土地生态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组织实施土地生态建设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 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利用生态经济技术指标指导、验收、考评工程建设成果。
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桐梓县林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 A
1.桐梓县自然概况
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概况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地跨E106°26′~107°17′、N27°57′~28°54′,东邻绥阳县,南接遵义县、汇川区,西至习水县、仁怀市和重庆市綦江县,北连重庆市的南川市、万盛区。东西最宽52km,南北最长81km,总面积318980hm2,占贵州省面积的1.8%,占遵义市面积9.3%。其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中山峡谷地貌,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农业大县。大娄山脉蜿蜒于东南部、南部,其支脉蒙山于中部横贯县境,再向南北延展。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3大河系的强烈切割,构成了沟堑纵横、山峦重叠、坡陡谷深的奇特地貌景观。境内最高海拔为2227m(狮溪镇柏枝山的牛角寨),最低海拔310m(坡渡镇内羊磴河入重庆谷口)。
1.2水文气候概况
桐梓县境内河流均属于长江上游干流区,主要有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分属赤水河、綦江河水系。河网密度0.26km/km2。该地区气候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年均无霜期260d,年均日照时数1114h,年均降水量1057mm,相对湿度79%。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
1.3土壤及植被概况
桐梓县境内土壤主要以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为主,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紫色砂页岩发育的紫色土,海拔1400m以上分布有山地黄棕壤。该县境内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因长期的人类活动,原生植被已遭严重破坏,残存面积不多,现有植被类型为次生演变后形成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竹阔混交林等5个植被类型。
2.影响桐梓县林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建设用地需求量大,林地保护压力偏大
由于桐梓是个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几年城市发展,工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对林地的使用量比较大,从2006~2012年林地面积减少1685.97hm2,平均每年林地减少281hm2。个别地方违法使用林地情况时有发生,建设用地占用征收林地利用粗放,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理念还有待深化。
2.2林种结构不合理
桐梓县5大林种中,防护林面积131293.94hm2,特用林面积6452.72hm2,用材林面积23758.76hm2,薪炭林面积2186.78hm2,经济林面积1549.08hm2。各林种面积结构比为80:4:14:1:1,防护林面积比例最大,用材林居中,经济要偏少,薪炭林最少,增加了工业发展用材的矛盾。
2.3破坏生态建设局面没有扭转
桐梓县地处贵州北部,地势起伏较大,陡坡耕地多,根据新一轮退耕还林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大于25度的坡耕地超过50000hm2 ,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石漠化严重,地块零星破碎,土壤瘠薄,林地破坏容易恢复难。截止2012年底,与2006年相比全县疏林地面积增加了64.46hm2 ,无立木林地增加了450.76hm2 ,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面积在增加,说明有些地方盗伐、滥伐等违法现象还没有根本遏止,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还存在。
3.加强桐梓县林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充分认识林业科技对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对林业科技经费投入的要求。在林业重点工程中,安排不少于3%的经费用于科技支撑,并持续稳定地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林业科技工作顺利开展。另外积极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树木生长,提高造林效益。
3.2建立健全检疫工作网络体系,确保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安全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多、难度大,加之工作基础差、力量薄弱、行业地位低,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要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投入的规定和要求。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内部各单位的职能优势,加强单位之间互联互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建设,共同推进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要与森林公安、林政管理、资源监测、木材检查站等单位联合开展检疫执法检查工作。要积极开展区域间的联防联治联检工作,建立和完善协作机制,统一行动,协同执法,联合防治,逐步构建起联防联治联检网络。乡镇林业工作站要设立兼职检疫员岗位,与县级林业站的检疫机构联动,形成检疫工作机构网络体系,以便有效便捷地开展工作,方便群众,堵塞漏洞。
3.3着力解决林牧矛盾,坚决推行舍饲圈养,杜绝牛羊出圈进山
改变传统养殖习惯,改传统散养放牧为棚舍科学圈养,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封山禁牧与科学养畜齐头并进,双管齐下,将禁牧保林与养畜增收有机结合,是破解长期以来困扰林牧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在引导和扶持上下功夫,帮助群众妥善解决养畜圈舍、贮草、资金、技术等实际问题,革除传统陋习,走出放牧误区,倡导科学圈养,禁止违规滥牧,通过推广暖棚建设、青贮饲草、畜种改良、疫病防治等技术,将封山禁牧与科学兴牧有机结合,实现林牧两者相依共生。
3.4建立健全投融资政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3.4.1明确政府公共资金在林业的公益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使政府投资林业法定化,要明确划定各级政府部门分别在什么方面进行投资,并且完善政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3.4.2进一步执行林业治理沙害政策,给予贴息贷款的补贴,同时制定林业资源资产的抵押贷款优惠政策、引导成本较低的社保基金进入、加强给予投资林业的企业一些贷款政策上的支持。制定一些优惠和减免的林业税收政策,从而促使社会上的闲散资本进入林业产业的各项建设中去;
3.4.3改进我国的公益林运作和建立体制,可以建立服务于林业生态的市场运作体制,建立林业的生态收益贸易市场,从而达到林业资金自我累积的目的,必须改进培育林木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新市场以便改进林业土地的买卖。
3.5实现林业不同种类分别经营
商品林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而生态公益林主要是要达到森林的生态调节目的,以生态调节的功能为目的,因此生态林的公益调节功能就无法表现为获得可见的经济效益。所以,只有经过宏观上的调控,以综合指标最佳为目的,调整经营管理活动,核算经营和获益、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这样可以使林业的经营活动得到顺利和谐的发展。
总之,桐梓县林业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前景广阔,只要人们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辅之以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扶持和技术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林业的发展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且发挥巨大的推动力量,为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118-01
受地域、气候条件限制,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生态林业发展仍然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进入“十二五”以来,黑龙江省林业紧紧抓住生态建设这一重大机遇,不断转变林业发展方式,逐步落实生态发展战略,生态林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省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入手,结合“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1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1.1 思想认识不足
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大力度开展公路绿化、封山育林、森林公园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活动,人们通过森林旅游等方式逐步认识到了林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森林经营粗放、人们思想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林业生态建设仍然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上,因而造成部分林区生态建设滞后,工作不扎实,思想较落后。
1.2 资金严重匮乏
黑龙江省少部分林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落实,封山育林资金不到位,由于资金严重匮乏,影响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发展生态资源坏境,政府对一些农田用地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对享有用地的老百姓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但有些地区应发放给老百姓退耕还林的补偿金不及时、不足额,甚至出现老百姓拔树苗、毁树林的现象。
1.3 产业发展滞后
黑龙江省林区地处偏远、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历史债务沉重、职工收入低,以及转型项目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发展缓慢等,使得产业发展尚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对木材的依赖,严重制约了林区经济发展和整体生态功能的全面改善。
1.4 树种结构单一
林分结构中,防护林少,成林少,用材林多,中幼林多,混交林少,单纯林少等结构性缺陷,林种结构针叶林多,阔叶林却少,导致森林蓄水保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大大削弱,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威胁严重。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林相不够整齐。
2 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对策
2.1 树立生态思想
黑龙江省林业部门应按照国家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转变作风为着力点、以创建林业强区为契机、以国有林场改革为动力,加快推动林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突出抓好国有林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科技创新工作和龙头企业培育,延伸产业链,以创建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为载体,促进木材加工业转型升级。壮大林业合作组织,逐步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林下经济等森林生态产品,大力帮扶精准扶贫户发展林下经济,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坚守森林红线,加强林业法律法规普及宣传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将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以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为切入点,拓展生态保护空间,提供更多生态产品。选择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国有林场,进行改革先行试点。持续开展集体林权主体改革扫尾工作,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维护林农利益,实现林业跨越发展。
2.2 增加资金投入
黑龙江省政府及林业部门深刻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是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视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管理,积极落实林业资金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财政部门对上级拨入的资金应及时拨付;对应配套的资金根据财力实际,科学合理安排,积极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有效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财务部门资金管理规范有序,增强财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制度,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并严格落实相关的政策规定,及时足额支付退耕还林补偿费用。
2.3 合理布局规划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绿化区,林业部门因地制宜,拟定相应措施建设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其中,在大兴安岭治理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来提高防护效益;在伊春大力发展针阔混交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以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在封禁保护区加强封山育林、禁牧保护等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在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与湿地保护区开展生态治理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增大抚育管护力度,对湿地开展功能抢救性恢复措施,力争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湿地生态体系;合理营造农田防护林,有助于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和防风固沙效果;在重点区域绿化区加大城镇周边、交通干线两侧、村屯、厂矿园区等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力度,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采用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等模式,大力引导培育以休闲观光、自助采摘等为主的森林公园、林业生态观光园等林业园区。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着力挖掘林地资源,创新林地经济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实现林牧、林农、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
2.4 协调搭配树种
近年来,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较快,但很多乡土树种不能被有效地利用。乡土树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应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黑龙江省的乡土树种资源也比较丰富,银白杨、樟子松、桦树等生长旺盛且抗性强的乡土树种在改善生态环境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土树种的栽植地一般与造林地相距较近,可做到随运随栽,减少了包装、贮藏等中间环节,栽植成本低,成活率好,效率高。因此,大力发展乡土树种是今后林业种苗方向的重要选择之一。为了全面提升黑龙江省林业生态环境,在重点山区乡镇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实施绿化、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国家、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使山区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0%以上。在此基础上,逐年提高道路绿化建设品位和档次,采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实现道路绿化苗木连线成网、绿中透红、红黄相间。
3 结论
综上所述,为便于林农掌握先进的林业新技术,做大做强林业生态建设,黑龙江省林业部门为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区域、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林业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林农的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动当地林业产业的发展,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成福.浅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及其信息系统的现状[J].防护林科技,2013(6):95-96.
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发展;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67-03
1 森林资源状况
1.1 森林资源现状
全县林业用地211 194.2 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7%。其中,有林地60 497.8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8.65%;疏林地4 051.2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2%;灌木林地56 665.4 hm2,占26.83%;未成林造林地32 384.8 hm2,占15.33%;苗圃地173.7 hm2,占0.08%;宜林地54 631.8 hm2,占25.87%。按土地权属分,国有林120 841.7 hm2,集体林90 352.5 hm2,分别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57.22%和42.78%。全县活立木总蓄积600.35万m3,森林覆盖率为34.2%,林木绿化率为36.0%。
1.2 野生动植物
1.2.1 植物资源。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植被丰富多样,已定名的高等植物有981种,隶属92科391属,其中经济植物有870余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624种,名贵药材有党参、黄芪、贝母、大黄等。
全县植被可分为森林、灌丛草甸、高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6种类型,其中以前4种为主。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天然林区,主要乔木树种有云杉、圆柏、油松、青杨、小叶杨、山杨、桦树等;灌木有沙棘、柽柳、高山柳、黄花柳、杜鹃、锦鸡儿等。灌丛草甸植被,分布于海拔3 200~3 800 m,阳坡灌木有小檗、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杜鹃等。高山草甸植被,分布于海拔在3 800~4 200 m,以莎草科和禾本科草类为主。草原植被,分布于浅山干旱丘陵地区,主要植被有抗旱能力强的冰草、早熟禾、蒿草、芨芨草、骆驼蓬、黄花棘豆等[1]。用于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有青杨、青海云杉、油松、桦树、榆树、旱柳、沙棘、柽柳、红皮柳、柠条、锦鸡儿、北京杨、新疆杨等。
1.2.2 野生动物资源。互助土族自治县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山高沟深,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野生动物有179种,其中兽类40种,鸟类13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有麝、马鹿、狐、狼、高原兔、岩羊、猞猁、荒漠猫、棕熊、梅花鹿等;经济动物主要以马鸡、雪鸡、石鸡、猫头鹰为主,还有鱼、蛇等。
2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2.1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通过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有力保障了互助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县大力倡导“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的新型畜牧业经营方式,优化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育苗、种草养畜等特色产业带动了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开发。2009年林业产值达到3 900万元。通过林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山区生产生活条件。
2.2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林业主导需求发生变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对林业的主导需求[2]。首先,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与农业、水利、电力等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第三,森林文化、生态文明、生态安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冶情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林业是互助县生态建设的主体,全县林业用地211 194.2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1.7%,森林覆盖率为34.2%,为全县的生态环境及全县近40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林业“十一五”发展回顾
在“十一五”期间,互助县林业在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林业科技与林业体制改革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3.1 “十一五”期间林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林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①有林地面积:2010年达到6.05万hm2,比2005年(5.74万hm2)增加0.31万hm2,增加5.4%,完成“十五”计划的100.1%。②灌木林地面积:2010年达到5.67万hm2,比2005年(5.566万hm2)增加0.104万hm2,增加1.9%,完成“十五”计划的102%。③未成林造林地:2010年达到3.24万hm2,比2005年(2.168万hm2)增加1.072万hm2,增加49.4%。④四旁树株数:2010年达到9 440.9万株,比2005年(7 940.9万株)增加1 500万株,增加18.9%,完成“2005”计划的123%。⑤人工造林面积:2010年达到15.286万hm2,比2005年(11.986万hm2)增加3.300万hm2,增加27.8%,完成“十一五”计划的101.4%。⑥活立木总蓄积:2010年达到600.35万m3,比2005年(539.42万m3)增加60.93万m3,增加11.3%,完成“十一五”计划的100.7%。⑦森林覆盖率:2010年达到34.2%,比2005年(32.03%)增加2.17个百分点,完成“十五”计划的102%。⑧新农村村庄绿化8个村。⑨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互助县2005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青海省以四翅滨藜、金露梅为主的优良灌木品种推广、青海省互助县乡土灌木树种小叶锦鸡儿造林试验、青海省互助县乡土树种育苗造林推广、互助县乌柳和沙地柏育苗技术示范青海省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品种繁育及示范造林、优良沙棘雌株繁育及造林推广、青海省高寒干旱地区乡土灌木树种育苗、造林技术推广等项目,完成投资378.31万元。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82万hm2,其中病害防治面积0.26万hm2、虫害防治面积1.506万hm2、鼠害防治面积4.05万hm2。
3.2 主要成就
3.2.1 林业重点工程推动了互助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按照《互助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该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序开展,使全县10.066万hm2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公益林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共完成人工造林0.11万hm2、封山育林0.76万hm2。在加强公益林建设的同时,严格保护现有的森林植被,扩大了森林植被面积,林区生态条件得到显著改善。②退耕还林(草)工程:自2001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县、乡2级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到2010年底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3.13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1.03万hm2,荒山造林1.83万hm2,封山育林0.27万hm2。工程涉及19个乡镇147个行政村493个社3.6万户农户。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步伐,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建设任务4.75万hm2。其中人工造林2.58万hm2,封山育林2.07万hm2,飞播造林1 000 hm2。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遏制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同时带动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增添了林业发展的后劲。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5家单位和个人承包、租赁、拍卖“四荒”地面积5 000 hm2,其中高寨镇就有10家单位和个人承包、出让、拍卖“四荒”地3 000 hm2,现已治理面积933.33 hm2,投资额达2 123万元,生态治理已初见成效。
3.2.2 分类指导,分区实施,取得成效。按照2005规划确定的三大重点区域,即达板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区、干旱浅山水土保持林建设区、川水农田防护林建设区,实行分类指导,分区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①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现有10.066万hm2天然林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加大造林力度,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扩大森林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经营和转产项目,使国有林场摆脱困难,呈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②公益林补偿得到实施。互助县可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为1.84万hm2。按地类分:有林地0.95万hm2,疏林地0.08万hm2,灌木林地0.77万hm2。按权属分:国有林40 hm2,集体所有林1.734万hm2,个人所有林1 040 hm2,其他20 hm2。③达板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区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营造以云杉、桦树为主的水源涵养林,以青海云杉、沙棘为主的沙棘林基地建设,加大网围栏建设力度,开展封山育林,实行封山禁牧,取得了显著成效。④干旱浅山水土保持林建设区营造以柠条、青杨、山杏等抗旱树种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林,加大林木管护力度,积极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引进抗逆性强的适生树种,营造山地农田林网,进行低产林改造,积极营造速生丰产林,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⑤川水农田防护林建设区营造花椒、山杏等适生经济树种的农田防护林,结合防治天牛虫害,完成第一代农田林网的更新改造,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提水灌溉技术、抗旱造林技术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四荒”地拍卖、承包、租赁力度,加快“四荒”地的开发和治理。
3.2.3 森林“三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一是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为重点,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实行凭证采伐。二是在木材运输、经营和加工管理上,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三是在护林防火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以严格火源管理为中心,做好火灾防范工作,全县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四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实行成灾率政府考核。五是林业公安民警和林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积极查处各类破坏林木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3]。
3.3 基本经验
3.3.1 领导重视,狠抓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造林绿化工作,牢固树立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把加快造林绿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县绿化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明确责任,强化造林绿化的政府行为。把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作为加快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来抓,确定林业形象工程,狠抓落实,年年都有新举措,每年都有新发展。
3.3.2 科学规划,狠抓造林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实行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一是加大整地力度,做到工程造林全部整地,一般造林整地面积必须达到60%以上。二是转变造林方式,从实际出发,调整区域树种结构。三是加强管理,保证造林质量。人工林严格按《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技术规程》操作,坚持进行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作业设计—实施造林—检查验收—建立档案的一条龙管理办法的同时,实行专业队造林,确保造林质量。
3.3.3 科技兴林,加强技术培训。把科技兴林,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作为互助县林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突出重点,狠抓科技培训。通过各种媒介,有计划地搞好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二是积极推广营造混交林、GGR生根粉造林、覆膜造林、地膜育苗等10项常规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三是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增大了针叶、阔叶等乔木树种比重,提高营林实效[4]。
3.3.4 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在坚持抓造林绿化的同时,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一是严格执行采伐管理,实行凭证采伐制度。二是严格防火制度,实行“四长”负责制和“六包”责任制,加强了以火源管理为中心的预防措施。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实行目标管理,开展以鼠害和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林业公安民警和林政人员严格执法,认真贯彻《森林法》及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开展严打专项斗争,有力地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3.3.5 依托资源,发展特色经济。以森林旅游业为龙头,发展林业特色经济,实施沙棘基地建设项目,带动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3.4 存在的问题
3.4.1 工程造林及组织实施的难度加大。通过前期三大工程建设的实施,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造林,现剩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较差。浅山川水地区等雨量少的地方是最需要治理的地方,但造林成活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原先工程建设中采用的领导号召、群众投劳、国家补助的建设和投入机制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国家有关政策。要探索和制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利于林业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
3.4.2 治理与破坏处于相持阶段,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互助县人民群众生活贫困,只顾眼前利益;工程建设重造轻管,缺乏保护管理措施;广种薄收、超载过牧等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加之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不力,在一些地区盲目开垦和开矿、修路、采沙取石等各种经济活动,造成了林地的毁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放牧在局部上抵消了工程建设的成果。
3.4.3 造林投资严重不足,制约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互助县林业建设长期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投劳的投入机制,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入水平很低。加之,地方经济困难,配套能力差,大部分项目县很难达到规划要求的配套标准,低水平的投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3.4.4 乡镇林业建设机构薄弱,队伍短缺。2007年,由于全县各乡镇实施乡镇机构改革,成立了农村社会服务中心,原乡镇林业站不复存在,淡化了原来林业站的专职职能,管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林业工作的开展,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需要。
4 今后林业发展的重点
4.1 完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
公益林要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确保重点生态保护区公益林封禁严管,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一般公益林建设和管护,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效方式,实行国有民营、国有民养、民有民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降低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4.2 不断创新林业经营机制
在推进林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利用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化程度起点高的民营林业,把千家万户农民和大市场连在一起。互助县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公益型林场,按公益型事业进行管理。
4.3 转变形式,强化政策引导
坚持把政策引导作为林业发展的动力,制订“四荒地”拍卖、延长承包期以及“谁造谁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落实了投资对象放开、投资渠道放开、经营形式放开政策,靠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初步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
4.4 建立林业多元化发展体系
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必须最广泛地利用民资,调动民力,集中民智,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积极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要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转变林业工程由国家统管、统建的传统营造林模式,加大对非公有制造林主体的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上给予和国家造林同等的待遇[5]。
5 参考文献
[1] 王心同.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李扬.林业经济发展趋势探讨[J].华章,2010(35):15.
[3] 周素荣.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华章,2011(21):48.
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范文6
一、包头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基本情况
(一)村镇规划实施情况
1.规划实施情况
镇规划:外五旗县区城关镇和昆区卜尔汉图镇规划实施情况较好,其他一般建制镇由于规划编制不够完善、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只有部分乡镇企业、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实施。
村庄规划:由于村庄规划编制深度不够、审批程序不严格等原因,部分村庄规划不切合农村发展实际,可操作性差。2014年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各旗县区对部分村庄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并实施建设。由村委会自行组织编制的村庄规划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例如东河区毛凤章村、什大股村。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村庄规划可实施性低
一些乡镇苏木政府对规划管理了解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许多规划编制只是为了申请项目、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做的是面子上的规划,没有从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村镇规划普遍存在脱离实际、可实施性低,部分乡镇苏木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审批缺乏依据,成为限制乡镇发展或造成未批先建现象的发生的原因。
(二)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问题
外五旗县区许多村庄常驻人口不足百人,几年才有一户人家自建房屋,这类村庄完全没有必要编制村庄规划,只对危房进行改造,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即可。村庄规划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特色,没有充分发掘村庄的历史文化特色,照搬城市建设,大拆大建,许多见证历史的建筑被拆除,保留下来的也没有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例如解放初建设的复拱式石拐石桥已经被拆除,非常可惜,现在保留的工矿发展时期的医院、火车站、矿工俱乐部、民房等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正面临拆除的危险,石拐区已经列入2012年国务院的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更应该把这些见证历史的建筑物进行合理保护,发展工业遗址特色旅游、影视基地等产业。
三、村镇建设发展思路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规划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的作用,统筹谋划全市的村镇建设,结合本次调研工作了解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现状和各旗县区乡镇苏木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规划管理范围,从村镇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等方面,提出三个层次解决村镇建设发展思路:
(一)中心城区建成区和独立工矿区
该区域共有村庄113个,属于城中村,正在进行城市建设或即将开展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全覆盖,按照“两证一书”进行规划管理。
部分城中村的发展只是征收农民土地,发放补偿款,建设安置住房,采取简单的农村转社区、农民转市民方式,农民为增加拆迁费用大量的进行种房,近期无力改造的就形成了城市棚户区,例如赵家营村,农民没有后续生活来源,出现返贫现象。
该区域需要重点解决是村庄经济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村庄产业发展研究,要以村集体经营为主体村民入股分红等形式,根据村庄区位条件,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村集体产业,保证农民收入,例如青山区二相公村毗邻火葬场发展殡葬产业,东河区二里半村毗邻机场发展空港物流产业,商业中心附近采用出租公寓、底店等形式,园区附近发展下游产业,解决失地农民收入问题。
农民另外一个关心的问题就是宅基地问题,宅基地按照农村户口分配,目前一些已经改造的城中村提出由于父子分户等原因,需要增加安置房建设,造成安置房建设不断增加的问题,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完善安置房建设需求量分析,建立分配回收机制,一次性划定安置区域,避免重复建设现象发生。
(二)中心城区规划区
该区域共有49个行政村,属于城郊村,在规划中一般为生态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村镇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
该区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乡镇企业规划手续办理、村庄建设规划手续办理和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荒山绿化承包企业建设项目规划手续办理等问题,主要集中在规划编制和管理制度建设上,建议尽快组织制定《包头市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办法》,完善村镇规划的编制。
城郊村由于紧邻包头市中心城区,村庄建设和乡镇企业建设积极性较高,建议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村庄建设建议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为引领,建设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新农村。例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柏树沟嘎查在封山禁牧后,发展设施圈养、梅力更山鸡和万只种羊繁育基地项目等效益型养殖业,嘎查畜牧业逐步走上稳步高效的发展道路,整体规划的新农村也整体异地建成入住,成为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外五旗县区
该区域要重点做好村镇经济发展和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