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

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文1

一、美术手工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程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应注意课前教学设计制作视频收集学生问题观看视频提出问题;课中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问题解决知识应用;课后总结感悟利用视频复习教学设计制作视频收集学生问题等。

1.选题的设计。美术手工微课程的选题要精练,教学内容要明晰,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课后拓展延伸,可以是知识讲解、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展示。设计如何营造学生能够参与的过程,知识学习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达到目的,通过学生参与某些过程形成。还有要将游戏与学前美术教育进行优化结合,在教学中全面渗透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化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敏感性,激活思维,诱发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在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顺利启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美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美术的技能、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思维。当今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普遍渗透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美术手工微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能在营造学生参与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方面发挥优势。

2.时间的设计。微课程是各片段教学过程的再现,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它时间短。美术手工微课程的时长的设计一般为3~8分钟左右比较合适,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3.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教学过程要包括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可获得资料、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在同一时刻只能采取一种教学形式的限制, 教师无法为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样只能适合一部分学生的能力需要。应用媒体技术在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学习内容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微课引入到美术手工教学中的主要优势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的情况下, 如何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

4.资源的设计。微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指向明确、主题突出、相对完整。任何教师都非常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只有动态了解学生的情况, 教师才能动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不可能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一类问题都提问所有的学生,只有通过学生做手工练习,教师也很难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的反馈及相关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类型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教学语言的设计。美术手工教学更多地要创造性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运用多种游戏方法,融游戏于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之中。能创造性地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游戏化的指导语言、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便于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美术手工微课程的制作探讨

一个优秀的、完整的微课程包括:简洁、美观的PPT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课程名称、有信息提供的片头、有逻辑的课程内容、片尾等。最好选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做好课程在内容、文字、图片、手工制作材料、声音等方面的准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编写微课程内容时,内容精炼,以手工实作为主,若内容较多,可以制作系列微课程。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1.设备配置。数码摄像机、幼儿园场景教学、美术手工教学用具、其他教具等。

2.基本方法。对教学过程录像。使用可摄像的智能手机对细节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

3.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用数码摄像机实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多媒体教学信号等教学实景画面。第三步,对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和美化生成微课程视频。

4.录屏软件录制法。多媒体电脑一台、麦克风一个、录屏软件,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第一步,选定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多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打开录屏软件,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执教者调出要讲解的PPT课件,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按照教案,执教者一边演示幻灯片放映或对其进行各种操作,一边讲解。第三步,对录制的微课程视频用后期视频编辑软件进行适当的编辑和美化。

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中职 程序设计 VBA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83-02

程序设计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中职计算机专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很多学校减少课时,甚至取消了该课程。基于此,本文将VBA作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语言,通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解决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问题。

一、中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基础较弱,学习毅力不足。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面对由英文字符组成的计算机程序,容易产生畏惧感,在编写程序时常因输入错误而导致程序编译频繁出错,学习信心受挫,导致对程序设计课程产生学习障碍。此外,程序设计的内容较为抽象,而抽象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思维锻炼才能获得,而中职学生往往学习毅力不足,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二)程序语言选取不当,难以实现学以致用。当前,程序设计课程一般选择C,C++,C#,JAVA,VB或VF来作为教学语言,笔者认为这些教学语言都不太理想。首先,C,C++,C#,JAVA对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难以掌握;其次,虽然VB语言语法简单、容易掌握,被中职广泛选用,但作为教学语言也存在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学生往往觉得做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但要开发实用程序,学生所学知识又远远不够,由于无法建立成就感,学生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后,VF是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程序设计语言,需要有数据库相关知识,也不合适作为程序设计课入门学习语言。

(三)教学方法单一,考核形式落后。当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单调乏味。学生练习则是照着课本把代码“抄”到计算机中,既枯燥又没有成就感,错误率也高。而考核采用答卷的形式,难以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也无法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以VBA作为中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语言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上文提到的中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将VBA作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语言,以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是MS Office办公软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用来实现MS Office办公软件的自动化功能,提高软件应用的效率。VBA作为程序设计教学语言具有如下优势。

一是简单易学、功能强大。VBA继承了VB很大一部分编程方法,与VB有相同的语法结构、变量声明、函数使用等内容,具备VB语言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的特点。不同的是,VB是开发标准的应用程序,而VBA则是使MS Office实现自动化。学习者很容易在熟悉的MS Office软件环境中学习VBA。此外,学习者可通过录制宏来生成VBA代码,只要会操作软件就能写程序,减少代码录入的错误,提高程序编写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对学习信心的建立有很大帮助。

二是开发环境获取方便。学习程序设计需要有开发环境,例如,学习C#需要安装庞大的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较难获取;JAVA虽然免费,但搭建开发环境又比较复杂,往往令初学者不知所措。这些情况造成多数学生无法自己搭建开发环境,难以在课后开展学习。由于VBA开发环境是集成在MS Office软件中的,学生只要安装了MS Office就可方便地获取VBA的开发环境,而且不同MS Office组件之间,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很小,因而极大地方便了程序设计的学习。VBA开发环境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VBE(Visual Basic Editor)界面

三是丰富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VBA和MS Office应用程序是紧密结合的,因此,可把日常MS Office使用的实际问题制作成教学案例,或对现实的项目进行改造,丰富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的实施,增强教学有效性。

通过设计应用场景,如以市场个体商户为假想目标客户,基于Excel开发实用的自动化工具,完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需求为驱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配任务,以任务完成效果进行考核,能够丰富考核形式,也能够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学好VBA的前提是熟练掌握MS Office,这对学习MS Office会有很强的驱动力。此外,有了VBA的基础,学生学习其他编程语言时,只需要熟悉语法差异部分即可做到触类旁通,学习VBA的价值会在其他课程中体现出来。

通过上述对VBA语言的分析,笔者认为VBA有当前普遍使用的几种程序语言所不具备的优势,作为中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语言是可行的。

三、以VBA作为中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语言开展教学

(一)选择合适的学习平台。学习VBA需要依托MS Office,选择哪一个Office组件作为学习的平台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开展的难易程度等,这对VBA的学习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Excel VBA使用得比较多,相关资料也最丰富,学习难度最小,所以应选择Excel作为学习平台。

(二)安排形象的教学内容。当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是按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数据类型、表达式的顺序讲授,这些内容概念性较强,又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了几堂课以后仍然无法写出有用的程序,很容易在开始阶段就失去兴趣。若以VBA作为学习语言,则可打破这种模式。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利用Excel宏录制的功能生成VBA代码,再通过程序调试功能单步执行,在此过程中观察Excel应用程序的变化,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程序执行的过程,了解VBA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体验VBA带来的效率上的提升,这对学生建立成就感和提高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随着课程的深入,还可与数据库课程结合,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和扩展,逐步开发更有应用价值的程序。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例如,Excel隐藏工作表后,每次只能取消一个工作表的隐藏,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考虑开发一个可取消多个隐藏的工作表的功能。又如,很多时候要删除工作簿之前会先打开确认,但打开后需要先关闭,再找到这个工作簿才能删除,如果要删除的工作簿数量多的话就很麻烦,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发可直接删除打开的工作簿的功能。类似这样的案例既实用又不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整个VBA程序设计课程变得生动和有趣。

VBA不仅能实现简单的自动化功能,也能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程序。VBA集成了窗体控件,增强了用户交互的功能,结合Excel本身的数据存储功能,教师可运用项目教学法,如指导学生开发进销存自动化工具、仓库管理工具等应用,在需求调研、需求分析、任务分配、功能开发、项目管控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某些环节的工作,比如,善于沟通的学生可做需求调研和分析,程序设计能力突出的学生可做功能开发工作,善于组织的学生可做任务分配和项目管理等。总之,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实现分层教学。

综上所述,以VBA作为中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语言开展教学,能够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开发什么功能比较茫然、宏录制功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尽量设计与学生知识程度相匹配的案例,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志东.Excel VBA基础入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杨剀,黄玲玲,阳小华.基于建构主义的程序设计教学实例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1(3)

[3]周祥.如何完善中职学校的程序设计教学[J].考试周刊,2009(42)

[4]胡鉴新.中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6)

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学前美术手工教育;课程设计;微媒体语境下;微课程

一、学前美术手工教育

针对于学前美术手工教育的特点以及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在进行学前美术手工教育的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教学内容中的技术性的体验对儿童艺术才能的培养作用、进行手工创作时多样化材料的选择和创造对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微课程在时间上显著的“微”的特色及教学内容集中明确的特点、面对儿童学生时所需要选择的易于儿童理解的教育语言与富有趣味性教育方式的合理选择。下面我将针对以上四点进行较为详细地讲解。

1.技术性的提升

手工课不分年龄,其所首要注重提升的能力都是技术方面的提升,换个说法可以理解为这门课程就是手工的实践和提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且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一技能,打好手工制作的基础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熟练,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当然,手工课是一门锻炼艺术才能的课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各种方法所能带来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效果碰撞下会产生何种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学前美术手工教育的过程中,切记要避免机械性的重复,单一的形象对学生艺术能力的提升百害而无一利。

此外,教师需要明确学龄前儿童的特殊性,因为他们的耐性相比于成年人来说通常会小很多,于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把握好重复性技能练习的质和量,尽可能地“多质少量”,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美术手工教育过程中,材料的难易不同,手工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都会影响学生们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多给学生们一些表扬和正面的评价,让学生们通过这种创造艺术的成就感来保持对美术手工学习的热情,以此达到增加学前美术手工教育成果的目的。

手工作品之所以相对于其他艺术作品更能打动人,关键在于它的制作过程中有浓重的个人气息,作品保存着足够多的个人的痕迹,在制作的过程中,作者的每一步、每一种情绪都清晰地反映在这上面,使得在作品成型后,这些情感都能更直观地展现在观赏者的面前。因此在进行学前美术手工教育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教授技巧、制作流程和培养艺术思维之外,还需要适当地带领和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手工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2.选择材料对儿童的影响

自古以来,评价一个手工作品的好坏,从来都不可以只看重其材质而进行片面的评价,在进行艺术鉴赏时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材料的搭配和艺术加工,这才是艺术品的灵魂所在。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特色:特有的纹理、独特的颜色、浑然天成的形状……甚至有些最初看来是瑕疵的部分,在创作者独有的想象力的作用下都可能变成闪光点。因此,我们在进行学前美术手工教育时,需要培养学生这种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发掘每一块材料的特色,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当然,对于学龄前儿童,我们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对艺术的学习来培养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善于发现生活中闪光点的视角,因此在进行手工美术教育的时候所选择的材料应当尽可能地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甚至是一些废品,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废报纸、碎布头、水瓶等,为学生们讲解一下这些材料适合用什么手工技能进行加工,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雏形来进行引导。因为这些材料本身的花色就很丰富,并且利于改造,所以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创作难度较低,而且由于这种材料本身十分常见,在课后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能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

为了达到以上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材料处理方面知识的教育,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类材料的特性以及处理各类不同材料时最恰当的方法。材料虽然不是艺术品唯一的评价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艺术品中所占的比重极大,恰当的处理方法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锻炼学生这种处理和搭配不同材料的能力,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寻找合适的材料来进行创造;或者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个特定的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这两种方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手工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

3.时长的把握

在时间的把握上主要注重两点:一是教学的时间尽可能短;二是给学生的动手实践时间尽可能长。

第一点是教学时间的“短”。在微媒体语境下,学习者通常不需要也不喜欢长时间地听课,他们渴望的是一种快餐式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精简且丰富,最重要的是时间尽可能短;同时基于学龄前儿童的特殊情况,长时间的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幼儿的记忆力的深度和广度相对较差,如果教学时间太长,从记忆力方面也会影响教学成果。因此,在进行学前美术手工教育专业课程时,课程中教学的部分最好保持在3~8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10分钟,有研究表明这是能保证教学成果最大化的一个时间段。

一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尽可能缩短教学时间实际上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我们要知道,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它所需要的艺术构思的时间其实是不固定的,灵感虽然可能会是在一瞬间就降临作者身上的,但是更多时候这种灵感是源于对材料和主题长时间地思考后的结果。因此,尽量长时间地构思对手工创作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并且手工创作需要一个过程,根据材料的复杂度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并且有的时候可能因此出现失误或者构思的突然改变而临时需要重新创作,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所以,在学前美术手工教育过程中,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创作时间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和主题的难易程度、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要让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构思和创作,注意时间上的合理安排,这样才能推动一个优秀的手工作品的产生,这样才能培养一个未来的“小艺术家”。

4.教育方式(运作模式)的选择

对于学前美术手工的教育,在教育时选择的教学方式应尽量是游戏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最好多样化,不要随便套用,这种乏味的做法有时反而会妨碍教学效果。

对于教学时语言的选择,教师应当尽量亲和友爱,选择学生们易于理解的语言;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尽可能地正面评价,努力发掘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要努力给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微媒体语境下的课程设计

在微媒体的语境下,教学过程中所使用教学媒介和教学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师口述和手写板书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制作PPT、flash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智能式的学习。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凭借网络的力量可以调动更多的教学资源,弥补了自身因知识或技能水平所受到的限制,大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下面笔者就来说明一下在微媒体语境下学前美术手工教育专业课程所需要做的课程准备。

在开展一个微课程时,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内容简洁、主题明确、PPT上的内容要醒目且有提示意义,进口教学内容、录制的视频的开头应当有视频内容的简要说明、在视频的结尾必须有结束性的部分,这一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总结,可以是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可以是下一节课的简要介绍。课程的内容一定要精简,时长一定要尽可能短,内容最好是以手工制作过程为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通过播放有关制作过程的视频,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手工制作流程,视频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相对于教师简单的口述来说更为直观。在进行视频拍摄时,尽可能选择像素好的视频设备,有条件的教师建议选择相机进行拍摄。通过拍摄视频教师最好能完成声音、影响、教学内容、材料讲解方面的准备,最大限度地缩短教学时间。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T或视频中可以适当添加当下学生们喜好的内容,如流行的卡通形象(喜羊羊、光头强等),这样能给教学视频增加一定的趣味性。

具体的微课程拍摄流程分为以下四步。

1.教学设备的准备工作

因为教师需要拍摄一个教学视频,所以需要准备一个摄像设备(可以是相机、手机等),另外,教师还需要准备好手工制作所需要的材料、手工制作工具,如有特殊要求,可能还需要布置一定的场景。为了让儿童更易于接受,教师在录制时可以选择儿童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场景进行拍摄。例如,在幼儿园教授手工课的教室,或者是家庭化的环境,尽量为儿童营造一个温馨亲和的教学环境,不让儿童因为刻板冷硬的背景而对教学视频失去观看的兴趣。

2.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

由于我们是学前美术手工教育,所以主要的拍摄内容是材料讲解与准备过程以及手工制作过程。在进行材料的讲解时,对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与接下来实际课程中提供给儿童的材料相符,这样才能达到讲解的最佳效果。每一个材料都应当有适当时间的特写,便于学生的观察。在拍摄手工制作过程的时候,一定要选好拍摄角度,必要时可以寻求一个助手进行辅助拍摄,这样可以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视角,能够更好地记录手工制作的过程。

3.后期视频制作

因为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其实是重复性的,没有讲解和播放的必要,因此在拍摄完视频之后,教师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和制作。比如,长时间的同样的步骤,教师可以只保留最初的步骤教学和成果展示,在此期间的单调重复的内容可以加以删除,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降低参与观看的学生的耐心值。对于视频中需要特殊说明或者着重注意的部分,教师可以后期在视频里加上标注。再有就是片头和片尾的部分,教师需要表明课程主题,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视频。为了增加参与观看的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视频中适当添加学生喜欢的元素。例如,流行的卡通形象、富有个性的音效或者是一些儿童喜欢的、可爱的小特效,但是这些内容切记不要过度,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尴尬结果,反而会影响教学成果。

4.通过录屏软件进行录制

有的课程不需要具体的操作流程,可能仅需一个PPT即可,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实用录屏软件将对PPT的演示加以录制,同时进行语音讲解并录音,这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加上字幕,这样相比于单纯地播放PPT教学效果要更好一些。

三、结语

在微媒体的语境下,课程设计和运作模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学前美术手工教育专业课程需要结合时代的特色,吸取微课程的长处,不断地为手工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并利用新鲜的知识,终身学习,这样才能为祖国的花朵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在艺术、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05).

[2]汪志萍.加强手工教学,促进美术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 2009(52).

[3]张先发.浅议手工课在幼师美术教学中的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8).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高校 微课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77-02

微课以短小精悍并符合数字化时代人们碎片化学习的特点,迅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高校对微课理论研究偏多,且还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就更是纸上谈兵。无论是微课的设计方面还是开发制作环节,均存在着许多问题,距离微课真正走进课堂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鉴于此,本文从高校管理激励机制、微课教学设计培训、微课制作技术培训、团队协作共建等方面探讨了高校促进微课建设的策略,以此促进微课进入高校教学应用,发挥其对教育的影响力。

一、微课及其特征

2008年,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David Penrose明确提出微课(Micro-lecture)的理念,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教授首先将微课引入国内。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自此,微课教学理念的普及开始在我国高等院校拉开了序幕。

目前我国对微课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教授定义微课为: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焦建利教授定义微课: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定义微课:是指在10分钟时间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n程。从众多定义中可以凝练出微课的特点为“小”“实”“新”。其中,“小”意指内容少、时间短,内容少则方便教师灵活组织教学内容,时间短,则有效地集中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效果更佳。“实”就是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上确有价值,并不只是形式上花哨、而缺乏实质内容。“新”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教学形式的创新性,微课不是简单地对一堂课的部分内容的截取,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开发具有趣味性、交互性、更具吸引力的特色微视频,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

二、高校微课建设的意义

(一)微课是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的骨架

传统“填鸭式”教学弊端已日渐显现,教师对着多年未更新的PPT“满堂灌”,学生早已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契机,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已取得一定成效,而支撑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发展的“骨架”是微课,微视频以生动活泼有趣且讲解清楚、富有条理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在家自主观看,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与网络平台的交流,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内容,在这种背景下,课堂学习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微课的发展促进教学结构的进一步变革,朝着更丰富的方式转变。

(二)微课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师知识更新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传统教学中,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在老教师提供的PPT,或是网络下载的教学资料的帮助下直接给学生授课,可以说是PPT行走的播放器,对45分钟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任何教学设计与编排,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微课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微课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兼顾实用性、趣味性、条理性、交互性,一堂微课好比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对开发者的设计制作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需要重新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将知识点专题化、系列化。微课的设计制作,需要教师反复修改,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师隐性教学知识显性化,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三)微课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学生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晦涩难懂的原理图、僵化不动的图片、毫无激情的讲解,早已失去了兴趣,微课的制作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兼顾实用性、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微课内容少、时间短,符合当代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且可以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这些他们喜欢的设备上随时播放学习,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课堂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巩固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高校微课建设的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微课开发制作激励机制

高校应对微课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积极开展宣传与动员工作,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确保这项工作稳步前进发展。一方面,校内开展微课建设评优工作,如高校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样,定期举办优秀微课评选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广大教师对微课建设的积极性与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开展以评促建工作,将微课建设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进行考核,优秀课程的申报必修完成一定数量的微课制作,以评促建可以将微课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增加教师建设应用微课的内在动力。

(二)自建团队协作共建微课程

微课资源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技术规范等多个方面,仅靠教师的个人努力难以完成,则需要协作共建。一是教学团队的建立,由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授课教师为主导,梳理课程知识点,建立课程结构体系,甄别学科重难点,选择适合当前大学生的求知需求的专题进行快、准、精的微课选题。二是微课制作技术团队的建立,微课的制作者通常是一线教师,由于拍摄、制作和编辑水平的限制,一直是制约微课制作的瓶颈。建立专业拍摄制作人员的技术团队是高质量微课的技术保障。三是微课制作保障团队的建立,由高校党委统一部署,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负责,建立微课制作保障团队,各学院从教育经费分拨一部分建立专业的录制场地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让教师感觉制作微课并非难事一桩,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录制微课的动力与意愿。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微课教学设计培训

微课以短小精悍的特点吸引了广大学习者的眼球,微课的教学设计有其独特之处,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多媒体工具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等,是微课制作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广大一线教师缺乏对微课内涵的深度理解,以至于很多微课作品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应用于教学,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微课的教学设计直接决定着制作出的微课能否真正满足学生者的需求,能否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因此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采用案例法开展微课教学设计培训,理论讲解结合优秀微课案例观摩,从各个方面感受“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并对微课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剖析,通过案例明白微课设计的步骤与具体的实施方法,有助于教师迅速地掌握微课的教学设计,并为教师的微课制作积累经验。

(四)采用现场演示法开展微课制作技术培训

微n摄制技术的缺乏制约着教师制作微课的热情,一线教师认为自己制作微课的不足也主要是技术层面的,从一些微课作品中可以看出,存在视频画面不清晰、视频拍摄不稳定、录制手法单一、后期编辑粗糙等技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对教师开展微课制作技术培训已迫在眉睫,专业技术培训人员在高校自建的录制场地现场演示视频拍摄中要点与注意事项,如拍摄机位的选择、拍摄的角度、语言的通畅性、教师的着装要点等,同时进行多样化的微视频制作技术培训,如录屏软件、剪辑技术、视频后期编辑软件,供教师灵活选择、综合使用,只有克服这些技术障碍,才有可能使更多的教师自觉参与到微课建设中来。

四、结语

微课理念给高校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也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微课必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影响力发挥的前提是有更多的教师愿意投身微课建设的热潮,丰富微课资源,将微课引入教学,真正服务于教学,否则都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因此,如何提高教师制作微课的热情,降低微课制作难度、促进教师制作微课的动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未来微课对教育促进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广大教师的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4)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3]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4]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基金项目】2014年高校教育研究课题(GJKTY2014-21)

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微课资源;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微课”是近年来一种新d的教育模式,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学活动。

一、微课的发展和特点

在信息化时代,碎片化学习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教学设计者和资源开发者便有意识地提供经过设计的碎片化教学内容,微课也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短。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微课的时长不要超过15分钟,这个时间长短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若时间太长,学生的注意力不会长时间集中,学习效果不够好。

2.内容少。微课主要为了突出某一学科的某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相对于传统的较为宽泛的课堂教学内容而言,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炼。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更容易掌握。

3.容量小。微课的视频一般都控制在200M以内,便于网络传输和。且视频格式一般都是支持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在线进行学习。

4.微课资源“情景化”。微课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教学设计一般选取真实、具体的典型化案例。使广大师生在教学情景中更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模仿和提升。

二、微课资源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

1.能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为辅,学习效果不够明显。而微课把学生作为主体,进行一系列的教学设计。这样更能促使教师转变角色,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很多院校都在尝试利用微课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使教学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制作微课之前,首先要进行微课设计。教师会多方吸取经验,取长补短,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这使得教师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课程的知识点,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手段,可以通过各种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微课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微课资源开发,并在教学中熟练地应用。

三、高职微课资源开发的基本流程

1.课题分析。课题分析即是确定课题,这是微课制作的首要环节和起点。一节微课控制在10分钟左右要将知识点讲解透彻。

2.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选题及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及脚本制作。这里包括教案的书写和课件的制作。微课教学的案例或者问题的设计和导入,最好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然后通过解决该问题,分析该案例,引出本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最后通过对知识点的分析而解决问题。除了情境化案例与问题设计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测试或小练习进行教学互动,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视频录制。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视频的录制可以采用录播室、摄像工具或计算机的屏幕录制软件等进行录制。视频录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及举止要自然大方,讲解语速适中。尤其是通过提词器进行录制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照本宣科,要注意眼神交流。需要采用屏幕录制的时候,为了避免紧张而导致语无伦次,教师最好提前写好脚本语言。这样在录制的过程中,才不会导致录制失败。

4.后期制作。视频录制完成后,教师还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剪辑软件可以用Camtasia、Premiere、绘声绘影或AE等。通过剪辑软件,可以把视频中不需要的部分剪除,并为视频添加片头片尾及其他动画,配上背景音乐等。最后生成MP4或FLV等网络常见的高清视频格式。视频大小不超过200M,若视频过大,会导致学习者因网速问题观看困难。

5.审核与反馈。视频制作完后,教师要进行审核,查看有无须要修改之处。即使无修改之处,也要在教学实践中,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学生不满意的方面要和学生多交流,找出好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也可以多观摩同行的优秀微课作品,找出每个作品的闪光点加以学习借鉴。

总之,现阶段微课的开发和应用还存在一些争议,教师要用实验的方法与态度来看待、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微课,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微课。

参考文献:

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

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中正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微课”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更乐于接受,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觉得创意设计大有可为。“微课”不但使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还使课堂更具感染力,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概述

微课程是2008 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的课程概念。在中国则是 2010 年由广东省佛山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概念,其后不断加以修正,对微课的研究是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微课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也以其“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的特征在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以《机动车辆承保》课程中“车险险种认知”内容设计制作成“微课”设计为例来进行说明“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方式。

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的实质是微型化的网络课程,而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可以由很多与知识紧密联系的系列微课构成。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在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像网络课程开发那样进行系统的设计、制作。

1. 选题

一节微课涉及的教学内容可以多样化,但所选的主体一定要有代表性,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来制作微课,微课更不是从原来的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料截取其中的片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比较 作为微课的选题。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选题,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本课程所面授的对象是我校高职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但缺乏自信;知识基础薄弱,欠缺综合能力。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车险险种认知”这一节内容对他们是个难点。“车险险种认知”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机动车辆保险中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商业险种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也是车险险种认知实务操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由此本次微课选题为“车险险种认知”。

2. 教学设计

(1)尽快切入主题。“微课”时长一般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因此“微课”教学设计要迅速切入主题。比较常见的是开门见山,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导入或者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一些能吸引学习者的话题进行引入。微课最关键的开头,要能吸引学习者。若想吸引学生的话题快速引入主题,可采取开门见山或者设问导入以及利用其他一些方法。

(2)精心设计脚本要。“微课”是一完整的教学结构,应包括教学导入、教学日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小结和课后任务。所以在内容的设计上要条理清晰,突出主题。对于“微课”这样一个浓缩的短视频,也应尽量突出该课程的特色,若平铺直叙则不够吸引学习者的目光。

(3)教师语言尽量精练。因为微课时间只有短短10分钟,教师在微课中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先把讲稿设计好,这样录制时就会比较流畅,给后期处理提供较大的方便。

在对“车险险种认知”的微课设计中,由于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笔者分别就二个知识点设计了二个“微课”。以下以“商业险主险-第三者责任险”为例,讲述设计思路:(见表 1)

3. 视频制作

目前根据高职教师制作视频时的技术掌握情况、硬件设备配备情况以及简单易求的需求,推荐主要的制作方式有摄像机拍摄法,录屏软件十 PPT 制作法。在制作微课程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适合的录制方式,更好的呈现知识和内容。在上述“微课”的设计中,笔者采用了摄像头拍摄十录屏软件十 PPT 的制作方法。用到的工具与软件有: 电脑、耳麦、视频录像软件,录屏软件 Cam-tasia Studio,PowerPoilt 等。采用的方法是,先对 PPT 演示进行屏幕录制,然后添加录音和字幕。

三、总结

一堂合格的微课,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效率;而一堂优质的微课,却是如何用教师的引导和爱心,激发学生最大潜能和营造最好学习氛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高效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微课作为一个新教学模式为高校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探索和实践的舞台,它的成长将会是一个持续变化完善的发展过程,同时可以肯定微课的出现将带给高职专业更多更好的高效课堂。开展微课建设,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必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 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

[3] 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04)

[4] 董瑶.韩治.高职教育中微课设计的原则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