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文1
思政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所有课程当中,并且能够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向学生不断的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政课程能够达到目前学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并将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我们目前还在探索当中,我们将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案例,为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1社会心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优势
1.1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时常遇到学业、生活、情感方面的挫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阴影,因此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人了思政教育的体系之中。而社会心理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正确的看待自我。社会心理学教师可以挖掘出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蕴含的很多的德育元素,例如正确的沟通方式、合作能力、价值观的培养、自制力的培养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綜合心理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1.2思政元素可以渗透进社学心理学中
课程思政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这就需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而社会心理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具有非常多的契合点,二者可以实现自然的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社会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以及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这些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这个背景就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可以说这些因素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这些都与思政教育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社会心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政治制度、角色规范等内容时,都可以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解与思考。
2社会心理学的思政教学策略
2.1精准提炼社会心理学中的思政元素
在社会心理学课程当中不断的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政元素,教师还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找准思政元素的契合点,不断的将社会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到一起,在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的同时,还要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情况下限制课时。教师还应当研究人们在社会传言中所在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规律,并结合专业进行学习,精准的提炼社会心理学当中的思政元素,使得社会心理学和思政教育不断的融会贯通,也不会受到专业教学的冲击。
2.2积极应用网络平台,适时引入思政内容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网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社会心理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授“自我意识”这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一个小词论,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的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特别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理想的自我,以及现在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哪些差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并引入一些革命先烈和当代奋斗者的事迹,鼓励学生勇于追求自我,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实现自我的价值。
2.3创新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保证目标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完成,因此这个过程一般我们将其称之为过程性的评价。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将其作为结果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在设置社会心理学考试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思政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重视。
2.4教师要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完善的发展,教师就应当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的调整是自我的心态意识,并且完善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教师每天以乐观的态度,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社会心理学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价值取向、饱满的教学热情对学生产生影响,实现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融合。
3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思政课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思政还是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步优势进行探索,不断的挖掘教材当中所原有的思政元素,将其和专业知识融入到一起,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刘听.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与设计[J].大学教育,2020(04):25-28.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曲线和方程 教学设计 问题任务驱动
引言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指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和效率[1]。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2][3][4]。目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以多媒体课件、数学实验方式、网络教学方式实现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学习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4][5][6]。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教学策略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引入数字化数学活动[7],所以,对于将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关键要解决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工具?教师如何把激发学生兴趣的真实世界问题引入课堂;设计模拟环境,构建“做中学”的第二渠道;教师如何指导、帮助、组织教学活动以便能让学生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何处理教材内容与技术的自然融合?如何评价学生?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本文将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设计了一节整合课,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8]。“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对于数学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其是指以解决一个数学任务为目的,由于这个数学任务具备开放性与思考性等特点,利用该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能让学生通过任务的解决获取新的经验;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协作学习的意识[9]。整合课设计具体如下。
“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从而为求已知曲线的方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 能力训练点:在形成曲线和方程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与人协作学习的意识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 学科渗透点:从形数结合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及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重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解决办法:通过例子,揭内涵;讨论归纳,得出定义;变换表达,强化理解;初步运用,巩固提高;给出推论,升华定义。)
2)难点:难点在于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关系产生困惑,即对定义的正确理解。(据此可用举反例的方法来突破难点,促使学生对概念表述的严密性进行探索,自然地得出定义。另外,为了在难点有所突破后强化其认识,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解释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
3)疑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应用。(解决办法:通过例子,初步领会它的应用;给出概念的推论,既升华了概念又是概念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工作
1. 教师制作一个网站,内容有“图像游览”、“问题组”、“试验基地”、“资料基地”、“练习基地”、“拓展阅读”板块。“图像游览”板块放置3个方程,并能用软件及时划出这三个方程美丽的图像,以便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组”设置了3个问题组,共11个问题,目的在驱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掌握本节的知识;“试验基地”是一个作图软件,学生通过它来作图验证自己的结论和解决问题;“资料基地”含本节课所需的资料,如直线的方程内容、名校教师对“曲线和方程”定义的讲解录音或录像、已学过的其他学生学习理解;“练习基地”含巩固本节课内容的基本巩固练习,提高练习;“拓展阅读”含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后面章节有关的内容。学生在探讨问题中可以到资料基地去找所需的资料,也可以查阅书本上的资料,还可以到试验基地作试验。
2.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组长的职责是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弄清楚小组成员在每个问题的理解及存在问题。副组长负责记录小组对每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并负责向教师汇报。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模块“图像游览”。完成后,教师指出:这么美丽的图像可以用一个数学方程表示,这就我们今后要研究的内容。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一道学生进入“问题组”模块的第一模块中的问题:
1.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2.画出方程x-y=0的曲线。由作图过程讨论图像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点M(X ,Y )是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那么点M的坐标(X ,Y )与方程X-Y=0的关系如何?如果(X ,Y )是方程X-Y=0的解,那么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与这条直线关系如何?
3.完成问题:已知A(-2,-1),B(3,5),求线段AB中垂线的方程;试问有几种求解法?由求解过程讨论所得方程与线段AB的中垂线的关系。
4.归纳出问题2、3的共同点。
(三)教师启发学生引申,导出“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并指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组”的第二个问题组:
5.如何理解“都是”二字?
8.要确定一条曲线是否为某个方程的曲线需要两个条件,请学生们各小组各自出问题:给出一个曲线和一个方程,分别满足第一条件而不满足第二个条件和满足第一个条件而不满足第二个条件。
9. 解答下列问题,且说出各依据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定义中的哪一个关系?
(四)教师解答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组”第三组问题:
10. 从集合的角度如何对定义进行理解?具体地说,曲线可以看作是由点组成的集合,记作C;一个二元方程的解可以作为点的坐标,因而二元方程的解也描述了一个点集,记作F。请大家思考:如何用集合C和点集F间的关系来表达“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定义中的两个关系,进而重新表述以上定义?
(七) 教师小结及布置作业
小结:本次课我们通过对实例的研究,掌握了“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在领会定义时,要牢记关系两个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它们都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必要条件。两者满足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才具备充分性,才能将曲线的研究转化为方程来研究,即几何问题的研究转化为代数问题。这种“以数论形”的思想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五、布置作业
5.阅读模块“拓展阅读”。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赵书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2] 戴莹.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6,2.
[3] 林玉娟.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5.
[4] 王虹,杨威,王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5] 潘小明,沈红兵.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技术导刊,2006,3.
[6] 陈艳君.数学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7] 蒋鸣和.从教学手段的整合到课程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探索[J].信息技术教育,2006,1.
[8] 柳素霞,武法提.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式学习环境设计及实验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2.
[9] 王欣,杨庆余.从两个教学案例探讨数学任务驱动学习的特点[J].教育科学研究,2006,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思政教育;BIM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改革
一、引言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人才培养育才与育德是统一的整体,“德”之重要就在于它支配“才”的应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于民族、国家、社会有益之人,这就要求高校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灵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1]。思政课程肩负着育德的重要使命,与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烙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精神信仰,需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级的建造标准展现了土木人的“才”和“德”。工程管理专业是培养当今及未来土木类人才的核心专业,兼具传递土木人担当能力、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职业素养的重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BIM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主要研究如何组织现场合理施工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是其他核心课程的前续课程,是重要的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担当能力和工程意识。因此,BIM施工组织设计的课程思政教育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索实现其课程思政实现的路径,提升课程的育人能力势在必行。
二、BIM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育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德育元素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提炼
从“课程思政”向“思政课程”转变,从以往单纯的思政教育转变为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所有课程模块都体现出德育元素和立德树人的功能,首先就是要仔细梳理、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列入重要条目,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BIM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目前仍偏重专业知识教学,已凝练的“思政元素”尚浅,需要进一步从社会实践中寻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环境的思想政治时事和热点。
(二)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尚待提高
专业教师是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承载着传播专业知识和传播德育思想的双重任务,需要德才兼备。从目前BIM施工组织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情况来看,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对于思政入课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2]。专业课程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前提是专业教师对于思政入课本身已经达到了高度的认同,现阶段的教师团队中,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重要性,懂得思政教育不仅是育才功能,更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理工科类课程的课堂学习增加乐趣,同时提高专业知识的转化率。部分教师仍旧认为思政教学乃思政课程的主要任务,对课程思政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无论是“思政元素”的挖掘或是课堂中“思政元素”的渗透,都需要专业教师具有完备的教学能力作为支撑。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德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不是生搬硬套,需要寻找知识触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
(三)师生协同机制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和学习是师生互相引导和共同进步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协作。教师端进行引导和传播,学生端给予一定的反馈,形成师生协同机制,将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近阶段,经过在学生群体中调研发现,教师在“BIM施工组织设计”教学中所融入的“思政元素”真正为学生形成深刻记忆的部分、学生在课余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接触德育教育并在课堂中与教师形成互动的部分有待提高。
三、BIM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现路径
(一)进一步挖掘和凝练“思政元素”,创建思政案例库
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挖掘和凝练“BIM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3],搜集相关的案例形成思政案例库,为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做最基本的理论储备。表1为“思政元素”结合内容。
(二)创新教学设计,填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控,课前明确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并列入教学设计中,有助于提升课程育人的效果。以“施工方案”章节的部分内容为例,填写教学设计表[4],如表2所示。
(三)研发微信小程序,形成“师生互联”思政专题平台
利用“互联网”+手段研发微信小程序,建立师生互联平台,形成师生协同机制,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首先在微信小程序内建立“教师随记”、“学生随感”两大专题板块,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将课堂上讲授的思政案例以及教学举措和方法、感悟、心得上传至“教学随记”板块,为学生课后温故提供平台;学生则根据课堂中教师讲授内容选取对其影响至深的一个案例、一句哲理、一段感悟或一个道理上传至“学生随记”板块,师生在小程序内形成互动,互相引导和激励。其次在微信小程序内建立专门的思政专题网站,定期推送思政相关案例,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并可以在网站内回帖抒发阅读感受以及心得。这样的做法不仅完成了师生间的互动,更体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完善考评方法,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考评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全面落实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考评方法需要从单一的分数考核方法转变为综合考评[5]。考评方法应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以及对于思想政治素养的考核,考核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形式,对考核指标赋予一定的分数权重,综合打分,形成长效的考评机制。
(五)优化教师团队,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文化、文明的传播者,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在时代背景下理应具备的特质。针对目前教师团队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师团队的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课程思政”工作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充分利用学校各类活动对教师进行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化、持续化、动态化,有效推动新文科建设项目培育。
五、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思政教育不仅具有一定育人功能,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爱国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培养。而英语学科本身属于受众基础非常广的课程,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一、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价值
(一)促进学校育人功能的充分体现
学校担负教书育人使命,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引导。学校必须积极促进育人功能的实现,才能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可使英语教育具备育人功能。思政教育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使学生在成长中加强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认可。
(二)有利于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现象,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缺少对语言背后文化的了解,很多交流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让人啼笑皆非。促进思政教育与英语教育深度融合,不仅能为文化教育提供载体,也能帮助学生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认知。由此,学生可以无障碍地与外国友人进行友好洽谈,也能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不仅关乎其未来成长和工作,也能使学生加强对传统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全方位认知,更有利于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未来建设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只有新时代青年全面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使我国文化不断提升国际站位,促进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三)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思政教育包含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也能使学生拥有正确的辨别能力。例如,在英语学习中难免会接触很多西方文化,深入融合思政内容后,可以减少西方文化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也能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对比,通过文化对比,加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因此生活环境相对简单,这一时期一定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才能避免其受一些网络不良思想或者西方功利主义侵害。课程思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只有学生拥有科学的判断力,才能有效减少错误判断。大学生担负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必须对其正确引导,才能使我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不动摇。同时,学生通过思想政治也能加强对实时政事和外界的认知,通过认知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认同感。
二、英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是促进课程思政发展的必然举措。课程思政中不仅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也蕴含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二者融合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更好发展,也能增强英语教育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同时,英语学科中包含的思政教育本身具有隐性育人价值,将隐性育人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不仅能帮助学生从多元化视角了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也能使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强英语表达能力。并且,二者的深入融合也是课程思政教学革新的必然要求。在英语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也能使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学生加强对党的政策方针的理解和关注,也能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加深对相关方针政策的理解。而且,学生也可以利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播,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由此可见,促进学科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可以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促进人才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路径
第一,促进教学设计完善化,将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英语教育体系。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教师加强对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这样才能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因此,教师要对传统英语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可以将思政内容有计划地融入英语教学中,促进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优化,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首先,将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可以深化学科的育人功能。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构中融入育人格局,并将思政元素适当融入其中,碎片化融入既能使整体育人格局更加完善,也能使学生全方位感受思政教育侵染,帮助学生提升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其次,教师可以不断促进英语教材优化,使相关教学内容方便思政内容的融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和课文主旨,选择适当的思政元素进行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要紧扣教材内容,也要和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呼应。这样不仅能提升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性,也能提升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育模式,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中同时融入思政元素,促进英语教育格局的整体优化,以实现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融合。第二,促进教学内容完善,加强语言比较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自信。传统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但其中却缺少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增加文化比较不仅能帮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时,认知传统文化和母语文化魅力,也能使学生客观认知西方文化,并增加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而思政教育为文化比较提供契机,学生通过思政内容,不仅能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和学习,也能通过英语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英语教材中很多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为文化比较提供载体。例如,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融入当下热点新闻,不仅能提炼出很多思政元素,也能吸引大学生积极关注,这也使其学习热情有所增加。教师可以在Chinadaily中寻找一些热点新闻素材,这些素材中包含丰富的爱国意识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也能使学生英语能力得到不断加强。不仅国内很多平台中有丰富的教育素材,美国很多平台中也会存在关于思政元素的内容。例如,BBC的纪录片《中国春节》《中国故事》等,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加强对中国的全方位了解。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也能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三,促进教学方法完善化,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意识。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不仅关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关乎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状况。因此,英语教师要不断促进教学方法完善,不仅要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教学策略,也要促进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成长,也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发言[1],也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快乐学习[2]。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路,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加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学生分小组合作可以更深入地从不同视角挖掘英语中存在的思政元素,有利于课程思政发展。其次,教师和学生也要积极展开互动,二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实时互动,将其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加强互动不仅能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促进教学模式合理化,也能使学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此促进自身英语能力和思政能力的有效增加。例如,教师可以在英语考核中融入学生平常自学状态、乐于助人意识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思政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展开探究式教育、问题式教育、情景式教育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思政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教育模式,以促进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提升教学灵活性。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思政课;专业课;对接途径
思政课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其教学效果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较为突出。高职院校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技能性,专业是其发展的品牌,因此对专业课建设高度重视,而人文基础课则逐渐被边缘化,尤其是思政课。大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切身利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联系不多,没有贴近高职生的思想实际,学生们认为思政课理论性过强而实用性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思政课和将来找工作关系不大,这是形成思政课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研究如何将学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相对接。而实质上二者本就一致,学生希望未来在社会中能发挥所能,有好的发展;而思政课是以育人为目的,求的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服务。那么,二者的对接也就有了坚不可摧的根基,即就业。本文就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专业谋发展,对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一体化建设进行研究。
一、更新理念,正确认识高职人才培养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择业自由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可见,高职院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上,是坚持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思政课的改革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新理念,一切以学生为本,把高职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真正结合起来。思政课如何能摆脱目前的不利因素,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形成联合育人的人才培养观念,积极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大思政”教育中来。
“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看法和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让思政课不再是孤立的课程,而是要对思政工作全方位、立体式的主动占领。要与一切与学生培养相关的课程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要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相结合,增加思政研究厚度;要将思政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结合,把思政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人文教育大系统中;要将思政教育与企业、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实效性等等。只有将思政课置于更大的环境之中,才能提升其影响力,达到效果最优化。
“大思政”教育中的思政课与相关课程、部门、团队、企业、社会相结合的主线就是将学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有效对接。无论结合的对象是谁,只有将思政课、专业、企业、社会的需求融为一体,进行四位一体的建设,才能将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才能让学生在思政课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本着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使思政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立足专业,与专业课建设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思政课就必须把握住这一关键点,立足专业,将高职职业性的典型特点在思政课中突显出来。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建设之间融合度不深,甚至脱节。许多思政课教师不清楚或不甚清楚自己教授的学生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将在什么岗位上工作,这些岗位对从业人员有什么具体要求,这势必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不喜欢思政课也就很正常了。
而事实上,思政课和专业课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有共同发展的基础,二者均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体现出职业要求。思政课只有立足专业,与专业课建设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发挥它们之间的互补效应。这样才能贴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也才能让学生真正找到在思政课中所需要的东西。思政课如何能与专业课建设有效对接,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深入了解学校主要专业群
既然专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品牌和灵魂,专业的设置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那么,思政课教师对学校设置的各大专业群就要先有总体性的认识,再结合自己所教专业进行具体对接。对学校主要专业群的了解可从三个层面:社会和行业、专业课教师和学生。
1.结合社会和行业深入了解。学校的所有专业都是针对行业、为服务社会而设置的,而社会和行业又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从宏观上了解本学校各大专业群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引入思政课相关内容中。
2.结合专业课教师深入了解。专业课教师无疑是对所教授专业最为了解的,对各大专业群深入了解的直接途径就是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与学习。专业课教师会对各专业有具体的了解,将从微观上给思政课教师了解各个专业进行指导。
3.结合学生深入了解。一般来说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相对浅显和具体化,很多学生选择专业时,了解的只是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率高不高,将来会从事什么岗位,多注重这个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待遇,而忽略该职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看法和认识程度后,才能有的放矢,结合社会或行业需求、专业课培养方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创新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结合模式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已能体现出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的结合,但在实践效果上不尽如意,所以在有宏观架构的基础上要对具体的结合方式进行创新探讨与实践。目前思政课基本上采取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融入专业课建设,将会真正显示出思政课的生命力。
1.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教学互动制度化,共同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作为基础课中的分支与专业建设间相对独立,教师间交流甚少,即使有交流,也未形成制度化。思政课侧重德育,专业课侧重技能,各展所长,但是,在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上却存在欠缺。现在的用人单位既看重学生“知识、技能”这样的硬实力,也越来越看重“沟通能力、性格”等软实力。如何让这一硬一软相得益彰,首先就要使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间的互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要形成制度化固定下来,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计、实践活动、考核评价的互动都需制度化。其次在此基础上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团队老师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所需重构课程内容,关联性较强的内容可相互融入彼此的教学设计中。
2.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化。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补充,进行模块教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将教学内容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大模块,再将每一模块的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对接,以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为选取、补充教学内容的依据。在安排实践教学模块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突出职业性。活动方案的设计以解决好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尽可能地把服务、学习、教学结合起来。只有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空洞说教,而是与他们的未来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能为他们适应企业、立足社会提供强劲动力。也只有学生主动融入思政课教学,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对专业课建设起到服务和支撑作用。
3.结合专业引入企业文化,教学过程情景化。一般专业课教学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多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对于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价值观、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很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却有所欠缺。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需要思政课的大力推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案例要贴近企业生活。思政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最常使用的,如果选择的案例是发生在企业中或与企业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则会被吸引其中,产生共鸣。其次,教学课件中引入的图片、视频展示企业文化。现在一般学校的教学都会借助多媒体,图片和视频能生动展示出企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去企业实习、实训前能接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最后,实践教学组织的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以调研、讲座、辩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实践活动能够以企业文化为主题,将企业生活的情景模拟再现,这样能够大大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总之,只有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相融合,立足专业谋发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让每一个学生觉得思政课有用、实用、好用,学生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才能如春风化雨,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实现全过程育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身份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 意见[Z].2010-03-19.
[2]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9-01-14.
[3]邵建平.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 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 高职 思政理论课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中,思政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力量,然而近年来,相当数量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造成社会对思政理论课的普遍低评价。因此,探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寻找有效的干预对策,不仅能增强教师的职业稳定性,而且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 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影响
1.1 职业倦怠的内涵
职业倦怠(job burnout)这一概念于1973年是由纽约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惫、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工作成就感降低等负性症状。
马斯兰琪(Maslach)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工作中的长期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的持续反应,表现为耗竭、疏离以及无效能感。该定义目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1980年,首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上召开后,职业倦怠正在被包括教师职业在内的众多助人行业关注。
1.2 职业倦怠的影响
对思政理论课教师而言,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身心疲惫、心烦气躁;缺乏耐心、信心;自我评价低,自卑;个人成就感降低。它们会严重减少教师工作的驱动力,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学者型的无力感”。思政理论课教师承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任务,一旦产生职业倦怠感后,工作就仅限于勉强维持教学,教学方法落后、作风懒散、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对美的体验,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教师的职业的稳定性。
2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造成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目前高职教学现状来看,社会环境、学校体制、课程特点、学生特点、教师人格特点共同造成了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2.1 社会环境因素
现实中,“泛政治化”所遗留的历史问题尚未妥善解决,如今又处于市场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思政理论课被看作“划划课本抄抄书、讲讲新闻读读报”的可有可无的学科,常被人漠视。
2.2 学校体制因素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特点,思政理论课受重视不高,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薄弱、经费难以保障、评价体系不合理、政策支持少、教师进修渠道少,久而久之,教师丧失了开创性和工作热情。
2.3 课程本身因素
课程教材内容随时政热点不断更新,大众媒体普及使思政教师处于疲于应付的高负荷运转中。同时今日的中国、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这使思政教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与现实的接轨进一步加大了思政教学的难度,思政教师在疲于应付的教学中品尝不到工作的乐趣,心理自然产生一种倦怠感。
2.4 学生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弱,学习目标和动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注重实际效果,对思政理论课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产生冷漠消极心理,致使教师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
2.5 教师人格因素
高职院校中,担任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年轻教师日益增多。根据人格类型学理论,人格类型和工作存在匹配差异较大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年龄、性别、婚姻情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教师呈现出职业倦怠差异。据相关调查显示,年轻女性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已婚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要高于未婚教师。此外,典型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对工作过于投入,一旦遭遇挫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
职业倦怠的客观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政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根据思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需要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采取措施,帮助思政教师预防、缓解和摆脱职业倦怠,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3.1 社会加大宣传,消除舆论偏见,扩大支持
从社会层面看,应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偏见,制定相关政策,稳步推进高职思政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逐渐营造公共支持和信任的社会大环境,增强思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自尊感;畅通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在进修、学历提升、职称评定和晋升等方面提供均等机会,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
3.2 学校增加经费投入,减轻教师工作负荷
根据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控制—支持理论模型分析,高工作要求(指工作负担、时间压力)、低社会控制(指情感、信息、工具支持)的工作环境容易使员工产生工作压力感,滋生职业倦怠。因此,从学校层面看,高职院校要增加教学投入,组建专业的教学设计团队,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减轻思政教师由于工作负荷过重而产生的疲惫和无助感,保持其长期的工作热情。此外,高职院校要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完善健康保障机制,认真对待思政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心理挫折和职业倦怠问题,必要时需要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者重点帮助职业倦怠严重的教师,使他们尽早步入心理健康正规。
3.3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调适,减轻和消除职业倦怠
思政教师要加强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学会利用社会学相关知识丰富教学内容,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新形势需要,不断增强教学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同时要学会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科学认识人格类型及缺陷,强化自我调适及自控能力,形成一套完善的自我心理调适机制。同时,要经常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努力成为智慧型思政教师,避免职业倦怠的滋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徐大真.职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