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1
关键词:节俭 消费 适度 健康文明 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俭作为中国一直保持提倡的传统思想道德,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素有提倡节俭的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温、良、恭、俭、让”五项美德,节俭就是其中之一。墨子也有“节俭则昌,逸则亡”(《墨子·辞过》)的警言。在中国传统著作中,有关节俭思想观念的论述很多,可见节俭是一项重要的思想美德。
节俭观念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节俭作为上层建筑的价值观念之一,其产生发展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具体来说,是由三个传统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生产率水平低下
传统农业社会主要以小农经营为主,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极其落后,因此农业生产率十分低下,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几乎都处于贫困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没有浪费的权利,更没有浪费的资本。同时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气候,“靠天吃饭”的农业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来抵御自然的不断变化,因此农民只有通过节俭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
(二)自给自足且商业匮乏
同样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传统农业社会的所有生产产品都是自给自足的,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再加上重农抑商的封建统治政策,即使有一定数量的剩余产品,流通也十分不便。所以传统农业社会属于积累型社会,节俭可以提高个体生活水平和增加社会整体财富。
(三)社会生活的稳定性
传统社会虽然有着很多次的王朝更迭,但是其农业基础并未动摇,在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家族网络、身份地位、习俗礼仪、宗法传统也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尤其是农业生产出现黄宗智(2000)指出的“内卷化”现象,即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最终农业生产边际效益递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农业的无发展导致了农业社会的停滞不前,因此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是可预期的,社会行动是确定的,节俭能够增加未来生活的计划性,提供社会运行所需要的物质保障。同时,当节俭观念作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衍生物内化到人们的意识结构中时,节俭观念本身也就具有了稳定性。
节俭观念在中国影响力较大的原因
现代社会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是以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商品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层出不穷的商品使大众眼花缭乱,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促进资本进一步扩张的关键环节。鲍德里亚(2000)在《消费社会》中揭示了“浪费”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浪费不再是道德意义上指责的多余的消耗,不再是非理性的,疯狂的或精神错乱行为,而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它甚至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功能而发挥作用,生产的丰裕也只有在浪费中才有实际意义。浪费同时也是社会运行的必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有“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的观点,因为只有更多的消费,才能刺激更多的生产,促使更多的人就业。
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上层思想建筑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体系开始逐渐瓦解,节俭观念同样也受到了挑战。节俭是资源匮乏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奢侈或者说消费则是现代丰裕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马林芳、王建平,2008)。节俭观念已经和现代社会发展格格不入,但是节俭观念在中国依然根深蒂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有:
(一)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所以尽管价值观念体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仍然保有传统农业社会的习惯,内化在人们价值体系中的节俭观念同样也不会很快失去其意义作用。
(二)贫富差距较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中国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困的10%人口仅为1.4%,这些都显示了中国贫富差距巨大的现状,而且财富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李强(2004)研究发现,中国社会是一种“倒丁字形”的结构,社会下层的比例过大,下层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属于一种两极式的连接方式,中产阶层人口缺乏,大多数的人口还处在贫困或者刚刚温饱的阶段,节俭观念作为生存需求的价值依然发挥作用。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尽管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是不完善的,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并未实现人人享有;缺少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资金;社会保障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是在社会变迁剧烈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人们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人们只有通过节俭积累物质资料来为自己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提供基本保障。
节俭观念与消费观念的融合与碰撞
(一)节俭观念
尽管节俭观念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刻意提倡节俭的一些形式运动,笔者认为还是不可取的。首先,尽管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但是中国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农业仅占到10%左右,工业占到47%左右,服务业占到43%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已经下降到50%以下,而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形下,消费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而且在推动生产发展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也使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个人有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只要个人的物质财产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如何支配个人的物质财产是其自由,其他人无权干涉。节俭观念只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意识产物,不能将它无限地夸大到普世价值的高度上。
(二)消费观念
但是节俭观念也并非完全在现代社会失去了价值意义,因为在现代社会走向极端消费主义同样存在问题:
1.人的异化。在已经“祛魅”的社会中,传统的意义供给系统已经瓦解,人们开始在消费中寻求新的意义价值,不断扩张的资本与生产通过各种方式刺激人们的欲望,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不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多没有作用或作用很小的商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的消费需求是被创造和构建出来的。人成为不断工作挣钱以满足不断消费需要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马克思将其称之为“商品拜物教”,一切社会行动的衡量标准都是有消费所决定的,人被物所奴役,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导致人生意义的缺乏和人生价值的迷茫(王宁,2010)。
2.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生产力技术的进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在消费观念的影响下,自然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商品,过度的消费使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表现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生态系统的功能弱化,环境污染和恶化也导致了人们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社会生活方面的隐患。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原则
(一)适度原则
消费水平应该量力而行,它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个人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制约,根据个体具体情况制定最有利于自己的消费选择,实现个人消费的边际效用最大化。首先要做到消费水平与个体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其次在合理的范围内要鼓励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既不过度节俭使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基本满足,又不过度消费使自己被物质所奴役,丧失生活价值意义。这样,适度消费就承继了节俭和消费两者观念的合理因素,摒弃了两者观念的消极因素,既克服了传统农业社会消费不足,生产缺乏动力的不足,又克服了现代工业社会无节制地盲目浪费资源的不足。适度的消费观念符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国情,有利于进一步的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二)健康文明原则
消费资料可以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三个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生存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消费是满足人类需求的手段,正确的消费观念应当不断引导人们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恩格尔系数统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在基本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许多人依然停留在“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肤浅生理需求消费层次上,暴饮暴食,甚至患上由于营养过剩而形成的“富贵病”,或者消费在眼花缭乱、不停推陈出新的各种物质商品上。人类具有二重性,不仅有物质生活需要,还有精神生活需要,人们应当将消费指向更高层次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等精神生活领域,要通过消费来完成自我实现,寻求自身的生活价值意义,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可持续消费诠释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提倡“绿色消费”,即拒绝可能带来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消费方式,消费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需求利益为前提。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对自然生态具有负面效应的物质商品厉行节约,对自然生态健康无害、有着正面效应的物质商品大力倡导,同时要引导商品生产者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在整个社会创造一种优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的维护上,同时也应该体现在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维护和传承上。个人虽然有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权利,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消费需求自由之上;同时个人的消费需求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否则会造成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的破坏(王玉生、陈剑旄,2003)。
综上所述,节俭观念的产生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有着直接联系的,消费则在现代工业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都有着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当代中国社会,应该提倡一种适度、健康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既能够对节俭和消费观念的优劣进行扬弃,又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
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马林芳,王建平.节俭与奢侈:社会发展的经典对决及其现代诠释[J].江淮论坛,2008(1)
4.李强.转型时期社会分层[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2
[关键词]行政人格;思想根源;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44-01
1 中国传统行政人格的解析
中国的传统社会强调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传统行政人格,就要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行政人格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儒学的宗教性和哲学性是交融在一起的,儒学不是以人格的神或上帝来管辖人的心灵,而主要是以伦理(人)和自然(天)秩序为根本支柱构成意识形态和政教体制,来管辖人的身心活动。其特征之一就是将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融成一体,形成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并提升到宇宙论(阴阳五行)或本体论(心性)的哲理高度来作为信仰。儒学在这里既是人文教育又是人生信仰。因此,解析在这种文化思想下形成的中国传统行政人格,应该将伦理道德作为个体的内心信仰、修养和情感与作为社会的外在行为、准则和制度区分开来。传统行政人格是伦理和政治混同的,只有对其区分解析才可以正确全面的理解。
2 中国传统行政人格的本质
2.1 中国传统行政人格的本质是依附型人格
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既表现为行政价值观与行政伦理观在行政人员个体及职业群体上长期稳定的具体体现与境界升华,也表现为行政人员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整合,是行政人员社会本质生成的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国传统行政人格是在农业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农业社会,劳动工具不发达,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单个个体很难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抗争,因此,生存的需要使得人们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社会是建立在完全的人身依赖关系之上的,个人只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这一狭隘人群的附属物。与此相应,个人几乎没有自我的人格意识,同一等级群体的“大我”是个人所唯一意识到的自我内容。
2.2 中国传统行政人格本质的体现形式
中国的传统行政是统治性行政。传统行政人格的依附性首先体现在官吏对统治阶级的依附。“统治行政是服务于阶级统治的行政,统治阶级的利益实现是这一行政类型的根本依据,官吏的日常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展开的,官吏自身的利益是从属于统治阶级利益的。”一般说来,官吏的利益总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等比例实现的,官吏只有依附于统治阶级以及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才能使自己作为官吏而存在的实质得以体现。所以,在官吏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和一切行政行为中,都存在着对统治阶级利益的依附关系。因而,他在人格上是不可能有独立性的,他在这个统治行政体系中为官,必然决定了他的人格是一种依附型的人格。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3
一、农耕文化朴实性思想的历史变迁
朴实性作为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指它的内容以及研究方法都比较简单朴实,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的简单描述,并不具备现代社会下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的试验方法,是当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识。而一旦一种思想意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同,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指导性。正因如此,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成了当时成都平原人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广泛运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尚处农业社会时期的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农耕文化的朴实性思想是成功建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思想保证。战国末期,秦国蜀守李冰及其儿子治理岷江水患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在于他们吸取了前人的治水经验;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在治水过程中巧妙地结合了当时成都平原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耕文化朴实性的重要代表。它是成都平原人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巧妙地运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解释自然和社会未知领域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先进的,而相对于当前的科学理论而言它却是一种非常朴实的农耕文化。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是当时成都平原上的主要制度安排,它指导和规制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李冰父子将阴阳和五行巧妙的运用到对江水的治理中,按照学说中的“土胜水”、“水土相克”、北斗星“齐七政”和“杓星”“主西南(1)”等朴实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水理论,从而建筑起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上游来势凶猛的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全国著名的“天府之国”。
第二.农耕文化的朴实性思想是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就主要得益于朴实的农耕文化对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从需求理论的角度思考,需求的多寡以及需求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人们的需求心理偏好的影响,而需求偏好正是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需求方面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需求偏好决定了不同的需求。同样,对于教育的需求偏好就决定了教育发展的不同方向。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士大夫虽好学,但多以静退相高,淡薄荣利,读书的目的为修身固道而已(2)”,这与成都平原流行的道教思想是统一的,也正是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形成的教育偏好使当时成都平原人对功利性质的科举并无明显的需求,“不事科举反而成为时尚(3)”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相反,在当时宋王朝的其他地方,“望子成龙”、“福荫子孙”、“光宗耀祖”等功利性的教育需求偏好就决定了其对科举考试的乐此不彼。但是,成都平原朴实的教育需求偏好并没有妨碍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当时,文人贤士大都乐于兴办书院,而他们兴办书院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应付政府的科举考试,而是传授文理学说或修身养性。这样一来,教育的内容比以前就更加广泛和丰富,同时受教育的人群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致使在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的书院得到了最为迅速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成都的沧江书院、眉州的东馆书院以及涪州的北岩书院等。诸如苏轼、苏辙这样的著名学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二、农耕文化自私性思想的历史变迁
自私性是小农的典型特征,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小农出于自身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从自私的角度保护和扩大自身的财产是人性的必然驱使。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的成都平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农耕文化的自私性为秦汉时期成都平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当时的环境分析,成都平原人的自私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私有观念上。
第一.农耕文化的自私性思想是促使土地私有制最早在成都平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秦国移民以前,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人人都可以开垦到足够的土地,土地私有观念并不是非常的突出。但是,随着秦人的南下,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外来人口占据。第一生产资料的减少直接威胁着生存安全,于是,成都平原的原著居民就不得不考虑土地的安全性问题。由此,自利思想开始得到加强,土地私有观念在成都平原产生并确立了起来。一方面土地原始产权的确立,既保护了土地的私有性又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正如舒尔茨指出:“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润而创新(4)”;另一方面通过搭便车侵占他人土地的行为得到了遏制,促进了人们对荒芜田地的垦殖,使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进而出现了“溉田畴之渠以亿计,然莫足数也(5)”的恢宏场面,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土地私有制被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地位,并在全国推广开来。从而,成都平原上一次重要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吻合取得了成功。发展至西汉,成都平原的土地私有制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土地买卖也日趋成熟,土地集中现象逐渐明显,大土地私有制初现端倪。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4
叶楠,女,满族,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摘要:中外管理思想有很多相同点和不相同之处,进行中西两大类型管理思想的对比分析,能够扬长避短,东西互补。
关键词:中西管理;对比
有人说,管理应该向前看,回顾历史价值不大。的确,管理的技术在不断改进,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但它的本质始终如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成既定目标。没有有效的管理,人类不可能完成任何事。可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进步,就必定有良好管理的贡献。人类的管理思想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另一种是渊源于华夏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以至今天一般人认为科学管理的观念和方法都来自西方。
一、相同点
1.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和西方现代行为科学的“Y理论”具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承认人性假设是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麦格雷戈指出,在管理活动的背后都必定有某些人性本质的假定。孟子提出“不忍人之政”,承认人之善性乃国家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二者都肯定了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美好的。二者都把管理工作寄希望于人们的精神追求。麦格雷戈强调管理中最有意义的是自我实现的满足。孟子则主张“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所谓“大者”指心灵,“小者”指耳目口腹等器官。
2.荀子的“性恶论”与西方行为科学的“X理论”亦具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要求管理者严格要求被管理者,把他们都当作是只会工作的“机械人”。
3.周朝的世硕所认为的人性“有善有恶论”与西方现代的“超Y理论”颇为接近。在世硕看来,人们天生就具有善与恶的本性,人的行为全在一个“养”字。养即后天的塑造培养。后天养以善性,就使善性不断增长;养以恶性,就使恶性膨胀。这与西方现代“超Y理论”的要求管理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不同点
中西管理思想的比较首先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入手,进行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才可能作出科学的结论。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主要是以下几点:
1、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主义管理的比较
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向心。在管理思想上表现为:一方面讲集中,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眷恋国土乡邦的情怀。二是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三是重人。大陆民族生活较安定,血缘宗法关系非常紧密,因此管理活动的中心是以“人”伦理关系为基础,以道德和教育为轴心,是一种人文主义型的管理。
作为西方管理思想源头的古希腊,其地理环境与中国则大不一样。它有漫长的海岸线,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因而只能向外拓展以求发展,使商业和航海业发达较早。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二是求异。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过多种形式的试验。三是重功利。商业的发达和人员的频繁往来,使希腊人在管理活动中重利益,讲功效,追求现实的成功。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管理也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主义型的管理。
2、农业经济社会与商品经济社会的比较
中国以农立国,这种农业社会的管理形态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管理体制上是专制与民本相互依存的思想。中国自秦汉以来,这种被称之为“东方专制主义”的管理体制在组织上层级森严、上下有序,在领导上强调绝对服从,抹煞个性;强调严格统一,忽视差别。在控制上重视整体效果,忽视个体利益。但是,中国的统治者很早就悟到“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民贵君轻”等民本主义也成为中国管理的重要思想,这种民本与专制的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农业社会管理的基础。
第二,在管理方法上是经验与理性相互补充的思想。农业生产必须注重经验、实际、应用,这种从农业社会孕育出来的经验理性方法,一方面在管理上时刻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理性态度。另一方面,它不重言论,不重思辨,而注重在实际经验基础上的切实领会和直觉领悟。这种经验理性的管理方法更多地是应用直观性的类比作出决策和计划。
第三,在管理规范上避免过与不及而力争保持适中状态的思想。表现在管理行为上则保持中和、适度、协调、平衡。《中庸》所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成为中国管理行为的信条,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则是中国管理控制过程的标准和规范。
西方的管理形态则是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因而与中国农业社会型的管理形态有明显区别。
首先,西方的管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重物不重人的倾向,重经济利益不重道德教育。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中,西方的管理者都把人看成是“机械人”、“经济人”,与此相适应,西方的管理着重于企业的微观管理,不太重视社会的宏观管理;重视个人劳动能力和技术的最大发挥,不大重视群体之间的协调和心理状态的适应;重视短期效益和单个经济单位的利益,不太重视社会整体的长远目标。
其次,在管理方法上,西方管理善于思辨,重视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因此,一方面在管理上具有经验论的传统,但又不局限于直观经验,而是把管理理论建立在感性丰富:知性清晰的管理试验基础上。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又具有反理性的传统,把管理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寄托于虚无飘渺的天国或“乌托邦”上面,宗教信念在西方历史上对管理的活动和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
再次,西方的管理在商品市场经济土壤的培育下,既有严密的形式又具有创新的精神。一方面,它依靠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在这个体系里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责利权利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商品经济生活,它又不得不经常地超越和打破自己的管理规范,不断进行着管理思想和理论的革新和创造,因而没有一种管理理论能够在西方保持长期的主导地位,这与中国具有强大继承性的管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结语
对比西方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东西的差异,不同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使得西方管理更加注重细节,但缺乏人文关怀,好像是上天刻意安排东西互补,他们所缺少的正是我们所擅长的,而他们注重的正是我们所忽略的。这就体现了交流以及取长补短的重要性了。
(1、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041;2、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中外管理思想史》,王德清,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5年3月1日)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5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农村教育;辍学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20―04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农村教育问题是影响农村发展及未来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教育一再加大投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也有所提高。但是从多方调查来看,农村青少年辍学率却居高不下,在一些学校初中辍学率达到50%以上,很多青少年在十四五岁就离开学校,这不仅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农村青少年辍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转型期的农村教育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显得意义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对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研究比较多,总的来看,学界对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农村教育制度层面分析,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长期以来价值选择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一方面,农村教育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的发展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又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教育的要求,这样的悖论使我国农村教育在发展方向的选择上陷入了困境。邓琴和覃永县认为,现在的农村教育遭遇“话语权的缺失、知识的尴尬”等问题,农村教育话语权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知识尴尬、文化退守的局面。有的学者认为,农村教育面临着与城市教育不同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而不同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必然要求农村教育在发展模式和发展定位上与城市教育有所区别。曹晶认为,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农村教育由于受到再分配和市场两种机制的双重边缘化,而使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在城乡之间明显失衡,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减弱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在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第二,农村青少年辍学原因分析,一些学者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的深层根源在于农村的社会文化因素,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和生活不需要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获得理论的指导及专门培训的技能,仅凭上辈人传授下来的经验完全足矣;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大家都沿着大致相同的轨迹生活,生活条件和境遇相差不大,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和刺激效应难以显现,农村的社会文化氛围决定了教育处于次要地位。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原因是辍学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地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约占辍学人数的71%。所学知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厌学也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此外,农村青少年辍学行为也受朋辈群体的影响。有的学者从布迪厄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行为是由于农村习惯所引起的一种策略行为,青少年辍学行为是一种文化再生产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了河北省中东部的一个乡村――常村为个案,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收集与分析资料。所谓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者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采用多种方法收集与分析资料,如开放式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之所以选择常村为研究地点,在于近几年常村青少年辍学的典型性。近几年来,常村的辍学率居高不下,甚至有上升趋势,很多青少年初中未毕业就辍学打工了,年轻人在20岁左右就结婚,家长对这种状态也非常满意,他们对子女期望就是能够早点打工挣钱,然后就结婚成家,对于上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常村18―25岁的年轻人有15人,这些人中只有3人是高中及以上学历,1人是初中毕业以后外出打工的,其余11人中,9人是初中阶段辍学的,剩余2人小学阶段就辍学了。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共有15人,只有1人正在读高中,6人正在读初中,其他都已经辍学。
调查对象由几部分组成,包括辍学青少年4人,青少年家长8人,正在读书的青少年3人,还有初中教师1人,镇中学管理者1人。
三、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分析
(一)农村教育的环境背景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上、投入上和制度建设上,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更是加大投入,2007年至2008年,我们用于全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达268亿元。与此同时,政府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有一些举措:一是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二是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三是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7%。四是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据调查,绩效工资实施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明显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常村青少年就读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家长也谈到“现在学生上初中可比过去好多了,现在盖的都是新教室,教室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2000年之前,那时条件就太差了,教室都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冬天冷,透风,也不点炉子(没有取暖设施)”。在调查中,常村居民中有一位是在本乡镇中学任校长,我们也对他进行了访谈,他说:“现在国家对农村教育很重视,学校的办学经费很充足,咱们中学也都有了微机室,教师上网、查资料很方便,教学设施比过去强多了。可不像过去,教育经费紧张。”
在访谈中,这位中学校长也谈到农村青少年辍学的现状:“现在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了,可是初
中学生辍学的依然很多,甚至比90年代还多。现在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上学,家长也不赞成孩子上高中。在初中一部分学生智商也挺高,如果努力上个高中应该能考上,家长不支持,周围不上(辍学)的也很多,看到同学一个个不上了,外出打工了,或学手艺去了,这些学生也浮躁了,往往咱们中学初一有4个班,到初三就剩2个班了,甚至有时就剩1个班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很无奈,劝也白劝,就这环境。跟城市完全不一样。”
农村教育硬件设施相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师资水平有了提高,从教育制度的支持来看,农村青少年辍学率居高不下,显然与农村教育的校舍条件等关联性不大。 (二)农村生活的现实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这不仅表现为经济活动的不同,而且表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等一系列的差异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虽然已经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中剥离出来,有部分农民已跨人现代化的门槛,但就中国广大农民而言,其传统的基本特征并未彻底改变,他们中绝大部分还是一个传统群体,是现代性的旁观者,仍保持着传统社会的特征。
以常村为例,目前的常村村民的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人均耕地面积为2亩左右,村内没有任何村办企业或工厂,除种植玉米、小麦外,常村的另一部分经济来源靠打工。由于靠邻县县城只有3公里左右,很大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在农闲时节去附近县城打工或跟村里的建筑队去盖房子做小工,目前他们做小工一天的收入为50元左右。常村地处华北平原,离北京、天津比较近,也一部分青少年辍学后去这些地方打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及国家一些惠农政策的实行,常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不仅通了公路,而且早在2001年就接上了自来水。农业收人再加上打工的收人,常村人均年收入也在5000元左右。经济、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常村人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常村村民的婚姻习惯。在常村,很多青年人在20周岁左右就结婚了,甚至一些男性青年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对于常村有男孩的家庭来说,对于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盖房子、娶媳妇”。很多男孩在上到初中之后,家里就在开始考虑为他盖房子的事。如果孩子提出辍学,他们一般不会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大了,有劳动能力了,可以出去打工了,能挣一部分钱正好积攒下来,为盖房子用。等到18岁以后就开始张罗给孩子介绍对象,差不多就结婚。等到孩子结婚、成家,父母的心愿也就完成了。对于家里的女孩,家长更不赞成读好多年的书,读到初中,然后就可以外出务工了,挣点钱补贴家用,等到20岁左右就结婚嫁人了。在这样的生活轨迹与文化氛围里,青少年辍学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轨迹,青少年家长是认同的,也是他们所希望的。这样的生活也是他们期待的一种现实的生活。对于读大学、留在城市,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常村所在的农村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还是处在农业生产为主,以不发达的工业生产形式为辅的阶段,从事生产的科技含量比较低。这与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形式、组织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还相去甚远。在这种经济活动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在没有太高学历和教育背景的情况下,也只能靠以体力为主的打零工、做建筑工等形式谋得生存条件。与相对简单的农业生产相适应,常村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理念也处于传统社会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不仅在物质活动领域,而且在精神活动领域,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对乡规民约有一种不假思索的认同:人们沿着传统的轨迹生活,没有现代社会的公民所具有的追求“个体的价值、理想”。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与人的追求也有一种“传染性”,在家长的灌输及乡村风俗的熏陶下,青少年的理想就是“长大挣钱、盖房子、结婚、过日子”。沿着传统的轨迹生活,没有太多的求学欲望,等到上到初中有劳动能力以后,就想着离开学校,去打工或学点手艺,挣钱然后在家里的帮助下盖房子、结婚等。
(三)农村教育功能的困境
教育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上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向上的流动。在城乡二元的格局下,农村人求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农村村民向城市居民的身份与地位的转变。多年来农村教育在实现农村人的身份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不仅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就业问题,甚至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就业制约,一些专科学校、职业学校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在高校扩招的状态下,就读大学的学费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在这种状况下,农村村民的想法是现实的,他们认为子女上大学,然后实现向城市居民转变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甚至认为子女即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到工作,可能会使他们的投资血本无归。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们是不赞成子女读多少书的。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期,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理性化与人的现代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一个现代化进程是由政府主导的学习西方的过程,有一种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特征,在这种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很多地方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大城市,我们在某些地方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我们的文化、观念、行为习惯、生产力水平、经济活动方式离现代性的社会还很遥远。而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的知识体系等是按照一种现代化的知识体系来进行传授的,因此对广大的农村社会来说,有一种“嵌入性”的特征。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传授的基础知识尚且在农村社会用得上,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之后,我们的知识体系和农村现在的生活现实差距很大。一个社会个体在经由我们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之后,完全具备现代社会的理念、知识体系,具有了“现代性”特征。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社会个体一些想法在农村可能不符合当地的理念,有的可能还会被当地农民“排斥”。在这种状况下,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如果在城市不能找到就业空间或者收入很少的话,农村人就会认为读大学“没什么用”。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读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留在城市,如果没留下,回到农村,这些知识是没什么用武之地的。在当地农村,青少年没有太高的学历也能靠打零工等谋生,而且用他们的眼光看,生活得还“不错”。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在农村遭遇
功能的“困境”。
四、结论与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实现农村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必须要依赖现代教育对人现代性的塑造。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出现的青少年辍学问题,这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分不开的。农村地区的以农业经济为主、不发达的工业生产为辅的生产形式,使得农村人口的谋生形式还停留在体力为主的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农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土人情同现代性的社会还相去甚远。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的朴素的生活轨迹,使得农民对求学没有太大的渴望,认为只要有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接受太高的教育。即使我们的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农村的生活逻辑里,上学没有多大价值。尤其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农村人通过上学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这使得转型期的农村教育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的发展在继续,在这样的一个现代工业社会与传统农业社会并存的社会发展阶段中,我们既要理智地分析我国的国情,又要构建一种对社会发展、对历史变迁负责的农村教育发展路径,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52.
[2]邓 琴,覃永县.农村教育身份的缺失――论城乡教育二元格局下的农村教育[J].学术论坛,2008,(4):206―207.
[3]王一涛.农村教育定位:实践与反思[J].教育科学,2006,(1):19.
[4]曹 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教育科学,2007,(1):1―3.
[5]张士菊.农村青少年辍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J].理论月刊,2003,(4):140.
[6]王景英.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i~.,2005,(1):127―129.
[7]赵书霞,刘立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的青少年高辍学率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分析――以河北省x镇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53.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6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农村教育问题是影响农村发展及未来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教育一再加大投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也有所提高。但是从多方调查来看,农村青少年辍学率却居高不下,在一些学校初中辍学率达到50%以上,很多青少年在十四五岁就离开学校,这不仅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农村青少年辍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转型期的农村教育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显得意义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对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研究比较多,总的来看,学界对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农村教育制度层面分析,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长期以来价值选择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一方面,农村教育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的发展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又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教育的要求,这样的悖论使我国农村教育在发展方向的选择上陷入了困境[1]。邓琴和覃永县认为,现在的农村教育遭遇“话语权的缺失、知识的尴尬”等问题,农村教育话语权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知识尴尬、文化退守的局面[2]。有的学者认为,农村教育面临着与城市教育不同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而不同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必然要求农村教育在发展模式和发展定位上与城市教育有所区别[3]。曹晶认为,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农村教育由于受到再分配和市场两种机制的双重边缘化,而使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在城乡之间明显失衡,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减弱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在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4]。
第二,农村青少年辍学原因分析,一些学者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的深层根源在于农村的社会文化因素,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和生活不需要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获得理论的指导及专门培训的技能,仅凭上辈人传授下来的经验完全足矣;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大家都沿着大致相同的轨迹生活,生活条件和境遇相差不大,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和刺激效应难以显现,农村的社会文化氛围决定了教育处于次要地位[5]。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原因是辍学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地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约占辍学人数的71%。所学知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厌学也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6]。此外,农村青少年辍学行为也受朋辈群体的影响[7]。有的学者从布迪厄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行为是由于农村习惯所引起的一种策略行为,青少年辍学行为是一种文化再生产的结果[8]。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了河北省中东部的一个乡村———常村为个案,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收集与分析资料。所谓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者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采用多种方法收集与分析资料,如开放式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9]。之所以选择常村为研究地点,在于近几年常村青少年辍学的典型性。近几年来,常村的辍学率居高不下,甚至有上升趋势,很多青少年初中未毕业就辍学打工了,年轻人在20岁左右就结婚,家长对这种状态也非常满意,他们对子女期望就是能够早点打工挣钱,然后就结婚成家,对于上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常村18-25岁的年轻人有15人,这些人中只有3人是高中及以上学历,1人是初中毕业以后外出打工的,其余11人中,9人是初中阶段辍学的,剩余2人小学阶段就辍学了。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共有15人,只有1人正在读高中,6人正在读初中,其他都已经辍学。调查对象由几部分组成,包括辍学青少年4人,青少年家长8人,正在读书的青少年3人,还有初中教师1人,镇中学管理者1人。
三、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分析
(一)农村教育的环境背景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上、投入上和制度建设上,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更是加大投入,2007年至2008年,我们用于全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达268亿元。与此同时,政府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有一些举措:一是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二是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三是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7%。四是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据调查,绩效工资实施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明显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10]。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常村青少年就读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家长也谈到“现在学生上初中可比过去好多了,现在盖的都是新教室,教室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2000年之前,那时条件就太差了,教室都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冬天冷,透风,也不点炉子(没有取暖设施)”。在调查中,常村居民中有一位是在本乡镇中学任校长,我们也对他进行了访谈,他说:“现在国家对农村教育很重视,学校的办学经费很充足,咱们中学也都有了微机室,教师上网、查资料很方便,教学设施比过去强多了。可不像过去,教育经费紧张。”在访谈中,这位中学校长也谈到农村青少年辍学的现状:“现在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了,可是初中学生辍学的依然很多,甚至比90年代还多。现在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上学,家长也不赞成孩子上高中。在初中一部分学生智商也挺高,如果努力上个高中应该能考上,家长不支持,周围不上(辍学)的也很多,看到同学一个个不上了,外出打工了,或学手艺去了,这些学生也浮躁了,往往咱们中学初一有4个班,到初三就剩2个班了,甚至有时就剩1个班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很无奈,劝也白劝,就这环境。跟城市完全不一样。”农村教育硬件设施相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师资水平有了提高,从教育制度的支持来看,农村青少年辍学率居高不下,显然与农村教育的校舍条件等关联性不大。
(二)农村生活的现实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这不仅表现为经济活动的不同,而且表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等一系列的差异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虽然已经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中剥离出来,有部分农民已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但就中国广大农民而言,其传统的基本特征并未彻底改变,他们中绝大部分还是一个传统群体,是现代性的旁观者,仍保持着传统社会的特征[11]。
以常村为例,目前的常村村民的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人均耕地面积为2亩左右,村内没有任何村办企业或工厂,除种植玉米、小麦外,常村的另一部分经济来源靠打工。由于靠邻县县城只有3公里左右,很大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在农闲时节去附近县城打工或跟村里的建筑队去盖房子做小工,目前他们做小工一天的收入为50元左右。常村地处华北平原,离北京、天津比较近,也一部分青少年辍学后去这些地方打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及国家一些惠农政策的实行,常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不仅通了公路,而且早在2001年就接上了自来水。农业收入再加上打工的收入,常村人均年收入也在5000元左右。经济、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常村人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常村村民的婚姻习惯。在常村,很多青年人在20周岁左右就结婚了,甚至一些男性青年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对于常村有男孩的家庭来说,对于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盖房子、娶媳妇”。很多男孩在上到初中之后,家里就在开始考虑为他盖房子的事。如果孩子提出辍学,他们一般不会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大了,有劳动能力了,可以出去打工了,能挣一部分钱正好积攒下来,为盖房子用。等到18岁以后就开始张罗给孩子介绍对象,差不多就结婚。等到孩子结婚、成家,父母的心愿也就完成了。对于家里的女孩,家长更不赞成读好多年的书,读到初中,然后就可以外出务工了,挣点钱补贴家用,等到20岁左右就结婚嫁人了。在这样的生活轨迹与文化氛围里,青少年辍学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轨迹,青少年家长是认同的,也是他们所希望的。这样的生活也是他们期待的一种现实的生活。对于读大学、留在城市,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常村所在的农村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还是处在农业生产为主,以不发达的工业生产形式为辅的阶段,从事生产的科技含量比较低。这与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形式、组织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还相去甚远。在这种经济活动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在没有太高学历和教育背景的情况下,也只能靠以体力为主的打零工、做建筑工等形式谋得生存条件。与相对简单的农业生产相适应,常村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理念也处于传统社会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不仅在物质活动领域,而且在精神活动领域,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对乡规民约有一种不假思索的认同。人们沿着传统的轨迹生活,没有现代社会的公民所具有的追求“个体的价值、理想”。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与人的追求也有一种“传染性”,在家长的灌输及乡村风俗的熏陶下,青少年的理想就是“长大挣钱、盖房子、结婚、过日子”。沿着传统的轨迹生活,没有太多的求学欲望,等到上到初中有劳动能力以后,就想着离开学校,去打工或学点手艺,挣钱然后在家里的帮助下盖房子、结婚等。
(三)农村教育功能的困境
教育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上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向上的流动。在城乡二元的格局下,农村人求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农村村民向城市居民的身份与地位的转变。多年来农村教育在实现农村人的身份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不仅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就业问题,甚至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就业制约,一些专科学校、职业学校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在高校扩招的状态下,就读大学的学费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在这种状况下,农村村民的想法是现实的,他们认为子女上大学,然后实现向城市居民转变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甚至认为子女即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到工作,可能会使他们的投资血本无归。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们是不赞成子女读多少书的。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
在乡土社会中,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12]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期,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理性化与人的现代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一个现代化进程是由政府主导的学习西方的过程,有一种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特征,在这种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很多地方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大城市,我们在某些地方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我们的文化、观念、行为习惯、生产力水平、经济活动方式离现代性的社会还很遥远。
而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的知识体系等是按照一种现代化的知识体系来进行传授的,因此对广大的农村社会来说,有一种“嵌入性”的特征。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传授的基础知识尚且在农村社会用得上,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之后,我们的知识体系和农村现在的生活现实差距很大。一个社会个体在经由我们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之后,完全具备现代社会的理念、知识体系,具有了“现代性”特征。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社会个体一些想法在农村可能不符合当地的理念,有的可能还会被当地农民“排斥”。在这种状况下,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如果在城市不能找到就业空间或者收入很少的话,农村人就会认为读大学“没什么用”。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读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留在城市,如果没留下,回到农村,这些知识是没什么用武之地的。在当地农村,青少年没有太高的学历也能靠打零工等谋生,而且用他们的眼光看,生活得还“不错”。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在农村遭遇功能的“困境”。
四、结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