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范文1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2.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3.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
理解并积累谚语。
教学
重点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2.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教学
难点
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教具
准备
课件
设计意图
导入
( 5
)分钟
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
【出示课件2】出示图片,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以谈话方式导入,总结学过的名著中的人物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 33
)分钟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出示课件3】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见所想,以及自己的感悟。
2.讨论阅读方法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板书:人物的评价方法):
A.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B.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C.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D.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
E.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F.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出示课件4】板书: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
三、拓展延伸
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名著,运用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探讨品味人物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从整体上名著阅读的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并小组合作探讨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阅读名著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2 )分钟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板书
语文园地二
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人物的评价方法
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
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短文
老
人
与
海(节选)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
)了一个身,就(
)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
)又一(
),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钻
扯
拉
转
2.从老人的
、
、
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
。
3.选文主要描写了
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5.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
答案:1.转
钻
拉
扯
2.攮
抽
扎
勇敢顽强,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与鲨鱼进行不懈的斗争
3.老人和鲨鱼搏斗
积极奋起,永不言败
4.示例:我觉得老人不是不爱惜动物,而是在困难面前,他必须首先自保,否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我们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5.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积累词语。
2.了解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夸张”,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的句子。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5
)分钟
词句段的运用
【出示课件5】一、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句子,重点读读加点的词语。
2.想一想,
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语言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
加点的词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板书:修辞手法:夸张)
此环节设计是先读词语,再读句子,层层深入,逐步理解句子的相同点,以及词语的表达效果。
新课
教学
( 33
)分钟
二.再读一读,
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出示课件6】1.教师简单介绍“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再读句子,
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疑问。
(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使用扩大夸张。第二句使用了缩小夸张,让我们知道了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时间的紧迫性。)
3.学生品句子,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件6】夸张的作用:
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A.夸张不是浮夸,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很少运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
4.学生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盼望
饿
安静
喜欢
厚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看其是否正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三、品味句子,探究研析
【出示课件7】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三组例句,重点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表达意思一致的句子。
2.想一想,
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语言解释自己喜欢的原因。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中采用的是哪一种语言,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好?好在哪里?
小结:
语言表达是否连贯,语意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精炼。
(板书: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四、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8】1.小组交流合作,联系生活理解谚语的意思。
(板书:谚语)
2.小组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
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积累写作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此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体会谚语的含义。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诗的意思为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你行,也有比你更强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2 )分钟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作用,学习了不同语言的表达的巧妙之处,理解并积累谚语。语文是不断积累的,
在我们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多对比、多运用,才能够灵活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板书
内容
语文园地二【出示课件9】
1.修辞手法:夸张
2.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3.谚语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跑得很快。(使用夸张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好瘦。(续写夸张句)
老师好瘦
。
【答案】
一、C
二、1.
桂花开了,远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2.
他跑得很快,就像一支离弦的箭。
3.
瘦得一阵风就能吹走。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外国名著”,语文园地二由“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部分学习内容组成。“交流平台”重在交流人物的评价方法,“词句段运用”由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语言的锤炼两部分组成,“日积月累”重在谚语的积累。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交流平台”部分。在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孩子们出示人物的图片,了解名著作品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寻找人物的评价方法,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了“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两部分。主要是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同过大量的举例与学生实践,孩子们大体上掌握了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接下来学习了如何锤炼语言,为孩子们平时的习作和语言运用打下了基础。对于谚语,孩子们的兴趣比较大,积极性比较高。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9个生字。
3.体会文章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为什么说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累累硕果是需要在夏天用力生长才能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
由果实累累的秋天自然引出夏天,为出示课题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自读要求。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本课的生字,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并指导个别语句的语音语调,为学生做好范读。
3.学生齐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4.自由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5.简单说说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
学生多次读文,可从读中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
出示课件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齐读这句话)(板书)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讲述的呢?(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而明确文章是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路、马路等方面描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句话写的。
2.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夏天,来共同学习《夏天里的成长》这一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回忆,快速走进文本。
二、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成长。
1.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出示课件3:自学提示。
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生物?它们各有什么变化?
②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共同特点?哪些词能说明这个特点?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3.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
自主感悟的能力。
4.出示课件4—6:交流提示。
(1)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①“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怎样呢?(快 很快 迅速)
②在朗读
“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读出节奏感,稍快。谁愿意来试试。
(2)(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竹子、高粱)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①这几句话中提到了那些生物的生长?
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
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②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长出几寸 多出半节 长满了 变成了 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3)出示课件5:“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①昨天、今天、明天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三个词语的使用,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夏天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
②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用上“昨天……今天……明天……”说一句话吗?
昨天值得回忆,今天值得珍惜,明天一定要把握。
设计意图:
抓住表示长得快和时间的词语,感悟夏日里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5.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因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文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写的概念。此环节的设计,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6.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它成长的特点。(指生读,比赛读)(读的过程中进行朗读指导和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三、研读第3自然段。
1.在夏天里,瓜藤、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成长,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谁愿意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2.草、树、山、稻秧、甘蔗、地、水、铁轨、柏油路……
3.出示课件6: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吗?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因为稻秧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因为铁轨长,所以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像是高起来。)(解释: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同理。)
4.夏天连柏油路也是软绵绵的,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你还能说出像软绵绵这种结构的词语吗?(如绿油油)
5.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话读出事物在夏天里成长的特点。
6.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二是联系生活实际,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四、研读第4自然段。
1.有生命的植物、
动物乃至不具有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在夏天里都在生长,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人也是一样,也在一天天地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把第4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课件7:理解两句谚语。
①“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农民们欣喜不已。
②“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
出示课件8:“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①热天:在这里不只指季节,也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②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指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的过程。
③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什么时期?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④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4.齐读第4自然段,再次体会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成长的道理。
设计意图:
体会使用谚语的作用,从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五、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来写,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引读者。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语言浅显易懂,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3.你对作者描写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细细地、有感情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
总结文章的写法,便于学生在写作文时运用这种写法。
六、课堂小结。
送给大家一句话,请和老师一起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板书设计】
15 夏天里的成长
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
动物
山水
铁轨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招、培、就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近年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实施“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招生,以优质生源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开创了良好的高职教育培养效果。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索形成了“课内外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大课堂” 特色教学体系,成为“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实施“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招生、培养、就业工作三方联动,环环相扣,跟着市场走,围着企业转,随着形势变。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对接,培养过程做到“六化”,即“专业设置市场化,课程设置岗位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手段实践化,实习实训现场化,顶岗实习生产化”,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连续五年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又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有着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实用性的注重是职业教育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实用性却往往被等视为以功利性为主导的实用主义,并以放弃或部分放弃人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为代价体现出来。在“职业能力本位取向”观念下,大多数高职院校大量开设专业技能课,有意无意地挤占和减少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数,甚至出现了取消公共基础课程的现象。
而公共基础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相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挫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教育、身体素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谈中国高职教育新模式时就提出要“建设一个平台、构建两个系统、获取两个证书、形成一个机制”的“1221”模式,其中“两个系统”就是指:一是基础课教学要成系统;二是实践环节要成系统。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两个系统”互相联系、紧密结合,是推动高职教育前进的一对车轮。
可见高职教育不能等同于高职培训。如何处理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问题是当下高职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就业为导向,兼顾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观,就要对高职教育进行科学地系统分析,合理地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
3“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实施“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为了培养学生的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就要开设素质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课程、身心健康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科学素质课程和职业基本素质课程;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基础能力就要开设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包括高职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开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3.1要坚持教育部文件规定的高职高专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必须、 够用”指导原则
既强调单一课程改革,又要重视课程全面整体的构建;既强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够用为度,实用为主,应用为的”为原则,又要重视各门公共基础课程全面、系统的改革。
3.2要坚持“服 务”于后续专业技术教育基础课程的原则
3.3要坚持重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
满足就业需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使学生能更好地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得到发展。
4“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内外一体”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现代职业教育要关注学生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其职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基础课改革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改理念,围绕专业需求,树立“大课程”观念,分层分类,因材施教;要全面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建立课程博客等教学交流平台,打造“课内外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特色。
4.1整合构建特色鲜明的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体系
2006年以来,借着建设示范性院校的东风,我院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开展得卓有成效。公共基础课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专业课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特别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了能力训练项目和实训项目,基本上形成了课内外一体的“大课堂”课程教学特色:课内教学精讲理论+能力训练项目(实训项目),锻造实用高效的第一课堂;课外以项目组或俱乐部为单位完成实践训练项目,辅以课程博客、E-mail、QQ、BBS等网络工具构成第二课堂。探索建立了“1+1”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体系、“322”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主题+讲座+课程博客”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立体互动”式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和“大课堂下学生参与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及“课内选项必修+课外体育俱乐部训练”的体育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并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2]构建了具有鲜明“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制定了具有“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课内外一体化”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编写了特色鲜明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成了国家教指委级精品课3门、院级精品课6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4项、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高职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的良好成绩。
4.2探索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作为“工具”的简单劳动者,还是技术和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设计者,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教学更应该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精神成人”,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招、培、就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紧贴学生就业所要具备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在教学方法方面要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激励竞赛、成果展示、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各门课程的授课艺术水平和效果。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以下三种教学手段,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授课效果:一要注重传统板演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如高等数学课教学。二要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完善课程博客。三要积极采用E-mail、QQ、飞信等网络工具,在网络上和学生进行实时交流,以利于提高教育效果。
4.3创新考核机制
在课程考核方面要重点采用过程考核、论文式考核、即兴口试等考核方法;要完善试题、试卷库,实现教考分离。如:对于高等数学要注重过程式考核,增加平时的数学实训项目,要求学生提交个人作品,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五五分制。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和能力训练项目。对于应用写作课程要注重平时考核,多采用笔试和口试、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前者占总成绩的40% ,后者占60%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要采取分模块考核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学欣赏等公共选修课采取论文式考核方法;演讲与口才、普通话测试等公共选修课可采取即兴口试等考核方法,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和培养。
“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的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理想的培养效果。为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工作效能,实现良性循环,重视培养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课程改革,锻造“课内外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大课堂” 特色教学体系是培养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范文4
一、 追求“四个转变”,接轨常态化高效课堂
“课堂回归自然,回归常态化”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 让公开课返璞归真,把课上得简单真实,从现有的资源出发,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这才是公开课教学的导向价值。
1. 变“求新奇”为“求平实”。有段时期“求新奇”,指课的内容新,很少有人上的课文,或是从经典名著、报刊精粹中选取教学材料,认为可以吸引别人的眼球。当今则需“求平实”,内容选自教材,是人人都要上的,这样才能启发更多的教师。同课异教就是指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风格,上出不同的精彩。
2. 变“求新人”为“求风格”。所谓“求新人”,指一味用年轻老师上公开课,一是形象好语感好,大家愿意看;二是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单位不断“推陈出新”。现在则需“求风格”,国内诸多特级教师不就是以他们的独有教学风格扬名全国、受人景仰吗?所以,应鼓励中老年教师也要上出自己的风格,不要认为“公开课”与己无缘。
3. 变“求精美”为“求效益”。过去“求精美”,为上好一节课,不惜重金投入,花费大量精力制作教具,一节课用后就再也用不上了。现在的教学则需“求效益”,追求低投入高产出,从文本特点,教学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和功能,才是我们倡导的。
4. 变“求一气呵成”为“求思维含量”。所谓“求一气呵成”,认为学生与教师配合最重要,所谓配合就是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能立即较完美地回答,这样一节课完全按教师的预设上下来,一气呵成。现在则需“求思维含量”,我们要看课上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怎样的学习指导,教师是怎样关注答理学生的,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
教学在呼唤常态,课堂在呼唤本真。我们需要公开课,但公开课要遵循课堂教学和小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上来,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体现“常态中精品课”的特点。在追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之路上,让老师们都能感受到“常态课堂”的“别样风采”。
二、 参与公开课评课,提升常态课教学水平
当前,在公开课的评课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开课对常态化教学的引导作用,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些现象主要有:(1).不予置评,无所作为。公开课执教完毕,甚至话音刚落之际,听课老师便急急匆匆地离去,不听评课,更不参与评课。(2) 敷衍了事,空洞无力。评课,本应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进而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作出正确的解
发挥公开课引领作用
释。但因各种原因,课听完了,评课者往往跟着感觉走,随心所欲地说几点感受,隔靴搔痒,难以给人以启发。(3) 高唱赞歌,一味奉承。诸如“听君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教改先锋,典范之作”等恭维奉承之语不绝于耳,让人生厌。(4)不讲对策,耗费精力。圈圈点点,虽指出不足之处,但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久而久之,就消弭了执教者的积极性。(5)盲目追风,脱离实际。有些教师追风思想严重,现在流行什么教育理念,就生硬地套用这时髦的教育理论评点现实的课,以显示自己走在教育的前沿,美其名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为了能从公开课中有所收益,听课者必须胸怀谦卑、感激之心积极参与评课活动,通过与执教者的互动,汲取公开课的精髓,以促进自己常态课堂的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尝试积极参与评课活动。
1. 提出一个亮点。常言道“寸有所长”,挖掘公开课的一个亮点,找到可学之处。
2. 找出一个问题。俗话说:“尺有所短。”每位听课者如能给课堂挑出一处“美中不足”,有助于大家从多侧面、多角度提高教学能力,促进高效课堂建设。
3. 献出一个妙招。针对此课不足,亮出自己的一个妙招,实现智慧火花的碰撞,使教者、听者都能在碰撞中提升教学能力。
三、 缩短两类课差距,促进常态化高效课堂
长期以来,常态课与公开课的反差,引起诸多议论。我认为,常态课与公开课的反差,问题不是公开课精心“打磨”,而是常态课缺少“打磨”。我们无需否定或降温公开课,而应,反思常态课怎样如何适当“打磨”,逐步还到公开课般的高效。
1. 就地取材,合理选用课堂教学资源。公开课,特别是代表着一定级别的公开课,往往准备工作就要花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并且搜集资源的工作不只是执教者一人,还包括执教者后面庞大的智囊团、后援队。可想而知,从中筛选出来的教学资源怎能不优秀?但是,以此要求常态课,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严重影响常态教学,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智者,优化材料运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从具体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根据教学对象和所在区域的特点,因人选材,因地选材、因时选材为他们“量身定制”针对性强的教学资源,以便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教学资源中直观体验获取知识。
2. 三思而行,优化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公开课往往体现教者这阶段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所以,执教者往往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总是思前想后反复推敲,并请“专家会诊”,以期形成一个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常态教学虽不应照搬公开课的做法,但也应该且可以是深思熟虑的。善于统筹安排的教师往往会在上下班的路上,在等公交车的间隙,在欣赏一种风景的时候,在遇到一种社会现象时……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并加以开发、设计、实施。
3. 未雨绸缪,预设生成课堂教学技巧。公开课的执教者们往往展示出娴熟的教学技巧和令人羡慕的教学机智。众所周知,这非一日之功,欲达到这一境界,更需我们在常态课上从实际出发,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能力,提升素养。对于常规教学来说,我们必须加强课前备课,备好教材,了解学生,充分预设,关注课中的动态生成。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范文5
--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阳光,春风,雨露,禾苗,花朵,硕果,这是万物生长的规律。我相信一颗赤诚的心,就是一轮永放光芒的太阳。
1981年,我从张掖师范毕业后,带着焦虑、疑惑和对“人民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幢憬和复杂矛盾的心理,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由于学业优异,中师学历的我被分配到了三闸第二中学任初中化学、英语课教师。光阴似箭,岁月不居,弹指一挥,不觉已经在教育这块士地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五个春秋。其间有迷茫,有困惑,有探索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天道酬勤,回首往事,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喜欢我,家长信任我,领导信赖我,学生的成长激励着我。特别是我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每节课的教学都能使我的学生和我默契配合,每节课都能让我的学生充满激情。让我感觉到我不是在辛苦的教学,而是在快乐的享受教学,这也成就了我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的誓言。
有爱心,就有收获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好孩子。”高尔基的名言和著名教育家斯霞的“爱心教育”鼓舞着我成长,并成为我终生从教和做好教育工作的信条。
在教学生涯中最让我费神的是管理感化教育。学生牛龙,父亲下岗蹬三轮车早出晚归,母亲患骨结核欠账几万,生活很困难。古语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牛龙却没有一点“喻世名言”的引子,条件差、无人关怀倒使他产生了惰性,并养成许多坏毛病。我怕他放学后闲逛不回家给我惹祸,我就每天看着他完成作业后再回家,秋末初冬,天气渐寒,牛龙衣服仍然单薄,我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他穿。开校时牛龙学杂费不够,我就帮着想办法解决。牛龙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憾,学习有了起色,还帮父母亲做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升入初中后,看到我他就鞠躬行礼,四中的老师告诉我牛龙学习很刻苦,还当了班干部,我为他的进步感到十分高兴。
在教学过程中最使我头疼的是思想转化教育。学生王小强是从家门口的学校“舍近求远”转来的,经常在教室里“太闹天宫”,还与其他课任老师顶撞,由于父母在外经商,从小在奶奶身边长走,养成任性、散野的性格,调皮捣蛋,转学的原因很简单,是在教室里玩“电雷管”炸伤了两位同学,原学校责令转学的。所以,其他班主任老师听到这个原因,认为校长就不应该接受他,哪个班都不敢要他。经过一番唇腔舌战,校长硬是把他塞到我班,同学们也不愿意接近他。有的家长甚至提出不让自己孩子与其同桌。我给他讲文明礼貌常识,教他学会以理待人,努力“从现在做起”。王小强也很想学好,因自制能力差,思想上经常出现反复。逃学后整夜不回家。于是,有人认为“朽木不可雕也”。主张把王小强退回所在区域学校,交给家长去管算了。我想“只要方法得当,功夫下到,石头也会变的,这么小的孩子,谁都不要,让他到社会上干啥去?”我就像教育关怀自己孩子一样,豁出耐心,凭着一片爱心,尽量主动地接近王小强,并和家长一起找他谈话,进行启发诱导,不断鼓励他改掉环毛病,争当好学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一年多细致扎实的耐心的教育 ,王小强的性格逐渐变好了,学习也上去了,王小强还主动制止了一起同学间打架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最使我拿手的是个体差异教育。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全国。我早早来到了教室进行消毒和量体温。讲桌上蓦然间多了一个美丽的肥皂盒,里面还有一块崭新的肥皂,因为是“非典”期间,同学们都十分讲卫生,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这是谁做的好事?”我环视同学们,坐在第一位的柴强同学脸红了,谁也没有料想到这是他带来的,这件事我和同学们顿感意外。确实,他在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思维反应慢,长久以来,作业习惯极差,经常拖拉,在班中一直被同学们瞧不起,被这个班集体所遗忘。而今天,他能这样为班集体着想,他的举动给了我们这个集体极大的震撼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尊和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抓住其微弱的闪光点,也就是抓住了教育的契机来增强其自尊和自信心的机会。等大家到齐后,我把他偷偷做的好事在同学们面前大力表扬,表扬他关心集体的好品质,课间又耐心地与他个别谈心,两次做家访与家长切磋,告诉他,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果能有决心为班集体着想的信心,就一定能在学习上不为班集体拖后腿的决心,只要刻苦、专心,就一定能追上同学们,并为班集体增光。在课堂教学时,我注意适当地创设机会给他,提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当一时间回答不出时,就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领略到获得成功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失败时,循循善诱地讲解,使他不失掉学习的信心。慢慢地有不懂的问题敢于问老师了,与同学也有了亲密的交往,同学们再不把他看作是拖后腿的落后分子了,真诚地帮助,与之携手共进了,瞧!这次毕业会考能得到三个B等,那可是六年以来的第一次,他多么惊喜!确实,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需要花更多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需要用更多的关心和爱去排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去搏取成功!
在教学工作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教育取得成效。学生贾立荣。其父母都是个体户,翻开其学籍卡,令人吃惊,已留级两次,成绩均在三、四十分,经过测试,基础太差,拼音、字词不会。概念模糊。经过我精心的辅导,仅仅一个学期,贾立荣的语文达到C等,第一次考及格了,数学成绩也有了提高,贾立荣的母亲知道自己孩子的底子,认为我这样辅导太辛苦,每月给些补课费,被我婉言谢绝了。我就利用这个典型事例对全班进行教育,说明基础差、起点低不要紧,只要有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刻苦钻研,是完全可以学好的。从而使许多后进生眼里。又放射出希望和信心之光。一直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经过努力连续两年优良率、及格率均排在全年级第一。看到学生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进步,对自己钟爱与教育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这一年是我的双丰收,所带的六年级3班评为“先进班集体”我也获得了“张掖市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细心、耐心、诚心
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1998年,我调到了离家较近的北街小学,学较领导反复考虑把四年级3班交给了我,这个班转入和留级的双差生多,64人班额又大,在我接任前,已更换过4任班主任,由于没有连续性,入学教育抓得不扎实,三分之一的学生有不良习气,语文、数学各有十几个不及格,个别学生还是班霸和校霸,有个女生还和社会闲散人员有来往。熟悉情况的同事告诉我,千万不能接受这个班,要吸取前几任班主任的教训,弄不好会影响名声。几周过去了,班集体良好的风气基本上没有形成,卫生差、纪律乱、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成绩低,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情况比我当时想象的还要坏。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细心观察后发现这些双差生精力特别旺盛,吵架闹事都不甘示弱,若能引导得当,必能很快形成一个好的班集体。我建起了学生成长记录,对全班同学逐一跟踪调查,并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让学生与昨天告别,争取今天又有新起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这个班的特殊情况,点起了“树立良好风气。争做班级主人”为主题的第一把火。班主任的言行就是学生的楷模。为了让学生心服口服,我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按时作息,不随便旷课,我首先自己每天提前到校检查学生早读和作业,那些不完成作业靠吓唬课代表蒙混老师的学生找回了作业本。坚持不懈的跟班跑操,从此学校操场上班主任随班一起跑操的逐渐多了起来。为了这班学生,也产生了许多误会。丈夫的叔父去逝正赶上那一年“六一”搞大型活动,我咽喉发炎,声音发哑,疼痛难思,没有去发丧,婆家人很费解,说我不近人情。那段时间经常是吃片药照常给学生上课,后来落下了只要感冒就咽喉疼痛嘶哑的毛病。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个班的纪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迟到的少了,无故旷课的少了,中途溜亏、逃学溜达街的少了;按时到校的多了,认真听课完成作业的多了,主动打扫卫生的多了,看到时机已经成熟,点起了“我为班级添光彩”为主题的第二把火,把“元旦”环城赛当成振兴班级的第一个亮点,全班提前半小时到校锻炼,人人参与,互相鼓励,在比赛中男女双方获团体第一名,几个淘气包、捣蛋鬼第一次登上领奖台,全班有了凝聚力,接着在春季田径运动会上,连拿了5个第一名。获年级组团体第一名,总分也名列全校第一。在全校器乐比嚣中,获小提琴、电子琴2项第一,3个第二;在科技小制作活动比赛中,获全年级第一名 。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了,我又利用青少年好胜心强的特点,点起了“昨天我不行,今天我能行”为主题的能力教育第三把火,通过爱我学校,爱我班缎、爱护公物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少年等主题班队会,开展了钢笔字手抄报、作文书画、演讲等比赛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堂生活,又增强了人人争当诚实、守纪、勤奋、好学的的意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的。“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跟踪了解其思想动机,多接近他们,正面引导指出希望,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榜样的力量无穷,责任的威力更大。学生有了希望,就产生了进取心,终归会有进步。学校领导认为这次班主任换对了,老师们都觉得四年级3班彻底变了,家长们说,自己孩子有希望了,班级也破天荒地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我的心像打翻的五味瓶,说不出酸甜苦辣咸。
良好的素质是做好工作的保证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是得益于教师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多年来,我把读书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的有效渠道,每年都订阅好几种教学刊物。有空就去书店查找和翻阅一些资料。在看书、读报时,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都做笔录,好的文章把它剪下来粘贴,有空时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受到激励和启迪。并时常在网上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以便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要用教学质量来衡量。“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如果不学习,即便是老教师,也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提高自身素质,三十而立后,我继续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6年时间学完了大专汉语言专业课程。每次备课,总是翻阅有关书刊,参考各种资料,挖掘教材中新的内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强占教学教改研究的制高点,捕捉现代教育新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理解和消化知识,而不是靠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多做作业增加学生的负担来提高教学成绩。我认为给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启迪学生智力,探求适宜学生的方法。我主持的《对小学语文各阶段自学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课题被列入地区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并根据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爱想、可塑性强的特点,不死搬硬套教学模式,而是把先进教学思想同实际教学相结合,进行分层施教的课堂结构方式,把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让学生全员、主动地学习,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唐巧玲、李娜的作文在1999年全省小学有奖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朱亚娟在全国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作文大赛中获三等奖 自1999年以来,有1 5名学生在全国、全省书画作品大赛中获奖,5位学生的作文选入《张掖市小学生优秀作文300篇》,7位学生的作文在《张掖日报》发表。2003年10月参加了甘肃省首届教育科研方法研讨会,2004年10月参加了甘肃省首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活动。2007年1月又参加了甘肃省中英项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在传帮带中指导的青年教师曹红梅多次承当校内外公开课、示范课,成长为学校的教学新秀、优秀教师。教学设计《成语》、《学创诗歌》获西北五省优秀论文二等奖,制作的《成语》课件获“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甘肃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教育软件大赛优秀奖。向全体教师作了《让课改的阳光洒进我们的课堂》、《新理念蕴含在课堂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谈专题讲座,主持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能力的研究》和《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论坛。面对全体老师进行了《耐心,宽容唤醒一个个“好孩子”》--读书心得交流。在学校进行的达标课、精品课、示范课活动中,执教的语文活动课《成语》、《学创诗歌》和听音乐、写作文《感受母爱》,方法独特、理念新颖、效果良好,受到校内外专家及师生的好评。并多次参加区教研室及学校五、六年级期末统考命题。两次担任张掖市多媒体软件大赛的评委。2007年1月参加了甘肃省中英项目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并在河西学院承担了中英项目的培训任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目标已不仅仅是苦教,要把 目标瞄准向现代化教学要质量,必须从教学科研中出成绩。近年来,我撰写的论文《试论电教手段在话文教学中的优化作用》选入《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一书中,论文《对学困生心理诊断与理疗初探》发表在《甘肃教育》2000年第12期上,论文《我是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荣获“甘肃省98年度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配合艺术》《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谈》等发表在《张掖日报》上,《互相学习切磋教学》---浅谈听课、评课的艺术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评选活动中 获三等奖;《新理念蕴含在课堂中》等在《张掖教研》,主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能力的研究》课题,获甘州区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张掖市科研成果优秀奖;《对小学语文各阶段自学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和培养研究》获张掖 市科研成果三等奖。积极参与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源资开发》和《小学语文心理研究》课题的研究,;1986、1996年分别在全市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教学设计《成语》、《学创诗歌》获西北五省优秀论文二等奖,制作的《成语》课件获2005年张掖市课件大赛三等奖和“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甘肃赛区”一等奖和“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优秀奖”。制作的电教软片《我爱同学》、《蜗牛》在张掖地区自制电教软件比赛中分获二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所带班级连续三届毕业班 成绩在全区毕业会考中三科A率、优良率、合格率名列全年级第一,多次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06年又被评为模范班主任,2001年被确定为张掖市首批骨干教师和甘州区级学术带头人;2001年评为“张掖市双十佳教师”和学校“教育科研带头人”,2002年又被授予张掖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认准目标是成功的起点
语文精品课教学设计范文6
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研活动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教研活动个人总结范文1一学月即将过去,回顾一个月的教研活动,我们高庙小学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正确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大力合作下,进行了有序的教研活动。我们从内心体会到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超的教学导入艺术,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通向优良教学情境的开门钥匙,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因此在教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多种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我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新课程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总结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抓常规工作的落实,每位教师心中有教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学期我们认真学习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研计划,通过双周工作计划通知到每个办公室,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
课堂是老师的立身之地,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踏实有效地做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份内之事,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扎实做好“教学五环节”,尤其注重备课、上课、反思三环节。
1、以本为本,深入钻研教材。
每一节课要精心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疑点,精心地构思教学的五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选择有效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上课伊始就走进数学,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2、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充实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绿色语言,让学生在温和、宁静的情感中学习,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3、课后反思,受益无穷
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次听课之后,要有一个交流反思的时间。这有时比上一堂课带给教师的感受更多,每一次活动之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有争执,有交流并能及时反思,写好听课反思,争取做到“一课二上,三讨论”。我们更为关注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抓住学生的心,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共同合作,集思广益
新课标的备课量很大,所以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我们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学中的一些导入问题,学进度、教育目标、讨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得失。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上、书本上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各课资料,力争向每一个四十分钟的前五分要更高的质量。集体备课常规化,做到有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并记录汇总。
二、认真落实教研活动,确保教研圆满成功
1、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数学新课标》理论的再学习,重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我们还一起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等,我们专题研讨,通过做读书笔记、心得的方式,让老师明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提升老师的理论水平,理论的提升,促进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扎实开展公开课教学,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每个学期我们在学校的公开课活动中,认真听骨干教师的课,大家以诚相待,就公开课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力图通过研讨、示范,解决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让课教的踏实、朴实,让学生学的扎实,真正学有所获,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老师的业务素养的作用。
教研活动个人总结范文2一个学期结束了,下面我对我们教研组这一个学期的教研工作做一下总结。本学期,我组以“找准教学目标,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为教研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开学初,我组三位老师在假期独自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集体备课,熟悉本册书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接受了教研员的一课时说课活动。
3月:本组老师一起对第二单元口算除法的例1、例2,进行集体复备,并找校长一起商讨,最终确定了例1的教学重难点和上课步骤。随后,本组老师一起对第二单元口算除法中的估算进行了复备,学区听课时本组三位教师都上此课,课后,老师们都进行了反思,感觉都很有收获。
常态课视导时,本组老师一起对《翠鸟》一课进行了复备,柳敏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大家一起确定重难点,梳理上课过程,准备迎接常态课视导。唐明明老师主备《笔算除法例1》一课,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大家一起确定重难点,梳理上课过程,保证教学“六步法”,准备迎接常态课视导。
视导过后,本组老师又一起对《笔算除法例6》一课进行了复备,唐明明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大家一起梳理上课过程,明确上课“六步法“,准备迎接教研员听课。课备好后,一、二、三年级的老师再加上教研员孙佳威进行了听课,课后再进行教研,由唐老师老师先进行课后反思,其他老师再谈自己的看法,再由教研员给点评指导。这次做课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充分肯定了教师的进步。
4月:大家集体备一节语文课《检阅》,由唐明明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课备好后,上了一节组内课,随后集体备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可贵的沉默》,由唐明明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课备好后,上了一节组内课。
5月:为了开好家长开放课,本组老师集体备一节数学课《面积练习》,由唐明明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课备好后,上一节课,其他老师再仿上一节。随后,集体备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太阳》,由袁百芳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课备好后,上了一节组内课。
6月:为了迎接期末考试,大家集体备一节数学复习课《年月日》,由唐明明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她个人备的基础上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课备好后,上一节课。
每次活动老师们都很积极,认真研究教材,集体备课,精心制作课件,很多时候老师们都是加班加点完成的,甚至还要回家加班,每次教研活动质量都很高,这与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有付出就有收获,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提高。下学期,我们组将一如既往的脚踏实地的搞研究,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研活动个人总结范文3本学期我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美术教师的分工合作下,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营造校园艺术化的人文教育环境
1、老师们团结协作,配合做好学校各项中心工作中的环境布置工作。
如校园橱窗布置、演播厅的很多活动会标及黑板画、各项学校活动布置及版面展示等,在“阳光伙伴”、“音乐伙伴”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创设活动中的艺术环境,以美育人。
2、本学期重点围绕“14年秋季陶艺比赛、参观活动”、“14年市陶艺比赛”、“迎春书画、手工、电脑画比赛”、“春天的脚步”摄影冬令营、讲座等系列活动、“绘脸谱、讲故事、游世界”“博爱小学线描教学作品展”、“七彩阳光,伴我成长――20--年大型美术作品展”系列活动开展了书画、手工、摄影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组织辅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合理策划、认真评选,并精心布置展版,给学生美的享受,各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二、鼎力建设陶艺为主线的美术特色教学
在陶艺教室设施落后,工程部工作总结卫生得自己搞,作品、材料搬运困难的前提下,我们教研组继续想方设法节约泥料,有序开展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和烧制。并开展了“14年秋季陶艺比赛暨参观活动”、参加的市陶艺比赛9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参加的全国第三届陶艺成果展也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陶艺兴趣小组“泥泥乐园”被推荐参加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四位老师拍摄了陶艺录象课参加全国比赛。本学年我校陶艺校本课程获市首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二等奖。今年暑假还将带领8位同学参加第四届全国陶艺夏令营活动,我们有决心将陶艺校本课程打造得更出色,使学生、学校都能获得更强劲的发展。
三、努力以新课程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行为
1、本学期通过辅导两位实习生、上学校研究课以及课后的交流,我们认识到要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课堂美术语言、范画等基本功要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与实践相对接,注重生活感受,以自然为师,遵循艺术规律,营造艺术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以培养自主性学习为主,同时进行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2、为了把学生、家长以及部分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观念转变到真正的素质教育上来,我们美术教师积极参加校内的专题讲座学习,全面搜集相关资料,精心制作教师教学博客,利用教师博客、电教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展开绘画、手工、陶艺、电脑绘画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学生了的喜爱,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四、积极形成学习、合作、进步向上的教研组
1、新教师王婷、杨敏每堂课严谨有序有反思,重视基本功训练,每周跟校外老师学习毛笔字。
辅导学生电脑绘画、“月亮岛”摄影小社团活动,努力参加区、市各项竞赛活动,副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王婷的《体验成功、分享快乐》迷彩服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文发表于中小学电脑报上。在6月1日儿童节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在区第十届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她们还参与拍摄了多篇校红领巾电视节目,在校园网上上传过多篇报道,参与了学校申报的综合实践课题研究。
2、本学期教研组认真完成读书活动及在各项学校活动中表现出色。
3、被推荐为市优秀教研组。
本学期的美术教研组工作也有待提高的方面:进一步全面提升每一堂美术课的教学效果,计划下学期要对教材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对符合学生兴趣发展的重点教学单元进行深入扩展,让学生学得扎实、有趣、有味,并对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他们的兴趣更浓,从中提升对美的认识、追求!我们的目标依然是以美育人!美术教育的路漫长而又充满乐趣,我们会乐此不彼。
教研活动个人总结范文4在学院和系部的领导下,航海技术教研室根据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工作组织这一性质,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坚持“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教育科研工作思想,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实施,积极探索教师学习和研究方式的变革、数字化课堂模式的形成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
1、教研室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并按要求进行。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航海教研室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承担着24个班级,近百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学期已过大半没有出现任何的教学事故,一方面由于各位老师的尽职尽责,同时也得益于对完善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絮执行的结果。
2、学期初制订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并坚持教研活动规范化。
在实施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做到有课题,有记录,内容具体、全面,材料充实、实用。本常年共组织教研活动8次,其中包括:
(1)学期初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讨论和研究以及教学大纲的把握等,特别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青教师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2)学期中期开展的期中教学检查及教学进度审核、对于各学科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以及近几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的考试方向的讨论和研究,有利于各位教师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及教学的方向;
3、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组织,重视教学质量,严把教学质量关,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通过课程负责人修订课程授课计划,各课程按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准备期中和期末试卷,对学生进行不同阶段测试,以利于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对于各部分的掌握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按照教务处制订的常规教学工作要求,做了教师的期初、期中和期末及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工作,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案、备课笔记、学生的作业布置和修改情况以及通过不定期的听课反映上课的出勤率及课堂气氛等,在检查过程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与有关老师作了沟通。力求做到教学文件资料齐全、管理规范。
上报资料及时、准确。
4、教师治学严谨,备课认真,讲稿齐全、规范,效果良好,无重大教学事故。
重视教学方法、内容改革,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数课程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在整个的学期教学工作过程中多次受到教务处及督导处的表扬和鼓励。
5、教研室重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本学年教研室所有教师均承担了--级毕业班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并对于--级学生的就业工作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保贵和中肯的意见。
二、专业建设
(1)教学计划的修订。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务处的会议精神,修订了三年制大专班《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在修订过程中根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作了较大的调整,使之与学院的教学条件相适应,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更明确;并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课程,使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全面。根据系部的专业建设规划,教研室组织制订了二级制《航海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并通过专题研讨。
(2)教学资料的完善。本学期根据系部教学工作的布置,制订或修订了二年制《航海技术》及三年制《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制订了《航海学》、《船舶值班与避碰》和《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等课程的教学大纲。
三、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室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普遍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无严重违规违纪事件。
本学年教研室从高校引进研究生1名,从航海一线引进大副、船长多名,并对新教师指定专人作为帮带教师。
对青年教师的帮带有计划、有措施、执行严格,有实施总结,效果显著。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多名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部分教师得到晋升,由以前的中级职称晋升为副高级,或者由以前的二副晋升为大副等,带动了教研室乃到整个系部的学习氛围;为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对于航海一线的把握,教研室在暑假期间组织大部分教师前往兄弟院校及行业一线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取得很大的反响和好评。
四、产学研工作
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气氛浓,协作精神好,教学成果丰富。本年度教研室编写校本教材1本,取得校内精品课程1门,取得和完成校内、外教学和科研项目多项,对教师和学生开设专业讲座或学术报告4次,并在年终测评中多名教师的测评成绩进入院排名前列。
五、其他
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及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所有班级的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并努力的保证全国海船船员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等原因,教研室对高职教育规律的研究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室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高职教育规律的学习和研讨,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本领。
教研活动个人总结范文5洞台小学语数教研组活动总结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们教研组精诚团结,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一、人人学课标,人人进行课标的讨论。我们隔周的课标研讨一直在进行着,大家在学习课表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课程试验,并且把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大家共享。在课标研讨中大家积极发言,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