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设计规划方案

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文1

关键词:规划;景观方案;设计

1总体说明

1.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庐阳区大杨镇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占地约17000m2。该项目地上为公园,地下部分拟建大于200辆停车位停车场、2500m2的农贸市场。

1.2区位分析

基地位于庐阳区大杨镇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基地周边环绕大量的居民区,处于居民生活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很好的可达性。

1.3现状分析

基地基地呈“L”型,北至固镇路,东至森景大道,南、西方向与利港.四季华庭小区相邻。基地内部地势平坦。

2建筑设计说明

2.1功能布局

拟建的公园地下功能主要包括241辆停车位的社会停车场和一座2557.4m2的农贸市场及起附属场地。本方案将农贸市场安排在古镇路与森景大道交叉口的位置,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下沉式广场,解决农贸市场的进入的问题,方便周围小区人流的到达;同时也减少农贸市场对周边小区的影响。社会停车场结合地形灵活布置,同时注重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停车场总建筑面积7954.4m2,设置两个防火分区,停车位241辆,分别在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上设置双车道出入口。

2.2剖面设计

本方案考虑公园、车库与农贸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使用的便利性与合理性,将农贸市场地面标高降低到相对周边道路路标高的-2.1m处,顶部结构标高2.1m;通过下沉式的广场及台阶联系周边道路与农贸市场,半地下形式的农贸市场既能满足农贸市场通风、采光、方便进入等使用需求,又可以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美化周边环境,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活动场所。结合上部公园景观的设计,车库地面标高降低到-2.7m处,顶部结构标高0.9m,上部同样结合景观设计成供居民活动使用的公园。

2.3交通组织及消防设计

地下车库设置2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均设置2个以上通向上部公园及农贸市场的通道,分别在固镇路和森景大道设置双车道车库出入口。沿农贸市场西侧和南侧设置消防通道,通道通过两个坡道与城市道路相连,同时结合消防通道解决农贸市场的停车及卸货问题。

2.4地下车库

设计充分考虑人防设计要求,可满足后期人防设计。

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10511.8m2。其中,车库部分:7954.4m2;停车位:241位;农贸市场:2557.4m2。

3景观设计说明

3.1设计原则

(1)生态景观原则。营造地域性生态景观,将公园的运动特色与半地下的地形关系作为我们设计挥洒的基底,做到生态设计,保护合理的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2)以人为本原则。创造适应所有人的活动需要。充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求的人群需要,公园内的公共设施、体育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等内容、数量、空间分布等,均应考虑方便游人利用,满足游人健身、休闲的需要,让游人在公园内游的高兴,玩的开心,尽兴而归。(3)可持续发展。考虑公园远期的发展,不断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公园的建设与利用应该以持续发展为前提,永续利用为目的

3.2设计理念

“大自然的健身房”,如何更好的通过设计,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一处休闲游憩健身的场所,是我们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森景公园的设计通过富有现代感的设计语汇,运用具有运动感的切线构图,力求创造一个体育休闲活动与绿色生态环境融合的新环境空间。在绿草荫荫的环境下运动健身,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一边肆意的挥洒着汗水,体育健身的乐趣被发展到极致

3.3总体布局

(1)景观分区。主要为以下分区:①休闲运动区。利用良好的轴线关系,创造吸引人的空间序列。其次通过有趣的竖向变化,拓宽公园的视觉空间,营造出独具空间的艺术感。在此区域内设置各种性质的体育休闲运动场地,包括微型篮球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要,让整个园区充满活力。此区域作为园内的中心区域将其他区域有机的联系起来,既方便游人到达,又互不影响;②林荫广场区。利用富有现代气息的切线造型,结合规则的树木种植与游憩小径相结合,逐步体会和感受人在林间休闲漫步的乐趣与韵味。“L”型的通风采光井,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营造了大气、简洁的大地景观,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③疏林草坡区。结合覆土建筑的特点,利用微地形草坡的造景手法,形成宛如天成的自然景观,随着地形的变化设计了草坪舞台和漫步道,靠近四季华庭小区的一侧种植高大的灌木及乔木,减少运动公园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园区营造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2)竖向设计。通过对现场场地的勘察,结合建筑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土方平衡,利用景观化的处理手法,丰富视觉空间。通过坡地的起伏变化,有组织的排水处理,营造出生态运动公园的环境。(3)交通流线分析。运用富有活力和现代感的切线造型组织道路交通,强调连续性、通达性和多样性,建立集休闲、生态、游憩为一体的园路系统,(4)管理形式分析。公园平时为开放管理,在地下车库出入口处设有门卫室,方便管理。农贸市场内部布置管理用房。

4植物设计

4.1设计理念

在公园的绿化设计上采用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易于维护的乡土树种,少种草、多种灌木和乔木,尽量不使用名贵树种,在满足地下车库顶载荷的情况下,注重场地地面微地形的塑造,丰富空间层次。根据总体方案,与硬景结合来营造植物景观,结合丰富的地形设计和姿态各异的植物搭配,突出空间构成元素在节奏、韵律和质感上的变化,营造疏密有致、循环交替,彼此联通的植物空间序列。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是自然与规则相结合,“师法自然”的植物造景手法,利用乔灌草藤形成树丛、树群时注意虚实相间、疏落有致;行道树和树阵广场序列、阵列式的种植则给人有序、简洁的感觉。用丛植、群植、列植、孤植手法结合冠大阴浓的骨架大乔木、开花植物、香花植物从空间感觉、视觉、嗅觉、听觉上提高地块绿化的整体质量。

4.2植物设计特色

种植形式:草坪和群落种植方式相结合,成片、成丛,讲究植物色彩,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复合式绿化层次,利用纯林、混交林、疏林草地的结构形式结合不同的绿地空间,深浅并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有开朗,以无形之需造有形之美,体现自然环境美。季相变化:布置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景观树种,使之有韵律节奏的变化。在每个植物群落的配置中,注意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搭配,避免某个季节出现植物的色相过于单调。植物本身有着丰富的色相变化,春的生机,夏的繁荣,秋的成熟,冬的萧瑟,合理的搭配,使得色相变化丰富多彩,成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树种选择:基调树种:香樟、银杏、桂花、马褂木、乐昌含笑、广玉兰、刚竹等。

4.3主要苗木标准

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创建优美、和谐的城市建筑环境也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新目标。加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规划,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功能与作用

1.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功能

建筑景观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调节,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并且使人们能从建筑景观设计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和启发。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筑景观设计非常强调建筑个体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景观设计理念核心是人文主义,即在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建筑景观设计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它必须同时满足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精神需求这两方面的要求。

2.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作用

城市建筑景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它作为城市文明以及民族文化的表现符号而存在着,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外,更多地是作为满足人们视觉感观上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存在的一种文化符号或载体。例如北京天安门、苏州园林等,作为城市最优代表性的建筑景观,他们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城市精神文明意义。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也在不断增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日益加强,城市作为最重要的平台,它必须作为承担多元文明相互交织、碰撞、发展的舞台而存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需要更多更新的城市建筑景观来承载多元文化的发展。

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1.建筑景观设计规划与实践操作脱节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建筑设计规划与具体实施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许多好的建筑景观设计往往不能转化成具体的现实景观。它主要表现在:一.建筑景观的设计规划布局不完善,在城市绿化、特色文化区域、建筑景观细节要素配置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规划设计得不到具体的落实。二.建筑景观的设计规划不够科学,部分建筑景观规划对区位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地区资源条件等要素考虑不够周全,建筑规划与国家在相关方面的宏观调控措施不相符,区域性的建筑景观设计缺乏对社会全局性考虑,最终造成建筑景观的重复建设。

2.城市建筑景观缺乏独创性,雷同现象严重

城市建筑景观的精髓在其人文意义的展示方面,失去了人文思考,建筑景观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许多设计师由于对建筑景观、人文景观、社会环境等综合方面的知识缺乏系统、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缺乏足够的人文思考,最后导致建筑景观设计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建筑与植物的安排问题、植物的选取、建筑物与植物的色彩搭配、植物的生长习性等。设计师缺乏这方面的思考,最终导致建筑风格的雷同现象严重,缺乏独创性。

3.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对土地、植被等资源的浪费严重

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城市区位、土地及自然植被资源等多方面的资源条件。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加快了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建设力度和速度,但是,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尤其严重,建筑景观设计规划中的材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原则相背离。一些建筑材料的使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而一些如太阳能、自然采光等可再生资源并没有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得到有效的使用。

加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对策

1.确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加强建筑景观设计,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树立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服务意识。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必须以能够满足建筑的基本需求为重点。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需求。同时,建筑景观设计还必须兼顾周围的环境,建筑物要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从整体上体现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理念。此外,确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还应该体现在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处,例如园林的绿化设计、路灯、公园的桌椅的设计与设置等。要力争在现有的环境下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而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还应该体现在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方面,在场地的选址、布局等方面,必须将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2.加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生态优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一环。而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也应该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优先考虑。设计师要对现有的场地条件、土地植被资源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在确立节约资源,优化设计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是要加强对土地、植被资源的保护,不能在加强城市建筑景观建设的同时破坏人类的生态环境。对土地的使用也必须得当,建筑用地与城市绿化用地的比例要分配好,建设用地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努力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努力提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加强对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名优秀的建筑景观设计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建筑专业理论功底,同时,还必须对城市、园林、社会学、美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只有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能够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合、渗透到建筑景观设计之中。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求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将人本思想深入贯彻到其设计方案之中。因此,可以说建筑景观设计师的素质能力对提升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晔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 现代园艺. 2012(02)

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文3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规划是指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将人、自然、社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利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城市进行协调规划,从而为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生态城市的规划是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结合城市当地的自然风貌、地理环境等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生态城市的规划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全面的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要对城市进行全方位分析、整理,明确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从空间、时间、意识出发,设计一套既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又能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的各种因素。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针对的并非是城市某方面,而是城市整体条件,比如人文,地理、自然因素等,必须全面综合的考虑,这样设计出来的效果才能真正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有些非常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城市,所以设计人员还是应该根据每个城市的具体综合情况来考察,这样才能更符合城市发展特色以及人文文化。

2、把握节能原则。这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不仅要做到节能,还要做到无污染。生态城市设计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希望城市居民能够生活在不被污染的环境中,而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没有意到这个问题,那么,生态城市也只是句空话,要想做到这点,首先就要保证适应的材料节能无污染,然后再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来规划城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做到节能与无污染。

3、使用先进的技术,城市规划要想真正的达到生态,需要很多的先进技术,没有先进技术做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很难实。现在众多技术中,有种生态处理技术比较重要,因为这种生态处理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处理生活中城市居民产生的垃圾以及各种排泄物,我们知道垃圾是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就能够早日实现。

4、增加绿化面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方法就是增加绿化面积,尤其多种植一些绿色植被,因为绿色植被不仅可以进行化合作用,如果设计合理,还使城市每个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景象,这也树立了城市的外在形象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有的生态环境基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并不是完全否定原有的城市规划,尤其有些城市规划设计相比较而言就比较优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不仅能够节省人量的设计材料,减少设计成本,而且也不需要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改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方法

生态城市设计规划要协调好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关系网,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的循环再生能力越强,各行业的共生关系越发达,则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就越协调。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保证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基础,在进行生态城市设计规划时,要从时间、空间、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将时间序列、时间限度、时间定为统一规划,科学的对时间关系进行控制: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区分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分,确保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在城市规划方案中要用超前的思维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只有控制好时间、空间、意识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生态城市设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1、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

2、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礼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而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人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各国乃至于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巾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

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

鲁尔地区曾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规划布局当时仅仅考虑工业生产的需求。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各城市发展内耗严重、功能重复、相关性差。1999年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通过举办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尔公园”来推动鲁尔地区生态和经济改造。

1、规划构思

“埃姆舍尔公园”把整个鲁尔工业区17个城市连成了整体,作为整个鲁尔工业区的公共绿地长廊,规划的指导思想从生态角度出发,将800km2用地和17个城市250万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通过埃姆舍尔公园联系在一起。

共计17个城市共同参与了这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概念框架包含7个专题:埃姆舍尔景观公园、埃姆舍尔系统生态改建、河道空间作为体验空间、工业时代的文物建筑作为历史见证、“在公园中工作”、住宅改建和现代化一体化的城市发展、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提供新内容。继续维持居住和工业混合的现状。在专题1中通过七条绿化带为该区增加自然景观。专题2中埃姆舍尔河生态改建,城市网络以公共空间和绿化景观为节点而形成,有的工业废弃区进行功能转换,以此构建丰富而极具趣味性的游憩空间。

2、分析

区域中的城市合作日趋频繁而密切,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城市边界弱化,规划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也是如此,生态的网络型城市系统应运而生。它通过规划、建设一些交通区位良好的点来减少区域中城市之间的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基础设施的区域规划也对于降低能耗、减少建设材料意义重大。此外它注重形成景观网络,为居民活动提供优质空间载体的同时,恢复并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埃姆舍尔公园是生态网络城市结构的经典案例,它是对既有城市景观以及城市之间的环境的再组织。在单体建筑层面的各种生态技术已日趋成熟和完善,但必须与城市及区域层面的生态规划相结合才能应对生态危机。城市发展日趋成熟,新区建设量逐步减少,因而既有人居住环境结构的生态化改造将成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结束语

总言之,在建设生态城市工作中,不仅要保证城市快速发展,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生态化理念的角度进行城市设计规划,能实现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因此,在进行城市设计规划时,要坚持生态城市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明朵.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实施阶段的落实[J].价值工程.2012(25):125-126.

[2]杨建军.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4(03):141-142.

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文4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色彩,视觉追求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day,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art and visual enjoyment has also been stronger pursuit of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Color design applications are general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rom plant varieties and plant color with color application the pavement form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sketches, etc.; reflect the rich artistic, thereby further to meet the people's visual pursui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visual pursuit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前言

根据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色彩作用于人类的眼球视觉神经细胞组织,人类不但会产生出对各种类色彩的不同感受,同时还会产生情绪化的心理反应;这正是色彩给我们造成的心理映射,人类习惯性的把大红色,橙色等颜色归类为暖色调,而把蓝色,青色等颜色归类为冷色调。红橙色给人以火热温暖的感觉,蓝,青绿色则给人以冰冷,幽静的感觉。色彩的变化和人类心理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所以不同的色彩变化则有了“它们”自己的语言。此篇文章就色彩在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合理化应用进行的一些探讨及理论。

色彩与城市景观设计的密切关系

不同的色彩变化能够产生不同情绪化的心理反应,在我们人类的生活空间里,色彩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关系是致关密切的,颜色的变化会使人们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变化,暖色调的颜色会让人们的情绪兴奋起来;而冷色调的颜色则会给人们产生肃静,冷清的心理。研究的事实证明:大红颜色通常能强烈的激发起情绪的奔放火热,而幽静的蓝颜色则对情绪起到了镇定压抑的作用。依据这些颜色与心理反射作用的不同效果,人们可以渲染出所需要的情绪,对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的颜色做出设计规划,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颜色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案中,人类利用色彩为我们生活服务的重要价值是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主要设计思路。

图1十二色的颜色环

3 城市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

区别于平面广告,服装设计,工业产品,建筑等的色彩设计构成,植物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造景元素,因此在大部分城市城市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公园广场,道路绿化,小区绿地都是以“绿化”为主要设计元素的,而建筑小品,铺装,水景,雕塑等城市景观设计元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的作用而出现的,运用色彩的各项属性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色彩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一条重要目标。

4色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大千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都是充满着绚丽的色彩,色彩可以美化生活环境,也可以点装视觉,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也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形式,所以说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对于色彩设计应用就及为重要了。

暖色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暖色系的色彩里面,波长较长,对视觉的可见度较高,色彩感觉较跳跃,在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是属于常用色彩。暖色系列主要指红、橙、黄以及三色的邻近色。红、橙、黄在人类心理象征着热烈,欢快,火热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多用于一些庆典类的设计方案中去,如广场花坛及主要入口和门厅等环境,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愉悦感。“暖色系”在市政道路两边及分隔带中应谨慎的使用,因为红、橙、黄波长较长,可见度高,容易影响司机视觉,从而分散司机和穿马路行人的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的几率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把暖色调运用到道路两边的人行铺装上, 暖色调还易于在偏冷气候地区大量使用。

图2 天津市北塘道路城市景观方案道路铺装效果图

冷色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色彩中,冷色系的色彩视觉青、蓝及其邻近的色彩,由于冷色系的色彩光波长度较短,可见度偏低,从视觉上有着很远的感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于空间偏小的空间环境边缘多使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起到增加空间深远感的作用,在面积上,冷色有着视觉收缩的作用,同样大小的色块,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要小一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使冷色与暖色获得面积同样大的视觉感受。

金银色及黑白色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金银色及黑白色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一般用在建筑、小品、雕塑、围墙、护栏和市政设施等方面较多一些。金银色从色彩的色性上讲,金色为暖色,银色为冷色,在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应用比较广泛,在一些现代风格的设计方案中较多一些,一般比较常见的在我国南方的民用建筑和城市景观建筑,在现代风格的城市景观设计,黑白两色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景观中应用较多,特别是护栏,围墙,窗框,灯具等方面采用较广泛,给人以高雅,端庄的稳定感觉。

图3 天津市子牙河桥城市景观方案 护栏效果图

同类色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在色轮表中指的是各色的邻近色,色相接近的色彩,如红、橙、黄及绿、青、蓝等。同类色也包括同一色相内明度不同的色彩。如深红与大红,大红与粉红,深黄与浅黄等,这种色彩组合在色相,明度,饱和度,色性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相互协调,在园林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组合最能体现出层次感和空间感,给人以柔和,宁静,高雅的感觉,例如有些公园整个色调使用大片绿色调为主,草地上点缀着不同的绿色(同类色):深绿色,浅绿色的植物,再加上青绿色的水面,结合一些城市景观设施形成了一幅同类色系的画面,显得非常宁静和高雅,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同类色也在一些小型区域的设计方案多为应用;比如花坛的城市景观设计,花坛中心向外色彩依次变深或变浅,给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使欣赏者的心情变得心旷神怡。

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文5

【关键词】城市建设;滨水景观;人文形象;设计趋势

人类文明的起源离不开水,近代城市大多数是沿河分布、依水系走向而建,江河湖海孕育了独有的城市地域景观文化。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作为城市公共形象重要组成部分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应受到相关设计规划部门的重视。如何打造具有区位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滨水景观概述

城市滨水景观指的是与湖泊、河流、海洋等水域相连接的特定空间地段呈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景色。城市滨水景观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将人工造景和生态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实现开阔的自然空间对城市布局和城市环境的有效调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城市布局的合理化和生态化。

城市滨水景观包括人造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三大类型。首先,城市滨水人造景观借鉴了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相关标准,打造出一系列既满足防汛抗洪要求、又具有观赏价值的生态水利化景观。其次,城市滨水自然景观是临近水域的基础性景观,以沿岸景观和水面景观为代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最大限度维护生态环境的原貌。最后,城市滨水人文景观指的是在毗邻水域的空间地段,由人类活动构成的景观,具体包括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或建立在人文基础上的景观设计作品等。

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相关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应该首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高低缓急和周边环境,预留一定的空间进行改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微调,尽量保持原有面貌的完整性。滨水景观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大程度地融入自然,既兼顾了空间发展,又做到了因地制宜。

(二)适度开发原则

无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历史文化存留的痕迹都不应该被忽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遗迹的保护。在滨水景观的设计规划中,要最大程度地保留体现当地历史风貌的人文景观遗址,对滨水区域的开发要遵循适度原则,为当地文化传承提供支撑。

(三)本土化原则

滨水景观设计还应该遵循本土化原则,不要盲目效仿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而应该在尊重本地文化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顺应本土风俗、气候、人文特征,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滨水景观。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景观小品设计的地域化趋势

景观小品是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的植入,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形象特征,呈现原生态的生活面貌,折射出滨水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具体来说,雕塑题材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植物造景应该尽量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的地带性树种,桥堤景观的设计要顺应南北地域的差异,主题广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民俗风土人情和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等等。

(二)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化趋势

城市滨水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首先,水体护岸设计应该充分遵循水体沿岸的自然状态,运用原有的生态材料,建造自然化的生态河堤,尽量保持水体沿岸的原貌。其次,河道形态的设计应该模拟自然河道的状态,尽量采用复式断面或者双层河道断面,一方面拉近水岸和水面的距离,向自然靠拢,促进相关河岸景观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都能正常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实现了休闲娱乐功能和汛期排洪功能的双管齐下。最后,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水体和湿地,将水体景观和水质更新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城市给排水和自然降水之间的有效平衡,提升景观排水泄洪的实用功能。

(三)空间设计和规划的人文主义趋势

1、滨水城市景观的交通规划

首先,滨水区域的交通规划应该遵循便捷快速的基本原则,增建利于通行的行人过街通道,运用绿化带实现对滨水区域和城市主体的有效隔离,既能有效防止车辆通行产生的尾气对滨水景观造成的破坏,又能提高步行者到达景观区域的速度,保证了景观区域的空间完整度。其次,滨水景观的水上交通设计也是整个水面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水面和陆地连接点设置的通达程度,河堤内部的交通运输也要与船只的停泊码头做好衔接,在保证水面交通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欣赏周遭景观的最终目的。最后,在步行区域的规划方面,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地面载体,应该合理布局整体空间,修筑架空走廊或者临水回廊等多样化的步行道路,将水面、地面、半空等不同层次的平面有机结合为一个立体化的步行空间,使得观景效果更富有层次感。

2、打造立体的亲水性空间

亲水空间的打造,着力体现了滨水景观设计的人文主义关怀。在保证滨水景观安全性的基础上,现代设计已经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拉近人与水体的距离,实现人与水资源的亲密相处。亲水性设计主要体现在河堤沿岸或湿地周围的立体化处理上面,设计师往往通过对立体空间的合理布局,利用景观节点打造复合岸线结构,或者就势利用河堤岸线的高度差异营造空间层次分明的浮动台阶,便于人们近距离接触滨水景观,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四)设计元素的多样化趋势

1、与景观照明结合的声光设计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中大量植入景观照明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滨水景观的鉴赏时间。除了考虑水体自然流动造成的声音效果,更多时候,设计师们倾向于塑造一种随环境改变的智能声音控制体系,再配合河堤沿岸、水面的景观照明,使得整个滨水景观尤其是在夜晚呈现出一种立体动态的综合性艺术效果。另外,音乐喷泉、水幕表演等运用先进科技进行控制的滨水景观,更是将声学和光学的合理利用发挥到了极致,营造了层次丰富、内容多样的滨水自然景观环境。

2、与景观鉴赏相匹配的滨水区域建筑设计

相较于传统单一打造水面景观和沿岸风光的设计方案,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看重周遭建筑群体的整体布局是否与滨水区域景观相匹配。在这一部分建筑的设计规划上面,应该首先利用滨水的区位优势,预留一定的鉴景平台(如观水走廊、视觉回廊等),对建筑高度实行区域划分,营造良好的观景空间。这样一来,建筑群体的设计才能充分利用滨水区域的观景优势,实现人与水体的和谐共存。

四、结束语:

城市滨水景观的总体设计与规划涉及到美学、生态学、力学、环境艺术、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方面的知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高难度工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城建、市政、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加强协调合作,互相支持、互为补充,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滨水环境带,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任留柱,秦芳芳.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77-80.

[2]张路红,项远.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677-681.

[3]丁珂.探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4]吕娟.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水利,2009,(5):54-55.

景观设计规划方案范文6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为完善贯通市区南北向交通干道,建设跨黄河两岸的各类桥梁,论文所选取的案例属于规划期内在市区拟建的三座跨黄河大桥中的一座。按照设计条件及要求,设计方案中可采用单跨、双跨、三跨或四跨的布置形式对跨越黄河的主桥孔跨进行布置设计,主跨跨径为70~150m。参考相关的涉及文献资料,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桥型方案主要有拱桥、斜拉桥、悬索桥、桁架桥和连续梁桥等。针对桁架桥的特点,经过优化方案设计,提出了双层钢桁架连续梁方案作为设计的推荐方案。桥梁总体布置结合设计方案研究的结果,根据设计规划的大桥桥位,工程全长1105.60m,高架层全长954m,布设主桥、两端为引桥和引道工程。

二、桥梁工程的景观设计应用

本工程方案处于市区出口的一侧,是该地区的城市门户的景观亮点工程之一,可充分展示城市的风貌和形象。符合该地区桥梁“一桥一景”的原则,也是黄河风情线上的一颗亮丽的明珠。大桥桥梁方案应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在线型设计、桥梁跨径布置、梁型选择、照明设计、景观绿化及周边环境协调等方面做到功能与景观的和谐统一。主桥景观设计分析(1)立意本方案(如图1所示)立意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元素,将山脊与脊梁的具体形象进行艺术的抽象,并与桁梁桥的具体构型相结合。大桥以极具视觉张力的崭新形象跨圣河、望远山,连千载古城新貌。(2)造型优化本次方案设计力求将桁架桥这一传统桥型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在继承中体现创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为此,设计过程中着重造型的优化和细节的处理,结合三角桁的特点提取三角构型作为基本造型元素,通过调整腹杆形态、节间三角区形态等建筑设计手法,使桥梁造型更加丰富、更加柔和、更加美观。在桁架梁节点造型的细节处理中,采用大直径圆弧过渡取代传统桁架生硬的直线处理。同时,节间三角区空间通过一定的装饰构造,调整为不规则的三角弧形镂空,并通过双层凹陷的效果使造型更生动现代、也为桥梁的夜景照明提供了隐藏灯具的极佳位置,使桥梁在日景及夜景中都能很好的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观特色。桥墩的造型与主梁造型相统一,同样以三角构型作为基本造型元素。桥墩主体轮廓上小下大,给人以稳重和安全感。同时,墩身侧壁三角形饰面也很好的呼应了梁上的三角桁空间和水中的桁梁倒影。(3)色彩涂装桥梁造型流畅,需要一个协调的颜色来与之相称。桁架桥一般较适合稳重刚硬的蓝色,也有温和明亮的黄色与热情的红色,但本方案造型较为现代,在方案模拟比较之后我们认为白色更适合作为本方案的涂装。白色也是最容易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相适应的。因此白色作为本方案的推荐色彩涂装。(4)夜景照明夜间景观照明首先是要延续桥梁的设计理念,但又不拘泥于白天的景观,是白天的传承和发扬。桥梁景观照明分区域营造层次感,协调主次之间的和谐关系:全桥第一层次为大面积较弱的泛光照明,使桥梁主体部分与环境拉开层次;第二层为梁测的线形照明,以及下层桥交通及景观照明由内而外透出桥孔的光亮;第三层也就是重点突出的区域为梁侧三角桁镂空区间,并运用彩色的LED投光灯赋予其色彩变化,成为夜景中的亮点。梁的照明选用白色光源,与主体保持一致,保证各自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同时又能相得益彰。在夜景处理中对梁底也做了相应得处理,从横梁漫射出来的光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一条光影效果鲜明的光带,随波漂荡。

三、引桥景观设计分析

该大桥位于地区的中心,该工程的建设将体现了城市的风貌,由于工程所在位置为中心区,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景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良好的景观效果,加强人性化设计,提高科技含量,力求工程与环境的协调,以确保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文主要结合对引桥的主体构造,如梁、墩等主要构件的造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征,可选用单幅或双幅高架桥的形式,保持主桥的总体结构风格统一。使桥梁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和谐,提高该路段景观效果,同时,在结构角度做到最佳。墩是支撑桥面的主体构造物,墩的造型在桥下路面上十分突出,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墩梁的协调性,同时强调个性和特色的造型,在满足墩梁结构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流畅的线条达到“桥梁造型优美”的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多种各有特色的方案,通过多方面的比选,选择最适当的桥梁主体构造成为该大桥的工程景观。(1)引桥的梁型设计造型经典简洁,受力明确,层次关系分明,结构合理,视觉上给行人以刚劲、现代、挺拔、硬朗的视觉感受。充分体现了力度美、力学美。通过在两处进行圆角设计,使推荐方案在硬朗中不失柔美、大气中不失精致,同时它也是最为经济、施工上最为合理、周期最短的梁型。如图2所示。(2)引桥的墩型设计造型优雅简洁,对高架道路空间起柔化作用,与周边环境协调,提供于人较佳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亲和力,使道路空间更具人性化。通过柔和的弧线结合方形截面的柱式结合的设计手法,使引桥在满足结构需要的情况下,做到刚柔并济,经济最合理,景观最和谐。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