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预成课程;教育观念

一、幼儿园课程传统教育模式分析

幼儿所有的生活都是教育的内容,那么幼儿园该为幼儿创造怎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课程对幼儿是积极有效的?这几年,我们提出了“有效课程”的概念,希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而不是他人的,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态度与方式。对幼儿教师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成年人总是喜欢孩子按成人的意愿、想法和节奏做事……

在一年来的实习实践过程中,在对大、中、小各班进行《拜访大树》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预设了一些儿童发展的目标。如,希望幼儿认识大树外形、生长规律并能够运用艺术形式表现对树的认识等。但在进行过程中,教师却发现幼儿更愿意分享自己“想成为什么地方的什么树”的心愿。教师接纳了幼儿的想法,开始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达并将其记录了下来。

我想成为小区花园里的柠檬树,这样我就可以每天看妈妈回家了。

我想去南极当一棵树,因为那里没有树。

我想成为幼儿园里的柳树,因为柳树有长长的枝条,小朋友都很喜欢。

我想成为公园里的松树,因为松树不怕冷,一年四季都不掉叶。

我想成为胡杨树,因为它可以一千年不死。

我想成为恐龙时代的银杏树,因为我想去看看真的恐龙。

……

幼儿在成长中只有依靠自主心理活动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智慧,成为自己!当幼儿凭借自己对树的认识与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地表达自己心愿时,脸上绽放着光彩,其中的丰富与饱满让人赞叹。他们有的关注个人感受,有的关注他人,还有的将目光投向了历史和未来。在表达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同伴的赞赏也让他们有了更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需要静下心,暂时放下那些预设过程与结论,方能发现和了解幼儿的思维与想法。

幼儿作为接受学习者的根本原则,是课程创设强调幼儿教育学习的过程,也是理解和转化自己想法的过程。作为课程设计者,教师要为儿童学习及成长提供良好学习氛围和环境,创造机会让他们自我阐述,自我思维、体验、思想与观念,告之怎样解决学习活动中所发现问题的方法,规范普通话授课,做幼儿学习的榜样,给幼儿在物质与精神世界提供交流学习条件。这是幼儿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保持教学警觉性,不断对幼儿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判断与抉择的过程。在这样的课程中,幼儿教师必须将幼儿视为完整的人来看待。这是一个用生命见证生命成长的过程,幼儿教师也能够从这样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二、新课程、设计课程、完成课程的创造研究

当我们站在幼儿角度思考课程、设计课程、完成课程时,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幼儿有了更多自由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尝试着顺应自己节奏生活和学习,才算得上真正成长!在如此情况下,对幼儿教育比较有效的方法是:(1)积极学习了解最佳设计课程目标是什么,搞清楚设计和组织这样儿童教育课程的原因、意义、价值收益是什么?与创造新课程设计教育模式有何区别。(2)以自己原有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创造预成教学课程的基本经验为根本,创造设计生成新课程的方法和理念,使幼儿教学头脑中长期构思的设计、创新教育课程的旧思维与生成课程的新方法联系起来,找出矛盾、冲突和障碍所在,创新原有教学经验,整合新的教学经验和计划,这也是设计理解新课程教育的根本点所在。

所以说,幼儿新教育是在理解和生成新课程价值理念后,按照预成幼儿课程的教学方法那样设计新的科学教育课程预成计划,积极地引进并吸纳生成课程的思想办法和观念:(1)在创造学习活动方案时,预备各类假设,各类课程进行的教育结果,以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幼儿的各种学习状态和反应与办法措施相对应,及时解决和处理新发现的不良问题。(2)当发现儿童有感兴趣、有价值的情景表达时,即可打破原来的设计方案,调整课程教育活动的内容。(3)如发现原计划活动的时间、进程、目标不符合现在新情况时,不要死搬硬套原计划方案,要灵活运用新问题、新方法,让新的事情顺其自然而进行。对正在进行的教学课程活动内容、目标、结构进行创造和反思,抛弃缺陷和不足,及时对新预课程进行调整。

三、预成课程设计的理念和目标

第一,通过对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模式的分析和研究,创造适合我国的幼儿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及可能,在中外幼儿课程教育理论上寻找共同点和有利教学课程的原则,在融合国内外幼儿教育观念的基本问题上,把我们需要吸收的和利用的积极的东西消化并应用起来,创造新的幼儿教育为主体的最佳预成课程理念。

第二,对于外国好的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我们要将它们整合到幼儿园课程新的理论体系中来,在我国新时期幼儿园教育规划良好教育的环境下,为幼教师资力量进行积极课程教育“中国化特色”改革,保持教师良好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第三,我国的幼儿园新课程教育理论创新,既需要对我国现在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家庭教育传统有共同的认知性,也要对国外的幼儿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过程。

幼儿园课程教育传统模式是用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和组织手段把预成课程设计成基本教育目标,改革并创造新儿童教育方法模式,改造一切旧经验教育,在经验同化、经验应用的过程上,设计成自己新教育课程,在理解新经验基础上,创造出以幼儿为主体的最佳预成教育方法的课程设计。所以,在创设幼儿新课程教育目标时,一要以自己感受心态去创造和吸纳各种知识教育信息,利用不同文化教育背景和时代要求、历史环境的差别等方法;二是预成课程设计要认识并创造新时代环境下儿童教育的独特性和共同性,继承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创造自我文化教育认同感和科学性。

总之,对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是整个儿童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幼儿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认识和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之路,不能完全照搬经验模式,一劳永逸,而要创造利用,继承优秀文化教育,获取新经验和新信息的科学教育模式,走新时期儿童发展教育之路。在当前儿童教育基础上,向外国幼儿教育学习,实现国际幼教科学化、外来幼教课程的“中国化”教育模式,将是我国儿童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程方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批判[J].江西教育科研,2006(5):58-62.

[2]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8):13-18.

[3]王春燕.百年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回顾及反思[J].幼儿教育,2004(5):6-7.

[4]张爱华,晓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文化诉求[J].教育导刊,2007(2):7-11.

[5]周兢.幼儿园课程发展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的走向(上)[J].幼儿教育,2003(3):26-27.

[6]龚孟伟.当代课程理论中国化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50-53.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地理新课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所以,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其目标是与地理课程改革同步,以帮助地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本文拟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一、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及结构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年里,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一般由系统培训、课题研究、教学考察和野外考察三大部分组成。系统培训是指学员集中面授学习,内容以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地理课程设置”为依据。这三大部分内容在地理教师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及结构仍存在着以下不良情况,亟待改进。

1.课程观念陈旧,现代教育理念渗透不够

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仍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观念陈旧,对现代教育理论及教育学、心理学课程重视不够。课程内容对“多元化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观念的渗透较少,其中有些教学内容,如“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教学策略已不适应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2.在课程选择上重必修课,轻选修课

在实际操作时,许多地方虽然根据《指南》的要求设置了相应的地理课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不足,教材匮乏,对受训地理教师了解不够等原因,出现了选修课由教育行政部门敲定,学员对其无自我选择的余地,“选修课”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必修课”等现象,以致“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满足学员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这一目标落空。

3.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学术性,但其理论性太强

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必定是综合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要与具体的教学环境相结合,而不是纯学问性的。但在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一些课程理论性太强,难以解决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迫切需求,教师最想学习的那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论与教学实践”“地理典型课例分析”“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前沿热点、难点问题整合”等所占比例非常低。

4.研究性学习课程尚未列入课程设置之中

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并作为必修课贯穿于小学至高中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1]但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地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选择和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操作、评价等知识还没有系统掌握,这些内容也未列入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之中。

5.乡土地理等地方性课程仍显薄弱

在现行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虽然以《指南》为依据,设置了一些旨在提高地理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课程,但却忽视了《指南》在“使用说明”里鼓励地方“按需施教”,大胆开发地理课程这一重要导向,以致乡土地理等地方性课程在课程总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如,甘肃省的一些地、市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设置乡土地理课程。

综上所述,原有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对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再研究迫在眉睫,重新合理研究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体系,使之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当前地理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当前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建设要着眼于未来教育对地理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地理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与教学实践的需要,既要防止和克服照搬以往地理教育课程内容的倾向,又要遵循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原则: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统一标准与按需施教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教育科研相结合。[2]具体地说,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目前不少中学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由于长期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只了解本学科的知识,而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匮乏,教育理念陈旧,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也是如此。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不能忽视基础,要重视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与拓展,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观念更新。地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才是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理论和观念上的突破带动方法上的突破。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这一点,过去我们重视不够,所以,改革后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上,坚持以创新性为原则,充分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内容应从过去的侧重于课堂教学研究转变为以课堂教学设计为主线的综合学习。培训方式应由讲座式转向参与互动、合作探究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强调受训教师经验的参与。

(三)主体性原则

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倡导运用建构主义的认识理论,确立以培训学员为主体的培训思想,强调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训者要树立培训对象本身就是重要的培训资源的观念,要认识到学员主体性的体现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效益。为此,在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中要把受训教师当做培训的主体来对待,课程设计的目的既要注重地理教师的工作改进、专业成长,又要关注地理教师的人格进步。培训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地理教师的成长过程。培训者注重学员的参与意识,强化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不仅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而且在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中也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四)专业性原则

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专业性原则,一方面,培养地理教师的专业意识,从理论和科学的高度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重视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课程的培训,使地理教师向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发展。即教师既是地理学专家,也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既是授业者,也是学习者。不仅理解书本上、教材上的知识,而且要理解地理学科知识是如何创立、建构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不仅掌握一般性的教材教法,而且还要懂得使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手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过程。[3]

(五)研究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课题为载体,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中,要加大对地理教师研究性学习课程系统知识的培训,补充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目标、特点、内容、实施步骤、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教师深刻理解创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六)综合性和发展性原则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交叉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体系,它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地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所以,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应体现综合性。要做到这一点,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板块、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也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每一位授课教师都不能仅仅在自己素来所熟悉的知识领域内打转,而必须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的要求,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重新学习,开阔视野,开拓创新,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使自己所授的课程成为内涵丰富、信息量大、震撼力强的课程。

现代教育理论和理念为地理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课改的实践将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来丰富、完善和发展理论,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不断吸纳各地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使培训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既要使地理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研究能力有所发展,又要使地理教师的道德情感有所提升。

三、调整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着“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的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丰富性和教材的多样性为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增强应变能力。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要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从推进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着眼,增加现代教育理论类课程

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应当为推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服务,培训院校应增加现代教育理论类课程,开设一些有关地理教育新理论的专题研讨课,如新教育视野中,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与功能研究、建构主义与地理教学、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等,同时推荐一些现代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现代心理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新著作让学员自学,使他们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建构宽广的地理教育理论体系,提高地理教育的理论素养,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地理教育发展的需求,树立教育改革的责任意识,将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思想转化为个人的教育理念、专业精神。

(二)从培养和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创造能力着眼,增加创造性和综合实践类课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学地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应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创造性地诠释课程,参与制定课程。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应重视培训学员的创造力,引导学员参与课程制定过程,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主体的新培训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调查、实践、参与以及敢于质疑的学风。此外,组建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究专家组,专家们应在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掌握好新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进行创造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开发和构建创造性课程体系时,应把知识教育转化为能力教育,促使中学地理教师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对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处理好地理学科教育与综合教育、地理素养与人文素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继承与创新、同一性与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关系。

(三)从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实践能力着眼,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类课程

以往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对方法和策略的培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坚持面向中学实际,把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丰富理论辩证统一起来,使中学地理教师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富有活力。因此,在设计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时应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加强关于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的课程,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类课程,如地理教学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和评价技术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

(四)从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着眼,增加研究类课程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还包括教育研究或探究能力,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重任。因而,要使中学地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引导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改进。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应增加研究类课程,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1)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帮助学员消除教育研究的神秘感,树立全新的教研意识,促使他们由教书匠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转变。(2)探讨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指导学员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提高学员的教育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整理与归纳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验证假设的能力和表述成果的能力等。(3)指导学员选择地理研究课题,帮助学员从中学地理教学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课题,从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的课题规划、课题指南中确定课题。(4)指导学员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师间的教育研究合作,促进教研相长,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地理教师自身具有研究能力,要求他们能够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应培养学员形成指导他人进行研究的能力。(6)对学员已经开展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在检验和评估中发现问题,以便对他们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目标进行一些指导和修正,使他们的教育研究具有解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和继续深入开展的持续性。

*本文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科研究》子课题《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批准号:FFB01149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新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1.

[2]邵宝祥,王金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150—152.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多元文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是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课程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多元文化课程设计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文化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应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做出积极的应对,换句话说,应首先确立明确的设计理念。笔者认为,这一理念就是对话。一般地讲,对话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和会谈。在这里,对话作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已经超出语言学的领域,更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意义。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一种交往和互动、沟通和合作的文化,是与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1]对话理念的提出是与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和而不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处理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思想,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对话。“‘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和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2]

对话理念的确立同样与后现代哲学对“多元论”的倡导和对“本体论的平等”的信仰密切相关。德利兹认为,多元论的观念──“是哲学的最大成就”。后现代哲学家倡导一种视角多元主义的思维方式。他们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来解读哲学原著和哲学文本,目的是有意避免思维视角的单一和僵化。视角多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基于他们对“本体论的平等”原则的信仰。后现代哲学认为,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一个人或一种思想──不管这个人或这种思想是平凡的还是伟大的──都是真实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别的东西更真实。一个实在并不比另一个实在少点或多点实在性。“本体论的平等”原则要求人们摒弃一切歧视,认可或接受一切有区别的东西,接收和接受一切差异。正是出于这种对“多元”和“平等”概念的认同,决定了后现代哲学对“对话”的推崇。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对话”绝不是内心的独白,而是一种相互的言说和倾听,是一种人际发生的过程。对话的本质并非是用一种观点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真正的对话总是保持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意味着对人真诚地倾听和对人的尊重和宽容。为了使真正的对话得以进行,后现代主义主张开放,主张倾听一切人的声音,哪怕是最卑微的小人物的声音,以防人微言轻的悲剧再度发生。[3]后现代哲学的“对话”观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对话理念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依据。

对话理念的确立意味着课程设计对人的关注,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真实需要,主要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真切思考和充分尊重,体现了课程设计的人性化追求。

对话理念意味着对各民族及其文化之间的平等性的承认和尊重。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多民族教育是其基础和中心课题。[4]每个民族无论大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各民族文化都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多元文化课程设计者只有意识到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平等,并予以充分的尊重,才可能把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及时地反映到课程中来。为此,课程设计必须跳出“民族文化中心论”的窠臼。民族文化中心论是指“那种有意或无意的社会文化心理倾向,习惯于从传统的思维定势或文化偏见出发,认定自己的文化实践活动优越于其他文化社团或民族的文化实践活动”。[5]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对话理念要求打破唯我独尊的民族文化中心论的藩篱,认识到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特殊的灵光和值得尊重的成分,因而在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文化的存在。

对话理念还意味着关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的文化创新。研究发现,每一民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尤其在当代,这种趋势更为普遍,在这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边缘文化”和“创新文化”不断地创造和生成。“两种对立思想的交接意味着新思想的诞生,两种平等文化的遭遇意味着生成一种新的文化”。[6]“边缘文化”或“创新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更新和丰富着文化的内涵,凸显着文化多元性的特点。课程应反映这种“边缘文化”或“创新文化”,也就是说,对话理念下的课程设计应把文化的互动与创新纳入必须关注的范围之中。

确立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对话理念,并不意味着解决了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实践问题。笔者认为,对话理念下的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在实践方面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增强课程设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众所周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同化型文化”,即以“汉文化”为主体,各民族的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和融合。这种状况反映在课程领域里,就表现为课程文化的建设问题。针对这类问题,课题组成员曾对四川省某县教育局的部分教研人员和教师就课程的适切性问题进行过访谈。[7]在访谈中,一位负责人说:现行的学校课程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希望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对课程文化问题有合理的反映和重视。民族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还对农村教育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说:现行教材相对城市学生比较适合,有的内容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来说似乎是“天外来客”……课程教材中的城市文化的意识太浓,对于我们乡村文化缺乏关照,特别是初中以后的课程教材,对农村极不适应。由此看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它能够兼顾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予以关注的重大课题,更是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增强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认同和接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达成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大家庭,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不断地创造和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智慧和灵光的民族文化。在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学校教育日渐暴露出一定的被动和不适应。有学者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多元文化冲突,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8]这一现象必然要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并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促使学生实现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在课程设计上,应注意增强综合性,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关注和整合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好的课程应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对社会有足够的了解,增进彼此的认识;其内容也不是只基于一种文化,也应包括该地区所有族群的优秀文化。课程应描绘多种文化的经验,开阔社会上更加宽广的视野,让每一个小孩都有机会去接触、感受。[9](149)

与此同时,要增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每个国家、地区、民族和个人等都越来越趋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各种文化不断渗透和融合。在这种格局之中,人类生活在“地球村”之中。面对这一趋势,课程改革必须作出及时的回应,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使它能够及时反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以帮助学生达成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为,多元文化教育不只是追求本地文化与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历程,它应超越本地的限制,扩大到对全球知识与文化的理解与批判,将视角扩展至世界。它重视多样文化的理解及诠释,更希望从跨文化的理解中,开阔视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看世界,以培养豁达的胸襟及多元的问题解决能力。[9](17)

第三,注重课程文化的创新性,使课程充满生命活力。实践证明,“没有课程文化的创新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实质性突破”。[10]因此,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如何体现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展现课程文化的创新性,应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对课程文化创新性的关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视课程为一种文化现象,注重课程文化自身的创新与发展。长期以来,课程只是传递文化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课程设计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而忽视课程文化自身的建设。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意味着课程设计观念的更新。(2)关注课程文化主体的互动过程。就是说课程设计者不再把课程仅看作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一个知识的载体,而是强调课程的动态过程。这就意味着在多元文化课程设计中,除提炼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之外,还应充分关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方式和过程。(3)关注和吸纳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和互动中所创生的“边缘文化”或“创新文化”,以实现课程内容上的“吐故纳新”。对课程文化创新性的寻求,是课程充满生命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77—80.

[2]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和文化可能作出的贡献[N].文艺报.20010828.

[3]〔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7—8.

[4]Baker G C.The Role of the School in Transmitting the Culture of All Learners in a Free and Democratic So-ciety[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78,36(2).

[5]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2.99.

[6]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8.

[7]廖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打印稿)[D].2004.24—25.

[8]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8.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核心课程;实践

浙江大学自2006年开始,在学校前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正式将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学校三大课程体系之一,即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虽确立的道路,但课程内涵建设任重道远,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进而不断提高,浙江大学的通识课程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也收获了许多经验。

一、现状

2006年,学校经过多方调研和研讨,将通识教育界定在“大通识”的概念上,认为通识教育在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认识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因而将学校原有的“思政”、“军体”、“外语”、“计算机”四大类课程均定位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并称之为通识教育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又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新设置了通识教育选修课,即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沟通与领导、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六大类。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共47.5学分,占总学分近1/3。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为学校全面开展通识教育提供课程教学平台和学分保证,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通识课程教学提供了从理论到课堂实践的机会。但经过三年多的实践,通识课程的质量,尤其是六大类通识选修课的质量遭到了质疑,主要集中在:

(1)课程零乱,缺乏规划。当初,六大类通识课程的确立主要由各院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方向和个人特长申报,虽然也经学校通识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审核,但由于对通识教育理解上不到位,各位专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意见,经审核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2)教学模式单一。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基本沿袭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二百人的教室中大班授课,而且大部分课堂存在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学生也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感悟。

(3)质量监控不到位。对通识课程质量监控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督导组常规听课、学生评价和选课情况来进行,但近几年由于受到学校按类招生后,主修确认带来的压力,学生功利因素影响,容易学习并能取得高分的课程受到学生热捧,使原来出于良好意愿设置的学生评价结果渐趋不真实。由于没有建立恰当的与主讲教师的沟通渠道,加之教师对通识教育缺乏共同的认识,课程质量得不到监控。

(4)政策措施乏力。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从政策层面上保证教师安心从事教学,潜心研究。但目前,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来自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教师,他们身兼数职,很难有精力长期保证通识课程教学。而学校又以科研到位经费、数等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主要依据,教师受功利主义影响,很难专心从事通识课程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引发了争议,也引起学校高度重视,思考和改革势在必行。

二、思考与改革

谈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建设,绕不过去的问题是要回归到通识教育的本质上来。我们认为,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即培养学生具有宽容、真诚、稳健、合群、进取的人格特征,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与能力。因而在课程设计上强调:(1)要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2)要赋予课程灵魂,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启发大于知识本身的传授。在课程教学上强调:(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连贯、清晰的表达力和对知识的敬畏感和神圣感。(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给学生思考、启迪和收获。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经过全面分析,学校适时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启动了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计划。通识核心课程是基于学校原有的六大类通识选修课之上新设立的一类课程。之所以称为“核心”,是因为它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要求,是希望将它们建设成为普通通识课程的标杆,核心课程建设采取“成熟一门开设一门”的原则,逐步取代六大类通识选修课的做法。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从课程规划、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质量跟踪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多种措施联合出击,谋求突破。

1. 规划和“顶层设计”

要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方案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为此,通识核心课程由通识教育委员会对课程设置的目的和知识覆盖范围进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优点:(1)有利于课程建设规划,避免由于各学科教师自行申报带来的混乱。(2)可以根据规划,有意识地寻找和物色合适的教师来上课,避免了以往等着教师来申报的被动局面。由于通识委员会成员来源于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对通识教育有比较深入研究的专家,经他们设计的课程框架,更符合通识教育理念。

(1)大学分设置课程。考虑到知识的厚度和学生消化、吸收过程,所有核心课程基本按3学分或4学分设计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学分少,要求低,学习周期短,无法真正整合学习内容,并有所思、有所想。通识核心课程学分安排上相当于我校数理化公共基础课的设置。

(2)教学大纲评审法。申请讲授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师,须过评审关,评审采用国际通用的教学大纲评审法。主讲的教师须提交详细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目标和可测量的结果、课程要求(含授课方式和成绩评定)、教学安排等,要求教学安排必须细化到每一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所需阅读的资料和所思考问题等。通识核心课程采用的大纲评审法,从课程设计源头保证了课程质量。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文5

1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本质上讲,这一课程又是面向所有高职生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文化知识课程,具有人文素质性、广博性和基础性的基本的标准规定性。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一是使高职生获得认知世界和理解人类及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二是为高职生提供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文化知识。再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上讲,这一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具有适应社会主导性文化的功能价值,还具有导领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价值;不仅具有使高职生知识结构达至和谐的功能价值,而且还具有营造高职生可能生活的功能价值。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唤醒高职生主体意识、促进高职生自主性、社会性、伦理性和提升高职生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基本历史概况,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实质,获得思考和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二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传统思想及时代精神,获得对我国科技发展史的基本认识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方法论;三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基本内容,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性;四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历史与西方哲学发展阶段的关系,认识和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获得中西比较的差异性和趋同性;五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面临的问题及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了解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发展的策略、科技生产力的构成及发展现状,以及公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况等等,获得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认识;六是让高职生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分析造成民族矛盾、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地域性战争、饥饿、贫穷的多方面原因,使高职生认识和理解和平、团结、宽容和理解之于处理国际争端和意识形态及价值论领域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和价值;七是让高职生了解科技发展与人文世界的关系处理问题,认识偏重于科技发展而忽视人文教育所导致的、我们已经有所经历的现状。获得一定的科技伦理性意识和思维;八是让高职生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审美观,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和培育高职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升华高职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

2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领域的选择

(1)应确定中国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我国文化传统的整全性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仁”学理论、天人合

一、理学思想、道家、墨家等思想学说,这些方面的传统思想,对现代高职生来说。可能存在着疏离和陌生感,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高职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为高职生的知识获得历史性的时间深度,使高职生的知识结构的构成具有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基础。

(2)应确定西方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策略的实施,西方多元的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职院校高职生有着很大的冲击力,极大地影响着高职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态度和立场。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加强了“两课”教育,但从根源上讲,还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没有能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向高职生做出根源性的分析,以至于高职生只是关注目前我国与西方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性,而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历史性发展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做出精要性的选择,以使高职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有一个历史的、全面性的认识。另外,也是有意扩展高职生在文化及思想方面的认识及思考的空间跨度,以增加高职生比较研究的意识和提升高职生思维判断的能力。

(3)应确立“人、社会、自然之间伦理关系处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在其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或认识的视野较为狭窄,所以,从扩展高职生的知识广度和思维视野的角度,也是应该开设专业教育课程与“人、社会、自然找之间相关的课程;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空前的社会物质文明,但同时又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和对立:大气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土地沙漠化、森林及生物植被的锐减等,这些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己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致使

人们不得不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人类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该让高职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感悟“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之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其三,目前,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让高职生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环境问题,以加强高职生环境意识。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范文6

通识教育,亦称之为文雅教育、博雅教育、共同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等,是与专业教育相对应,沟通现代与传统文明,弥合不同专业和领域差异,培育共同语言、达成共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而非仅仅技术精英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按照赫钦斯的观点,“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人,从而建立大学所有师生的共同文化语言。而更重要的是,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取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aneducatedperson)……”。不可否认,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很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正是以美国的一些名校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蓝本。事实上,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经过了传统文化与经典教育的断裂时期,在修复教育断层方面,因为中美两国的教育环境不同,通识教育在两国的发展历程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盲目照搬美国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用于指导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只能是学其皮毛,东施效颦。

19世纪末之前的美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照搬了英国模式,非常重视以希腊文和拉丁文学习为主的西方古典人文教育,像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的入学考试都要考希腊文和拉丁文,其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度传统文化修养的统治精英。1870年以后,以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建立为起点,美国逐步构建起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并确立了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经济的高度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自此,美国高等教育所效仿的“英国大学模式”被“德国大学模式”所取代,传统的以古典文化的学习为主的人文经典教育的影响式微,以专注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为取向的专业性教育开始大行其道,很多大学在这一时期陆续取消了对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入学考试要求。可以说,到19世纪末期的时候,美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已基本瓦解。但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沿着“研究”取向的专业性教育道路一直走下去,即便在1870年到1940年期间推崇自然科学和专业教育的观点最甚嚣尘上的日子里,美国还是有很多老牌的文理学院坚守住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没有加入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此外,如上所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按现代教育制度要求建立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也对抛弃传统的以古典文化学习为主的通识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并最终在芝加哥大学发动了一场轰动全美的教育大辩论,1945年,哈佛红皮书的发表则最终确定了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参照了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并最终形成了适合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通识教育理念。建国后,我国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则基本都效仿前苏联模式,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特点就是,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大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理念,把“育人”和“制器”混为一谈。有学者把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总结为“九重九轻”,即“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重技能,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参与;重平坦安排,轻自主除障”。其中最主要的弊端就是过早地分专业、过窄的专业内涵、过“专”的技能训练而形成的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当时高校的文化课基本被意识形态很强的政治课所取代,“又红又专”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黯晦消沉。十年,让国家的一切包括高等教育都陷入混乱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更是无从谈起。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后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教学基本还是按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推行,“路径依赖”的特征较为明显。80年代早期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高等院校也开始逐步推行教学改革。早期的教学改革关注点主要在于弥补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不足,拓宽基础知识学习的范围,实施学分制,逐步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等等,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纷纷实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到80年代末期的时候,这些早期实施教学改革的高校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生自由选课的范围也大大拓宽。1995年10月,全国高等院校第一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则把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全国高等院校推广开来。

1999年以后,伴随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增设了很多非医学专业。有学者作过统计,在1999年的时候,全国97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中,64%的院校仅仅开设医学门类一个学科的本科专业,开设4个以上学科的院校仅占总数的3%;而到2009年的时候,全国102所医学院校中,有74%的院校开设本科专业涉及到4-7个学科。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截止2012年底,学校已设置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尽管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趋向全面,但其专业发展其实是不均衡的,传统的医学类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主体,这一点与普通综合性高校是有区别的。再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全校8个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中,有7个是医学类的,另外1个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尽管属于管理学分支,但却与医学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方面,仍然是以医学类专业为主,专业性教育特征明显,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配置仍围绕医学类专业教育来实施,其他非医学专业,尤其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不少医学院校仍属“边缘学科”。另据统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以上;人文社科类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小,绝大多数为10%以下,最高仅为13%。甚至有些院校开设医学类课程作为全校通识教育课,如有的医学院校开设《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选课程,其他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状况也大体如此。关于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些具体数据及其比较,囿于篇幅,此处只做简要概述,而不再进行单个案例剖析。

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在详细探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通识教育要实现怎样的教育目标?实施通识教育是否会降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准?国内不少高校所借鉴的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何在?第一个问题,在通识教育的定义中实际上已经内含了答案。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科学素养,能够传承传统与现代文明,与不同领域进行对话的“全人”,而非仅仅培养缺乏人文关怀和精神的技术精英。第二个问题,对医学院校而言,占全校学生绝大多数的医学类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多,除去一些必修类的公共课程,如两课和外语占用了部分学习时间,有限的学习时间还要除去在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在课程较多,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是否会影响专业学习呢?就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说,该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仅以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最好的芝加哥大学为例,其对本科生通识教育的强调,并没有削弱其研究性大学的地位,事实上,芝加哥大学是历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高校,而且尤其以出各种学派而闻名于世,而哈佛大学的状况也是如此。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医学类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考研和就业压力,他们的前途往往依靠考试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而非通过考察其学习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来决定,因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要适合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否则,真的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第三个问题,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共同学习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经典著作,使不同专业的人才都有相同的文化和文明背景。看到了美国成功通识教育的精髓,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移植,美国通识教育实施的背景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如其教育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处,高中文理不分科,大学前两年不分科,通识教育课程为核心必修课等等。我国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恰恰缺乏类似传统、经验及适合改革的各种因素的支持。总的来说,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

从1995年开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来,一些综合性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作为教育部批准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不少理工科院校包括医学院校也开始设置选修课,力求提供一定范围之内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学习。然而,关于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及重要性,不少医学院校自上而下普遍认识不足。首先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从开始之初,就是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而设计的,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远远达不到美国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领导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医学院校的主要领导多数有着医学类专业的教育背景,对自身教育经历的认同往往让他们更偏重自然科学和研究型、专业性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再次,是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在传统文化和文明被割裂,实用主义满天飞的今天,“找份好工作”、“多赚钱”远比“道德高尚”要更有诱惑力,于是,不少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不少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只是为了多混几个学分而已。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陈旧。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定位于设置大量的选修概论课,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辅助,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课程或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花边点缀或锦上添花之举,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二)盲目模仿国外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不同教育环境差异

很多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参照或效仿美国一些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而来的,并未深刻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环境差异。如上所述,我国通识教育的推行缺乏教育界的共识、面临传统文化的断层和长期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等诸多问题。共识问题主要是上文所述的对通识教育目标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是为了落实教育的理念而施教,而仅仅把教学作为一种满足最低层次基本生活需求的职业选择,在我国当前高校行政化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很多学者“学而优则仕”,忙于政治家和管理者角色的扮演,而忽略教育家角色的定位与追求。美国与我国都经历过传统文化学习的断层问题,但美国很快就意识到并对这一缺陷进行了弥补,我国则缺乏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修复,以至于培育“全人”和“通才”的通识教育理念被培养“技术精英”的专业教育理念所置换,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一直延续到今天,并继续阻碍着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仅就这一点而言,与美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实施是大相径庭的。此外,21世纪初开始的高校扩招,也冲击了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教学资源尚不充足的很多高校来说,能把扩招后的学生安置下来并顺利保证毕业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精力顾及本科教学的通识教育问题,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季的高就业率,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强化专业教育,则成为很多医学院校的不二选择。中美教育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比较两国之间的环境,简单套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只能是按图索骥,东施效颦。比如占医学院校主体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面临我国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不高,专业水平较低这一不争事实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专业理论和实习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医疗机构总体医疗水平,不但是过去,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应该还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误区,通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主要依靠课程设置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存在明显的误区,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首先,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等同于设置一定数量的概论课来让学生选修,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未能领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精髓;其次,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等的学习,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外语,为了期末考试,考四六级,考研,学生专业课学习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英语,英语学习的效果并未见什么大的成效,但中文的学习却被大大忽略了,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再就是这些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缺乏人文素养的内涵,学生随学随忘的特征明显,难以在其心中形成永久性沉淀;再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既缺乏课程设计的长久规划,也缺乏推动通识教育理念落实的组织机构,这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与思路

鉴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及教育效果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新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思路。

(一)重视通识教育,更新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涉及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而,重视通识教育是更新课程设置理念的前提。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通识教育,要明确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或辅助,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立的教育模式,要逐步转变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去;对医学院校而言,要按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重新审视本校的课程设置体系,逐步破除只重视专业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对于很多具备医学类专业背景的高校领导而言,其观念的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适,然而,“上行下效,捷于影响”,自上而下通识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肯定会起到很大的示范效应。反之,如果医学院校领导不重视通识教育的落实,那么一线教师和学生也必然会受其影响。其次,要明确通识教育课程不是选修课,而是核心课,不是概论课,不是对学生的泛泛而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选取承载人文素养和传统经典文明的课程进行学习,宜精不宜粗,力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心灵,构建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教育背景。再次,对学生综合水平的考核应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的结果,常因“一考定终身”而被大众所质疑,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发展潜能等。相比而言,形成性评价更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如果在学生期末考试或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话,那将会大大淡化专业教育的色彩,进而推动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

(二)理性思考通识教育模式,因地制宜推行通识教育

按上述分析,当前很多高校包括医学院校效仿的美国通识教育模式,无论是哈佛模式,还是哥伦比亚模式,它们的根都在西方古典文明深处,正如美国的政治文明无法复制一样,中美教育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被复制到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来。对其中的精髓要理性思考和接受,并根据中国教育环境的特点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可以直接借鉴的方面包括:要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通识教育的最高权力机构,享有设计、审查和批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权力;通识教育课程既然设计为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通识教育肩负着培育“完人”的重任,那么这些课程的开设就不是很随便的事情,不能像现在的选修课设置一样,随便一个老师都可以开课传授,要学习美国大学中只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授才能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授课人的教育传统;还要学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小班授课,鼓励学生思考,参与式教学,博士作为教授的助教参与通识教育授课全过程,并代代相传下去。需要结合中国教育环境理性思考的方面有: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大学本科生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分科,淡化专业教育色彩,这一点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考虑到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实施激进改革谋求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再就是美国大学商法学院中设置的专业性很强的一些专业,往往都实行“后本科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就业压力较大,政府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先读完本科,再选择职业这样的通识教育理念是不会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因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无论效仿西方哪所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其落脚点一定要回到中国现实的教育环境中来。

(三)科学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提升通识教育实施效果

要科学设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首先需要搞清楚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哪里。如上述,尽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不少非医学专业,学校专业门类趋向齐全,但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主体。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2012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3810名,非医学专业计划招收本科生为960名,占计划招收本科生总数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计划招收名额占总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三。因而,从表面来看的话,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于专业间的非均衡发展,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心;而其实质方面的差别则在于以医学及相关专业为主的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高等医学院校仍以培养具备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为其主要的教育目标,专业性教育特色明显要强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鉴于此,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既要体现所有专业间的同一性,又要体现医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