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事管理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事管理要求

人事管理要求范文1

1.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此项工作对企业的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都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例如,在企业技术部门中,只能在某一领域中为企业提供短期的技术便利,而随着技术发展,就必须对技术进行升级,因此其能够影响的范围和力度都比较有限。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在非常长的工作周期内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值得企业重视。

2.人事档案管理力度不足。在现阶段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应对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这可能导致档案丢失。另外,部分企业聘用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往往是兼职人员,没有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也给企业的人动带来一定阻碍。除此之外,一部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不能很好地保护档案,导致档案常常会面临潮湿、火灾的威胁,甚至造成档案丢失。

3.人事档案整理不及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不够认真负责,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导致人事档案整理不及时。除此之外,在收集档案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对存在异议的档案要进行及时调查,保证档案及时归档。另外,及时剔除满是空话套话、应付上级的档案信息。

4.档案被长时间搁置。随着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往往会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人才的竞争一直都是各个企业的核心工作,想要及时完成人才竞争,就需要一个非常完善的人才关系体系,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点,但在一些事业单位之中,虽然拥有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却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往往处于搁置的状态,丧失了原有的意义,白白浪费人力和物力。

二、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1.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人事档案是企业工作人员信息的载体,是人才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先贤举能、知人善任的重要依据,对企业及单位的长久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大部分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应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注重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人力投入,对档案管理所需的硬件、软件设备设施加以完善,加强管理和宣传工作,动员企业上下积极参与、积极支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升人事档案信息的效用与质量。

2.建设统一的档案档案管理制度。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从一定程度来说规范了工作的程序,降低了管理工作的主观性及随意性,以一定的程序、工作方法、考核标准对档案管理提出严格要求,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此外,为节省企业的物力及人力资源,提升人事管理工作的水平,可以结合人事制度、转岗分流制度、用人制度等,应用统一标准的档案管理制度,以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及完整性,对社会查阅、利用人事档案提供一定便利,降低人事档案的管理成本。

3.建设完善信息化、科学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对数量多、复杂性高的档案也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其效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在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系统的科学性,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事资源档案管理的高效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相机、扫描仪等高科技工具,将纸质档案转变为动态、形象、直观的人事档案,增强人事档案的可查阅性。

4.建设素质较高的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业务能力、职业水平也是建设高素质管理团队的重要举措。在这种形势下,要积极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培训,积极投入相关的人力和物力,提升员工质量。与此同时,要认识到高素质档案管理团队对企业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三、结语

人事管理要求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31-01

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之间不可分离,同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人事档案提供的信息,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有的业务活动都是为了输入或输出人事档案信息,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服务。做好企业人事档案工作,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又有新的要求。

一、新的趋势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立多层次的价值评价体系。由传统的人事考核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评价体系;由单一的考核评价转向多层次全方位的价值评价体系;由面向个人要素的评价转向对绩效和取得优异绩效因素的评价;由面向个体绩效的考核评价转向企业绩效、组织绩效、团队绩效的考核评价。

2.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回报体系。在注重薪酬回报功能的同时,更注重薪酬的激励功能;以行为和技能作为薪酬的基础,以组织与个人绩效作为支付薪酬的依据;强调团队绩效的回报与激励――团队薪酬,在薪酬体系中强化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的长期激励。

3.把职业化作为衡量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职业化要素由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规则、职业价值观、职业语言组成。

二、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1.人事档案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的使用

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可以是企业在用人和委任职务前充分了解人才,安排合适的任务,让人力资源得到恰当的使用。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能让企业及时发现人才,避免埋没人才,让员工在工作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利用人事档案中的信息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员工的信息和历史,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的管理企业人才,发挥员工的潜力。根据员工的专业技术和自身能力的不同,找到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才去进行工作。企业按照人事档案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优点,从而在企业的正常运作中发挥员工的潜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利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因素主要来自企业的内部,科学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可以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和改革。在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中,人事档案可以让管理者更加明确人力资源的倾向,避免盲目做出预测,就减少了不必要的人才流失。这样人事档案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了科学化和规范化作用。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不足对于人力资源的负面影响

1.企业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不足不能适应人力资源的需求

很多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思想意识,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中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没有必要在认识档案管理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在档案的监督和检查上力度不够。由于企业的不重视档案,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人才,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和鉴别。一个没有得到重视的人事档案就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让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有效的利用人才。

2.档案材料的失真现象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档案的真实可靠是档案的基本特征,没有了真实和可靠,人事档案就一文不值,没有利用价值。很多企业的人事档案中年龄、学历、工龄等都出现了捏造、档案的随意涂改现象。这些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失去了价值,不能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更不能科学的制定计划,没有了可靠地依据,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使企业不能及时的配置人力资源不能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3.人事档案的信息不全面和信息复制情况让人事档案失去了价值

企业在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很多都在沿用了以往的模式。记录的仅仅是员工的年龄、学历等等基本信息,而且很多人事档案在编写时的内容单一、鉴定和考察材料的雷同情况非常严重。当下企业的档案突显不出员工的技能特点和个人特色,让人事档案失去了价值,这不仅仅影响当了员工的岗位问题,也影响到了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

4.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落后,妨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事档案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事档案是否科学化,能否及时的提供有效的员工信息,能否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尤为重要。现在人事档案管理传统模式影响到了档案的可靠性。人事档案管理要注重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不断地打破常规,建立人事档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的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适应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严肃性。

四、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1.加大对人事档案的投入,增加管理人员的素质

注重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中人员素质的提升,任用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加大对于人事档案的投入,配置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

2.在企业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人事档案非常重要,有了健全的制度,人事档案才具有参考价值。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抛弃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加入现代豪华的手段,运用外国成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在档案的收集、鉴别和保存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的真实可靠性。

人事管理要求范文3

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必须认真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选人用人上树立起"三种观念"。

一、树立群众是选人用人主体的观念。群众公认是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认真落实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在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树立起群众是选人用人主体的观念。一是思想上要讲必要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对干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情况感受最深刻,对干部的优劣看得最清楚,评价最客观。因此,各级干部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群众公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遴选上讲群众性。选干部时要充分让群众参与,这样才能使被选拔的干部产生在群众公认的基础上,从而真正体现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这方面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干部制度,把群众这支评价干部优劣的"晴雨表"作为选人用人的基础标准;坚持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制度,充分体现民意,建立优秀干部人才库;坚持从民主推荐的后备干部中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确保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个个都是群众公认的好干部。三是考察上讲广泛性。干部任用前必须进行考察,进行考察时,范围要广,接触面要宽,要多渠道、多方面听取意见,不仅要听干部本人讲,而且要听他的上级、同级和下级讲,特别要把重点放在群众的评价和意见上,同时还要注意听取执法执纪部门的反映,对大多数群众有意见、信任度低的干部,不但不能提拔使用,而且还要从领导岗位撤换下来,从而使选的干部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树立《条例》是选人用人法规的观念。贯彻执崐行好《条例》,是组织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也是纠正和克服选人用人上出现不正之风的有效方式。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在学习《条例》、贯彻《条例》上下功夫。通过学习、贯彻,使各级领导干部吃透《条例》精神,增强"法规"意识。主要要做好三点:一是坚持实行好集体研究审批干部制度,严格选任行为。常委会议讨论干部任免,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每个成员都要认真地、负责地发表意见,对有争议、意见不统一的不作出任免决定。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做到"四无":即无不经组织考察临时动议的,无违反原则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说了算的,无超越权限胡乱审批的,无乱用职权安插亲朋子女的;四不批:即不经过民主推荐的不批,虽经推荐但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的不批,不经过组织考察以及考究不合格的不批,不经过组织部部务会议把关的不批,严格按程序办事,规范选任行为。二是狠抓《条例》的配套措施落实力度。要把《条例》的原则、要求进一步具体化、规范化。根据中央省委有关精神,我们在转发文件的同时,制定了关于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做好民主推荐、人选考察、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全面指导选拔任用工作。并编制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图》,常委人手一册,使干部选拔工作做到了明了化、具体化、准确化。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监督力度越强,法规观念才会越牢固。组织部门要发挥好干审机关的作用,把握好干部的任前关。要建立起一支由执法执纪部门组成的审查网络,定期反映干部违纪情况,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依据,同时要建立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有问题不但不能提拔使用,还要人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问题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树立改革是选人用人保证的观念。改革干部管理制度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树立改革是保证的观念,在新时期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如何树立起改革是选人用人保证的观念,要从四方面抓起:一是进一步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采取公开的形式选拔领导干部虽不是新做法,但却是新形势下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好做法,应当大范围地进行实施。二是在干部选任上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在坚持党的路线,扩大群众参与程度的基础上,在选人用人采取竞争上岗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根据文件精神,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职务的特点,对考核内容进行分解细化,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并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四是认真抓好公示制、试用制、任期制的试点工作。将已经讨论通过的干部人选,要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再正式决定是否提拔任用;对提交拟任领导干部要进行一定期限的试用,经考核合格后再正式任命,落实待遇,以此防止出现用人失察,从而使广大干部树立起团结奋进、公道正派、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人事管理要求范文4

关键词: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政工素质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休人员数量急剧增加,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解决退休人员管理问题的出路在于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所以,根据退休管理工作特点,从政治素质、工作技能方面加快提升政工人员的素质十分重要。

一、退休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管理工作对象人数多,个体之间情况差别大

我国人口虽然年龄层次不一,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巨大,导致各年龄层的人口绝对数也大。根据我国退休管理制度,凡是男职工达到60岁、女职工达到50岁就应该办理退休。在我国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背景下,随着时间地推移,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长,退休管理工作对象人数不断增多。另外,退休人员在个体情况上面的差别也较大,由于工作岗位、缴费多少、家庭情况、退休时间、身体状况上的差异,退休人员的个体情况都不一样,主要表现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数额、经济负担、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二)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工作量大

我们的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养老金的发放和调整,医疗保险待遇的落实,退休人员文体活动的开展,退休人员中困难群体的帮扶等等。由于退休人员数量多,个体差别大,导致退休管理整体工作量大。除了主要的退休管理工作以外,在实际工作中,退休管理工作内容事无巨细,非常繁杂。例如,有的退休人员由于子女不在身边,遇到突发疾病,往往也是依靠从事退休管理工作的人员送往医院,及时就医。又如,有的退休人员由于年龄大,行动不便,在参加文体活动时也需要管理人员给予特殊照顾,防止出现意外。

(三)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在情感上和管理对象贴近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加速变化,年轻人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在同步增加。不少家庭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经常忙于工作,根本顾不上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退休人员本身就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地增加,身体素质逐渐衰退,不少人在思想上变得比较消极,加上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和情感交流地减少,很多人变得更加孤僻,性格也表现得非常怪异。因此,要做好退休管理工作,政工人员必须理解退休人员的难处,注重和他们的情感交流,得到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二、退休管理工作对政工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较高,具备一定政策理论水平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风气和不正确的政治观点。一些退休人员虽然人生经历丰富,生活经验多,但是由于退休以后接触的社会人员减少,在学习时间上也不如在职时多,观念逐渐落伍,一些不良风气和政治观点乘虚而入,导致他们对人生和社会产生不正确的看法和认识。因此,从事退休管理工作的政工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念,这是做好退休人员思想工作的基础。同时,由于有的退休人员的文化层次高,与其沟通就应该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在退休管理工作中做好思想引导,帮助退休人员提高鉴别能力。

(二)熟悉老年人心理特点,掌握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

从事退休管理的政工人员面对的管理对象在年龄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属于老年人。这类人员与年轻人相比较而言,其心理特点普遍表现为相对保守和消极,当然也有一部分老人表现为乐观和豁达。为了做好这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政工人员必须熟悉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并能掌握每个退休人员的个性特征,懂得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运用交流和沟通技巧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退休人员对政工人员言语冒犯的情况,政工人员必须做到包容。政工人员只有在熟悉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交往和沟通技巧,和退休人员从交朋友到交心,成为退休人员可以信赖的人,从而为开展好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工作认真负责,有耐心

对退休管理工作而言,只具备政治素质和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要做好退休管理工作,政工人员必须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能够承受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不计报酬,勇于付出。同时,为适应退休人员的交流特点,政工人员在工作中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遇事必须冷静处理,千万不能急躁。政工人员面对的退休人员多,遇到一些群体性问题或者不容易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时,有的退休人员往往在情绪上不够冷静,这就要求政工人员要注意工作技巧,以对工作负责到底的态度和耐心,来帮助退休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赢得退休人员的信任。

三、结束语

要想做好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政工人员的素质是关键。选拔从事退休管理工作的政工人员,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杜绝关系用人。并按照政治素质、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对所选人员进行严格把关,以保证选择到素质较好、能力过硬的人员来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葛幸松.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刍议――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2).

[2]侯洪飞,吴连营.做到六个坚持做好新形势下的煤矿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人事管理要求范文5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五)违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

人事管理要求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其必须从相适应的角度做出重大的战略调整。这种调整不是在旧模式基础上的一般修修补补,而是涉及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从培养方案到教师队伍训练,招生与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重大变革。只有完成这种“变革”,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工商管理人才。

一、专业教师队伍的训练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各高校纷纷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并逐步形成了一支有一定规模的专职专业教师队伍,他们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客观地对这支队伍进行分析,他们大多数“或本身就是老板,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或长期担当企业顾问,长期融入于企业实践”。而在实现真正的角色匹配上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整合和训练的过程。整合、训练的基本方案有二方面。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广泛地聘请社会上长期从事管理实践,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又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退休的高级管理入土,担任工商管理专业某些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也经常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土到学校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放下大学教师的架子,走出大学校门的围栏,参与到广阔的社会和企业实践中去,只有深入实践,才能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做学问的路子,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变革,有机地将管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而不放空炮。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材建设等诸多子系统。

1.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是第一位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应围绕着管理的特点和时代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去确定。要求管理者能够以随机应变、经验判断、当机立断等能力来具体地解决带有个性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工商管理者,不仅应具有高度的科学管理素养,而且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坦诚的心态、坚强的性格、丰富的经验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与此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客观上还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创新即较强的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开拓精神,注重其创新人格的培养。

2.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不但要有基础管理知识,更要有文理兼备和哲学、美学等相关的知识素养。努力实现课程群组的菜单式教学,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整修教学计划为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课程群组构成。在普通教育课中,要多增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基础教学课程由专业基础课和沟通邻近学科的课程组成,具体实施按工商管理学科大类开设,专业教学课程除专业课以外,还包括社会实践与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3.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强化以下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1)角色模拟法。指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客体特点,设定情境,分派角色,组织开展教学“游戏”或现场模拟活动。其优点是现场感强,容易调动学员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可以实现师生一对一的交流指导,既密切师生关系,又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产生智力激发。(4)课外辅导。制定相应的制度,强化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课外辅导。(5)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既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除笔试外,还可采用口试、开卷、学术报告、实验或实际角色操作等考核方式。(6)注重教育过程的技术性。要利用现代教育理沦,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并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课件。

4.教材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和知识的飞速发展,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当前,我国管理学教育内容的更新迫在眉睫,已经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一个“瓶颈”。为此,广大工商管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关注现实,了解实践对理论的需求。其次要加大教材建设的投入,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此外,要加强组织协作。必要时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力量进行分工协作编写,以便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三、学校招生与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来说,具有特殊的素质要求,为此,除了应在学校的招生环节加强宣传之外,还应该在引导高素质的学生确立报考专业志愿方面下一番工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形成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则应增强其自我意识的培养。

1.应引导其树立崇高的学业目标,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是需要通过自己良好的言传身教去影响感染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要求标准,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发展高度。

2.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应不断增强自信心、上进心和恒心毅力的培养。

3.应通过共同的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有利于工商管理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

4.应设计出能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制度。他们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应主要由学生来评价,应增加其发言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5.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朝气、活力和创造力。不要给他们过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应给予必要的自由创造空间。过多的限制会引起他们的心理反感,不利于其创造力的发挥。

6.应引导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工商管理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务之急。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确立了美国在新经济时代的教育基础。21世纪的我国要想在新的国力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大力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