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主修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计学主修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计学主修课程

设计学主修课程范文1

关键词; 大学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同时增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提高知识技能,以积蓄培育人力资本,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实现该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大学开设的各种各样的课程,因此,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否能实现培养目标就显得极其重要。然而,纵观目前各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师资为导向、以设备为导向、以场地为导向的问题。所以,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各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同专业同一性的现象,课程设置普遍雷同。现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与培养环节的设置为例,仅限对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的探讨。

表1 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分配

表1中各模块课程的设置及分配情况如下。

1.公共基础模块:理论部分57学分,占总学分的31.32%;实践部分3学分,占总学分的1.65%。具体课程安排见表2。

公共基础模块共开设19门课程,分为:

(1)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军事理论、基本原理概论等。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

(3)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A。

上述课程均为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

表2 公共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2.专业基础模块:理论部分37.375学分,占总学分的20.54%;实践部分5.625学分,占总学分的3.09%。具体课程安排见表3。

专业基础模块共开设12门课程,内容为机械大类核心课程: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测试与信号处理,工程材料,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等。

表3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公共基础模块

大学课程模式基本是:头两年实施“普通教育”,很多大学叫“通识教育”,但能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模块)的仅十几门,大量的其实是公共课,例如思想政治课和数学。通识教育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问题。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和各大学的实践经验,大学的通识教育并非是一个与专门(专业)教育泾渭分明的教育形式或途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恰恰是我们未来创新所需要的。也有学者指出,在专门教育中也要实施通识教育,而在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时,专门教育也担负着重要使命,而且有很多目标是两种教育都应该达到的。例如,信息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职业道德、领导能力、继续学习的愿望等,既是通识教育追求的目标,又是专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所以,无论在时间安排上还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只有形成相互联系的格局,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美国有很多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是在大学四年中都开设的,而不同的课程又可以分别达到不同的目标。鉴于此,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刻板僵化,而必须达到多重组合、左右匹配、全面覆盖、相互渗透。

2.专业和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和专业基础模块的问题是专业课主修的量太大,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习的内容尽管比在学年制情况下有所拓展,但转换专业(主修)、自主学习的环境还远未形成,课程组或专业主修领域课程门数太多,每门课程的分量都太大。门数多、分量大的结果是使学生没有时间和余力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组,这是造成我国多数大学生无法比较自由地进行双主修和转换专业的主要问题所在。这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培养创造性人才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对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同时增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提高知识技能,以积蓄培育人力资本,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因此,大学课程的设置应该多元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志趣学生的要求,同时提高和促进教师队伍的培养。本文有如下几点建议。

1.增加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选修课,包括外语、管理类选修课。

2.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选修课,例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实用软件技术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等。

3.增加专业限选及选修课程中的选修课,例如,材料加工基础类课程(包括概论、原理、工艺),机械系统微机控制,复合材料,机器人工程基础及应用,信号处理,功率电子技术及应用,快速成型技术,生物材料工程与器件,激光加工技术基础,特种加工工艺,有限元分析,工艺过程仿真,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课程设计,光学工程基础,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精密与特种制造,绿色制造概论,制造系统,生产系统规划与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数字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光电检测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分,制造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学,质量管理学,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现代制造系统,现代制造技术类新生研讨课,固体光电子技术导论专业研讨课,以及跨学科、跨系统、跨专业的“实验室科研探究”,等等。

4.大学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创造性培养需要知识系统、思维系统、动力系统、时间系统和实践系统五大保障系统。 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充分反映和五大保障系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宾.研究性学习[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

[3]张红.发达国家高校课程改革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1996,(11).

设计学主修课程范文2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设计学主修课程范文3

关键词:高校;民族器乐;课程改革

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师器乐“中西合璧”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XJ14118)

21世纪全球经济文化正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也正在进行着新的多层面、全方位的改革与探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提到:“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及音乐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应予以重视。”如今,器乐课在高校音乐院系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认为只要主科好就可以担任音乐教师,高校的器乐课是选修课,不是很重要。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器乐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切合实际的。其次,传统的高校器乐课程设置阻碍了学生学习器乐的积极性,不能起到其应有的推动作用。目前在我国,高校器乐课程的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因此,高师民族器乐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音乐教师的摇篮,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培养适应学校教育的、合格的、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首先,修改培养方案,把专业课与器乐课的比例重新规划;其次,提高器乐课程教学质量,制定器乐课的教学计划,制定“中西合璧”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设置,使主科与器乐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给器乐学生开设选修课,主修中国器乐的学生选修西洋乐器,主修西洋乐器的学生选修中国民族器乐,从而为培养优秀的“中西合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本文将对如何实现高师器乐教学改革加以阐述:

一、高校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器乐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即主科专业加上器乐选修,但是选修不限定学生怎么选,学生可以任意选,这就意味着有的学生会为了方便而选好学的乐器,而并没有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较多注重了专业技术,即基本音乐素能的练习,片面地追求演奏技巧和乐曲的难度,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演出经验、器乐编配、实践、合作、舞台表演等等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高校器乐教学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也不能体现“中西合璧”“中西融合”的新特点。

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器乐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设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器乐课作为选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并且也没有限定学生要选择不同专业的器乐课程,这一现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实践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完成高校学习的同时必定要走向器乐教学的工作岗位,直接面对学生。但是在大学期间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不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一旦走向工作岗位,往往会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如不会组织学生实践和演出,不会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高校器乐课程的改革作为一项长远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原来的单一式的教学转向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探讨式、实践式教学,目前教学效果良好。我现结合我校学生在改革中的受益情况,就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能体现课程的基本设置,所以要合理设置教学计划,例如可以设置实践课程、新民乐课程,电子音乐制作课程,从而充分体现中西合璧的教学实践内容,使学生充分理解“中西融合”的精髓。设置的课程如:舞台表演、新民乐、器乐合奏、伴奏课程、实践课程、化妆课程等等,都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其次,“中西合璧”的教学模式改革。器乐表演实践教学眼下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便是如何立足并打破单一而传统的器乐实践教学模式,走“洋为中用”“中为洋用”的中西音乐融合之路,从而实现器乐表演多元化的全方位发展,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创作本能,培养迎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大学生表演个体与团体。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重新修改了教学计划,增设了一系列的体现“中西合璧”的课程,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得到了很多的实践机会,这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教学改革的成功。

最后,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是高校器乐课程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高校器乐课程的改革要求对艺术实践经验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艺术鉴赏力,积累前人的经验,拓展创新的思维。所以学校可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演出、商业演出,还可组织全校的器乐选修课、音乐欣赏课程,进行一些普及性的教学。

高校器乐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新的尝试,其本身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创新开阔的,因此高师器乐教学改革是探索性的、创新性的。在新时期,高校应该结合师资力量积极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范印哲.教材设计与编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

设计学主修课程范文4

关键词:教育;教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08-02

一、我校开设辅修专业教育的背景

随着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学校,每年都会出台很多措施和方法,给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其中,给在校生辅修一门与原专业相近的热门专业,是许多高校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当前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的原因在于该专业行业需求较少,学校在设置专业和确定招生规模时,带有滞后性,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处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很多高校相继提出对本科生实行辅修制或者第二学位,来达到教育机制和教学质量的改革和创新。四川美术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艺术院校的“领军人”,我院现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建筑艺术系、美术教育系、美术学系、新媒体艺术系、设计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十一个院系。各专业之间专业特点强,相互交汇点不多,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单一。学校开设“辅修专业”是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从这个方面讲,对辅修专业方面的加强,扩大知识领域,放宽社会事业,对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艺术院校主辅修教学改革实践的价值还在于,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综合艺术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它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艺术情操的有效途径,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总之,辅修专业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多学科教育资源,给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以及拓展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更为社会提供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能创新”的优秀人才。因此,努力做好艺术院校的辅修专业,是每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职责所在。

二、我校辅修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

1.主、辅修之间矛盾冲突。我校辅修专业从大三开始开设,学习时间为四学期。期间,学生不但要完成本专业的所有科目,成绩达到合格要求,同时还要完成辅修专业规定的25个学分才能获取辅修专业证书。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处理好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时间上的冲突,对学习状况和目标认识明确。否则,通过两年的辅修学习,学生不但没达到辅修要求,还会严重影响主修专业的学习,甚至影响毕业。探究影响学生完成辅修专业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之一,与本专业学习时间冲突,学生在辅修新的专业课程时,本专业课程并没有结束,由于上课时间的冲突,学生只好申请自学或与辅修院系商量在空余时间请老师指导学习,这样毫无氛围的学习效果远远低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对辅修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极大。之二,学习负担过于繁重,学生要想要完成主修专业的所有课程,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同时又新增了辅修专业的基本课程和大量作业。繁重的学习任务,让部分学生应接不暇,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得已选择了中途而退。之三,缺乏对辅修学生的严格管理,由于辅修的学生学籍在原院系,提供辅修课程的院系除承担辅修课程教学责任外,并不承担其他责任。而对于学生原院系而言,辅修的同学大部分时间都在提供辅修的院系进行学习,时间不定,因此对学生学习状况无法及时了解并有效管理,也导致一部分学习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圆满完成辅修学习。

2.学生参加辅修数量少。以我校为例,学校开设辅修专业以来,每年只有2%的同学选择辅修学习。一方面,优秀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以参加转专业考试,满足了对喜欢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不再需要辅修来满足学习愿望。另一方面,辅修的繁重学习任务,也让部分同学望而止步。同时,辅修课程按学分收费,也增加了部分同学的经济负担。

3.管理较弱,质量不高。由于辅修专业由开设院系提供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各院系管理方法各异,没有统一标准,这样,对学生辅修学习质量无法做到严格把控。而教务处只负责最后的毕业审核和发放辅修证书,没有全程参与对辅修学生的严格管理,这也影响了辅修学生的质量。

三、艺术院校辅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辅修教育教学的开展,提高辅修学习的质量,推动学生的辅修学习动力,为以后的双学位的实施打下实践基础,这样,不但让学生从中获益,更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结合当前学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开展对辅修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这是艺术辅修教学改革深入探索的关键。其次,梳理我国艺术院校主辅修专业现有的范例,并针对辅修专业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定量、定性分析,改进艺术院校主辅修专业课程的具体课程计划。在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进行培养模式的整合,使艺术院校成为具有宽口径,多接口输出特征的、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紧密接轨艺术人才培养的学校。

2.开展对艺术院校辅修专业办学模式的调查和研究。艺术院校在坚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第二学士学位、主辅修制度;不断完善主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要深入开展对艺术院校辅修专业办学模式的调查和研究,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3.拟适当降低申请者的选读门槛,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学习。实行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及双学位制,是推进学分制改革,实施因材施教,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采取的重要举措。然而我院每年只有2%的同学选择辅修学习,这项教育教学改革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说明许多符合“品学兼优、基础扎实且学有余力”条件的学生没有参学。除完善校辅修专业教学管理和模式之外,应考虑适当降低申请者的选读门槛,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学习。

4.强化管理,明确各级职责。辅修专业开设院系的职责: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帮助参加辅修的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课程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的辅修学生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另外,请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和状况,并及时与其所在院系进行沟通、反馈意见。学生所在院系的职责:提供辅修前课程的咨询;对反馈回来的学生辅修学习状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处理;做好辅修学生的成绩管理。教务处的职责:对辅修院系做出指导性建议或要求;对教学情况及时监督和评估;对辅修学生的要求及时处理;对辅修成绩进行审核并发放辅修证明。

设计学主修课程范文5

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的相互融通,从而全面的提高高校的教育成果。

1、转变课程模式,将“专才模式”逐步转变为“通才模式”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和改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的打破传统的以培养“专才”为主的课程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培养“通才”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高校要以通识课程作为教学基础,逐步建立起与新型的高校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要在文科和理工科的课程内容中都加设相应的对方课程,并积极的拓展具有文理双向渗透的新型的学科和课程。

2、实行学分制,增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促进文理的交融高校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深化,积极的推行全面的课程学分制,努力拓展和扩大选修课程的覆盖范围。严格坚持和遵守学分制的实行基本原则,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坚持对“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兼顾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维持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平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持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爱好以及就业需求来构建自身的合理的学习知识结构,进而不断的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职业转移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3、全面加强教师的人文科学素养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良好人文科学素养的教师才能将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因此,高校必须要全面的加强教师的人文科学素养。然而提高教师的人文学素养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各地高校要针对目前高校教师科学素养不良或者人文素养不足的情况,对其进行系统的、定期的通识教育、新兴学科以及现代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从而使广大的高校教师能够不断的更新自身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了解和认识新型的高校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从而更好的广泛的知识结构和坚实的专业理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4、推行双学位制,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要积极的实行和推广主辅修双学位制,即是学生在大学规定的学年内,在保证完成基础主修专业课程和学分的基础上,选修一门与主修专业相交叉的专业进行学习,并在其完成后,同时获得这两个专业的学位和毕业证书。这样一来,不但打破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界限,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促进了人文、社会、技术、自然、艺术、体育等科学的全面开放和互相渗透,培养了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结语:

设计学主修课程范文6

由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属于主修课程,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更多的是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活动课,部分学生会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来满足自身网络浏览的需求,并没有将精力放在信息技术学习上,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单纯的技术无法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更倾向于网页浏览、网游等操作内容,而对于办公软件操作等内容缺乏足够兴趣。同时,该课程并不属于主修课程,课程教学缺乏有效的监管,课程安排上也缺乏一定教学压力,学习效果上没有有效的任务安排,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用性、兴趣性等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做有效的自我探索性学习,教学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运用上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信息技术本身是为人类生活服务,如果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不能将技术与生活紧密相连,那么就失去了学习的根本意义。而与生活紧密相连不仅可以提升其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避免学生对技术的陌生感,让学生感受到技术多方面的实用性。同时由于与学生生活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三、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1.充分了解学生生活。

教学中应该充分与学生做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点,从而将其兴趣性点渗透到技术运用或者任务主题中。可以进行学生兴趣和教学需求的意见收集,然后按照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做对应的安排规划。特别是初中学生群体已经开始广泛地运用智能手机,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网络交友平台做日常的沟通互动,同时也可以关注学生日常的主要话题讨论、兴趣点等情况。

2.情景模拟生活化。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对技术认识的感受力。课程中可以将相关技术学习设定在某个环境中,针对技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围绕技术学习的全面探索性。例如:在EXCEL表格的学习中,可以充分引入日常学生可能接触到的成绩表汇总、成绩分析等,通过以全班成绩表做操作背景,让学生学会软件的排序、总分、平均值、归类、输入、修改、保存、表格设计等操作,这种实际的操作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对生活的联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实用性。同时在技术的解说上,要尽可能地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尽量相关技术的专业术语做简明的阐释,提升学生的可理解性。

3.生活化任务驱动教学。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际的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做训练和反馈。在任务设置情境上要以生活化为主要方式,在任务主题和相关情境假设上应该与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内容相匹配,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可操作性。例如:在word、EXCEL表或者PPT技术学习中,可以将学生日常喜欢的资料和兴趣爱好融入技术主题操作中。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做一次编辑工作,让学生将自身的兴趣点和图文内容融合到软件操作中;在PPT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点和审美来做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字、图片、动画效果等,由自身的兴趣做引导来完成任务操作,提升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4.添加趣味性技术学习。

除了日常的信息技术学习,可以多讲授与学生兴趣相关的软件技术操作,如PS、FLASH等,学生对其有更多大兴趣。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对其喜爱的软件技术进行自学,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或者兴趣培养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局限在传统的内容上,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