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场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规模经济;市场化改革
农村信用社是扶持“三农”的重要力量,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削弱了其扶持“三农”的力度。因此,2003年,国家正式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试点改革工作,截止到目前为止,在产权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但是,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从面前来看,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市场化改革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一)地区要求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在各个乡镇甚至是农村随处可见,虽然分布环境大致相似,但是经营状况却千差万别,比如,东部及南部沿海农村,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较好,而偏远地区的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无论是城市之间还是农村之间均存在着此种情况,甚至在同一个城市,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也非常悬殊。农村信用社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比较大,因此,即使是一些经营情况较好的,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反而将一些经营较差的农村信用社却得到了保护。由此可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市场化改革迫不及待。
(二)金融市场要求
如果农村信用社进行市场化改革,将会打破前文提到的地理限制,从而将会转变目前同一地区一个农村信用社的状况,实现多家竞争,从而对于稳定当地的金融市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避免一家经营,出现不善,导致当地整个金融市场动荡,因此,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必须进行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
(三)自身要求
目前农村社存在着严重问题,比如产权不明晰,最高权利被农村信用社主任掌握、“人情债”导致不良信贷率增加等,不同程度上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如果不进行市场化改革,农村信用社的未来令人担忧。
二、市场竞争、规模经济与市场化改革的关系
(一)市场竞争与退出机制是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任务
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完成的初步改革,农村信用社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金融组织,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的客观规律开展各项经营业务,严格按照市场机制办事。目前,其它金融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比较小,农村信用社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由于受到地理限制,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垄断性质,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金融服务不应当受到地理限制,而是属于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从而导致农村信用社缺乏退出机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逐渐将一些县城以及县城以下的网点予以收回,很多地区,农村信用社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正规的金融机构,即使经营不善,也不可能会被金融市场淘汰。外部竞争的降低使农村信用社处于“温室”之中,激励力度降低,仅仅进行产权改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信用社发展需求,如果没有完善的竞争和退出机制,将无法实现彻底的改革。
(二)由市场竞争带来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改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
相关理论证明,企业产权对于企业效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市场的竞争程度往往是企业效益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同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就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率。泰腾郎教授根据大量的实践调查,充分证明了上述理论,即:企业效益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对产权进行改革,不一定能够使企业朝着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只有竞争才是最为根本的保证。超产权理论认为,利润激励与经营者努力投入并不一定存在正向关系,只有基于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利润激励的作用,实现效益增长。因此,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来说,必须要将现在安逸的经营局面打破,引入竞争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促进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从而提高经营效益。
(三)市场竞争时实现规模经济的主要手段
影响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营规模,农村信用社经过此次阶段性改革,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微观市场主体,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过小,不利于其发展,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进行调整,才能为农村信用社的壮大提供机会。农村信用社想要改变目前的经营机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其根本还是要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引进必然意味着一些应变能力较差的农村信用社被淘汰,但是,也只有竞争,才能转变目前的整体局势,为经营良好的农村信用社提供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经营机制完善、效益突出的农村信用社将会脱颖而出,它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将一定范围内的其它农村信用社予以兼并或重组,从而实现扩大经营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信用社在进行兼并或重组时,一定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按照自身意愿,盲目进行。
三、关于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一)打破机构和经营的地区性限制
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大部分的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将网点进行收缩,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当地的唯一正规金融机构,并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将不会得到改变。而大部分地区只存在一个农村信用社,因此农村信用社处于垄断地位,根据相关理论证明,如果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不仅不会提高效益,反而会带来一些损失。因此,农村信用社进行市场化改革,首先就必须要打破这种地域性限制,将竞争机制引入进来,允许经营规模较大、经营状态良好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异地分支建设,实现跨区域经营。
(二)强化外部约束,完善退出机制
农村信用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体制一直处于封闭循环的状态,因此,导致一些可控风险时有发生。相关理论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生存,会自行对其内部进行调整。但是金融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地位较为特殊,如果在调整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造成我国经济市场动荡,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农村信用社进行市场化改革,必须要对其加强约束,国家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对违法者的处理力度,引入退出机制,对于不符合要求、长期亏损运行的农村信用社予以淘汰、兼并、重组等。
(三)鼓励兼并和重组
经过改革之后,农村信用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风险意识和消除风险的能力,但是风险是始终伴随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不可能将其全部消除。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金融监管,在严格的监管下,实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监管措施。将监管评级等重要结果作为农村信用社下一步改革的重要依据。允许监管评级高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异地分析建设,鼓励对监管评级较低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兼并、收购等,实现优胜劣汰。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作用:其一,并不会改变其机构性质和存量,相反,能够扩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其二,监管评级较低的农村信用社在面临兼并、收购、重组的威胁下,能够给其正向激励,从而促进其改变目前的经营状态,逐渐好转。
四、结语
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内部结构混乱、经营不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今后的发展。基于种种问题来看,农村信用社进行市场化改革是必然选择,国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引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引导农村信用社朝着正确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村信用社在扶持“三农”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改善我国民生和农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提高水利;改良田产
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采用生物、农业、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以达到综合治理全面提高。
1.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是导致我场形成中低产田的根本原因之一,农场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由于剥蚀、堆积形成了沟谷发育起伏较大的丘陵、山前岗阜状平原、漫滩等地貌。总体来看,农场西、南低,东、北高。场内丘陵缓坡角度较大地带,由于过度垦种,水土流失较严重,腐殖质含量下降,致使土壤表层养分流失,土壤质量下降;地势低的地区也零星分布有低岗地,岗间有冲刷沟,雨水淤积,植被减少,土地利用率明显降低。
造成农场水土流失的原因不仅仅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不合理的人为因素,比如人为不合理毁林开荒,造成植被破坏;不科学的施肥和耕作,造成土壤板结。
有效防治方法:
1.1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
(1)生物工程:农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截止2000年末,农场累计营造人工林面积110635亩,其中防护林3241亩,绿化林3610亩,用材林102479亩,薪炭林75亩,丰产林1230亩。每年农场都会在春季大力组织人员成规模的进行植树造林,不仅调节了气候,减轻了风沙与水旱灾害,还为国家扩大了森林资源。
(2)截流沟工程:在耕地地块上方与林地或草地接壤处,或者较长的坡面以及坡度变化大的地方开挖截流沟,蓄水型截流沟要沿等高线布设,排水型截流沟应与等高线取1%左右的比降,截流沟不水平时,可在沟中每隔5~10m修一个高0.5m左右的土挡,或者在开挖时留出土挡,防止沟底冲刷。
截流沟一般是半挖半筑(埂)修成梯形断面,埂外坡比为1:1.5,内坡为1:2,同时在埂外坡种植灌木植物防止埂坍塌。
(3)冲刷沟治理工程。
规划设计采用浆砌石谷坊工程治理,主要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护张。
(4)杨树林带截根排水沟工程。
山河农场的农田防护林多为五、六十年代种植的杨树林带。杨树林带防风固土效果虽然好,但其根系发达,经过随机测量,一株高20m的杨树其根系向四周水平延伸的平均半径为18m,在这个范围内,防护林与农作物争水争肥。致使林带两侧20m内的农作物植株矮小,干枯,以至于歉收甚至绝产。在林带与农田之间开挖的截断树木根系的沟道,降低水土流失。
1.2农业措施
我场充分利用科学的耕作技术,进行缩垄改向,等高垄作,增肥改土,浅翻深松,少耕、免耕,修地埂切断径流,使土壤大量吸收水分,防治径流集中和冲刷。农场还采取并推广了大豆“三垄栽培”“小麦播前深施肥”技术、并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合理施肥,保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地力,秸秆还田,改良土壤。二是大面积推广“四大作物健身防病,促熟增产”并结合深耕、免耕、浅耕技术,做到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三是坚持节水灌溉制度: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各种喷灌设备,以国家“水法”、“环保法”为指针,建立健全符合项目区特点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依法管水、以法治水,防止水资源受污染、水工建筑物遭破坏、水资源乱开发的无政府行为发生。
农场实施适合自然气候、市场规律的结构调整和借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农业种植进行合理布局及协调发展。使种植结构和技术得到了更新,对农田建设基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土壤的改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土壤改良
2.1创新施肥方法
山河农场为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土壤改良项目区,每垧推广爱丰肥5t,绿盾叶面肥1t,并根据具体土壤条件,配施有机肥约15t/hm2,粮食增产平均30kg/hm2,此项目共改良土壤1.1×104亩。
2.2提高化肥利用率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测试结果以及肥料的利用率,调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和比例;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在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合理地分期施肥,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供应,达到经济施肥的目的;通过秋施肥和深施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肥料的损失,从而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将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
2.3发展畜禽业,拓宽有机肥来源
保证畜牧业产品在以合理市场体制的情况下畅销,才能真正发展畜牧业,这样使有机肥的来源得到循环解决。养殖业的管理机构是农场畜牧科,下设兽医院、各管理区奶牛小区。各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使畜牧业得到有序发展。2009年代始,深入贯彻九三垦区关于实施奶牛发展战略,促使农场经济腾飞。从此,农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发展奶牛业为主的畜禽业格局。又由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为大批富余人员从事家庭养殖业提供了创收的契机。养羊业和养猪业的也不断在发展,2010年全场大牲畜存栏数10178头,其中黄牛2817头,奶牛7361头;小牲畜总数16721头(只),其中羊2905头,猪3728头,家禽10088只。养殖业给职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都促进了畜禽业的发展,增加了有机肥的施用量。
2.4种植绿肥及牧草,开拓新肥源
绿肥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此外绿肥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和翻压后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使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转化为作物能利用的有效性磷、钾,以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植绿肥虽然能够满足大面积农业生产的需求,但是随着粮食的紧缺,这项措施近几年还不能实现大面积推广。
2.5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3.测土配方施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达到改善农产品品质,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目的。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农业园区 规划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二、园区规划的定位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4
[正文]: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多样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1、乡村旅游的概念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2、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人口总数的近70,即使是城里人也有着浓厚的农村情结。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极大兴趣。其特点是:第一,旅游者的一切旅游活动均发生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区域环境内。第二,旅游资源应是乡村已开发的和待开发的,原生的或再生的,属集体的或个人所有的各类自然、社会资源。第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具有比较浓厚的地方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第四,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应该以经过培训的农业人口为主。第五,乡村旅游经济兼有乡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个体经济成分,它纳入乡村经济核算体系,有些核算内容可虚拟地纳入整个国家旅游经济统计,以反映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随着生态旅游的展开,农家旅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悄然兴起,并成为乡村度假的重要承载。乡村旅游实现了从观光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伴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大众观光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进程,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确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主题年的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从市场需求角度而言,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主要有:(1)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久居喧嚣城市的人们产生了对田园风光和乡村宁静生活的回归需求,向往“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意境体验;(2)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少年儿童普遍缺乏对农村、农事生产、农民生活的了解,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休修学旅游方式,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3)怀旧的需要。怀旧是人类的共同特征,旧地重游的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我国时期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造就了所谓的“知青情节”,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4)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有的可能处于求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地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三、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原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各有侧重。比较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区位。如何构建乡村旅游布局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如下一些模式:
1、森林公园模式。对于那些区位条件好,地形多边,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署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和惊醒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2、度假区(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3、野营地模式。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森林野营地要求离城市30-160㏎左右, 交通比较方便,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面积较森林公园小,但应大于公顷。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
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
4、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此乃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
5、租赁农园模式。是指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
6、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台湾的许多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
7、农业公园模式。按照公署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8、教育农园模式。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博物馆”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爱农、兴农、投身与我国农业建设的热情。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9、农村留学模式。只指城镇居民将子女送到农村就读小学和中学,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亲属家去寄宿,并参加农场作业、农村社区活动等,此即所谓的“农村留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健康、正直的人格。
10、民俗文化村模式。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教堂、陵墓、园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
11、乡村俱乐部模式。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球俱乐部”或“乡村高尔夫球练习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
四、开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过去认为旅游只是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的“专利”乡村旅游资源不被重视,因而对开发、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农业旅游不屑一顾,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老是在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及其衍生出来的人工微缩景观上做文章,或重复建设,或修修补补,不求开辟新天地。旅游开发者的思维深受“观光旅游”的束缚,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关部门应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将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
2、投资主体多元化
乡村旅游的开发相对大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而言,其所需资金要少得多,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范围广泛,总体上来说,也需要不少资金。对于那些资源条件好,级别高的重点项目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作用,由国家牵头,联合一些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强的企业或私人入股,走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道路;大力提倡和鼓励外资、国有企业、私有经济单独或合作开发,也鼓励农民个人或联合开发。总之,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走“滚动发展”的路子。
3、合理规划,科学发展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拖着上,各自为阵,重复建设。各地应在国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详细规划和开发工作。旅游主管部门应对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并实施监督,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
4、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特色产品
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应遵循市场规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情况,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性,以增强其吸引力,特色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所在。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
5、加强环境保护和教育,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地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和环境审计(EA),确定合理环境承载力和游客容量,预测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所承担的风险,确定“生态经济适合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可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旅游地实施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使之与国际接归,创建国际知名的乡村旅游胜地。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管理者实施“分级”评定,以之确定其是否具备开发经营的能力和权利。设立“公众教育馆”,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其生态学人格。要大力提倡和开展生态旅游,园内交通建议均采用马车或人力车,改烧煤、烧木材为烧沼气、烧电,尽量使用当地生产的绿色产品,环卫工作应有专人管理和清扫,生活垃圾实行分箱收集并统一处理。对破坏环境的游客应给予一定处罚,如让其清扫垃圾、干一些农活或处以罚款。同时在部分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定位站”,对旅游活动对乡村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定位监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业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得要基础。
6、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国家旅游局针对当前国内外旅游者“回归自然”的热潮,推出了“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环境游”,我们应抓住这一美好的历史机遇,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还应建立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组织、城市饭店、度假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销,重视乡村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力争使我国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7、加强卫生和安全工作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在乡村的一些地方,基础卫生条件还较落后,因此应加强卫生工作。对旅游地和接待食宿的农户家的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乡村是社会治安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有些犯罪分子利用乡村人口密度小、农户稀散、部分游客分散住宿的特点伺机作案,抢窃谋害游客,因此应加强乡村旅游地的治安工作。
8、加强法治建设和管理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应制定有关法令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市民与农户之间租赁土地时,必须订立详细的合同并行到认真履行,避免发生纠纷。
9、做好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摩擦”或误解,各地旅游部门、乡村旅游协会及乡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加强对当地旅游业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以增加城乡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五、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的作用和意义
乡村旅游将成为未来我国旅游市场能够发展的一大亮点。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城市居民可以亲身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旅游者的观光活动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者封闭保守思想的改变,形成市场意识;通过对观光农业基地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和经营多样化,提高用地效益。
2、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观光农业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意义更大,对于我国发展生态旅游也有促进作用。在台湾,观光农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三生”农业,即是把农业的发展引向“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平衡发展,达到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和生态自然化。
3、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
消费不旺、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刺激各方面的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由于关联性强,带动功能大,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既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赋予旅游业新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这方面作用,充分挖掘潜在的游客市场,扩大旅游者队伍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目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启动乡村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效将会十分显著。
4、有利于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推进我国世界旅游强国建设步伐
新的时期,我国旅游业提出了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和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必不可少,而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市场开拓,对推进我国旅游强国建设将大有裨益。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不断扩大的乡村旅游市场对壮大我国旅游经济规模会起到积极巨大的作用。
5、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
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发展乡村旅游必然带动乡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特色化,有利于形成对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系列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讨论[J].西南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__(5).
朱广伟.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__(5).
王照耀.实现农业小康建设的新突破[J].求是,20__(16).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园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96-03
在经济新常态下,围绕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海南吹响了农业绿色崛起的号角,将发挥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优势和21世纪海南丝绸之路战略节点的区位优势,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热带特色为主动力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城市化建设和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迅速,以花卉、果蔬、草坪等园艺产业已成为海南优势经济产业。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作为海南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基地,本着服务海南的旅游、热带、特区等特色,传承办学历史悠久的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新海南大学的精神,秉承“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根据海南园艺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企事业单位对园艺人才的新需求,基于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目的的原则,对我院园艺专业师生进行相关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找出了现有教学体系的不足,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了相关改进,以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园艺人才,为海南园艺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园艺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园艺专业(草坪科学与工程方向)依托原“两院”的传统和精神,设立于2010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备果、蔬、花、牧、林、草等植物栽培管理、园林绿化施工养护、花卉营销与审美鉴赏等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在农林部门、农业开发区、风景区、高尔夫球场、运动场等部门从事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绿化施工与养护、休闲农业、花艺环境设计、草坪生产与贸易、人工草地栽培、草坪建植与管理、高尔夫球场规划设计管理和现代农业、农场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大园艺综合性新型农业专才。开设课程涉及草业科学、果树学、花卉学、蔬菜学、土壤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工程建造、国际园艺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等。
2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2.1 课程种类过多,涉及范围过广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提出现在所学的课程科目过多,涉及范围太广,分配到每门科目的教学课时数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本门课程进行全方面讲解,只能找重点进行教授,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对此课程经行全面了解,只能掌握重点甚至是略懂皮毛,造成了学生各种课程都有涉猎,但又都只通不精的普遍现象。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迷茫感,使其无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详细的知识系统,只能够有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并且没有一个核心领域可以做到学的精、记的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发展[1]。
2.2 实践教学过程的相对缺乏 《植物学》《果树学》《观赏树木学》《蔬菜学》《种子种苗学》等课程实践课时数相对较短。目前所设课时数只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个大体了解,例如树木学实践环节,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短暂的实践课学习,只能泛泛了解树木的名称,但对于其他相关方面的了解较少。并且认识树木过程也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告诉学生一种植物的名称,学生记一种,无法做到学生对不认识的树木进行自行查阅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打压了W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教学内容有限,并且部分课程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实践过程不能根据当地教学条件及地域、季节的变化做出相应灵活的调整。同时,教学基地的建设及完善进程亟待加快,以便促进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推动教学进程,利于学生的不断学习及发展。
2.3 课程内容的重复 目前一些设定课程的内容出现部分知识点重复现象,如《草坪保护学》《高尔夫球场草坪》《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概论》《草坪工程》课程对于草坪内容的讲解出现部分重叠,导致学生一个知识点可能要重复学习多次,浪费时间、经历及师资。
2.4 课程安排的开课学期不合理 学生反映某些课程的开课学期安排的不合理,尤其是大四学年的一些专业课程建议安排在大三学年进行学习。鉴于大三学年课程安排较为稀疏,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一年里会产生迷茫感,虽然有较多的自我学习发展空间,但普遍出现学生无法较好把握,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从而虚度光阴的不良现象。而大四一年要开展毕业论文,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若还要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则二者较难兼顾,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毕业论文设计中[2]。此外,由于本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为获得较为精确的实验数据,可靠的实验结论,提高论文的质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筹备,所以不应再在其中增加其他课程的学习。
3 教学体系的改进思考
3.1 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总体上分为三大模块:(1)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2)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计算机基础;(3)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如课程设计。公共课虽然不一定与所学专业有直接的联系,但它是培养学生掌握全面性知识、开展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学校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中应相应增加语言类课程,例如应增加大学语文课程。学生通过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其理解能力得以提升,有利于今后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又可增加学生对汉语的深入学习,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建议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既可作为高中与大学的一个衔接,又可为学生接下来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2 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是依据不同专业所设置的为专业必修课打基础的课程,这一部分的开课时间建议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学科基础课的设置的目的是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学校在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中应相应减少高等数学的课时数,增加生物统计学的课时数。生物统计学是数学在农科方面的具体应用,与本专业息息相关,应用性更强,但目前所设置的课时数不足以满足学生全面了解本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的需求,不能将其与专业相对接,使本门课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较为全面的、牢固的知识,以至于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地。其次,由于现代园艺不断向信息化、技术化方向的发展,本专业需要大量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高科技型人才,因此这就体现了计算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3]。除了目前所设置的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公共课程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这三门课之外,建议增加一门计算机在园艺专业上的应用的课程,使计算机与园艺专业有更好的对接,也使得课程的设置更加贴合实际,更加符合现代园艺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现状。
3.3 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部分,是整个教学课程设置的重心部分,其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此部分课程的不足在上文中有所提及,即部分课程内容冗余,出现不同程度的知识点重复。建议把《草坪保护学》《草坪排灌水学》合二为一,将《高尔夫球场草坪》《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概论》《草坪工程》合为一门课程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再进行知识点的细化,这样既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同时可将知识点进行串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亦避免了时间、精力及师资的浪费。
3.4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学生对园艺不同方向兴趣的课程,此课程建议设立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涉及的方面包罗万象,如关于园林设计、鲜切花栽培与管理、果蔬贮藏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同时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利于今后的就业及创业。
3.5 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该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植物学课程实习应分三步进行: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校园参观,认识校园植物。校园拥有上千种植物,是一个很好的植物学习场所,掌握校园植物的名称及特点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其次,学生应去植物园进行学习参观,这是对知识点进行补充的过程。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霸王岭等地区的野外实习,既可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概括,又可对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做到温故知新。“三步走”的计划将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植物学知识点,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良好的对接。《观赏园艺综合实习》课程的开展可放置于大三学年。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不同园艺工作园的参观及考察[4]。学生在与基层人员的讨论交流中了解现代园艺的发展情况、人员的需求状况,同时了解如何更好地将所学所想付诸于实践,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具体开展形式可采用“大组套小组”,分组分工的形式[6]。每个小组5~6人,专门负责实习内容的其中一项,进行组间的学习、讨论、整理及总结,最后进行大组之间的成果分享讨论。这样,既可以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集思广益,实现“1+1>2”的效果。
4 结语
以上对于教学体系改良的建议及意见是基于海南当地现代园艺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并结合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现有教学体系现状进行调研及分析讨论得出,以期能对现有园艺专业课程有一个进一步的优化,为培养掌握牢固理论知识及很好的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高精尖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应根据海南当地教学条件及现代园艺专业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总体上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方式。理论课的教授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小班教学,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而进行相应辅导,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夯实基础,从而实现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实践课的教授以组为单位,采用进入实践基地及农场进行实践学习的方法。授课方式为教师进行统一操作讲解,班级成员以组为单位,首先进行组内的探讨学习,然后进行各组间的讨论及评比,让学生在实践、交流及竞争中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把握,以期培养更加适应当代园艺产业技术领域岗位需求,能够掌握牢固理知识及很好的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高精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创业精神及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学生的学习及就业、创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丽霞,柴明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43-46.
[2]黄科,何,,等.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2(9):173-174.
[3]杨芩,李性苑,刘伦沛,等.“实用技能型卓越园艺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4(12):196-198.
[4]周静波,张鑫,罗劲松.对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3):44-46.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土地细碎化;农户农机购置;地块生产趋同
中图分类号:F3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7)02-0113-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机服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完善,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农户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截止2013年年底,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48%,而小麦、水稻、玉米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高达93.71%、73.14%和79.76%;2013年农民个人用于购置农业机械的投入达624.595亿元,占当年农业机械购置总额的70.41%[1]。
但是在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国土地细碎化现象却依然比较严重。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淮安市和徐州市三地的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89公顷,户均拥有地块3.75块,平均每块面积为0.24公顷[2]。2012年河南省太康县9个乡镇15个村庄的田块数量多在2~6块,且平均每户耕作地块数量为3.33块[3]。而造成土地细碎化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了农户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之外,还有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现状、传统的诸子均分制、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地产权制度以及农地功能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4]。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土地细碎化会造成田间管理不便[5]、明显减少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量[6-8]、降低农业技术效率[9-11]、影响水土保持和阻碍农户对创新技术的采用[12]。而导致上述效率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土地面积过小影响了地块规模经济的实现[13],农户难以使用先进的机械和灌溉设施等现代装备技术。
既然土地细碎化会影响农户对农机装备的采纳,那该如何解释我国土地细碎化程度没有明显下降与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并存的矛盾现象?笔者的调查发现,尽管样本户的土地比较细碎,但却普遍存在地块种植作物的茬口和成熟期与周边地块相同的生产趋同现象。笔者认为地块生产的趋同能够提高农机作业的便利性,可能有利于农户购置农业机械。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在土地细碎化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的背景下,地块生产的趋同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土地细碎化对农户农机购置决策的负面效应,同时本文还将研究土地细碎化的不同维度对农机购置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一、文献综述和分析框架
学者对土地细碎化的研究,除了具有降低家庭风险和合理利用家庭劳动力、增加收入等积极作用之外,大部分都认为土地细碎化会降低农业生产效率[14-17]。Rahman和Rahman利用孟加拉水稻生产者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土地细碎化对水稻生产力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细碎化程度每增加1%,水稻的产量就会减少0.05%,效率将降低0.03%[18]。Latruffe和Piet发现土地细碎化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粮食产量和生产效率[19]。谭淑豪、田孟等认为,土地细碎化会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影响生产效率,不利于农机的采用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20,21]。
土地细碎化还会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用和技术使用效率。Parikh和Shah认为,土地细碎化会对农场采用农业技术的效率大打折扣[22]。魏程琳研究认为土地细碎化将使农民在采用农业技术时,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和心理成本,从而引起被抛荒的零碎土地越来越多[23]。不过,谭淑豪和Tan等提出可以通过增加平均地块的大小,或者在保持平均地块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农场规模,合理分配劳动时间,使不同地块上作物成熟时间相同来提高技术效率[24,10]。
文献还表明小规模分散经营会阻碍农户家庭独立投资机械技术[25]。土地经营权高度分散性导致土地细碎化,不利于一些具有规模效应的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26]。由此可见,土地细碎化的存在会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的损失,而扩大地块面积是促进小农户有效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然而,2004年以来我国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与土地细碎化现象并存的现实情况与文献的主要研究结论则有所出入,但相关文献中却鲜见对这一矛盾表现给予合理的经济学解释的报道。笔者认为,只要作业地块的面积足够大,即使产权地块比较分散、狭小,农户仍然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使用机械技术的规模经济。而不同地块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技术的趋同可以在不改变农户家庭土地细碎程度和a权地块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作业地块的面积,从而有助于不同地块共享规模经济,提高农户使用机械技术的便利性并促进其对农业机械的购置和投资。基于上述分析框架,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随机效应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细碎化对农户农机购置的影响,并试图说明不同地块作物生产的趋同、机耕道的修筑等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土地细碎化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技术带来的不便,因而对农机购置决策的影响也许更加显著。此研究将为合理解释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与土地细碎并存的经济学意义和政策价值提供实证基础。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2015年1-2月对安徽、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11个主要产粮省市进行的分层随机抽样。课题组首先根据各省乡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各省样本户的抽样比例,然后以调查员家庭所在村作为样本村,同时按照样本村的农户比例确定该村的样本户数。调查员从村委会获取全村农户的户主名单后按照等距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户并填写抽样地址表,然后根据抽样地址表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采取调查员和被访对象面对面交谈并由调查员代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的问卷内容包括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土地资源基本状况、家庭对农业机械的投资和使用三方面,数据所属时间为2014年。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 070份,收回问卷1 659份,剔除数据填写不完整、答题前后矛盾的无效问卷156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 503份,问卷有效率为90.60%。被调查对象在地域及地形条件上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二)样本户土地细碎和地块生产趋同现状分析
土地细碎化虽然已存在千年,但学术界并没有一致的定义,其关键在于无法准确地制定量化土地细碎化的标准。Binns指出土地细碎化是一个由并不毗邻的且空间跨度较大的地块组成的农场[27]。而Tin Nguyen等人认为土地细碎化是指农户所经营的土地至少一块以上[28]。苏旭霞等认为土地细碎化是指土地分为零碎的几块,农户所拥有土地的地块大小不一,距离远近不等[7]。本文则是以王兴稳等人确定的土地细碎化经济学特征来定义土地细碎化的内涵。其内涵可归纳为土地块数相对较多且互不相邻,每块地块面积较小,地形地势并不导致地块的分割等3个方面[29]。
综上所述,本文拟从土地总块数和不足1亩的地块数2个维度来衡量土地细碎化程度。表2、表3显示样本地区农户所经营耕地的细碎化情况,大部分农户家庭经营耕地的块数在2~10块之间。耕地块数为1块的农户只有239户,耕地块数最多的农户所经营的耕地被分成了80块。样本农户户均耕地5.28块地,每块地平均为0.13公顷。同时,有接近一半的农户家庭存在不足1亩地块,样本户户均拥有1.86块不足1亩的地块。
本文用作物茬口和成熟期与周边地块相同的地块数量来反映地块生产趋同情况。表4显示绝大部分样本户都有作物茬口和成熟期与周边地块安排相同的地块,其中61.21%的样本户家庭有1~3块生产趋同的地块,户均有3.70块生产趋同的地块数,说明样本户地块生产经营安排趋同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样本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购置
图1反映的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使用农机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比重。图中显示耕整地、收割、播种、脱粒等劳动强度比较大的生产环节使用机械技术的农户比例比较高。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仅有324户样本农户自己购买了农用机械,占全部样本农户的21.56%,绝大多数农户购机数量在3台(含)以下,购机总额在10万元以内。农户购机数量与金额情况如图2、图3所示。
(四)样本农户土地细碎和地块生产趋同与农机购置的相互关系
表5从地块总数、不足1亩地块数、茬口和成熟期与周边地块相同的地块数3个维度分别反映了土地细碎化和地块生产趋同与样本农户农机购置的描述统计关系。
分析表明,一方面,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的农户农业机械的购置比例高于土地细碎化程度较高农户的购置比例;另一方面,相对于土地块数,不足1亩地块数对农户购置农机的影响更大。例如,表5显示土地块数为1块时已购置农机装备的农户所占比重为23.01%,户均农机购置额为1.39万元,而达到10块以上时其所占比重下降为18.05%,农机购置额均值为0.88万元。同时,不足1亩地块数为时已购置农机装备的农户占比31.07%,户均农机购置额为1.75万元,而达到10块以上时其占比只有8%,农机的购置额均值为0.07万元。不足1亩地块数最少和最多两组农户的农机购置差异远远超过地块总数相应两组农户的农机购置差异。可见,土地细碎化的2个维度都影响了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而且随着生产趋同地块数的增加,户均农机购置金额增加,农机购置数量波动幅度不大。
但是,土地块数和不足1亩的地块数对农机购置的影响是否真的明显不同?地块生产趋同是否会抵消土地细碎化的影响?对上述问题的理解还需要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
三、计量经济模型和估计结果
本文采用随机效应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对农户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金额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沃尔德检验分析土地总块数与不足1亩地块数两者的影响差异。
(一)农户购置农机的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土地细碎化程度外,影响农户购置农机的因素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机械使用的便利性因素(通机耕道地块数、集中连片种植地块数);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家庭纯收入、耕地面积、家庭务农劳动力规模);户主基本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外出打工情况、健康状况)。
目前我国农户户均拥有土地面积较小,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农户而言,购置农机时就需要考虑使用农业机械的便利性和经济合理性,故本文考虑了地块通机耕道情况和地块生产趋同情况。
以往研究表明,农户家庭收入和耕地规模对其农机装备需求起着决定作用,收入水平较高、经营耕地规模越大的农户对农机装备的需求也较多[30,31]。而土地经营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也越有利于农业机械私人投资[32]。除此之外,家庭张├投力人数也是影响农机购置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农忙季节使用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应对劳动力短缺,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户主特征对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也会产生有影响。一般来讲,男性户主家庭购置农机的可能性高于女性户主家庭;年龄较大的户主操作农业机械的能力较弱,因而购置农业机械的可能性相对较低;通常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更容易接纳新技术和掌握农机操作技能,其购置农业机械的可能性也越大;而户主的外出打工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购置;另外,户主健康状况良好的家庭才会将很多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上,从而会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购置。
(二)模型设定
1.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概率的影响模型。本文运用随机效应Probit模型进行估计。该模型是将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购置分为两类:一类是购买了农业机械的农机拥有户,用数值1表示;另一类是没有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机非拥有户,用数值0表示。农户是否会购置农业机械由一个潜在变量决定,这个潜在变量可解释为农机购置给农户带来的收益,只有该收益水平大
2.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金额的影响模型。在分析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金额的影响时,考虑到样本农户中有一定数量的农户其农机购置额是0,即受单尾约束,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估计将得出有偏和不一致的结果。为此,本文采用Tobit模型,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估计。
3.土地总块数与不足1亩地块数影响的差异性检验模型。采用沃尔德检验分析土地总块数与不足1亩地块数影响农户农机购置决策的差异性。
(三)变量说明
上述随机效应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中,农户对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金额的影响因素xi包括以下五类变量:(1)土地细碎化变量,用农户所经营的总土地块数和不足1亩地块数衡量;(2)农机使用便利性因素变量,包括通机耕道地块数、茬口和成熟期与周边地块相同的地块数;(3)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变量,包括家庭纯收入、耕地面积、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4)户主基本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外出打工时间、健康状况;(5)控制变量,地形地势。模型中各变量的含x及描述性统计特征见表6和表7。
(四)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为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在进行模型分析前,对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采用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两项指标作为判断依据,先以土地总块数为因变量,对其余的自变量进行回归,得出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然后依次轮换其他自变量重复以上过程,得出各解释变量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结果显示:最小的容忍度值为0.25,远大于下限值0.1;最大的方差膨胀因子为3.97,远小于上限值10,说明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其次,模型的估计结果和描述性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具体见表8、表9。
表8和表9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细碎化与农户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额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地总块数和不足1亩地块数多的农户明显比土地总块数和不足1亩地块数少的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概率更小,购置额也更少。上述结果与文献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表10中的统计量F值分别为17.327 9和28.652 8,其对应的相伴概率p值均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土地总块数变量与不足1亩地块数变量对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额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由表8和表9中这两变量的系数推断不足1亩地块数变量对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额的影响更大,说明相对于土地块数而言,地块面积狭小更不利于农业机械的使用。
模型的估计结果还表明,尽管土地细碎化会明显抑制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但通机耕道和地块生产趋同等增加农机使用便利性的因素却可以显著降低土地细碎化对农户购置农机的负面影响。表8和表9显示增加通机耕道的地块数和生产趋同的地块数会显著提高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概率和金额。
家庭纯收入和家庭耕地面积也是影响农户对农业机械购置概率和购置额的重要因素。家庭纯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购置农机的可能性和购置金额都明显比较高。同样的,家庭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概率越大,购置的金额也越多;而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对农户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额则并不显著。
除此之外,户主的性别、年龄和外出打工情况对农户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额也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女性户主,男性户主购置农业机械的概率和购置额更大;而年龄较大的户主购置农业机械的概率更小,购置金额也更少,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的户主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技能水平较低;外出打工天数较多的户主更倾向于参与非农就业,因而会显著降低其家庭购置农业机械的概率和购置金额但降低程度不大;而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对农户农机购置概率和购置额的影响不显著。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以11个粮食主产省(市)为例,对我国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影响农户购置农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土地细碎化会显著抑制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随着耕种的土地总块数和不足1亩地块数的增加,农户购买农业机械的可能性和购置金额会明显下降。(2)不足1亩地块数与地块总数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地块面积的狭小对农机购置的抑制作用可能更大。(3)地块生产趋同和地块通机耕道对农户的农机购置决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周边地块作物茬口和作物成熟期相同的地块数越多,通机耕道的地块数越多,农户购置农机的可能性和购置金额就会越大。(4)耕地面积、家庭纯收入、农户户主特征等都是影响农户对农机购置的重要因素。农户购买农机的可能性和购机金额会随着家庭纯收入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户主越年轻、外出打工的天数越多则会显著降低农户家庭购置农机的可能性和金额。而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尽管与农机购置行为呈负相关的关系,但影响却并不显著。由此可见购置农机并不是农户节约家庭熟练劳动力以利于其从事非农工作和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主要手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能是农户购置农机的主要目的。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土地细碎的条件下,作业地块面积而非产权地块面积是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块合并、交换、流转等产权调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地块的面积足够大,农户也有积极性购置和投资农业机械。而随着作业地块面积的增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非仅仅是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便利外出打工将是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主要目的,这也许会成为在土地高度细碎和超小规模分散经营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开端。因此与促进地块交换、合并和流转的政策相比,鼓励地块相邻农户共同生产、合作经营可能更有利于激励农户投资农机、推动农户分工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相关的政策建议:
1.以增加作业地块面积为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着眼点,鼓励地块相邻农户的共同生产。就现阶段的状况来看,虽然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来扩大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但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在土地细碎化现象可能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应鼓励地块相邻农户通过自主协商或建立小范围合作经营组织的方式进行共同生产以增加作业地块面积,减少土地细碎化给农机作业带来的不便,从而实现不同产权地块对规模经济的共享。
2.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机耕道修筑的投入。农村道路硬化建设一直是我国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的重要条件,而我国对农村道路硬化资源的投入远远不足,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为农村建设的主要投资者,政府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进来,逐步完善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社区机耕道的建筑,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201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卢华,胡浩.土地细碎化、种植多样化对农业生产利润和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苏农户的微观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7):4-15.
[3] 张蚌蚌,王数,张凤荣,等.基于耕作地块调查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太康县王盘村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10):44-50.
[4] 陪勇,陈风波.土地细碎化的起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1(9):90-96.
[5]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等.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2):83-92.
[6] 万广华,程恩江.规模经济、土地细碎化与我国的粮食生产[J].中国农村经济,1996(3):31-36.
[7] Nguyen, Tin, E Cheng,et al.Land Fragmentation and Farm 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s[J].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96,7(2):169-180.
[8] 苏旭霞,王秀清.农用地细碎化与农户粮食生产――以山东莱西市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22-28.
[9] Chen Z,Wallace E Huffman,Scott Rozelle. Farm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Four Regions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 (20): 153-161.
[10] Tan S, Heerink N,Kuyvenhoven A,et al.Impa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on Rice Producers’Technical Efficiency in South-east China[J].NJAS-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2010,57(2):117-123.
[11] 董雪娇,汤惠君.国内外农地规模经营述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2-71.
[12] Niroula G S,G B Thapa. Impacts and Causes of Land Fragmentation,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Land Consolidation in South Asia[J].Land Use Policy ,2005(22):358-372.
[13] 刘金蕾,祝新亚,李敬锁,等.山东省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6):32-28.
[14] Blarel B,Hazell P,Place F,et al.The Economics of Farm Fragmentation:Evidences From Ghana and Rwand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2,6(2):233-254.
[15] Heston A,Kumar D.The Persistence of Land Fragmentation in Peasant Agriculture: An Analysis of South Asian Cases[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1983,20(2):199-220.
[16] Bentley J W.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Approaches to Land Fragmentation:In Defense of a Much-maligned Phenomenon[J].Annual Review,1987(16):31-67.
[17] 李功奎,钟甫宁.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与农民收入――基于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4):42-48.
[18] Rahman S,Rahman M.Impact of Land Fragmantation and Resource Ownership on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The Case of Rice Producers in Bangladesh[J].Land Use Policy,2009,26(1):95-103.
[19] Latruffe L, L Piet.Does Land Fragmentation Affect Farm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From Brittany,France[J].Agricultural Systems,2014,129(7):68-80.
[20] 谭淑豪,曲福田,Nico Heerink.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24-30.
[21] 田孟,贺雪峰.中国的农地细碎化及其治理之道[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98(2):88-96.
[22] Parikh A, Shah K.Measurement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North-west Frontier Province of Pakista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4,45(1):132-138.
[23] 魏程琳.土地细碎化治理与农地制度变革――基于桂北F县农村调研[J].北京社会科学,2015(5):90-97.
[24] 谭淑豪,Nico Heerink,曲福田.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水稻小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2 467-2 473.
[25] Feder G, Richard E Just, David Zilberman. Adopt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urvey[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85, 33( 2):255-298.
[26] 黄少安,刘明宇.农地制度对生产技术的选择效应――对承包经营农户技术选择偏好的经济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4): 51-60 .
[27] Binns B O.The Consolidation of Fragmented Agricultural Holdings[R].Washiongton D.C:FAO Agriculture Studies,1950.
[28] Tin Nguyen,Enjiang Cheng, Christopher Findlay.Land Fragmentation and Farm 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s[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6,7(2):169-180.
[29] 王d稳,钟甫宁.土地细碎化与农用地流转市场[J].中国农村观察,2008(4):29-80.
[30] 刘玉梅,田志宏.中国农机装备水平的决定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8(6):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