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性化管理;制度化

高职院校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年为我国提供大量的技术类人才,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十分迅速,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名额也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在其中需要担负的责任也就越大。对高职学生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高职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和人性化问题的讨论必不可少。

一、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

(一)制度化管理

所谓制度,就是众多已经被制定出来的、合乎法律标准和道德伦理的规范。制度的核心特征则是对制度化所管理的对象采取手段例如鼓舞对象或者惩戒对象等,从而使得被管理对象能朝着已经预设好的方向去发展和进步。所以归纳而言,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制度化则是指,学校运用精准的规则规范对组织内部进行协调和控制,避免各种混乱现象等,保证学生行为的一致性。

(二)人性化管理

归根结底,人才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管理中,如果想把团体搞好,就必须从组织的每个人出发,而从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特点出发,从人性出发。监管主体需要时刻贯彻人本观念,使得个体相对于只是被迫遵守制度,更乐于去主动改造。在高职的学生管理事务中,高职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去进行管理。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段的学习空间,在生活中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们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发挥。

二、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关系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好比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制度化管理在高职管理中是基础,但需要依靠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制度化的管理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定朝着基本方向去发展,而人性化的管理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交流沟通,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如果只是注重人性化而忽略制度化的重要性,很容易导致杂乱无章的现象,管理无严肃性可言;而以制度为平台的管理上实施人性化,才能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使学习教育更好地运转。

高职学校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遵守这么些原则:一定要对大多数的学生进行激励,少部分的学生进行约束。因此,高职所制定的对学生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与多数学生形成共识,是制度执行者积极的感受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并自觉遵守,而不是消极地执行与服从。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所有人员包括班主任、辅导员、或者宿管等其他管理的人员都应该把握适度的原则,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应该只是机械地去执行,要保证管理的灵活性。具体问题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充分地考虑到当时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在感情上尊重学生、信任和理解学生。

三、当前高职管理所出现的系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水平提高,市场对普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这导致高职学校的不断扩招现象的出现,学生越招越多,管理制度上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主要有着以下表现:

(一)由于市场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学生基础素质相对较弱。社会上市场的需求增大,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增多,所以高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对招生这一板块设置的门槛大大降低,或者基本上不设门槛,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对学生的素质基本不进行筛选,来者不拒。这给高职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二)家长认知程度普遍较低。通过统计发现,进入高职的学生,很多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认知程度低,在子女的学习上要求不够严格,对于学习能力低的子女,父母普遍抱着有一技之长的立足于社会的想打,将子女送进高职院校。这导致很多高职学生不思进取,在对待学习上态度散漫,无法安心地主动地去学习。

(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很多高职学生都是考场的失意者,因此在进入高职的第一天,很多人都有着发自内心的自卑感。同时网络上很多不良信息的传播、社会上负能量的影响,很多学生年少无知,同时法律观念淡薄,容易出现旷课、逃学、斗殴、吸烟甚至触及法律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通过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同时带动学生自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如何充分将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在高职院校中落实

(一)管理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

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管理员,应该尽力创造一种开放、平等的环境。在对学生人性的客观审视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精神作用的重要性。在使学生遵守高职院校基本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也应该注重人性关怀层面,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认清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将主动权适当地放还给学生。管理者一定要意识到,管理不是一种理性工具,而需要变被动为主动的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

高职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不良。组织中的沟通不良总体而言主要来自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从上到下的沟通障碍,在高职院校中体现为从管理者到学生的沟通障碍;另一个则是从下到上的沟通障碍在高职院校中体现为从学生到管理者的沟通障碍,当向下沟通障碍出现问题,也就是从学生到管理者的沟通出现障碍时,容易出现信息膨胀效应。当传递的环节增多,就更容易出现膨胀和歪曲现象,向上的沟通也就出现压缩效应,导致的结果是:当出现好消息时消息会向上报,而坏消息则被下层过滤掉。结果导致上层管理者不难以下情,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对管理者来说,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十分重要。

高职院校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角色的转换,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与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经常对学生给予赞许和鼓励,这样学生的管理者才能从一直以来的权威角色转化为学生的朋友和亲人。不依靠辈分和权威的压制,在心理上和学生实现平等,才能使师生相互信任,互相接纳,实现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

(三)科学激励手段的运用

通过实践经验整理判定,高职生的各项改造需求满足过后,才能顺势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与兴致。由此可见,科学的激励手段在学生学习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心理学中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只要是常人,如果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老师关心和帮助、并且能感受到老师对自我的热爱,他就能有所发展。教师的期待和热爱对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树立自信。当学生有了自信之后,才会想要去尝试新的领域,才能加快的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在未来的各个领域才更加容易获得成功。但同时也应该注意激励的时机的选择,不能盲目运用激励,对待学生应该保证学生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前进动力,根据学生情况不同的需要,分别来选择适当他们的激励时机。

同时,也应该注意制度合法化的问题,制度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而制定的,所以制度的合法化很重要,合法才能保证学生的权益。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让尽可能多的教职工都参与进来,而不是单单依靠专职的学生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杨彤:《高校管理人性化探讨》,邵阳学院学报,2005 年。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文2

然而,企业仅具备完善规范的整套管理制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执行力跟不上,谈管理制度化也仅仅是一句空话而已。纵然某企业引进了一整套装帧精美的管理制度汇编,并且有专业人员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修订,但员工对其却不甚详解,最终将其束之高阁。这足以证明,建立制度和执行制度其实是一个事物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制度的建立偏重理性,基于科学;而制度的执行则更偏重感性,基于人性。试举一例,A企业对员工请病假有明确的管理条例:员工生病请假,需出示医院开具的病假条或急诊证明书方可准予休假。某年轻的设计负责人因项目赶工期连续几天加班工作,突感身体不适。这时其主管领导马上安排专人送其回去休息,并嘱咐其好好休息;明天如果感觉不好就一定先去医院检查身体。这位主管领导深知,工期固然重要,但员工个人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这名员工很感激领导的体恤,在休息了几小时之后,又重新出现在办公室,继续努力完成赶工期的任务。

再举一例,B企业有明确的作息时间规定,每天早9点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到6点为上班时间,每天打卡,月底进行统计,并有管理条例控制奖罚。一名员工前一天晚上加班工作到夜里2点才离开办公室,第二天早晨迟到了1小时。作为其主管领导,对该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十分了解,便将此次迟到作为特例处理,不予处罚(以上所述企业对加班也都有明确规定,按劳动法予以发放加班工资,加班也并非常态,而是根据工期需要进行的阶段性加班)。

这两位主管领导在处理偶然事件时,并没有机械地照搬条例,而是在了解下属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在其权限内灵活执行了休假和考勤制度。这种人性化的制度执行,给予员工的是关爱,对员工付出的劳动给予的是尊重,同时也是代表企业给予员工的一种情感激励方式。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文3

一、企业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企业人性化管理有几种常用方式,分别包括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文化管理等三个主要层面。首先,情感化管理。情感因素是构成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被管理者工作主动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充分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激发其内在动力。因此,应该遵循信任、尊重、关心的原则。其中,信任是一种最高的奖赏,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其次,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式。民主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保证管理活动正确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只有当人们切切实实地管理起自己的事务,才能真正激发起对企业的归属感、命运共同感、责任感,从而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民主化管理实行参与管理,把管理权交给群众,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管理顺利开展。人性化管理实践表明,实行民主管理或参与管理,一方面可以达到改善组织与其成员的关系,提高士气、缓解抵触情绪的目的;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开发员工的潜力,成为改善个人和企业绩效的一种方式。最后,文化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正在逐步演化为一种文化管理。

二、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人性化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都是按管理职能设置的,按管理的幅度划分管理层,从而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已成为新的趋势。为此,人性化管理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新思路,主张对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再造,由集权型向分权型转变,把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改变为网状并联式的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这种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当前,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这种扁平化管理的趋势更加明显。

三、企业管理决策和信息的人性化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决策。管理决策的人性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最优化准则是一种刚性准则,它的应用,只有在“决策时所有措施和方案都是已知的,而且第一方案所能取得的成果也是可以确定的”时候,才能实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复杂性,决策者既不可能找到一切方案,也不可能比较一切方案,因而“最优化准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之中,没有实践价值”。第二,决策程序要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决策过程中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类似于“多谋”与“善断”的关系。“多谋”体现民主化,“善断”体现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另外,为了在决策中较好地实现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应建立“谋”、“断”即相对分开又相互制约的现代决策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平行地建立决策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以后者作为前者的“外脑”,为决策系统最终进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四、企业生产管理的人性化

企业人性化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顾客化生产”。长期以来,追求规模效益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目标,这种目标追求其实表明了一个企业是为自身生产还是为顾客生产的原则立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生产管理目标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就是由传统的“大量生产”转向“顾客化生产”。导致这种转变的客观经济依据是:一个社会如果处于贫困状态,物资比较匾乏时,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就比较单一,因而比较容易满足。一旦这个社会进入富裕状态,社会大众拥有的财富多了,购买力强了,消费者的心理就会变得复杂,消费行为就会变得更具有选择性(更具有挑剔性)。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容.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2)。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罚款 行政处罚 民事法律关系 违约金 合同法

[分类号]G252

“逾期罚款”是绝大多数图书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由于法律没有对高等学校的地位予以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是被视为事业单位来界定的。于是,作为其附属机构的图书馆所具有的罚款权就受到了质疑。逾期罚款造成的矛盾冲突在图书馆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关系的和谐,其症结在于图书馆究竟是否有法律所赋予的罚款权利以及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对罚款制度设计的科学与否。在国家法制得到逐步健全,读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治馆日渐深化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有必要就图书馆的逾期罚款权利与性质等问题给予澄清,打造出既具有强制力和管理功能,又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规范读者、教育读者的规章制度。

1 高校图书馆罚款权利依据的主要观点

1.1 授权行政主体观点

权利是指特定社会成员依照正义原则和法律规定所享有的利益与自由。图书馆有罚款的权利吗?罚款的收取有依据吗?法律意义上的“罚款”是行政处罚措施。有学者对《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解读后认为,高校是具有一定教育行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法人,其行政处罚权由学校的财务处来行使,或者以票据的形式委托图书馆来操作。这种观点已经有了判例的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曾在对相关案件的报道中写道:“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某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但是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有关法院在判决书中认为:高校是“授权行政主体”。据此,高等学校享有罚款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委托其所属图书馆来行使。

1.2 非授权行政主体观点

有学者指出,以“授权行政主体”的概念来给高等学校定位将难以界定其在什么场合是行政主体,什么场合不是行政主体,造成主体地位的模糊与摇摆不定。况且,我国是成文法律国家,在法律、法规没有对高等学校“授权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有更加明确的规定之前,还不能以个案来认可学校(包括其所属图书馆)罚款的合理性。按照《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的规定,高等学校不是罚款权利主体,其图书馆的罚款制度也只能属于《行政处罚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用于对罚款的规范。事实上,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条有意将原《规程》第八条中“罚款”之规定取消,就在于避免与《行政处罚法》相抵触。

1.3 公务法人主体观点

“公务法人”是指负担某种公共职能,为社会提供专门或者特定公共服务的组织。在为公务分权理论立法的国家,高等学校属于公务法人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与政府的分权基础是高等教育公务。有学者认为,把高等学校视为公务法人,有助于解决高校图书馆的罚款问题,因为这有可能使原本只有行政机关和授权行政主体享有的罚款权为高等学校以及其委托代行相关管理权的图书馆来龙去脉行使。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对公务法人立法,以此理论还不能解释我国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的合法性。

1.4 服务性收费主体观点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06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其中有一项服务性收费,就是指高校为在校学生提供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服务并收取相应的服务性收费。这些收费只要报有关部门批准,就是合法的。因此,图书馆的逾期罚款应该属于学校的服务性收费。…。不同的认识是,把借阅服务当成选择服务项目,就使图书馆有了拒绝为那些不接受罚款制度的读者服务的借口,不符合《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一)规定的关于受教育者有使用“图书资料”的权利的规定,属于违法。

2 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认识图书馆罚款制度

2.1 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

在许多判例中,法院都把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认定为民事法律关系,依此类推,高校图书馆作为受学校委托行使职权的机构,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亦是民事法律关系。虽然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双方之间依据借前阅合同形成的地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借阅合同的主体就是学校(图书馆)和读者,其客体就是图书馆与读者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书刊资源。以图书馆和读者之问的民事法律关系来对待书刊借阅逾期问题将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尤其是有利于使图书馆的处罚权合法化,但是称之为“罚款”已不合适,宜改称“违约金”。这不仅是称呼的变化,而且寓意着图书馆对逾期处罚行为的法律性质不同。因为,图书馆不是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不能对书刊逾期采取“罚款”措施,而读者违反了与图书馆达成的借阅合同,没有按期归还图书,图书馆收取超期违约金合情合理。

2.2 图书借阅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从合同的内容来看,图书借阅合同不仅约定了开放时间、借阅书刊种类、册数、归还时间等问题,而且设置了图书馆和读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读者在办证时要详细了解这些内容,而后决定是否接受,这符合意思表示的法律要求。比如,上海图书馆在读者申请办证时会先与读者签署一份《读者服务协议》,该协议完全本着平等互利的精神明确规定读者的权利、义务,协议中有明确语句“同意以上服务协议并保证上表填写真实有效的,请在以下签名处签名”。借阅合同对图书馆和读者都有约束力,成为调制双方行为的规则,这种合同依约定条件得到变更,或者终止。

2.3 图书馆收取逾期违约金的法律依据

既然学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合同关系,读者使用图书馆所藏书刊不按期返还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一百一十四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而产生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所以,读者根据同图书馆的约定向图书馆支付逾期违约金符合法律规定。而且,读者在交纳违约金后,还必须履行归还图书的义务。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图书馆对逾期违约金的收取的方法、标准等只能是在《合同法》精神和原则指导下,同读者签订借阅合同。

3 民事法律关系视野中的逾期违约金收取和管理的规范化

3.1 获权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法人内部的组织机构,只有在得到法人授权后,才能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并享受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逾期行为的处罚没有得到校方明确授权,只有少数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逾期罚款制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借阅书刊过期罚款规则(修改条款)》等。

3.2 程序管理

我国已经颁布的地方性图书馆立法中,无一例外地包含着“读者有向图书馆或其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意在指出“对图书馆制定作出的涉及和影响到读者重大权利和利益的制度、决定,读者有参与和最后表决的权利”。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在制订政策时,有一个好的做法,就是每一项政策的开头都会写明这项政策的目的,希望读者给予支持并提出意见。既然逾期处罚依据借阅合同来规范,就要保障读者的意思表达权,必要时可以“听证会”等形式就有关问题达成一致。

3.3 内容管理

“内容”以借阅合同的具体条款来反映。由于读者同图书馆相比,处于事实上的弱势地位,加之图书馆分别同每位读者举行谈判的不现实性,合同条款往往成为类似于某些垄断部门的格式条款而强加给读者。因为,读者如果不接受条款内容,图书馆就不会为其办删借阅证。现在,高校图书馆对逾期处罚的规定五花八门,不仅标准极不统一,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加重读者责任,侵害读者权益,弱化图书馆自身义务的问题。在各高校的逾期处罚制度中还普遍缺少读者申辩权、陈述权、控告权等内容,更是把读者置于只能被监管的不平等地位。

3.4 催还管理

合同不是万能的,不能因为有了借阅合同而放弃图书馆的管理职责。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处罚而处罚,图书馆要通过催还工作的常态化尽可能减少处罚的对象、处罚的次数和处罚的金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催还图书的方式如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对于网站公布这种方式的采用要慎重,因为可能涉及到读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有研究者建议借鉴超市的做法,借、还书时为读者打印清单,使读者清楚自己每次借还书的册数、名称及归还日期,以起到逾期预警的作用。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一试。

3.5 诚信管理

在有的国家,拖欠图书馆的罚款将被上报到信用评级机构。但是,一旦清账了,就不再成为信用问题。诚信制度是对图书馆书刊借阅的一种辅助管理措施,其总体思路就是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并建立诚信榜,设置相应的分值,对遵章守纪、按期归还的读者进行加分,把名单在“诚信榜”上公布予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特别服务奖励。对于逾期不还等违规读者,则降低分值,并限制其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诚信管理是一种心灵的教化,通过对读者内心深处的触动,引导其树立遵纪意识、诚信意识。诚信管理目的、内容、方法等应写入借阅合同之中。

3.6 使用管理

图书馆对逾期违约金的收取和使用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管理要科学规范。有位读者到图书馆交罚款后索要收据或者发票,工作人员告知没有。这类情况在许多图书馆存在,收款不开收据不符合法律规定。正确的做法是在读者交违约金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向其出示盖有学校财务处公章的与违约金数目相等的票据。有的图书馆在逾期处罚制度中规定“办理逾期罚款由图书馆出具凭据,并将双联凭据存根及罚款金交至校财务处”就是明智之举。图书馆要定期公布上缴违约金的数额及其去向,财务部门和纪检部门也应对图书馆定期检查。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研究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在高校的教育管理方面,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内容,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基石。要赋予高校管理教育人性化的特征,就是要求学校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主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过去传统的高校管理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应当下的形势,需要积极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全面素质到个性化素质发展的转变。所以学校要关注人性化教育管理的方式。在2002年的时候,国家就下发文件取消了高考的年龄限制的政策,所以当代大学生的构成比过去更复杂。同时,我国倡导高校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所以很多高校审时度势,选择人性化教育为自己办学的主要发力点。下面笔者将对人性化的教学管理进行探讨与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不同地区高校对于人性化管理教育制度的困惑,提出创新性的制度建设意见,对高校教学活动的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

1研究背景分析

1.1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现状概述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提“管理”的概念,一个好的企业、优秀的机构,如果想要实现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在管理这一方面的努力。高校教育管理涉及的人员比较多,除了管理和教育的对象学生之外,还有各科目的任教老师,包括学校的领导和教学研究组的老师等。所以高校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随着当下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顺应形势,积极的改革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活力。面对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现象,笔者认为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重视。学校的教育管理行政化主要指的就是学校的内部管理人员,过分重视自己的行政权力,并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压制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力。还有部分管理老师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获取资源,让整个学校的管理气氛变得十分糟糕,浸染着铜臭味,缺乏良好的学术气氛的熏陶。目前,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倡导去行政化的观念,主要就是为了政府单位能够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避免现象的出现。所以当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也应当明确“去行政化”的概念。但是当前我国对于人才综合评估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国内大多数的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估工作的时候,都只注重教师是否有相关的科研成果,忽略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评估。造成了部分教师一心钻研自己的科研成果,对于本职的教育事业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无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成效无法真正体现。

1.2高校人性化教育解析

人性化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也是启发老师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性化教育主要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根据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来拟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人类本身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个人的个性也都有区别,所以人需要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和鼓励,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人性化教育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上,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为重要目标,维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要求。人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人性化教育能够做到顺应形势,了解学生个体的需求。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启发,是值得我国高校汲取和实践的教育经验。人性化教育是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人性化教育讲求以学生的主体要求为发展的核心,在掌握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具备较高的社会素养。具体来说,人性化教育除了要以人为本以外,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人为本必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具体需求。大学生的需求无非是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两大类。生存需求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追求,保证自己的生理健康状况。学校在满足生存需求方面,就是要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条件投以一定的关注,比如加强餐厅建设,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需求,对于贫困学生予以一定的帮助。生存需求是基础,发展需求是学校管理教育的核心。发展方面的需求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方面的情况,引导他们适应社会发展。

2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必要性分析

2.1人本质属性的要求

人的本质属性从定义上来说,就是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这两种双重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存在,也呈现一定的矛盾关系。人的自然属性要求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人的人性发展自由,以此来达到发展的和谐。根据这一特点,高校在推行人性化管理教育制度的时候,就要综合大学生的特点,将人性化注入细节当中,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管理,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在管理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人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今社会环境尤其复杂,学生在接收相关信息的同时也在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一定的规划。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人性化教育管理的方法,顺应当下的趋势,丰富自己的管理教育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促进人的两种属性的发展。

2.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际上,教育的发展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为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和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会更加严格,除了要有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的理论基础之外,还需要保留自己的个性,有实现价值的梦想。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优秀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获得社会的认同。所以,高校在创新和改良自身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结合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改造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以人性化发展为重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性特点的高等教育人才,而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服务。

2.3符合高校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小学开始施行,一直到大学都需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试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是人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高校应当抛开应试教育对高校管理教育制度的束缚,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构建。高校的素质教育希望高校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出发,通过课堂教育和活动管理两手抓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比如艺术、体育、思想政治品德等。高校的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是符合当下教育部要求的素质教育,所以高校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3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优势

3.1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需求和高校管理的和谐统一

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主要来源于人对自我欲望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协调,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这两者的制约和矛盾。一旦自我欲望和社会评价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人们就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出现一些对自身和社会不利的行为。所以,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尊重他们的个性需求,综合人多样性发展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只有符合学生的需求和认知,学生才能较好地配合校方的管理教育,达到更好的教育管理效果。学生在教师团队的指引下,走出自我成长的迷茫,努力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3.2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当前,人们正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高校社会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完成学习、社交等多种活动,以此来累积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信息化改变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模式,激发他们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实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是适应当下信息化和多元化社会特点的,也是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优秀的品格,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内涵的人。实施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4构建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策略

4.1加强政策引导

前文提到,现在部分高校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过分抬高了行政权力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术权力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术权力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新时期,加强政策的引导,营造一种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是当前高校改良教育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教育的关键一步。我国著名学者付永昌指出:“要客服反行政化管理倾向,赋予高校学术自,实现高校教育领域的学术权力回归。”高校应该及时发现教育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响应国家和教育部的号召,加强政策方面的引导。具体来说,要赋予校内教育工作者适当的管理权力,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来把握高校人性化教育管理的大方向。另外,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应当是冰冷的、缺乏人文气息的,应该是具备一定人文关怀的管理教育制度。当前,我国处在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和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当的思想观念,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还将社会上这些负面思想带到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过分注重功利性因素,而忽略了对于人全面的,尤其是性格和品德方面的塑造。他们对于知识的传授和实践应用方面也倾向于功利性,过分重视学术和科研方面的教育,忽略了人文关怀,不符合当前人性化管理教育的核心要求。所以高校的领导要明确政策引导的重要性,弱化功利主义的思想,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4.2教师角色的转变

目前,对于教师角色转变的倡导从小学到中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学作为一个相对更加宽松和自由的教学环境,教师角色的转变,理论上会比小学和中学更容易。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将学生的需求作为中心,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处于完全主动地位的传授者,新时期,学生应当转变被动地位。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多是比较枯燥的知识讲授,但是新时期需要教师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对某个重要的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让学生自主讨论相关的问题。派出组内的代表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回答正确和精彩的组别,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语言鼓励,从而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参与谈论的过程中已经完全改变了自己的被动地位,教师的角色也有所转变。

4.3完善保障机制

笔者认为,高校的主要任务和责任除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之外,还要负起文化传承等重要的责任。高校的教育制度通常会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对于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会以此标准来展开。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自由权和主动权,人性化特征不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的行政权适度放开,成为高校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核心与保障。高校教育管理教育制度的保障,就是要让高校明确现代教育的规律。具体要求高校重视行政部门的权责问题,另外,要坚定学术权力在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4.4优化评价指标

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化改变了人们对于人才的评价模式,所以高校要跟上社会的形势,优化评价的指标。在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推动下,教学团队必须制定一套符合学生实际和学校水准的评价体系,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在过去,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管理的计划性和统一性,对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育管理的效果不佳。新时期,在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必须将所有学生放在一个公平的体系中,对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要予以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让学生能够自主激发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另外,高校的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还要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团队关心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于在学习或者生活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引导,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4.5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管理观念,让学生处在一个比较轻松、自由的环境氛围当中。学校要加大硬件设备的建设,还要加强校风、班风等精神文明环境的建设。良好的环境能够熏陶教师和学生,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促进高校人性化教育管理的发展。

5结语

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领导重视相关的创新与发展。人性化管理教育制度是当下比较流行,也是符合我国社会要求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种优化教育管理的理念。但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对于人性化教育管理研究分析得还不够深刻。笔者希望我国的高校教育可以向着一个健康、和谐的方面发展。高校教育需要人性化的特征,以此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各学校在开展人性化管理制度教育的同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更多创新性建设意见。发展人性化管理教育,努力为大学生营造健康、自由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爱红.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1).

[2]贾斯棋.谈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J].才智,2017(27).

[3]关贺元.高校教育管理的“社会化”路径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09).

[4]张超.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创新机制研究[J].纳税,2017(27).

[5]高艳男.人本主义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2(04).

[6]潘荣华.以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教育教学环境[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管理

引言

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媒体经常给学校管理人员和我国高校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公布于众,因为一些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是不健全的,也是不完善的,所以引发了社会的议论。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接受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也就产生了。但是人性化管理的制度遭遇了很多的阻碍,所以它实施起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现在高校实施人性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比较缺乏经验管理人员和人性化管理理念

现在我国各高校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是辅导员,然而从工资待遇和各个方面来看,辅导员都是低于其他教师的,许多高学历水平的辅导员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都不喜欢应聘成为大学的辅导员。由此,在许多辅导员的队伍中,他们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陈旧的管理模式,不稳定的管理团队,以及匮乏的管理经验,而且,在高校当中,许多辅导员在这个岗位上时间比较短,半年或者一年,辅导员在短时间内一定不会把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掌握了解,然而直接负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正是这些辅导员们。辅导员们要有大量综合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比如,管理学科、心理、教育,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这些都是要求管理者要有足够的掌握和了解。因此,辅导员可以很快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制度监管和思想教育要进行下去。所以新人辅导员是很达到这些要求的。

(二)成为人性化管理的障碍是传统制度

在我国高校中,传统强制式的管理方式已经实施很多年了,然而新时代的产物和时展的象征则是人性化管理,成为高校开展人性化管理制度的障碍是新时代的产物和时展的象征这两者之间的冲突。由于大学生的行为受到强制性的监管和限制,而且大学生“被管理”的状态是有长期性的,所以不利于他们的特长和个性的发挥。大学生在面对强制监管的时候,由于他们的性格比较强硬和张扬,可能会产生情绪失控的状态,由此可知,这是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矛盾加剧的原因,这对想要实施人性化管理是特别不利的。有了这样的矛盾,大学生们才拒绝和辅导员畅所欲言,打开心扉,也是不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所以人性化管理展开的难度也就大大地增加了。管理者和学生们之间的沟通是人性化管理的关键,可以使得他们成为心灵上的伙伴。目前,因为传统制度的存在,无疑给开展人性化管理制度增加了大量的难度。还有,许多学生走向了极端,是因为粗暴的的传统管理制度。比如大学恋爱被劝退学,考试作弊被劝退学等等,严格的规定给了许多违纪的学生们最严厉的处罚,由于一些大学生的面子比较薄,这样会使得学生们走进极端的世界里。所以高校对待违纪的学生们的态度要宽容一些,不要用最严厉的处罚方式来惩罚他们,而是要给予学生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管理者可以通过劝说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改过自新,这是高校人性化管理所提倡的目的。

(三)管理者法制意识淡薄

为了保障学生的个人安全和健康发展,各个高校都认为这些规定可以很大的程度上给予学生这些保障,很多学生的隐私、权益和自由被侵犯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些规定。比如,在我国很多的高校中,对于学生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是有严格禁止的,学生在寝室做饭是不被允许的,学校会对其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各大高校想要检查学生的寝室里是否有违规物品和违规电器,就要去到学生的寝室里进行搜查,在搜索的时候,有些管理者会没有经过学生们的同意就打开学生的箱子和柜子,这样学生的隐私也就被管理者给侵犯了。这里就体现出这些学校管理者对于人性化的管理认识是比较淡薄的,其实,他们的这些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只是这些学校管理者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这些违法行为。学生就会对学校制度和学校的管理者有了极为抵触的情绪,也是由于学生遭遇到不合理的监管制度。虽然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可以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措施,但是,学校想要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他们就要想一想自己的违法行为会给学生都带来哪些伤害,而且学生违规的原因学校管理者应该要了解到,而且要学生的管理工作要做通。

二、高校推进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理念

对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是管理理念,所以这样来看,想要深入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就要推进人性化管理的应用,然后正确的管理管理观念要被树立起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二十年前就被召开了,大会里面有一个宣言:社会在快速地发展中,对于高校而言,教育工作的中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管理模式和制定管理的规定都要围绕着学生。为了对这个宣言有所响应,很多高校都把各自的办学宗旨视为“以人为本”。但根据近几年的调查,还有学生的反馈意见上来说,在我国的高校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和高层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是口号打得响。各个高校在制定学校制度的时候,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贯彻地落实,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做到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对学生真正做到人性化的关怀,不要再把强制性的命令灌输给学生。

(二)建设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要提高

现在,根据我国各个高校的学生管理者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管理者的专业性不强、整体素质偏低,所以人性化管理模式要得到很广为推进,各个高校应该做好该做的工作,比如,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想要得到一些提高,学校就要聘请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性强的人才,而不是让经验比较少的教师来管理,有了教育背景的人才担任学生管理者,人性化管理的水平也会得到促进,学生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可以不再是矛盾倍增的关系了。所还有,也要对学校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让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日益倍增。所以学生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具有专业性,而且他们的素质也要大幅度提高。

(三)用爱和真诚让学生可以主动配合和参与管理工作

想要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管理,光对学生表示出关心还不够,也要在态度上表现出该有的真诚。学校管理者们做到了对学生真诚的态度,学生就会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者,而不是展现出抵触的情绪,学生们也会主动去遵守管理者的规定制度,这样学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实施这个工作的时候也会相对容易一些。学生们的思维是具有创新性的,而且也很具有主动的意识,学校管理者只要充分利用好他们的这个优势,高校管理的人性化也就会得到了更好地实施。

(四)完善柔性管理机制的建立

对于我国高校的传统的管理制度,里面可取的管理内容及方式是可以保留下来的,各个高校应该把武断、强制化、粗暴的管理方式取缔掉,可以把管理制度改成柔性的管理制度。对学生做出了严格的要求,然后又含有人性化的成分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就是柔性管理制度。比如,当学生有违纪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学校可以给予适当的教育批评,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而不是严厉地惩罚学生,使得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地受挫;再比如,党学生的安危受到了影响的时候,学校管理者必须强制地执行学校的规定的时候,可以和学生先用心地去沟通,然后在心理上,让学生的心里抵触情绪可以先放下来,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地去接受这些规定,让学生不再感受到学校管理者的强势的命令。学生会因为学校的人性化管理真正的舒适起来,会减少对强制性规定的抵触情绪,然后可以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执行学校管理者的规定。

三、结语

在我国的学校管理理念里,引进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比较早,但是,在许多高校的工作管理中,他们并没有发挥人性化管理的优势,他们可能还是存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的问题,这样来看,在我国的高校管理中,对人性化管理的认识应该要加强,人性化管理水平也要得到提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落实人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肖维军.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魅力中国,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