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过程管理;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8-4074-05

随着“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实施,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网络学院近年来都开展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践,使得我国的网络课程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网络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学界重视,主要有: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缺乏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组织与管理,使用多呈自发和随机状态;缺乏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

一项针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利用网络所进行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学习的随意性很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学习的需要,教师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未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指导和过程监控,使网络学习并未真正发挥作用L3_。

因此,作为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在设计时如何体现对学习过程的指导、管理和监控,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成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目的,成为网络课程设计、网络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将工业领域的过程管理理念引入网络课程设计中,从过程管理的视角看待网络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描述,从而建构一个基于过程管理的设计理念系统。

一 过程与过程管理

1 过程与过程管理的概念

所谓过程是指一系列定义好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借助一定的资源将任何形式的输入转换为输出。其中输入是过程活动要用掉、消耗掉或变换成输出的东西;输出是过程活动的结果;控制是过程活动所受的约束、进行变换的条件或活动的依据;机制或资源则是过程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手段或支撑条件,可以是开展活动的人或硬、软件设备等。如图1所示。

所谓过程管理,是一种以过程为核心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所涉及的过程,如学习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管理的方法,它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2 网络学习过程的过程理论描述

如果从过程的基本概念出发,学习过程就可以描述一系列定义好了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借助一定的资源将任何形式的学习内容转换为学习业绩。学习内容是这一过程的输入,学习业绩是输出,教的行为是控制,学习技术是支撑。这一描述可以用图2表示。

在这个学习过程的描述中,除了学习者、教的行为、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外,还有两个要素,即学习业绩和教的行为。

学习业绩是指经过学习学生能够做什么的外部行为表现。一般来说,实现一定的学习业绩对学习过程是有要求的,不同的学习业绩与相应的学习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业绩所依赖的学习过程,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学习能力。

教的行为,指的是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它包括教师的教的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教的行为,其关注的重点不在教的环节上,而应该放在导的环节上。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或主导,以老师的课堂集体面授为主。而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上。因为,较之课程教学而言,教师的教的行为被去情境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口头言语表达、肢体语言运用、课堂控制、师生交流等环节被弱化。同时,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化、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等网络教育的优势也使得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个别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设计和开发出优秀的网络课程,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使得学习者能进行真正的有效的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

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的过程虽然不像课程集体教学那么重要,但我们认为,教师教的行为却是网络课程教学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要素。它是学习者学习的外部动机、外在推动力。没有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便有可能成为形式化的学、理念上的学、放羊式的学,难有成效。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除了通过课程公告学习任务,通过在线答疑回答学生的问题外,还要充分可以应用即时通讯工具,如QQ等,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学习指导,通过各种认知工具、知识管理工具和评价工具,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的重要性,要充分考虑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加强网络课程设计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

二 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核心理念

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正经历从关注信息传递以教为中心的设计模式走向重视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以促进多元对话为特征的设计模式。也就是说,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正在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是在关注“学”网络课程设计理念关照下的网络课程设计,它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聚焦点,强调学习者在网络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活动。同时,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采用“过程取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关注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互作用,并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这种交互过程中注重体现教师的作用――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即引导与监督。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还强调技术在教师管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但为学生的学提供工具支撑,也为教师的教以及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提供工具支持。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评价是主体取向的评价,其依据是课程能否以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方式促进学习者能力的发展。

因此,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可以归纳如下:

1 以学习者为主体

以学习者为主体是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主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也不应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桑新民,2004)。教师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

机,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建构意义,为学生提供(或是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则是现代教师的重要责任。

2 以学习过程为中心

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其目的就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的自我管理就是关于学习过程的知识、信念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自我意识的性质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功能。自我管理学习是网络信息时代主导的学习方式。班杜拉(Bandura,1987)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人个性的表现。齐莫曼(Zmamerman,1989)指出,自我管理学习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组织和转化,目标和计划的制订,寻找信息,自我监督,建构学习环境,责任心,练习和记忆,寻找社会帮助,复习等。在我国,自我管理学习也通常被称之为自主学习。文哲认为,自主学习是指一种学习书本和学习实践技能的能力,它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等㈣。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作为设计者,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细致描述、考量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学习过程提供指导与监控,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主体,从学生自主学习开始,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方式选择,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的设计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能力。

3 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是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观的具体反映与要求。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有多样化的角色和功能(钟志贤,2005),基于过程管理理念的网络课程设计,重视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比如电子学档、概念地图等工具的应用,促进学习者的学习;重视技术作为学习/教学中融合系列的认知工具,以帮助学习者开展恰当的思维活动;重视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系统计算机介质通讯(CMC)的方式,以支持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共享信息和共享知识建构。

4 主体取向的评价

主体取向的评价作为课程和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在评价情境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这种评价取向认为教师作为课程与教学情境的“内部人员”,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是被动的、供“外部人员”评价的对象;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是意义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孙立仁,2004)。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主体,采用档案袋等表现型评价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形成性评价,体现了对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评价的取向,最终期待实现优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者信息素养,最终实现变革学习方式的目标。

三 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理念系统

在这个理念系统中,笔者将获得成功的机制归纳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强大的学习技术支持与多元的评价方式。其中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以及学习者的自我管理是这五个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二个,突出了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中管理的作用与价值。

在网络课程中,师生时空上的分离使得教学管理手段发生变化。电子学档、学习契约、概念地图、成长档案袋等可为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可以从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个方面来体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其最终目的是优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变革学习方式。

在上述对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核心理念阐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构建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理念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应用最佳的学习过程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完善网络课程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指导、管理与评价,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优化网络课程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理念系统包括核心理念与价值观、获得成功的机制、采用的管理手段、业绩衡量指标、期望得到的结果等几大部分。

基于前述对基于过程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的阐述,笔者尝试描绘出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

四 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的应用

根据以上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结合具体的网络课程设计过程,可以描绘如下网络课程设计框架,如图4所示。

设计框架包括学生模块、管理模块和教师模块。教师通过管理模块对学习者进行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这一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比如学生模块中的学习方式选择子模块体现了学习者为主体的核心理念。管理模块中的学习契约子模块既体现了学习者学习的自我管理,又体现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管理,既是成功的机制,又是管理的手段。

五 结语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两个前提因素,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必须重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促进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网络课程设计正是通过加强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监控和评价,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以“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过程为中心、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主体取向的评价”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有利于网络课程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3,f2):13―16

[2]张海燕,陈燕,刘成新,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5):73-76

[3]陈波,宁波大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B/OL],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种类受力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受剪、偏心受力、裂缝及变形、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破坏特征、设计模型建立及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本(构件) 理论, 第二部分是结构(设计)部分。目前, 混凝土结构知识的学习基本上是通过授课答疑作业这一程序完成的, 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判别, 基本上是一次考试确定, 课程设计也是一个题目全班做。由于集中授课人数多,而答疑时间相对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课堂学习理解不够、课程设计存在抄袭现象。如何把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内容的主线,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学以致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这门课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掌握这门课程,成为讲授该课程过程中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结合课程教学的经验,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和改进:

1 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

在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教学中, 学生开始普遍反映不适应, 概念多、符号多、公式多、配筋构造多, 抓不住重点。而在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中, 尤其是在进行工程设计时, 学生都反映听得懂, 但做不来。因此需要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首先, 本课程与先修的力学课存在很大差异, 它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其次, 学生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课中一直接受的是性能比较单纯的构件受力分析, 而混凝土构件的材料性能比较复杂, 尽管如此, 分析方法与材料力学又有许多共共同之处: 它们都是通过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平衡关系来推导计算公式的; 第三, 力学课中学生习惯于按设定的已知条件去求解, 解答往往是唯一的。混凝土构件设计不仅要进行承载力和变形计算, 而且包括材料、截面选择、配筋构造, 解答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需要引导他们选择设计并优选出最佳配构结果; 第四, 确定结构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经济适用、便于施工等因素;而模型的建立更需要深入了解结构的受力特点.第五, 混凝土结构是一门还在不断发展的学科, 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不断了解和掌握这些新理论、新技术。

2 增强工程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增强工程意识、使课程内容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从学生身边的教室、宿舍、楼梯、雨棚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构件讲起, 并抽象为力学简图; 课前, 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内容, 列举一些实际案例, 既可以是成功经验, 也可以是教训总结, 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极其实际意义。由此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另外, 教师也可以多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教学效果自然就好起来。

3 注意精简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在基本理论部分中, 应力分布和应力图形的采取是非常重要的, 应讲深学透。对构造不宜过多罗列, 否则不仅使讲授内容增多,影响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和领会。另外, 教师应该找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使知识融会贯通, 形成一个网络。这样不仅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而且容易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 加深印象, 提高学习效果。

4 重视构造措施

构造措施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可防止因计算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而使结构构件开裂和破坏,同时也是为了使用和施工上的需要而采用的。构造措施可以说是钢筋混凝土学习中既简单又难于掌握的一部分内容。简单在于规范规定很明确,而且表达形式简单,难于掌握在于规范的条文多,学生不易理清思路和记忆。例如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钢筋在支座处的断点与弯起点的构造问题,多数学生在学习时感到非常难于理解和记忆。但是构造措施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确定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构造措施。

5 设计规范与书本内容结合, 重视课程设计

首先是设计规范要与课本的内容相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现行的规范(GB50010 - 2002) 是2002 年出版的版本,一方面,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实际工程结构设计,既要满足理论分析计算,还要符合现行规范规定的要求(包括理论和构造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在讲课过程中应强调课程与规范的联系和相关性,使学生通过学习对规范有更深刻的理解;反过来,通过对规范的进一步理解,加强了课程与实际工程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重视课程设计。通常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末进行,由于各门考试都安排在期末,学生经常会忙于复习而对课程设计投入不足,加上学生对课程设计不甚重视,因此建议将课程设计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初始,这样学生就会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设计中。

6 调整考核方式

混凝土课程中公式、图表很多,如果单一地进行闭卷考试,一方面学生背公式的工作量太大,有些公式记忆的意义不大;另一方面由于是闭卷,很多内容就不适合作为考试题目,但这些内容在课程和实际工程中又比较重要,这样就导致考试的范围不全面,因此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对概念性和一定需要记忆的内容采用闭卷考试,可以采用填空、选择、简答和论述等题型;对计算部分可采用开卷方式,题型和内容也可更丰富和灵活。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成绩评定:期末考核(65%)+平时成绩(10%)+课程设计(25%)。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插画设计命题设计表现媒介

在当今的艺术设计类教学中,插画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其所涉及的专业基础较为广泛,如创意构思、构图、自由造型、色彩应用、图形、绘画软件应用等,无一不包括其中。而插画设计功能的渗透性空间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插画、儿童读物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绘本、图表及一般纸媒版面(如报刊、杂志、单张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可被直接应用于产品包装、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动漫及游戏原画创作、电子媒体、交互界面设计等。插画艺术也因此在当代设计领域发展为一个市场广阔的行业。尤其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区域,如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设计界拥有高度职业化的插画师群。合理地设计该课程教学,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乃至大艺术设计教育概念下的课程设计,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关于插画设计的课程概念

插画在现有的设计类教学体系中多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方向课程进行设计,通常为3~4学分,部分美术学院更开设有插画专业。许多院校为满足大艺术设计概念下学生的知识需求,亦开设插画个性选修课程,学分设置为2学分左右。实践证明,插画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在视觉传达设计以外的诸多艺术设计领域普遍受到欢迎。这种现象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经济蓬勃的市场尤为明显。就目前市场上的插画设计教科书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大量教材都将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投射在繁复的CG技术教学上,笔者对此不以为然。这类教材最大的缺失在于舍本逐末,回避要旨,扭曲了插画设计课程的基本意义,矮化了其知识空间。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插画作为设计作品的基本特征。维基百科对插画的定义为:插画(Illustration)的“主要功能是将文字内容、故事或思想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此外,插画与其他纯艺术的最大分野之处不只在于有文字的叙说性,其背后的市场和特定对象之目的,更使插画有着视觉传达的大众传播性”。根据这一定义可对插画艺术的特征作以下归纳: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是插画的基本属性。市场:插画的表现内容与服务对象受特定的商业需求制约,这一特征使插画创作与纯艺术创作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换言之,插画创作者必须在特定背景、对象的制约下从事具体的插画创作。灵巧与精练:插画被绑定的对象往往是一段具体的文字、某个情节、某一概念,而插画艺术的浅唱低吟、与相关背景的相映成趣是其艺术表现的一般格局。这一特点要求插画必须具备灵活巧妙、锦上添花的趣致。通俗与时尚:插画设计作用于市场流通,故其受众是社会性的,适应大众化的审美观念与潮流时尚是插画无法回避的现实需求。综合与多元:插画不属于某一特定媒介的绘画种类,其创作几乎可以通过任何绘画媒介完成,常见的有素描、水彩、水粉、粉彩、版画、水墨、油画、丙烯、拼贴、剪纸、马克笔等,加上电脑绘画的介入,插画设计的表现语言无形中被扩展到无限广阔的境地。

二、插画设计能力的培养

根据上述分析,教师对于插画教学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满足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需求。但是,近年来,各地艺术设计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人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鼓吹“去艺术化”的主张,弱化、贬低甚至取消造型基础,宣扬“设计不需要画得很好”“美术与设计没有必然联系”等,艺术设计教育面临挑战。笔者曾观摩了某大学教师主持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该课程设计扭曲了美术基础内涵,新创“速成培训法”,将造型基础矮化至专事训练学生画直线和圆圈,对于色彩基础则提出用现成的彩色纸片随意拼贴。这必然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且背离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目的。笔者认为,进行插画设计必须具备以下能力:自由造型能力:究其根本,插画毕竟是依赖视觉造型完成其表达功能的艺术形式,故手绘能力是插画设计最基本的能力保障。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没有熟练的手绘技巧,哪怕使用绘画软件的技巧再娴熟,线条画得再直,圈画得再圆,恐怕也难以创作出有意味的图形,更遑论插画艺术作品。创意构思能力:艺术创作巧在用思。创意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创作者应具备敏锐的构思能力、别出心裁的点子、天马行空的联想能力、鲜明的艺术个性,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将之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这一点与纯艺术创作在本质上是相通的。CG技术能力:作为现代设计的辅助手段,CG技术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艺术设计课程中必然包括电脑绘画软件教学内容。该内容应在通盘的课程设计中得到权衡,不可偏废,这样电脑绘画技能才可以为具有艺术禀赋的设计专才提供如虎添翼的支持。媒介应用的综合能力:基于插画表现媒介的多样性,本课程教学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兼顾对诸多绘画媒介的体验与掌握,尝试综合媒介应用的表现,并发展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艺术风格,这是教学的合理选择。延伸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理解信息和诠释信息很有助益。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在长期的辅助学习中充实和提升这种能力。

三、命题设计

由于插画设计受到承接“文字的叙说性,及其背后的市场和特定对象之目的”的制约,所以插画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命题设计对于学生开阔思路、积累应对特定主题的创意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这个议题上必须下足功夫。一个好的插画设计命题在满足一般创作命题规则的基础上还应关注以下方面:多样性:具备思维开拓的延展空间,杜绝艺术创作中的同质化,关注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意想象空间。趣味性:视角新锐、幽默或具有悬念,引发学生创作的兴趣。热点话题:关心国内外时事,聚焦社会,淬炼文字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使创作充满生活气息。仿真性:模拟各种传媒(如纸媒、电子媒体等)特质和常见的插画类型(文学读物、儿童读物、新闻出版、交互设计等),做有针对性的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在宣导命题时,结合观摩优秀插画作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促使学生萌发具有鲜明个性的切入点,产生饶有意味、个性鲜明、让人眼前一亮的构思。命题设计的拓展空间无远弗届,值得执教者用心揣摩和思考。

四、表现媒介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4

课程设计能使《海报设计》课程各要素得到妥善、和谐的安排,对学生的学习能产生累积的作用,因为教育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可达致,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而课程能否有效地进行,很大程度上在于课程能否有效地组织安排。因此,课程设计的功能在于把不同的线索和零散的课程要素化零为整,使课程的整体能有效地呈现出来。从学校教务管理的角度来考虑,是把课程的各种不同元素如教学计划和资源作出安排、联系和排序,重点在于如何利用不同的组织方法,使课程的进行过程更流畅、顺利,以利于学习者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在具体执行上,《海报设计》课常因院系普适的管理安排与该课程注重艺术感染力的设计结果而产生的较为特殊的教学活动之间交织着诸多矛盾。对此,《海报设计》课程设计需要考虑两层意义,一是指本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二是指学校的管理安排,如上课时间表、课次及不同班级的课时决定等,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海报设计》课程深受到课程设计者的价值取向所影响,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视觉表现语言的创造性、社会的文化传统、学生的特质等,更要了解实施的可能性。由于这些考虑因素千变万化,因此,课程的组织设定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不深入思考,只是凭一己的喜好来组织课程,往往会影响课程的完成,间接地阻碍学生的学习。

2《海报设计》课程的要素

《海报设计》的课程设计就是要把各个课程要素做恰当的安排,使学生可以学习得最好。因此,我们要弄清楚《海报设计》课程组织有哪些共同要素,它们有什么样的原则和标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2.1《海报设计》课程的广度

《海报设计》课程广度的性质是横向性的。教师教案里的时间表表明学生做些什么和要花多少时间,正是对《海报设计》课程广度的典型描述。《海报设计》教学大纲订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就是对学生在该课程中所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清晰界定。通常《海报设计》课程为72学时,讲课36学时,实践36学时。其中海报概论8学时,文化、公益类海报的特点与设计讲课8学时、市场调查8学时;海报的创意与表现形式讲课10学时、方案设计10学时,海报设计的构思方法与制作讲课10学时,海报的设计制作18学时。当《海报设计》课程教师正在犹豫不决地为不同的知识、技能、态度决定其深浅和所需的课时的时候,他们也就在考虑课程的广度,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什么样的课时安排才能反映所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海报设计》教学大纲订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时刻受到冲击和考验,因为学时是有限的,但社会的变化却产生不少新的海报表现形式、方法值得学生学习,如何决定课程的广度是《海报设计》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挑战。

2.2延续性

延续性就是对于视觉传达课程群中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海报设计》给予直线式的重复叙述。在视觉传达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文字、图像、图形、色彩、尺度等元素按照美感原则和人的视认阅读特性进行组织构成便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因此在不同的学习时段中重复这种组织构成技能的学习,使这种技能在一段时间内有继续操作和练习的机会,便是延续性的体现。我们认为延续性是把学习的重要主题或技能在课程中重现,这和下文所述的次序性都是课程的垂直组织,两者的最大不同是延续性在于专业基本重心的辨认和重复,而次序性则在于深化所学的内容。

2.3次序性

《海报设计》课程的次序性侧重于学习经验的逐层深入,某些学习经验必须在另一些学习经验之先。如学习《图形创意》的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先于《海报设计》的创意表达,《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课题先于《海报设计》的合成设计课题。因此,次序性是指内容表达的次序,可以是课题的次序,也可以是长期的学习内容序列。在已实施普及个性化教育的社会里,艺术学科学习者的个别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完全以学科内容和逻辑为主要考虑的次序性已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因此,《海报设计》课程建议采取折中的做法,就是在学科知识的次序性和学习者认知的次序性二者的基础上做考虑,使课程更能切合实际的需要。

2.4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海报设计》课程的水平联系,能把《海报设计》的学习应用到其它科目的学习领域上。如学生学习素描速写技能的同时,能够应用这些技能于图形表达、创意草图和其他有关的科目上,使学习者把不同层面的学习作有联系、有意义的统一和连贯。关联性是把《海报设计》课程中的不同概念、技能、价值等做水平的有意义的联系,虽说最终关联的工作由学生自己负责,但课程的联系作用能促进学习的过程,从而提升学习的效能。一般来说,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关联性较易于在第一学年至第二学年的学习阶段中进行,第三学年至第四学年阶段的实施会视分科教师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而定,弄不好的结果是时间和精力的虚耗多于实质的教学回报。简单来说,《海报设计》课程的关联性有两大考虑,一是不同科目内容的结合,《海报设计》是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编排设计的结合;二是学习者的共通能力的培养,重点在高层次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后者需要关联课程之间的学习,在共通能力的层面上做组织工作,更要教师之间紧密合作。

2.5平衡性

在平衡性的《海报设计》课程里,学生有机会掌握知识,并内化及应用这些知识以适于他们的个人、社会发展的学习目的。所谓的平衡性,就《海报设计》课程的发展而言,只是相对的。当我们致力于《海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经验的本土化和个人化的同时,却又同时计划一个以大多数学生为对象的课程大纲,这实在陷入了困境之中。今天的《海报设计》课程平衡性未必等于明天的课程平衡性,而时代的转变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都是对课程平衡性的意义产生不同的理解。有关《海报设计》课程的平衡性确实不容易有清晰的标准,但在课程实践中有三点是肯定的:①《海报设计》课程应是整体性的、开放的而非零碎的拼合;②课程应从多元共生的角度去考虑,而不必只是考虑一时一地的权威而绝对的经验和知识,也应从学生就业、社会发展等角度去考虑所应包括的学习范畴;③要保持灵活而具弹性的宽容度,让不同的教师、学生等有相对的自由度去讨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经验并结合不同的观点以规划课程。

2.6学理的组织

不同的课程组织,便有相应的学习脉络以供学生学习。《海报设计》课程如何从实际的教学处境考虑以达到课程的目标是重要的一环。在学术味道较浓的《海报设计》课程中,《海报设计》学理顺序性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教材的编排、学习的进度、课程的深度等,都要利用学科本身的内在知识及逻辑发展来组织课程:辩证法美学原则,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弗洛伊德潜意识精神分析与想象创意,荣格集体无意识与象征。让学生由浅而深地学习。在以学理顺序性为主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必须注意学习内容的先备知识,注意学习者的智性和感性的累积性发展,这样的《海报设计》课程才会有效。若仅以辩证法美学原则等学理展开,很容易令课程的运作脱离教学的现实需要。

3《海报设计》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

《海报设计》课程的广度、延续性、次序性、关联性、平衡性、学理的组织等,是我们设计该课程不能不考虑的要素,其中以延续性、次序性和关联性的概念发展得最早。《海报设计》课程设计兼从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习者的创作心理发展程序二者去考虑,因此强调次序性、关联性和平衡性在《海报设计》课程里的重要性。由于《海报设计》课程设计不断被完善充实,课程组织的要素考虑得更为合理。除了以上沿用的要素之外,从课程设计的维度或者课程内容的组织来考虑,还有课程的广度和平衡性。就具体而深入的学与教而言,学理脉络的组织则是相当重要的要素。如果从微观教学层面来考虑,则《海报设计》课程广度、延续性、次序性、关联性、平衡性要素更多是从教学资源配置的层次出发来组织课程;如果从学科的层面来考虑的话,则要规划不同的学理脉络以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展开研究。在《海报设计》课程设计的范畴里,有两个组织方向,就是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如果把广度、延续性、次序性、关联性、平衡性、学理的组织这六项要素纳入课程组织之内以呈现其相互关系的话。《海报设计》课程的纵向组织是指学习经验做层次上的有序组织,使学习者能层层深入地学习,而学科知识也有它的逻辑演进序列,因此,垂直组织重视的是学习经验的次序性和延续性。横向组织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做有组织的联系,组织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课程组织要素,有它们各自的重要性,而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的交互影响,为所设计的课程组成新的组织架构。

4小结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 单片机 教学 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单片机课程是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机电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专长。而单片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

1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涉及单片机方面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单片机课堂教学、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而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在单片机课堂教学中,主要介绍的是单片机片内资源、程序设计及接口电路。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些问题时,缺乏感性认识,对片内资源的应用、程序的执行及接口的意义总是有些不明就里,甚至有些学生在学完课程后,还不知道中断服务程序是什么时候开始执行的,其原因之一是缺乏某种有效的演示方法。即使在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光有几幅幻灯片还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在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实验箱或实验成。课内实验主要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主要是:连接导线一运行程序一观察效果。学生按部就班做完实验后,对实验的具体硬件电路和程序编写却知之甚少。比如问及本实验中包含哪些模块或芯片,或某条语句的作用等,就无法回答了。一旦实验出现问题,原因查找更为困难。如存在实验箱和使用软件的通讯问题;实验箱本身的线路通断、焊点虚实及芯片好坏等问题。由于实验箱系统比较大,维护也很困难。因难以对损坏的设备维修,只能更换设备。

使用实验箱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设计只能在现有系统上完成,使得很多设计结果有些牵强附会。学生也不能针对具体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对于可以简化的问题,也以为只能通过总线模式来完成,误认为无论是怎样的系统,都得设计成一个庞大的结构。对于学生的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在原理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实物。这时原理图的正确性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原理图不正确,就会给以后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多问题,甚至做出的印制板不能用。另外,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设计过程中容易造成器件和仪器仪表的损坏。故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需要购置的元器件数量增多,开支增大。

2 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2.1 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企业单位对单片机应用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Proteus等仿真工具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借助Proteus的对CPU和电路强大的仿真能力以及丰富的资源库,可以有效替代硬件仿真器进行先期的软硬件调试。等到仿真结果基本理想时再进行实际的硬件调试。这样的开发过程不仅高效,而且会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这对于解决实验室资源紧张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2.2将Proteus引入单片机课堂教学

在单片机课堂教学中,首先,采用Proteus可以进行实例演示,增强教学生动性和直观性。比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典型的应用系统,如流水灯、交通灯、数字钟及LCD显示等实验。让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明白一个完整系统的含义,清楚单片机在一个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应用情况。其次,采用Proteus有助于明确概念,解决难点。在单片机教学中,P口作为准双向口的这个概念以及如何应用是较难掌握的一个问题。还有如中断如何产生,LED灯的位选和线选如何区别,串行通信如何实现等等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都可以通过Proteus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清楚。而且,Proteus具有用色点显示芯片管脚状态的功能,教师可通过单步调试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引脚的高低电平变化。另外,也可通过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和发光二极管进行观察。还有,Proteus也有助于理解指令含义。通过改变某段程序或指指令,观察运行效果,从而理解语句含义。

2.3用Proteus改进单片机实验教学

单片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实验环节的教学应引起高度重视。而单片机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有限,使用实验仅停留在演示性及验证性实验的层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应用Proteus所提供的元器件模型和外设模型按照实验内容来设计原理图,再利用仪器仪表的输入输出效果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这样,学生一方面了解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电路结构,锻炼了编程技术,也学习了仪器仪表的使用,提高了设计水平。

2.4用Proteus单片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首先应用Proteus自主设计仿真,在设计硬件电路时最好能考虑实验箱的资源状况,以使仿真的结果可以在实验箱上实现。等编程调试通过后可以移植到实验箱上实现,验证实物效果。在进行毕业设计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自由选择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方案的可行性之后,由学生在Proteus中设计硬件电路,编制程序并调试。等仿真成功之后,再购买元器件进行电路焊接、系统调试和程序固化,最终每组独立完成一件作品。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因方案不正确所造成硬件投入的浪费,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元器件的损耗问题。而使学生实验能力和开发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

Proteus仿真软件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利用Proteus提供的可靠的虚拟仪器和仪表,不但经济优势明显,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但必须指出,仿真不能完全代替实物,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抛弃已有的教学模式和实验手段而仅仅依靠虚拟的实验环境。只有将Proteus的仿真结果应用于具体电路系统,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软硬件综合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6

国外对微课程研究较早,也较为系统,其资源呈现方式更为多样化,随着可汗学院和TDE-ed这些世界知识微课资源网站的建成,微课程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而我国对于微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概念阐释、特征解说,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微课程的设计理念、设计模式与策略,以及如何评价微课程等方面的探索较少甚至是空白。本文试图填补微课程制作与设计原则研究方面的空隙,在明确微课程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微课程制作与设计原则。

一 微课程的由来

早在1960年美国依华大学附属学校和斯坦福大学为推动学校资源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学生学习兴趣,分别推出了微型课程(又被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进入90年代,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勒鲁瓦.A.梅格鲁( LeRoy A.MeGrew)教授提出“60秒有机化学课程”,目的是在诸如舞会、搭乘电梯等非正式场合情况下向非有机化学专业的人士传播化学知识。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实施了微型课程(Micro Lessons)的项目,其课程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教学目标单纯而集中,且较为重视课程资源的完善和学生学习情境与活动的创设。这种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架,又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教学支架。之后,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 - 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2004年7月,英国又启动了时长为15分钟的教师电视频道,并积累了长达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6年哈佛大学推出“8分钟教学视频”;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提出“一分钟课程”,正式提出“微课程”概念,并对微课程的设计提出要求。

二 微课程的内涵

(一)对于微课程的基本理解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世界迅速走红,特别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落实,我国欣起了微课程研究的热潮。那么,什么是微课程呢?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微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课”,所谓“课”是指“有计划的分段教学”或“教学的时间单位”,因此,从“课”的角度解释微课程,其内涵即指短时间的教学活动全过程。持这一观点的如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他认为微课程即“阐释某个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这个在线教学视频是指30秒到20分钟不等,内容包括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等,可通过PC、摄像头、手机、DV、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短视频。

也有学者认为微课程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课程”,所谓“课程”是指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环节的总和,因此,从“课程”的角度定义微课程,其外延应该包括微视频、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流程。持这一观点的如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他认为微课程即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且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这个小课程的媒体格式有微视频、音频、PPT、文本等,但不管什么媒体格式的微课程,都要与学习单元、学生的学习活动等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微课程。31中小学微课程研究专家胡铁生也指出,课程是指以5~10分钟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和微反思在内的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不管从哪个角度定义微课程,我们可以归纳出微课程的核心元素:(1)一段短时间的教学视频或音频;(2)教学内容是围绕某个特定的知识点的,这个知识点一般是重难点;(3)完备的教学设计;(4)具有流畅的网上学习平台和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5)允许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6)适合于移动学习。

(二)微课程概念理解中的误区 基于微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在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实践过程中会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把微课制作视为一个技术开发过程

微课制作只有教育技术人员才能做。微课确实需要技术支持,特别是教育技术的支持,但微课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课程资源类型,因此,微课的制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下的精细创意的教育设计的产物,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工作,制作微课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这个人就是教师。

2 把微课视为课堂教学的截选,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课例片段

其实,微课,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课程,其初衷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其内容是高度浓缩又相对完整和系统化的。中小学微课研究专家胡铁生指出,微课的设计制作理念是“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包括一段精彩的5—10分钟的教学视频,以及与视频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源,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和微反思(胡铁生)。而一段截取的微型视频,从完整性来说,它缺少了微课必备的配套教学辅助资源,即便是作为微课中的核心成份——教学视频,不管它是课例片断、微型视频还是微型讲座,如果它时间虽短,但内容不集中,不考虑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微视频。

3 把微课制作的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特别是拍摄和后期编辑上

比如购买价格昂贵的拍摄仪器,过于追求画面的清晰,导致在微课制作中后期编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其实,真正制作微课过程中,微课内容的主题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才是核心环节,忽视了这些核心环节,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将不佳。

4 把微课程制作与设计视为教师个人的事

胡铁生指出,微课程资源除作为核心部分的微视频外,还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6个方面的配套资源,微课程资源只有融人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微课平台或系统中才可能被广泛利用,否则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此,开发连贯性、完整性、系列化微课和学科化微课将是未来微课的发展方向,而系列化、学科化微课的开发与设计更需要团队协作,教师个人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式的开发只能使微课程建设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微课程的制作与设计原则 目前关于微课程制作与设计原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主要从谈移动学习的角度谈其设计原则。如Ally提出移动学习的三条设计原则:(1)内容呈现的有限性和有意义性,即适应短时记忆的有限性,移动学习的内容呈现应以5—9个有意义的模块内容为主;(2)尽量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概念图或知识网络,而不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3)采用始前教学策略,即提供课程的总体框架,以便学习者在每个片断化的学习中能把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相联。克拉克( Clark)和梅尔(Mayer)提出六条设计原则:(1)多媒体原则:使用较小的文本块和弹出式窗口呈现图片;(2)音频原则:以音频代替文本,且尽量减短解说;(3)接近原则:把相关性的内容以链接形式联系在一起;(4)精简原则:避免出现重复的信息(包括语言的重复);(5)精确性原则:不要使用任何与学习内容或情境不相关的信息,包括插图、音乐或环境噪音等;(6)对话性原则:在屏幕上设置小图标以引导学习者,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称的旁白或文字与用户进行对话。

国内学者顾凤佳提出五项微型移动学习课程设计的原则:(1)最小模块原则:每门课程应由5~9个有意义的、连贯的内容组块组成,以便学习者利用零碎学习时间进行学习。(2)多样化原则:包括版本多样化和内容多样化。版本多样化即同一内容设计成不同格式,适用于不同终端设备,既可能在功能型、智能型、触摸屏式手机上应用,又能在笔记本电脑、音频设备上使用。内容多样化是指要设计多种学科的微课程。(3)互动性原则:在微课程设计中应设计互动性、协作性、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以利于学习者批判性、创造性、协作性地完成知识应用过程。(4)快乐体验原则: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应让学习者伴随一种更自由、开放、快乐、愉悦的体验,要求一是所设计的活动要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并能引起其兴趣;二是采用文字、声音、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三是界面设计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使之更简单、便捷、高效化。(5)个性化原则:移动学习为教师个性化指导提供了条件。

笔者认为,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原则应包括:

(一)知识性原则

微课程要传授某一学科的知识点,知识性是其内在属性,也是评价微课程质量的标准之一。知识性原则首先要求所选择的主题要有意义,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于制作成微课程,只有某学科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才适合于制作成微课程,一些课程中的概念,在现今“知识离我们的距离只有一根鼠标多”的网络时代,知识大多可通过网络查找获得,因此这部分知识如果制作成微课就没多大意义。另外,知识性原则要求微视频中教师授课要有完整的结构,如要有引题、内容讲解、小结,及体现主题要求的练习。引题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入主题学习,内容讲解是核心,小结是为强化所学内容的知识性,练习为巩固所学知识,几个环节缺一不可。

(二)兴趣性原则

微课程最主要功能是服从和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干扰——如网络游戏的诱惑、网上购物的冲动、浏览各大新闻网页的习惯等。微课程要内在驱动学生者自觉排除外在干扰因素,专心于微课主题的学习,兴趣的调动和维持显得很重要。因此,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从主题选择到内容呈现形式及配套资源的建设等,都应该有助于调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所选择的主题要具体、实用,并用幽默、精练、点睛式的语言呈现出来,以便立刻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工程中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春江花月夜:为什么月亮能够代表我的心?》”“十句话谈论天气”等都是较好的微课主题;内容呈现形式上,要从学生视角出发,考虑微课使用对象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呈现形式。国外较成功的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素,如TED-Ed提供的微课程内容呈现形式除真人讲解演示外,还采用了电子黑板、卡通动画等,呈现的界面生动多彩,内容简短精练,非常符合中小学生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可汗学院为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在配套资源建设中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地图和自定学习计划,知识地图把零散的知识点用网络地图的形式串联起来,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路径。学生自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用户作为自己的教师,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及测试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学习计划。在学习和测试结束时,网站还制定了一套“成就”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颁发“勋章”,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微型化原则

不管把微课程视为一种资源类型,还是视为一种教学活动,微课程与其它类型的教学资源或学科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微”字,有学者指出,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故事、微内容、微问题、微研究,一事一议,一事一课,内容直指具体问题(黄建军等),因此,课程设计与制作中必须突出“微”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微”,即微课程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0分钟,目前我国微课大多在5~10分钟之间。这符合心理学上人的短时记忆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有效学习时间是1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开始分散,知识的遗忘速度变快,因此微课程制作和设计中要把握好“微”的时长特点;二是内容“微”,内容“微”体现在所选的主题小而具体,内容设计最小模块化。在主题选择时要注意,所选的主题应该小而具体,如“PPT字体的选择”“网分搜索的技巧”“英语单词记忆秘籍”“电大学员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等小而具体的主题比较适合制作成微视频。相反,一些需要持续进行课堂讨论的内容、需要深入学习知识的课程、比较复杂的知识等都不太适合制作成微课。当然,这里强调微课程的“微”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少,而县指内容精简凝练,是精简和浓缩。

(四)移动性原则

微课程提出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移动学习,使学习激动更为便捷化和随时随地都能发生,因此,移动性原则也是微课程设计和制作的原则之一。移动性原则体现在微课程资源——包括微视频和辅助资源,既可以通过PC进行学习,又适合于微型嵌入式系统的学习。通过PC进行学习即通过远程网络下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进行学习;微型嵌入式系统的学习是指基于智能手机、PDA、超小型上网本等设备的学习。移动性原则要求微课程建设中的资源格式,特别是微视频格式应该适合利用这些移动终端来学习。

参考文献

[1]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 研,2013(9).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J].中国教育,2004(4).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生信息技术,2013(4).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卟广东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