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学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学课程设计范文1
一.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的含义
阅读教学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教和学从阅读的角度来进行,但是究其根本,我们要依据语文的课程标准来作为我们的教学依据,其特点是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步骤性和过程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语文的阅读实践的目的。
2.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其思想
阅读教学是一种感受式的教学,其目标和思想都充满了人文化,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将学生情感体验的注入,发掘其作品的本质,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能够做到独立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一定的阅读和思维逻辑,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培养高尚的情操。
其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自我为主体,培养阅读能力和语言的获取和积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3.阅读教学的实践
阅读教学在其实践过程中,充分的注重了阅读能力和人的结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注重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
二.小学高年级下的阅读教学课程设计的研究意义
1.学生是真正的主体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认知能力,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阅读感受。阅读教学以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不再过分的强调知识性,规律性,灌输性,而是以学生的一种主动性去阅读,主动的进行学习,主动的探求知识,以创造性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语言,真正让学生是自己的主人,而避免了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弊端,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2.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心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到阅读教学是一种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冲击,但是阅读教学相比课堂教学来说,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质,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形成一种健康的阅读心理,阅读的动力在于我们本身对知识的渴求,在于我们对书本本身的兴趣,而阅读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强化了我们的这种兴趣,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3.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
阅读教学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情感感受和体验,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以其独特的感受领悟作品的真谛和意义。每个人对于作品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学生在作品中找到自己所缺乏的所需要的,并将其中的道理指导自己人生的实践,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体验,通过这种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念,树立目标和人生理想,而教师对于这种个性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也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对于阅读教学方法的产生,可谓是优势居多。它不仅帮助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帮助教师找到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新方法。这种教学上的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步性的思想同样也反映了我们对于教育和教学的重视,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跟进新的思想和潮流去发掘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并用于实践。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不再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过程。本文就这些方面探讨了其研究意义,凸显了其重要性,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将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志达.高效学习 实效提升――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1期
[2]缪梅华.高效学习 实效提升――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4年09期
小学教学课程设计范文2
一、以实践为取向的客观必然性
1.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迫切要求强化教育实践,并围绕教育实践构建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小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不同于大学教师及一般科研工作者,实践性课程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直接指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基础。有学者提出,小学教师技能的复杂性和专业指向性正是存在于学科专业技能与教育专业技能的相互结合及综合运用上,这是最需要技能的地方,也是外行者最不容易做好的地方。“教师的专业性不是建立在严格、科学、确凿的一般性原理之上,而是以教师个体化、缄默式的‘实践性知识’来保障的。”[1]小学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特殊性在于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小学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的儿童,其人格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经验性和缄默性等特点,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传授是获取不到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个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从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中而获得,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要求强化实践环节。教育部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规定,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时间为10周,其中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等4周,教育实习6周。教育实践要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方案中,教育实践仅仅占了总学时的8%。实践环节所占比例很小,且时间安排过于集中,会使许多未来的小学教师在短暂的实习生活中,还没有来得及体验教师的角色特点,甚至还没有学会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就面临毕业上岗。更有甚者,有的院校对这短短的10周也不能保证其效果,对教育实践的要求笼统而盲目,管理考核方式简单而不负责任,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只要返校后交上一张实习鉴定表就可以了,而不去过问实习的过程与效果,实习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在这里,教育实践仅仅被视为教育见习、毕业实习,而且见习、实习只是作为一种活动存在于课程计划中,而没有上升为课程来建设,也没有对教育实践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样就会使未来小学教师面临着这样一种境地:学理论的时候,没有实践的体验,且理论课也极少是关于教学实践的;进行实践的时候,缺乏理论的指导,重复工匠式劳作。因此,拥有足够的实践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基于实践设计教育理论知识,是未来小学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必由之路。
2.现行小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计存在诸多弊端,需要我们重申教育类课程设计的实践取向
我国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也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教育专业课,诸如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课程理论、教学论、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外语教育学等,也安排了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等的教育实践活动。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长期以来,高师院校教育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囿于理论取向,更多倾向于纯理论层面的思辨探讨,对一线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缺少及时的关注和必要的提炼,严重脱离了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实用性太差,给人以“纸上谈兵”的印象。各院校把学习的目的确定为获得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并以书面闭卷考试的办法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结果是,开设的教育专业课越多,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就越大,就越不利于从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背过几个教育概念和教育条文,教育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十分缺乏,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和管理班集体能力等训练不够,结果使许多师范生毕业后不会备课,不会做教学设计,口头表达能力差。最起码的教学技能都要从头学起,挫伤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课程实施中,实际教师授课也多是“原理”的解析,致使许多师范生只能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学习的实际结果是,学生可能积累了一大堆理论术语,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非常淡薄。
3.围绕实践设计小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是打造小学教师职业新形象的必然选择
纵观各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教师的职业形象经历了两次观念性的转变,即由最初的“知识拥有者”到“技术熟练者”再到“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变。1983年舍恩(Schon,D)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提出了教师从“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家”的专家形象的转变。在舍恩看来,传统的以“技术理性”为支撑的“技术熟练者”的教师职业形象正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行动者”为支撑的“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职业形象。[2]笔者认为“反思性实践家”是小学教师的理想形象,是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追求。“反思性实践家”应同时具备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他的实践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自觉、理性的实践;另一方面,他能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思考、去反思。在一定程度上,目前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处在培养“知识拥有者”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3]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观念支配行为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才能使教育行为得到实质性改善。另一方面,教育行为的实践性、操作性也存在着并非与理论完全对应的技术性、技艺性。因此,要培养“反思性实践家”,必须基于实践,构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二、以实践为取向的小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教师,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较强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
2.设计原则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师范生终身发展的视角,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打破传统教育理论课的学科界限,将教育实践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注重实用”为设计原则,对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各科教学论、教育科研、教育见习与实习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从目标、内容、作业方式到评价体系都进行重新定位与调整,突出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师范性、实用性、层次性等特点,建立起小学教师教育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一体化的教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小学教育对师资培养的要求。
3.内容体系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产生背景看,其设置只能归类于按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专业分类体系,其专业知识主要应当是按职业特征和职业需要组织,并且以能解决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可能会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4]因此,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主要应当按小学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需要加以组织,并且要以能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可能会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应怎样组织知识内容,组织怎样的知识内容就应有怎样的课程设计。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注重实用”为整合原则,打破原来各教育理论学科间的界限,构建起纵向由小学教育与小学生、小学活动、小学班主任、小学教学(包括小学教学实施、小学教学理论)、小学教育科研五大模块组合,横向由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理论、教学法指导、微格技能训练、教育实践五大部分演进的一体化教育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的思考与期待
实践的教育类课程设计强调实践性,并不是要削弱理论学习,而是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划分,增强理论的针对性。鉴于目前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该课程方案的实施会受到师资、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才能落到实处。
1.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在高师院校,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计划中尽管也将教育见习、实习纳入其中,但并没有真正将其作为课程来建设和管理,而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教育环节和普通的教育活动来看待。新的课程设计将教育实践纳入课程体系,突出开放式的课程理念,以能力为核心统合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它的实施要求在观念上必须破除传统的片面追求教育理论体系完整性、学科知识全面性的想法,在不削弱教育理论课程实质性分量的前提下,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实践为中介,使师范生获得未来职业必需的实践性知识和智慧。反思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等学科的教学,各科教师由于比较关注自己讲课的系统性、条理性、逻辑性,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沟通,教学似乎仅仅为了传授教材,教学已退化成了一种技术,究其实质是一种培养学科工作者的目标取向,这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和小学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实践为取向的教育类课程设计,就是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及要求,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为原则,突出案例教学、探究性学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使之更符合小学教育实际。
2.打造“双师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懂理论、又通实践,且有丰富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打破原来各学科的界限,按照一种新的体系或组织方式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既有一定的理论品性,又有强烈的实践情怀,它强调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联系,强调高校与小学、高校课堂教学与小学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它对教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理论知识,而且各学科知识必须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必须更加广泛地学习和了解各科教学法的知识和理论,具备娴熟地进行小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具体而言,原来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的教师,就要深入到小学中去,增加实践方面的知识,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做一个称职的小学教师;原来从事教学法教学的老师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做一个合格的教育理论教师。换句话说,从事新的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变教师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和小学教育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改革管理模式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6]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和走向。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得以建构。所以,对教学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调整课程计划,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使学生的教育实践成为一系列经常性的、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的活动。过去那种关起门来学习教育理论的方法必须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开放。此外,还必须改革考试评价机制,改进对任课教师的管理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2]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曹惠英.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质[J].师范教育,2004,(2).
[5]黎婉勤.综合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优势、问题及发展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小学教学课程设计范文3
相关政策与文件
开设一门课程,必须依据有关政策法规。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文件主要有三个:一是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份文件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文件明确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性质――既是一门国家规定必修课,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部分。二是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份文件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在3~9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且“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总课时数的16%~20%”,这也意味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数有上限规定,但具体的课时数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进一步限定。三是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份文件第一次从课程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总课时数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但由于该文件出台时间较早,有些内容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后,相对滞后于教学实际,在实际执行时需要灵活处理。
制订课程方案与课程目标
浙江省从2002年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课程改革。在制订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时,考虑到当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刚刚起步,并没有将信息技术课程合并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而是规定了其独立的开课时间和课时数:小学3~6年级,每周1课时;初中7~9年级,每周2课时。一般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在20周左右,除去一些学校活动,每学期至少能保证15周的上课时间。这样,在小学阶段,3~6年级8个学期至少共有120课时的信息技术上课时间,远远超过了《纲要》中规定的课时数,体现了浙江省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虽然《纲要》中已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给出了建议,但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将其适当地调整和细化。我们在设计本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兼顾现实基础与超前性要求。由于硬软件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信息技术与生活应用又密切相关,家庭计算机拥有量越来越高,因此应以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以三维目标为准则,以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配置情况为基础,适当超前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使其尽可能地与社会发展同步。
二是兼顾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及城乡差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课程开设也将越来越规范,因此,为与初中课程进行衔接,需要对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城乡差异在我国还比较明显,农村无论是计算机普及程度还是师资水平都与城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课程目标既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又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掌握。
三是以最基本的技能为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测性。由于小学阶段是信息技术学习起始阶段,因而必须以最基本的技能、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作为基本目标。在目标描述上,要尽量明确、有可操作性,能让教师一目了然。这也便于教师对照目标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以上原则,在《浙江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2001-2005年)》中,我们提出了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即到2005年,所有中小学都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根据这一目标,浙江省在2002年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时,就开始同步考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立,规划课程方案,同时提出,要按照“技术培养”和“能力培养”两条主线来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技术线:从有关信息技术及其工具使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角度来考虑。
能力线:从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来考虑。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及信息技术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具有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运用鼠标、键盘等计算机外部设备。
掌握文字信息处理方法,能运用文字处理工具为生活和学习服务。
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制作方法,能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表达一定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和要求
依据《纲要》等有关文件的要求,本着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原则,我们从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所常用的功能中抽取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从而明确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培养的基本信息素养,最终确定了以下三方面的主要教学内容。
一是有关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的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的熟悉和使用、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鼠标与键盘的使用、网络浏览器的使用等。
二是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与生活、信息伦理道德等。
三是有关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基本技能。包括:文本与图像信息获取方法、文本信息处理方法与技巧、简单图像信息处理方法、音视频信息的简单应用等。
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并参照其他学科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我们对3~6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划,每个学期的主要内容。
各学期的教学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基本涵盖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各方面的要求。
设计和编写各年级教材
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设计和编写各年级教材了。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材在体例结构上,一般以“单元”形式呈现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以“课”作为最小的组织结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也不例外。这种形式既便于教师把握教学要求,也便于控制每课时的容量。在设计和编写教材时,还应体现出课程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体现出课程特色。在设计和编写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1.规划设计能力
之前的很多信息技术教材被形容为“软件说明书”,而且无论是对成人的培训教材还是小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技术课程后,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编写信息技术教材时,必须体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小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模仿,也喜欢模仿。往往教材或教师的范例是怎么做的,学生的作品也差不多是怎么做的。这样教学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他们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做,而不会自己设计创作。在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从作品设计开始,对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能力进行了探索。从3年级用画图软件开始,就渗透了设计思想。如3年级上第9课《花香满园》这一课,主要学习利用“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翻转等功能,快速画一些相似图形。教材中提供了两种花形,并特意预留了空白让学生设计,让学生先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画花,再动手在电脑中画。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画出来的花就更加五彩缤纷、各具特色了。随着年级升高,教材中还不断地渗透了各方面的设计能力,如4年级在学生学习文字处理时,增加了作文集、电子小报的设计;5年级在学生学习演示文稿时,增加了多媒体作品的设计;6年级增加了各种研究报告的设计等。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才有可能创新。
2.文件管理能力
在信息素养中,有一项很重要也很实用的能力,那就是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一个有着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也是有条理、有良好习惯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从最简单、最常用的文件管理着手,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存放、整理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浙江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对于文件和文件夹的学习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从3年级上册学习画图开始,到6年级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的结束,教材始终强调文件的合理存放和管理。当学生在3年级做出第一件作品时,教材就渗透了文件的合理命名方式,同时也给教师一个应注重培养学生文件管理能力的提示。4年级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文件夹分类整理文件的习惯,5年级和6年级则通过各种任务进一步强化文件管理能力的养成教育,通过不同任务、不同方式强调文件管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文件管理方式。
3.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很迅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的更新速度也相当快,而教材编写一般需要经过策划、编写、修订、审定、出版、发行等一系列过程,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这就导致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如果学生只会使用教材中的技术,就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对于一些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工具的教学,就不能单纯地就软件来讲操作,而是要精选一些常规的、通用的、一般性的方法,以及能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
如5年级下第3单元“动画天地”,教材用4课时,从认识动画到简单动画制作,介绍了GIF动画的制作方法。由于GIF动画是典型的逐帧动画,学生利用GIF动画可以相对容易地理解动画制作中最重要的关于“帧”的概念,因此在编写教材时,也突出有关帧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技能,为将来学生学习其他的动画制作方法打下基础。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以上所讨论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还有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小学教学课程设计范文4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技能和知识,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在课前要尽可能多地去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预设尽可能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而实验材料的有效选择对实验和探究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实验目的性的认识,提高实验探究针对性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认真研读科学课程标准,了解本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的目的,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先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的教育。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做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现象等等。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如:小学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时,教师拿出一把尺子,说:“尺子与音高有关系吗?”,一生说:“有,尺子长声音大,尺子短声音小”。另一生说:“尺子伸出多,声音强,尺子伸出短,声音弱”。显然,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结果,实验设计无法进行。实验时,学生把握不住观察重点,汇报时众说纷纭。其实,教师在开始前应让学生仔细审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探究的重点是什么?什么是音高变化?尺子怎样发出的音算是高的,怎样的音是低的?这样学生一般就会明确实验的目的,后续的实验才能展开。
二、重视学生的实验假设,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在实验活动前,有一段时间是对实验进行假设。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假定的说明。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假设有依据的关键。如:让学生提出“苹果为什么落地”假设前让学生进行了如下的活动:1、让玩具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推或拉)2、指定学生接住老师扔来的苹果(思考苹果是怎么到你手上的)上述两步目的是在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继续做小实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各种物体在没有人为施力的情况下,最终都落向地面。学生就会自然地作出结论:苹果落地肯定是受到了一种力的作用,这种力是竖直向下的,可能来自地球的吸引力。
教师让学生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了用学生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
三、提供高效的实验材料,提高实验的实效性。
良好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实验材料的自身不足会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效果。那些材料是属于真正有效的呢?首先,材料要保证科学性:如在摆的研究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取问题,教材推荐用大小不同的两种螺帽表示不同的两种重量的摆锤,当摆线一样长时,实质上摆的长短却是不同的,换上沉浮实验盒里的小吊桶,里面分装塑料块和金属块,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其次,材料要简明:科学探究的材料构造要简洁明了,要尽量控制影响孩子们探究的干扰源。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是简洁明了。可以用5个材料说明的就不用6个,能用简单材料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材料。如《压缩空气》注射器就是一个有利于学生集中探究目标、专注地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找根据证实推测的实验材料。第三,材料要有兴趣性:小学生对新奇事物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空气占据空间》,教材用纸被压入水中而不湿进行实验,一方面易影响结论,再则也不卫生,改用乒乓球沉浮可更直观也有趣。第四,材料要有结构:根据活动目标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使活动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的活动二:改变浮标的沉浮。老师在几次试教中在材料的控制上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材料1:浮标内不加任何重物,怎样让它沉下去?(学生自然想到加重物,虽然浮标也沉下去了,但它同于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改变玻璃瓶的沉浮属于同一思维层次。材料2:浮标内已放入重物,但易取出,学生受前思维的影响,取出重物,这样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材料3:浮标内有重物,但被封住不易被取出,但可以拉长(改变体积),学生终于想到改变大小(体积)也可以改变沉浮。
四、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 保证有效科学实验
有效实验探究活动不仅是学生动手操作上的探究活动,还应包括思维上的探究活动。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很多事情,如计划制定、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汇报交流等,经常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有所侧重,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在安排学生探究活动环节上,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不仅能力强的学生要有时间探究,相对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如在《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一课中,涉及知识较深,相关因素多,过程复杂,既要求学生发展观察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把各种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概念。再从设计气象符号中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积极动脑的过程,仅通过动手探究是很难发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动脑的地方所花的时间考虑进去,才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五、精心的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有序性
精心设计好实验方案是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的保证。在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不按规定操作,导致实验现象出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前教师没有把实验的方案设计好或者是设计得不够合理造成的。
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调动探究积极性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
七、强调实验过程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小学教学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性教学;学科;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58-02
一、教学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0年达到26.5%,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 090所,开办会计专业591所,占54%;会计专业在校学生1 074 650人,其中本科373 763人(中国会计年鉴2009,2010)。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8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分层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教学型(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目标转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会计教育应当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定位各校的培养目标,本科会计专业应定位为一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潘煜双、杨政、曲吉林,2009)。对企业调查发现,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实务经验是非常重要的(陈小林、李涛,2010)。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89年第一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把终生学习能力概括为三个要素:技能、知识和职业面向。从中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实践能力。
二、会计实践性教学学科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会计实践教学有利于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着力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性教学。教育部2007 年1 号文件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要求增加实践教学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各高校广泛开展和研究会计实践性教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存在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研究和实施现状。近年来,本科层次会计专业的院校广泛实施了会计实践性教学。国内有大量的学者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了以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支撑的目标,实践教学突出系统性、定岗性,培养应用能力(韩传模,2009)。从职业道德、模拟实验教学、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对策(贾敬全,2009)。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介入,企业、学校、政府三方联动,是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赵秀芳,2009)。会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财经人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卢相君,2010)。国外会计实践教学强调重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建设多样性的基地主体。如加拿大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开设合作课程。
对国内外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会计实践能力构成专业核心竞争力,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材建设改革,通过社会资源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指导性的研究,奠定会计实践性教学基础。
2.存在问题。中国本科会计学科开展实践性教学较晚,其规律和特点的研究还不深入。存在以下问题:会计实践性教学效果差,流于形式;偏重对课程知识的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的目的性、系统性、连续性不够;过多强调单科内容,忽视整体课程的系统性;教学模式封闭,未形成各专业课程相互渗透的开放性实验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到市场中去检验做得不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表面化,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不足(中国会计年鉴2009,2010)。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
综上分析,以往的会计实践教学偏重业务数据的操作和账务处理能力,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训练不够,已不能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体系完整性、系统性不足,课程内容挖掘研究不够,缺乏层次和针对性,教材建设缺少生动性,不能全面反映各种复杂会计业务,实训业务缺少真实感;校外实习得不到扎实的学习训练;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理论性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的有机组合,不符合感性和理性紧密结合的认知规律,缺乏由初级向中级、高级的递进过程。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环境、系统组织、效果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相对薄弱,需要进行创新和完善。制约了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学科课程建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计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更多地注重了会计基础和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材编写,教学组织实施基本属于各专业课程的附属内容,没有来自学科课程层面的基础和指导。2004年,于玉林教授主编《会计实验学》,总结各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经验,探讨会计实验学新领域,构建研究会计实验学教学规律的会计学科,提出会计实验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指导会计实践性教学,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该著作在会计实践性教学理论定义、范围界定、教学环境、课程系统整合、效果评价等方面,笔者认为还存在完善的空间。
1.明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科层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学科课程建设必须服务于其培养目标,即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它是会计实践性教学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指导。本科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具备较系统的经济和会计理论知识、法规政策水平、实践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既要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会计岗位工作,又要具备通过历练后成为中高级会计人才的基础和素质,体现本科层次能力强、素质高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本科层次会计实践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到实际的过程,也不是校内单项实验、综合模拟实验和校外实地实习的简单叠加,更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而应把它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环节贯穿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系统的学科课程及其方案来统领和引导会计实践性教学,从实践理性的角度为学生学习会计理论提供感性体验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会计学概念、方法、理论获得较全面和较深刻的理解,并在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各项综合能力方面提升其发展潜能。可见,加强本科层次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决定的。
2.完善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框架构成、组织体系和理论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技术和方法论,应该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科学反映和充分揭示性。应具有规律性、整体性和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等特点,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层次关系。不应该是课程体系、模拟实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校外实习、教材建设等教学要素的简单加总,应是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系统和学科。依据会计学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应用教育技术学、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框架构成和组织体系,完善会计实践性教学学科建设,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方法和政策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是会计学科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
3.学科课程建设的内容应包括:(1)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科学定义、意义和理论基础;(2)会计学科体系、会计方法体系与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3)会计实践性教学环境;(4)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体系,强调整体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和系统性;(5)以会计实体(会计主体)和会计对象为主的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时空界定,包含一切相关的类化的对象业务;(6)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内容和组织方式;(7)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实训教程建设,充分揭示会计与会计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实质的关系;(8)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评价和质量管理。
4.学科课程建设体现实践的创新性培养。以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为导向,设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既要考虑专业能力,又要突出综合素质培养,淡化专业学科界限,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在组织形式上体现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认识论中的验证理解、提炼升华、解决问题的关系。在实验教材建设上,除了规范明确的核算内容,应该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探讨性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手段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运用跨学科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5.学科课程的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环境建设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保障和重要特征,从环境上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理论教学,将是会计教育值得研究和拓展的新领域。包括:(1)单项实践训练、课堂案例教学组织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结合。(2)中国传统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操作性和程序性的指导规范,如20世纪80年代国外兴起“商务模拟公司”。(3)校外单项项目调查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创造和运用社会资源打造松散型和紧密型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
6.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国际化视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必然选择。建立与国际化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塑造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熟悉国际会计规则和惯例,具备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从事会计工作、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玉林,程夏.会计实验学[M].北京:经济科学版社,2004.
[2] 潘煜双,张惠忠,刘勇.会计教育改革:理论探讨与经验总结——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会议综述[J].会计研究,2009,
(12):85-90.
[3] 盛明泉,王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机制:问题与对策——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会议综
述[J].会计研究,2010,(12):93-95.
[4] 中国会计年鉴[K].中国财政,2008:340-342,2009:421-458,2010:401-444.[责任编辑 仲 琪]
小学教学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错例教学 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做练习题的时候经常马虎,所以做练习的时候经常出错。此时教师不应该吵骂学生,而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错误的练习题。其实错误是人在探究学习中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资源,要巧妙地运用这个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错误并且纠正,透过表面看本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错例在学生学习习惯中的应用
(一)在对比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马虎大意、不仔细看题目、不检查作业等现象,这就使小学生经常做错题,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这种方式只会降低学生自信心,使其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使学生掌握了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专门找一个本子,把自己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并且将错误及正确的都摘抄下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哪里出错、为什么出错,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这个题目:妈妈买了一袋25kg的大米,一共花了70.5元,你可以算出妈妈每千克大米多少钱吗?
正确:70.5÷25=2.82(元) 错误:70.5÷25=2.02(元)
在这个例子中明显学生算对了答案,但是最后抄写答案的时候抄错了,导致之前的验算功亏一篑。这类学生属于马虎型,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自己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比教师平时批评教育有效,还可培养学生细心品质。
(二)使学生建立错题库学习
还有一种学生属于学习积极,但是自身基础不好,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导致教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其中出现众多错误等。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应该对其忽视,而应该想办法使学生打好基础,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平时经常出错的习题记录到一个本子上,按照知识类型对这些错题进行分类且统计,学生有事没事看上几眼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找出错题原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数学基础,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这个题目是从此类学生本子上摘抄的:
可以发现这位学生出现的错误是比较常见的,这种错误比较容易改正。在学生对此类错误进行改正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检查,还有其他问题要针对这类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使在改正题目的过程中养成检查题目的好习惯,并且掌握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
二、错例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中的应用
(一)运用错例对学生进行复习
教师可以收集整理自己班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将这些题目有针对性地作为复习教学资料,比传统复习提纲更有用。以此教师可以掌握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掌握知识的进度,了解学生哪些是需要加重复习的,哪些是需要带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着重复习。
错误:568÷8×7=568÷56=9……8
错误原因:由于受到先乘除后加减这一思维的影响,导致这道题目做错。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这道题目,对学生表示题目中只有乘除没有加减或者只有加减没有乘除,可以依次从左往右地计算。
(二)运用错题发挥教材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教师先让学生学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然后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现在数学教师一般都是一届带完带下一届的,所以对课本教材的熟悉程度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教师要在此过程中收集一些错误题目,从这些题目研究中创新教学方法,安排自己的教学进度,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如在对学生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时,学生常常出现以上我举的第二个例子中的错误。导致学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进行笔算第二部分的时候,书写方式没有掌握好。教师可以思考此问题,联系教材中的例题及题目计算过程,使学生先尝试性地进行计算,然后对此流程图进行仔细分析,并且与自己的计算方式对比思考,然后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此方面掌握得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以学生为主,根据每个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创建具有创新性及探索性的数学教学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课程错例教学方式为例进行全新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