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学就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管理学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管理学就业前景

工程管理学就业前景范文1

管理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管理学类专业培养熟悉我国经济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数量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管理科学研究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理论,具备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和优化模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管理学类包括的专业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

具体包括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军事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管理科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

管理类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企业相继出现,相应的对管理学类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地区,需求量更为紧迫。而中西部地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对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管理学不受各类组织形式的限制。不论是在竞争激烈的发达地区大城市,还是在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都能实现自身价值与专业价值。对比而言,大城市的市场规范比较完善,待遇起点高;中小城市则市场发展潜力大,锻炼的机会多。

工程管理学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高等院校扩招新增专业就业指导

高等院校新专业的产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招生扩招,促使我院与时俱进,根据建筑行业就业市场需求,于2007年增设了“建筑工程管理”这门新专业。如今,又一批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如何对新增专业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以新增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谈谈一些看法。

1 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1.1 就业焦虑心理 有的毕业生认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新专业,没有相同专业师兄师姐们就业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就业过程都是在不断地摸索中进行。他们感到就业前景不明,前途渺茫。在校期间似乎什么都学,但又学得都不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之后,发现所学无法适应单位的工作要求,更感专业知识的缺乏,进而对就业产生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毕业生顺利适应社会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

1.2 抑郁心理 作为新增专业的毕业生,学院给予了他们光明就业前景的设想,但是就业的残酷现实打击着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在盲目乐观与理想和现实差距较大的矛盾中徘徊。他们频频向其所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奔波于参加单位面试的路上,往往很少接到回音,在漫长的等待中,在希望与失落之间,他们的情绪开始低落,心情逐渐紧张而压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由此产生的挫败感又将加深抑郁。这些心理问题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1.3 自卑心理 与我院建筑工程技术或工程造价等传统优势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自我怀疑。当初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这门新增专业,自然对该专业充满了期待。在就业过程中,在看到传统优势专业的毕业生,不断有用人单位前来选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模样,便不自觉地产生了一定的攀比心理。越是比较,就越觉得自己所学的新专业是无人问津的弱势专业。这些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毕业生的眼睛,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广阔前景。

1.4 浮躁心理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面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这类毕业生往往没有主见,盲目从众,总是看着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之计。

2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选择新增专业的学子们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后,依然要面对就业的现实问题。这些学生和传统专业毕业生一样,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还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就业方面的思想观念亟待更新。

就目前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给自己一个恰当定位。认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是在是施工现场做管理者,而不是做具体实施者,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到了单位,是从基础做起,而且单位环境艰苦或没有待遇,甚至工作要求比较苛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他们极易产生跳槽的心理,更有甚者打算转行。其实,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要求建筑技术与管理能力相结合的,在基层锻炼可为以后自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毕业生好高骛远,往往忽略了这一基本环节。

2.2 新专业知名度低,就业推荐工作受阻 与传统专业就业推荐工作相比,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就业市场方面来说,对一些新专业,连用人单位也不甚了解新专业适用哪些岗位、新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哪些职业技能。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时候,才耳闻有这样一个新的专业存在。尽管学院有对新专业做了相应的宣传工作,但是效果甚微。

3 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优化新增专业的结构设置,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在扩招工作中应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特点,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整合教s育资源,优化新增专业的结构设置。此外,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内容:要加大引进力度,努力增加教师总量,确保新专业教学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强化新专业的教学管理力度,保证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及时总结新专业的教学经验,找准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并以此来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科学的安排专业课程;做好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开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利用多种宣传媒介,使新生都能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以及本专业的课程安排和毕业要求;各大高校应多渠道的了解市场动向,力求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给学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3.2 新增专业的毕业生应转变就业现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发展的观念 就业难,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毕业生不当的就业观念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包括:选择的就业地域多为东部发达地区或大中型城市;选择的就业部门和单位多为垄断行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上力求“一步到位”,过于重视初次择业等。鉴于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将转变这些学生的就业观念作为工作重点,尽量降低学生就业期望值,以确保其顺利择业。

3.3 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加强新专业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拓展视野,提高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 高校主要通过各班的辅导员来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这样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取决于辅导员的就业指导水平。对于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单凭以往的办学经验显然是行不通的,学校应加大对新增专业的宣传力度,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拓宽视野,转变学生陈旧的就业思想观念,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辅导员更必须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各大高校也要为辅导员提供参加职业规划教育专业培训的机会或平台,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学生一进入大学校园,学校就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及就业指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并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所有目标的具体措施。

3.4 学院领导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重视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龙头,高校中所有的教育工作都不能脱离就业这个最初的办学宗旨。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运用新的就业观念指导新专业毕业生就业。具体工作步骤如下:一是注重新增专业的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素质。二是学院管理者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提起高度的重视,做足新专业的宣传工作,加大新专业毕业生的推荐力度,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主动与对口企业取得联系,为新专业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三是学院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推荐毕业生。四是学院应努力开拓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五是重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各大高校可通过求职、就业讲座,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方面的技巧传授给学生,丰富其就业经验。

总之,就业工作一向是我院全局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中。不可否认,新增专业的设立为学院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契机。在就业市场需求日益细化的今天,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某些程度上可以满足建筑行业在这方面的需求。我们仍需创新工作思路,摸索出一条合适新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翠芬.高校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郭献芳,师涌江,吕广,翁维素,李慧敏.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实施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3]余桔云.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04).

[4]李华平.论扩招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工程管理学就业前景范文3

我是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审计系的。毫无疑问,国际审计学院是南审的第一大院,不仅人数最多,名号也最响亮。国际审计学院一共有4个专业:审计学、工程管理(工程审计方向)、ACCA,还有一个IAEP精英班,不过这个专业我不是很了解。

审计学是南审的王牌专业,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审计学专业了,但还是不能跟南审比。南审虽然不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对南审学生还是情有独钟的,所以就业前景很不错。

一般而言,审计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最高的,工程管理(工程审计方向)的相对要低一些,ACCA是来了学校之后自己报名考试的,考英语,考上就可以去了。不过个人觉得如果本来就在审计系的话,再报考ACCA就没什么意思了。因为能念审计系本身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人考ACCA班只是因为自己的本专业实在不行,想换到国际审计学院来,毕竟机会也多。像我自己,还有我身边一些同学都是考上了但是没有去。因为念ACCA很苦,花费高,也有一定的风险(不能考研),有很多人念了都想退回来。当然ACCA证如果考到了的话,那就是有了金饭碗啦!以上是我个人感觉,如果对ACCA很有兴趣的或是准备出国的学弟学妹可以忽略……

其他专业的话,像会计学、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审计方向)也是不错的。总之,我觉得如果念南审的话,还是念经济类的专业比较好,将来就业时的竞争优势也会大一点。

大一一进来,学的大部分是基础课程,如英语、语文、微积分、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什么的,到了大二开始学专业课,像审计学原理什么的。

南审有上进心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像图书馆平常去永远都是没有座位,自习教室里面的人也很多,“绩点哥”“绩点姐”也是一大把。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混混也是很简单的,但是那样的代价是你之后的整个人生。所以说学习才是王道,不管大学里有多少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是学习最重要。

在南审,考证风气很盛,在学校里到处都是为了考证而奋发的同学。除了英语四六级、江苏计算机等级、全国计算机等级、中高级口译证书,还有GRE、ACCA、CGA、CPA、CIA、GMAT等等等等,太多了,我自己都头脑发麻。考证不是坏事,因为一个一个证考到了,是将来找工作的筹码,很多证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但是不能让一张又一张的证书蒙蔽自己的双眼,变得太过功利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理智地去选择自己要考的,不要只要是个证就去考,那样你的大学生活也会因为考证而失去它应有的光彩。

这里再啰嗦一句,一进学校,会有各种培训推销,从中高级口译,到会计证、CPA……那些推销的学兄学姐一定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告诉你,早点考早点好啊什么的。但是啊,一定要慎重啊,千万不要上当啊,大一考证什么的都是浮云啊,你说你连基础会计课都听得云里雾里的,你去上什么CPA培训班啊?所以一定要谨慎,不要冲动,浪费钱还浪费时间的事情咱还是少做的好。

南审是非常非常美丽的!我觉得在南审拍偶像剧都是很不错的!学校就像是一个大花园一样,我总觉得很多地方就是为了谈恋爱而设计的。唯一的不好就是,没有一条直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再加上学校全是山路,不准骑自行车,走路去上课、吃饭就会很悲剧很悲剧……但是南审环境很好,空气质量也很好,生态也不错,有的时候甚至会有小鸟飞进教室里。

学校的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还有竟慧、竞秀楼,敏知、敏达楼都很新很漂亮,有空调,设施也很好。但是没有大礼堂,体育馆很破很小,浦新楼的话,夏天在里面上课就是折磨……

南审一共有四大宿舍园:澄园、润园、泽园、沁园。沁园是最老的宿舍园,主要是金审的同学住,国审院的同学大多数住在澄园,也有在泽园、润园的。设施最好的是澄园,一期是四人一小间,十二人一大间,独立卫浴,个人觉得这种是最好的了。二期是四人间,也是独立卫浴,是崭新的宿舍楼,楼下有新建成的商业街,有超市、奶茶店,有电信、移动营业厅,还有各种饭店。我住的就是澄园二期,但是比较偏远。从我们宿舍去竞秀北楼上课要15分钟,去浦新楼上课更是要翻山越岭,这一点也不夸张。泽园和润园有四人间,有六人间,如果是六人间的话会比较悲剧,因为是上下铺,不太方便,但是泽园和润园有地理优势,周围配套设施齐全,离食堂和教室都很近。

因为地方偏僻而造成的交通不便是南审人心中永远的痛,唯一可以送我们过江的公交车——浦集线是永远无法被超越的神话。虽然说现在正在建地铁,但是我估计等地铁建好了,我们也差不多毕业了,但学弟学妹们有福了。学校周围没什么,就一条小街,不过感觉很乱。镇上只有一家KFC,一家苏果。不过换个角度想,这样有利于你在学校专心学习……从南审坐浦集线再转地铁到新街口大概一个小时,浦集线底站是万达,也可以吃饭看电影逛街,还不错。

工程管理学就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国际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网络平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TU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4804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在国际土木工程承包市场上的份额逐步提高。2014年进入国际承包商250强的中国企业海外承包市场总收入达790.1 亿美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17.6%,占250强企业海外市场收入总额的14.5%[1]。而随着中国土木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市场份额的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机会越多,但从根本上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2],中国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海外项目管理能力较低、缺乏国际化经营理念、对技术标准与规范不熟悉、对项目所在国政治、法律、人文与公众心理等“软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3]。由此引发的惨痛教训也屡见不鲜,如:中国铁建麦加轻轨巨额亏损事件,中国中铁波兰公路撤离事件,委内瑞拉高铁停罢事件等[4]。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同时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也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5-6]。

当前,国内通常采用设立“国际工程班”的方式培养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仅从培养模式与

课程设置上区别于普通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并无本质区别。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社会性较强的学科[7],以往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国际工程的

项目施工与管理中也愈发突出[8]。做好海外项目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熟悉了解当地的语言特点、文化风俗、思维模式、、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情况,这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而很多知识与技能不是单纯依靠学校教学就可以获取的。虽然国际合作培养人才是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与获取海外从业经验的有效途径,但经济成本决定了该途径不可能大规模推广,无法满足国际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大量需求[9-10]。然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11]。本文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阐述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与构想。

一、平台的结构与功能

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旨在克服土木工程专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弥补高校教学方面的不足,培养既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又熟悉海外工程环境的合格的国际工程人才。该平台兼顾学校与企业两个方面,坚持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的原则。学校的优势在于具有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资源,但缺乏最新的工程实践资料与信息;企业的优势在于长期从事国际工程,具有大量不同类型的国际工程素材,但缺乏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加工,资源体系不完整,不利于学生直接学习与理解。校企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为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空间。根据平台的用途,该平台应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以学校、企业加盟的方式实现资源区域性共建、共享;其二,以海外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为主线建设资源库,并以项目、专业、专题等门户展示资源;其三,在不同类型的资源库之间重构、交换资源数据;其四,智能化的资源管理,自动完成资源属性的抽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五,多角度、多维度资源导航方式快速检索资源;其六,资源批量后台管理,实现复杂资源的快速入库;其七,资源多级、分布式存储,检索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其八,可扩展性好,能快速定制个性化需求以及应用子系统。

(一)平台的结构

际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引入工程承包企业海外项目资源库,以弥补国内学生无法进行海外项目实习与培训的不足。该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资源库、管理平台与微信平台三部分组成。资源库包括课程资源与项目资源两个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讲,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与雄厚师资力量,通过网络课程建设的方式,完善国际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从企业方面来讲,充分挖掘企业的资源优势,搜集整理

相关海外项目施工、管理与“软环境”等方面的素材。管理平台负责整个平台的维护、管理、资源上传,用户对象可以分为教师、工程师、系统管理员与学员。微信平台负责资源的定向推送,让学员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工程资料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二)资源类型

网络教学资源库主要分为四个门类,即:课程资源库、项目管理资源库、通识资源库与工程案例库(见表1)。

(三)平台功能

平台的功能由平台的用途来决定,既要满足建设与管理者对于资源、平台的高效管理需求,又要满足学员对海量工程资源的快速检索、阅读、播放与下载需求。平台的主要功能如表2所示。

二、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该网络教学平台依托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国际工程班”人才培养计划,旨在订单式培养一批适应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立志从事海外业务,且具有国际工程视野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在该培养模式中,前3年由高校培养,第4年由高校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共同培养。在学校方面,土木工程学院从2002年开始设立涉外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经过10多年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备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该平台的建立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在企业方面,中国中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长达1 861公里的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项目以来,已在非洲、南美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55个国家承建海外项目超过230个。截至2007年,在全球五大洲的5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业务机构96个,正在实施的项目有152个。中国中铁具有巨大的国际土木工程市场份额,以及丰富的国际工程管理与实践经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国际土木工程学习资源,这为该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随着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土木工程市场份额的扩大,会有更多的学校、企业加入该网络平台,平台功能将得以逐步完善。

三、平台对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当前国际土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仍多以面授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较为被动,学习效果也较为一般,且理论与实践之间容易脱节。而网络教学平台对推进专业教学的改革只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科目或章节时,利用网络平台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讲授内容更能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第二,网络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生都可以通过PC或手机进行网上学习,亦有助于实现“学分制”改革。第三,也可以通过教师安排学习计划,学生在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与教师在线上或线下的互动;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第四,微信资源推送,更加贴近当前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与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四、结语

校企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与资源互补,为学员提供一个学习国际工程相关知识,感受国际土木工程建设环境的虚拟网络平台,弥补当前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推动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提升企业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该平台运作的关键在于完善的硬件系统、配套的管理体系以及海量的国际工程素材,是该网络平台的灵魂所在,需要在后续运营中不断拓展用户群体,形成众多国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单位与需求单位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宇. 2014年度ENR国际承包商250强探析[J].工程管理学报, 2014, 28(5):131-137.

[2]梁洁. 国际土木工程市场分析及土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前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3):78-83.

[3]李必亚, 涂玉婷, 吴广. 试分析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我国对非承包工程为例[J].企业经济, 2012(2):122-124.

[4]冯怀平, 常建梅, 丁军霞, 等.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涉外土木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S4):76-77.

[5]王恩茂, 王起才, 王旭, 等.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 2008(11): 85-87.

[6]吴国雄, 梅迎军, 唐伯明, 等.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 13(2):114-116.

[7]白云, 寇磊. 国际土木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3, 22(2):69-71.

[8]王卫东, 彭立敏, 余志武, 等.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1):144-148.

[9]吴建华, 夏建中. 国际化背景下土木工程(国际班)培养方案设计[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2(5):409-412.

[10]李建勋, 夏建中, 梁伟.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6, 28(2):144-148.

[11]刘国亮, 马艳秋, 刘蔚. 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 2009, 27(2):213-215.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 and walking out strategies, the overseas civil engineering market share of our engineering contractors are increasing gradually, and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international civil engineering talents who have the ability to manag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re raising step by step. Considering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drawbacks in teaching and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lacking field practic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s in international class of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building conception of international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aking advantag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rough sufficient analysis of requirements of users, th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resource types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were discussed. This platform can make the most of both advantages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ivi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