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提高认识;教学实践;科研引领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设计,师范技能
中国分类号:G44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把握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从而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曹梅静,王玲,2005)。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种方式,包括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等,其中心理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常见的一种形式。心理教育课程和其他的一般学科课程相比,所教授的内容比较特别,与学生的心理有关,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形式一般比较多样,课堂的掌控比较难,这些特殊性都要求心理老师要有专业的教师技能。那么一节心理课堂到底该如何进行呢,心理老师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发表鄙见。
有些教育家说:一节好的课堂应该“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语言清晰,组织得好。”笔者认同这些教育学家所提到的点,但笔者认为就心理课而言,找准学生心理所需是最为关键的,前面提到的点应该都只是为这个点服务。心理课不在于给学生讲解多少学心理学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预防或解决一些心理困扰,调整自我状态,使其达到最佳的心理水平。
1、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确定好上课的主题
正如药要对症一样,一节好的心理课堂的主题也要符合学生所需。主题不符实际的后果,一个是不利于课堂教学开展,不能达到心理课堂的教学目的;二是浪费了老师和学生的宝贵时间。中小学学生正处于心智不断增长的阶段,要经历从小学到初中,或是初中到高中等比较大的过渡阶段,正处于艾森克所说的勤奋对自卑,或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林崇德,2009),在认知发展、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方面还不成熟,沉重的升学压力、自我追寻中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会使他们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汪玲,谭晖,2010)。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老师,首先要非常明确自己的教学对象处于哪个成长阶段,心理上有哪些特点,会经历哪些心理困境,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当然,要确定一节课的主题,老师也可以公开或私下征集学生们的一些意见建议,结合经验和实际开展课堂教学。心理课是一门心理状态调试课,只有抓住了心的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发挥心理课堂的作用。
2、充分的课前准备,考虑各种可能情况
常胜将军绝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名负责的心理老师对自己上课所讲的内容也要充分准备,熟稔于心。中小学心理教学不似其他学科有非常系统的知识体系,加之网络时代各种五花八门的心理知识的泛滥,让一些学生对心理课堂讲授知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持怀疑态度。但因为中小学学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和理解方面可能存在极端态度,对一些浅显的心理学道理也不一定就能理解透彻。这就要求心理老师课前准备的内容要符合主题,准确无误,有新意有深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层层推进,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不能只是停留在讲解心理知识的层面。
备课时,老师应该对自己的真实课堂情境进行想象和预测,对于每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都要尽量先想好应对的策略。
3、设置精巧的课堂设计,权衡趣味性与启发性
心理健康课堂的知识点贴近生活,这就给心理课堂设计提供了很多种设计的思路。常用的心理课堂设计中包括小组讨论,话剧表演,视频播放,案例分析等形式,比较多样有趣,一般都挺受学生的欢迎。但是如果一节课只是这些活动形式的拼凑,缺乏了一个主题思路的串联,没有引发学生思考,那么这节课只是活动课而不是心理课。心理老师要设置有趣巧妙的课堂设计,增加一些有趣元素,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有趣性,同时也要深思如何让这些元素为心理课的主题服务,使得整节课逻辑连贯,从而启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
4、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善于引导学生
青春期的学生对那种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比较反感,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的课堂比较沉闷。在心理课堂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学生是老师们要努力驱动的对象和主角。心理课堂强调心灵的沟通与互动,这样才能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一些心理困扰。因此在心理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表达,多分享,让学生对心理知识不会觉得难懂或不切实际。当有些同学怯于回答或是不太能回答问题上问题时,老师也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
5师范技能要熟练,语言体态要合适
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扎实的师范技能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好的课堂要求老师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声音要抑扬顿挫,在一些心理活动部分,甚至还要声情并茂。老师的体态动作要自然大方,对学生要微笑要亲和,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时,要临危不乱,从容淡定,要善于掌控课堂的气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
6、专业敏感性要高,课后的心理辅导不能少
心理课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开展心理课可能只是短暂地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调整心理状态的思考和方式,但对于长期存在了一些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可能根本没有起到帮助作用。作为心理老师,通过学生在心理课堂上的一些表现或在讨论交流中,要敏锐地观察到心理状态出现了比较严重不适的同学,课后主动了解这些同学的心理问题,必要时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从而帮助他们找到心理的适当的平衡点。
作者简介:凌虹,(1992―),女,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在读学生
参考文献:
[1] 曹梅静, 王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 2005
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3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观、知识观、发展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不会在朝夕之间消失殆尽。片面追求升学率,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依然是许多学校评价模式的主流。在许多教师眼中,学习成绩的高低成为好坏学生的“分界线”和“分水岭”,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某些教师采取了种种不适宜的教育教学行为。误区一: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得教师较少关注落后学生,加剧了落后学生的自卑感和孤独感。案例一:被忽视的学生小A,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小A是一个比较内向和封闭的女孩,学习比较吃力,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反映慢,胆子小,成绩差。所以上课时小A就像“道具”一样摆放在自己的桌位上,不举手,不交谈,不捣乱。对这样的情景,教师也知道不好,但是认为没有办法给予她更多的关注和提示,因为“她什么也不会,叫起来也是白叫,傻站在那儿”。小A学习虽然差,但是她的绘画作品却反应出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绘画风格。只是因为她落后的成绩,教师从来没有发现她的绘画才能,也从来没有给过小A表现的机会。因此,小A在班级中就始终处于“边缘”地位,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更得不到同伴的认可。误区二: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还不理想,师源性心理伤害随处可见。案例二:“著名”的小捣蛋小S,男,小学五年级学生。用“片刻不闲”形容小S可能是比较恰当的。在上课时,不是和周围的同学说话,就是在摆弄文具,要不就是偷偷玩小玩意。因为贪玩,小S是五年级比较有名的学生,三天两头就可以看见他站在教室门口,不是没有交作业,就是和同学打架了。老师提起他就说:“管一个他要折寿十年!”像这样缺乏自我约束力的男孩子在学校中很常见,他们因为调皮、学习习惯较差,因此给教师带来许多的管理难题。对这些学生,教师时刻“警惕”却“防不胜防”,一不留神,他们就会“恶迹斑斑”。教师缺乏和这些学生内心的交流,罚站、罚写作业等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可以一时有效却不能治本,而教师对他们的“挖苦”“打击”更多的激发了学生的敌对情绪,使得师生关系紧张,更加难以管理这些学生。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较单一,缺少学科教师的有力支持。在许多科任教师心目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事情,或者就是德育部门和德育主任的事情,甚至有些教师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有问题了才需要进行辅导和疏导。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有些教师采取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态度,听过的讲座过后就忘,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这些言行和观念极不利于开展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工作。其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是相契合的,它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人文思想的树立,是教师民主尊重精神的养成,这也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试想如果没有民主和尊重,那么教师如何能够面对学生的困惑,如何保守学生秘密,如何能使学生坦然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因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增强教师人文精神的培植,更是关注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良机。
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使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理解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可以优化个人心理品质。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帮助广大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所指的范畴和含义。
1.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指个人具有良好的、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及其对自己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提出过很多不同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适应和发展始终是考察心理健康的基本立足点。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的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才能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积极变化。这两个概念既是密切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适应侧重于个体和现实的关系,而发展指向个体与环境的未来状况。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心理健康各年龄段的具体标准也就不同。
2.学校心理健康的内容。从中小学的实际出发,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种旨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技术帮助学生改善心理机能、掌握社会技能、发挥个人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教育。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较早、较快的学校,近两年来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主要是考虑围绕学生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进行课程组合,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围绕学生中心来设计,以心理学为主体的学科知识只是心理教育的一条线索,社会也只是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的参照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教育课程,其核心应该是一种活动课程,通过精心组织和串联起来的各种活动进行,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了课程设计中的学科、学生、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应该定位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性,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至于心理纠偏,或者说心理治疗则必须依赖专业人员进行,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实现的时机与师资条件还不允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三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教研组学习等形式,集体进行学习、讨论,在普及、推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让广大教师理解、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实验,并能够正确对待这一新生事物。但是在普及、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切不可让教师随意“戴有色眼镜”,即把学习成绩不好、自我约束力较弱,或是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的学生统统视为“心理不健康”,对学生另眼相看。更不能由于学生比较难以管理或是出现错误,而将属于学生的秘密公开,以示惩戒,侵犯学生基本的隐私权。
(二)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必须先培养一批能认真学习、肯下功夫钻研、善于处理学生工作的教师。一方面这些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充电、学习,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自己顺利开展工作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必须具备谦虚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宽广的胸怀,能够不计得失,踏实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能够无私的将自己的成果、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这些并不是对教师的盲目拔高,因为要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就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开拓性。没有热爱,何以谈得上无私的奉献;没有理解,何以谈得上全身心的投入?
(三)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在初始阶段可能有许多教师持观望、等待的态度,许多学生也会敬而远之。因此,在逐步完善个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的基础上,应抓好以主题班会为形式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个别的心理辅导针对的是学生的差异,而集体的主题班队会则是针对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对自己的悦纳,对他人的尊重与认同,学习一些解决同伴矛盾的技巧等。
(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在各个年级中设定学时,有计划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同时也必须注重利用好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发挥学科教育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法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列入学校课表的“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各学科有意识的渗透心理教育内容,则是心理辅导的副渠道。前者发挥主导性作用,后者发挥熏陶性作用。心理教育能够进入到学科渗透的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可以说,达到学科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教育资源上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时间最集中的场所,在课堂中,学生获得新知,智能得到开发,心理的发展也得以逐步完善,如果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时段,那么就等于放弃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2.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各学科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有着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教育内容可资利用。如果放弃学科中的心理教育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是不完全的。
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多元文化;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新疆南疆地区义务教育学段和高中学段数学课程分别于2001年和2009年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课改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和深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一方面,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目标、实施的评价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南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文化形式、内容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和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着来自多元文化和新课程理念的双重挑战.面对挑战,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充电”的重要形式.本研究探讨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探析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容,提出课程实施策略,为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课程设置的原则
基于对影响课程设置的社会因素、数学与数学教育发展因素和教师因素分析[1],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1.1发展多元文化素养原则
1.1.1多元文化素养内涵
新疆南疆地区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地域,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而形成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局面,使得在这一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必然.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理念、是一种教育改革行为、是一个过程,主要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态度、技能以满足在多元文化社会进行交往的需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因素.[2]因此,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在任教的学科领域形成多元文化基础,成为面向所有学习者的高效率的教师.[3]
1.1.2多元文化素养表现
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多元文化素养是教师具备按照多样性设计、实施、评价课程及实践去帮助所有学生学习的素质.多元文化素养主要表现在:(1)理解文化、多样性、不均衡在教学中的作用,明确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2)设计体现多样化的学校和体现多样化的教学,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3)形成关于不同团体学习风格的知识,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征;(4)利用文化特点进行数学教学,认识数学在民族文化中的不同的体现,并适时实施跨文化数学教育;(5)重视所有学生的平等及公平,把少数民族学生看作是有价值的宝贵资源,形成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积极、肯定态度,对各族群学生持相等期望水平,对学生没有性别、角色刻板化印象;(6)关注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包括少数民族用双语教学、教学方式选择、双语教学目的和意义等问题的调查研究.
1.2养成和提高数学素养原则
1.2.1数学素养内涵
中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逻辑地分析、推理和交流数学思想的能力.数学素养是一种以数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核心数学能力.近年来,国际大型评价项目如PISA(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项目表现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关注.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和较高的数学素养,教师本身的数学素养要达到一定水平.教师具备数学素养是核心的个人专业素质能力:它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是能够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学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所必须具备数学能力的需要.
1.2.2数学素养表现
作为数学教师核心的个人专业素质能力,教师数学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能够在文化意义上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活动特征、内在动因和价值表现等多个视角对数学的本质加以系统理解,体会数学具有的审美力量、理性力量和实用力量,有数学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将“数学学科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并在教学中处理实际课堂中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设计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数学表征,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能力;[4](2)结合高等数学的思维训练,意识到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只是一个变化的客体对象,两者没有严格的概念区别,深刻领悟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5]积极主动地从数学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上寻求二者的结合点;[6](3)了解数学知识的科学体系和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初等数学体现的变化意义下数学的本质,明确数学的教育价值;(4)课程设计能够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明确需要发展的活动经验目标,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1.3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原则
1.3.1教育教学素养的内涵
教育教学素养包括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在掌握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数学教学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其中,教育理论知识是指教师掌握的教育基本原理、一般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课程知识具体分为一般课程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
1.3.2教育教学素养的表现
(1)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自觉、恰当地运用教育理论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想;(2)具有全面、正确理解与处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开发课程资源,改进、补充教学内容,编写乡土教材;(3)能够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积极处理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目标开展的需求;(4)具有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能力、引导与创新能力;(5)富有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灵活地解决和改善各种教育问题.
1.4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素养原则
1.4.1终身学习素养内涵
终身学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7]培养“终身学习者”的教师首先必须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8]终身学习素养是指教师经过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创造性和愉快地,并且保持一生进行学习的能力.其构成要素核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有助于专业活动成为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更是教师对于个人完美、和谐发展的不断追求.
1.4.2终身学习素养的表现
具备终身学习素养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素质.终身学习素质主要表现在:(1)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意识和能力;(2)具备终身学习必须的优化知识(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扎根本土实践,善于不断地从自身鲜活的经验中通过细致反思学习;(4)自主学习先进的中学教育理论,积极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5)具有勇于挑战自我、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性格特征和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6)较强的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能力;(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8)有亲和力,乐于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课程设置的结构
2.1层次结构
南疆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中,新任职教师、岗位教师和骨干教师各占一定的比例,教师继续教育设置的课程构建应具备多层次结构,如岗位培训、专题进修、专题研讨、专业进修.针对新任职教师的“初级维度”教育作为第一层次课程结构,教育的核心是知识和技能,实现职前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针对岗位教师的“中级维度”教育作为第二层次课程结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使受教育者积极思考已知经验,为教学实践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手段做准备;针对骨干教师的的“高级维度”教育作为第三层次课程结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继续教育三个层次结构课程的有机整体构建,将教师已有的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改进教学、教法,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2.2主体结构
教师应具备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9]基于课程设置原则,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主体结构中的课程类型应包括:(1)多元文化课程;(2)数学专业知识及教育类课程;(3)教育与教研课程;(4)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5)通识类课程.其中,多元文化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属于基础文化知识,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科知识与学生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达成学科间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构成了课程设置的基底;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与教育、教研课程属于条件性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辅助教学的能力,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参与者;数学专业知识与教育类课程构成学科性和实践性知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教育素养,体现在教师所持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上面.
2.3形式结构
参加继续教育的数学教师都是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入职前教师的需求截然不同,按照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中心课程、综合课程与专题课程.
2.3.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必修课程是指国家教育部在数学专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规定的修业课程,是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学习的课程,体现了对所有中小学数学教师发展的共同基本要求.选修课程是指由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按课程总体计划选择学习的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两种.限定选修课程是在规定的体现一定发展方向的范围内提供参训教师选学的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是学有余力的参训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任意选学的课程.
2.3.2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中心课程相结合
学科课程以相应数学学科的逻辑体系安排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参训教师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技巧.活动—经验中心课程也称教学实践课程,课程编排同参训教师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基于在职教师已有的数学经验、数学教育经验和教学技能经验水平,围绕三种经验的条理化和系统化,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课程依据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设置培训内容、组织教学材料、开展教学培训活动,比如,课堂教学观摩和典型教学案例比对分析活动等.活动—经验中心课程主要通过教师的自学,帮助教师从实践中获得主观经验,训练动手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2.3.3综合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
综合课程是把若干有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编排的课程,可以增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把部分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学科领域,有利于拓宽教师知识面,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变中学数学教师知识面过窄的现状.专题课程以数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问题为中心,选择对于教师富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教学目的明确、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综合课程所占比例不宜过大,注意综合课程与专题课程的有机整合.
3课程实施的策略
近年来,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认为,教师应具备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的能力.高效教学理论则进一步清晰和深化效率的内涵,不但关注一定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量”的积累,而且关心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质”的提升,即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灵活应用和自我意义的创生.因此,高效教学理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明确了路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除了需要具备PC(pedagogicalcontent)和MC(mathematicscontent)知识,并达成两类知识间的融汇贯通外,还需要多元文化知识;除了具备数学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外,还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在遵循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和细化课程层次结构划分的基础上,继续教育课程应帮助教师增进对数学的深度理解,正确认识数学的本质,有效分析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铺设联结已有认知经验水平与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目标的桥梁,帮助学生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效学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1促进数学深度理解的策略
3.1.1案例分析促进数学概念的深度理解
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原理和程序的基础.如果只是把数学当成是一套需要掌握的原理和程序教给学生,学生将只会学到原理和程序,而把数学看作是集原理、程序、概念以及问题解决与一体的教学,学生将会学到这三类知识,并且与只学技能和程序知识的学生表现的一样好.[10]115增进教师对于概念的深度理解,继续教育培训中可以提供概念教学相关案例,在案例的讨论与辨析中,帮助教师认识到: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操作活动,从特例中寻找一般规律,在概念教学中理解数学是“模式的科学”,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比如,奇数与偶数概念教学.教学案例一: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数字除以二,发现是否能够整除的规律,再进行分类,由所举实例中抽象得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案例二:让学生进行奇数、偶数性质的探究.学生做出各种各样的观察,得到多样的结论———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字;奇数和偶数交替出现;每两个相邻的奇数之间有一个偶数,每两个相邻偶数之间有一个奇数.甚至有些学生尝试操作两个一堆摆木棒活动中,描述奇数和偶数的特征,定义偶数是“如果将一定数量的物体逐一成对排列(或挑出),当操作完成时,没有物体剩下,则此数为偶数.”以上两种教学案例中,案例二不是为了引出概念而强拉硬扯地进行“做作”的设计,而是顺应了更为“自然”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顺流而下”自然的衔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虽然经过操作活动,学生对于概念所下定义的描述不够准确,但在概念描述不断准确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实现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数学交流活动经验的教育目标.
3.1.2数学专业素养中关注建构知识点间的联系
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与编排整体上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随着内容体系的逐渐深化,学生知识面的开阔以及思维水平的发展,整个内容体系才渐渐清晰起来.但就某个学段,某个单元而言,教材呈现的内容却往往是孤立的.同时,为了顾及到不同年龄段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同一个内容体系下对于不同的学段设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如果只是得到单个的知识点与片段,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与网络,既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又不利于知识的提取和灵活应用.教师已经“知道了现在所知道的东西……就像看得见的人可以告诉盲人如何去创造和发现”[11],学生建构知识网络需要教师的引导,只有教师具备较为宏观的整体结构观念和建构关联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建构知识点间的联系应该是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指标.比如,中小学数学中函数的思想,就学科纵向而言,教师应该明确函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顺序是:从小数与数四则运算中得到对应的结果,到折线统计图中的数量间对应关系的体现以及初中段函数的“变量说”,再到高中段函数的“对应说”,每个阶段为适应相应学段的要求,表现出函数思想不同的层次水平.只有表现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函数思想的层层递进,做到“瞻前顾后”才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学科横向而言,教师应该明确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和数列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具备以函数为核心的数学知识结构,才能帮助学生构建以函数为中心的知识结构网络,深入理解函数的思想和方法.
3.1.3数学问题解决中教师自我意义的建构
积极参与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是学生高效和深度理解学习的保障.无论是“浸入式”还是数学活动中学习,目的都是为了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中的意义,建立学生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为此,教师应该明确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获得问题解决的积极体验,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学习数学.这不再是什么能力问题,这只是一个你如何传播和让人去思考数学的问题”.[10]102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数学观,认识到数学易缪性而非仅仅确定性的哲学属性,才能为建构正确的数学意义奠定基础;只有切身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才能达成自我意义的积极建构.首先,教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自我意义的建构.教师应留心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收集能够建立数学模型去解决的问题和能做出独立判断的实例.比如,用一张矩形铁皮制作无盖铁皮盒,怎样裁剪和使用能获得最大体积的最优化问题.其次,教师需要对数学现象进行意义建构.对数学现象进行意义生成是数学家要做的,教师学会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意义建构达到数学本质深入的理解.比如,类比多边形,欧拉研究了凸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的关系,得到欧拉多面体公式.那么,类比点分直线、直线分平面所成最多部分,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如何得到平面分空间所成最多部分的猜想,怎样验证这个猜想.通过类比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在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学会运用数学方法.
3.2教师“工作坊”对话交流策略
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学生学习数学语言要在表达和交流活动中实现.数学教育中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更将表达和交流提上了重要的位置,学生只有在对话交流中,在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活动中,才能体验数学,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在多元评价方式中不断反思,达成自我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对话交流意识和能力,参与不同主题的教师“工作坊”活动,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事间互评,形成教师基于已有教学经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能力,进行经验的提炼、加工和条理化,深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比如,基于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主题的“工作坊”活动,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学生学习经验背后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又是如何关照不同层次经验水平的,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引导不同经验层次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教师“工作坊”的活动可以让教师承担起验证他们想法和程序的责任,帮助教师学会如何在教学中展开数学对话,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吕连根,高沛田.对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之管见[J].中学教师培训,1991,(4).
[2]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苹绮,译.中国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29-32.
[4]杨豫晖,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8.
[5]孔凡哲,赵秀元.略论初数与高数的关系及其对数学教改的反思[J].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9,(2).
[6]李保臻.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关系之探讨———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J].数学教学研究,2005,(12).
[7]顾明远.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钟启泉.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
[9]魏淼.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设置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
[10]琳达•达琳-哈蒙德.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冯锐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 社会事件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
1概述
现在提起心理健康教育课,已经不算新鲜的话题了,很多中小学课堂上都引入了符合同学们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课,开展得风风火火。心理健康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1]。在现在的教学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1]。现在中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达到了发展自我等目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比如课堂上教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不多,和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心理课程理论知识较多,不好掌,课本中的事例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等。有同学在课后反映心理课本上的东西太OUT了(不流行),学起来比较闷。如此下去,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高,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心理健康课的效果,并削减这门课程的实际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堂有吸引力的课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动机,一堂有吸引力的课可以促进同学们自我探索的精神,一堂有吸引力的课可以让师生和同学之间得到更加热烈和充分的互动。所以我们的心理健康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如何让心理健康课组织得丰富有趣,又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呢。笔者通过对课堂的实际研究和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如果将一些恰当的“社会热点事件”融入到我们的心理课堂中,这样的方式对激发同学学习动机起着不小的作用。我们常常讲心理健康课是生活的学科,我们生活周围发生的所有事件,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元素,都可以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这是我们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论基础。其次现在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容易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让我们对各种新闻事件触手可及,各种“社会热点事件”不断的影响着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观点。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处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年龄,也许一个新闻事件就能让严重影响他的价值判断,形成不恰当的价值观。这种影响和转变是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如果我们的心理健康课能利用好“社会热点事件”,将其中的心理元素挖掘出来,融入我们的心理课堂,让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这将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
2什么是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是指在我们社会中发生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或者某一种社会现象。比如佛山 “小悦悦”事件、全民疯狂抢购食盐事件、微博现象等。这些热点事件都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社会事件,因为只有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同学们才会觉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的有兴趣去了解。比如“抢盐事件”,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每天都会吃食盐,那么为什么大家会去抢购“食盐”呢?同学们就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时候如果结合我们心理学中的“从众”理论去上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怎么避免盲目的从众,便能达到很好的教育引导效果了。
第二个是要“ 热”,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并且具有讨论的价值。因为这样的事件,同学们才有兴趣继续去探究背后的心理元素。所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而又有讨论价值的事件来作为我们的课程素材。
3如何将社会事件融入心理健康课程
3.1 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课程导入环节
我们每一节心理健康课都会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而如何导入我们的课程主题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2]。在这一环节上,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新闻事件作为主题的导入桥梁。这样的方式可以在课程开始就抓住同学们的注意点进行教学,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用实际的社会新闻作为案例导入比直接用书本上得案例,更具有时效性和吸引力。
3.2 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角色扮演环节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相应角色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具有较好的示范感染效果[4]。利用社会事件创设我们表演的情景,让同学在事件情景中体会新闻当事人的心理变化、行为选择,不仅有助于提升同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自己在情景中体会当事人的心情[2]。
3.3 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课堂讨论环节
课堂讨论是我们心理健康课最重要的课堂形式之一,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活动,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平等宽松的沟通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影响来获得心理体验和感悟;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合作[3]。将社会事件作为我们上课讨论的素材,巧妙的设置一些讨论点。不仅可以提高同学讨论的积极性,也更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讨论中获得实际的收获。比如我们将“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使用微博”作为讨论素材,因为同学中可能大部分都会拥有自己的个人微博,那么这个讨论的题目对他来讲,就显得特别的有有兴趣去参与。并且他们在讨论“微博”的过程中,也会得出“社会从众”“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知识来帮组指导自己的生活。
4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要将“社会热点事件”很好的融入我们课程的各个环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授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具体有以下三个要求。
第一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尽量多的接触信息,对社会热点事件要求较强的敏感性。我们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师要有去其糟粕的能力,将筛选的信息做进一步加工。不能只是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上课的。
第二是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素质。每个社会事件后面都隐藏着一定的社会心理学元素,“如何将这些心理因素剖析出来,用我们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去解读,并让他们更具有教育意义”,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就像佛山小悦悦事件背后,隐含的是一个“责任分散”的理论,那么我们就要如何从正面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学专业涵养。
第三是课题管理能力。因为心理健康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上我们加入社会热点事件,同学们的积极性可能会更加的强烈。所以我们要好的控制好课堂,即能让讨论环节热烈的开展,又能维持一个较好的秩序。
5实际课堂案例
下面笔者将用一个实际的课堂案例,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示何将“社会事件”融入到我们课程。
最近佛山发生的一个轰动全国的“小悦悦”新闻事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社会热点事件”来组织一堂心理健康课。将其中的心理知识“责任分散”讲授给同学们,并且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生活中如何避免“责任分散”情况的发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主题:避免“责任分散”,做有责任的公民
教学目的:通过对“责任分散”理论的理解,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避免“责任分散”现象的发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责任分散: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换句话说,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某种程度上抱着“即使我不管,也会有其他人管”的念头。
社会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某五金城内,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2辆汽车碾过,其间先后有18个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援助,直到一位捡垃圾的阿姨呼救。环节一(课堂导入):通过读新闻的方式,可以拿一份有相关报道的报纸读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体会我们的实例都是活生生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环节二(角色扮演):为了避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感觉,我们可以重新创设一个类似的情景,让几个同学扮演。分别让她们在扮演后谈谈相关人物内心的感受,并鼓励全班同学集体探索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
环节三:(课堂讨论):通过教师讲授“责任分散”的知识,向同学介绍路人冷漠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效应“责任分散”,介绍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导同学们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避免责任分散现象”,通过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可以让课程达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总结上述三个环节,整个课程围绕着此热门的社会事件展开,从我们心理学得观点解析事件背后的心理元素,让同学的道德判断更加的客观。同时又可以通过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的讲授总结,学会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建立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6结语
将“社会热点事件”很好的融入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可以打破原来心理健康课事例比较陈旧的弊端,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但这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提升课堂的质量。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事件”融入心理健康课程只是其中一个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索这条路上,有我们教育者不断的努力,我们的路必定更宽,更长。
参考文献
[1] 吴忠才.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 李品安.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小组模式的构建研究[J].研究实践,2004(3).
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 互联网+ 育德 学生发展
W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秉承“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以“和谐课堂、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阵地,致力于“微心”德育尝试。“微心”德育一是见微知著,谋事在先,依纲施教,以确保德育的针对性;二是以微育人,精细管理,小事入手,努力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结构要素与生成环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三是以心育心,知情意行,及时引领,促进学生身心智的协调统一。推进“微心”德育,遵循道德品质的生成规律、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文化引领的育人规律,强化课程育人与实践育德,从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起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以心育心、以情激情,挖掘学生潜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发展、思与行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品德成长和学业全面进步
一、见微知著,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
1.关注学情就是注重学生道德成长。
“微心”德育的含义之一,即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在教师的核心素养中,师德师能是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一位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时时处处关爱学生固然可贵,但是更重要的是解决“怎样的学生需要关爱”、“在什么时候需要”、“应该怎样关爱”等问题。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是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育过程言传身教最好的范例。学生课堂困惑少,勤学乐学的热情就高;教师花时间想办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学困生、问题生就少了。教师一方面熟悉学生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帮助其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学校利用课改契机,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引导教师备学生、备学情,转变教学模式,激情引趣;科任老师开设微信公共账号,每天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到该账号中,利用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微课作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疑难的“点睛之笔”,通过微课等学习资源,帮助学优生进行知识的提升与迁移,对学困生及时进行指导与点拨,大大降低问题学生的比例。
2.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孩画的这些公仔还能获奖上教育网。”,家长会后,一位成绩平平但酷爱漫画学生的家长对班主任说。课堂归课堂,活动归活动,在校就是搞好数理化等文化课的学习,如果有哪位学生有文化课之外的爱好,便被看做是不爱学习的问题生。这也许就是传统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指出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始终是德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德性养成的主阵地。初、高中学生在知识、情感上需要什么?个人品格和能力方面应该着重发展什么?这是课程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尤其注重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标准与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将心育课程、青春期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和其他德育主题活动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人尽其才,发挥特长优势,实现课堂内外知识有机衔接,既锻炼思维、增长见识,又丰富阅历、提高实践能力。对新入学新生,开设军事训练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系列选修课程;对初、高中低年级开设三防教育课程、青春期教育课程、法治教育课程;对高年级开设系列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励志教育课程。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等德育课程则贯穿于全校三个年级每个时段。
二、以“微”育人,精细管理,促进学生思与行的和谐。
1.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
粗放、层级多是传统管理低效的根源,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看一级抓一级,但部门多,指令在传输过程中经历环节复杂,导致内耗增加,传输信号失真。我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分部管理,学校按年级分为四个工作部,每一个部各配备一位副校长和德育、教学行政,设置两名年级主任,五个人组成部委领导本部教育教学工作,其中副校长为部负责人。分部管理是学校扁平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领导下,形成简政放权、各负其责,工作上又相互良性竞争的一种工作格局,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特长的发挥更直接恰当;学生思想状态、学习状态的把握更精准到位,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持续推进“微”德育。
三国刘备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微处入手”,以身边小事教育学生,促成学生展开思考和行为纠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从大处着眼,就要明确一个目标:实现学生思与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有认识、有行动、有提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把握一个理念,即良好的品德养成从细微处做起。在这个理念指导下,遵循三种策略:一是“微而精”的策略,取材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小而有针对性,对学生有教育意义;二是“微而实”的策略,篇幅小而完整,适合学生年龄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三是“微而活”的策略,小而新颖,有创新性,不枯燥乏味,对学生有吸引力。在实施的途径上,注重坚守五个节点:课堂、操场、食堂、课间和家庭。校园内以学生干部队伍为主力,在学校、管理部和班级三个层面加强人力管理的同时,分门别类地制作大批德育微视频、微课,利用班会、级会、校会、家长会开展教育。这些教育素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三个维度展开,促进学生“学、问、思、辨、行”。
三、以心育心,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促进身心智的和谐。
1.加强心育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配备了两位专职心理专业教师;所有班主任、科任教师通过了心理教师C证培训,30%的在职教师参加了A、B证的培训课程;有三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在编撰心育校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及性心理n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了更大的心育课堂。在全区中小学中首先配置了专业心理分析软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在新生入学时通过网络测试,收集学生数据,为每一名入学新生建立追踪性心理档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心理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播健康心理理念,为学生舒缓青春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轻学习和家长期盼等方面导致的压力;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QQ群、微信群等途径,将心育课堂延伸到家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做到教师、家长和学生心理问题全覆盖,从源头上杜绝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2.整合资源着力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感,通过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学校持续推进心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优势。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不但借力于市教体局、卫计局通过专题培训、专家巡回沙龙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消除亚健康心理状态,而且发挥区“心理医生进校园”、家庭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等专项活动效能,在教师中定期开展团康拓展训练,开设十几个教师社团,活跃教师身心,使教师心理发展力不断增强。同时学校通过家委会、社区等途径,积极引进社会公益机构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团康活动,帮助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家庭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保障师生身心发展的和谐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以文化育人,构建育德多维网络,促进育德环境的和谐。
文化,是一种内心认同,是心灵深处的感触、思考,然后外显于行的过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沃土,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心育的过程。
小丽是个娇小秀丽的初二女孩,最近在学生中十分活跃,不但生活用品成人化,还经常呼朋唤友地开Party,很舍得花钱。但是她的课堂表现却令班主任担心,经常打瞌睡,学习每况愈下。更糟糕的是,有一天学校德育处老师接到一个邻近城市中学生打来的电话,向学校投诉小丽网络欺骗,网购一件化妆品收了钱没发货。经过了解,小丽的父亲说小丽假期与表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回来用妈妈的身份证开了一个淘宝账号,自己做起了“网商”,在网上推销化妆品之类的日常用品,能赚点钱零花。这次被人投诉是汇了钱去上家,但对方迟迟未能发货,导致不能如期交货给买家。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普遍性工具,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商业性、便利性等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网络和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学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甚至家长不甚了然,在学生使用网络从事不该做的事情时,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另一方面要提防学生网络运用不当形成网络污染,严重陷入网络欺诈乃至犯罪等消极因素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联系,发挥各级关工委、社工机构和心理辅导机构作用,关爱特殊家庭学生和学困生、贫困生;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建构和谐班级,开辟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新媒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以心育德,则心通、理顺、行端、学成。“微心德育”,使德育工作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让传统德育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杜时忠,著.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