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瓜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瓜栽培技术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 黑皮冬瓜栽培技术;四川丹巴

中图分类号 S6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96-01

黑皮冬瓜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历史已有10多年,其种植技术简单,产量高,深受菜农喜欢,可是在四川省高海拔地区却鲜有种植。为了把先进的理念、种植技术、优良品种带到高海拔地区,2010年,笔者响应省委号召,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干部到甘孜州丹巴县农牧科技局任职,并带去了黑皮冬瓜、西红柿等品种。丹巴县地处东经101°17′~102°12′、北纬30°24′~31°23′,海拔1 700~5 521 m,谷底至山顶达2 000~3 000 m,全县幅员面积5 649 km2,东西宽86.9 km,南北长105.7 km,有耕地2 480.07 hm2,全县有5条河,131条支流。气候特点:干热河谷北亚热带—中山暖温带—中山温带—亚高山寒温带—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高山永冻带,降水集中在6—10月,年均降水量500~700 mm,年均气温14 ℃,极端最低温为-4 ℃,最高温为32 ℃,年日照时数2 078 h,有效积温4 450 ℃,总辐射量518.8~5 656.8MJ/m2,无霜期267 d。2011年在丹巴县太平桥乡、聂呷乡、半扇门乡试种黑皮冬瓜20 hm2,平均产量66.42 t/hm2,实现产值86 340元/hm2,人均增收202元;2012年又在岳扎乡、巴旺乡试种30 hm2,平均产量75 285 kg/hm2,实现产值97 860元/hm2,人均增收327元,得到了种植户的充分肯定。现总结丹巴县黑皮冬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在丹巴县种植黑皮冬瓜,应选择生育中短期、果大不超过20 kg、肉厚质硬、有一定抗紫外线能力的品种,如黑魁、黑将军等。

2 育苗

2.1 育苗时间

丹巴县昼夜温差大,海拔在1 800~2 000 m的河谷地带温室大棚育苗可在3月初下种,露地育苗应在3月底至4月初下种。海拔2 200~2 400 m的山间区可用地热线育苗,最好在河谷带代育[1]。

2.2 育苗方式

丹巴县风大,气候干燥,应釆用14 cm×10 cm营养钵育苗,具体操作:在大棚内按1 m开厢,做深度8~10 cm的苗床,将培好的营养土装钵放入床内,每行7个,装好后喷百菌清800倍液,覆地膜压实。

2.3 催芽播种

3月上旬,用催芽厢或电热毯催芽,60%现芽时即可播种,在备好的营养钵上用小棍扎深3 cm小孔,每孔放芽种1粒,细土覆盖,待整厢播完后再覆一层地膜,现苗时将此膜起拱。

2.4 苗床管理

丹巴县海拔高,昼夜温差超过10 ℃。因此,应注意苗床管理。现苗后,用绿享一号,或百菌清防治2~3次,苗2叶1心时,拱膜白天揭晩上盖,3叶1心时,可喷施叶面肥1~2次。晚上气温稳定在12 ℃时,应全天揭去拱膜,白天打开棚门。如营养钵湿度低于70%,选晴天10:00后浇水。

3 整地培肥

按3.5 m开厢,于厢中间开沟,施圈肥45 t/hm2、过磷酸钙1.5 t/hm2,覆土平地,盖膜备用。

4 移栽

移栽前应用绿享一号或百菌清喷苗,河谷海拔1 800 m地区4月中下旬移栽,山间海拔2 200~2 400 m地区,5月中旬移栽,注意破膜,开口能放入钵苗为准,窝距1 m,窝植2株,栽后用土压实地膜。

5 田间管理

5.1 压蔓打枝

蔓1.5 m时于1 m处用土压蔓,以不被风吹走为准。无死苗的,每株留1个分枝;有死苗或空窝的,可以多留1~2个分枝。

5.2 浇水

土壤湿度低于70%时,引水浇地。因为甘孜州土壤富钾缺磷,对土层浅、苗势弱的地块,应结合浇水施氮肥450~750 kg/hm2、磷肥750~1 200 kg/hm2 [2-3]。

5.3 留瓜保瓜

一般情况在蔓22~24节留笫一瓜,以后长势正常的瓜可保留2~3个,长势畸型的瓜应及时去除,去除后集中处理或带回家饲喂牲畜。

5.4 遮阳保瓜

丹巴县海拔高,紫外线强,应特别注意防止瓜被灼伤。现瓜后,用废旧报纸盖瓜,并用水将报纸淋湿,让报纸与瓜和蔓充分接触,防止被风刮跑,也可用草或其他不透明物体盖瓜,使瓜不被太阳直射。

6 病虫害防治

黑皮冬瓜主要病害是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可用绿亨一号3 0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托布津500~800倍液等防治。主要虫害是蓟马,在温度为25~30 ℃的7月下旬至9月发生最为严重。防治要及时喷施巴丹1 000倍液、5%高效大功臣2 500~3 000倍液、杀虫双400~800倍液、20%康福多乳油6 000~10 000倍液,每隔5~7 d喷药1次,药剂要交替使用[4]。

7 采果

坐果后60 d左右,待表皮发亮、呈墨绿色时即可采果,原则是顺蔓采瓜,先着地的先采,由于丹巴县海拔较高,特别是海拔2 400 m的地区,应及时采摘,以防止果实被冻伤。

8 参考文献

[1] 袁文先.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6):28.

[2] 朱娇,云美.海南冬春季黑皮冬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14-1415.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2

1 特征特性

蔓生,五棱,中空,绿色,密被茸毛,节间距17 cm,茎粗1 cm。顶芽为叶芽,每节腋芽发生侧蔓,无限生长,抽蔓后长卷须。雌、雄异花同株,5~7节发生雄花,9~11节发生雌花,以后一般每隔3节再发生,子房下位,长椭圆形,绿色,密被茸毛。单叶,互生,5~7个浅裂,绿色具白色茸毛,宽31 cm、长28 cm。

瓜桶形,瓜皮浅绿色,被茸毛,被白色蜡粉。瓜长约43 cm、宽约31 cm,瓜形指数约1.4,从开花到商品成熟为28 d。种子扁平,近椭圆形,种脐一端稍尖,浅黄白色,有突起边缘,千粒质量约70 g,休眠期约60 d。

海南省冬春季播种约16 d出苗,76 d授粉,105 d开始收获成熟商品瓜,667 m2产量6 000~ 7 000 kg。商品瓜肉厚,约7.0 cm,肉质致密、风味好、总酸度0.63%(以柠檬酸汁计)、可溶性总糖0.83%、糖酸比1.32、水分96.03%。

既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高温季节能正常生长,又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及耐枯萎病、白粉病和抗病毒病的特性;适应范围广,可粗放栽培,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既可用于北运瓜菜生产,也可作为夏季渡淡瓜菜生产。

2 高效栽培技术

2.1 播期与生产方式

海南省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主要以冬春茬为主,11~12月播种,12月至翌年1月定植,3月底4月初开始上市;夏秋季一般5~6月播种,8~9月上市,为海南省主要的渡淡蔬菜之一。广东、广西主要播种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1月,翌年的5~6月开始上市。

粉皮冬瓜主根与侧根发达,不耐涝,对水分需求量大,生产上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爬地栽培为主。

2.2 育苗

①选用过筛无病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椰糠按体积比5∶2∶3混合,然后在每1 m3混合土中加入阿维菌素颗粒剂0.5 kg,拌匀堆放1周后装50孔(5×10)或54孔(6×9)的塑料穴盘中备用;也可直接采用优良育苗基质装盘。

②每667 m2需要种子约50 g。先用清水浸种15 h,捞出洗净后,置于28~30℃(可用灯泡)下催芽。未出芽前,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一般36 h后种子露白;有条件的可用培养箱催芽。

③将露白种子平放穴孔1.0~1.5 cm处,每穴1粒,覆上薄土,轻轻压实,用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浇透基质。

④苗床向阳,搭小拱棚覆盖农用薄膜防雨保温。保持培养土湿润,防止徒长;早上浇水后种壳未干时用手轻轻将“帽”摘除,尽量避免弄伤子叶。壮苗标准:子叶完整无损、无病虫、无病斑,株高8~10 cm,茎粗0.3 cm左右,2叶1心。

2.3 整地作畦与定植

定植前1个月,“一犁二耙”深翻整地,施足基肥,667 m2 沟施腐熟有机无机复混肥100 kg以上。整地后作畦宽6 m(包沟),畦面呈龟背形;双行种植,每行顺着定植线铺设2条喷灌带,每条约25 m,覆盖150 cm宽黑色地膜,按株距60 cm打好定植孔。选晴天下午移栽,每 667 m2 约定植380株,瓜苗不宜栽得过深,栽后用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浇定根水。

2.4 田间管理

①植株调整 采用2蔓1瓜的整枝方式,5叶1心时打顶。2行相对引蔓,抽蔓后每间隔3节左右使用竹签固定1次,整个生育期固定约3次。

②水肥 瓜苗长出新叶后和5片真叶时,用0.3%~0.5%三元平衡复合肥施1~2次,每株约施0.5 kg。抽蔓期每667 m2施三元平衡复合肥约15 kg。定瓜后一般连续追肥3次,第1次667 m2施三元平衡复合肥(15-15-15)20 kg,使用喷灌带随水喷施;第2、3次每隔7~10 d施用1次,每次施用三元高钾复合肥(13-8-18)20 kg,使用喷灌带随水喷施。抽蔓期前应见干见湿;果实膨大期后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采收前7 d停止灌水。

③授粉、定瓜、翻瓜 17~19节开始授粉留瓜,之前的小瓜全部摘除。采用本地中华蜜蜂授粉,每箱蜜蜂可授粉1.3~2.0 hm2。授粉前10 d停止使用化学农药,通过优化用药时间、药剂种类、施药方法等保护蜜蜂种群。授粉后7 d开始定瓜,每株挑选1个瓜形正、大小一致、全身密被茸毛、皮色浓绿有光泽、无病虫害损伤、单瓜质量约400 g的授粉瓜,其余全部摘除。授粉后约20 d,果实大小已基本定型,开始着生第1遍白色蜡粉时开始翻瓜。

④病虫害防治 粉皮冬瓜主要病虫害为根结线虫病、白粉病及蓟马、美洲斑潜蝇。根结线虫病防治:定植时在定植穴中放入0.5%阿维菌素颗粒剂,每667 m2约用量1 000 g。冬春季定植后约50天在授粉前用2%阿维菌素水剂2 000倍液灌根1次;白粉病与其他叶部病害:每7~10 d轮换喷施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46%可杀得(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 000倍液、45%多硫悬浮剂500倍液、68%瑞毒霉水分散粒剂600倍液等,可有效预防。每7~10 d轮换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60%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等防治蓟马、美洲斑潜蝇。工作道草害可用20%克无踪(百草枯)水剂150倍液定向喷雾防治。

2.5 及时采收

授粉后约30 d,均匀着生第2遍白色蜡粉后即达商品成熟标准,可采收上市。四季粉皮冬瓜极耐日灼,在露地田间可放置30 d而不影响商品瓜质量。

参考文献

[1] 严龙,江扬先,罗培生,等.小型冬瓜的品种现状及高效生产技术[J].长江蔬菜,2012(21):26-27.

[2] 张建军,刘世贵,余懋祥,等.优质早熟冬瓜新品种早粉

1号选育及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7(5):43-45.

[3] 庄华才,黄绍力,吕顺,等.广东省冬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12(7):10-12.

[4] 吴永官,程亮,蒋雪荣,等.广西冬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11(13):9-11.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3

嫁接技术

播种育苗

品种选择

砧木品种:目前比较好的砧木品种为杂交白籽南瓜和褐籽南瓜,如绿洲天使、掘金龙等。白籽南瓜(或褐籽南瓜)作砧木,植株长势较旺盛,抗病力强,瓜形较周正,外观好,综合性状优于黑籽南瓜和瓠瓜等砧木。

接穗品种: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小冬瓜品种作接穗,如串铃4号、串铃8号、米可丰、绿春等。苗床的准备

春大棚栽培冬瓜嫁接育苗应在有炉火等加温条件下进行,保证瓜苗对温度的需求。苗床长6.0m,宽1.2m,深15.0cm。砧木营养土选用50%草炭、80%肥沃园田土(必须近年未种过瓜类),每立方米基质加三元复合肥1kg、50%多菌灵100g,充分混合后装入8cm×8cm的营养钵中。接穗使用穴盘直接装入沙土即可。

播期的确定

鲁西南地区春大棚冬瓜的定植期在3月中旬,根据定植期确定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期。因接穗较砧木发芽慢,因此,要先播接穗,后播砧木,接穗较砧木提前播种5~7天,一般接穗播种日期在1月下旬,砧木在2月初。

浸种催芽

接穗种子用温水浸泡12~14h,然后在25℃恒温条件下催芽3~4天。砧木用温水浸泡种子6~8h,然后在25℃恒温条件下催芽1—2天。接穗种子667m2用量250g,砧木种子用量700g,种植小冬瓜一般667m2需要嫁接苗3000~3200株,可按照3500株育苗。

播种

播种前苗床浇透水,播种时接穗播在穴盘中,砧木播在营养钵中,然后用手指下按1cm深,种芽向下平放,上面覆盖营养土,再用手背拍按一下。

播种后的苗期管理

砧木生长速度快,对温度要求不高,管理上应注意防止徒长,避免形成高脚苗。砧木出土前的温度控制为白天28~30℃、夜间16—18℃,出苗后及时降温至白天22~25℃、夜间15℃左右。接穗生长要求的温度较砧木高3—5℃。

嫁接

适期嫁接

砧木1~2片真叶时,即砧木第1片真叶展开、第2片真叶出现(日历苗龄15~20天),接穗真叶出现时即可嫁接。嫁接前准备好遮阳网、托盘、小喷壶、刀片、嫁接夹、清水、消毒药剂等。嫁接方法

嫁接在遮光环境下进行,采用贴接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苗龄短,成活率高等优点。具体操作方法是:刀片紧贴砧木的1片子叶向下斜切,要一刀劈下,切面要平滑,切面长0.8~1.0cm。在接穗子叶下方1.5cm处斜切,方向自上而下,切面要与砧木的切面相吻合。将切好的接穗贴靠在砧木上,用嫁接夹夹好。嫁接后,及时将接好的瓜苗放入小拱棚内,用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嫁接瓜苗,预防苗期病害。

嫁接后的管理

温度要求:白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以上,夜间在15℃以上。阴雪天气通过增加添煤次数等措施维持棚温。为使伤口快速愈合,必须保证室内温度。

湿度控制:为保证伤口愈合,嫁接后3天内小拱棚内的湿度要保持在95%以上,在营养钵浇足底水的基础上,可叶面喷水。每天喷温水1次,喷水时加入75%百菌清1000倍液杀菌,第4天起逐渐降低湿度,保持在90%左右。

光照管理:嫁接1~3天内,基本上不见光,最好使用遮阳网覆盖。从第四天开始,早上、晚上让苗床接受短时间的弱光照,全天间断性累计见光2~3h,嫁接5—6天后,全天间断性累计见光4—5h。以后可逐渐延长见光的时间,光照的时间以瓜苗不发生严重的萎蔫(叶柄不下垂)现象为标准。看接穗心叶开始生长,小苗见光不打蔫即可撤掉遮阳网,进入正常管理。嫁接10天后,撤掉小拱棚膜。

成活后的管理:嫁接后10~12天嫁接苗进入正常管理阶段,去掉嫁接夹,白天温度25—30℃,夜间在15℃左右。及时去掉砧木侧芽,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定植前1周低温炼苗,白天温度20℃,夜间10℃左右。嫁接18~20天后,嫁接苗4~5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

定植前的准备

整地、施足基肥:定植前20天覆盖大棚塑料薄膜,然后封闭大棚7—10天,同时用45%百菌清烟剂1kg,667m2进行熏烟消毒。10天后整地施肥,667m2施优质有机肥5—6m3,N:P:K(15:15:15)三元复合肥50kg,撒施后深翻地30cm,整平耙细。

作畦盖膜:做成130cm宽的小高畦,畦高15~20cm,垄距60cm,做好畦后覆盖地膜。

定植

大棚冬瓜定植时间在3月中旬,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株距33cm,每畦栽双行,定植密度3000~3200株,667m2,栽后浇好定植水。

田间管理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4

1 东升南瓜的特征特性

东升南瓜较早熟,结果容易,不论阴天或雨天,只要授上粉,都能坐住果。生育期短,产量稳定,抗白粉病能力强。东升南瓜根系强大,适应pH值 6.0左右,非常适合水培栽植。成熟的南瓜耐贮运,南瓜表面不碰伤不压坏情况下可贮藏半年以上。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消毒

将所需播种的种子精选后,放在太阳下暴晒2~3 d,也可把恒温箱调至72 ℃烘24 h,进行高温杀虫灭菌处理。

2.2 浸种催芽

先把种子搓洗后,用纱布包好放入30 ℃ 的温水中,浸泡4 h后洗干净种子,用洁净湿润的毛巾包住放入33 ℃恒温箱内催芽。每12 h检查清洗种子和毛巾,使种子和毛巾保持湿润。次日种子便露白出芽。浸种催芽的好处是出芽快而且整齐。

2.3 播种

先把营养杯和石米用300倍液高锰酸钾浸泡12 h。用清水冲洗干净石米和营养杯后装杯,要求装平杯为宜,把种子放平,种芽朝下,种子上面用石米盖好。然后水槽放水,水位放至营养杯身一半为宜,用定植板(泡沫板)盖好水槽。

3 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30 ℃,夜间为25 ℃ 左右为宜。当种子出苗时,把定植板搬走,整理小苗。把芽朝上生长的重新种好,把种子壳轻轻去掉。当第1片真叶展开时,水槽加营养液EC值为0.6 mS·cm-1为宜。苗若出齐即可上床定植,如不能及时定植的,适时挪动小苗之间距离使其叶片和根系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气温超过30 ℃ 要放风,保持通风透光就能育出健壮的小苗。

4 适时定植

定植前水槽、水池及定植板用800倍的高锰酸钾液喷洗消毒。用循环方式消毒效果更理想,水位在离定植板2 cm左右的空间。如水位过高,定植板易吸水变形和长青苔;如水位过低则小苗吸不到水造成。所以尽量保持育苗水位差不多为佳。施用水培肥1次,循环10 h营养液EC值约0.8 mS·cm-1即可上苗定植。株距为60 cm,行距约80 cm,上苗时轻拿轻放,对准定植孔旋转放入而不易伤根。

5 定植后的管理

5.1 水肥管理

笔者水培东升南瓜温室水槽水池总容量为25 m3,东升南瓜从小苗到结果成熟营养液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递增。东升南瓜从小苗到开花营养液EC值为0.8~1.8 mS·cm-1。由于本单位是4A级农业旅游景区,常把营养液EC值提高到2.5左右,这样可使小苗更加粗壮延长观赏期。开花结果期到果实成熟营养液EC值提高到2.5~3.0 mS· cm-1。为了让东升南瓜正常生长,营养液pH值保持 5.5~6.5,若过于偏酸会造成烂根现象。每周测试营养液pH和EC值1次,要是pH低于5.5则用适量氢氧化钾调和。营养液配方选用一般瓜果类水培配方。

5.2 植株管理

由于水培栽植密度较大,667 m2栽植800株,上面2 m高处用钢丝拉紧,用尼龙绳向上引蔓,当主蔓长到30 cm时把所存侧蔓摘除,最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每次引蔓时顺手摘除分枝,如果要留分枝的话,叶片过多会造成相互遮阴而影响光照和通风,当主蔓长到钢丝时统一朝一方向绕钢线引蔓,第1雌花留在水平钢丝上,方便吊瓜且瓜又不易接触叶片和枝蔓而擦花瓜皮。

5.3 授粉留瓜

温室棚顶由薄膜覆盖,棚周围用防虫纱网密封的,没有蜜蜂和昆虫授粉,为了提高坐果率就得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天6:30—10:30为开花盛期,采摘花朵大的雄花,轻轻除去花瓣将花粉均匀涂在雌花柱头上。次日把授过粉雌花花瓣除去,并把当天没用完的雄花摘除。特别是阴雨天湿度大,花朵极容易腐烂,若不及时摘除雌花花瓣,腐烂花瓣传染至雌花的柱头,会影响坐果率。若是腐烂的花掉在叶片上、叶柄上、瓜蔓上,会造成叶片、叶柄、瓜蔓感染而腐烂,而掉在定植板上更难清理,故必须摘除花瓣。雌花授粉坐住瓜后,对主蔓摘心,留1条侧蔓,其余的侧蔓摘除做农家菜用。授完粉10 d内必须把瓜吊好,不然会因果实太重而掉落,不但要重新授粉坐果,而且会把定植板砸烂。授粉东升南瓜20 d定型,第2雌花也可以开始授粉了。东升南瓜约七成熟,瓜皮由淡黄色转为红色时,可用尖锐针具在瓜身刺刻吉祥的文字和如意图腾,要求刺刻破瓜皮伤到肉为宜,刺刻过深瓜会暴裂,刺刻过浅则没有凸出的效果。等到果实成熟,伤口愈合,金红色瓜上凸现出吉祥文字和如意图腾,非常具有观赏性。

5.4 病虫害防治

水培东升南瓜生长快,抗病力强,从小苗开始防虫防病,温室密封效果好,利用害虫习性(趋向性),在温悬挂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粘捕白粉虱和蓟马,园内装置3~4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蛾、蝶类等害虫。温室水培东升南瓜病虫较少,主要以预防为主。若发现白粉虱、蓟马、潜叶蝇、夜蛾等需及时防治。白粉虱用1 000倍液吡虫啉喷雾。蓟马用100倍的生物肥皂液防治。潜叶蝇用阿维菌素2 000倍液喷雾。夜蛾用 0.3% 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喷雾。水培东升南瓜常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白粉病用500倍硫磺悬剂液防治,霜霉病用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防治病毒病主要放风降温,高温易得病毒病,若是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可用20% 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5

1 模式设计

1.1 种植安排

连栋大棚周年西瓜生产计划共收获6次左右,其中12月上中旬第1茬播种,翌年1月初定植,4月中下旬第1次采收,5月中下旬第2次采收,6月中下旬第3次采收,7月上旬清藤泡田;7月上旬第2茬播种,8月初定植,9月上中旬第4次采收, 9月底10月初第5次采收并在10月中旬清藤;8月上中旬第3茬播种,10月下旬定植,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第6次采收,12月中旬清藤泡田。

1.2 营销策略

第1茬西瓜采用早春红玉、京兰等小果型品种,第1次采收作为礼品西瓜四联装包装订单销售,参考价格每箱4个80~100元;第2、3次采收均采用农商对接超市销售,参考价格每箱40~60元。第2茬选用无籽西瓜或全美4K等耐贮运品种,第4次采收作为礼品西瓜单个包装订单销售,参考价格每个80~100元;第5次采收采用农商对接超市销售,单个包装,参考价格每个30~50元。第3茬选用84-24或京欣二号等品种,消费对象定位为宾(会)馆、会议、宴席(婚寿宴)、高档饭店及其他偏高端消费者,单个包装,订单生产,参考价格每个100元左右(根据成本核算)。

2 设施处理

第1茬采用原生态土壤栽培,按包沟5 m间距作畦,畦沟下安装PVC波纹工程管,畦上吊装喷淋灌设施,二道棚加装无纺布、遮阳网或透明农膜。

第2茬采用专用包装袋灌装商品栽培基质或经处理确认无害的肥土(可从棚内就近灌装备用),每袋灌基质或原生态土壤30~50 m3。

③自第1茬起,每茬生a结束后将西瓜茎、叶、瓜、根全部清除出棚,灌淡水浸泡处理15~30天。

④自第2茬起,采用竹炭或米糠撒施地面及新瓜蔓所能及的地方,利用竹炭或米糠的吸附作用消除西瓜茎须分泌物对新瓜苗的毒害;前茬用完的商品栽培基质收回厂,专门消毒配制作营养重生再用,其受污无害的肥土或退回农田,或处理回填废弃沟塘。

⑤自第3茬起,越夏连秋采用加装遮阳网,高温夜间喷淋地下水和夜间通风等措施降温,并注意暴风雨天气,防止局部成涝。

⑥自第4茬(即越冬后第1茬,11月上旬)起,秋冬栽培加装二道棚及无纺布,直到西瓜上市腾棚清茬。

3 品种安排

第1茬早春栽培,选用84-24、全美4K、京欣二号、京兰、早春红玉、拿比特等耐低温、抗逆性好的品种;第2茬越夏连秋栽培,无籽西瓜或全美4K等耐贮运品种;第3茬秋冬季栽培,采用嫁接苗栽培,接穗选用小兰、早春红玉、日丰、京欣二号、特小凤、黄小玉、拿比特等外表美观好看、耐低温、易坐果、生长势中等、含糖量高的品种,砧木选用野生西瓜、京欣砧或云南黑籽南瓜。

4 栽培要点

4.1 第1茬早春栽培

①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轻基质电加温育苗(工厂化育苗),播前晒种消毒1~2天。在大棚内采用电热温床育苗,苗床温度保持12~30℃,出苗后防止高温形成高脚苗。

②定植 采取连栋大棚+中棚+小棚+地膜4层覆盖,即畦面用地膜铺盖,上搭小拱棚、中棚及连栋大棚。机械培植小高垄,垄高20~30 cm,垄底宽

60 cm左右,垄顶宽35~40 cm,平垫地膜宽(可剪为2副)80 cm,地膜下垄顶定植沟一侧布滴灌管(距定植沟5~10 cm)。定植密度掌握在早春红玉等小果型瓜1 000株/667 m2左右,京欣二号等较大果型瓜800株/667 m2左右。

③肥水管理 重施基肥,每667 m2用腐熟鸡粪2 500 kg、西瓜专用肥50 kg进行全层施肥。早施膨瓜肥,在授粉前7~10天,每667 m2施磷酸二铵12~17 kg、尿素20~23 kg、硫酸钾8~10 kg。后结的瓜看苗施膨大肥。坐瓜前保持土壤水分,幼瓜长到鸡蛋大时,保持土壤湿润,缺水时轻浇,忌大水漫灌。膨瓜期保证水分供应,保持地表不干。采瓜前10天适当控水,以防裂果。

④整枝 三蔓整枝每株留2个瓜,四蔓整枝每株留3个瓜,均留一条辅助蔓不结瓜。还可以采用甜瓜整枝方法,在瓜苗4叶期打顶,使4条蔓向不同方向生长。

4.2 第2茬越夏连秋栽培

①播种育苗 采用小拱棚或大棚盖一网(遮阳网)一膜(农用塑料薄膜)育苗。选取排灌方便、通风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深翻,施足底肥,整平耙细后作苗床。播种前应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 min消毒,采用塑料穴盘育苗,用商品基质或无病菌污染的充分腐熟的过筛营养土盖籽,厚0.8 cm,床面盖旧塑料薄膜或遮阳网或稻草等保湿。

②定植 大田栽培采取连栋大棚+中棚+遮阳网+地膜4层覆盖,即畦面用地膜铺盖,上搭中棚及连栋大棚。先整成宽5 m左右畦面,再在畦上摆栽培基质袋,定植瓜苗行距2.5 m左右。株距随西瓜品种调节,遮阳网覆盖棚外或中棚上,畦上吊装喷淋灌设施。定植密度掌握在早春红玉等小果型瓜在800株/667 m2左右,京欣二号等较大果型瓜在

600株/667 m2左右。

③肥水管理 基肥每667 m2用腐熟鸡粪

2 000 kg、西瓜专用肥40 kg进行全层施肥。瓜苗在2叶1心左右可喷施乙烯利20~30 mg/L诱导雌花开放;早施膨瓜肥,在授粉前7~10天,每667 m2施磷酸二铵12~17 kg、尿素20~23 kg、硫酸钾8~10 kg。水分管理同第1茬。

④吊蔓整枝 采取吊蔓栽培,一主两副整枝。持续高温天气,棚内外加装换气风扇通风,湿帘散湿,并在夜间喷淋地下水降温,同时要在棚上加覆遮阳网,适当剪去老叶枯藤,另喷20 mg/L的助壮素或对幼瓜喷施坐果灵。

4.3 第3茬秋冬季栽培

①播种育苗 同第2茬。

②定植 大田栽培采取连栋大棚+中棚+无纺布+小棚+地膜5层覆盖,必要时利用煤炉加温。定植方式和密度等同第2茬。

③肥水管理 基肥同第2茬。少施或不施膨瓜肥,如施则在授粉前7~10天,每667 m2施磷酸二铵5~8 kg、尿素5~8 kg、硫酸钾3~4 kg。膨瓜期保证水分供应,保持地表不干。

④吊蔓整枝 采取吊蔓栽培,一主两副整枝, 适当剪去老叶枯藤。

⑤其他管理 有寒潮时或风雪天气,可实施人工增温补光,方法是连栋大棚内每200 m2装一盏LED白炽灯,每667 m2安放一只煤炉并注意将烟囱引出棚外,另喷施40~50 mg/L绿之保或九二保持正常生长。

5 病虫害防控

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可在定植前对栽培基质及栽培设施工具进行消毒,最好采用蒸汽、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方法。

早春西瓜在结瓜期间特别是4月中下旬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时,易发生菌核病、灰霉病和疫病,每667 m2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6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大棚蔬菜发展较快,2009年冬春茬面积1 482hm2,已成为江南地区较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大棚瓠瓜作为魏塘镇大棚蔬菜的主要作物,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冬春茬面积196hm2。近年来,通过改进栽培方式、应用先进技术,产量、效益不断提高,在江苏、浙江、上海的市场占有率较高。2008年冬至2009年春种植的瓠瓜平均产量68.85t/hm2,平均经济收入16.545万元/hm2,高的产量超过97.5t/hm2,经济收入超24万元/hm2。现将魏塘镇冬春茬大棚瓠瓜爬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选早熟、耐低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瓠瓜品种,如浙蒲2号。10月中旬前后播种育苗,用种2.25万粒/hm2左右。用水稻田表土90%,腐熟猪粪10%,再加过磷酸钙3kg/m3和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150l/m3,混合堆制30d以上,配制营养土。过筛后将营养土装入10cm×10cm大小的营养钵,排放于育苗大棚中。晒种1d后,将种的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浸泡15min,再在冷水中浸8~12h,在30~33℃条件下催芽40~50h,芽长3~5mm即可播种。播种的前一天先将营养钵浇透水。每钵播催好芽的种子1粒,随后盖1cm厚的细土。播后在苗床上搭小拱棚,晚上加盖无纺布或草帘保温[1,2]。从播种至移栽,白天温度应掌握“二高二低”的原则,即播种至出苗要求高温30~35℃,出苗至真叶展开降低温度到20~22℃,真叶生长期最适温度为28℃,移栽前7d降低温度到20~22℃,齐苗后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5 ℃以上。苗床内水分掌握“前促后控”,并保持营养钵内下层潮湿,表土干燥,表土不发白不浇水,如浇水,要点浇,防止出现徒长苗。壮苗标准为:秧龄30~35d,真叶3叶1心,株高8~10cm,叶柄短,叶色厚而深绿,根系发达、白嫩,营养土不散。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选择前作为水稻田的地块,施优质厩肥30~45t/hm2、三元复合肥750kg/hm2,于移栽前7~10d结合整地施入,做成宽3m的畦,畦的中间略高,有利于瓠瓜根系生长。畦上覆盖地膜,每畦打1行种植穴,深10cm,直径11cm,穴距30cm,然后在每畦上搭建小拱棚,棚宽1.6m,棚高40cm。在定植前1~2d,抢晴天浇足定植穴底水,在11月中下旬达到壮苗标准时定植,每穴1株,株距30cm,定植9 750株/hm2左右。定植后营养土略高于畦面,营养土周围用竹签将泥封实,浇上定根水,在小拱棚上覆盖“二膜一布”(保温),即0.03~0.04 mm的无滴水农膜2层,2层农膜中覆盖1层无纺布。采用爬地栽培方式,采用“五膜一布”覆盖,即在大棚内搭内大棚与拱棚,覆盖大棚农膜与内大棚农膜各1层,在拱棚上覆2层农膜,2层农膜间覆无纺布,地上覆地膜[3]。

3温湿度与光照调控

瓠瓜不耐高温,温度上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定植后7~10d内,视瓠瓜秧苗素质,一般以高温为主,促进幼苗早发新根,白天最高气温掌握在30~35℃,最低地温在地表10cm处稳定在12℃以上;幼苗定植新根生长以后,最高气温控制在25~28℃,超过28℃,注意放风,防止植株徒长;瓠瓜雌花开放后,最高气温宜稳定在32℃左右,以加速果实生长发育,缩短膨瓜周期,有利于早熟高产。瓠瓜根系喜湿、怕渍、忌旱,定植时浇足底水后,前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浇水,促进根系生长,扩大根系群,坐果后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如土太干要及时浇水。瓠瓜坐果前一般不施肥,坐果后每隔15~20d施1次三元复合肥,每次用量150 kg/hm2;结合防病治虫,坐果后及时喷施绿芬威1号、绿芬威2号等植物营养液。

瓠瓜叶片肥大,属较耐弱光的作物,在膨瓜期相对光照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光照不少于8h,除白天及时揭去棚内覆盖物外,夜间保温宜选用白色无纺布覆盖,从而延后光照时间,防止叶片黄化,减少畸形果,提高商品率。  4植株调整

瓠瓜定植发根后,主蔓4叶1心至5叶1心时进行主蔓整枝摘心,控制主蔓生长,促进侧蔓生长。一级侧蔓蔓长10~15cm时,选留3条长势旺的侧蔓,整掉其余侧蔓,待选留的侧蔓有15叶、蔓长80cm左右时对一级侧蔓进行摘心,控制一级侧蔓的营养生长,使植株养分集中转向生殖生长,促进膨果,一般一级侧蔓整株留果1~2个。二级侧蔓根据叶面积多少而定,单株选留3~5条二级侧蔓,一般留5~8叶摘心,一般二级侧蔓单株留果2~3个。对于三级、四级侧蔓

的整枝摘心原则为:见空隙多留轻摘,见封行少留重摘;依此类推,长期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每批单株留果2~3个。由于冬季及早春气温低,无雄花花粉或雄花花粉成活率低,故早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来提高坐果率,增加早期产量,4月开始雄花花粉成活率较高,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从而提高坐果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药剂为早瓜灵,早瓜灵5ml加水0.5~1.0kg,当雌花开放时用早瓜灵稀释液浸子房或用小型手提喷雾器喷整个子房,把整个子房均匀喷湿[4]。在生长前期摘心不摘叶,生长中期摘病叶不摘功能叶,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及时摘除基部老叶、遮住果实叶、相叠叶、长柄叶、黄叶、病叶,叶面积指数控制在2以下,防止植株徒长;在冬季单株同时留果1~2个,在春季单株同时留果2~3个,多余的幼果在手指粗时及时疏去,防止养分流失。

5病虫害防治

大棚瓠瓜主要病害为白粉病、霜霉病、疫病,主要虫害为蚜虫、斑潜蝇。白粉病可用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多氧清可湿性粉剂2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霜霉病、疫病可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1 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斑潜蝇可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

6适时采收

早期瓠瓜,由于气温低,生长较慢。一般在开花后20d左右,每瓜重100~150g时采收为宜;中后期,气温上升,其生长变快,一般在开花后10~15d,每瓜重250g时采收为宜。

7参考文献

[1] 陈福权.嘉善县冬春茬大棚瓠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1):108-109.

[2] 计建科,浦超群,李建军,等.大棚瓠瓜冬春爬地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