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1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城乡一体化可以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利用体制改革以及政策调整,促进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在建设用地、城镇整体规划、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城乡居民文化素质、产业契合度等方面逐渐融合。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上升到一定层次时的必然趋势,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进一步体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增强城市活力、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全面提升内在质量,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本文分析了秦皇岛市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依此来评价和判断,总结出将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点需要考虑和建设的方面,为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一、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要获得成功,前提是要以人为本,推进一体化进程。这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思想观念和政策措施的社会变革。不仅要转变发展思路,也要调整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创新体制和机制。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新型城镇化既有利于城镇空间扩张,又有利于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可以带动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利于秦皇岛城市进一步向着现代化、集群化和生态化发展。同时城乡一体化可以拉动消费,实现富民强市,快速提升秦皇岛市整体建设质量内涵,让农村改变现状,提升居民环境生态质量和水平,让城市半径扩大,汲取周边乡镇自然生态风光和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谐与协调发展。秦皇岛市政府为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定了阶段性目标,2015年城乡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完成,改抚宁县为抚宁区,城镇化率达到58%,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全市30%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城乡发展已经步入良性循环。预计到2020年,全市争取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的行政村达到60%,城镇化率超过68%。城乡互促,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投入建设,公共服务城乡进一步均衡;政策制定,社会保障逐步统一,达到建设成果城乡通用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二、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推进秦皇岛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优化城镇布局空间,实现秦皇岛强市富民
我们要避免由于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而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事件发生。不能盲目照搬国外建筑模式,要尽量科学规划,做得详尽,同时在制度上要进行完善,坚决避免领导干部人为地干预城市规划的情况,坚决杜绝一届领导一套规划,常换常变的现象。受天然生态资源环境和科技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秦皇岛市地域差异较为明显。政府有关部门应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由扩张性规划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地域空间结构,深入研究我市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发展前景,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延续性。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体系。秦皇岛市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把其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之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符号,建设特色城乡一体化布局。秦皇岛市各县文化内涵和资源底蕴别具特色,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科学合理谋划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深度挖掘和规划县城重点地段的特色风貌塑造和特色设计,控制主城区体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打造特色城镇规划布局。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考虑到秦皇岛市城乡各方面的巨大差距,要尽快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由过去的偏重城市发展逐步过渡为“城乡分治”,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在加速县域经济城镇化步伐的基础上,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统筹优化现代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以观光休闲农业园为龙头,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改善农业专业化布局,让规模化和一体化农业成为现实,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不同县镇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昌黎县的葡萄酒产业、抚宁的造纸业、卢龙的板栗和淀粉加工业都可以作为重点扶持龙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融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产业与文明相互渗透的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集发农业观光园同三产互动发展,探索土地入股等新的机制,加快重点农业项目上规模、见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让富余劳动力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更多财富收入;坚持城市化进程以培育支柱产业为依托,注重工业化作为产业支撑,只有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才能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进一步提升城镇经济实力,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营造滨海宜居城镇
新型城镇化能够推动公共服务业、消费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促进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提升城镇品位和硬件设施水平,吸引更多周边人口。重点支持经济实力强的乡镇进行培育,拓展区域内涵,发展为秦皇岛市的特色商贸和旅游名镇,以点带面,打造文明向上的城乡一体化氛围。同时让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投资环境相互促进,辐射北部工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域经济,构造流通商贸城镇。大力发展休闲商务环境和设施,满足人们边工作边休闲的愿望,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造就滨海宜居城镇,这样就会吸引京津及周边的高消费人群来到秦皇岛,拉动消费、带动旅游业和相关第三产业,实现“开放强市、旅游兴市、产业立市、文化铸市”的发展战略。
(四)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
秦皇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镇,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会集中出现并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首先,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可能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承包制会阻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一体化和科技化。其次,户籍制度进一步限制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享受不了市民权利,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对称、不平衡,改革缓慢,保障体系隶属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导致城乡社会保障不能完全统一。秦皇岛市应深入贯彻落实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秦皇岛市实际情况,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积极稳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城乡待遇一致,让农民进城后可以享有和市民同样的医疗、养老、教育等权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五)注意城乡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一体化,优化生态环境
2015年秦皇岛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人均道路面积居全省前列,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保持较高水平,全市污水集中处理全面覆盖各个县区,城市生活垃圾达到全部无害化处理,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考察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通过对生态因素的识别以及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升城乡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要存在差别待遇,在观念上意识到城市与农村环保一样重要,争取做到城乡环保的一致性。同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一体化,达到设计一体化、保障体系一体化。依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完善各自的环境管理体制,逐步增加农村的环保投入。在此基础上,城乡环境保护法要进一步完善,让农村环保工作同样有法可依,根据农村环保的特点,修订与完善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农村环保法规体系,达到城乡环境保护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志敏.秦皇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6).
[2]东晓,刘兴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城市环境风险及其防控[J].天府新论,2014(5).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2
关键词:城乡二元;城乡一体化; 民居“生存”环境
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重要意义
首先,民居环境一体化发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追寻的目标。中国古代就一直追寻“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的意境,“天人合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目标。其次,传承和发展文化精髓,实现人与民居环境和谐统一的需要。第三,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下,城乡发展不仅要展现物质、精神方面全方位的享受,更要去尊重千年来积淀的民族文化,传承并发展文化,在民居环境中展现民族文化、时代特征,实现发展与传承的和谐统一。
2 城乡二元与民居环境和城乡一体与民居环境的对比
2.1 城乡二元体制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城市作为一个大型的民居聚居群落,高楼式公寓住宅是其最基本的民居存在模式,由此而产生的民居环境主要包括小区、商业街、广场、花园等基本构成要素。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为城市民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城市民居环境的丰富和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村是对新信息反映和接受较缓慢的小型民居群落,也是保持人类民居环境最原始的聚居地,其“生存”环境以原始的村庄、田地、宅院等为构成要素。二元体制的划分,使城市和农村产生了不同的民居环境,对民居构成形式、民居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城乡一体化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实现人与民居环境的协调,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原有的民居环境被城市居住环境代替,将原有的民居环境完全颠覆,割断了民居文化传承的脉搏,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民居环境改建中,民居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以保护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民居文化和传统。
2.3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一体化的联系与区别
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不管哪个阶段,“和”理念都是城乡民居“生存”环境的核心思想,为民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内环境氛围。二元体制的存在,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也丰富了我国民居的构成形式。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民居环境的改建必然会对原有的环境形成冲击。这就要求城市和农村在一体化过程中,要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前提下,进而改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境况,为农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外环境氛围。
3 城乡体制变化下民居环境与其它方面关系的变化
3.1 民居环境与内环境关系的变化
3.1.1 民居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变化。人存在于环境中,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人的印迹。民居环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域,随着城乡一体的深入,民居环境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符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还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迹。
3.1.2 民居环境与空间关系的变化。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现有的空间环境利用方式,因此,研究民居环境实质是对民居空间环境的研究。城乡体制的演变,对乡村民居“生存”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在改建民居环境的时候,必须注意空间形态和结构的组织形式的传承和革新。
3.2 民居环境与外环境关系的变化
这里主要是指民居环境与整体环境关系的变化。 整体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是民居“生存”环境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了民居环境建设的政策、理念,也包含了它与人、周边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更加快速,民居“生存”环境如何适应整体发展是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但是,有些主题是确定的,给与“人”这个主体以准确的定位,民居环境充分体现的人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是环境改建所遵守的主轴,是不容再次忽视的。
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方向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民居“生存”环境建设的新主题。我国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这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为乡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树立了一个全新理念。如上所述,城乡民居环境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片面地追求乡村与城市的统一,只能给具有独特人文气息的乡村民居“生存”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要注重民居环境优秀传统的保存,为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建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意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4—0122—02
一、图书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存在着二元分化的特征,即城乡之间文化资源、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权利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对等性。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主要涉及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推动城乡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国大力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不仅承担着提供资源、传播知识的责任,也承载了推动文化教育、启发文化意识的重要职责。作为基础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能够满足不同层级人群的不同需求,可以最大范围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从而达到普及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的目的。一个完整有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就是要将区域范围内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囊括其中,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和作用,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从上到下最大程度的解决农村文化资源缺乏、文化权益缺失等问题,从而从文化建设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顺畅实现。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了均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它保障和实现公民的阅读权、平等获取信息权、参加社会活动权、享受服务权等权益,从知识和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公正。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系范并思教授认为,现代图书馆已经被赋予了一种公共图书馆精神,即让社会知识得到公平的利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平等得到竞争资源的社会公义内涵。目前,我国居住在农村的部分信息弱势群体因为其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社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在享受图书馆服务时往往会遭遇歧视,“无差别”的平等服务在一些地区并不能真正实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就是要以“无区别服务”为基本前提,确保乡村的居民也能够切实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图书馆服务和信息服务。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文化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基本上形成了以乡村为网点,依托县级图书馆和政府,覆盖整个区域范围的服务网络,将广大农村居民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农家书屋”的广泛建设也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形式,使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参考咨询及培训服务能够直接被农村群体享受,并且非常方便、快捷、符合农民的需求。
2.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公共文化阵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尽管基层图书馆与一些大型图书馆相比在软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人员调配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但从公共图书馆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满足人民大众基本文化需求这一落脚点来说,基层图书馆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我国目前基层图书馆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由于缺乏财政资金作为保障,农村基层图书馆大都面临着馆藏资源较少、更新缓慢、服务单一等困境。因此,怎样使城市中总量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流向最需要支援的基层图书馆,让农民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图书馆服务,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首要考虑的问题。在面向城乡、着力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馆际间协调合作,在省市—区县—街乡—社区及村镇四级图书馆间形成服务网络,不仅使原来的图书馆联合起来,在一些地区还会新增一批基层图书馆,构成服务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图书馆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等服务手段能够享受到丰富的资源配置、统一的服务标准和通借通还的服务,方便了读者的同时也使其摆脱了资源匮乏、效率低下的尴她处境,重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图书馆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图书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1.图书馆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作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是信息传播、知识服务的主渠道。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传播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促进文化交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每一位走进图书馆的读者都能享受公平的文化服务。城乡文化差异很大程度是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全,造成当地居民享受文化服务不平等而形成的非主观性差异,因此,加强图书馆建设是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有力保障。
2.图书馆是城乡一体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图书馆作为公共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具有传播知识、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等作用,它能满足各行各业、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需要,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为他们参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图书馆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服务,起到文化教育作用
图书馆是学术聚集地,汇集了人类历史悠久的文明发展成果,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即文化教育职能。通过在农村加强图书馆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服务和与城市相等的文化学习平台,以满足农村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读者们主要是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来获取、吸收各种文化精髓。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满足自身对文化、知识等需求。
4.图书馆为农村能传递优秀文化,促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
图书馆除了基本的文化教育功能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的功能就是传递优秀文化。通过向乡村赠书、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将城市先进的、文明的文化,或者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文化相对落后的乡镇,帮助提高乡镇文化水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
5.图书馆是文化交流中心和重要枢纽,为城乡居民提供文化交流平台,以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缩短城乡文化差异
文化交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交流各种文化,即文化的双向或多向传递和交流,而文化传递则是单方面地将一种文化传递给他人,文化交流更多的是相互学习。作为城乡文化交流和传递的中枢,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社会,图书馆主要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各种趣味比赛、友谊赛、论坛等,给城乡文化提供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6.图书馆能为大众提供一定文化娱乐场所,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能提高城乡居民自身修养,缩短城乡文化差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所关心的话题,不再仅仅停留在能吃饱、穿暖上,而更加关注自身健康、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情操的陶冶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除了能为大众提供常规的文献资源借阅等跟传统文献有关的服务之外,还能提供一定的文化娱乐场所,这样,不仅在客观上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还在主观上带动、引导、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上更高层面,丰富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图书馆要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普及文化教育,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图书馆是学术聚集地,汇集了人类历史悠久的文明发展成果,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即文化教育职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它首先要能为城乡居民,特别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务平台,为城乡普及均等的文化教育,满足他们对文化的需求,以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读者们主要是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来获取、吸收各种文化精髓;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满足自身对文化、知识等的需求。
2.图书馆要能为农村传递优秀文化,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图书馆除了基本的文化教育功能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的功能就是传递优秀文化。在统筹城乡共同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向乡村赠书、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将城市先进的、文明的文化,或者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文化相对落后的乡镇,帮助提高乡镇文化水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4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差异 评价体系
城乡既是特殊区域之间的连接体,又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等不同社会阶层的连接体,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和社会阶层间差距的集中反映。建立一套反映城乡差距的指标体系,准确把握城乡关系的动态变化趋势,科学判断城乡之间差距的程度,为调整城乡利益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统筹发展的水平。因此,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上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所处的一体化阶段也会不同,所采取的政策也应该有所差别。因此所设指标要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宏观目标相统一,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2、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从系统整体出发,能够真实反映统筹城乡发展各个方面及其主要特征,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多角度、多方面反映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以满足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
3、动态性原则
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共荣共存。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描述其进程的指标要具有时代特征,具有先进性和阶段性。指标设置要反映现状、展望未来、具有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动态趋势。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反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既能测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一侧面,又能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以及自身的纵向比较。因此,在指标体系、目标值、指标权数、计算方法上要保持可比性。
5、可操作原则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上要力求简明实用;所需数据尽可能结合有关政策和各项发展规划,接近现有统计口径,反映现实情况;设计的指标要便于收集和量化,以拓宽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二、城乡差距的评价指标体系
1、城乡差距的评价指标内容
城乡差异程度可以通过绝对差距反映,也可以通过相对差距来反映。运用相对差距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差距的程度,还可以反映动态变化状况。因此,本文采用城乡差异指数反映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状况,力求全面、客观、动态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差异现状。
城乡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了突出重点,本文选取了一些最易于理解和可以通过数据量化反映的指标来观测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构建了城乡差距指标的四个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城乡经济差距是最根本的问题,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脱钩,不仅造成农村经济难以发展,也使城市经济受到制约。城乡社会服务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发展难以和谐的根本原因。多年来的城乡分割政策造成农村居民难以享有与城市居民相等的社会服务,对城乡服务差距程度的把握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城乡发展基础的差距反映了代际之间的差距,这是城乡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是一个城乡差距状态的直接反映,是上述三个方面差距的集中反映。这些指标是研究城乡等值化理论,实施等值化战略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更加直接地分析城乡差距的程度。
2、指标内涵的解释
(1)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一是城乡人均GDP差距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二是城乡经济密度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城乡单位国土面积上的GDP数量,反映城乡空间上经济集中化的差距程度。三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该指标反映城乡之间劳动力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差距,也说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原因。
(2)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指标。一是城乡人均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主要反映在教育的投入水平、教育的资源配置公平程度方面。二是城乡文化体育条件差异。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和使用方面的差距程度。三是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的差异。该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城乡万人医生数差距指标衡量,该指标反映城乡医疗保证的公平性。四是城乡社会保障条件差异。该指标体现在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分别反映出差距状况。
(3)城乡发展基础差距。一是城乡居民人均不动资产存量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居民拥有的不动资产存量差距状况。不动资产存量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由于农村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般拥有生产性不动资产如牲畜、机械设备等,而城市居民不动产主要有房产、汽车等。但从拥有数量的差距上也可分析出城乡发展基础差距的状况。二是城乡居民人均流动资产存量差距。该指标主要反映城乡居民在银行储蓄、有价证券、股票等流动性资产存量上的差距。三是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在城乡居民间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四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指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反映在很多方面,主要包括道路、信息化基础设施、绿化、管网(水、电、热、汽等),可以用公共设施投资的价值指标综合反映差距状况。
(4)城乡生活条件差距指标。一是城乡人均纯收入差距指标。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生活差别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打造公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二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本文用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率来反映城乡之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三是城乡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差距。该指标集中反映城乡之间的环境状况的差距,通过比较废弃物集中处理率的差距反映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活条件的差距。四是城乡居民能源条件的差距指标。能源使用是城乡之间居民生活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城乡能源使用差距指标可以用方便清洁能源使用率的差距进行测度。
三、城乡差距的评价方法
1、权重的确定。由于客观赋权法对数据的变化不具有稳定性,所以我们采取了最优权重法,由专家打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区间,如表1所示。
(注: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0HZ02);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宁:新疆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5
关键词: 城乡; 保护; 农民; 权益
中图分类号: F3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11-01
城乡一体化,从政策和实践层面看,涉及三个根本性的问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农民的土地权益怎么保护。笔者认为,不仅要不断增加财政“三农”资金投入总量,保持较高增速,而且要逐步提高比重,把财政支农的蛋糕做大;不仅要保障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而且要保障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强调增加财政“三农”资金投入,而且要重视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农民工向市民角色的转型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要让农民吃下一颗长效定心丸,不能再折腾农民了。
一、“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会更快
农民工向市民角色的转型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会更快。第一,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彻底转移农村人口,就不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的发展创造一个基本的条件。第二,如果不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城镇化就不可能健康发展。现在统计的城镇常住人口当中,每四个里面就有一个是外来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群体,这些人在城市没有归属感,也没有人真正认为他们就是城市人。这说明中国的城镇化不彻底,是夹生的,质量不高。第三,农民工这么庞大的群体,如果不能够融入城市,甚至受到一些歧视,享受不到同等的权利,会积累很多的矛盾。
实现农民工向市民角色转型,是一个顺应亿万农民工意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重大转变。从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一些重要特征看,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已经占到较大比重。目前,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满16周岁以上的青年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不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不会再回到农村。虽然在户籍上还是归属于农民,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在城市成长、甚至出生在城市,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
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关系到内需,更关系到民生。城镇化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必须把解决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的民生问题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最近对6300多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农民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排序是这样的:第一位是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其次是健全社会保险问题,第三是解决住房问题,第四位是解决在城市看病难问题,其他问题有:改善劳动条件、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等。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将农民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民工管理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影响,我们现在的政策与农民工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去年以来,对户籍制度改革多有讨论,有13个省已经宣布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并统一了城乡户籍。但根据去年对五个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城市的调研,结果发现,户籍是统一了,但没有一个城市在统一户口以后,做到让这些外来的常住人口跟本地的常住人口的福利待遇真正实现均等化。
农民工变市民,不是简单地改写户口本。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户口的转换是形,服务的分享是实。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服务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已经具备条件的公共服务项目,如义务教育、就业培训、职业教育、计划生育等,应率先实现同等对待。与城市户籍紧密挂钩的低保、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也要逐步覆盖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笔者建议,城市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对农民工由排斥到接纳,由管制转向服务,逐渐改变他们这种边缘人的社会地位。
二、只有地政稳定,社会才能安定
农民与土地是唇齿相依,只有土地定权,农民才能够定心。只有让每个农民拿到一个像结婚证一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权利证书,农民心里才踏实。只有地政稳定,社会才能安定。城乡统筹“三农”问题目前的核心是土地问题,焦点、难点、重点、分歧点都在土地问题上。
土地问题现在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农民工在城市落户定居后,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怎么办?有的专家提出,给农民工城市户口,让他们享受公共服务,他们却不放弃土地,这不公平、不合理。
首先要讲清土地是哪里来的,土地不是国家无偿给农民的一种福利,土地对农民来讲意味着什么呢?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更重要的是,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一种财产。所以说我觉得不能老惦记农民这块地,老是去跟农民比不公平。实际上我们这么多年以来,对城市比对农村,我们的政策要优惠多了。如果农民工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要以放弃土地财产权为代价才能获得,这是对农民更大的不公平。
在我们对6300多位农民工的调查中,回答“你如果在城市落户定居以后,怎么处置自己承包地?”这一问题时,80%的人希望保留,自己种,或者出租;6.6%的人认为,户口换土地,若有偿,可以放弃;只有2.6%的人认为有户口以后,就可以无偿放弃。
在城市落户定居以后,农村宅基地怎么办?66.7%的人选择要保留;12.3%的人说要有偿转让;若给户口是可以有偿放弃的,只占到4.7%;有11.4%的人认为可以拿着宅基地置换城市的住房。
上述数据表明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为一纸户口轻易放弃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他们是理性的。
在中国,任何一个政策,如果违背农民的意愿,肯定要失败,各个地方搞户籍制度改革,如果就盯让农民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上,肯定走不通,农民也不会答应。农村的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如果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硬与农民放弃土地权利挂钩,可能会对农民的长远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
近年来,宅基地整理与村庄整治在不少地区推进很快,明显的好处是节约了用地,为城镇发展和工业建设争取了用地指标。但工业和城市发展缺地,不能主要靠“拆村腾地”来解决,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也有很大潜力;城市建设缺钱,更不能靠开发经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来筹措,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分享开发经营集体建设用地带来的收益,真正能够造福农民。
现在许多地方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城市拆迁的成本越来越高,搞城市化缺地怎么办?就是让农民上楼?笔者认为,在城市规划区以内可能有它的合理性,如果农民住到楼上去务农,而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要地,这肯定要出问题。另外,现在很多城市发展的资金来源是靠经营土地,下一步可能会把城乡的土地一块经营,把农村的建设用地拿过来出让,抵押贷款,钱全部用于城市建设,这不是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6
城镇化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机制
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人口素质。人的城镇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而义务教育是教育中的奠基部分,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重要基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组成部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现实需要。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实地走访北京、重庆、成都、郑州等地,试图破解当前城乡教育差距的普遍难题,探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机制。
一、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管理方面:二元分割
首先,教育管理方面的二元分割体现在管理体制上。2001年国务院作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决定。在管理主体上,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很小而且不明晰;乡镇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界定不清晰,办学积极性较低;而作为义务教育管理主体的县级政府可供调控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调控力度和调控成效都相对有限,导致了农村和城市教育发展的不均衡。[1]
其次,义务教育管理上的二元分割还体现在户籍制度上。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开的中国特色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群体。户籍制度将城乡人为进行分割,“分而治之”,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都向城市倾斜,造成了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城乡不均衡。
2.教育投入方面:以县为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始终很低,直至2012年才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承诺。即使是有限的资金仍集中在城市,造成农村教育落后,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为地方政府办学为主,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地方财政按国家政策规定的比例(不得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15%)来保证拨付。但是由于地域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往往地方的财政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由财政基数的差异造成各地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别更大,导致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和“马太”效应。投资的多寡造成了教育质量高低的差异,教育质量的高低反过来又导致了地方经济差距的拉大,进而进一步拉大教育投资的不平衡。
3.人口结构方面:离乡进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了农村生源减少和城市生源剧增的两个极端化现象以及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两个特殊教育群体。
农村生源减少,甚至出现了“空心校”的现象,维持分散布局则编制短缺,师资不足,教育质量低水平运转;撤点并校又导致校舍空置、资源浪费;大部分农村学校寄宿条件有限,甚至影响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采用校车接送,又牵涉到校车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增加的办学成本分担机制并不明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增加,造成城市或者城镇发展快,生源剧增,学校建设慢,就学需求高,“大班额”问题居高不下,严重考量着城市的教育承受力。“城市流动儿童”受户籍制度的影响,要进入城市公办学校,手续繁琐,门槛高,而且因生活习惯、方言等差异,可能受到城市学生的冷落、歧视[2]。
4.师资队伍方面:冷热不均
城乡教师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数量上。尽管这几年“特岗教师计划”为农村教师队伍补充了很多新鲜血液,但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缺编,数量严重不足,只好聘请大量代课教师,尤其是贫困县乡问题最为严重。尽管这几年国家调整了编制标准政策,城乡实行相同的生师比,但由于农村学校生源少,编制就少,仍然呈现出农村生师比较高的城乡倒挂的倾向。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师非正常的流动也有一定关系。在农村存在着“教而优则走”及“层层拔高”的问题。甚至有的农村学校被称为“新手教师的练兵场”。农村教师来后留不住,流动性特别强。
其次,体现在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国培和省培的力度,但是由于人手短缺,农村教师参培人员比例仍然较城市偏低,而且培训实效常常令人质疑。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民转公”人员,他们起点较低,学历补偿教育虽然达标,但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反思批判精神缺失,教学研究水平相对薄弱。
同时,师资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中青结构倒挂,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学历结构不合理,第一学历较低;学科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农村地区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教非所学”现象非常严重。[3]
5.课程设置方面:城市化倾向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情境的选择反映城市生活较多,基本脱离农村生活。教材内容中城市元素较多,而农村元素较少。像“博物馆”、“公积金”、“证券”等内容农村学生闻所未闻,因此造成阅读障碍与理解障碍[4]。
其次,课程设计的学生活动也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多数教材中的活动是围绕动物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等来展开,农村地区大多不具备开展这些活动的条件,而且很多活动设计涉及到网络查找资料,然而在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有限,造成孩子的学习困难,进而导致学习失败。
最后,城市化的课程产生城市化的价值导向。课程作为一种无形力量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向城市倾斜,由此造成教学目标的迷失,似乎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情感导致现在农村儿童对于农村生活不认同。
6.教学质量方面:城乡差距明显
首先,在农村落后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等只能是一句空话。农村师资短缺,有的学校课程不能开齐,更无暇顾及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刚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使他们更看重考试成绩,因此表面上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并认可,但实质上并未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农村学校也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学校,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题海战术、机械地死记硬背等为主,而以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甚少。而且农村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较少,白板或者班班通常常被当做娱乐设备,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而在城市学校里,教师接受新课程培训的机会多,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实施推行得相对较好。
最后,在教育教学的效果上城乡差距显著。农村学校的隐性辍学率较高,巩固率较低。调查显示,城区学校学生在探究性上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也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而且在农村,中心学校、村小和教学点之间教学质量差异也非常大。
二、构建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机制
1.统领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改革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首先要打破以往管理制度上的束缚,即对以往计划经济下的城市与农村教育分开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并明确职责。政府应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成为教育系统的规划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5]政府还要简政放权,要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和重点。中央主要负责规划,由省级政府进行条件保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具体负责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乡镇政府积极参与到当地教育的支持和监督中来。
同时,要推动省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职责。“以县为主”并不意味着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县级承担,省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对义务教育的职责,从县级统筹尝试提高到“省级统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确保到位,保证真正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投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而且,要构建以地市级大区域管理为主的体系。地市级区域主管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整个大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结构、比例构成、资源配置、发展的速度及规模等,统筹管理整个大区域义务教育事业的人、财、物等,在战略的高度对区域城乡教育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发挥本区域教育优势,协调各子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势互补。
2.运行机制:建立一体化户籍、投入、人事机制
(1)根源机制:建立一元户籍机制
首先,将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剥离。改革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户籍制度,而且要改革与此有关的影响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等,即将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保政策及社会管理逐步与户籍制度剥离。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成为必然,完善与户口迁移相关的政策,逐步开展户籍制度及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而且,实行电子学籍制度。要尝试破除户籍壁垒,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主体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可以凭借纳税、租房合同等有关手续提出入学申请;而且实行教育券随人走的方式,使流出地政府也承担一定职责;同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籍的网络化动态管理[6]。
(2)前提机制:教育投入机制改革
首先,要加速建立国家公共财政体系。中央加大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明确各级政府按级别、按合理比例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确立中央政府为义务教育经费承担的主体,地方政府承担起缩小区域内差距的重任,明确“中央包基础,省/市级保均衡,区县争优质”原则。
同时,要加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教育的转移支付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完备转移支付制度和测算标准。要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与补偿机制,向农村倾斜、向财力不足区县倾斜。
而且,要建立常规化教育经费补偿机制。教育经费向困难学生、农村校以及薄弱学校倾斜;建立农村工作补贴和偏远地区工作补贴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开展农村学校教师专项培训资助工作。
最后,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而且可以更及时地反映和满足城乡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到教育管理的范畴,在校舍、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社会力量办学发展的标准及规范作出符合实际的要求,并给予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
(3)本质机制:教育人事机制改革
首先,实行向农村倾斜的教师编制标准。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教师编制,解决农村教师绝对数量不足的问题,减轻教师负担。在“后撤并时代”,农村教师的需求量会更大,所以在入口上加强教师需求预测与规划,建立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机制,加强教师储备,以应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质发展及城市学校的生源剧增。
而且,建立常规化有效的交流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出合理规划,建立城市与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师资队伍双向流动机制。坚持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校地协同创新、师范生顶岗实习等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教师的良性流动;还要发挥优秀校长、名校辐射作用,通过干部互派轮岗或者引进名校和名校长管理,加强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与农村后备干部的学习提升;还要提高城乡教师交流实效,采用城乡教师师带徒或者构建教师共同体等多种形式,使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时走向农村,激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激活农村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要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政府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投入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倾斜,为农村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还要增强教师培训针对性,在培训开展之前一定要开展培训需求的实地调研活动,了解农村教师培训和教研的真实需求,确保培训课程设置密切联系农村教育教学实际;还要丰富教师培训方式,强化参与式的培训,建立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专题研究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还要注重培训手段多样化,建立网上互动听课评课教研系统,进一步提升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信息化水平,实现远程教育和教研的功能;还要加强多方合作,农村学校要争取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教科所、教研室及兄弟学校等方面的协助和合作。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校长晋升与评价制度,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适当向农村补偿、倾斜。对于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以及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校长要给予优先考虑。在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及评优评先等奖励中,优先考虑有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经历的教师。
3.核心机制:学生培养机制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
首先,改革课程管理机制。解决农村学校课程中存在的城市中心主义倾向,农村与乡镇学校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优势,城乡学校都应当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建立城乡优质课程开发与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集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为一体的远程教学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改革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子等方法,鼓励城市学校多向农村学校输出先进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模式,鼓励农村学校创新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改革教研机制。建立跨城乡的区域性教研平台与相关机制,继续实施名校办分校、高校对中小学对口支持、城乡教师的教研交流等行之有效的学校发展策略,实行城乡教学、教研一体化发展,加强专业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学生培养目标应当保持一致,应当以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最终衡量维度。城乡的学校都要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教,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和配套制度。
4.保障机制:建立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机制
首先,加快教育政务信息公开。所有教育政务信息必须予以公开(涉及国家安全或者机密事项除外),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告权。同时,加强教育行政问责制法制化建设,以法律或条例的方式明确规定各级各种教育行政官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如果出现问题何级何种机构来问责。最后,加强行政干部教育,转变从政观念,使其更加明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道理。而且切实在工作中摒弃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文化,构建新时期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机制。
5.深化机制:推进城乡文化互补化
城乡文化同根同源,各有其特色与优长,无所谓高下,要和而不同。经济状况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一定文化持有者心态上的差异,城乡教育一体化一定不能是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而是彼此吸纳,互补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设立教育目标和选择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城乡各自的文化特质及差异,摒弃竞争式、占有式的发展模式,通过平等、民主、对话的模式来形成文化理性,并且充分唤起参与者的文化自觉,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在包容的心态中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创生出现代化的新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教育研究,2010(11).
[2] 欧阳国庆,黄玉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上海农村经济,2006(4).
[3] .关于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问题与思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2).
[4] 王世光.教材城市化倾向刍议.教育发展研究,2007(6).
[5]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