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1
关键词:地基处理;换填;碎石垫层;CFG桩 ;强夯;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原地面处理
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原地面处理后符合下列要求: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松软表土及腐植土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换填
2.1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的软弱土层,预留30~50cm的土层进行人工清理。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将底部整平;如果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半填半挖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防止局部积水、淤水。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2.2质量检测。1)施工前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2)换填所用的填料符合设计要求。3)换填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挖除干净,坑底按设计要求整平。4)分层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换填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测方法如下表:
3、 碎石垫层
3.1施工方法。碎石垫层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压实遍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后倾法卸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
3.2质量检测。碎石垫层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规定:
4、 水泥搅拌桩
4.1本标段部分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法,桩位布置、桩径、桩长和间距按设计施工,水泥搅拌桩顶设置碎石垫层,其间铺设土工格栅。采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施工前,首先做好场地防排水工作,使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将施工地段内原表层土清除,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回填至原地面,并形成路拱,中心高0.2m,两侧与地面相平,并碾压密实。施工时,按照预先放好的成孔路线,逐孔钻进、搅拌成桩。为保证成桩质量,正式施工前,先进行成桩试验,以掌握该场地的成桩工艺和各种技术参数。保证施工时达到最佳成桩效果及质量。
4.2保持桩机与灰浆搅拌操作人员的密切联系,保证喷浆时连续供浆。因故暂停立即通知桩机操作者,防止断桩。配备专人详细记录搅拌桩机下沉或提升时间、供浆与停浆时间、钻进深度等。水泥搅拌桩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后,上面铺设碎石垫层,地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5、 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按设计要求检验预制桩的质量。
5.1采用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柴油打桩机打入法或静压法施工,吊车喂桩。根据施工数量可安排多台打桩机从中间向两端同时施工。
5.2预制管桩施工前于基底范围内铺设0.5m厚填料工作层。按照现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进行试桩,以确定机械组合及各项工艺参数,检验桩的承载力。
5.3打桩开始时采用较低落距,并在两个方向观察其垂直度,当入土达到一定深度确认方向无误后,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落距锤击,桩与锤间铺设弹性衬垫,锤击采用重锤低击。
5.4预制桩采用法兰盘连接或钢垫板焊接,采用焊接连接时在桩接头自然冷却后方可进行施打。
5.5当落锤高度达到最大值,每击贯入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停止锤击,如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采用换锤或辅以射水等措施下沉至设计深度。
6、CFG桩
6.1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资料进行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对施工选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外加剂进行试验,选定施工配合比。
根据设计资料及选用设备,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少于2根,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6.2 CFG桩施工。CFG桩施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工艺。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钻机就位后校正好钻杆的位置和垂直度,垂直度的容许偏差不大于1%。
按试验配比配制混合料,计量准确,坍落度、拌和时间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且不少于1min;搅拌的混合料保证能顺利通过刚性管、高强柔性管、弯管和变径管而达到钻杆芯管内。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要放慢进尺,避免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关闭电机。
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拔管后泵料。提拔管速率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提拔速度均匀,拔管至桩顶,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50cm。灌注成桩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
6.3质量检测。CFG桩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7、 冲击碾压
7.1施工方法。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控制值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的遍数、冲击能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冲击压实采用拖式冲击压路机,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直至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
冲击碾压的加固范围要超出路基两侧坡脚外宽度为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冲击压实前,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然后冲击碾压。冲击压实10遍左右后,用平地机大致整平,继续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7.2质量检测。冲击压实施工的质量检测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并满足设计要求。
8 、强夯
8.1施工准备。依据设计高程及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平均变形量,确定夯前地面高程。夯锤重量根据设计土层加固深度、土的性质、夯锤落距及试夯参数确定。施工前,按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强夯参数。在设计强夯区域内测设强夯夯点,测量场地高程。
8.2强夯施工。强夯施工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设备,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强夯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按试夯确定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后,平整夯坑,并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逐次完成全部夯击点要求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或碾压达到设计要求。
强夯施工中,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击的夯击能量、夯击间隔时间及施工步骤符合设计要求。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击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偏夯及时纠正,满夯时搭接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一。
8.3质量检测。强夯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这种方法是将重锤以一定的落距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出现强大的应力波,引起土体内密度、应力、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从而到达加固地基的目的。强夯法由其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设备简单,施工迅速和工程造价低廉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9、结语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2
关键词:现代地籍测量;测绘技术;数字测绘; 数字国土;3S技术
1 前言: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区别,其主要标志在于技术是否高度集成和数据流是否连续。测绘仪器的智能化和内置软件的高度集成以及数据的无线传输,促进了现代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全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全面展开,以数字测绘技术、3S 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地籍测量中广泛使用。通过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多种测量模式的分析,比较现代地籍测量同“数字国土”之间的关系,总结地籍测量的基本框架,将现代测绘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地籍测量中已经势在必行,并且随着GPS 卫星的拓展和Galileo 计划的全面实施,各种航空航天设备的精度不断提高,利用卫星定位与PDA 组合模式和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将是现代地籍测量手段中最具有广泛前景的技术。
2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流程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 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①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②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一般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③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包括已有的地形图、地籍档案资料、已有的控制资料和电子文档等)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3 现代地籍技术的内容和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图、表、册、卡等)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 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3.1 GPS 测量
GPS 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 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 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通过实例证明,可以得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能够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GPS RTK 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①GPS RTK 接收机+测图软件。利用GPS RTK 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经过GP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 RTK 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测量效率大大提高。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图,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用全站仪进行补充。②GPS RTK 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
3.2野外数字测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划、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高,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针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和搭配。野外数字测量主要使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3 种方式:①全站仪+电子记录簿(如PC-E500,G RE3,G RE4 等)+测图软件。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控制点和目标点)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同传统的测量手段(外业白纸测量、内业数字化)相比,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技术容易掌握,但受硬件设备的限制,操作可视性较差,草图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②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是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由通信电缆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由于现场成图,具有直观、快速、高效的优点,可价格昂贵、野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③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作业方式与②相同,采用蓝牙传输,这种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采集部分,通过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PDA 来满足外业测量的智能化、电子化要求。从地籍测量外业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多种数据格式的融合显示、多种地籍测量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自由测站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并且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速度和效率都很高。这种系统虽然不完善,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3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__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三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地貌、建筑物、已有资料等)、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3.4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 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如正射影像地籍图、三维立体数字地籍图等),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 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4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其核心就是数据库),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3
以中航地产为例,本文分析了中航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会计政策选择对其财务指标的影响及选择动因。根据对中航地产的分析,对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
从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执行,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有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公允价值一般都用于计量金融资产项目,但是投资性房地产是唯一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金融资产项目。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了赚取租金或者用于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如果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如果发生了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也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房地产价格有变动时,公允价值与原来账面价值之间会有差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可以用来调节当年的利润。在2007—2009年间,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极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三年分别为18家、20家和25家,仅占2.86%、2.9%、3.24%(刘玉廷、王鹏、薛杰,2010)。但是2009年中航地产改变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这种会计政策的改变动机是值得研究的。
因此,本文以中航地产公司为例,分析其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转变对盈余的影响,分析其转变计量模式的动因,为房地产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提供借鉴,为加强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建议对策。
1 中航地产案例简介
深圳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地产,证券代码000043)成立于1985年,公司于199年改组为上市公司,简称 “中航地产”。公司发展二十多年,业务涉及地产开发、物业经营与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连续多年进入深圳百强企业榜。
2009年1月1日中航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由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增加3.37亿元,当期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169.13万元,该公司当期净利润为6286.75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50.41%。
2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动因以及制约因素分析
2.1 变更动因分析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国际通行做法,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时机已经成熟。2008年我国金融危机爆发,房价涨跌十分的不确定。董事长吴光权即将结束他在中航地产的任职。一系列原因促使了公司在2009年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式。
2.1.1有利于优化财务指标,便于融资。
如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账面价值会增加,这样可以从报表层面优化财务指标,例如:降低资产负债率,可以使企业呈现出较低的财务风险。企业容易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进行融资,有利于企业扩张和发展壮大。
国际上普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我们采用此种模式,可以更好的接轨国际准则,帮助投资者进行更好的决策,更好的对比国内外企业的价值,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
2.1.2盈余管理的驱使
2009年仇慎谦担任董事长,石正林担任总经理,有可能是因为报酬契约等原因导致当期调整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非经常损益比重分别为-907.39%(2008年)、55.37%(2009年),同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5%(2008年)、21.30%(2009年),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提高经营业绩指标,从而可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
2.2 制约因素分析
2.2.1 利润变化程度加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利润会随着公允价值的波动而相应的变动。盈余大幅度波动绝对不是管理层所愿意看到的,管理层更愿意看到有一个持续平滑且可预期的盈余走势(王小力,2012)。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影响很大,公允价值很容易受到影响。此外房地产市场变化、投资者心理也会影响公允价值波动。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利润跟着发生变化,容易给投资者、债权人造成困扰,加大企业的风险。
2.2.2净利润与现金流的背离程度加剧
权责发生制模式下,净利润背后有可能就缺乏足够的现金流支撑,二者经常出现背离。而公允价值的引入,更加加剧了背离的程度,弱化了净利润和现金流之间的关系。
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如果没有对房地产进行处置,则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没有足够的现金作支撑,就会加大利润分配的难度。
3 结论及建议
2007年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具有积极意。但是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公允价值采用需要十分谨慎。对于如何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需要针对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如果公司迫切需要提高业绩,可以选择变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预期房地产价格会大涨的经济环境下,选择公允价值利大于弊;反之,则按成本模式计量更好。
公允价值是必然的趋势,同时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发挥有利方面,同时规避其不利方面,让公允价值计量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玉柱.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研究,2012,(15):31-33.
[2]张卓奇,党爱民.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中的运用[J]. 财务与会计,2008,(1):20-21.
[3]王秀萍.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J].商业现代化,2011,(649):113.
[4]谢获宝,张亮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1):41-42.
[5]裘宗舜,夏炎.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不愿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J].金融与经济,2007,(12):93-95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4
关键词:测绘技术 土地管理 地籍测量 3S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籍测量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地籍测量有了巨大的变化,数字测绘和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3S现代测绘技术使得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技术密不可分。土地管理利用现代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土地界、土地面积、土地权属位置和与土地利用类型、质量好坏等有关的诸多专门测量。由于地籍数据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地籍数据要求较为精确,且需要有很强的实效性,这就需要及时、同步更新,这样才能给相关的管理部门提供有用的资料。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业内扫描数字化测量以及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一、地籍技术的四种测量模式
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业内扫描数字化测量以及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这四种测量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用途,通过优劣势互补能更好地实现地籍信息的全面采集。
全野外数字模式
全野外数字模式运用的测绘产品包括有关的地形图和地籍图,这些都是国土、房产、水利和电力等部门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重要来源。地籍数据库和有关的地籍管理系统的优劣也与全野外数字模式采集到的数据直接相关。全野外数字测量使用的重要工具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我们根据其所搭配的不同硬件有三种方式: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以及全站仪+便携式电脑+测图软件,其中,全站仪和测图软件必不可少。
全站仪和测图软件搭配电子记录簿的好处是可以实地测量各种重要的地籍数据,但由于设备的硬件问题,这种搭配的草图常会出现差错,效果也不大理想。而当电子记录簿换成便携式计算机时,数据处理也就更加高效和便捷,且出错率较低,但此种方式的价格昂贵,不大适合野外环境。此外,掌上电脑的加入,使得蓝牙传输成为可能,这也外业测量更加智能化和电子化,不同地籍测量方式也能够可视化,而且掌上电脑携带更加方便,现场成图,属于高效和便捷的方式。
GPS测量模式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精度要求的提高,GPS的使用越来越多,GPS-RTK技术在整个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急速扩展。GPS测量模式有利于实时掌握地籍要素的坐标,通过现场检验测量的结果,降低了因错误而返工的概率。
GPS-RTK的运用模式也有两种: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和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第一种模式中,GPS-RTK接收机在接受完各种地籍数据之后,GPS数据处理软件将其进行初步处理并存储在数据文件之中,与此同时给测图软件绘制草图。GPS-RTK接收机具有实时性、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减少了控制点,但由于无线电死角等关系导致有些数据无法采集,则需要用全站仪来完善。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这种模式适用于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比例尺地的地籍图测绘,是全天候、高效快捷的地籍测绘模式。
业内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准地籍测量”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业内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这个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形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一些宗地界址线,划分出调查区等,调查地名、门牌号码、房屋层数等,同时将不清楚或精度不符合的地方标示出来以待变更或添加。“准地籍测量”有一前提就是测量的区域内的地形图有较强的实时性,且控制点、目标点等明确。
4、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未来有着广泛的运用。多平台、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和高光谱等成为了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的方向,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也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得的来源。激光成像雷达、数字摄像机等为主题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专题的地籍测绘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能及时快速的更新地籍测量信息。
二、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流程
现代地籍测量离不开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现代测绘技术将地籍测绘外业、内业综合在一起,不仅可以高效地完成地籍测量工作,而且还能够建立起丰富的地籍数据库,并建立有关的地籍管理系统,奠定“数字国土”工程和现代地籍管理的坚实基础。现代地籍测绘利用全站仪、计算机等自动采集地籍要素,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上,经过专业软件的分析、整理、编辑最后将其加入到数据库。其基本的流程如下:
1、分析资料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测区内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这是熟悉测区地形的重要工作,通过资料分析和本身的设备条件等来确定所要采取的测量技术。
2、获取数据
要获得有用的资料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对原有资料的分析,直接利用原始正确的地籍资料等;二是直接去野外进行信息采集和收集。获取的数据应当能够满足需要,要涵盖全部的地籍要素的有关数据,如地形数据、地类数据等。
在获得了数据之后,应当按照当前数据库的要求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编辑、整理,编辑整理过后要及时将数据存入数据库之中。同时,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汇总工作也必不可少,要建立整个市的地籍数据库,建立地籍管理档案系统。
三、结语
总之,由于现代化设备和数字技术在现代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使得地籍要素数据的采集、收集、处理等工作都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地籍测量工作量在减少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投入进地籍测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为为土地管理服务的一种专业化测量,地籍测量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加强对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能有效提高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化城市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黄晓君.城镇地籍测量及精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苏哲.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4)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5
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测区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对各项国土资源严管措施的跟踪监督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利用状况,获取“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实现全市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为实现对国土资源管措施的跟踪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应用方法,精度要求等内容。介绍了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对控制测量前的调查工作做了解释。对图根控制网的加密,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了设计,包括选点,观测,数据处理等工作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图根加密
目 录
摘 要.... 0
第一章 概 述.... 2
1.1 地籍测量含义... 2
1.2 地籍测量特征... 2
1.3地籍测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3
1.4 地籍测量的目的和任务... 4
1.5 地籍测量的重要意义... 5
第二章 地籍控制的准备工作.... 6
2.1坐标系统... 6
2.2图幅规格和编号... 6
2.3调查范围与比例尺... 7
2.4 作业技术依据... 8
第三章 地籍控制测量方法.... 9
3.1 导线测量... 9
3.2三角测量... 11
3.3 GPS控制测量... 14
3.4 图根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16
第四章图根控制网加密.... 19
4.1 光电测距导线加密... 19
4.2 交会法加密控制点方法... 21
4.3 GPS加密控制网... 22
第五章报告总结....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第一章 概 述
1.1 地籍测量含义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去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6
关键词:城镇;土地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41-1
1 项目概述
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地处东经125°17′~126°35′,北纬41°54′~42°35′。东北与辉南县接壤,东与白山市八道江区、江源县、靖宇县相连,北与梅河口市毗邻,南与通化县相依,西与辽宁省清原县、新宾县交界。东西两极点长107公里,南北两极点宽76.5公里,幅员面积3 345.8平方公里。
2 依据的技术标准
《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地籍测绘规范》;《地图符号库建立的基本规定》;《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3 工作任务及完成情况
(1)工作任务。柳河县11个镇、3个乡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区面积16.4平方公里。此次项目的任务是在全区16.4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三、四等控制网,对测区16.4平方公里进行1:500地籍图测量和权属调查工作并建立1:500比例尺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2)完成情况。从2011年3月开始,到2011年12月为止,先后投入15个工作组,累计60余人,全站仪6台套,RTK四台套,电脑26台,车辆2台。完成埋设三等GPS控制点33个、四等GPS控制点19个,埋石图根控制点200多个、图根控制点1800多个、测量宗地12292宗,完成权属调查12292宗。利用吉林省已知等级GPS控制点3个。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基本完成了柳河县11个镇、3个乡控制测量及碎步测量工作、测区16.4平方公里城镇地籍权属调查工作、测区16.4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城镇地籍测量工作、测区16.4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建立了11个镇、3个乡共计16.4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的各项成果基本符合《项目技术设计》要求。
4 工作过程
(1)组织准备。为切实加强此次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项目的成功实施,成立了柳河城镇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并抽调一批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严谨的同志,具体负责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日常协调、成果汇总和上报工作,及时掌握全县土地调查工作进度,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
土地调查办公室下设三个工作组:综合组、土地调查组和权属纠纷调处组。
综合组分工负责办公网络建设及维护、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重要文件和讲话的起草、文电处理、信息综合、新闻宣传、保密和接待等项工作。土地调查小组由柳河县国土局、各乡镇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拟定全县土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和建库工作,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负责对调查中政策性、技术性问题的研究及处理,负责编写调查成果报告、统计汇总、资料归档。同时对项目承担单位的外业调查队伍在进行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工作时,给予监督和帮助。
权属纠纷调处组负责指导土地调查中各地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工作,承办土地调查中重大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处置。
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考虑到柳河县国土资源局的技术及人员情况,在对多家单位进行了考察后,确定吉林四维航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单位,负责柳河县城镇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技术工作。
(2)工作进度。柳河县11个镇、3个乡的地籍管理数据库从2011年10月20日开始,到2011年12月2日结束,已全面完成地籍数据库的建设任务。在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的同时,内业开始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工作。
5 质量检查
为保证项目成果质量,建立了三级检查、一级验收的“三检一验”制度。即作业员的自检、作业队(组)的互检、作业单位的专检和验收。检查、验收过程应有记录,专检和验收结束后应编写检查(验收)报告。
6 主要成果
控制成果。控制点原始平差成果;控制点坐标成果;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分布图;文字报告。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报告;镇地籍调查成果分析报告;统计表格成果。按照乡镇、街坊、行政级别统计的地类面积成果表;按照乡镇、街坊、行政级别统计的宗地统计表;按照乡镇、街坊、行政级别统计的权属性质、类别统计表等;界址点成果表。界址点成果表;电子数据。城镇地籍数据库。
7 工作经验与体会
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工作在本项目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良好衔接是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返工出现的关键。首先开展权属调查工作,防止界址点设置缺失的情况出现,界址点认定设置完成后,马上进行地籍测量工作,防止界址点被破坏的情况出现,在实际工作中,权属调查小组与地籍测量小组同时进行工作,调查结束后,马上测量,工作既连续又保证了互相的检查和准确。
8 存在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