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1
一、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
1.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城市水务是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关于水资源规划与建设、防洪、输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等活动的总称。
第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并且对供水、用水的安全保障要求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改变旧的、不合理的水管理模式,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第二,城乡之间涉水事务关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用水大量从农村地区取水,城市污水许多未达标就通过河道系统排入农村地区,致使农村水环境严重污染,危害农民健康、影响农业生产生活。
第三,水资源系统的内在联系,也要求城乡水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城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
第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体制保证。《水法》(2002 年)明确规定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分析
1.一体化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起于1993年的深圳市水务改革,组建了水务局,主要负责全市的水源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及城市制配水等工作,对全市水务系统进行行业管理。截至2002 年底,全国除北京、以外的29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成立水务局及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单位共计1097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46%。其中,黑龙江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全部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河北省 98%以上的县市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陕西、山西、江苏、内蒙古、甘肃、云南、河南、青海等省、自治区有 50%左右的市县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在全国 663 座建制市中,成立水务局或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达到 208个,占建制市总数的31.4%。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方面。在全国成立的水务局及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l097个单位中,其管理职能中l00%包含水资源管理职能,96%包含城市防洪职能,68%包含供水管理职能,37%包括排水管理职能,80%包含城市节水管理职能,28%包括污水处理管理职能,可以看出没有真正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或一体化管理的程度有待提高;且与城建系统、环保系统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系统内政企、政事不分的问题较为普遍。
(2)运行机制方面。合理的水价(包括自来水和再生水的水价,同时应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用户权益来制定)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尚未形成,水务现代企业运营机制改革滞后。
(3)政策法规方面。现有的行政法规不适应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新体制的要求,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尤其是有关乡村方面的水务规划与管理规范条例尚未建立,必须进行研究制定并付诸实践。
(4)队伍建设方面。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思想观念、人员结构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新体制的要求等。
(5)信息化建设方面。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起来,不利于管理信息的处理与共享,难以使水务管理系统科学、高效的运作,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更不完善,甚至空白。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
改革现存的不合理的涉水管理体制,由一个部门对水质与水量负责,协调好上下机构、平行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协作,处理好部门间利益冲突,实现上下一致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高效、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等。
2.畅通、良好的运行机制
健全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初始水权分配机制以及水务投融资机制,明确细则,促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放开城市水务市场,允许外资、民间资本、企业进入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市场。在农村建立以民营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通过转让、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产权改革。在城市推行水价听证制度,完善合理水价形成机制等。组建用水者协会,实行民主管水,使广大群众对用水、管水、节水、水利工程建设增加理解,加大支持,提高公众参与水务管理的积极性。
3.协调、合理的人员结构
加强各级各层次水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提高对水务新观念的思想认识,使适应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需要。业务素质高、观念性强的水务管理人才以及其在水务系统的协调的分配,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科学、高效运行的保证。
4.公平、健全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基础,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是保障。修改现行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在法律存在空白的地方,积极研究制定并推行相关管理规范与条例,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受损害。从政策法规上加大对乡村的倾向,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更好地从实质上而不是形式上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5.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2
1.1在一条河流的某部分建造水利工程将能够使得水利工程上部的蓄水量增大,提高了上游水位。这种水利工程可以预防雨季频发季节可能对下流带来的洪涝灾害,另外水位的提升有助于上游进行养殖、发电以及大吨位的航运,对于地理位置优异的地区还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这些都是水利工程所表现出来的优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水利工程也有对环境不利的缺点。
1.1.1修建水库前期由于上游水位会大幅度提升,会导致水利工程上游的居住人口以及文物古迹还有矿藏被淹没,另外对于上游企业要进行大规模拆迁,电力通信及交通运输都要进行大范围的改建,这类费用占总投资的33%以上。
1.1.2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由于上游高水位的蓄水,减缓了水流的速度,使得大量泥沙沉淀在水利工程下方。泥沙淤积过多将造成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减少,并且还会导致其防洪能力大大降低,泥沙淤积严重时将直接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1.1.3水利工程建造完成之后会大容量长时间的蓄水,这将导致上游地基所受的压力增加,这种压力将使得周围的地质构造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轻则导致水利工程周围有坍塌或者渗漏的现象,重则导致周围地质板块发生运动而发生地震。
1.1.4当水利工程建造完成之后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变化,其具体表现为对于局部的气温、气候及降水带来较大的变化。在上游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也会因为水位上涨而发生一系列影响,比如对于鱼类的迁徙、水藻疯长等情况。另外上游的污染物会堆积在水利工程下方,这些氮磷有机物将使得水质严重下降并导致上游动物死亡,死亡的动物在水中将使得水质更加恶化。
1.1.5水利工程的修建对于河道上下通行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河道船只通航以及鱼类迥游等问题,需要修建大型的船闸。
1.1.6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不仅会对上游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下流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由于水利工程将上游的泥沙沉淀,下游的水质将非常清澈,这将增加了水流对于下游泥沙的冲刷能力,使得下游的建筑物及桥梁失去平衡而造成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下游聚集了较多的农业区域,会产生大量废水,而水利工程拦截了大量的水在上游,使得下流废水无法稀释,对水质影响非常大。水利工程的设计都是根据以往的洪水标准来进行规划的,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对未来的洪水量进行预计,这些资料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果设计的水利工程标准过低,当超大洪水来临时,水利工程一旦奔溃对下游将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1.2在河道周围修建河道堤防是防止洪涝灾害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措施,堤坝可以引导水流在正确的方向流动,在洪水来临时也可避免洪水淹没两岸的住房及良田。可堤坝的建设会影响水流的流动形态,在泥沙较多的流域的影响更大。
1.2.1由于水流按照堤坝的建造方向流动,没有障碍物影响其流动方向,所以其流动速度非常快,而且还会加快洪水的来临的时间。
1.2.2洪水来临后,堤坝的水位将显著提高。大量洪水在河道流动,会使得堤坝承受巨大的侧向压力。对于堤坝建造不牢固的地方还会出现堤坝塌陷、漏水、风浪淘刷等重大险情,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堤坝破堤。
1.2.3堤坝建成后,水位会相应升高,使得上游没有堤坝的区域出现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等水产业的发展难的问题。
2实现城市水资源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不是简单地将其它部门管水的职能向水利部门转移,而是水资源管理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目前在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方面,辽宁省尚处于初级阶段,管理和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对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由“水利局”到“水务局”涉及到体制的更新、部门利益的重大调整,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这是我们进行水资源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通过卓有成效地宣传工作,一方面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普遍关心,另一方面使水利系统内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改革的信心。充分认识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水务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2深刻转变职能,切实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通过水利机构改革,首先要对水利部门自身进行改革;要对工程水利的人力配置、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进行改革;进行人员的重组、选拔、招聘和培训;切实将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工程项目同审批、建设和运行管理转移到依靠法律、法规对全社会进行规划、指导、监督、组织、协调、服务等水行政政府职能的履行上。
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 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自我发展;财政投入;内增机制;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293;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94-02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复杂性、顽固性决定了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的艰巨性、长期性,有人甚至认为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还不具备,现在的任务是加快发展而不是统筹,这是十分错误的。2008年,安徽省的人均GDP已达到2 085美元,财政收入1 326亿元,近几年的增加幅度都在25%以上,虽然与许多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已经完全有条件统筹城乡发展。
1 城乡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城乡分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
长期以来,安徽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在城市主要由政府负责,在农村主要依靠向农民筹集,农民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其负担超过农民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安徽省县乡财政均为“吃饭”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系统投入太少。因而,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社会公共事业不仅项目少,即使已有的供给项目,如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也普遍存在供给水平低于城镇的现象。从社会保障来看,城市工人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保体系,养老保险、工伤、医疗、失业等保险都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相比之下,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保障覆盖面小、水平低、能力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从教育来看,虽然城乡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中小学适龄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高于城市,且生均经费不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也明显差于城镇。从医疗卫生来看,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农村居民所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城市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到30%的公共卫生资源,应住院治疗的农民中有75%左右未住院。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差距更是巨大。
1.2 城乡经济基础差距巨大
经济基础差距首先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的根基不牢固和农村消费能力逐步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表现。当前,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安徽省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典型的“剪刀差”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性收入并加上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安徽省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差距就更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体现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上。2005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6 367.7元,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是2 196元,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34.5%。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消费差距就更大。 同时,消费质量差距明显,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等非商品消费支出、城乡居民存款和城乡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差距较大。其次还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上,广大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较为落后。近些年来,安徽省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进展,广场、绿化带等城市景观建设步伐提速,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区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截至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1 123.37km2,供水管网长度达8 003km,用水普及率达90%;煤气管道长度3 139.65km,燃气普及率达69.18%;道路长度为7 262.87km,道路面积达12 109hm2,人均拥有11.4m2;绿化覆盖面积43 588.3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93m2;城市市容环境也大有改观。但相对而言,安徽省农村的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目前,农村居民大部分是自备水源,实现集中供水的主要局限于小城镇的镇区和其他少数区域;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零乱;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系统投入,设施不配套,共享性较差,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房屋结构设计不科学,空间布局不合理;乡村道路等级不高,路况欠佳等。
1.3 乡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由于受政策、制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安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停滞甚至空白状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这是安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个重要瓶颈。当前安徽省农村还是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除城市近郊有部分集体经济实体外,其他几乎近于空白,已有的发展状况也大都不理想,处于停滞乃至萎缩境地。而且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乏,村级经济资金匮乏,农户融资困难,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困难,农户缺乏自有资金,贷款因缺少抵押、担保借贷无门;有自主创业愿望的农民,因资金短缺难以创业。新农村建设由于农村经济薄弱,农民家庭贫困,兴办经济实业、社会事业大多依赖政府拨款,没有自己的积累资金。同时,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现有农村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农业从业人员以老、弱、妇农民为主,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明显滑坡。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仅靠公共管理层面的统筹从外部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而不从内部培育农村经济的内在增长机制,将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接轨,也不能扭转和消除多年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即仅着力从外部为缩小城乡差距进行输血,不注意运用外部支撑条件从内部培育充满活力的造血功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重大举措的效果将会事倍功半。
2 城乡统筹发展破解途径
2.1 建立城乡一体政府公共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充分发挥城市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大力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以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幼有所学,最终实现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享有同等的社会资源。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体制一体化。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消除影响“三农”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经济社会新体制,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推动乡镇管理资源的优化重组,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和服务延伸,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系。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从机构设置到职能范围都重城轻乡,一些政府部门只管城市不管农村,而兼管农村的政府部门也往往将农村打入另册,重点仍然在城市,大量的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归口于政府的农业行业管理部门,这是农村公共服务被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突破制约安徽城乡统筹发展的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瓶颈,必须建立城乡一体的政府公共管理体制,否则政府出台再多的改善性举措,也仍然缺乏体制性保障。应当以改革政府机构和职能保障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直至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改革重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和提高效能,加强和完善重要行业管理体制;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优化和完善城市建设、交通和管理体制;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政府部门的职能作出合理界定和调整,并坚持1件事情原则上由1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避免职责交叉、政出多门。
2.2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落后的局面,仅依靠农村自身的积累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突破口,切实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体系、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把农村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主要由公共财政承担,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对农业的补贴制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农产品检验和检测服务的资金补贴额度,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同时,要把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并搞好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4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动员大会,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制定规划,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下面,我根据会议安排,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里程碑式的事业来抓
为什么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里程碑式的事业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没有水,生命就无从谈起。科学家通过对金星进行探测,发现有水源干涸的迹象,由此判断金星上曾经有过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源,也是疾病之源。目前,全球每六人中有一人不能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发病及死亡与水有关,饮水安全在世界各国都被摆在首位。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还有3亿多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我区饮水不安全人口就达24.4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71.6%。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2、水是农民群众企盼解决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区农村饮水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污染问题。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用量不断增加,农村饮用水受到污染,农村的不少塘、堰、沟渠里都是黑水,湖水也受到影响,不能饮用。如花马湖水质就受到了污染。二是水源匮乏问题。地表水被污染,取用地下水的人增多,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也被抽干。三是血吸虫问题。我区**沿江的村组,血吸虫病还存在,这与饮水有很大的关系。四是局部地区季节性缺水问题。部分偏远地方供水设施简陋或无供水设施,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浅井取水饮水,季节性缺水严重,干旱季节缺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取水。
3、改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缩小、消除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在基础设施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水、电、路三个方面。目前,我区农村用电、行路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这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鄂城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4、我区解决农村饮水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优势。一是国家专门安排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二是省、市对我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十分重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现场会已定于3月26日在我区召开,这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计划指标和项目资金;三是我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由群众自己承担的进户资金筹集不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难度较小。
总之,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从现在起,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项里程碑式的事业,作为当务之急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主体,强化责任,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指标直接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是责任主体,要全权负责项目工程的组织实施。
1、安排好计划和资金。区委、区政府已明确提出用2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区24.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今年计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0万人。分解到各乡镇计划指标,是根据省下达我区14.7万人的指标安排的。我区用14.7万人指标的钱,要解决2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各乡镇有多少钱,需要解决多少实际人口,要做到心中有数,作好计划安排。分解到各乡镇的指标,少数乡镇多了,有的乡镇少了,我们将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调剂。
2、组织好工程施工。项目工程由各乡镇组织实施,施工中的挖槽子、土方回填、管道安装、青苗补偿、关系协调等工作都由各乡镇负责。管材采购也由各乡镇与管材供应商签订合同。3月9日,我区委托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成功举办了饮水器材采购开标会,有五家单位中标。各乡镇可在这五家单位自行选定中标的管材供应商,并在区农饮办的统一协调下,直接与管材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3、整体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区委、区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实行整区推进,解决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分两步进行:一是今年确定杜山、**、**、**、**等五个镇整镇推进,1年内基本完成饮水安全工作任务;二是其它五个乡镇可分两年完成,今年要开始实施。
4、潜心研究工作方法。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程序复杂,建设和管理难度大。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区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意见》,区水利局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有关问题解答》。各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勤于学习,潜心研究,熟悉工作程序,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中有底、不打乱仗。工作有难度的,可选择条件好的村组先行试点,熟悉了情况、积累了经验后,再全面铺开。今年实在解决不了,明年可再来。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上,盲目求快。
三、周密安排,规范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有一个统一规划。由区农饮办负责协调与联系,以乡镇为单位,由市自来水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设计、制定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2、注意算好一笔帐。饮水项目工程资金来源分三块:燕矶至沙窝和杜山至长港的两条主管网,由市级承担;乡镇进村组的支管网由中央专项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解决;自然湾的入户管网由受益农户自筹解决。所有工程土方开挖回填、青苗补偿等费用由受益乡镇、村筹资或投工投劳解决。工程资金主要用作管材及配件购置,支付工程安装、设计、监理、验收等费用。据测算,全区实现自来水到户所需资金大约是390元/人,其中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240元/人,其余150元/人,除市、区配套一部分外,进户管网费用需要农户自筹,户平不得超过400元。上级对各乡镇只供应线路所需管材,不给钱。管材是否有够用,各乡镇要心中有数,不足部分各乡镇自筹,区财政不存在任何补贴。
3、注意加强管理。要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一是要落实“五制”管理。按工程建设要求,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等五项制度。二是要加强管材管理。施工中要选择正确线路,尽量节约管材。同时要防止被盗、遗失、破损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财务公开管理。对由各村统一收取的自筹的入户管网费使用情况,各乡镇要督促向群众公示,给群众一个明白,不能出现上访情况。四是加强建后管理。保证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4、注意确保工程质量。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要处理好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系,保证工程又好又快推进。管网安装原则上要请玉泉自来水公司的专业队伍负责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统一交由市自来水公司管理。千万不能钱花了,管道安了,最后通不了水,劳命伤财。
5、注意搞好宣传发动。各乡镇要采取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印发资料、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等,真正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觉自愿投身到饮水工程建设中来,在全区迅速掀起饮水工程建设。要切实做好群众的发动工作,尊重农民意愿,决不能搞强迫命令。
6、注意搞好自备水源建设。对于居住相对分散,管网延伸投入成本过高的地方,注意采取自备水源供水模式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具体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水库、湖泊、山泉等作为水源,通过水净化处理后,将符合饮水标准的水送到农户。全区计划建集中井工程16处,解决4个乡镇10个村8790人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区未饮用自来水总人口的3.6%。
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当前村镇规划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小康建设和现代化的全局,具有政策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宽、工作量大的特点。积极稳妥地加快村镇建设和发展,是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我市一乡一镇(罗坊乡、大湖镇)规划建设现状及对策措施进行分析。
一、当前现状与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
当前,村镇建设还未能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主要体现在: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各类村镇的职能和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存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小而全现象。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规划管理存在薄弱地带和薄弱环节,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控现象。
(1)村镇规划盲目求大、求洋。我们山区的村镇建设,始于80年代初期的农房建设。二十多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小康村的建设和扶贫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山区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镇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城市郊区、铁路和国、省干道沿线的村镇面貌变化较大。但村镇各项设施落后,房屋简陋,使得农村地域空间难以形成现代村镇体系。村镇规划建设的一个原则是反对形式主义,坚持节约。反对大拆大建,提倡生态建设。但不少规划设计却不切实际的用城市规划方法来进行村镇规划,在村镇规划中居住用地成倍超标,道路占地大大增加,房地利用率低,土地浪费严重,如建生活安置小区、造大广场、宽马路、小洋房等,导致规划中出现很多的形式主义工程,村镇失去原有特色。
(2)村镇建设盲目攀比。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不是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而许多村镇建设的试点又往往给人误导:整齐宽阔的道路,装饰气派的建筑,导致村村像城镇,乡镇像农村。如果村镇建设试点都是靠外部资金的投入,而不强调内部潜力的挖掘,管理上的经验总结,盲目模仿城市的做法,那么我国许许多多的村镇何来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这样的试点无法起到有效的引导、推广作用。
(3)村镇吸引力偏小。山区村镇的地域条件相差很大。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甚发达,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中,村镇所具有的职业转变优势和地区转移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村镇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剩余劳动力不能就地再就业。村镇对资金吸引力不足,就只能使农业经济继续维持粗放经营,无法产生出积聚效应。
(4)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措施不严。尽管国务院曾颁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但由于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资金不到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使之无法很好贯彻执行。因此,多年来大部分地方农民建房仍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自留地甚至农田随意报建,面积不限,产生一户多宅、单家独户住房现象普遍。同时“农转非”户、进城就业户,所闲置的农村住房没有及时清理,土地浪费严重。
二、完善村镇建设规划必要性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建设管理的依据,也是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框架。构建具有当地特点,以功能分区为结构、以经济联系为内涵的村镇建设新格局。
一是突出特色。根据各乡镇其不同的区位特点为,自然条件,经济类型,在总体规划中突出其特点,如我市地处景区的贡川镇,突出风景旅游的民俗文化特色,在景区周边的中心村原址改造和节约土地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制定完善规划建设方案。我市曹远镇及其工业开发区都在城市规划区内,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特殊,是进入城区的必经之路之一,也是城区的“大门”,它能给进入市区的人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影响。建议将我市曹远镇纳入城市建筑风格和色彩控制专项规划内。做好城市规划区外城市周边建筑物风格的控制,和城区做好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特别是新建的新村建设点,严格建筑风格和色彩控制,把握好村民房屋斜屋面,塑造特色风格。
二是对近期将建设发展的地块,抓住详规的编制;对中长期建设发展的区域,抓住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详细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细化和量化,在修编总体规划的同时,组织对村镇重要地段及主要路段,结合可能实施的建设项目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如我市燕南街道吉峰村新村建设规划。
三是在规划编制中,注意规划的弹性,如村镇内功能区的兼容性。从而避免在实施规划时因建设项目的变化而频繁地修改规划,也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在近期规划建设中对各项指标控制,以保证环境质量为原则,使各项建设活动不会盲目进行。
三、村镇规划建设的可行性
村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有利于培育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聚集发展,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按照不均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心镇―建制镇―中心村为辐射圈的组团式发展格局。村镇建设要杜绝不切合实际的“形象工程”,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要把小城镇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摆到重要位置上来,不断改善小城镇环境质量。二是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目前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居住点分散零落,户均占地面积大,大多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开发使得相当数量的农民需要拆迁。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制定中长期规划,通过村庄规划调控农民建房行为,引导新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完善农村集中建设区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加集中居住区对建房户的吸引力。规范农民建房的审批,坚决控制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新建农房建设,遏制农村居民建房散乱状况。对于没有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地方,暂时停止审批农民建房。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农村集中居住的良好格局,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因地制宜、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村镇规划要根据区域实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不同科学地加以规划,合理确定建设标准,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应将生活、生产等功能区划综合考虑,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设计,力争达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做到30年不落后,50年不拆迁。要正确认识规划建设村镇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规划要坚持一步到位,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各地实际和广大民众的愿望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精神文明、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城市化村镇”。
4.2处理好土地调整,严格执行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充分挖掘现状用地潜力,尽量不占耕田。本着节约耕地,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则,在分析建设用地条件的基础上,理顺路网,确定中心,合理布置各类用地。对布局混乱、浪费土地严重的村民宅基地做合理调整。在土地调整的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地补地。采用当地生活习惯,规划建设村民房屋及院落形态,通过不懈努力塑造自己独特风格。
4.3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在乡镇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指导下,本着既方便生活生产又节约土地和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采取适度分散、相对集中的办法,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性质、职能、规模和发展方向,统一规划,逐步建设。坚持规划到位,分年实施,逐步完善配套。规划既要有地方特色、时代气息,又要有超前意识、现代观念。
4.4加强管理,提高服务。一是加强规划法律法规宣传,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针对村镇规划面广量大,村民规划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规划监管工作面临全新课题的现状,应该首先强化对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如在查处违法建设时不是简单地下通知,而是把查处现场变成宣传规划法律法规的课堂。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充分认识到其违法行为的后果,自觉服从管理。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村委作用。积极探索执法部门与辖区各乡镇、办事处、村居委查处违法建设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快速反应。三是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探索村镇管理新路子,加强执法力度,使村镇建设规划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的落实,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造。村镇规划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通过我们的努力完成好各有特色村镇规划建设,实现建设依托规划,规划服务于建设。造福于村镇,受益于村民。因此对村镇规划的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4-0033-03
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不断扩大趋势。1991年城乡收入差距是2.34,到2007年已攀升到3.32。16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7.11倍,2007年达到13785.8元;而农村居民收入只增长了4.84倍,2007年只有4140.4元。而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有关研究显示,90年代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刚超过0.3,而目前在0.4-0.5之间,已达到国际警戒线。对比美国,20世纪70年代为0.35,90年代初超过0.4,90年代末才达到0.45,我国基尼系数提高速度快于美国,收入差距扩大速度较快。
二、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负面影响
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负面影响十分深远。这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率的提高,导致内需不足;质的方面,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城乡消费断层、延缓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率的提高,导致内需不足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随收入的变化而绝对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的增长幅度,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不同。高收入者受其生理极限制约,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高收入无法转化为消费;而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却无力消费。这种现象的综合结果将是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消费率偏低,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农村居民对永久性收入的预期。当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开始建立,并且农民增收政策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因此未来收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农村居民会把更多的财富储蓄起来,转移到未来消费,因而也会降低现期消费率。
国家统计局曾利用1986-2003年城乡居民住户资料和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对绝对收入假说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显示:第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成反比,即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平均消费倾向越低;第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对收入差距的变动更为敏感(农村居民对基尼系数的弹性系数0.71远高于城镇居民的0.28)。这一结果部分解释了自1996年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和平均消费倾向低于城镇的现象。农村居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镇,这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更加疲软。
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美欧等传统中国商品出口市场对我国商品需求下降,使得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的外需即出口乏力,并且短期内难有起色、长期则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而,刺激国内投资与消费就成了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而其中重点则是刺激消费。这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最大缺陷之一就是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拉动。与投资相比较,中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严重不足。2000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基本处于60%以下,2007年更降至49%。与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低于模型中的标准值。根据其研究结果,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在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560美元)消费率水平应该在80%左右。可以说,金融危机的暴发增强了我国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来刺激消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城乡消费断层、延缓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城乡收入差距不仅降低了社会消费倾向,也造成了城乡居民消费不能有效承接,使现阶段的生产力失衡状况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已达万元级的消费阶段,农村居民还停留在干元级的消费阶段,并且难以突破,以致在城镇居民的一般耐用消费品普及后,农村对这些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还是衔接不上,继而出现家用电器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现象。这是导致消费品市场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当高收入阶层对一些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时,以农民为代表的中低收入阶层由于受到收入增长的限制而无法达到更高的消费层次,城乡居民消费不能实现有效承接,从而产生消费需求的断层,使得大量工业消费品缺乏消费需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虽然一直以来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在不断下降,但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比城镇居民高7-9个百分点。2007年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3.1。这说明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巨大,农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仍然偏高,而且大多数农民只注重消费的数量而忽视消费的质量。此外,农村居民的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也远远低于城镇水平,落后城市至少10年。
目前在全国农村推行的“家电下乡”活动就是很好证明。“家电下乡”的主要目的就是刺激农民消费需求、加速消费结构升级,但其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原因是家电价格仍然过高,实质却是农民收入过低、买不起。
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
(一)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改变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的现状,对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我国消费率意义重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途径,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二是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使农民分享产业环节的增值利益。三是在农村实行公共财政。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电力、通讯等的投资,增加对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因为上述具有公共性的商品和服务长期以来很大部分都由农民自己提供,这分流了农民用于消费的有限收入。同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形成农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从而刺激农民消费需求。
(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强化财政税收政策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的存在,因此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对缩小城乡差距十分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具体来说就是在垄断行业加强竞争,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整顿依靠垄断地位取得的不合理收入;完善和规范公务
员工资制度、津贴制度,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各地、各部门公务员的津贴标准和种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单位公益性大小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加快建设个入收人信息系统和个人支付结算体系,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监测;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财产类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征管。
财政和税收政策也是调节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通过转移支付手段加强财政对“三农”的补贴以及对“三农”的税收优惠可以直接减少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为农民减负。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直补力度和税收优惠力度。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税种,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作用不明显,收入主要来源于中低收入者。因此要着重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制定更趋合理的税率、费用扣除标准和征收方式。逐步推进以个人所得税为核心,以房产税、遗产与赠予税等财产税为辅的税收体系。
(三)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
根据里兰德的预防性储蓄理论: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刺激消费者采取比确定性环境更谨慎的行为,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劳动收入所带来的冲击。张继海(2008)的计算机模拟和实证分析也证明:社会保障有助于城乡居民增加现期消费支出,降低预防性储蓄和提高长期平均消费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突出表现是保障水平低、覆盖率不高。这在农村尤为明显。随着农村居民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及土地保障功能的不断弱化,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可是适应当代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刚刚开始构建。
1996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试点,2007年中央才明确提出当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到2007年5月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仅1815万人,而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高达2100多万。除了少数东部发达地区,一般地方都参照国家每年的贫困标准来制定低保标准。
2002年10月,中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截至2008年9月全国参加新农合人口8.14亿人,实际参保率高于85%。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最初的人均20元提高到80元,农民缴费也相应提高。
2007年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171万人。全年共有39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37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40亿元。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种类型。除合作医疗覆盖率较高外,其他两类覆盖率偏低。并且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普遍偏低,远不能满足农民抵抗风险的需要,农民不得不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努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分散农民的风险,增强其消费安全感,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释放消费需求。
(四)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当前我国的农民身份制度赋予了农民诸多“劣等性”待遇,如农民迁移和择业、税收负担上的城乡差别、财政分享上的城乡差别。农民身份制度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这是因为根据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将吸引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从农村转向城市,获取收入。农民收入增加又会对生产资料产生巨大需求,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农村市场。所以消费需求的增加是支撑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重要保证。但由于我国城乡割裂的户籍制度,使农民世世代代锁定在农村,即使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也难以取得城市户口,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向城市大规模迁移。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市场的培育遭遇“瓶颈”,从而制约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更多地获得迁移、就业、参与经济发展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以及受教育与再教育权,这是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制度保障之一。
参考文献:
[1]祁京梅.我国消费需求趋势研究及实证分析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76
[2]苗慧凯.论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负面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5,(7):38
[3]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财贸经济,2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