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公路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化公路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化公路建设

智慧化公路建设范文1

【关键词】职工;公路文化建设;作用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贯穿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维系一个国家和团体最重要的纽带,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公路职工历来是公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公路行业作为一支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公路行业文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认为,公路文化是公路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的整体境界、规范和价值的总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把公路机构建成人人都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一种组织形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路文化建设的主题是本行业人员,即从事建、养、管、收的广大公路职工。

1.以紧扣时代脉搏为前提,使职工准确把握公路文化建设的新特点

公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职工,特色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只有适合公路职工的口味,才能赢得大家的认可、支持与参与,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首先,从参与特色文化活动的范围来看,公路职工选择的面更宽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环境日益宽松,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完善,面向职工的社会文化活动日益广泛,公路职工可听、可看、可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这样一来,公路职工在参加文化活动时也有了较大的可自主选择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文化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活动形式对职工的吸引力,要以更切合需求的活动内容为职工量体裁衣,以更突出的行业特色满足职工的口味。其次,从参与文化活动的选择来看,公路职工的趋向和标准更实际了。公路职工从来都是最朴素的,他们的要求和取向往往也是最讲究实际的,职工最关心的往往是活动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提高,以及对社会有什么意义。那些只注重形式的活动,不但不受欢迎,反而令人反感,引起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在设计特色文化活动时,内容上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广大职工感到亲近、亲切,实实在在。再次,从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式来看,公路职工的主体意识更强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公路职工已经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去参与特色文化活动。随着参与活动广度和频率的不断提高,许多职工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当观众、做看客、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更希望亲自参与,扮演员、当主角,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我们在设计特色文化活动时要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适应公路职工的这种文化,创新载体,改变单纯说教的这种传统方式,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让公路职工作为主体直接参与进来,在特色文化活动中自我教育、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2.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提高职工推动公路文化建设的能力

公路文化是在公路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搞好公路文化建设,提升职工队伍的素质是基础。一是建立职工学习、培训、成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塑造学习型职工,为职工自觉接受和践行公路文化共同价值观奠定能力基础。二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把公路文化建设远景宣传学习作为重要内容,使公路文化建设的远景和理念成为凝聚职工、激励职工的巨大精神动力。三是把全员学习、团队学习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同时注重发挥职工学习先进典型和模范标兵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3.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保障,增强职工推动公路文化建设的动力

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基础。推动形成和谐劳动关系,应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尊重职工、关怀职工。一是树立企业与职工“利益共生、双赢互动”的理念,不断完善以劳动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经济维权机制,以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为基本形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帮扶救助、送温暖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以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维护机制,切实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是坚持职工关怀常态化、长期化,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三是建立健全职工之间的沟通机制,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管理团队得到职工广泛认同,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4.以着力吸引职工为目的,设计好公路文化活动过程中的载体

智慧化公路建设范文2

一、国外ITS管理现状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ITS进行系统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已成为世界上ITS的领先国家。以下将对其ITS做一介绍和分析,以期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高速有所帮助。

1.美国ITS的发展和现状

美国是最早开展ITS建设的国家,美国交通部作为主要的管理组织制定了美围ITS的确切目标,广泛实施企业产品的国家政策和计划,对主要的ITS的相关行业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其中,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在建设ITS中较好的定位了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角色,政府在统筹和协调、企业在应用技术推广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上各自发挥,为实现有效的ITS系统打下了基础。

在管理运行ITS上,美国各个州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基本采用从上而下的多层次体系完成[1][2],主要包括:1)联邦公路总署:其主要职能为授权和分配公路建设资金;与政府密切合作并确定联邦政府投资标的;负责科研与推广。2)州政府的公路管理部门:选择项目建设并负责州际公路的管理、规划、建造、运营和维护;3)市、县、镇(郡):负责相关地区的的一般公路管理。

概括地讲,美国高速公路收费低,流量大,监控严密,智慧化程度高,管理效率高,可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2.欧洲ITS的发展和现状

欧盟在推动ITS协调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盟制定了坦普计划并资助跨欧交通网络中,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协作,从而保证协调一致的实施欧洲ITS系统。在欧盟各国中,德国的高速公路管理非常先进,值得我们学习。

德国具有完善的交通信息采集和设施,高速公路通信信息管理系统由专用通信网络、紧急电话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和监控管理中心组成。专用通信网络和紧急电话系统由联邦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和管理所有通信信息设施可直接接入全国统一标准。高速公路上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交通分析和信息以及交通信息化等设施由各州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和维护公共信息对外共享。监控管理中心由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与警察部门职责分明。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交通的诱导、疏散和信息等交通管理而警察部门负责道路安全及监督检查等两者信息共享。

总体来说,德国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信息化管理中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些先进的交通通信信息技术手段为交通管理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技术保证。德国的智慧高速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虽然是有政府直接管理但是有效的解决了多头管理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日本ITS的发展和现状

日本自1973年开始ITS的研究,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日本在ITS的子系统的开发上更多的采用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合作,如各类大型汽车公司(丰田、本田、奔驰等)和电子企业开发了各自的先进导航系统,但是高速实时信息的供给则由交通控制中心授权非盈利组织VICS并收取一定的费用,VICS系统由政府各部门(警察厅、总务省、国土交通省)和民间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开发而成,是一个跨县(省)市的交通咨询系统。

VICS为非营利组织,其业务得到约九十家汽车厂商和ITS电子设备制造商的支持。VICS系统由导航设备(GPS等)、广义无线数据传输和调频广播等渠道,将在线路况信息和交通引导信息实时传递到出行者,提高交通效率。该系统已覆盖日本大部分地区,绝大部分汽车装载了该产品,几乎每一条高速公路和主干道均有VICS信息覆盖。VICS的运行机制是由利益各方提供交通信息,由道路交通信息中心汇集于VICS中心,此类信息再由VICS中心分发给出行者和车载装置。VICS的信息包括车速和车道限制信息以及各类交通堵塞信息等。

综合来说,日本ITS智能交通的发展呈阶段性进行,在处理国家和私人企业的合作上起到了双赢的局面,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行机制(VICS和VERTIS),最大程度的调用企业的研发和商业力量,推进ITS的发展。

二、国内高速运行管理现状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ITS起步晚,在最近的五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上,智慧化程度并不高。特别在运行管理上,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多头指挥和信息孤岛是两大典型的问题,造成交通管理效率非常低下。某些省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正在积极提升ITS的管理效率,如福建省和广东省在高速管理上强调由一家牵头管理,统一标准、综合统一平台,公司化运作。实现多方协作和联动,协调相关路段配合交通诱导信息,提醒公众合理选择路线,缓解拥堵路点和路段的交通压力,保障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

总体来看,国内目前还缺乏真正实现高速交警、路政和业主依托同一管理平台进行联合办公和协同指挥的ITS。

1.运行管理的挑战和机遇

虽然国外lTS的发展对研究适合我国的智慧高速公路系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在进行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时,也应首先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必备的功能模块。设计我国ITS的运行管理的机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ITS系统的同时,也要考虑我国“智慧高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1)缺乏全局规划:多部门和多省市各自基于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开展建设,缺少“全国一盘棋”的综合考虑。

(2)部门之间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国内智慧交通的推动工作不能仅仅依赖于一两个部门(如科技部和工信部等),也应考虑把交警、交通部等相关利益方有机的联系起来。

(3)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当ITS发展到一定的程序,交通信息服务就成了智能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体制下,我国的交通信息由交通、城管、公安等系统掌控,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难度较大。

2.运行服务管理模式探索

“智慧高速”的体制机制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统筹,积极推动商业和服务模式创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快节奏的服务需求,我们建议从以下四大机制着手设计“智慧高速”的运行机制:

(1)公司化运作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规模化效益;建立自我激励约束机制,动态优化提升服务模式。如成立智慧高速服务公司,其主要收入来源于为政府及部门服务,收取服务外包费用;为高速公路业主服务,从高速公路新增收益中得到回报;为第三方出行服务商等服务,有偿提供数据内容。

(2)业务协同机制:高速交警、公路管理、高速公路业主及相关单位依托运行服务平台,形成高速公路运行服务指挥中心,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标准统一、服务一体化,按各自职能开展协调指挥、管理服务。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时,政府及公安、交通运输、业主等单位在运行服务平台上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快 速处置。同时,科学合理地建立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服务和应急处置的分级响应机制,实行高速公路运行服务(终端)前端与后台一体化建设机制,提升业务协同服务能力。

(3)服务外包机制:政府部门应从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重点管决策、管规划和方案(标准)的审定、管标准建设、管管理制度建设、管上下左右关系的协调、管运行安全保障,把数据处理、系统开发、运行维护、日常咨询事务受理处理等一般技术类事务类业务服务外委托给智慧高速服务公司并由其进行相关增值服务的开发或者转包。

(4)协作共享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应支持和参与“智慧高速”建设,整合相关资源,发挥最大效应。“智慧高速”系统采集的数据和关联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首先直接统一接入到“智慧高速”数据处理中心,按业务应用模块进行智慧化处理后,由政府、交通运输、公安、高速公路业主等单位开放共享,同时生成各类解决方案,通过一定渠道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指挥协调体系要做到省各有关部门、市各有关单位以及省市之间的有关力量的整合和集成,并充分发挥系统协同的优势。

3.商业运作模式

国外(如日本等)成功的运行服务系统之所以能够良好的运行,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具有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考察和分析国内外成熟高速管理的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设立高速运行服务平台作为高速运行服务公司的核心进行道路交通信息的收集、编辑、处理以及发放,通过与车辆、ITS电子设备生产商和地图导航软件商合作,大大降低驾驶员的信息使用成本,使用者只需购买带有平台系统服务功能的车载导航器,便可享受运行服务公司系统提供的无偿服务。平台通过公用数据中心采集和汇总从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和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得到的各类信息,平台将处理过的数据以收费方式发放给各类增值服务商如导航仪厂家、地图厂商以及乘用车厂商,最终用户通过购买这些服务商的产品达到方便快捷安全出行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最终用户除了需要支付购买设备的费用外,只需化(或者不花)极少的钱支付交通信息费用,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偏好。

这种运营模式,可极大地促进具有实时路况信息的车载导航器快速普及。对于使用者而言,起到了诸如:明确交通状况、稳定驾驶心理、缩短行程时间以及顺利停车等多项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调动最终用户的驾驶路线和方式,从整体上优化高速的运行结构,保证了高速的快速和安全性。对于车载导航器生产厂商而言,实时信息的推广应用无疑创造了新的巨大的市场;对于整个社会的交通环境而言,更为安全,更为顺畅,更为环保,并更富有效率,从而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该商业模式对于智慧高速的各个参与主体是多赢的局面,作为高速运行服务平台(公司)来讲,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实时路况数据给合作伙伴得到一定的费用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作为高速交警可以得到最全面的路况信息从而对于紧急异常状况作出最快的反应,使损失达到最小;而增值服务商通过与平台的合作可以开发出各类面向最终用户的软硬件系统,提升用户的忠诚度从而增加销售收入;最终用户得到及时的路况信息可及时调整出行路线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拥堵。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ITS先进系统及运行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高速公路管理现状,探索分析了智能化建设条件下国内高速公路运行服务管理模式,提出了高速公路运行“管理协同化、服务智慧化、运作商业化”创新性理念和解决方案。对提升高速公路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芝松,浅谈美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东方企业文化,8,pp163-164,2013

智慧化公路建设范文3

“治堵”,已成为公众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全世界都希望通过网络新技术,推动交通运输体系的智慧运行,以解决面临的挑战。虽然,近几年智慧交通的应用已经给民众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是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智慧交通来予以破解。浙江信息化百人会顾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光烈表示,要利用网络新技术,找准智能交通完善升级的突破方向,补上基础性的“短板”,从而打造智慧交通升级版。

智能交通升级突破口

毛光烈称,智慧交通包括智慧城市交通、智慧城际交通、智能装备交通、综合型智能交通等多种语义,对这些不同语义内涵的“智慧交通”加以细心区别、正确理解,可以便于找到痛点,并完善、升级智慧交通。他认为,当前完善、升级智慧交通的主攻方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打造智慧城市交通的完善与升级版。城镇化的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有的地区已达60%以上,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已成为突出矛盾。从“人、车、路、场、客”这五要素的信息化来看,目前城市里大多数智慧交通建设提供的服务还都很“初级”,系统间的整合并未完成,碎片化严重;城市交通资源的调度使用与监管的信息化有进展,但基本上停留在IT时代,尚未进入DT时代;城市交通的大数据库建设尚未起步。所以,打造能为交通提供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用模式、创新的监管体制等都迫在眉睫。民众出行的难点、痛点,就是智慧城市交通完善与升级版应解决的难点、痛点与重点。推动智慧城市交通的完善与升级,既有扩大现实供给的重大价值,又有长远发展的巨大空间。

第二,打造智慧城际交通的完善与升级版。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迅速扩大,带给交通领域最大的变化,是“有车族”的扩张。据浙江省公安部门统计,全省汽车拥有量已从2010年的543.57万辆,增加到2015年的1121.63万辆。一方面是车辆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公路通行供给做不到同步增长。因此,就出现了城际之间交通拥堵的加剧。

据统计,2010年全省高速拥堵路段为6处。尽管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投入了1277.8亿元,仍然跟不上车辆通行的增速。尤其是周末、清明、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的拥堵路段更是在持续的跃升。毛光烈举例说:“过去经济发达程度相对低、人口密集程度低、一直不拥堵的衢州段,自龙泉至龙游高速开通后,从2013年春节起开始了拥堵,最长的拥堵时间达24小时。全省最拥堵点是G60沪昆高速新岭隧道,2015年拥堵300余次,最长拥堵时间长达20小时。”

那么,解决全省城际交通的出路是什么呢?毛光烈说,既要抓建设,又要抓挖潜,要在挖掘交通道路的效率上下功夫。重点是要改变“城际出行只靠高速公路”的状况,通过“智慧(城际)交通”的升级,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作为“城际交通的大路网”来整体开发。

开发“城际交通大路网”,可以在高速拥堵路段,先把国道、省道、县道相关路段组合利用起来,对于破解“周末、小长假出行难”,有很大潜力。目前,浙江省已建高速公路3917公里,有国道4356公里、省道6382公里、县道29413公里,三者总里程达40151公里,相当于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0.25倍。同时,由于国道、省道、县道有专门的养护资金,养护队伍、养护体制比较健全,近几年的道路改造及路面硬化成绩斐然,道路的通行质量亦比过去大为改观。因此,建立以高速公路为主干、域内国道、省道、县道为一体的智慧(城际)交通,打造智慧交通升级版,大有可为。

毛光烈分析说,开发“城际交通大路网”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以县(市、区)为单位,从化解周末与小长假拥堵路段入手。其次,在利用国道、省道及县道化解高速时段性拥堵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设区市、省级优化利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的整齐方案,并以4G或5G宽带为主要通信网,完善道路数据采集与数据服务、数据监管设施,建设大路网的大数据智慧交通服务与监管体系和平台,使高速路网与国道、省道、县道路网集成为一体,得到更高水平的开发利用。

第三,打造以智慧城市为龙头的交通与城际交通无缝链接形成的智慧综合交通升级版。毛光烈认为,要解决城市中各类交通方式互相干扰的问题,出路只有开发集各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统一管理平台,实行大数据的交通服务,形成智慧城区综合交通的完善与升级版。

开发智慧城市综合交通的升级版,重点是建设城市交通大数据库、综合交通云平台,把汽车、地铁、飞机、高铁、航运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大数据采集贯通起来,把大数据的交通服务与监管综合集成起来。通过各种交通方式的大数据服务,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减少相互不合理的影响与干扰,着力化解现有拥堵点与路段,疏导并防范新的拥堵点、段的形成,提高城市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的保障服务水平。

补基础“短板”

毛光烈指出,任何工作要做好,基础工作必须做扎实,智慧交通亦然。大数据的实时路况服务,尤其是车流量服务,是智慧高速的基础工作与基本建设,这一“短板”必须补上,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要集成开发道路断面的智能化车流量计量技术。毛光烈说:“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车辆流量计量,在非收费站的道路断面上,车流的大数据计量服务,尤其是城区道路断面的车流计量服务,基本仍处于空白状态。”所以,要开发智能化道路断面车辆自动计量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自动传输、利用、质控与运维。要集成利用各种方式的现代检测计量技术,以保障计量方式的创新性、精准性、实时性与有效性;并保证道路断面车流计量检测活动不影响道路的通行。要充分集成并利用智能的检测仪器、文字与视频大数据的检测方式与计量技术、采取不停车的检测方法。

第二,要开发“精准的在线车流量可视化截图的服务模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可视化”。在提供“全程车流量(可视化)截图”服务的同时,根据行车的速度与需要,智慧交通的云平台还可以不断推送“前方路段的分路段车流量(可视化)截图”。

第三,要开发“路段车流量实时计量检测模式”。路段车流量实时计量检测,应进行多断面检测,并以多断面检测数据来进行校核才能确定。其计量检测方式、校核方式应按规定的标准与程序进行。要参考城际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可视化截图服务”的模式,根据城市的出行要求,开发城市出行“精准推送的车流量可视化截图服务”。

智慧化公路建设范文4

关键字:智慧交通系统;镇江市;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目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全球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十年,我国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增长量是2005年汽车数量的7.7倍,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长3%~5%,车辆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造成运输效率低下、能源消耗不断上升,又带来了中国城市大气质量持续恶化。在我国,交通的发展还无法适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所以推进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势在必行,这也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之一。

一、智慧交通系统概述

智慧交通系统的前身是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ITS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提出。2009年,IBM公司提出智慧交通的理念。智慧交通指将先进的智能监控技术、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地集成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综合应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智慧交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变有别于传统的交通理念。智慧交通的发展模式更加着重于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探知的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式决策信息和高效精准的管理信息。智慧交通系统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无处不在的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是智慧交通信息获取和传递的基石,构建全方位的智慧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分析,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共享不充分而造成错误决策。智慧交通系统利用高科技技术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提供各种综合通方案,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改善交通状况,使得交通控制更及时、方便、高效和安全。

二、智慧交通的研究现状

中国智慧交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研究围绕交通流理论、城市路口自动控制数学模型等工作展开;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优化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信号采集、车辆动态识别等;到90年代,开始建设交通控制中心或交通指挥中心,并开展城市交通管理的诱导技术等方面研究。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原先的智能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目前的交通状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为智慧交通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再加上人们出行理念的变化,使得智慧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为进一步建设智慧交通,各方面专家学者积极致力于智慧交通与新兴科技结合的研究中。例如,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史其信认为,在“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推动下,智慧交通系统将会进入全新快速度发展时代,而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是物联网和智能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车联网的构思可以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智慧交通系统,通过行驶路线的优化,让交通更加畅捷。

三、镇江市智慧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镇江市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近几年,镇江市城市人口已达311万,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34万,交通流量以每年9%的幅度逐年增长,城市交通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造成的交通拥堵、运输困难等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从表1可以看出镇江交通流量年年增长,为缓解交通压力,镇江市政府大力发展智能公交项目。智能公交顾名思义就是将智慧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工具相结合,通过公交车及公交车站的智能设备,将交通流量数据输到智能运行中心,再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实现车辆位置信息实时化、可视化,出行者也可根据公交车站的站牌信息,准确掌握公交车到站距离。截至目前,市区已完成1000多台公交车GPS设备和车内监控设施安装,完成100多条线路的地理信息采集和车辆、人员基础数据录入,完成200多座智能公交站台的改建任务,智能公交已覆盖主城区主要道路和公交线路。

由于镇江特殊的地理位置,镇江市智慧水运建设工作尤为重要。2013年开始投入使用水上ETL系统(不停航缴费系统)免去船员上岸来回奔波,减少废气排放,提高船舶过闸效率。另外水上应急系统通过智慧海事电子动态监管中心的实时监控,全面提升水上安全应急能力,减少水上交通事故。

虽然镇江智慧交通系统已经初具成效,但根据调查显示镇江市目前建设的智慧交通系统并没有彻底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必须对现有的智慧交通系统进行优化,增强交通管理智慧化,合理规划公路、铁路、水路建设。

(二)镇江市智慧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各部门相互独立,互联互通程度低。我市交通部门管理职能不明确、机构设置重叠,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造成相关的交通信息传递不及时,降低了交通运行效率,阻碍了交通信息准确及时的。

2. 基础设施不完善,获取信息不全面。镇江市城市公交基础设施不足,公交专用道缺乏和站点设施未得到有效保护,使得快速增长的社会车辆随意停靠、挤占公交站点,扰乱了公交车的安全运行和有序停靠,造成交通控制中心获得的相关交通信息无法全面准确地反应实时的交通形态,交通网络各个节点的接收能力和质量参差不齐,增加信息分析处理的难度。

3. 技术水平较低,数据分析能力较弱。当前,由于镇江智慧交通系统引进时间限制,信息采集手段单一,数据累积量少,数据加工处理和应用分析能力较弱。镇江在应用物联网技术与信息采集的融合、云计算与信息处理、传感器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

4. 数据源质量不高,信息安全隐患严重。由于数据质量不高,导致交通诱导和信号控制等需要实时准确交通流量数据的系统不能发挥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了整体智慧交通系统的投资价值。智慧交通具有移动特性和无线通信两方面特点,但当前对于智慧交通的研究只偏重于其功能的实现,忽视了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容忍性等安全问题。

四、对于镇江发展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政府需要从上而下强化顶层设计和规范,成立专门的智慧交通管理部门,建立适应镇江城市发展、“一城两翼”市区空间布局的交通管理体制,对影响交通信息资源的各方面力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职责,实现智慧交通系统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二)大力开发智慧交通的关键技术

保障镇江交通协调发展,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交通科技进步,提高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和交通管理的科技水平。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成为构建智慧交通的技术支撑推动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比如通过云计算平台数据的融合、挖掘和分析,建立交通动态信息处理和管理控制平台,使海量数据得到高效及时的处理和,帮助交管部门更加宏观调控包括陆路、水路等系统在内的整个交通体系。

1. 公路建设。镇江冬季室外温度较低,高架桥路面易结冰,可以利用智能化自动除冰系统,当桥面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会自动启动加热系统,自动保温,避免结冰,造成交通事故。同时在国、省干线重点路段安装监控,与公路智慧交通指挥中心进行实时数据、语音、视频的互联互通。

2. 公交建设。4G网络的发展让智慧交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集调度、视频监控、信息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安装在公交车内,及时记录车辆信息传回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同时便于公众出行信息及时变更。利用车内视频监控,可以实时抓拍、调用历史视频,为智能公交调度和公交车内纷争等案件提供有利的图像信息。

3. 水运建设。镇江位于长江之滨,水路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应当加快构建船舶与航道运行环境的感知平台,在提高水运效率的同时,积极响应生态城市号召,减少环境污染。

(三)建立完善的政府服务平台

政府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的公众参与系统,作为公众参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的平台,例如“实时路况”、“公交线路查询”、“出行导向”等信息。另一方面,“掌上公交”、“智慧镇江”等相关系统可以与QQ、微信等网络运营商合作,扩大适用范围,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四)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需要加强相关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包括数据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其次需要加强系统的风险评估、及时感知整个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最后要加强从业人员和群众的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的管理和使用。

五、结语

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之一,信息与交通的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推进智慧交通系统进步,城市交通系统日趋完善的必要手段。镇江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也将促进与之相关的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镇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海航,柴琳.浙江省智慧交通建设与发展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13(11).

[2]王维民.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2010(07).

[3]涂晓晖.未来城市交通的智能中枢[DB/OL].义乌新闻网,2014-06-21.

[4]张叶.浅谈我国智能交通及问题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5]镇江市交通运输局.镇江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DB/OL]. 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网站,2012-10-31.

[6]蔡翠.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交通工程,2013(06).

[7]王谦,代佳欣.成都市城市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智慧化公路建设范文5

关键词:智慧园区;建设模式;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intellectual Park being planned to build mode, the wisdom of the park in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ork together, which includes technology, logistics, industrial and lifeeach park, park the size of the wise,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hould first optimize its mode, that the follow-up of the park management to facilitate the work, to promote the Park'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Construction mode for the wisdom of the park in Jiangsu Province to discus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to promote the intelle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in Jiangsu Province.

Keywords: wisdom Park; construction mod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B84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区是政府部门在统一规划下形成的,它包括了水电气的供应到交通通讯等的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合理布局,以满足各个行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在考虑园区的构建模式时,应该从园区的管理上来进行优化。因为园区的规模都很大,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市场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兼顾,最大程度提高园区建设的科学程度,保障园区内的服务水平,因此,应该首先明确智慧园区建设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一步步推进其建设。智慧园区的建设需要一个强大的管理和服务平台来支撑,同时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 针对目前江苏省的实际,智慧园区的建设需要优化资源、战略等各个层次的配合,在总体建设目标的指引下,逐渐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和资金等资源,来优化园区的建设成果。

一、智慧园区的总体建设目标

智慧园区的总体建设目标完善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高效运行的业务管理以及内外服务的平台,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高度的协调和组织框架。逐渐推进工作流程的统一,形成协调共享的工作机制,在智慧园区中,通过云平台来对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各个组织间的密切合作,提高综合效益,不断完善日常事务的管理、应急管理,并逐步提高内外服务水平。

二、智慧园区建设模式

首先,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对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来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形成以智慧园区为中心的经济产业链。因此,需要借助云技术来构建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应该具备这些功能:能够为智慧园区提供一个高效的服务系统,不断提高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还需要具备为物流等各项数据的管理提供充足的储存空间的能力,拥有和互联网相互连接和隔离的功能,同时,还需要和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第一,完善智能通信管道的建设,智慧园区建设中,可以借助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等各种网络的相互连接,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人的沟通,不断完善新时代的智慧园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第二,应该借助云计算来实现和推动园区中的各项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引进云计算时,应该根据园区的具体条件,确保为园区的智能化提供坚实的软硬件资源基础,降低其运行的成本。

其次,在智慧园区建设中,应该完善人才资源等配置,不断健全各种服务体系。智慧园区的服务功能包括对内和对外的服务、应急服务以及各项日常事务的服务等。

(1)对内对外服务中,应该合理配备网络资源、提供虚拟存储等新型服务,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为各个企业提供云服务,使其可以直接只用云终端,来降低桌面计算机的使用量,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其发展;通过建立起一个一站式的高效物流服务平台,实现产品之间的快速供应;通过完善园区虹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或者个人提供贷款、消费等金融服务,来将金融和各个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还需不断完善园区中的招商平台,引进外商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园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2)在应急服务中,应该建立起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全面应急系统,其建设的内容应该包括: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构建智能的预警网络,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减低其带来的破坏,还可以借助视频会议,联合在应急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和决策。同时还要建立保障重大事件顺利开展的管理中心,对智慧园区中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的指挥和调度,并将事件进行报告管理。

(3)在日常服务中,应该强化对人才和资源等的管理,通过加强培训,强化智慧园区人才的知识体系和素质水平,加强对智慧园区中各项设备资源资产等的管理,优化其配置,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

再者,还应该不断优化园区中产业、政务以及民生等的建设。第一,通过利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智慧园区中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和转化,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从而为其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第二,在智慧园区中优化政务建设,通过借助现代技术,推进电子政务的使用,以不断提高园区内的管理水平,促使政务透明化和公开化,为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在智慧园区中注重民生建设。为园区中的居民在生活上和交通等各个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使其具有一种归属感和满足感。

最后,应该不断强化智慧园区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园区在注重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强化人文素质和修养,真正实现智慧园区的建设。

结束语:

本文针对江苏省中智慧园区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智慧园区建设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建设的模式,从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服务体系的构建、文化建设以及政务。民生等各方面的建设进行分析,为智慧园区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智慧化公路建设范文6

【关键词】 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 精确施工 实地勘测 前瞻性

在社会生活中,公路一直是连接城市、小镇和工矿企业以及港口等集散地的纽带。主要工具是汽车,有一定技术要求和配套设施。众所周知公路工程是以公路为对象进行合理的规划、精确设计及施工、养护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建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总理小城镇的发展理念的实施,必将会使公路工程在乡镇大规模发展,以可持续的理念来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小公路的设计测量要为以后的扩路和升级做好准备。

公路工程测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精确、快速、更合理。但是不同级别的公路测量的要求各有不同。在测量中,尤其是现代远程定位系统GPS的适用,更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下面就我国目前的公路测量及GPS技术的应用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

1 理解公路等级,确立重点

我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把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各有要求。

(1)高速公路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国家交通运输的命脉。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车道高速行驶,是道路全部主体交叉和全部控制进出中的公路,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在25000辆以上,交通状况有时很不乐观,在重大节假日会大范围拥挤,造成交通混乱。

(2)一级公路是可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在15000-30000辆,其程度仅次于高速公路,也是交通的主要管理对象,由于取消了全部进出口的控制,道路也同样会出现大范围的拥挤、混乱、事故等。

(3)二级公路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较好些,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0辆,但也同样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的干线公路,随着经济的发展,二级公路会升级改造。

(4)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的一般干线公路,四级公路是连接县、乡、镇的重要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较小,根据多年的发展来看,跟高级别的公路会向此延伸,大规模的改造升级。

总体看来,三、四级公路交通量较小,二级公路、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交通量较大,在建设和测量要求上都各有不同,但是我们不应局限于简单的要求上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但是重要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三级、四级公路更应该合理规划,持续发展,为以后的小城镇建设提前做好准备。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展来看,把最低层次的道路设计合理化,更有助于未来发展到高层次的扩路建设,避免了因设计、测量不合理而进行改线重修,减少了浪费,为国家节省出大笔资金。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2 聘用经验丰富和知识面较广的人员参与公路工程设计

公路由线形和结构物两部分组成,由于自然条件和结构物的限制,公路结构组成主要由路基、路面、排水结构物、桥梁、遂道、挡土墙、防护工程等组成,一般的三、四级公路相对来说较简单一些,而设计时也需做好预留量,尤其是山区更是如此,只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才能出色的设计各具特色的公路图,如果象有些地方开始设计的不理想,没有考虑到以后发展的要求,最终使得公路的建设不断改变路线,不断的开山越岭,耗费了人力、物力。一开始的四级路从沟边走,修二级路时又从山上走,坡上弯多,路长,事故频出,如此而来,使得公路建设重复,耗资巨大,并且破坏了大部分资源。

3 选用肯吃苦耐劳,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者参与测量

选用人才参与实地勘测在公路工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直接导致公路建设的效果的好坏。在测量过程中,设计师的不足之处会在实地中显现,测量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标记,对设计不足之处进行建议并提出修改措施,这样会使公路工程建设更加合理,尤其是现在的GPS测量技术在测量中体现了很多优点,这样会更有助于公路的合理测量。

4 任用行业内技术水准较高的工程师进行决策调度

不论工作中的问题有多大,如果没有懂行的技术人员,那么在工程的实施建设中都会出现很大的弊端,要用前瞻性的眼光,使工程中的设计、测量安排妥当,对于工作要合理安排,灵活掌握,使公路工程的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只有总工程师着眼于未来,才会带领大家有预见性的去工作、去规划、去设计,否则,大量的重复建设会使资源浪费成为常有的现象,重复建设现象层出不穷。

5 群策群力,发挥集体主义精神

集大众的智慧和思维,把公路工程的规划做到更好。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是设计者、测量者和决策者都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超前的眼光,多和当地群众沟通,多和广大工作者交流,多进行实地考察,怀着我为祖国负责,我为人民造福的胸怀,每做一次设计、测量、决策都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会使公路工程的规划更加合理,既能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又能节省大笔资源,这样国才会更富,民心更畅。

6 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的建设当中,不论是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要合理建设,三级、四级公路也应该做到高标准的设计和合理、精准测量。尤其是随着GPS定位系统的全面发展,对公路系统监控和全面测量会形成成熟的网络技术。随着城镇建设的兴起,今天的二级公路有可能成为明天的一级公路,今天的四级公路有可能成为明天的二级、三级公路,只有本着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思想,才能会使我国的公路建设象发达国家那样按部就班,不多改一条道路,不浪费一点资源,只有这样,无论发展到何时,我们仍然有着充备的资源,我国才能飞速发展,中国的人民才会觉得节约是国之本,民之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