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福利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福利制度范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执行以岗位结构工资为主体的保密工资制度。本制度中未公开的和明确要求保密的部分内容,全体员工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
薪酬福利的构成
第三条
固定工资:
一、基础工资:根据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为基础核定。
二、年功工资:根据档案工资核定。
三、公司年功工资:根据员工来凌云股份公司工作的时间,按照本企工龄每满一年增长一定额度。
公司年功工资连续增长到一定数额后成为固定工资项。
四、岗位工资:根据岗位职责、工作难度及任职要求等因素,确定岗位职级及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是工资结构中重要的构成项目,在岗享受,换岗调整,离岗取消。
五、技能工资:根据不同岗位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对具备相应劳动技能水平(比如获得职业资格、职称、通过技能鉴定获得技能证书等)的员工确定的工资。
六、学历工资:全日制社会统招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享受学历工资。
学历工资又分为本科毕业生、本科双学位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等几个不同的标准。
七、福利补贴:为保证员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的影响,对员工的各项基本生活支出(包括副食、肉类、粮食、卫生费、交通费等)实行福利补贴。
第四条
浮动工资:
一、奖金:奖金是对员工超额劳动或优异工作业绩实行的奖励。
奖金一般按月核发。
二、效益工资:根据公司的整体效益确定的按月支付的浮动工资项目。
三、年终奖:在公司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并取得较好的年度效益的情况下,结合员工全年的绩效考核情况,为员工发放年终奖。
四、加班加点工资:因工作需要经用人单位批准,支付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工作的劳动报酬。
加班加点工资要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发放。
第五条
津贴:
一、班组长津贴:生产一线的生产班组和辅助生产班组的班组长,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班组长津贴。
二、保健津贴:从事接毒接害和特别脏、苦、累、险作业岗位的员工享受保健津贴。
保健津贴根据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按照接毒接害的级别确定不同标准按月发放。
三、党群津贴(兼职党群工作岗位津贴):兼职党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团支部书记等党群工作岗位的员工享受党群津贴。
在本部兼职的,由人力资源部根据任职人员名单和标准按季度发放。在驻外公司兼职的,由所在单位发放。
第六条
公司福利:
一、误餐补贴:公司在岗员工享受误餐补助,按月发放。
二、防暑降温费:公司为夏天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在岗员工提供诸如冰水、防中暑药品、茶叶等防暑降温物品,也可以直接发放防暑降温费用。
三、取暖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司地处长江以北的冬天需采暖防寒的单位的员工,享受取暖补贴费用。
四、其他福利。
第七条
社会保险:
公司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各项社会保险福利政策,按规定为员工办理以下各项社会保险福利:
1、养老保险;
2、失业保险;
3、医疗保险;
4、工伤保险;
5、生育保险;
6、住房公积金。
以上六项中,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由公司全额缴纳,其余四项由公司和员工共同缴纳。缴纳比率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工资管理
第八条
工资标准管理:
一、办公室负责员工工资标准的设计和调整工作。
二、各分(子)公司的员工工资标准应当报公司备案。
三、本部员工工资标准的调整程序:
1、公司提出调整草案报办公室审核。
2、办公室对各单位的工资调整草案进行汇总、审核、调整以后,制定本部员工的工资调整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
3、办公室负责进行工资标准的调整、会签、备案和新标准通知。
4、个别员工的工资标准确定或调整,由公司负责人提出参考意见,办公室根据有关规定和员工具体情况审核调整以后下达新工资标准。关键岗位员工和中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标准,还须报公司领导审批。
四、工资标准调整时,遇到以下情况可以不上调工资标准:
1、新调入的员工来公司工作不满一年的。
2、上年度缺勤时间累计超过两月以上的。
3、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给公司造成损失并受到过处罚的。
4、上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
五、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计发到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日,其工资应当在办理完工作交接的同时支付。
第九条
工资的结算与支付:
一、工资结算依据:
1、员工工资执行日薪月结制,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0.83天,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为计算加班费的依据)。
2、员工当月的工资结算依据上月的考勤,员工出勤按实际天数统计(包含国家规定的节、假日)。
3、新招聘员工,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工资支付时间:
一般情况下,员工工资于每月20日-25日支付。如遇特殊情况,财务审计部履行提前书面通知责任后,可在当月之内提前或者延后支付。
三、工资支付方式:
1、工资由财务部门按规定核定、结算,银行,特殊情况下以现金形式发放。
2、随工资发放同时扣除的费用项目:
⑴、员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应由个人缴纳的部分。
⑵、缺勤扣发工资。
⑶、个人所得税。
⑷、其他法律规定或公司规定的扣除项目。
四、工资的追索权:
1、员工调出、辞职、辞退、退休或去世的,本人或其家属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请,索要应付未付的工资。
2、因各种原因造成员工工资超额支付的,当事人应立即归还超额部分,否则公司在下一个支薪日直接扣除超额部分。
五、各种假别的工资扣减标准:
1、事假:事假期间不计发工资。
2、病假:
⑴、短期病假期间,扣发30%工资。
⑵、进入医疗期的工资,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发放。
⑶、医疗期满在等待处理结果之前,参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费。
3、工伤: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产假:女员工休产假、男员工休护理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
5、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
6、其他扣发工资的情况:
7、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损害公司荣誉的,公司有权从工资中扣除员工应向公司缴纳的赔偿、补偿等费用。
第四章
工资保密管理规定
第十条
公司执行工资保密制度,员工工资标准和实发工资是公司级的保密内容。
第十一条
了解员工工资标准和实发工资的人员是涉密人员,负有保密义务。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故意泄露秘密引起不良后果的,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因疏忽大意泄露秘密的,视为失职或不胜任本职工作。
第十二条
公司全体员工有执行工资保密制度的义务,有不打听他人工资、不扩散工资保密内容、制止他人泄密等责任。故意窃获保密内容并向他人扩散的,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第十三条
员工查询自己的工资,凭工资存折或工资卡,先到财务部门查询是否属于登记、核算或发放错误。发放没有错误仍有疑问的,再到人力资源部查询工资标准。工资主管人员有权回避工资标准和实发工资等保密内容。
第十四条
财务部在不违反工资保密制度的条件下,每年向员工发放1个月的工资明细打印纸条。
第五章
保险及福利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
公司要按照规定及时足额上缴派驻人员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费用。
第十六条
公司要按照规定为派驻人员以外的其他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第十七条
员工缴费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办公室根据有关要求制定调整办法,报公司领导审批以后,组织实施调整。
第十八条
公司根据有关规定和整体效益水平,为员工发放各项福利。
第六章
附则
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公司福利制度范文2
为规范快递服务行为,确保快递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创立企业服务品牌,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客户满意度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支柱,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既是公司自身发展的基本策略,也是公司必须承担的责任,更是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必然,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公司经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第二条公司奉行“以客户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用优质并具特色的服务满足客户期望,树立快递第一服务品牌”的服务宗旨,把“客户满意”作为公司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
第三条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行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公司将致力于形象品牌建设,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满意的快递服务。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营运及营运管理岗位的全体员工。
第二章服务质量规范
第一条公司在充分认识快递行业特点并兼顾其他行业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质量标准包括了管理人员服务标准、快递从业人员服务标准和运输机动车辆规范,为规范化服务提供共同执行的蓝本。
第二条经营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应做到:公正廉洁、诚信务实让快递人员放心;热情礼貌、语言规范让快递人员舒心;及时高效、倾力而为让快递人员称心;急之所急、想之所想让快递人员安心;人本关怀、温馨入微让快递人员顺心。
第三条快递从业人员基本要求:
一、仪态端庄,举止大方,衣着整洁,发型朴实。
二、按规定着工装,女性束发。
三、语气和蔼可亲,语言文明礼貌。
四、快递人员应使用规范文明用语:
“您好!我是快递公司的,您的快件已到,请问今天有时间接收吗?”、“请问什么时候上门方便?”、“请仔细查收你的快件!”、“对快件有疑问请拨打”、“再见!”。
第四条快递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不发生以下所列行为:
一、与顾客约定好时间,却不按时达到,也没有及时与顾客联系的。
二、在送(收)上门过程中私自收取顾客加急费。
三、在送(收)过程中私吞顾客赠品。
四、在送件过程中,没有等顾客检查完快件就离开的。
五、在送(收)过程中对顾客言语不礼貌的,以及与顾客发生争执的。
第五条热情服务,细致周到。
一、主动解决顾客在送(收)快件后的疑虑。
二、按照顾客要求的时间准时达到,并安全送(收)快件。
三、快递人员上门时自带鞋套和水杯,做到不给顾客增添任何麻烦。
四、因故不能按时到达顾客指定地方的,要提前给顾客打电话或另约时间,以免顾客等待。
第六条诚信服务,童叟无欺。
一、主动了解顾客对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并尽量予以满足,因客观原因不能满足时,应与顾客沟通,说明原因,提出合理建议,引导“服务提供”与“顾客期望”达成一致。
二、主动告知行业关于由顾客支付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的规定。
三、选择最有利于顾客送(收)件的收费方式,告知顾客并征得顾客的同意。
四、按规定或约定收取送(收)费,自觉主动出具发票。
五、在送件过程中,要主动要求顾客清点所收的快件(货物),对于代收款的客户,要当面给顾客验货,若有赠品要明白的告知顾客,在顾客无疑问的情况下,方可收款离开。
六、在送代收款顾客的时候,若有顾客在验货后因为质量问题拒不付款的情况,不可与顾客发生争执。
第七条文明服务,礼貌待客。
一、当非主观原因使服务提供不能满足顾客诉求时,须如实告知,求得谅解,并友好协商变更服务方案。
二、冷静对待矛盾或纠纷,耐心
第八条特色服务、创立品牌
一、执行预约服务时应严守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耐心等候。
二、了解快递行业的相关知识,在顾客有需求时向其讲解。
三、掌握向不同顾客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技能。
第九条快递车辆服务质量标准:
一、车身(包括前后保险杠)颜色鲜亮、无明显擦痕,漆面无脱落或单点脱落但面积不超过1cm2,线条和车门字迹清晰、无缺损。
二、机盖中央黏贴专用图案标志平整、无卷边、无破损。
三、仪表板、内饰板、顶棚、后隔物板完好无伤损且洁净无积尘。
四、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全设施有效。
第二章服务质量控制
第一条服务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贯彻公司“安全快捷满意,诚信规范温馨,确保顾客满意,追求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
第二条公司建立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安营部经理执行、办公室主任监督、后勤保障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协助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服务策划、服务评审、服务提供、服务监督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第三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各职能单元履行如下职责:
1、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动态地组织调查顾客期望、评审顾客要求、制定服务标准、分析反馈信息,监督纠正措施的执行,保证体系协调运转。
2、安营部负责贯彻服务规范、监控服务提供过程、执行督察制度和纠正措施、评定快递员服务质量等级。
3、客户服务部负责调查顾客期望、拟定服务质量信息调查方案、收集分析服务质量反馈信息、受理处置顾客投诉、实施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评审、提出改进建议、评价并改进办公环境和秩序。客户服务服务部
4、后勤保障部负责提供快递运输车辆技术状况保持、车辆故障或事故救援、车容车貌整改等服务支持。
5、人力资源部负责了解培训需求、拟定并执行培训计划、验证培训效果。
第四条公司各岗位尤其是监控岗位管理人员应忠于职守、严守岗位、切实履行职责,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快递员的服务工作和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按照工作流程及时高效地处置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第五条公司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组成联合稽查组定期就快递员的执行规范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如实记录、分类整理作为快递员考评和评价管控手段适宜性的基础数据。
第六条公司对快递员的服务质量状况实行等级管理,安营部依据相关记录对快递员的服务状况进行评价,确定快递员的服务质量等级,等级由高到低分为A、B、C三级。服务质量等级为动态管理,与之相对应的奖惩从《快递员管理制度》相关条款之规定。
第三章持续改进
第一条公司办公室应关注服务过程,抓点带面,通过公司网站、短信、内部刊物、行业刊物、宣传栏等载体及时表扬先进、暴露不足,营造并保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励员工创优争先。
第二条办公室及人力资源部、客户服务部、信息服务部等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积极策划、认真组织相应的活动,以保持公司的活力和推进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第三条客户服务部要拟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质量信息调查方案并会同信息服务部予以实施。信息调查的时间间隔应能满足公司及时获取阶段质量反馈信息的需要。
第四条公司设专人值守公司公众网站的公开论坛,进行开放式交流沟通并筛选归纳出有效信息以供制定改进措施的参考。
第五条建立队务会和公司工作例会制度,在不同层面上提供内部交流沟通、互教互学的平台。各级管理者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达到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目的。
第六条人力资源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营运一线去发现培训需求,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针对性培训满足这种需求,并验证培训效果。
第四章其他
第一条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通过正规评审确认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经总经理批准可作修订。
第二条本制度内容与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和行业规定相冲突的,从其规定。
公司福利制度范文3
关键词:政府立法公开;民主;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33-02
立法是一个公众参与的过程,立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需求,是人民利益的反映。作为一项制度文明的现代立法,应当是内容民主、程序正当的完整体系,着意体现民主与自由。
一、立法公开制度
立法公开制度,是指将立法程序的整个过程及其立法成果向社会公开。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立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是立法机关公布立法议程、接受群众旁听发表意见等各种制度的总称。
二十一世纪西方思想界的巨人佛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在他著名的《法律立法与自由》中说道:“自生自发秩序乃是以那些允许个人自由地运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去实现自己的目的的抽象的规则为基础的,而组织和安排则是以命令为基础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一个社会的自生自发秩序中亦包含有许多组织(甚至包括政府),但这种秩序原则却无论如何不能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种方式被混淆。[1]”哈耶克认为一般性规则在社会中即是法律规则。因而地方政府立法的过程中,深化公众参与,加强立法信息透明度,完善立法公开制度,从社会中汲取这些一般性规则,是保障自由的有效方式。
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政治家的艺术首先在于,竭尽一切努力,使人相信只有自由的人才有人的尊严,并以此作为崇高的社会意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2]”自由作为一项衡量国家民主的标志,体现在立法领域,就是要处理好政府管制和民主自由的关系。加强政府立法公开,从制度上建立起自我监督的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自由的途径之一。
立法的公开性与其民主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立法的公开性,就没有立法的民主性。立法的公开性决定立法的民主性,立法程序的民主化程度会随着立法公开性程度的升高而加强。
二、地方政府立法公开制度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下,我国的地方政府立法公开制度在实践中主要有:(1)公开征求立法意见并将重要的法规草案及时向社会公布。(2)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会。(3)立法听证会制度。(4)征求意见的反馈说明制度。(5)公民旁听制度。(6)政府规章制度。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立法公开制度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立法活动中,公民参与度不够,参与立法的途径过于单一
现阶段,公众参与立法主要是通过参与对规章草案的讨论来实现的,然而这样单一的方式对于实现立法民主是远不够的。在立法的各个环节,都应当使公民能够参与立法,通过加强立法的公众参与性,来提高立法环节的公开性和民主性。切实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公开的信息是最好的阳光,加之健全的制度予以配合,逐步实现立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针对公开征求意见的草案,缺乏统一而系统化的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地方立法对于规章草案公布的范围、时间、方式以及公布程序等基本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定,在实践中体现为操作随意性较大,严重影响了公开征求意见的严肃性,进而导致向公众征求意见草案这一制度形同虚设,实际成效大打折扣。
(三)立法听证会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制度自身存在的瑕疵,有待进一步完善
立法听证会的对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规定过于表面化,针对具体实施的问题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说明。例如:规章制定和修改应当强制听证的范围,决定听证会相关事宜的机构,听证会参与者的条件和组织程序等。听证制度是我国法治化道路上逐步引入的一项制度,
(四)立法信息网络公开化制度严重不足。网络现已成为公民参与立法过程方便快捷的方式
通过网络可以加大立法信息公开化的力度,加强公民对于政府立法的监督,从立法程序和法律法规的内容上向着民主法治化发展。近些年政府在立法工作中,已经积极建立起了利用网络公布立法草案,并在互联网上征求社会公众的立法意见和建议,然而,这些工作都还在探索中前进,无论从网络公开的范围还是程度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信息网络公开制度不健全也深刻影响着这一制度的发展,缺乏公开范围、公开程序和公开内容等这些实质性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将会使得这一制度形同虚设。
三、完善地方政府立法公开制度,逐步实现法治化
立法是法制道路的第一步。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法治的现状。立法应当本着民主、公平、公开和正义的原则,程序上民主公开、实体上公平正义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立法必须建立在充分体现民主的基础上,民众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从这一客观实在出发,广泛听取民意,在立法程序上,除的内容外,将立法的程序向社会公开,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旁听制度和立法听证会制度,扩大立法活动中公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内容上,进行立法调查、立法论证和立法评估制度,公开立法目的,加强立法向社会公开的深度,逐步使立法公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最能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法律,才是最切实有效的良法,也才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
(一)完善社会主义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立法信息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立法的基础。除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外,立法机关应当将与立法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向社会大众公布,保障公众的立法知情权,在充分理解国家机关活动与自己权利义务的前提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向立法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立法意见和建议,避免立法的专制性和盲目性。
“开门立法”必须依靠相应的制度支持和保障,具体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和程序,采用多种方式公开立法活动和立法资料,维护公众的监督权和立法知情权。同时,要加快公众参与立法的法制化进程,明确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要充分利用现有公众参与途径和形式,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可以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
(二)建立统一的立法意见草案管理体系
为了使立法过程中向社会公众征求立法意见的草案不至于流于形式,建立一项切实可行的制度对立法意见草案进行统一管理就成了当务之急。从程序上看,首先应当将公民参与立法,提出立法意见的范围和方式具体写入法律法规,使公民参与立法有法可依;然后落实公民立法意见具体的接纳机关和公布机关,以及公布的时间、地点和相关程序。从内容上看,切实保障公民在提出立法意见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厘清权利遭受侵害时的救济方式,是建立立法意见草案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
(三)建立健全立法听证会制度
“听证制度的建立既是改善法制程序的需要,也是现代民主与人权价值的重要体现。”对我国来说,听证制度是一个舶来品,我国的《立法法》 第34 条、第58 条虽然都有立法听证制度的规定, 但这些规定都只局限于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地方政府立法听证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制定地方政府立法规则,保障地方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十分急迫而必要。第一,应当制定一项全国性的立法听证规则,借鉴十多年来大多数省级人大和政府在立法听证中的实践经验,完善立法听证制度;第二,从立法听证的基本原则、听证范围、启动方式、具体程序和结果公布上作出相应的规定,规范立法听证程序合法有效地进行。(1)采用原则性和列举行相结合的方式,明确立法听证的范围,避免立法机关独断,扩大公众参与;(2)结合地方人大和政府的职能,合理规制听证程序启动权,使立法听证的各项事务更加制度化、程序化;(3)及时公布听证结果,并以之作为地方立法部门立法时的参考。
(四)发展网络服务平台,全方位落实立法公开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立法公开也应当跟上这一节奏,将立法意见草案的整理、立法听证等制度建立起网络服务平台,使更多的事项通过网络程序向社会大众公开,从参与方式上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广度,知悉立法活动的发展,进而保证监督立法各项事务的合法运行。
四、总 结
地方政府立法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立法法》的要求和政务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彻底摒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落后思想,在立法过程中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公开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实现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地方政府立法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公司福利制度范文4
关键词:社会工作;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49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依赖人才发展的局势日益突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制定合理有效的福利制度,关注员工的切身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困扰尤为重要。社会工作是运用特定的理念和方法,对员工的福利保障和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有效管理,以此促进员工福利制度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效力。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福利管理有利于吸引、留住优秀员工,降低了由于员工离职所造成的损失,为企业带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员工对相关福利理解较为狭隘
企业对员工享有的福利内容、员工享有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均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员工自身对这些条款概念界定不清,理解较为狭隘。同时,企业相关部门对公司实施的福利制度并未作出有效的说明,导致员工由于理解偏失造成不必要的福利浪费,例如,很多员工不了解工伤的界定和医疗补助的使用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容易与公司发生相应的摩擦。
1.2 企业福利制度制定忽略员工多元化需求
大多数企业在员工福利内容设定方面多集中在保险和生日、节假日补助方面,结构较为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员工日常需求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去企业在福利制度设定方面仍保持原有单一结构,则很难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势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1.3 员工福利成本把控困难
企业制定的员工福利制度具有长效性,因此对其成本的控制具有极大的挑战。同时,企业员工存在一定流动性,企业福利制度并未根据员工的更换而做出有效的调整,员工福利要求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福利成本的不可控性。
2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发展依赖员工的发展,因此在福利制度制定方面不但要关注员工的经济利益,同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整理效益的提升。例如,对青年员工开展入职前培训,企业以自身经营模式和工作内容为基础,组织相关培训。培训过程是企业和员工互相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向员工交代工作基本情况,并介绍工资晋升机制,为员工指明发展方向。同时,人力资源部门要与青年员工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员工新的需求点,在工作期间定期召开岗位培训,对工作中的问题作以有效地解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岗位培训应涵盖岗位适应性辅导和职业发展辅导,为青年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指导。
2.2 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是衡量企业和自身员工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唯有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才能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之中,为企业奉献自身的价值。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福利措施,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例如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成立社会工作小组或采取外包模式,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着重分析员工岗位需求满意程度,以此判断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工资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并且根据员工的表现给予其休假机会,从而使得员工在劳逸结合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的责任感,进而认同企业文化,形成一定的归属感。
2.3 监督企业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
福利制度是维护员工权利的重要保障,其实施力度直接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例如企业可成立福利制度实施监测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福利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出台违纪惩罚方案。同时,监督小组在日常监察工作中关注员工福利方面具体需求,利用社会工作中的调查问卷法对员工自身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福利制度调整方案。
3 结语
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尝试,其以一种新的视角关注员工的切身需求,既满足了员工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员工的社会价值,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优秀员工的纳入与保留,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了企业经济利润和竞争实力,使得企业呈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公司福利制度范文5
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并且负面影响在当前已然不断扩大。比如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助长了懒惰的情绪以及滥用社会福利的动机。一旦经济的发展不足以支持当前的社会福利制度,那么社会福利制度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便会越来越大,因为人们往往只愿意接受福利的提升而不愿意接受福利的下降。在欧洲民主社会中,支持福利提升、反对福利下降的政党往往会获得更多的选票。
政府对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人,应在为其提供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的同时,又能提升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激励和创新激励。如果提供过于优越的社会福利,实行平均主义,这个国家必然缺乏前行动力。相反,如果社会福利提供不充足,导致巨大经济地位落差,这个国家也会不稳定。
经过“二战”后60多年的发展,欧洲国家积弊越来越严重。“二战”后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若还不减少这种“压舱石”,“大船”将势必下沉。
这对于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无疑是个很好的教训。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必须是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担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平衡公平和效率。
第二个方面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欧元区实行统一货币政策同时仍保留着国家财政政策。这使得欧元区国家主要通过发行外部债券来融资,同时财政转移无法在欧元区内实现。欧元区民众还缺乏公民意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救助于他人,帮助其渡过难关也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此外,货币政策的统一导致了竞争力不同的各国之间差距持续扩大,对于竞争力较低的国家,他们再也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增加竞争力,经济发展势必会减缓。
阅读延伸:
受英国政策研究中心的邀请,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金立群5月22日晚在伦敦市政厅图书馆发表了以“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为题的主旨演讲。
金立群在对欧债危机进行反思时表示,欧债危机之所以难以解决,很大的原因是欧洲各国只关注自身的利益,无法团结起来共度难关。他们浪费了太多时间讨论如何对某个国家进行救助,但一轮又一轮的关于紧急救助的讨论只会使市场更为缺乏信心,增加了危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公司福利制度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并轨改革 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73-02
引言
机关事业单位在对养老保险进行并轨制度改革的时候,主要是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两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的调整,确保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发展。
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可行性
1.社会环境。机关事业单位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并轨改革的时候,也是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更是为了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能够良好的运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质量得到了飞速的提升。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缓解人口巨大的压力,我国实行了一定的人口政策。由于青年劳动力较少,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当人年老之后,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以作养老之用。养老保险就是为了工作人员退休之后,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的时候,需要对社会的环境进行分析和整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和整合。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运行和执行的时候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更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退休之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是针对不同的单位个体分别制定了标准的制度,这些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相关制度执行的质量。为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正常的开展工作,养老保险制度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创新,社会的发展也会促进福利制度的发展。
2.经济环境。福利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的时候,需要做好细节的处理工作,更需要迎合市场的变化。这些单位为了保证平稳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单位内部的基本情况,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内部员工组成形式等进行分析。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为了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退休之后有一定的经济补助。机关事业单位在对保险制度进行调整的时候,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不仅仅需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也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并轨的时候,需要做好成本分析的工作,在分析的时候,主要是对其利弊进行合理的整改,尽可能规避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的时候,使事业单位为了迎合市场的变化,保证经济平稳的运行。
3.政策环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在政策方面十分重视养老保险相关的制度,在这些制度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调整。“十三五”规划中对相关的福利制度也进行了规划和指导。对于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并轨改革更是提出了需要的建议。国家也是对我国的福利制度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颁布了一些相关法令,这些法令也对我国的福利制度改革进行调整提供了借鉴的依据。在对养老保险进行并轨的时候,需要做好细节的处理,对“十二五”规划中的福利制度进行分析,做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适应时代的发展。政策在进行调整的时候,需要我们平衡社会上的一些差距。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内部福利制度。社会在发展的时候,需要平衡各项经济指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是为了起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国家的政策能够对养老保险并轨改革提供借鉴的依据。
4.文化环境。机关事业单位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的时候,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添加一份力,福利制度是一个和谐社会应该具备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我国历史久远,有许多的传统文化,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的时候追求公平公正。养老保险制度在进行并轨改革的时候,也是为了追求公平,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绵薄之力。机关事业单位是社会的一部分,这些单位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做好对服务对象进行区别对待。改革的思想需要顺从社会的发展,积极培养新型改革人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对以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要。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难点问题分析
1.利益平衡困难。在多个会议上多次指出,我国的改革工作已越来越重要,各个部门需要重视这一时期的工作。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工作十分的重要,这些单位在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对以往的福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公平。养老保险在进行并轨改革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就是每一个职工的利益,确保相关利益得到均衡发放。并轨改革之后,也是对每个职员的相关利益进行简单调整。如果利益的平衡动作得不到保证,将会严重影响公平公正的实现。在进行并轨改革的时候,需要制定标准的改革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改革。为了保证利益分配均衡,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状况做好补偿机制的建立。在实际改革的时候,由于利益的分配问题,严重影响改革的进程和质量。
2.公平价值挑战。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平价值挑战的时候,需要加大对细节的掌控和分析。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并轨改革的时候,需要改革人员处理好公平的工作。对于公平价值的改革,我们分析其中存在着三个问题,下面我们需要结合这些问题进行逐一的解决,确保改革的公平。下面我们将进行简单介绍:
其一,制度未融合问题。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别对应着每个单位,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我们有着两种养老保险制度。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将两种制度进行融合,我们在进行制度并轨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细节的分析和掌控,并结合了实际状况保证我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融合。改革的时候,需要我们编制一个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就本文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开展实际工作的时候需要事业单位将两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的福利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其二,养老水平未拉齐问题。我们在进行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时候,需要加大对细节的控制和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时候,需要对养老的界限进行制定,对公职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进行分析和整理,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不一样,所以在养老阶段所受的待遇也不一样,造成了养老水平不等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只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在城乡之间也存在。
其三,改革后来自补充保险的“新差距”值得重视。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时候需要注意利益的分配。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标准的福利制度,严格执行改革之后的福利制度。机关事业在对养老金分配的时候,需要对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分析和了解。单位内部需要重视保险中存在的差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控制。
3.制度吸引力不高。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并轨改革的时候,需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立标准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并轨改革的质量。在对养老保险进行并轨改革的时候,由于改革的制度中并没有吸引人的特点,导致改革之后的制度吸引力不够。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制度改革的时候,需要做好细节的控制,并能够迎合时展。并轨改革在一些单位进行小规模的运行,但是由于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能引起员工们的重视和分析。
三、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建议
1.完善制度体系。养老保险的改革工作非常重要,且改革工作是一项重任,完善改革体系是我们这些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特点进行总结,机关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制度体系,在单位内部设立相适应的部门,并按照制度进行执行。就目前而言,我们在完善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体系的时候,需要加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需要对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和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需要做好并轨的分析,确保我们改革之后,制度能够顺利的执行,提高其公平性。
2.提高y筹层次。养老保险的改革工作非常重要,就本文而言,改革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细节的控制,并进一步做好对利益的分配。在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等进行合理控制的时候,需要做好统筹的工作。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福利制度的基础,为了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就需要我们做好细节的控制。政府的福利制度是为了利民的政策,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重视对单位内部进行平衡和统筹,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是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进行的简单分析。我们主要是为了对养老保险改革工作进行分析,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为以后的福利工作提供借鉴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贺琴.浅析机关事业与企业养老保险并轨的必要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320
[2] 赵学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分析与路径选择[D].山东财经大学,2015
[3] 王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并轨改革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5
[4] 徐欣.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问题与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15
[5] 高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以养老金并轨为视角[J].延边党校学报,2014,(05):90-93
[6] 樊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
[7] 王晓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8] 赵艳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及并轨研究[D].河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