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卫生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卫生重要性范文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因素导致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机制失调,致使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的红髓脂肪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以贫血、出血和易于感染为特征。我国血液学工作者根据该病的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损伤程度和转归,将其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急性再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两种。慢性再障属于中医慢髓劳的范畴。
1 孙教授辨证论治慢性再障学术思想
慢性再障临床常见的中医分型为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肾阴阳两虚型。而孙教授根据“肾阳为人之元阳,脾阳全赖肾阳的温煦”和“肝肾同源”的中医理论,在中医分型治疗再障时主要着力补肾。故将慢性再障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阴阳两虚等三型,这是因为补肾阳的药物能起到温运脾阳的作用,而补肾阴的药物同样也能达到“滋水涵木”的效果。所以在辨证分型时,把肝肾阴虚型归属到肾阴虚型中,将脾肾阳虚型归属到肾阳虚型中,把同时具有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表现者或肾阴虚和肾阳虚表现都不显著者,归属到肾阴阳两虚型中。
(1)肾阴虚型
症状: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手足心热,时发低热,咽干口燥,鼻衄、齿衄或肌衄。次要症状为心悸、失眠,男子遗精,便秘。舌淡红或边尖红,脉细或虚数。
治法:滋补肾阴养血。
方药:补髓生血I号颗粒(由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羊藿、黄芪、西洋参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g),每日3次。或改用汤剂服用。
加减: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15g,银柴胡15g,鳖甲10g(先煎);盗汗明显者加五味子15g,煅龙牡(先煎)各15g;出血明显者加仙鹤草15g,茜草根15g;贫血严重者加龟版胶10g(烊化)。
孙教授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精血相互转化”。慢性再障除了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外,尚有许多肾虚症状,如腰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精神萎靡,甚至男子有阳萎遗精,女子有月经不调者。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治疗慢性再障往往收效甚微,而改用补肾的方法则效果明显。表明慢性再障在临床中出现的气血不足不过是表面现象,而肾虚才是本病的本质。孙教授在“九·五”、“十·五”期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两项课题,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攻关项目资助的三项课题,皆对使用补肾方法治疗的慢性再障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补肾疗法治疗慢性再障的疗效十分理想。孙教授提出的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的“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理论也得到了课题组实验室的支持和临床验证,即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之肾阴虚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如肾阳虚型疗效好。课题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表明,其近期疗效为68.26%,而远期疗效为57.28%。
(2)肾阳虚型
症状:主要症状为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夜尿频多,男子阳萎遗精,面色苍白;次要症状为大便溏薄,气短乏力,精神萎靡。舌质及口唇淡白,脉弱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养血。
方药:补髓生血II号颗粒(由补骨脂、巴戟天、鹿角胶、枸杞子、黄芪、红参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克),每日3次。
或改为汤剂服用。
加减:食欲不振者加白术15g,神曲10g,炒麦芽10g;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g,茯苓15g;浮肿者加泽泻15g,车前子15g;夜尿频多者加桑螵蛸15g,益智仁15g;阳虚畏寒明显者加熟附片5g。
孙教授认为温补肾阳养血药物治疗慢性再障发挥药效时,往往有一定规律可循,即一般先有临床症状的改善,接着输血次数减少,输血间隔拉长。血象也遵循网织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提高-红细胞回升乃至白细胞提升,最后才是血小板的好转的规律演变。但白细胞、血小板的回升幅度不如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上升幅度,而有相当部分慢性再障病人的血小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3)肾阴阳两虚型
症状:病人的临床表现为既有肾阴虚型慢性再障的表现,又有肾阳虚型慢性再障表现,临床很难判断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孰轻孰重。还有部分患者,其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都不太明显,也可按本型施治。 治法:双补肾之阴阳。
方药:补髓生血颗粒(由熟地黄、枸杞子、巴戟、羊藿、鹿茸、黄芪、白花蛇舌草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g),每日3次。或改用汤剂服用。
加减:阴虚偏重者,酌加桑椹子15g,墨旱莲15g,女贞子15g;阳虚偏重者,酌加补骨脂15g,仙茅15g,菟丝子15g;血虚明显者加何首乌15g,阿胶10g(烊化);气虚明显者,酌加白术15g,茯苓15g。
孙教授认为在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慢性再障中间,还有一个过渡证型即肾阴阳两虚型,而其变化结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如果慢性再障按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阳虚型转化,则表明其病情由重向轻转化,预后良好;反之,若慢性再障病人按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阴虚型转化,则预示病人由轻向重转化,预后较差。
2 慢性再障并发症的治疗经验
慢性再障的主要并发症状是出血和发热。针对出血,孙教授主要分为三型,即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降火止血,方用茜根散或知柏地黄丸;热盛迫血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气虚失摄型,治以健脾益气,摄血止血,方用归脾汤。而对于发热的症状,则分成四型治疗,即外感温热型,治以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热毒炽盛型,治以清热泄火,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气虚发热型,治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方用秦艽鳖甲散。
3 强调慢性再障的护理重要性
孙教授强调,慢性再障患者居室或病房空气要流通、新鲜,阳光照射要充足,定期消毒。如有条件,重症慢性再障患者要单房隔离或入住层流病房。同时注重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应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因素,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心情愉悦地面对生活。并且饮食护理至关重要,食物要清洁煑熟,切忌食用生冷变质食物。饮食宜清淡,营养要科学,可适当进食甲鱼汤、排骨汤、牛骨髓汤等。并且禁用对造血有影响的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组织胺药物及部分致再障的抗生素及保泰松等。
4 导师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疗效的建议
(1)慢性再障中医证型转变的应对
中医分型是辨证治疗慢性再障的基础,正确的分型治疗是保证中医治疗保持较高有效率的关键,而分型的确给临床上带来方便。但是,事物总是变化的,辨证分型是由再障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的,是一个具体阶段的分型。如前所述,当慢性再障病人按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阳虚型转化时,病情则有向愈倾向,预后一般良好;反之病人如按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阴虚型转化时,则病情由轻转化到重,预后欠佳。有鉴于此,医生应在正确辨证分型的同时,注意慢性再障证型的演变规律,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证型改变后的治疗方案,以作好应对慢性再障证型的演变后的治疗。
手卫生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手卫生管理 问题与对策
笔者工作在基层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平时的检查检测中发现,医院相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达标的情况很少,院内感染的病例也时有发生。笔者认为,基层医院要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必须从手卫生管理抓起。
手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等级医院创建工作的开展,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院感防控组织,专职人员也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并进行院内培训,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依然不高,手卫生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低:笔者通过对本院医务人员调查发现医生晨查房后洗手者≤100%,门诊医生诊脉之后洗手者≤30%,多数学者认为接诊两患者中间无需洗手,普遍共用一个擦手毛巾(毛巾达不到清洁),有的用工作服擦手;护士上班期间不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时多则洗手3~4次,少则下班时洗1次;医技科室洗手次数更少,有的干脆不洗,下班时脱掉衣帽就回家,更有甚者将工作服穿回家,还说不干不净,吃了不害病。
洗手设施不完善:基层工作条件简陋,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病区洗手池数量少,仅建在水房及治疗室,很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同时水龙头的开关多数是手拧式,容易造成手部细菌的交叉污染和洗手后的再次污染;有些门诊科室无流水洗手设施,用盆子盛水洗手;肥皂存放不规范,无洗手液,更谈不上干手设备。
原因分析
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管理者对工作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对由此可能造成医院感染严重后果的利害关系没有充分的认识;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而言则更多顾及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手卫生的经费使用方面投入不足,业务培训、设备和用品的更新改造均受到限制。
医务人员认识不到位:基层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着片面认识。手卫生,这其实是一个简单也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但是长期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工作,很少外出进修学习,思想上普遍存在侥幸心理,无菌观念较差,表现为普遍比较重视终末洗手而忽视工作前和工作间的洗手,总是以忙为借口,有的医生说:“我向来查房后不洗手,也没得过啥病。”治疗护理患者时护士戴着手套一个接着一个干,保护自己不保护患者的现象也不乏出现。由于医院感染意识淡薄,思想上没有重视,手卫生状况始终得不到改善。
医院相关制度不健全:医院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制度还不健全,至少目前还没有硬性规定。对手卫生的各项指标没有明确的要求,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医院在实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中仍缺乏可参照的标准依据,管理也不够规范。有关培训、检查、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
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医务人员手卫生还取决于管理的力度。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既需要医务人员的自觉,也需要来自外界的压力。职能部门,尤其是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作为,将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改善手卫生管理的对策
加强宣传培训:宣传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培训,要从手卫生管理的必要性、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洗手的指征、洗手及手消毒的方法步骤、新型手卫生产品的使用等多方面加强学习和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掌握洗手的具体方法和手的消毒要求。同时,应将手卫生纳入“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内容,使医务人员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行动上加强洗手的自觉性。另外,在诊室和病区等相应场所要张贴有关洗手标识及洗手七步骤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将有助于提高大家的手卫生意识。
改善手卫生设施:基础设施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必备条件。努力改善医院的手卫生设施,创造良好的洗手条件,可以有效地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问题上,只有具备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效果,为此建议要加大投入改善设施,积极创造客观条件。比如,改造旧的设施、更新水龙头开关、增加洗手池、提供清洁剂、增添风干机等;在患者较为集中的工作时段和场所,配备和使用快速手消毒剂等新型手卫生产品;如果是新建的医疗用房则应从长计议,周密设计和安装配备洗手设施,为方便所有人员洗手,为防止医院感染打好物质基础。
制定与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我国即将实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医疗机构开展手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它将使医院的手卫生工作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使其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服务。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规范》的落实,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综上所述,只有切实从宣传培训、改善设施、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推广使用新产品等多环节入手,抓好手卫生的日常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手卫生重要性范文3
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正在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手卫生室控制医院感染最基础的环节,由医务人员的手而造成的感染占30%,特别是耐药菌株的医院感染。通过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30%-40%。
1.手卫生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医务人员认识不到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接触患者后,在无菌操作后均分别高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在主观努力下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1.2 设施不到位:因洗手设施改造不到位遗留的问题,如水池的位置;开关处;水龙头过低不便冲洗;洗手液质量低劣。
1.3 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管理者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而言更多顾及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经费使用方面投入不足,业务培训、设备和用品的更新改造均受到限制。一些医院对医院感染科的建设不够重视,有的组织不健全,存在着抓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使管理只能落不到实处。
1.4 诊疗工作量大:医疗工作繁忙,门诊患者多时,生怕因洗手拖延 时间引起患者的不满。
2.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2.1 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培训,要从手卫生管理的必要性、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洗手的指征、洗手及手消毒的方法步骤、新型手卫生产品的使用等多方面加强学习和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掌握洗手的具体方法和瘦的消毒要求。另外,在诊室和病区等相应场所要张贴洗手警示标识,加大宣髁Χ取S造氛围将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2.2 改善手卫生设施:基础设施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必备条件。努力改善医院的手卫生设施,创造良好的洗手条件,可以有效地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在控制的预防医院感染问题上,只有具备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效果,为此要加大投入改善设施,积极创造客观条件。
2.3 加强操作考核,涉及手卫生知识:应将六步洗手法纳入“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内容,使医务人员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行动上加强手卫生的自觉性。将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督考核并及实时反馈,使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时了解自己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主动参与到监督的队伍中来,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2.4 领导重视和管理完善:医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形成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手卫生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并对新调入和分配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对其手卫生规范要求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5 加强监测管理: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定期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采样监测,并对其统计和分析,结果在院内医疗质量会议上通报并张榜公示,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总结
不合格的手卫生消毒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的双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但切断传播途径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也尤为重要,医务人员在各种医疗护理工作重要特别重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双手的清洁和消毒,减少或杜绝通过手传播疾病的发生,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综上所述,只有切实从宣传培训、改善设施、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推广使用新产品等多环节入手,抓好手卫生的日常管理,才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景海,医院管理荟萃,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9-83
[2]肖俊华,医疗卫生监督管理法规文件汇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05
[3]鲁菊英,徐建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9.4757
手卫生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211-02
医务人员经手传播的疾病已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不但给患者带来感染的危险,且又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危险。洗手是阻断医务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最简单、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方法[1]。为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本院258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12月,随机对25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医生108名,护士150名。
1.2 调查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4月1日,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调查。
1.3 方法
依据以上调查标准规定的洗手特征、洗手方法,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观察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洗手以及洗手的方法,主要包括科室、岗位、洗手特征、方法以及时间;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从一部位移到另一部位、戴手套前后等;连续观察时间不少于2 h。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见表1。
258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51.63%,在戴手套后依从率最低,为32.81%,在接触患者后最高,为68.33%;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戴手套后洗手与接触患者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2 不同岗位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见表2。
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显著高于医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65% vs 65.16% ,P < 0.05)。
2.3 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室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为94.64%,外科最低为24.00%;各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新生儿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 讨论
3.1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低
医务人员的手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2],手卫生知识是手卫生行为的基础,医务人员控制交叉感染的意识淡薄,不能按照规范执行手卫生,且病房工作量又大,工作时间紧而忽略洗手,日常工作中护士完成整个病房的护理工作后才洗手。国内调查显示:50%医务人员在未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洗手合格率也仅有35.6%~73.63%[3]。
3.2 原因分析
3.2.1 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漠,不了解执行手卫生的重要性 我院目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差,手卫生意识观念淡薄,医务人员比较重视操作后的洗手,注重自我防护,但保护患者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意识较差,且不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亦有差别[4]。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在接触患者后均分别高于戴手套后洗手(均P < 0.05);护士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医生(均P < 0.05);外科和门诊医生手卫生执行率最低,新生儿和ICU手卫生执行率最高。通过数据证明手卫生依从性在主观努力下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3.2.2 临床医护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医护人员简化洗手流程或不洗手就进行操作,是导致手卫生执行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调查显示,工作人员因工作繁忙而忽视洗手的比率占到60.30%[5]。
4 对策
4.1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强化意识
医院需加强规范的管理,重视手卫生宣教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图片讲解手卫生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感染控制意识与技能,养成自觉按照规范洗手的习惯。洗手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避免感染,重要的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只有牢固树立这一信念,才可能促进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良性改变[6]。
4.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医院应加大人力投入,避免因人员不足,工作量过大而导致手卫生的执行差,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给患者及医务人员带来危险。
总之,影响手卫生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单纯的教育方法只能暂时提高自觉性,而对其行为的改变不一定能持久[7],医务人员手卫生对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8],因此只有通过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行为,强化手卫生监督等关键环节入手,才能不断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更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雪然. 介绍一种六步洗手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31.
[2] 杨圣俊,苏丽霞.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对策[J]. 河北医药,2011,33(1):118-120.
[3] 乔红. 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预防医院感染[J]. 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1):299.
[4] 郭蕾,张建云,卢娜.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 江西学院学报,2009,49(7):111-114.
[5] 朱萍儿,蒋桂娟,黄晓明,等.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113-1114.
[6] 章敏芝. 改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策略[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3):173-174.
[7] 宋丽红,贾学会,贾建侠,等.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手卫生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
在纷繁复杂的医疗护理、诊疗过程中,手完成各项精细或简单、短暂或长期的医疗活动,其作用不言而喻。而经手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资料分析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病率的30%,因而加强手卫生管理以期减少医院感染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及影响因素
1.1 手卫生习惯与个人重视程度 在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医务人员比较重视治疗操作后洗手,忽视治疗操作前洗手,尤其是忽略两例患者之间需要洗手这一环节。如医生查房过程自始至终不洗手;护士进行晨间护理时,为一位患者整理完床单不洗手继续为下一位患者整理床单、床头柜上的物品;护士集中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对两例患者之间的操作不洗手,经常是完成整个病区治疗后才洗手。还有洗手方法不规范,只是简单用肥皂搓洗手部,揉搓时间短,忽视指间、指缝的清洁。由于工作忙碌,很少有人按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只是在腋下工作服擦手。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导致对手卫生重视不够。
1.2 监控力度不够 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对手卫生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没能提供完善、方便正确的洗手设施,造成洗手后用白大衣擦手等不规范情况,或少数临床科室有抵触情绪,不重视洗手,特别是医生认为洗不洗手都没关系,管理者对正确洗手的操作方法和时间要求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监控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洗手达标率不高。
1.3 洗手制度落实不到位 各科室均有完整的洗手制度,但形同虚设,没有引起管理层重视,监督检查力度小,没能与科室奖惩制度挂钩,造成制度落实不到位,洗手规范差。
1.4 洗手设施配置不完善 洗手设施缺乏。我国医院的洗手设施缺乏,大部分医院只有在护理站才设洗手池,干手机更是少见,如许多科室仍在用手触式水龙头,毛巾反复使用、不定时清洁消毒,造成清洁后的手再度污染。固体肥皂不能保持清洁干燥而造成多次污染,多数科室没有洗手液,医院未配置速干消毒洗手产品,无干手设施,科室洗手池数量少、远离医疗区域,冬天热水供应不到位等,因此,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不方便,影响手卫生的依从性。
2 对策
2.1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对卫生部新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反复多次学习,不良的手部卫生是引起卫生保健相关性感染、促使耐药微生物的传播、导致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
2.2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定期监督检查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医疗机构开展手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它将使医院的手卫生工作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使其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服务。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规范的落实,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2.3 改善手卫生设施条件,减少所耗时间 改善洗手硬件设施, 医院要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配置洗手后的干手设施,并适当增加洗手池数量,并设置在距医疗区域较近的地方,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达到洗手触手可及、安全便捷的要求,避免因洗手消耗过多时间,加重工作负担。
2.4 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可以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可以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限制,尤其是当医务人员的手没有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就可代替洗手。
总之,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密切相关,提高洗手依从性 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行为、便捷手卫生条件、优化手卫生方法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键,惟有不断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才能更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 连冬梅,华.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2]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之,等.医院感染与洗手[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1;11(1):78~80
[3] 2006;16(10):1138~1139 5.朱惠兰.加强医务人员洗手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5):531
手卫生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护理人员;洗手现状;对策
医院感染是由致病菌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交叉传播而引起的,医务人员的手是病原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而护理人员作为医院内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其洗手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医院感染越来越频繁,它直接加重了患者身心痛苦,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提高护理人员洗手质量,改进洗手状况势在必行。
1护理人员洗手现状
1.1洗手不合格情况严重大部分护理人员都懂得手部卫生的重要性,明白手部卫生能够降低感染率,然而真正能认真洗手,达到医院六步洗手要求的人简直屈指可数。据资料显示,某医院对该医院146名护士洗手状况进行考核,结果合格的只有9人,合格率约为6.17%。可见,护理人员洗手不合格情况已经岌岌可危。洗手不合格主要表现在洗手时间短、洗手范围小、洗手时碰到了污染区、洗手方法不正确等。
1.2护理人员洗手执行率低调查显示,护理人员总的平均洗手率约为(16.36±12.95)%。该数据显示护理工作人员实际洗手情况不尽如人意。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有一项记载,2009年,某护士采用设计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98名临床实习生洗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
表1临床98名护士洗手情况调查
从洗手情况来看,护士洗手执行情况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以及为不同患者治疗前更应该注意。
1.3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差洗手依从性是指护理人员根据卫生部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洗手次数,并且洗手的步骤、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通常以洗手率作为测量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院规模的日益扩大,医院管理难度加大,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再加上医院洗手设施的缺乏等原因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极差。
2护理人员洗手现状欠佳的原因
2.1护理人员对洗手的卫生知识了解不深事实上,护理人员在校已学习洗手方面的知识,但由于没有强化训练,学校也没有具体的洗手考核要求,未引起重视洗手。在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重视基础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将洗手卫生放在了次要位置。授课老师只是进行了简单地操作示范,第一次错误的洗手让他们形成了一种洗手的坏习惯。久而久之,护理人员对洗手的重视度随之降低。
2.2洗手设施不够健全良好的设施是确保护理人员洗手合格的前提。国内大部分医院洗手设施不健全,一方面洗手设施缺乏,普通病房只有护士站、治疗室设有洗手池。洗手池数量稀少给护理人员洗手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大部分医院存在洗手设施陈旧、手触式水龙头细菌污染严重、肥皂潮湿不干净等问题。
2.3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相对缺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部分医院已成立了医院管理科,但落实情况不到位。由于医院感染管理在制度和管理上对洗手的要求并不高,并没有突出洗手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洗手氛围,护理人员洗手意识淡薄。常见的监测和管理措施对洗手行为的监督也不能反映护理人员平时洗手实际情况,导致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不高。
3提高洗手效果的对策
3.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洗手意识医院每年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从而让护理人员明白洗手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避免感染,更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在培训中,借助专题讲座示范洗手方法、下发洗手示意图及洗手消毒技术资料,使医务人员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3.2改善洗手设施,创造良好的洗手条件良好的洗手设施是确保洗手执行率提高的基础条件。医院应尽量完善脚踏式或肘式开关及感应式水龙头,提供瓶装按压洗手液和一次性纸巾。保证一人用一条消毒毛巾,配备干手设施及护手霜。考虑到护理人员多为女性,为了避免其担心频繁洗手会伤害皮肤及水过于冰凉引发妇科病,医疗机构应尽可能提供含有高效护肤成分、性质温和的洗手液和肥皂。此外,还需要根据医务人员洗手需要,设立合适且适量的洗手设施。
3.3加强管理力度,确保管理制度的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成立感染监控网络。严格执行洗手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定期进行洗手考核,将洗手纳入护理质量管理。根据洗手考核结果对洗手者实施奖惩制度,使护理人员明白洗手的重要性并自觉洗手。
4总结与体会
加强洗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目前,护理人员洗手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医院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教育,改善洗手条件,落实好提高洗手效果的有效措施。另外医院管理机构应尽量多投入资金为医务人员洗手提供便捷的洗手设施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有效地洗手,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医务工作者,其洗手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自身及患者的健康与安全。认真洗手、洗好手一方面能够减少护理人员自身感染疾病的机会,确保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地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认真洗手的意识,重视洗手卫生。
参考资料:
[1]陈桂云.护理人员洗手不合格原因多[J].健康报,2011,8810.
[2]钟秀玲,程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3]巫胡兰,邹英.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