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不同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文化不同点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1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刺激;英语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74-01

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思维不足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思维和语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源头。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一般是通过英语刺激-汉语反映-英语转换的思维活动过程来进行的。汉语反映成为英语习得的中介和纽带。这种情况说明,在英语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母语扮演输入与输出的中介角色,虽然母语对于英语学习的中介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但中西方文化见存在的差异也是不能忽略的,因而,利用母语思维来转化英语思维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向学生教学英语的同时,必须重视对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尽快地学会和习惯用英语思维来学习英语语言,以英语语言知识的不断雄厚来促进英语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加强听读说的基础训练,在不断积累经验中增长英语思维能力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达成对这门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语言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都是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且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但是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对于学生的英语思维培养得不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卷面论结果的现象很突出,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但限于书面阅读和考试答卷,英语口语不足,即使出口说英语说得也很蹩脚,与其书面英语表达水平不一致,或与英语标准性表达距离比较大。这样的现实情况说明,学生缺乏英语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对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试举例说明,如对Had better 的语用规则的掌握。不少学生对had better语法规则已经基本掌握了,但是对其语用规则的理解却是缺失的,往往会导致交际失败,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翻译曾很“客气”地向一个外宾建议,“你最好下午到管道加工车间去一下”,但他的英文是这样说的,“You had better to the pipe fabrication shop this afternoon.”。对方听了很生气,连声说“Had better , had better…”,这就是因为英语思维不足的问题在作怪。那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不但要凭借教师的教来学习英语,感受英语思维,更要通过多听、多说来增加英语会话的体验。通过听的途径,来感受词法、句法、语法、章法、情节、停顿、节奏、语气和文体。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办法,提倡出声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英语思维的感知和判断。

二、明了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言文化背景下感受英语思维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西方在风俗传统、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的明显差异会导致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学习英语使用英语都必须依赖英语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明白中西文化间的差别,不要以母语的思维惯式来思考英语的语言语义和语用。

如表现在语用习惯上的中西文化差异。首先可看中西方信仰上的不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往往从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或《圣经》中引经据典,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常常将其中的哲理作以引用,包括对成语和谚语的引用,这方面的文化传统若不了解,很容易发生歧义,导致词语的含义和感彩谬误千里。例如,中国的龙(dragon)、凤凰(phoenix)等词,东西方文化所赋予这些词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的,若不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盲目使用,就会出现严重偏离应有含义的问题。再者,社会礼仪的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对于称呼语、答谢语、禁忌字、道别语、节假日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者都必须特别注意,千万不能混淆对待。那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就不仅要从语音、语感、语法上重视讲授,还要培养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摆脱把英语的字词句章按汉语思维习惯组织好,对等思考后理解或译成英语的作法,实施证明,这样的英语言的输入输出一定会事倍功半,且还会在认认真真的过程中出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方法地使学生感受和感悟英语思维,让学生的大脑能够在正确的学习轨道上运转。须知,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成功地实现交际目的才是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和运用者,而要在英语学习中达成这样的目的,必须具有相应的英语思维。

三、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思维不足是制约大学生们英语学习和英语交流的瓶颈性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用母语的思维惯势学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之理解英语语言,掌握英语语言规律,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2

〖HJ1.7mm〗 摘 要: 称谓语是说话的人称呼对话者的用语。(Ralph Fasold,2000)根据对话者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本文主要研究中西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在中西社交称谓语既有遥相呼应的一方面,也有大相径庭的一面,本文将对此一一进行对比说明。最后将进一步揭示这种种差异背后的文化内涵。旨在区分中西社交称谓各自的特点,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社交称谓语;分类;对比;文化内涵

1.前言

语言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上的。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中西在称谓语――说话人称呼对话者的用语(Ralph Fasold, 2000.)上的差别。说话人同对话者直接的关系我们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主要是比较中西社交称谓语差别,并分析这种差别背后的文化渊源。就社交称谓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社交通称,职位头衔称谓,社交尊称以及亲密社交称谓。中西在社交称谓上有一些碰撞, 也有重合,空缺,交叉等现象。

2.中英社交称谓语对比

马宏基和常庆丰(1998)认为,称谓语是指指称对象是人的,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方面得来的,反映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这部分主要对比中英文社交称谓语上的差异,在汉语文化中,人们注重权势地位,讲求长幼有序,喜欢贬己扬他,而英语文化一般讲求民主,平等,自由,不依附权贵。这些也会反映在我们社交称谓中。

2.1 中英社交通称对比

社交通称(General Address Terms)指的是在不明对话者身份,职位,年龄等信息一种称呼。

在英汉语言中有些称谓语具有相等的语义和交际价值,在翻译时可以“对号入座”。Eg: Mr. Smith史密斯先生; Lady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士。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文化差异。比如一名教授Jane Smith,正在大学课堂上教授心理学.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开始向她提问,“Mrs.Smith. I have a question…’’这位教授明显有点不高兴了,回答说,“There is no Mrs.Smith who is teaching in this classroom!’’在这个例子里面,虽然Mrs. Smith 在语义上对等于中文的史密斯太太,但由于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并且注重自身,觉得Mrs. Smith 会暴露她已婚的事实,并且没有突出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

另外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中文的称谓极具中国特色,没有找到与之对于的称谓,下面以“师傅”和“同志”为例。

“师傅”一词普遍用于社交统称最初是对技术工人的一种尊称,后来演变成了对街头所有人的一种称呼。而英文里面与之对应的“master”一词用于称谓时 refer to some religious teachers or leaders,并不能表达中文“师傅”一词的内涵。因此在翻译上我们可以采用顺译的方法。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1999年莫言的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出版。里面的“师傅”指的是一名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却被辞退的普通工人,丁师傅。2001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译者Howard Goldblatt 就采用顺译的方法译为:“Shi-fu You Wi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在美国出版,引起媒体广泛的关注。

“同志”一词作为称谓是指革命战争时期,战友之间叫一声同“同志”所表达的是浓浓的革命情谊。这时候与我们英文对应的同志――comrade,your comrades are your friends, especially friends that you share a difficult or dangerous situation with.是基本重合的。因此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

Eg: ――同志们好! ――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新华网的译文:-Greetings, comrades. -Greetings, leader.

-Comrades, you are working hard.-We serve the people.

但是,现如今,“同志”这一称谓语义又有了新的内涵,成了男同性恋的代名词,此时翻译为“gay”才精准。

2.2 中英头衔职业称谓对比

直接将职业用于称谓语在汉语里面随处可见。不过这职业一般是比较受尊敬的职业,如教授,老师,工程师,老板,经理等。一些地位比较低端的职业如清洁工,环卫工,司机,理发师则不用于称谓语,这个习惯在英文中也亦然。人们喜欢professor,manager,boss, 但不会称呼:driver,cleaner,hairdresser. 另外西方强调平等,等级观念相对比较单薄,喜欢用职业作为称呼,因为是靠自己“earned”。如:Judge Harley 哈利法官 Senator Smith 史密斯参议员General Clark 克拉克将军 Dr. Brown 布朗医生Professor Green 格林教授 Father White 怀特神父。

但是,中国人附庸权势,喜欢拿行政头衔作称谓。而英文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如:Queen Elizabeth (伊丽莎白女王) President Obama (奥巴马总统)。因此中文政府上层某些行政领导职务,在英语时里可找到国际通用词。如:总理 Premier 国务委员 State Councilor 国务院所属部委部长,主任 Minister 省长 Governor 市长 mayor 县长 county magistrate 秘书 secretary 顾问 adviser Counselor 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 Party Secretary。

2.3 中英社交尊称对比

社交尊称在中英文中都应用广泛。中文尊称有:老爷,某公,某君,先生等,官方人士尊称为阁下,英文与之对应的是Excellency ,并且主席,总统,总理,部长,大使等均应称阁下,可以用第二人称 Your Excellency,第三人称His/Her Excellency. 国王中文尊称称作“陛下”,英文也有与之对应的称呼,叫做“Majesty”,王子,公主,亲王中文可尊称殿下,英文称作“Royal Highness”.

但是中文有一种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的说法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这种用法在英文的社交尊称体系中是缺失的。如: 兄弟,奴才,小生,鄙人,晚生等,这是贬低自己的说法,还有抬高他人的说法:令尊,令兄 , 家严, 家慈,师母,伯母,嫂子 ,令郎,令爱 , 令侄,令亲 。英语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既没有贬低自己的称谓,也没有抬高他人的称谓。一律都是人称代词I/me, you 和一些敬语来代替。比如:您,您老人家 you; 鄙人 I/me;令尊,令兄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家严, 家慈 my father, my mother;师母,伯母,嫂子your wife;令郎,令爱 your son ,your wife;令侄,令亲 my nephew,my aunt.

2.4 中英亲密社交称谓对比

在汉文化中,同辈人之间还可以称对方为“某某兄”或者“小某某”表示尊敬或关系亲密的称谓。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如“boy”一词。

“ Hold on ,Arthur, my boy. ”he said ,attempting to make his anxiety with facetious utterance.”此句中的“boy”就是一种表示亲昵的称谓,相当于我们汉语的“兄弟”。再如:“You needn't look for it,” said Della, “It's sold . I tell you- sold and gone, too. It's Christmas Eve, boy ... ”此时“boy”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亲昵,相当于汉语的“乖孩子”或者“乖乖”。

3.中英社交称谓语差异的文化背景

通过前文对中西社交称谓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社交称谓确实存在着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还是中西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这是因为“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系统区别愈大”(田惠刚,1998)。中西方两个民族在传统文化观念、行为、风俗习惯、制度、以及家庭机构和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社交称谓上也各不相同。

4.结论

中西社交称谓既有一些语义和交际上的重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碰撞,空缺,交叉等现象。我们在对比研究中西称谓语的时候,除了需要对比中西称谓语存在的不同点和相同之处,我们也需要分析带来这些差异的原因,知道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中西称谓语之间的差异,更好的为中西文化交流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4] 张安德,杨元刚. 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6] 王燕茹 : 论称谓词的翻译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1).

[7]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8] Hao Yu; Chi Ren: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l Adress Te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J] .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China, 2013.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3

[关键词] 《刮痧》;面子观;差异

电影《刮痧》讲述了来自中国的许大同在美国居住8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获得了电脑游戏制作大奖后,他激动地说:“我爱美国,这就是我的美国梦。”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打碎了他的美国梦。他的父亲不懂英文,给丹尼斯刮痧治病,身上的刮痕却被当成丹尼斯受虐待的证据。这部影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影片中,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保罗因为玩电脑游戏打架,许大同不问缘由就让丹尼斯道歉,但丹尼斯不肯。当着昆兰的面,许大同打了丹尼斯一巴掌。这是中国人很自然、很正常的一种反应。当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冲突时,为了维护对方的面子,中国的父母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先做出让步,给对方道歉,或先责罚自己的孩子。在听证会上,昆兰证实许大同确实打过丹尼斯,他说:“我讲了事实,你不该打孩子。”许大同简直就要被气死了:“事实!我为什么打我自己的儿子?还不是为了给你个面子,尊重你吗?”他想当然地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对面子的理解运用到美国人昆兰身上,忽略了彼此之间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以至于让昆兰都感到迷惑甚至愤怒:“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你打孩子是为了对我尊重?”这就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面子观。本文将从此入手来分析中西方的面子观。

一、面子理论

“面子”是在各种交流情景下都非常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交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面子”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方对面子都有大量的研究。

(一)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面子理论

Goffman在20世纪50年代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面子”( face)的概念。在他看来,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positive social value),是一种公众形象(public image)。是否有面子依赖于社会对个人的评价,人们实施符合社会规范的言语行为就能维护这种公众形象,确保面子。否则,就不值得拥有面子,社会就可以收回。[1]

Brown & Levinson对Goffman的面子理论进行了拓展和系统研究,与Goffman 强调“公众形象”不同,Brown & Levinson强调面子中的“个人”含义。他们认为面子是一种在公众中的自我形象,是一种个人的愿望和目的。并进一步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是指希望自己的言行、成就等得到别人的认可、喜爱和赞同;消极面子是指希望自身的行为不要受到他人的干涉和妨碍,不希望被强加。[2]面子是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的基本需求,既有积极面子的需求,也有消极面子的需求。

(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面子理论

“面子”这一概念起源于中国。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1944)首先提出中国人的面子包括“脸”和“面”,这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面子” 被看做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具有社会性,是通过一个人的成功与显耀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脸” 是群体社会对有着良好道德名声的个人的尊重,代表了中国社会对人的行为的另一类标准。相比较而言,“脸”则是一种更具有道德性的东西。 “脸”和“面子”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力争保护自己的脸,也就是他的道德尊严,同时试图提升自己的面子,也就是提高自己的声誉。[3]

顾曰国对中国人面子的研究非常具有代表性。他提出了符合中国人面子观点的五条原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贬己尊人”就是要通过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显示对对方的尊敬。提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自贬,要谦虚;指称听话人或与听话人有关联的事物要抬高,要尊敬,其实就是维护听话人的积极面子。 “求同”就是尽量减少分歧,力求说话人和听话人看法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给对方面子;即使是不得不发表不同意见或批评别人时,说话人也要先肯定、赞扬对方,给对方个脸面,然后再指出不同点以及不赞成或该批评的地方,“先褒后贬”“先礼后兵”[4]。

二、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面子观

对面子的追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具有文化特征,必须把对面子的理解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在不同文化当中,对有没有面子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中西方面子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影片中,按照中国人的面子理论,为了维护昆兰的面子,许大同不得不当着昆兰的面打了自己的儿子,其实是“打在孩子身上,疼在父母心上”。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是一种人格和尊严,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希望自己的言语行为被接受,得到别人的认可。许大同的做法无非是想让昆兰知道他很“通情达理”,不会袒护自己的孩子。中国文化中面子强调个人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形象要求,相符合就保全了面子,不相符合就丢了面子。中国的面子理论带有集体主义的烙印,而西方文化带有个人主义的印记,非常注重自由与隐私,侧重于维护个体的消极面子,主张自主和自由。不希望被强加,不希望涉。他们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个人意见,为维护个人利益和面子,可以争吵甚至争斗;适当程度的冲突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积极行为。昆兰理解不了许大同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是平等的。美国人注重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打骂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和有没有面子、给不给对方面子牵扯到一起呢,这完全是两码事。

许大同的父亲看到孙子挨打,很是心疼,他所说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也很能反映中国人的面子观。中国人的面子是分等级的。例如上下级之间,上级的面子似乎比下属的重要,上级可以直呼下属的姓名,而下属要选用恰当的、能体现敬意和上级身份地位的称谓来称呼上级。相对于大人来说,孩子似乎没有面子需求,家长可以为了给别人面子而“当面教子”,不用考虑孩子是否“丢面子”。但是要“背后教妻”,就是要维护妻子的面子,在没有他人在场时,私下里指出妻子不对的地方。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就是孩子,就是要服从、尊重父母。而在美国文化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权力、面子也应该受到尊重,父母也不能随便打骂。许大同一巴掌打下去,着实让昆兰吃了一惊。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面子”在中国的文化中常常是“关系”的同义词。在日常行为中,人们要维护和自己关系好的人的面子。基于这种理念,许大同才会执意让知识产权律师昆兰当自己的辩护律师,尽管昆兰一再建议他找一个精通家庭法的律师,因为昆兰不仅是自己的上司,更是自己的好朋友。但在听证会上昆兰却出人意料地证明许大同确实打过自己的儿子,这就使儿童福利院更加认为许大同虐待儿童。这让许大同非常愤怒,他认为昆兰出卖了自己,不够朋友,愤然辞职。中国人的面子观中有一个求同准则,即“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尽量减少分歧,满足对方的要求”,为了朋友更应该“两肋插刀,拔刀相助”。然而,美国人做事上的轻重次序是法律、证据,最后才是情面。影片将这一中西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中西方面子观差异的根源

世界文化是多样性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模式的差异,也就产生了中西方不同的面子观。

农业长时间以来都是中国的经济基础,中国人过着以家庭、家族为基础的群体生活,人们强调集体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社会群体倾向,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文化模式,“集体主义”指的是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集体的目标和追求高于个人。个人依赖集体,推崇互相帮助,团结一致。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面子理论使中国人将面子的保留与否取决于群体中其他人的认可,中国人的面子是通过“给别人面子”挣得的。林语堂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大家一定还记得由魏积安、郭冬临和黄晓娟演的小品《实诚人》。魏积安和黄晓娟“夫妇”赶着吃饭去看演出,郭冬临扮演的石成人(实诚人)突然来访。实诚人真是“实诚”,把主人的客气话全当真了,说完吃完还拿走了魏积安的演出票,令人啼笑皆非。而主人魏积安碍于面子,抹不开脸,不好意思明讲。这个小品有点讽刺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言行,但也的确说明了中国人即使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也要采取谦让的方式。宁愿舍去自己的利益,也要抬举和满足别人,来显示自己的客气和礼让,从而赢得被群体认可的“面子”。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人的“面子”是别人“给”的,特别强调他人对个人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认可。

然而,西方人推崇独立和个人自由,“人本位”“天赋人权”的思想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有很深的渊源。他们强调个人主义与个人意识,追求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对于集体的忠诚很弱。和集体主义不同,个人主义的显著特点是“我”意识和个人取向。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实体,只要你的言行不妨碍他人,一切由个人决定。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倾向就决定了西方人的面子其实就是期望个人的愿望、情绪和隐私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自身行为不受别人的妨碍和干涉。

四、结 语

电影《刮痧》中所显现出来的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其实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这就提醒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不能够仅仅学习语言本身,要把语言学习融入文化学习中去。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文化因素,如思维模式、道德规范和社会观念等影响着交际的整个过程。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学习英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的输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Goffman Erving.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M].New York: Garden City/Anchor Book,1967.

[2] Brown P,Levinson 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3] 胡先缙.中国人的脸面观[A].翟学伟.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4

中西方餐桌文化因其形成历史、民族背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政治属性和经济结构等不同而不同,同时,又随着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不可避免地彼此影响,相互吸收,以满足更大的需求。本文将以中餐和西餐的餐桌礼仪为例,对其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加以叙述。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同点

想要掌握好餐桌礼仪,就必须要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准则。虽然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别甚大,但是基本准则却大体相同。

首先诚信守礼。所谓守礼自律,就是诚实守信、守法循礼。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遵守餐桌礼仪,不可违背。餐饮活动中,我们务必要待人以诚,表里如一,才能更好的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论语·颜渊》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出了东西方餐桌文化最重要的守则。

其次要尊敬他人。在餐饮活动中,中西方的饮食礼仪都有敬人的原则。无论是落座、交谈还是接物,我们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做到处处不可有失敬之处,更不可侮辱对方人格。谨记敬人本身就是敬自己。

第三要谦恭适度。餐桌虽是交流情感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做过了头或做不到位,都会让自己失了身份,所谓的“过犹不及”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运用餐桌礼仪时,我们要态度谦虚、不卑不亢,以自尊和尊人为准则,做到大大方方,谈吐适度。

第四要宽容豁达。餐桌之上,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或修养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宽以待人。对于不同于己或不同于众的人要耐心包容,这不仅能够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还有助于我们扩大交往空间。

第五要人乡随俗。因为国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餐桌上完全可能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这时,我们要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正像英语中的那句“when inrome,do as the romans do”,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点

《礼记·曲礼》中的“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明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

转贴于

惯,而餐桌礼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不但可以使你在各样的餐饮活动中游刃有余,也能更好的展现个人风采。

首先是入座方式不同。中餐讲的是先长者、后女士的原则。坐下后姿势要端正,脚放在自己的座下,不可任意直伸。手肘不可靠在桌子边上。更不要将手放在邻桌椅背上。而西餐中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且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男士要帮助女士拉开和推进椅子。用餐时,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

其次是餐具使用。中餐餐具一般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勺子等几种。用餐时,不要伏碗吃饭。应该端碗。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不用筷子在餐盘中乱翻。任何情况下不反扣餐具,无论是碗还是酒杯。不能用舌头舔舐餐具。上餐时,不可用筷子互相敲打,或拿筷子敲打餐具。西餐餐具包含刀、叉、匙、盘、杯等。使用刀叉的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的握法与握笔的方式相同。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尽量避免更换频繁。

第三是进餐礼仪不同。吃中餐时不要急于动筷,须等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可用餐。如果有长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夹菜时,须用公共筷。西餐中,喝汤时应先用汤匙向后往前舀汤,以免弄到别人身上,另外,喝汤绝对不能出声音。吃面包时,要先将面包撕成小块,再由左手拿起来吃等等。

第四是酒水礼仪不同。殷勤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作表达情意的重要形式。敬酒态度要大方,应起立举杯并且目视对方。借敬酒之名行灌酒之意,甚至偷偷给别人的杯子倒酒都是有违礼仪的。喝酒的速度以不超过宴会主人的速度为好。饮酒也不宜过度,以控制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按西餐传统,主菜若是肉类。则配以红酒,若是鱼类则配以白酒。无论哪种酒,都与中餐相反,切忌一饮而尽或是边喝边透过酒杯看别人。饮酒前要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若杯上留有口红印,应用面巾纸擦拭,不能用手指擦拭。

第五是停餐方法不同。如果是席间暂时离开。中餐是把筷子并拢、纵向搁在碟子或者碗上。如果将筷子横向搁在碟子或碗上则表述酒足饭饱不需进食了。西餐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排在盘中。刀叉不应突到外面,切勿边说话边挥舞刀叉。用餐结束后。将刀叉并拢排在盘中即可。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5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文化差异 源语文化 目的语文化 文化冲突

1.前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文化。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因为有翻译,哪怕是不免出错的翻译,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王佐良,1989:19)。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译中词义的确立。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彭保良,1998:25)。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达到更好地表达两种语言之间信息交流的目的,否则将有可能造成交际困难或引起文化冲突。

2.文化差异的表现方面

“文化”表征着传统和信仰,我们一出生就浸润其中,我们的一切行为,包括语言也因此受这种文化所制约(谢天振,2000:202)。文化之间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翻译中词语的选择。

2.1词汇

2.1.1颜色词

英汉两种语言,在颜色词的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中学生在翻译“红茶”时将其译成red tea,把“红糖”译成red sugar。而事实上,“红茶”应译为black tea,而“红糖”应译为brown sugar。在《红楼梦》的翻译中,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s将“怡红院”译成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把“怡红公子”译成Green Boy,而我国翻译大师杨宪益将其分别译为Happy Red Court和The Happy Red Prince。在英语文化里,green的意义与汉语里的“红色”文化意义更接近,而英语文化中的red给人产生一种血腥与暴力的印象。如:

(1)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译文:你以为我是好欺负的吗?(张培基等,1980:13)

在上面的译文中,有人将其译成“你从我的眼里看得到绿色吗?”。事实上,我们不能死译,green在英语中有“欺骗”、“新手”等意。而green-eye则是汉语中的“眼红”之意。汉语中常说的“红粉佳人”、“红榜”,与这两个词意思接近的表达应该是a young beauty,honor board,与其颜色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惯用“黄色”象征低级下流、有害人的身心健康的影视书画作品,以致有些学生看到yellow pages就理所当然地理解为“黄色书刊”,而实际上,英语中的yellow pages是指的分类电话薄。如果我们不清楚英语颜色的这些文化背景,在理解上就容易产生困难。

2.1.2与动物有关的词汇

中国人普遍认为“龙”是中国的图腾,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外国人则对dragon没什么好感,甚至把它看成是十分讨厌的动物。如表示某人很讨厌时,会说成“She is an old dragon.”。汉语里常说的“望子成龙”,如果我们将其译成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则会令外国人很不理解,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望子成龙”的含义,是希望其子女成为有用之材,则我们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将其译成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其次,dog在西方人眼中被认为是他们忠实的朋友,如:Love me,love my dog.表示某人幸运时会表达成“He is a lucky dog.”。而汉语中“狗”一般会有贬义,有“狗腿子”、“走狗”一说。另外,在汉语里,表示人的胆小,通常会用“胆小如鼠”,而在英语里则用as timid as a rabbit;当说某人很强壮时,会用“力壮如牛”,而英语里则用as strong as horse。如下面译文:

(2)这是你自己的祖母。拜拜罢,保佑你生龙活虎似的大得快。(鲁迅:《彷徨》中的《孤独者》)

译文:This is your own grandmother.Bow to her,so that she will protect you and make you grow up strong and healthy.(冯庆华,2002:24)

在上述译文中,“生龙活虎”译成了“strong and healthy”,翻译这样的词语,主要的是要透彻理解其在源语中的文化涵义,然后根据情况进行直译或意译。

2.2交际用语

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邓炎昌、刘润清,1989:159)。如汉语中的“你吃了吗?”只是一种问候,却让外国人产生一种是要请他吃饭之意;对“你到哪里去?”这样的汉语方式的问候也让他们感到很纳闷。

英汉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主要表现在“表扬”和“问候”等方面。当面对他人对衣着或所做出的成绩表示赞赏时,英汉表达完全不一样。请看下面的对话:

A:Your skirt is very beautiful.

B: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

C:你的裙子真漂亮。

D:是吗?不过我不喜欢这颜色……

如果将汉语的对话译成英语,则会让外国人一头雾水,这就是中西文化不同所造成的,中国人在对别人表扬时,总是用否定的回答来表示其谦虚。如中国人打招呼时惯用“你好”,“你吃过了吗?”。外国人打招呼时,初次见面用“How do you do!”,而熟人之间则用“How are you?”;在送别时,中国人喜欢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则回答“走好”或“慢走”,这就不能译成“stay here”或“walk slowly”。在英语国家里,他们道别时习惯用“Keep in touch”。

2.3习语、典故

语言习惯的不同形式是由不同的习俗、生活环境、人们的心理、表达方式和观察习惯形成的(欧阳小生、张建佳,2007:135)。习语的理解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

我们一见到“银河”,就很容易联想到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相会,而英语中则称为the milky way。中国人对the milky way感到很不理解。其实the milky way源于希腊神话,是天后Hera给Hercules喂奶时所滴下的乳汁凝成的一条路。再看下面的句子:

(7)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译文:青少年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张培基等,1980:162)

在上面译文中,如果不理解“wet blanket”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无法理解整个句子,“wet blanket”表示“令人扫兴的人”。同样,汉语中的许多习语更是让外国人费解。如我们常说的对事情有把握会说“胸有成竹”,若译成have a bamboo in his stomach就会闹笑话。其实,他们表达的意思是to 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before doing something,与英文中的to 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意思比较接近。要想译好这些习语与典故,不充分理解其文化背景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的。

3.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

3.1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原著、英文报刊杂志或观看英文经典电影,有意识地涉猎英语国家文化,并且要注意多积累一些习语和谚语等。在词汇学习时,不但要掌握词的概念意义,还要了解其内涵意义和文化所指意义,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和外国文化礼仪。

3.2有意识地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在对母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应有意识地将英汉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深入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避免文化冲突。在学习“Where are you going?”等句子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对比,他们就不会理所当然地认识这些句子的使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3.3用英语思维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多阅读,在阅读中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等,在阅读中获得习惯的表达。作为教师,要通过日常对话和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体验比较真实的交际场景,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不断提高他们学习和模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帮助传达两种语言地信息,否则会造成交际阻碍甚至文化冲突。但中西文化冲突也已越来越体现于文化融合之中。现在两种文化均已接受“Long time no see.”这样的表达,在汉语和日常对话中已有越来越多的词语引进和借用,像Internet,DIY这样的词汇已经涌现到母语文化中。本文只是对英汉翻译中在词汇、交际用语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翻译方法等方面未作深入的探讨。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所要达到的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建军.新编英汉翻译[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中国翻译,1998,(1):25-27.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234-01

1 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与文化相关的问题

1.1 语言和文化分家

在外语教学史上,文化教学所占的比例甚少。由于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外语教学将语言和文化截然分开。19世纪人们是为研究宗教和文学而学习语言,因此着重语言形式和书面语。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受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的中心是语言的语法性,即如何生成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影响,人们将所有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误认为掌握语言的形式(即句法结构)便可在交际中畅通无阻。因此,后来的外语教学便长期以语言形式为主,成了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

1.2 忽视了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

由于在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形式不教文化,所以教师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同时,教师又担心学生因学习外来文化而冲击本族文化。因此,外语教学中大量的外国社会文化规范被转换成本族的文化规范,大量的外国语境被转换成本国的语境,过分强调本族文化的准则和价值,而忽视了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准则和价值。

1.3 文化导入的片面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语言学在社会语言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方面的长足发展,尤其是交际教学法的引进,我国的外语教师开始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和交际中的重要性。英美概况课已成为大学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不少大专院校还增设了西方文学、哲学等课程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遗憾的是,学生并未因此而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导人的片面性。我们的文化教学,从课程开设到课文注释都偏重于西方历史、地理、哲学、文学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考试前夕学生突击记忆一些不常用于交际的历史人物、事件、日期、地理名称、哲学概念、文学名流和一些其他文化事实,考后便束之高阁。他们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很少与异族文化准则和社会行为原则相关。因此,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被遗忘。结果,在真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收效不大。因此,外语教学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和如何进行比较系统而实用的文化教学。

2 “文化错误”的原因分析

文化错误贯穿于外语学习和使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其错误原因的分析必将有助于我们找出错误的规律,从而确定文化学内容的范围和文化教学的方法。

2.1 误将英汉词汇概念对等

不了解英美文化的人学习英语时,总是误认为英语词汇的含义和汉语词汇的含义是一一对等的,误认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和外延上完全等同于汉语词汇。英汉两种语言各有各的词素和语义结构,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系统。但这一点并未引起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的足够注意,结果学习英语仅为自己原有的汉语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标签,并未从实质上和文化上理解所学英语词汇的真正含义。因此,尽管中国学生也能用英语和英美人交流,但存在者语义和文化的错位,入不了解西方文化,这种错位很难发觉,所以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相互误解。

2.2 误将汉语的使用习惯迁移到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

现在很多中国学生误认为字面意义相同的英汉两种语言,其功能也完全一样,尤其是对言外之意理解较为困难。

例:一位美国老师A赞扬一位中国学生B穿的鞋子漂亮,B因不理解这仅是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的开场白而导致尴尬局面。

A:Hi,B.You have a pair of beautiful shoes.

B:Thank you.My father bought them for me in Shanghai.Do you like them?

A:Oh,yes.They look very comfortable.

B:Well.If you like them,I'll ask my father to buy a pair for you.

A:...

2.3 缺乏必要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中国学生缺乏必要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也是直接影响跨文化言语交际和阅读时对英语文章正确理解、记忆、复述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理解对方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话语含义和在阅读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报刊及文学作品时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学生缺乏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常用母语文化知识来填人,或者根本无法填补这些空白,也就是无法找出上下文的关系。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因此他们阅读速度迟缓、复述时丢三落四或添枝加叶、曲解原文,尤其不能作出正确预测、判断和推论。这主要是因为缺乏与之相关的文化参照系统而引起的。

3 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策略

在把外语文化教学范畴集中到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的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文化教学重点并不是让学生死记一些文化事实,而是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3.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

中西文化的不同点举不胜举,仅仅零星列举一些不同点容易挂一漏万,而且不可能达到真正理解其行为功能。我们必须把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系统异同的学习提高到理性高度。每一大众文化层次的语言行为都根植于其深层文化,因此任何一个语言行为的后面都隐藏着价值观念、信仰、时间取向或对事物的态度等各种预设。比较中西深层文化将能帮助学生找出文化错误的共同根源,于是我们可以有意识、有系统地进行文化教学,对许多文化错误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帮助学生了解外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及言语行为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景数不胜数,一一学习当然不可能。通过中国深层文化比较,能为各种交际情景提供总体行为指导。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典型情景,做到以点带面。

当然,在实际交际中,很难有与书本上完全相同的情景,但只要了解对话原则,就会运用自如。除了对话原则,我们还必须让学生了解具体情景的行为原则。总之,为了系统地进行目的语文化教学,我们应作大量的研究和调查,总结典型情景的对话原则和行为原则。

3.3 帮助学生大量听、看具有不同背景人们的谈话、对话录音和录像

这项教学工作能帮助学生了解美国人的言语特征和非言语特征。要想能够用妥帖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必须从最简单的对话开始。让他们多看多听,从真实的场景中理解文化的不同。

现在随着英语教学的推进,很多学校有多媒体,语音室等等,动机与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持久动力。语音室是由多种媒体装备的教室,其良好的技术特性和多种教学功能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传播最前沿的信息,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感受英美文化的魅力,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此外,应及早引导学生注意语体学习,让学生熟知常用词汇和句法结构的语体特征是正确使用语言的前提。

4 结语

总之,外语文化教学目前仍处于起始阶段。虽然学生需要了解外语国家的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的具体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其日常生活交际技能。交际技能包括正确理解目的语民族文化,掌握目的语各种常见情景中的对话和行为原则,了解常用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能通过妥当的言语辨认,以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看来,要进行有效的目的语文化教学,我们需要做大量的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工作。这包括深层文化对比研究、典型情景的对话行为原则研究和基本词汇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汪文秋.浅谈外语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1):56,91.

[2]汪碧颖,欧阳俊林.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图式建构[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