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管理范文1
0 引言
我国的公路工程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运输能力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将国家区域范围经济有效紧密相连,大大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道路施工管理是对公路工程在道路施工从计划开始、建筑开展到完工的整体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道路的质量好坏左右着公路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强规范公路工程道路施工管理至关重要。
1 当前道路施工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1.1 道路施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1.1 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不完善
我国道路施工的数量急剧增加,但是所施工的道路质量并不高,甚至频频出现问题和事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于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不完善造成的,虽然我国大部分道路施工单位采取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和规章制度,但是从根本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正是因为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对道路施工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从而也导致了道路的质量出现问题。
1.1.2 道路施工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道路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仅是由于道路施工管理上出现问题造成的,道路施工质量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也很大程度上对道路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其原因就在于道路施工缺少质量监督,从而导致具体的道路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及缺陷,并且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很容易对所犯的错误掩盖,埋下安全隐患并很可能造成日后道路事故的出现,所以说道路施工质量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当前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1.2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道路施工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发展与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车辆数量迅速攀升,加上道路施工普遍存在进度慢的情况,而且道路经常发生安全事故,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严重的威胁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作用。道路的质量安全是否达标,不仅仅体现在道路安全上,这对于我国的长治久安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道路上发生严重的安全施工,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而且我国土地广袤,道路施工对于我国的发展意义非凡,同样,道路施工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道路质量往往得不到加强和提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很多道路施工任务非常繁重,但是和这些道路施工相应的管理措施却非常落后,甚至某些道路施工的管理上属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极易导致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道路施工一般跨度比较大大,而且道路的施工往往受到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的影响,但是与之密切相关的道路设计却经常由于考虑的因素不够周全,而在实际的道路施工反复变更,使得道路施工受到了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对道路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3)由于道路施工上的管理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具体的道路施工管理工作又存在很多不到位的现象,不仅如此,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了道路施工管理和道路的施工质量。
2 加强道路施工的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的质量,通过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加强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并加强质监基础工作,从而提高道路的质量。质监基础工作主要是通过在道路施工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提高道路质量的目标。提高道路施工中的监督工作必须要明确道路施工的技术标准,道路施工的技术标准实际上就是道路施工的具体的技术指标,只有在道路施工中明确这些技术指标的相关标准,才能结合具体的道路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比如道路施工的设计资料、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等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其次,对于道路施工中的细节部分,不能敷衍了事,必须要将具体的文件下发到道路施工相关的各级单位,从而明确道路施工中的责任,道路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根据这些文件追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另外在道路施工的监督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道路施工责任制的方式,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如果道路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有章可循,进行客观合理的处罚,同时对于道路施工质量有所提高的施工和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奖励,从而通过责任制的落实来达到加强道路施工质量的良好效果,并提高道路施工的管理效率。
2.2 严格控制道路施工的质量
加强道路施工的管理必须要严格的控制道路施工质量。从某种程度来所,加强道路施工的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道路的质量,因此在具体的道路施工中必须要严格的对道路施工质量加以控制。比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从建设步骤细节上加强施工质量,从而达到提高道路整体的质量的目的。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不仅仅是要在大方向上统筹的把握道路施工,对每一个道路施工细节都具有指导意义。另外严格控制道路施工质量,还可以通过在原有道路施工基础上的细节部分进行拔高,比如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
2.3 完善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道路建设的进程十分快速,缺乏了必要的经验累积阶段,从而导致了我国道路频频出现各种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特别是由于道路施工相关的规章制度比较缺乏,对我国道路的施工缺乏指导性的作用,难以从根本上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完善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高道路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道路施工的指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在道路施工中起到监控的作用,从而知道道路施工的整个方向,能够合理的对道路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提高道路的质量安全。需要注意的是,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以道路施工监理为核心,可以确保加强道路施工管理并提高道路的质量,有效的避免因施工问题而导致的问题。
2.4 加强劳动力的管理
管理措施在道路施工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上,劳动力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劳动力主要指的是道路施工管理人员,劳动力在进行道路施工中必须要做好一些具有技术性的准备工作,从而提高道路施工质量,比如道路施工合同上的熟悉、道路设计图纸的学习都需要做好规划,通过根据不同的劳动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并相应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和管理效率。
3 道路施工的管理总结
总而言之,加强道路施工的管理必须要科学、规范、合理,并结合我国相关部门的标准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道路是施工的质量。只有通过加强道路施工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根据具体地的施工环境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另外,通过进一步的完善道路施工管理措施,加强道路施工中的监督和管理,抓住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重要环节,严格的遵循道路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时合理的对问题进行处理,达到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良好效果,从而推动我国交通技术设施的完善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琳琳.浅谈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1(9).
道路管理范文2
一是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客运方面:目前,我市有营运客车381辆,客运出租车270辆,客运线路227条,日发班次1102个,营运里程达10.28万公里,客运网络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客车。2007年,全市完成客运量4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1亿人公里,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货运方面:全市共有营运货车5520辆,承载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部分运输量。2007年,全市共完成公路货运量441万吨,货物周转量4.4吨公里,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发展。同时,着眼于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培育相关设施配套,全市建设了二级客运站1处,三级客运站5处,农村简易站棚36个、站牌568个,农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各类维修企业99户,其中,一类2户、二类24户,汽车维修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驾校3家,通过统一收费标准,规范经营行为,驾培业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是道路运输市场环境有了新改善。通过开展综合大检查、联合执法等形式,加大对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规范运营行为,加强安全监管整顿,运输市场中“宰客、倒客、甩客”等违法经营行为明显减少,运输经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了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交通系统各服务单位都建立了服务窗口,公开了服务和监督电话,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是运政执法队伍素质得到新加强。通过开展“交通形象年”、“机关作风建设年”等系列主题活动,完善了学习、卫生、值班、车辆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局长电子信箱与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连续七年保持了全省交通文明行业称号;通过举办理论培训班、军事训练日等有效形式,不断加大对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积极倡导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四个执法”,实现了促进自身工作与保障群众权益、实现社会和谐的多赢共进,进一步树立了交通良好形象。
二、我市道路运输业问题不少、亟需完善
虽然我市道路运输业发展很快、成效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港航资源未充分利用、体制机制需要改革、队伍综合素质与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客观存在,集中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一)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一是运输企业管理存在不足。全市共有道路客运经营企业5家,分别为乳山市运输公司、乳山市公交公司、乳山市客运公司、乳山市通宝公司和威海汽运六公司,平均每家公司经营车辆不足100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软硬件投入不足,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齐全,由其承担的服务质量和运输安全方面的义务难以保证到位。二是客运市场矛盾比较突出。尽管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输市场准入制度,但是市场的退出机制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尚未健全,虽然全市客车和出租车已经实行公司化管理,但实际运营中仍是独立的经营个体,已经形成了经营者意识上的经营权终身制,从而导致客运经营权私下易手交易现象时有发生,价格不断上涨,限制了客运结构优化和运输市场按需发展,给市场的良性发展和行业稳定埋下了隐患。同时,随着全市城区向外扩展,公交车的线路也超出零公里范围,与客运班线互相之间线路重复,形成了客运班车和公交线路之间的矛盾。三是道路运输站场建设滞后。由于客货运输站场基础建设投融资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渠道不畅,造成站场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全市唯一的国家二级客运站——乳山汽车站地处市区中心,并存在停车场地狭小的问题,给市区交通带来较大压力,致使客流集散功能弱化,不能满足旅客运输的发展需要。货运市场存在“有市无场”的现象。一些货运车辆只能沿街占道停放,货运站场的严重滞后与货运车辆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直接制约了货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与全市人民群众要求不适应。表现在市场规范管理上:目前,我市运输行业普遍存在从业门槛低、资格要求不高的问题,且从业人员多为个体私营户,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客观存在重效益轻服务的思想,运输市场中仍存在竞争无序、经营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等问题,致使旅客和货主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市场经营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治理。表现在队伍综合素质上:尽管近几年我市交通队伍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但部分管理人员仍存在着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的问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对行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缺乏深入前瞻的研究,与政府和市场的要求还存在距离。
(三)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与构建平安交通要求不适应。集中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管理人员的到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规范、不完善:个别企业安全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虽已经健全了统一制度和安全台帐,但记录不全、不规范,抵抗风险能力低;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大多数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安全和服务意识不强,违章行车、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疲劳驾驶屡见不鲜;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工作相对滞后,面对运输市场中安全工作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管理部门缺乏探索研究,存在重发文、轻检查、重布置、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人、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安全工作调查研究不深入、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
三、加快我市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道路运输市场点多线长面广,行业管理错综复杂,因此,既要分析当前形势,以发展的眼光解决运输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重视行业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确保我市运输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工作中,重点是实现“五个突破”:
(一)以提高运输生产力为目标,在加快道路运输发展上求突破。围绕加强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加快落实投资1.2亿元的汽车站搬迁工作,采取多元化筹资的方式,大力建立“国家投资、社会集资、群众捐资、企业出资、银行贷款”的投资体系,并给以适当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客货运站场。同时,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原则,切实做好客运站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彻底解决我市客货运输站场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围绕提高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要按照城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要求,合理布局维修网点,进一步健全车辆技术服务保障体系,提高维修作业能力和水平,逐步建成覆盖全市的汽车维修网络。围绕提升驾驶员培训水平,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为目标,建立培训机构和教练人员诚信考核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进一步规范教练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及建档工作,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以加大运输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上求突破。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是转变运输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运输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从管理机制入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鼓励社会力量大办运输、办大运输,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倡导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彻底扭转道路运输业多、小、散、弱的局面。在运输组织结构方面,积极推行高速快客、超长线路实行集团化、公营化;跨区线路、危险货物、现代物流、站场经营公司化;其他线路、维修、检测、驾校等经营方式多元化。在运力结构调整方面,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城乡客运以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为主,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辆,加快普通敞篷货车的厢式化进程。
(三)以严细市场监管为手段,在创造规范运输环境上求突破。主要是健全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市场退出机制。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解决运力大于运量的问题,打破客运线路经营“终身制”。严格按照《道条》要求,对在期限内规范经营、服务优质的经营者,要优先考虑其延续经营,对长期停运和车辆技术状况达不到有关规定、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的,一律要求退出市场,不予办理续营手续。二是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清理和规范运输行业各类收费项目,坚决制止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乱收费行为,减轻经营者负担;大力开展运输专项治理,加大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占道维修等非法经营的打击力度,特别是针对群众举报或媒体曝光的运输服务质量差、违法经营、恶性竞争等事件,及时认真进行调查、处理和答复,推动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强化运输企业、客运站等源头管理,严厉查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等行为。三是多元经营机制。积极实施运输市场多种准入模式,按照“符合市场机制、结合线路实际、便于行业管理、利于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原则,探索推行主干线、热线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良性、公开、公正的运输环境。
道路管理范文3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行政程序
我国目前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中,县级以上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包括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其日常的执法活动必须按照行政法及道路运输有关法规、规章中的行政程序进行。
所谓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即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空间与时间表现形式。
在我国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法律文化传统一向不重视程序法规范的作用。目前的现状是行政权力膨涨,运用混乱、控制不力,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要求能有高效率的行政权力行使。
基于此,行政程序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制行政权力的恣意行使,防止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行政权力的侵害;二是使行政决定具有确定性、合法性,维护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一条就表明了立法目的是“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道路运输条例》第一条规定“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第一条规定“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旅客、货主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体现上述精神,道路运输行政法规及规章设立了一系列具体的程序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略述如下。
1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
行政处罚种类繁多,它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这种权力的行使规定一个正式而严格的程序以保障相对人的切身利益。然而,其中一些较轻的处罚如警告、小额罚款等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甚小,而正式、严格的行政程序一般手续繁琐、费用较高,国家所付出的较之当事人受到保护的利益更大。《交通行政处罚规定》第十条规定了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即:“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十五条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对案件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即为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的普通程序。两种程序的不同在于普通程序有着严格的调查、质证、抗辩、决定、送达等规定,而简易程序较为简便,可以“当场”作出决定。
2听证程序
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重大利益,因为听证能扩大相对人的行政参与权,收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便于行政决策切实可行,通过为当事人提供辩论、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以避免行政机关片面地作出行政决定。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确定了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在普通程序基础上,对“交通管理部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证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规定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交通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交通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它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许可事项”〔第二十条〕;“交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关在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力”。
听证程序的核心是抗辩,即当事人可以对于自己不利的证据提出异议并要求指控方加以证明,同时可以提出利于自己的证据。当事人通过这种参与、介入对行政行为的事实和理由加以论证,防止了行政专横和自由裁量权的恣意行使,保持了行政权力与相对人权利的平衡。
3申辩和质证程序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执法人员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申请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这些规定,一方面可以使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注意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促使依法行政;二是允许当事人申辩、质证,可以澄清事实、避免失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可以促进法治观念的形成。当事人在申辩质证过程中,可以增强维护主体权利的意识,受到生动的法制教育,有利于法治观念的培养。
4职能分离程序
(1)办案与决定处罚相分离。在普通程序中,规定由执法人员调查或检查、收集证据,而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罚决定,重大复杂的违法行为导致的行政处罚还应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在听证程序中,要求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2)罚款决定的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构相分离。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不得自行收缴罚款,由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同时罚款必须全部上交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
5说明理由程序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讲认定的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第二十条“交通管理部门…告知给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实施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说明理由…”
理由,是行政决定作出者对法律、政策和自由裁量权所持的观点的解释说明,也就是对行政决定的事实依据和法律政策适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认识。行政机关如果不对这种理由作出说明,就会使得行政权力行使趋于草率、专横,当事人往往也无法明了其理由及行政机关所执行的法律政策的意义,不利于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说明行政处罚决定的理由有助于限制自由裁量权力的恣意行使、促进合理、谨慎行政,有助于行政处罚决定的可靠性、稳定性,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也有助益能成立。
6资讯公开程序
资讯公开是现代行政程序的重要制度之一,指有关行政主体活动的情况和资料,凡是涉及相对人权利义务、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范围,都应依法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组织均可依法查阅或复制。资讯公开制度是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的体现,可以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强公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公民参与行政的积极性。此外,也便于公民对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都确立了公开原则,规定对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结果必须公布,后者还规定了进行公示的方式。
7通知程序
通知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或其他管理活动时,将应该让公民了解的事项通过一定的途径告知。通知的对象不仅指利害关系人,有时也针对一般公众。听证程序中规定,行政机关应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道路运输管理行政程序,如时效、回避等,在此不一一详述。就前者,《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调查、送达、听证等法定期限;关于后者,明确规定了在听证程序中“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道路管理范文4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管理;工程质量
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旨在用国家最少的钱为人民办最好的事,降低工程的返修率,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是落实贯彻“三个代表”的行为。笔者认为,要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需要认识到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所存在的质量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大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力度,进而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以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一、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存在很多质量问题,笔者在此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道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质量较差。很多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压实质量店铺比较糟糕,施工质量和桥台路基回填的设计都还有待改进,导致发生桥头跳车的现象。
第二、道路路面工程需要改进,在路面工程上,路面基层的强度不足,路面平整度较差,容易出现龟裂车辙、断板等现象,而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处在施工环节和材料环节上,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不顾施工质量,或者是为了从中牟取私利,偷工减料的事情也是常有,减少了沥青的用量,或者是更换沥青的品牌,或者采用低质量的史料,或者降低路面的厚度等,这些不正当的降低成本行为都是影响路面工程的重要因素。还有就是因为不合理的规划设计而导致道路附属的管线工程交叉施工、随意开挖,致使路面局部沉陷或凸起,再或者由于横纵坡的不合理设置,致使有些路段的路面容易积水,给广大人民带来不便。
第三、道路的排水工程也有待改进。排水是否得当对工程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些施工单位在回填的时候,常会因为选材不当而管道沟槽、窨井周边沉陷,进而破坏路面的平整度以及行驶车辆的舒适度。有的则是由于在设计的时候,管径的设计相对偏小,边井数量偏少,或者是管道变形、管道堵塞等,因此在下雨天的时候就会出现“排水不畅”,导致路面积水。
第四、道路附属工程质量的较差。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行道在修补,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返修率主要是因为施工时用的材料比较差,没有经久耐用之效。
二、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明确企业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区别
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就要把握企业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相比之下,项目质量管理的形式、性质乃至内容都与企业质量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就要先对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只有这样,在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项目管理中提出明确的管理和管理范围,让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更具有针对性。
虽然说项目经理部和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管理。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各自管理的对象、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手段等都有着较为明显区别。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机构或者是只能人员,主要对象是具体的施工项目以及相关的人和物等各种生产要素,重在管理工序的质量,渗透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在时空上和项目施工相互交织;而企业质量管理的主体则是企业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对象是总体施工的任务,重在质量管理的重点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质量管理的方针以及质量管理的制度和组织。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质量管理只是一种间接的管理形式,重在检查、监督和指导,而项目质量管理则是一种直接的管理形式,是工程质量合格的主要因素。总的说来,项目质量管理是以组织性宏观管理为主导,而企业质量管理则是以控制性微观管理为主导。
2、加强对施工前组织设计的审核
我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的纲领性技术经济文件,加强施工前组织设计的审核,是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必须要加强对施工前组织设计审核。在审核过程中要注重审核对工程概况的描述是否齐全、是否完整、是否准确、是否体现出了项目工程的地形和地貌,是否体现出项目工程的结构特点;也要注重审核施工组织管理架构层次是否足够清晰,其管理人员是否是否有上岗证,是否有工程类别要求的资质,以及在职责分工上,项目经理负责制和权责一致的原则是否得以体现;也要注重审核施工的平面图标是否完整、是否周全,所用设备和材料是否合乎规格;也要审核对施工的总进度规划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审核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准备也要进行审核,像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劳动力等都需要进行审核,审核其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同时还要对施工的方案进行审核,审核施工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审核项目的施工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审核是否有更好的施工技术;最后还要对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审核,此项审核直接关系到道路工程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因此要审核其对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安全、是否文明、是否可行、是否完善。
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良好的施工材料如何能够修建成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呢?所以使用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道路工程质量的高低,要想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不论是原材料还是成品再或是办成品乃至机械配件,都必须要有出厂的检验报告以及复试报告,要有严格的质量合格证书,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的名称以及使用的规格和树立,包括其进场日期及经办签名和原件存放点都应一一说明,以确保施工中所用的每一批材料复合规格。
但是在我国市政道路管理中,有很多相关人员不重视对材料的管理,缺乏材料的质量意识,材料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上,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相关人员对材料质量的认识,让施工人员特别是材料人员自觉提高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材料浪费。第二,要加强对试验方案及其结果的反馈,以加深相关人员对相关材料的认识。第三,对施工进行定额分解、定量控制。在施工中,经常会把定额与实际消耗进行对比查漏,以便进行定量分析与控制,使材料控制能够直接进入施工第一线。第四,成立材料管理小组。在项目部设立材料管理小组,可以做到更好的统一协调,可以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更好的把各种制度完善,更好的明确权责,做到赏罚分明。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市容市貌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要做好市政工程道路的管理,就需要了解在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说是设计上的缺陷、施工上的疏忽、使用材料的不合格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明确企业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区别,然后加强对施工前组织设计的审核,也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从各个方面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凯波.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 企业导报, 2010,(05)
[2]邢志永.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科技风, 2010,(21)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 科技风, 2010,(12)
[4]FYT-1型桥面防水层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 交通科技, 2009,(06)
道路管理范文5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道路养护
引言: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及养护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而言,缺少必要的施工管理体系。唯有同时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以及养护工作,才能使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发展的更好。同时随着科学以及产品的不断发展,使得市政道路施工的规模逐渐增大。但是因我国道路养护工作现阶段的管理体制以及运营体系,并不适合当前市政道路施工的发展,因而需要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市政道路施工的发展道路,促进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一、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规范施工管理工作。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工作内容的工程,不仅会对道路施工本身带来影响,而且对沿线的居民正常生活以及来往车辆通行都会造成影响;第二,明确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
二、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市政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最后,实施道路施工技术方案。针对实际施工技术而言,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是制定道路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前提。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主要是:工程原料的购买以及相关配比工作或是把握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问题等等。在分析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之后,不仅可以有效制定出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也是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
(二)施工过程中市政道路技术管理工作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监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现场,贯彻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指标以及技术要求;第二,制定严格的施工控制以及管理措施,并依据实际测量数据完成施工;最后,建立工程施工紧急预案,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紧急状况。
针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而言,还要积极做好对外交流工作,防止将施工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在工程施工本身,因而忽视了工程施工对外界造成的影响,同时施工单位还要不断借鉴以及吸收其他企业先进的施工经验,创新管理理念,逐渐提高自身道路施工的管理水平。
三、市政道路养护工作探析
(一)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主要内容
1.道路波浪
在铺设路面过程中,若是没有掌握好路面铺设材料以及细节问题,就会使路面在短期使用后出现波浪,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铺设技术不过关,因市政道路养护工作本身存在的难度较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若是遇到波浪路面会存在较大的道路安全隐患,车体因震动也会形成较大的危害,而且波浪形路面给后期的带路养护工作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道路养护工作人员依据不同的施工环境以及技术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市政道路养护方案。
2.道路沉陷
若是道路上行驶的大型车辆较多,路面就会因承受强度过大出现沉陷,从而使路面车辙较多且痕迹较深,针对道路养护人员而言,沉陷是一种常见但养护难度较大的道路故障,沉陷造成的路面故障面积较大,同时破坏性较强,若是想针对路面沉陷实施有效的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就一定要针对大段路面实施市政道路养护以及再维修工作。
3.路面啃边
若是后期道路养护工作实施力度不够,就会使路面出现啃边现象。路肩在后期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若是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就会引发缺土状况,并且在降雨之后,因雨水冲刷,车辆碾压引发的沉陷也会使路面出现连锁性灾害,致使路面啃边现象不断加重,因而在路面发生啃边状况之后,道路养护工作人员要采取必要措施积极进行维护,防止灾害扩大。
4.路面坑槽
因不同环境对路面造成的影响不同,路面常会因季节变化发生细微变化,加之路面行驶车辆较多或是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就会使路面出现坑槽,在路面发生这样在状况之后,道路养护人员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补救,避免灾害出现扩大,同时可适当限制行驶车辆压力,保障市政道路运行的安全性。
(二)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施道路养护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依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道路养护部门中只有约30%的工作人员是经过专门职业素质培训后,而就职在市政道路养护部门中的,其余道路养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均不过关,甚至一些道路养护工作人员是企业雇佣的临时工。因道路施工养护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道路养护工作的质量不能达到质量要求标准,严重影响了我国道路施工养护部门的形象;第二,道路养护部门措施制定不完善。道路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在实施道路养护工作时,道路养护工作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支出,因而这会对当地的财政税收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制约了道路养护部门管理体制的制定;第三,我国道路养护管理理念落后。在市政道路养护实际工作中,一般情况下,我国市政道路养护部门对道路实施养护主要都是在事后进行养护,也就是当道路路基或是路面出现问题后,才采取相应养护措施,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对市政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如何改进市政道路养护工作
依据上述我国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第一,市政道路施工养护部门针对道路养护工作人员要开展不定期的专业素质培训,在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基础素质。同时,在制定培训内容时,不仅要涵盖专业素质技能,还要包括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更要包括生态环境友好以及道路养护标准方面的培训;第二,积极开展道路养护权的承包与转让工作,因我国市场经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开展道路养护权的承包与转让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收入,减少国家以及个人的税收压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道路施工整体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道路后期的维护工作是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中缺陷的弥补,因而市政道路前期技术管理工作要尽量做到有效,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保障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在管理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唯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施工经验,才能真正保障施工质量,同时,在制定道路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还要强化对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工作,从而在根本上实现高质量的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庆爱.浅谈当前干线市政道路养护现状及其对策[J].科学之友,2011,(20).
[2]颜兴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11(5).
[3]张亮亮.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3,(12).
道路管理范文6
1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为企业安全、有序地进行生产提供保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大多作业需要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这就使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安全管理落实到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能够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加强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能够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生产要素得以重组,使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从而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充分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顺利地进行施工,营造良好的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环境。
2影响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不仅特别多,而且各因素均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因此,分析并把握影响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才能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确保道路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具体来说,影响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首先,环境因素。道路施工不仅战线较长,而且多属于露天作业,加之交叉作业等情形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施工的难度。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一旦检测不准确便会影响施工进度,给施工单位带去损失,如:恶劣的天气因素、复杂的地形地势等。其次,人为因素。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牵涉到的人员比较多,既包括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又包括专职以及临时的施工人员,其中施工人员大多具有很大的变动性,且他们的素质及施工水平高低不一,这就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往往会选用一些临时的施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大多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意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去执行,往往说一套、做一套,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为安全施工带来一定的隐患。其次,材料因素。材料作为道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时期下,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逐步成了大多企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就导致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往往会生产或采用一些与国家规范标准所不相符,甚至残次伪劣材料。这些不合格的材料一旦流入施工环节,将会对道路的质量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从而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最后,管理因素。在当前时期下,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由于受分工不明确、责任意识不强、执行力不迅速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变成一纸空文,从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导致与施工相关的不安全因素无法被及时发现、解决,致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此外,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对道路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也会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障碍重重。
3提高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路径选择
3.1更新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对安全管理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通常来说,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往往将事故处理放在重要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安全管理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当前时期下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应当从更新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理念着手,使相关施工单位充分认识到安全和施工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主动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做到预防为主,不再为眼前的经济效益而牺牲长远利益。此外,更新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理念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应当提高施工活动的预见性和警惕性,以严谨的态度积极排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之内,最终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3.2完善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项目得以顺利进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这就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逐步完善施工现场、岗位安全责任、安全技术、安全操作以及安全检查等方面的标准,使安全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发展,从而促使道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指导以及相关操作实现规范化;其次,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应当包含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通过以制度的方式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使道路施工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自觉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及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最后,对于道路施工项目的分项工程也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使相关的施工方案能够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从而做到有章可循,增强方案的执行效果。
3.3构建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保障道路施工安全,切实将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必须构建相应的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其中,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组建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主要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行负责。通常来说,组建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既要充分考虑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性,又要与施工现场的具体管理工作相结合,从而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和管理策略。除此之外,构建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道路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能够对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增强各个岗位负责人的责任心。针对当前时期下道路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步构建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连续性,才能推动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创新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无论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要求道路施工单位必须创新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促使现代化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这就要求道路施工的项目部应当建立网络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专职工作人员的个人资料信息、安全协议书、安全生产计划、安全教育计划、特殊作业人员的上岗证以及其他的安全措施进行详细的记录,坚持做好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记录日记,将一切可能对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响的信息备案在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章必纠”。
3.5提高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素质
依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道路施工单位应当将提高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素质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从而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确保道路施工的有效进行。具体而言,提高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素质应当从如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应当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准入标准,通过严格考核的办法进行择优录用,使所录用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从而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其次,对于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培训,使他们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参加竞赛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使自己的操作实现规范化,并学会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4结语
道路施工作为一项便利人们日常生活的惠民工程,其安全管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时期下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应当提高对道路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把握其影响因素,不断更新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理念、完善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创新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并提高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素质,从而切实做好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为道路施工的安全进行提供保障。
作者:吕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梁炜.市政道路施工安全问题研究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阐释[J].建材与装饰,2016,40:231-232.
[2]夏玉超.浅析当前道路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