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1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切实推进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进一步加快提高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按照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的统一要求,现就推进**市小城镇发展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先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城镇和村庄规划为龙头,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整治为抓手,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试点引路,统筹发展,努力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加快小城镇规划工作

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全面加快小城镇规划工作。其中:20**年底以前完成所有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已提前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乡镇,要逐步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20**年前,全市所有乡镇完成新一轮的规划修编工作。

(二)切实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继续抓好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垃圾中转站、公厕、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中:

1.20**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其中1个乡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1个乡镇完成污水管网建设;20**年底以前,有2个以上的乡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5个以上的乡镇完成前期调研、选址、论证、设计工作。

2.城市区的供水网络要向建成区延伸,到20**年使整个城市规划区全部用上自来水。城市规划区外的各乡镇要加快实施集中供水建设,20**年底前建成使用,有条件的乡镇可考虑建设自来水厂,并高起点规划供水网络,向中心村延伸。**镇、**镇、**镇等要着手实施热力、煤气等与城市区的并网工程,力争20**年底前并网使用。

3.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设置标准,20**年底以前,全市所有乡镇完成标准化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

4.按照主干道路灯设置率100%和亮灯率98%的标准,科学实施小城镇道路亮化工程。20**年底以前,有8个以上的乡镇镇区实现道路亮化达标,20**年底以前所有乡镇实现道路亮化达标。

5.按照**市园林乡镇标准,大力开展小广场、小游园、道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农家院房前屋后绿化建设活动。20**年底以前,5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市园林乡镇标准;20**年底以前,10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市园林乡镇标准。

6.20**年底以前,全市小城镇主次干道要全部完成硬化,建成区范围内背街小巷的硬化率达到80%以上,每个乡镇要建成一条三级以上标准的出口路。在20**年底以前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目标的基础上,将此项工作逐步向自然村延伸,实施联网路建设。

7.20**年底以前,各乡镇要建有2000m2以上的集贸市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便民超市各一处。

8.20**年底以前,在4个建制镇完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年前,完成全市所有建制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

(三)坚持抓好小城镇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清两建四改四化”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小城镇公益事业和管理手段市场化,解决小城镇管理中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和“脏、乱、差”等问题。按照**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十个方面的34项标准要求,常抓不懈,坚持搞好小城镇环境卫生、垃圾清运、污水排放、车辆停放、标牌设置、经营秩序、市政养护、管理落实等方面的工作,使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建设、管理工作齐头并进,务求取得实效。

(四)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平台作用

1.加快小城镇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主体多元、共同参与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力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探索对农民按规定建房给予类似城镇购房贷款的信贷措施;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产业化水平,积极吸引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城乡建设。

2.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聚。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的思路,一是要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新安置办法,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宅基地置换、实物或货币化安置等途径,使农民低成本进入城镇居住生活。镇政府所在地的村要积极进行住宅集中统一开发,逐步取消宅基地。二是按照“土地集约、项目集中、产业积聚”的要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做好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业产业化园区的规划管理和园区的标准厂房、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三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小城镇延伸,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3.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加快镇区建设,加强镇容镇貌,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积极做好农村集镇和建制镇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要求在建设项目办理用地手续前必须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通过“一书一证”和“一书两证”的办理,切实有效的保障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4.加大招商引资,激活镇域经济。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走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的道路;要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特色小城镇。采取优惠措施,引导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经营管理领域,特别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垃圾转运以及宾馆、饭店、集贸市场、便民超市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放建设、经营市场,工商税收每年增长25%以上,第

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到20**年,第

二、第三产业所占小城镇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达到28.7%和35%的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为保证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确定**镇、**镇、**镇、**镇等四个建制镇为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镇。各试点镇要按照近期目标要求,在村镇规划、垃圾处理、道路、公厕、垃圾中转站、亮化、绿化、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按照20**年和20**年两个时间界限,率先实现任务达标。要不等不靠,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主动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联络与沟通,主动通报情况、争取政策、反映问题、总结经验,努力开创试点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面推进,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富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一)规划编制和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1.**镇、**镇、**镇、**镇等四个试点镇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于20**年前编制出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区域和街道的详细规划。

2.要通过“市场运作、政策引导、财政补贴、部门支持”等措施,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20**年底前完成**镇、**镇、**镇、**镇等四个建制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20**年4月1日起,全市13个建制镇镇区停办农户宅基用地审批手续。

3.严格执行小城镇建设“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村庄建设“一书一证”(选址意见书、建筑许可证)制度,强化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同时,抓好**镇、**镇、**镇、**镇等四个城乡一体化试点镇的规划执法试点工作。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20**年底前,四个试点镇按镇总体规划设置标准,完成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建设任务。

2.20**年底前,**镇完成污水处理管网建设项目,**镇完成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的建设项目。**镇、**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前期调研、选址、方案论证、设计工作;20**年前,**镇要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镇、**镇、**镇要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3.各乡镇要加快实施集中供水建设,争取20**年底前建成使用。

4.20**年底前,四个试点镇和**镇、**镇、**镇要完成小城镇规划区域内的所有背街小巷的道路硬化工作。

5.按照“近期目标任务”中有关道路、排水、公厕、路灯、绿化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6.把好村镇建设规划选址关、施工许可关和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向村镇延伸覆盖,建立村镇建设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三)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2

关键词:寿光市;城镇化;发展;调研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houguang City,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for the lead,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the support,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s for the protection, high standard construction, hig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new urbanization accelerated obviously. At present, the city has built a national key town 1, provincial town center 4, Weifang Municipal Center for the town of 6, the urbanization rate reached 55.5%. For the mining of Shouguang in urban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recently we organized some researchers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Key words: Shouguang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寿光市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完善保障,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寿光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定位上,着眼未来发展空间,打破行政区划,把全市划分为东部城市新区、西部市场物流、南部生态农业、北部现代工业、中部商贸服务“五大经济板块”,明确定位,错位发展,重点培植海洋化工、石油装备、汽车及配套产业、造纸包装、新型能源、高端生态农业等“八个500亿级产业基地”。规模上,按照“集中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协调发展城郊组团,加快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全域寿光”理念,把20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编制完善了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羊口、侯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达到30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台头、田柳、营里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纪台、化龙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达到3平方公里。人口上,全市共有镇街区15个,除新设立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外,其他14个镇街人口均达到5万人以上,其中侯镇人口突破10万人;全市共有975个行政村,其中3个镇街行政村达到80个以上,稻田镇达到112个。

(二)推进产业发展,全面激发城镇建设活力。产业发展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寿光市根据各镇街区不同的地域特征、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积极构筑城镇新型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了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农业大镇。去年,该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2亿元的镇街达到6个,其中过4亿元的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00元。羊口镇、侯镇作为寿北开发的主战场和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先后规划建设了先进制造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海洋精细化工园区、临港物流园区,开工了国华寿光电厂、职教中心、寿光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引进落实了鲁清产业园、中鸿机械、昊华轮胎等过3亿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项目82个,总投资800亿元,2012年两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突破3亿元,羊口镇突破4亿元。营里镇突出区位优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实行阶梯税费减免政策、物流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等方式,高标准规划了占地1000亩的“四大物流园区”,每年通过发展物流业新增地方财政收入1500万元以上。

(三)推进建设管理,不断增强城镇带动功能。突出城、镇、村三个节点,着力推进城郊村向城区集中、镇郊村向镇区集中、周边村向中心村集中,加快构筑中心城区、小城镇、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新型城乡格局。去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达19亿元,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开工农村道路356公里,铺设入村供水管道343公里,新建农村社区29个、公寓楼518栋,成为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市。侯镇紧紧抓住被确定为“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的机遇,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城镇样板为目标,打造以大型农业园区为重点的南部现代农业板块、以房地产、商贸文化为重点的中部商贸居住板块、以生态观光旅游为重点的东部生态旅游板块、以精细化工、先进制造为重点的北部新型工业板块,确保到“十二五”末镇区人口超过8万人,建成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洛城街道以“突破东城新区,建设幸福洛城”为目标,全力抓好企业总部群、两馆一中心、全福元商业综合体等20多个重点城建项目建设,扎起金光街、豪源路等“六横五纵”的道路新区框架,全面启动屯田等组团25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打造成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魅力新区。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3

围绕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强化规划龙头意识,加快规划编制进程。

1、抓紧编制重点区块规划。完成椒北16平方公里地形图测绘工作,开展大陈镇测绘,完成大陈镇总体规划和大陈镇景观规划,完成下陈、前所、章安、三甲街道片区规划,编制下陈5平方公里缝纫机基地详细规划和章安1平方公里工艺品区块详细规划。

2、加快村庄规划编制。着力解决因规划问题造成农民建房难的问题,认真组织实施全市“十百千万”工程,重点要做好章安街道柏树里村欧陆风格特色村建设。完成10个示范村和32个整治村规划编制,建成500户农民康居住宅,着力解决农民建房难。

3、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根据*现有行政区域的实际,按照现代化主城区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城乡规划统筹,配合市局抓紧完善我区道路、自来水、污水、环卫的统一规划,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加快推进阳光规划。一要实行民主规划。落实规划编制专家评审、规划审议、人大(政协)汇报、政府审批制度,完善规划管理周例会制度。二要实行开放规划。推行详细规划进街道、进社区,通过在街道办事处(镇)设立规划公示宣传栏,利用*建设网等多种途径,扩大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面。

(二)拓展两大框架

1、拓展城市框架。一是抓好新区建设。东片,以安居三期经济适用房、朝辉新村、景元路商业街东延为契机,使城市进一步向东扩展。西片,加快物流园区、250亩大桥开发留用地建设步伐。南片,加快星星电子功能区、飞跃工业城开发。椒北,做好国家级经济渔港,台电五期等项目建设。通过重大项目建设,使建成区不断向外拓展。二是抓好道路框架拓展。以续建工程为重点,加快城市主干道的延伸,重点抓好南片的*中心大道*段,东片的枫南东路延伸、市府大道东延,西片的体育场路、*路等主干道路建设,改善城市新区交通条件。三是拓展供水和污水管网。供水方面,要加快建设*供水二期椒南配套设施和椒北引水工程(日供水2.5万吨)净水厂建设,实施永宁水厂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加源头供应。同时,做好滨海工业城一期区块供水管网建设,为园区开发创造良好条件。污水处理方面,要完成污水处理一期工程验收,争取启动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二期新处理厂和日制水5万吨中水厂建设,使污水处理范围向南覆盖,规范在线监测管理。抓紧研究探索污泥处理新途径,力争朝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目标,减少二次污染。

2、拓展管理框架。顺应城市规模的扩大,打破城乡二元管理结构,增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调配能力。抓紧做好街道镇级水厂兼并的政策调研,尽快实现城乡统一供水,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行业主管职能,加强对城郊办事处在公用事业管理的业务指导,理顺体制,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朝城乡一体化管理迈进。

(三)破解三大难题

1、破解城区交通紧张的问题。从完善设施和加强管理两方面入手,努力加以破解。做好现有道路框架的“连”、“拓”、“改”、“整”,即建设白云山路,做好岩屿路拓宽前期准备,开辟*城区与*经济开发区联系的新通道。改造调整解放南路绿化带、铺设中山西路沥青路面,提高道路等级标准。实施枫山西路建设,缓解解放路和建设路交通压力。加强道路整修,提高完好率。要加强对城市新区、新的大型建筑和住宅小区停车设施规划设计的管理,继续开展停车位增设工作,逐步缓解停车困难。

2、破解城区“黑水”问题。污水处理厂建成和城区污水截流工程实施后,城区污水处理率有了较大提高,但城区水环境改善效果并不明显。要加大投入,组织精干力量,尽快查找根源。要继续扩大污水截流范围,实施物流园区到三山医化园区1.6公里一级管网建设,开展江城路、陵园路、南门河三级管网建设,解决上述区域的污水排放问题。

3、破解城市拆迁征地困难问题。一是要创新拆迁安置模式。顺应国家拆迁政策调整,逐步改变传统的原拆原建模式,尝试利用现有存量土地等资源,实行先建后拆,易地安置的新模式。二是要引导市民观念的转变。加大拆迁基准价调整力度,改变实物补偿与货币补偿差距过大的弊端,逐步引导向货币补偿为主转变。三是要加快拆迁区块的回建。会同各拆迁指挥部,加快解放南路改造一、二期建设,完成*宾馆南面区块回建。四是要加强政策调研。通过“抓平衡、促稳定”,抓紧完善农村拆迁政策,缩小各工业区块拆迁补偿的差距,减少拆迁阻力。

(四)突出四个重点

1、以创建工作为重点,美化城市环境。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向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迈进,深挖潜力,扩大绿地面积。实施“乔木进城”工程,明年要引进乔木1.8万株,继续推进小区补绿和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创建工作,完成城区山体规划编制工作和东山盆景园建设,启动建设白云阁。同时,要积极做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各项创建工作,努力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和知名度。

2、以完善运行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面接收5座街道办事处垃圾中转站,完成章安街道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快村级垃圾收集点建设,组建农村环卫清扫队伍,配合区政府制订出台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按照无害化标准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尽快恢复垃圾焚烧,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以环卫停车场搬迁为契机,抓好环卫工人之家建设。

3、以安居工程建设为重点,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在建的23.6万平方米百姓家园经济适用房建设。实现工程主体竣工,制订并落实房屋销售分配方案并付诸实施。二是全面实施廉租房保障制度。采取实物分配与房租补贴相结合,全面解决最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三是实施货币分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逐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

4、以安全生产工作为重点,促进建设环境的和谐稳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是健全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保证的体制。继续抓好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分级管理,推进安标化工地建设,向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拓展。实行差异化管理,重点监控。抓好规模以上工地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指纹考核管理。抓好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监控,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突出抓好公用事业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对城区各公园、广场的全面排查,加大关键设施的改造力度。儿童乐园要加强对游乐设施和山体的管理,确保游客安全。实施银河商城消防设施改造,努力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好三类人员任职资格和施工现场五大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强化质量安全规范学习培训,提高建设、监理、施工的综合管理水平。开展农村泥工匠培训,实现农房平安建设。

(五)做好五大工作

1、提升房地产业抗风险能力

(1)把握宏观形势。即要紧紧把握国家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将面临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这一趋势。为此,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紧密结合我区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灵活支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2)突出两大重点。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以加快适应市场,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创建更佳优质的人居环境。一是以康居工程(健康小区)为抓手,重点实施城市港湾和汇景名苑(原*二中区块)两个市级康居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住宅建设品质。二是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的牵头协调,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小区物业管理前期招投标,加大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服务品质。

(3)加强房政管理。要不断创新房管工作新思路,加快实施以图管房,加强中介市场培育发展,规范房产中介行为,完善公房租赁制度,做好发证等服务工作。探索危旧公房改造的多种方法。

2、提升建筑业整体竞争力

以结构调整和信用建设为重点,努力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后房地产市场新变化给建筑业带来的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信用体系的完善,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区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

(1)优化产业结构。首先行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努力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主体、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管理层与劳务层相分离的行业组织结构。其次是企业经营结构的优化,推进多元经营,实现由单纯施工为主向工程总承包、施工管理和资本经营为主转变,以建筑业为主业,拓展房地产、建材等延伸产业,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2)拓展市场空间。加快我区建筑业发展扶持政策的调研,争取政府出台扶持建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市场的规范入手,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有序的竞争平台。要加强对本地市场的监管,完善建筑市场信用档案,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担保制度,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要大力开拓区外市场,借鉴温岭等周边县市的成功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向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3)转变增长方式。以推广节能建筑为契机,加快技术创新,加大人才和技术引进力度,努力实现行业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加强人员教育,重点抓好项目经理向建造师过渡的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素质。

(4)做好清欠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防止形成新的欠款。抓好企业欠薪保障金的归集,加强监管,保证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3、提升对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

(1)加强广告亮化管理,提升城区美观度。组织编制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严格技术规范设置。重视开展对城区主要街道标志性建筑物和城市节点的亮化设计,加强亮化日常检修,确保正常启亮和安全运行。

(2)加强市容规范管理,提高市容管理标准。一是严格重点,规范主次街。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努力在“疏导”上下功夫。二是攻克难点,深化管理。依据示范街标准,着重开展空调室外机、城市“牛皮癣”、机动车停放整治。三是解决热点,延伸管理,加强对办事处城管中队的指导和考核,提高管理能力。

(3)加强规划建工监察,规范基本建设程序。立足于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增强执法有效性。强化跟踪管理,创新村民点建设新模式。加强日常巡查,确保新建小区规范。继续开展违法建设整治行动,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

(4)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向城市管理要形象。完善城市管理纵向三级指导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办事处、村(居)的作用,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管理,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

(5)加强城市综合档案资料的归集。一是着眼于城市整体,加强市政设施的排查、摸清家底,加快综合信息档案库的筹建,为今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创造良好条件。二是着力解决排水问题,要加强方案论证,制订横河新村排水应急方案,继续抓好排水管道疏通,实施江滨公园排水阀改造,提高城市排洪能力。

4、提升公用事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以理顺体制、提高效率、增强活力为目的,坚持“确保稳定、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针,在前几年建筑业、房地产业成功改制的基础,探索将改革引向市政公用事业。

(1)做好建筑业、房地产业改革扫尾。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建筑设计院的承包,同时要组织实施原三大国有房地产业企业下属的物业企业改制,将其推向市场。

(2)加强*市政工程处、*建设园林公司两家企业的管理,逐步使企业经营步入正轨,并着手改制工作。

(3)尝试将市政、绿化日常养护,环卫清扫保洁推向市场。要加强体制调研,建立并完善适应我区实际的管理新模式。

5、提升建设队伍战斗力

(1)优化队伍结构。首先是更新知识结构,抓好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更新城市建设理念,增强新的宏观政策形势下组织城市建设的能力。其次优化人员结构,加大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为城市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增强队伍活力。

(2)狠抓廉政建设。高度重视近阶段廉政建设出现的新情况,从制度建设、思想教育两方面着手,完善行政制约机制,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完善小额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发挥系统会计核算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4

关键词:创新企业物流供应链体制改革珠海水务

1.成立物流中心的构想与思路

城市供水企业改革已多年,如何改革,是一个重要课题,许多水司都在这个方面取得了策略各异的成功经验,珠海水司如何从内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外部竞争力,保障安全供水,促进珠海经济腾飞,通过调研,集思广益,结合实际,以内部涉水材料的供应为切入点,将被称为“21世纪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模式引入供水内部的供应链管理,2002年8月拟定成立物流中心,同年9月物流中心开始运作,进行探索,加大供应链中物料采购、配送环节的改革力度,以推动整体改革进程。在当时的水行业内设物流中心属第一家,在珠海国企中也是领先的构想。

2.具体做法

2.1力求公正公平公开选拔物流中心主任、副主任,双向选择其他人员。

2.1.1公司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现任管理岗位的人员自愿报名,通过工作经验、工作年限等的资格审查后,委托珠海市高级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组织考聘,程序为:笔试,公开演讲物流中心建设与设想等主题,遴选出前8名,由集团经理室成员组成评委团面试、群众评议、组织考查、聘任产生物流中心正副主任。

2.1.2双向选择其他员工,从辅业三产单位中自愿报名,由人资部和物流中心主任考查面试选用。定岗编制22人。

2.2制定物流中心目标、构建全新的物流中心。

2.2.1目标

2.2.1.1实现供应链下的零库存管理、零距离服务、零营运资本为管理目标,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减少总部资金压力,提高综合盈利能力及效率。

2.2.1.2完成供应链下的JIT采购、JIT配送、JIT反应(JAST IN TIME),集中采购、统一仓储、统一配送,良性循环。

2.2.1.3通过开放型两流两库一网支持系统(单据流、信息流;客户资源库、物料价格资源库;总部局域网),构筑信息化平台,瞬时化需求单据录入,计算机全过程管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

2.2.1.4不断完善对内服务,提高效率和效益,进而拓展对外服务领域,真正成为我司第三利润源泉。

2.2.2职能定位

为公司供水生产所需设备材料等物料的采购、仓储、配送和回收利用、报废处理等,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主任(副主任)室下内设机构有:财会室、计划信息室、采购组、行政室、仓储组、配送组6个室组。

2.2.3物流理念的强化

引入全新的物流理念,并根植于企业执行领域,提升、强化物流意识。一方面派员参加清华大学物流专题讲座,分三批次培训企业物流师,并安排物流管理人员到青岛海尔总部现场调研、培训学习,让物流中心管理层充分了解物流知识和物流基本原理、物流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中心本身服务的优化,成本降低,以效果和事实获得认同和支持,从而理顺各种关系,为物流中心的运作创造和谐顺畅的工作环境。

2.3建立健全物流工作程序及管理流程制度,建设物流服务体系。

2.3.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系列制度,《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物流中心管理规则》、《物流中心岗位职责》、《物流中心业务学习制度》、《物流中心行政准则》、《物流中心工作人员守则》等,并抓好规范化、制度化的落实,同时不断更新和完善制度。

2.3.2统一物流工作程序和流程并不断优化。创建以物流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料《采购审批流程》、《采购流程》、《合同签订流程》、《合同款支付流程》、《物料配送流程》、《废旧物料报废程序流程》等,确保按现代物流理念启动运作。2005年为支持流程效率,开始运行物流信息化系统,虽然遇到不少困难,该系统仍发挥作用。

2.3.3配合制度流程的执行及配套物流工作程序的操作,规范供水材料物料名称、统一印制《物流中心采购申领单》、《物流中心付款申请单》、《物流中心出库单》、《物流中心入库验收单》等,同时采用条码给定每一物料唯一编码,规范操作、方便使用、完善服务。

2.3.4建立物流监督员制度,内部座谈会制度,收集物料使用单位意见。组织供应商讨论会,收集来自生产销售商的动态。落实廉政措施,多角度实施有效监督。

2.3.5建立专家评审委员会,从专业技术角度保障、控制技术及质量。

2.3.6成立采购合同审批小组,由审计、财务、法务、纪检部门成员构成,防范经营风险。

2.3.7建立用户意见收集反馈制度,快捷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承诺效率。按服务对象要求实现统一配送,24小时值班,申领单在12:00之前收到,16:00配送完毕,之后的收单,在第二天上午12:00前完成配送。紧急抢修,在接到需求信息4小时内送达市内任何地点(不含与大陆隔离的海岛)。

2.4以重点供水工程为突破口,打好设备材料供应攻坚战,快速锻炼物流队伍。

珠海市府将斗门镇村改水、抄表到户作为民心工程,我司从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狠抓落实,为配合工程进度,物流中心22名员工不畏辛苦、不计加班时间,送货准时,并协助现场卸货,仅用45天时间,完成公开招标、采购、配送任务。体现了物流中心的团队精神,更展现了务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首战告捷。

2.5完成市场重点调查,收集大量信息,为物流供应链形成,保障供水建设服务。

2.5.1开拓视野,安排相关管理、技术人员、专家到珠江三角洲及全国主要管材、阀门、设备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和掌握供应商的第一手资料和市场动态,对建立供应商资源库、设立技术专家委员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同行、水司及大型国企运作模式进行调研,借鉴经验,取长补短。

2.5.2开展价值工程,建立费用观念,保证物料质量不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代表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2.5.3定期在内部网公布物流供应链的物料采购价格动态;定期报告主要涉水原材料市场调研后的走势跟踪专题。

3.物流中心运作的效果

3.1良好起步

物流中心2003年9月开始启动运作,截止到10月,累计完成采购额326.10万元,其中招标采购245.69万元,询价采购80.41万元。仅招标采购就节约资金30万元。接受三产改制企业移交库存物资额378万元。配送里程11790公里,配送涉水材料物资179吨。

3.2成长中的物流中心

2011年9月物流中心运作已8年,珠海供水总公司也已于2009年7月挂牌重组为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供应链覆盖延伸到改组后的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固废等各业务板块。采购金额总量71727.63万元(见下表)。

历年物流供应链采购物料统计图表

3.2.1物流中心人员2011年9月止内设机构精简为4个,主任室下设:综合部、采购组、仓储配送组。员工30人,劳务输入9人,可支配人数39人。

3.2.2硬件设备稳步投入及更新。增建物流西部仓,与原中心区物流仓统一调配、共享库存,分区配送。配送车辆10台,仓储库架及配套仓储笼、叉车设备、仓内双轨葫芦吊车完备。

3.2.3物流信息系统纳入集团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技术维护和升级管理。

3.2.4参与集团主要大型工程供应链的采购与配送任务,为推进珠海城乡水务一体化、珠海供排水一体化,跨越式发展为集供水、排水、固废处理的水务环境一体化大型综合性水务环境企业集团积极作为。

3.3.收获

3.3.1从战略高度酝酿配套改革的基础环节,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3.3.1.1珠海供水物流中心成立和运作,是时任供水总公司总经理室在战略层面上,求真务实,进行资源整合挖掘企业潜力,以提高供水企业核心竞争力,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力作。由于决策及时,高层力挺,基本框架构思设计的合理性,运作8年能发挥积极作用。

3.3.1.2从战略高度酝酿配套改革的基础环节,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内部供应链管理创新模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 2009年珠海大部制改革,同年7月按照珠海市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业务整合部署,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成为水务环境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水务环境企业集团,实现供水、排水及污水净化、固废垃圾处理业务等市政业务的企业化管理,特许经营。物流中心为重组后的珠海水务集团内设机构的框架定位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思路,无疑供水物流中心在整合后的排水、固废业务领域快速顺接了其内部供应链的延伸与覆盖。

更值得欣慰的是现代供应链理念的形成,为集团战略规划的产业链定位奠定了实践基础。

3.3.1.3从经济角度考量,物流中心8年物流供应链环节的采购金额达7亿多元,仅节约采购成本约8500万元,运输配送成本的节约也优势明显。

3.3.1.4集中采购、集中管理、集中配送,对供水企业内部和客户形成了从供应商到消费的完整供应链系统,包括:需求计划、订单处理、物料采购、存货计划、分销配送、仓库管理、内部客户服务、信息管理和共享等,在供水企业内部合理循环流动,集散能力强。

4.结束语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5

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辖一区两市八县。总人口540万人。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全省的1/4全国的1/7属水资源严重贫乏地区。历史上老百姓尝尽了缺水、喝高氟水、苦咸水的苦头。水始终是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制约因素。

一、加强领导,夯实任务。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又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地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作为制约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来解决。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在对调研之后,提出发展要“打水牌”的思路,多次专题研究的水源建设和供水建设问题,亲自向黄委、省水利厅汇报工作,争取支持。2000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氟改水项目”启动后,为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主管市长任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建设重点、完工时限、质量要求、奖罚措施,并把解决农民群众吃水问题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作为考核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考核113个市级农民增收帮扶工作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年抓住不放、年年工作力度不减。工程实施中,市政府专门听取了项目建设汇报,对建设用地、资金管理等突出问题作了研究。2002年4月,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城乡供水工作现场会,对全市城乡供水项目建设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水制约瓶颈。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4.3亿元,用于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其中中、盛市财政投入资金两亿元,利用国内外贷款1.2亿元,群众自筹8000万元。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了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我们加强对供水项目的调研,对缺水地区、群众吃水困难,逐乡逐村开展了普查,并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制定了解决的规划。在水源有保证、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集中连片供水,力求供水到户;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北部山区和南部的秦岭北麓,打井建塘,蓄、引、提相结合解决水源问题;对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的饮水工程,利用原有设施,通过技术改造,完善配套供水设施;对渭北平原地区依托已成重点水源工程供水;对氟病区,在满足水质、水量要求的基础上,寻找优质水源,铺设管网,远距离调水解决。“十五”期间,我市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重点规划了渭北平原氟病区、南、北台塬缺水区等三区40个区域集中供水工程,总体规划范围包括了临渭、韩城、华县、华阴、澄城、蒲城、大荔、合阳、富平九县市区七个县城、145个乡镇1240个行政村172万人口。

三、城乡统筹,集中供水。我们一方面下大气力抓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一方面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强化统筹城乡供水发展的观念,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观念,改变传统水利中重农村供水、轻城镇供水的做法,在供水项目的立项、建设中,逐步向城镇倾斜。我市渭北平原区属高氟水、苦咸水区,内府滩、卤泊滩、盐池洼周边以及中部低洼易涝区水质更差,属于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地区。我市和水文、地质部门配合,在渭北台塬富平—合阳段利用“380”优质水源,扩建、续建了蒲城袁家坡、大荔育红、合阳申都等10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新建了澄城东庄、富平页坡、合阳路井等26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彻底结束了110万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利用渭河傍河开采,开发地下水源,建成渭北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30多万人的吃水问题。依托水库水源,建设了华阴孟塬、韩城大池埝等供水工程,解决了15万人的吃水问题。全市区域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140万,覆盖城镇人口30万。目前,正在建设的涧峪水库供水工程、潼关县城供水工程等将可为城市年供水1200万吨。城乡统筹供水,提高了投资效益,和谐了城乡关系,培植了水利产业,也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

四、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一是加强建设管理。为了搞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我们从健全制度入手,制定了《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明确了部门职责、项目责任主体,规范了管理程序,全面推行了“四制”,建安工程实行了“合同制”,主要材料实行了“招投标制”,质量控制实行了“旁站监理制”,工程资金实行了“报账制”。保证了工程安全,对已完工程,盛市验收全部合格,优良率达到70%以上。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制定了《人饮国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报帐实施细则》。工程资金全面实行“报账制”,变资金管理事后检查为事前审查、事中监管。工程开工前,预拨30%,拨款时坚持“三有”,即有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文件、有审批权限的设计批复、有县(市、区)项目建设单位的资金申请;工程建设期间,按工程进度报帐拨款,主要把好工程进度真实性、合同规范性、票据合法性三个环节。审核时报帐资料必须达到“六有”,即有项目建设招投标文件、有材料中标企业和价格备案、有项目建设和材料采购合同、有项目建设法人和监理签字工程进度表、有材料购置清单、有正式发票。并经县计划、卫生、财政等部门审核后到市水务局报帐;验收结算阶段做好五个核查,核查验收资料是否完整齐全、核查预决算资金有无大的变化、核查设计和报帐材料是否一致、核查实物工程量完成情况、核查资金使用情况。通过“报帐制”的实施,达到了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保证了资金安全,保证了干部安全。三是加强水价管理。对建成的较大供水工程,由县水务、物价部门共同核定水价,社会公示,群众监督。以村为单位的小型供水工程,按照政府指导水价,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协商自定水价。积极促进水价改革,实现以水养水。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6

一、陕县产业集聚区简介

陕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08年12月,是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是全省重要的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基地。规划占地面积9.88平方公里。

二、工业生产组团发展现状

1.在基础设施方面

今年共安排水、电、路、污水处理等10大项工程,前半年已完成投资2.53亿元。龙脖供水、泰和路,鸿腾路等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清源路,宽坪路等工程强力推进。至目前,区内基本形成“三纵四横”总长35公里的路网框架,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体系,物流服务业等配套功能初步形成规模,产业集群发展效果初步呈现,产城融合的态势已经形成。

2.在项目建设方面

今年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前半年已完成投资13.5亿元。中达化工、泰和化工等5个续建项目按工期计划加快推进,预计年底前均能建成试产。其他5个新建项目也进展顺利。将形成煤一盐一电一化(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特色化学品)一体化产业格局。

3.在经济运行方面

目前,工业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亿元,完成税收1.2亿元,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4.在平台建设方面

认真落实“百亿城乡建设筹资计划”项目资金,积极准备前期申贷手续,多次到省财政厅、农发行对接。前半年申贷资金1.5亿元已获批。省级配套资金完成拨付1429万元。正在积极筹备报账手续,年底将完成报账3亿元,有效解决了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5.在规划调整方面

按照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市“四大一高”发展战略要求和三门峡市城市规划调整需要,陕县产业集聚区,在原工业生产区规划范围东、南增加9.5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日前,省集聚区建设联席办公会议已研究批复,正在迸行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与现行行政区划格局之间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2职责界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3机构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2.引资融资较为困难

一方面是因为引资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因为各地引资竞争激烈。目前的引资方式主要还是以商带商。

3.集聚区发展有待加速

产业集聚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规模较小,建成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不足20%,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4.高新技术产业缺少

5.环境仍需优化

四、对策

1.健全体制,保障机制。加快建立高效的产业集聚区管理机制

2.财政支持,健全融资机构

2.1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层面投融资机制建设力度

2.2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外面投融资机构建设

2.3政府可对经营效益好、获得金融贷款多、外资吸引力强、财政投入放大效应突出的企业,在安排资金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给予重点倾斜,以鼓励产业集聚区加大投融资业发展。

3.政策扶持,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劳动力是加快集聚区建设进程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重视产业集聚区劳动力的培训。(1)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集聚区企业发展结合起来。(2)要将下岗职工的培训与集聚区劳动力培训结合起来。(3)要鼓励和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及党校为集聚区企业开展定向培训和职工定期培训。

4.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4.1加快供电、供水、供气、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4.2成立中小企业园区,加快园区内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降低中小企业的入园门槛和创业投资成本,吸纳中小企业快速向园区集聚。

4.3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完善学校、医院、住宅、服务网点等设施建设,逐步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