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文1

一、“知识链接”的基本特点

1.激发学习兴趣

除少许文学作品外,很大部分的“知识链接”是专门介绍学习方法的,却努力避免抽象的条分缕析。它往往借助生动的小故事、浅显的言语和精彩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内化知识,掌握方法。如“说话要有中心”讲了“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撇开郑国的生死存亡不谈,而紧紧围绕灭掉郑国对秦国的利弊来分析,从而打动秦王,使其退兵,这就是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既感受了烛之武的聪明才智,又明白了说话有的放矢、直刺要害的重要性。

2.紧密结合文本

“知识链接”放在相应的课文之后,自然就发挥了文本解读的支持作用。它通过作者、主题、内容等方面的意义勾连,使学生在遇到“瓶颈”时,能借助这个台阶,作纵向横向的拓展,加深理解。这在七年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刚进入初中,尚未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遇到比较陌生、抽象的学习内容,倘若给予相应知识支持,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之于汪国真的《旅程》、《人生寓言》之于原野的《人生》、《化石吟》之于三张化石图片,《看云识天气》之于“云的解说”,就能缓解他们学习上的无所适从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茫然,提高学习效率。

3.完善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涉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但都无法通过相关的模块加以落实,即使“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等“阅读”要求,也难以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知识链接”则使《课程标准》有了物化的保障。如七年级下“朗读的好处”“要读出感情来”“朗读要注意重音”“学习快读”四个“知识链接”,明确了朗读的作用,分解了朗读的要求。又如“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侧重于任务驱动的话,八年级“测一测你的听力”“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说话要有中心”“说话要连贯”“说话要简洁”“说话要讲究方式”“说话要看对象”等一系列“知识链接”就侧重于“口语交际”的方法指导。

二、“知识链接”的有效运用

1.随文而教,彰显“知识链接”的价值

“知识链接”的一个重要意图,是分解学习难点,降低学习难度,并有机渗入对应的文本阅读。

首先,融入文本阅读。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将“知识链接”作为文本阅读的有机组成,融入课堂教学。当然,融入只是手段,激活思维才是最终目的。从融入指向看,找准融入的节点,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主题,迁移方法,提升能力。从融入时机看,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智慧,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如“新课导入”时,以之明确阅读方向;“文本解读”时,作为知识背景,让学生灵活类推,准确剖析文本;“迁移巩固”时,搭建拓展的平台,让学生演绎才情,学会学习;甚至以此作为新的知识窗口,透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增强后续学习的动力。

其次,依托文本训练。对操作性强的“知识链接”,则立足于文本阅读,结合具体的言语环境,探寻规律,领悟方法。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情感朗读的范本。如把《要读出感情来》放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后面,可谓珠联璧合。它告诉我们,只有“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语句的意蕴”,“把握朗读的技巧,例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停顿等等”,才能使“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触摸文中先抑后扬的起伏、由缓而急的节奏、由悲愤而昂扬的情感波澜,进而“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适当加工,完善“知识链接”的作用

“知识链接”篇幅短小,内容单一。作为专项知识点,融入文本进行训练时难免会捉襟见肘,就有必要对“知识链接”二次加工,凸显知识本身的框架体系和操作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运用。所谓二次加工,就是教师从学生现状和潜能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或者重组,以期教师“教”的内容不断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活化的“学”的内容,使“教”与“学”不断发生变革和创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以满足自身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教师巧妙加工。写作教学本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教材缺乏完整的指导体系,教师只好利用自身积累起来的经验、学识和才情,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而关于写作的“知识链接”提供了有力的可行性支撑。教师可以艺术凸显“知识链接”中的合理元素,或有效补充“知识链接”中尚不够具体的内容,突出其教学价值。“知识链接”告诉我们,初中写作训练有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它们基于模仿,又不局限于模仿,而是从模仿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

《学习续写》提供的训练思路是:“熟读原文,做到故事情节烂熟于胸,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并使“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物性格发生变化,也要合情合理”。而这必须与文本相合相契,才能提高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不妨作如下处理:一是把这个“知识链接”移到21课《桃花源记》之后,布置《再入桃花源》的续写,使写作训练、“知识链接”与文本之间有更多的相关性、延展性。二是提供续写方法:确定续写主题;找准切入点;运用“巧合”“转折”等手段,安排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细节;不要简单重复。这样的未雨绸缪,使学生的续写更有方向感,更具操作性。

其次,学生自主加工。课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育经验,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不断共同生长、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考虑“教”的策略,更要考虑“学”的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二次加工“知识链接”,自主梳理知识,把思维层面由“识记”提高到“理解”和“运用”。

语文教学历来主张“听、说、读、写”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更强调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要求之一是“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怎样才算连贯?怎样才能连贯?仅靠教师的单向灌输而不予以践行,学生是很难掌握的。《说话要连贯》这一“知识链接”本是一个情节色彩比较浓的场面再现,口语交际方法没有直接点明,而是隐藏其中。但是,笔者并不直接言说,而是分三步引导。第一步,让学生揣摩三次表达的侧重点:第一位阐述“我的家乡”的特点;第二位揭示其言语的不连贯;第三位提出修改建议(三者之间体现了从问题提出到行为跟进的递进)。第二步,让学生提炼语言连贯的方法:根据“鱼米之乡”这一表意中心,合理安排语序,做到前后一致。第三步,鼓励学生补充连贯语意的其他方法。学生兴趣高涨,利用平时积累的学习经验,加上自主研究、合作讨论,得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总之,利用“知识链接”,有机结合文本阅读、写作训练、综合实践等,由点到面,由理念到行为,由外在的相机诱导到内在的主动建构,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链接”中的方法,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海盐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文2

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是当前法学专业的学生热议的话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的影响,课题组于2012年年底对我校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影响的认知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我校法学专业学生对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影响的认知情况,以便为我校的法学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调查对象

自2002年我国实行国家司法资格考试以来,有关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关系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本课题组主要着眼于2008年国家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参考这一重大变革,探索其对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对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影响的认知,课题组成员对我校法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对象如下:大二、大三、大四共计371人,发放调查问卷162份(法学民13-1班,46人,发放调查问卷27份;法学民14-1班,54人,发放调查问卷22份;法学民15-1、2班,80人,发放调查问卷17份;法学13-2、3班,63人,发放调查问卷37份;法学14-2、3班,60人,发放调查问卷32份;法学15-3、4班,68人,发放调查问卷27份),收回调查问卷162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占总人数的43.67%,其中民族学生180人,发放调查问卷66份,占人数的36.67%,汉族学生191人,本文由收集整理发放调查问卷96份,占人数的50.26%,应该来说面还是比较广的,基本能够反映同学们的心声。

二、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调查具体情况

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部分调查问卷总涉及13个问题,其调查具体情况汇总如下:(1)当问到你是否知道从2008年起大三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时,有134人选择知道,占82.72%,28人选择不知道;(2)当问到你是否已或准备参加参加司法考试时,有116人选择是,占71.6%,46人选择否;(3)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通过率的高低是否证明大学法学教育质量的高低时,有67人选择是,占41.36%,95人否;(4)当问到你认为通过司法考试与否,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时,有136人选择影响很大,占83.96%,26人选择影响较小;(5)当问到在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8人选择坚定的法律信仰,占4.94%,124人选择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占76.54%,30人选择通过社会实践所获得知识;(6)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的复习与考研等复习冲突吗时,有65人选择冲突,占40.12%,97人选择不冲突;(7)当问到你觉得复习多长时间最合适时,有21人选择三个月,占12.96%,78人选择六个月,占48.15%,63人选择一年;(8)当问到你觉得在司考复习中有报辅导班(或司法考试培训)的所以必须考,以及选拔真正的法律人才需要吗时,有129人选择需要,占79.93%,33人选择不需要;(9)当问到你是否认为专业课老师应当研究司法考试趋势并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指导时,有141人选择是,占87.04%,21人选择否;(10)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对日常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时,有128人选择教学内容的应试性加强,占79.01%,63人选择法科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一切为了司法考试,占38.89%,96人选择教学过分重视具体知识点,而忽视了法律精神的灌输,占59.26%,119人选择形成与教学内容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培养全面的法律人才,占73.46%;(11)当问到你认为法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应否考虑司法考试因素时,有146人选择应考虑,占90.12%,16人选择不应考虑;(12)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导向是什么时,有123人选择注重法律规范的实际应用,占75.93%,39人选择注重法学理论的抽象思考;(13)当问到你认为参加司法考试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什么时,有65人选择就业的敲门砖,所以必须考,占40.12%,38人选择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占23.46%,1人选择别人考我也考,56人选择选拔真正的法律人才,占34.57%。

三、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分析

从上述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调查具体情况来看,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司法考试通过率的高低能证明大学法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司法考试,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影响很大,这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非常现实,再加上部分专家、培训机构的炒作,使得相当部分的人都以是否通过司法考试来衡量法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校的好坏。

第二,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准备司法考试过程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最重要,这是正确的认识,因为无论什么考试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都是不行的,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第三,大部分学生认为复习时间以六个月左右最合适,考过司法考试的考生认为,时间少了,觉得时间明显不够,太长了又觉得时间拖得太长,容易感到十分疲惫。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D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63-02

相信无论是研读心理学或是教育学的人对于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这个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瑞士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以研究儿童智力发展,并且建构出一套有关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而闻名,曾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罗伊德之外的另一位巨人。另一方面,他的理论对于西方教育的改革起了深远重大的启示作用。因此,无论是对于心理学或是教育学,皮亚杰都是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皮亚杰认知(智力)发展理论作简单介绍,并且针对其理论对于学前教育启示作以评述。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认为智慧是一个生物体本身在现存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最适合于其生存条件的行为,人的智力是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由于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因而智力也必然在变化着,儿童的智力也正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伴随着生物性状的发展与成熟及自身经验的增长,在适应中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皮亚杰认为认知是有结构基础的,而图式就是他用来描述认知结构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即凡是行动可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图式。而同化与顺应是用于解释儿童图式的发展或智力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也可以说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

二、皮亚杰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皮亚杰关于智力的发展理论,经过世界范围的长期、严格的检验,得到了肯定的评价,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应用皮亚杰理论指导儿童教育与养育,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我国,皮亚杰的理论已受到重视,在全面介绍皮亚杰理论的同时,我国心理学家、教育家们也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了研究、检验及将其应用于学前教育中。

(一)强调适时教育

在儿童的智力培养中,应特别强调适时教育的原则。在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概念的时期,因此在儿童教养问题上,父母亲就应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概念。通常在儿童的物体永久性的形成中,母亲永久性(或是最亲近的人)的形成较早,因而母亲要注意,在这段时期需较多地与婴儿在一起。与此有关的是育儿专家常常告诫父母,在此阶段不宜频繁地更换保姆。另外父母亲经常和婴儿进行例如远近摇摆拨浪鼓,“躲猫猫”及找物体的游戏,亦是非常有益的。事实上这一阶段的婴儿对这种失而复现的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谈到超阶段教育,曾有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为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设计了一整套超前教育计划并精心实施。孩子果然不负父望,在很小的年龄考上了著名大学,但却同时患了精神分裂症,病愈后做了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在我国,父母教1岁半的孩子认字,2-3岁的孩子学外语,4-5岁的孩子反复熟背唐诗几百首的现象并非罕见,而其最后的效果却是可想而知的,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字诗的含义,强记之后必是迅速地遗忘。同时由于父母亲的强迫,形成孩子的反感,以至泯灭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学习兴趣。天才来自勤奋,但勤奋也是适合阶段的有目的努力。众多培养出“天才”的成功父母的经验在于激发兴趣,通过逐步的适时而有效的教育,使孩子的潜能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过也应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成为音乐家、美术家或科学家的天赋,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教养应以全面发展为宜,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发展爱好的多样性,从中发现儿童的潜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培养,专业训练不宜过早。

当前儿童智力培育方面的另一种错误倾向是父母受时下一些经济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早赚钱好”。对婴幼儿的智力培养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不让子女受到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因而使孩子的智力反复错过发展的好时机,即在婴幼儿智力发育的适当时候未予适时教育。这种现象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此外,部分父母对婴儿的教育不注重全面发展,在某些方面对儿童要求严格,例如:练字、学琴、背唐诗。而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生活方面,却对孩子过于保护,过度限制或是包办代替。这事实上也是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估计不足,未能适时而教的一种表现。因为对儿童来说,智力发展除了接受文化教育,语言训练之外,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亦是智力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全面应用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智力发展影响因素(成熟、经验、社会因素、平衡化因素)对学前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主要介绍两个:平衡化因素,经验。

1.平衡化因素

谈到平衡化因素,前面关于适时教育的原则即已体现。儿童必须具有同化某一信息的结构,才可能在反复同化(量变)的基础上,当遇到新刺激时出现顺应(质变)。平衡化则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矛盾的解决状态。3岁儿童通过训练,可以背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诗句,然而他缺乏对这一诗句理解的能力,没有同化这一诗句的结构,故就根本不会有顺应,平衡化无从谈起,智力不可能因此获得提高,迅速遗忘是无可避免的。

而当儿童已具备某一同化性的结构,反复地训练就很有必要。因为量变产生质变必须要使量形成一定的积累。一个处于前运算阶段4岁半的女孩,常由父母带去附近的公园,由家至公园要途经自由市场(A),百货公司(B),工地(C),汽车站(D),最后到达公园。父母领着孩子反复去过几次公园,途中经常提醒她所经A、B、C、D的地名及特征,很快孩子就能分别说出A、B、C、D的地名,并能领着父母上公园了。但她却不能从公园回家,在让她说出从公园到家所经的地名,她不能说出D、C、B、A而仍说A、B、C、D(可逆性缺乏)。在以后的从公园回家的途中,父母亲又有意识地给予指点,说出D、C、B、A。很快女孩学会了从公园回家,并说出D、C、B、A及从家去公园与从公园回家一样远(守恒性),这是一种可逆性训练和守恒性训练。在这个训练中,体现了两次同化与顺应过程,智力也因为训练获得两次提高。首先由家去公园,4岁半的儿童在动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已使她具有完成和从事这项训练的能力,但她过去没尝试过,这是新刺激。在父母的带领和有意识地提醒下,女孩先是从家到公园,后是由公园到家,说出A、B、C、D及D、C、B、A,并最后发现从家到公园与公园到家是一样远近。这是运用皮亚杰理论指导教育的一个例证。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质性研究方法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名词透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质性研究方法随着心理学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在质性研究中散发着人文关怀的光辉,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使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人文关怀是教育对象的主观需要

“90后”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思维活跃,追求独立,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平等参与意识渗入“90后”的心灵深处。充分了解和研究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引导是必要的。

二、质性研究方法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质性研究方法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自身存在,是活生生的常人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它超越了传统的定性研究的局限性,散发着人文关怀的气息。

第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3]质性研究常常以研究对象为中心来展开,这是调查研究过程中价值观的重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可以是互动、共创和分享的过程,教育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评判者,教育对象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认识客体,二者应构成和谐、宽容和极具亲和力的研究氛围。

第二,访谈过程中的倾听也体现出人文关怀。“受访者通常有自己的理由和需求,他们只有在自己内心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后,才会愿意就访谈者认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交谈。因此,访谈者要耐心的倾听,不仅要注意受访者所说的具体话语,而且要思考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动机、愿望和需求。”[4]这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说教为主的方式截然不同,其中隐含着价值观的重大转变,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应当借鉴的方法。

第三,质的研究对伦理道德问题非常关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指出在访谈过程中应注意自愿和隐蔽原则、尊重个人隐私与保密原则、公正合理原则和公平回报原则。研究者需要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研究者需要公正地对待被研究者和研究的结果,恰当地处理敏感性资料。此外,质的研究主张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地回报对方所给予的帮助。

三、质性研究方法中的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从权威性向平民化过度

质性研究过程中的“平民性”原则也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要权威化,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法要去权威化。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平等原则,体现双主体原则。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者要淡化自己在知识、阅历上的优越感,教育对象同样有说话的权利,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倾听对方意见的义务。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这也对受教育者的自觉提出了要求。

(二)深入教育对象生活环境探究深层次原因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探究,要求教育者深入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在教育者面前展现出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最真实的思想状况,有助于教育者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所在。两者在深入交流和探讨中不断调整,进而形成正确的、成熟的观点。只有通过这种交流互动,才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三)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隐性教育有显性教育不可比拟的优点:隐性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存在“自身免疫效应”:当与人自身原有的思想体系相异的外界思想进入时,原有思想会形成“保护层”以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这种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与它受到的抵触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当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抵触也会越强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就必须从显性教育为主向显隐结合教育转变,营造一种“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到有人在教育他”[5]的润物无声的意境,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陈向明.质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2.

[3] 陈向明.质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6.

[4] 陈向明.质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

[5] 孙昌勇.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36):70.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法制教育;渗透;初中政治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初中阶段的政治教育对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态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要把法制教育贯穿于政治课堂中,在培养学生对国家政治态度的正确认识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达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目标。

一、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为重,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标,忽略了在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法制教育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教科书中的重点知识,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对法制教育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学习兴趣缺乏,最终使法制教育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教师自身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初中的政治教师自身就缺乏法律意识,对必要的法律知识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日常的政治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足,很难在政治教学中合理而巧妙地渗透法制教育,这也是影响初中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1]。

(三)复杂的社会思想对法制教育的影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当前各种社会思想错综复杂,而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混乱的社会思想很容易对学生的“三观”产生影响,对学生辨别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新型课堂的主导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此外,学校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政治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安排教师参加法律知识的相关培训活动,还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到学校举办法律讲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法律的机会。另外,政治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重法律知识的积累,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使自己对法律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且对其充分理解,做到在政治课堂上能够灵活地渗透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法制教育的水平,同时也提高课堂效率。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的现代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政治教学中也逐步引入了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法律知识和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对法律法规进行理解。例如,在给学生传授宪法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宪法的创立过程专题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宪法的神圣地位,加深学生对宪法的起源、地位、特性、作用及法律效力等法律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2]。在用多媒体展示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后,从典型的案例着手,带领学生对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维非常活跃,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树立,分辨能力还不高,很难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予以抵制。初中阶段的政治教育对青少年“三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要遵循法律源于生活的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将法制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关注生活,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加深学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认知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结语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既可以让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不做逾越法律的事,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初中政治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作者:郭美林 单位:乌兰察布市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岑光庆.初中政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0):18.

对法制教育的认识范文6

柯尔伯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人物。柯尔伯格在大量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了道德的发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以及提倡注重“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内容。其理论在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道德教育的时间中产生了极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道德教育不断地发展和得到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借鉴作用和意义。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柯尔伯格等人把皮亚杰的经典对偶故事发展为两难故事法,以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讨论,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以此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与阶段。

根据对典型的“海因茨偷药”故事的回答,对儿童的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水平,具体可将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1)第一水平:前世俗水平,主要特征是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利害。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据来评价行为的好坏。(2)第二水平:世俗水平,满足社会的期望,较多地关心他人的需要。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三,人际协调取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3)第三水平:后世俗水平。这一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五,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阶段六,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阶段需要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发展过程中遵循着它的特征:“发展是向上的,按照顺序进行,没有跳跃。当然发展速度不完全一致,可能有时既属于这个阶段又属于那个阶段。有的人也可能在某年龄时停滞在某特定阶段上,但如果他继续发展,其发展路径仍是遵循这些阶段的。世俗性的道德推理如第三、四阶段,从来不会发生在前世俗阶段,即一、二阶段之前。没有一个处于第四阶段的人已经经历过第五阶段了。反之,所有第五阶段的人仍然是从第四阶段发展而来的。”①发展阶段具有向上、按序、无逆转、无跳跃的特征。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每一个阶段代表一个阶段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上一阶段为下一阶段打基础、做准备,下一阶段是上一阶段的发展和深化。

2.“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

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可知其德育方法侧重于:早期培养儿童个体的道德思维,后期培养健康的公民。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主张尊重学生主体性,重在促进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自主意识的塑造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

道德讨论法,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在实施整个道德讨论法时,教师与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对话,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道德两难问题”为背景引起认知冲突,以道德讨论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社会角色参与的条件,在问题的情境中去探索与价值问题有关的社会事实。

柯尔伯格在极力主张并钻研公正群体理论,因为在具体实施两难问题讨论法时很少有教师坚持使用它,并且取得研究者期望的效果。实践中教师面临的大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尽管从智力水平看,教师同意道德推理结构的发展是有意义的教育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与实际繁重的教学科目联系着。同时,在实施的具体环境中,可能还存在着不公正的传统常规,其影响着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具体实施,影响其公正性。同时,道德讨论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自主性、能动性,违背了其初衷。因而,柯尔伯格提出了“公正团体法”以弥补道德讨论法的不足。

公正团体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个充满民主道德气氛、成员间相互平等、共同管理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中,通过参与集体事务,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在师生共同建立的公正生活共同体中,需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参与、良好的团体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团体成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形成道德行为。这是一种试图利用团体的公正机制来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以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发展的德育方法。

3.“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他坚决反对传统的无视学生的自由意志、不顾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和自主活动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法。柯尔伯格“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柯尔伯格的观点,其认为,道德教育是否产生效果和影响,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地依照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原则,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道德原则的能力,并非遵从他人的能力做出相应地判断。二是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是向上的,按照顺序进行,没有跳跃。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按照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柯尔伯格提出的“团体公正”道德教育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到集体的具体事务中,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4.“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内容

柯尔伯格通过对隐性课程和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明确提出了运用隐形课程和学校的道德气氛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其认为,虽然我们确实认为道德教育不应该限于学校的正规课程,同时还应该通过开发隐性课程所提供的资料最有效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规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在柯尔伯格看来,其强调隐形课程具有的德育价值,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道德行为并非完全由主体的内部心理因素决定,儿童所做的道德判断,采取的道德行为受特定的具体情境制约。学生所获得的道德影响并非完全来自学校的显性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

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几点启示

在我国多年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新的社会时期,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人们思想的不断变化,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与现实的实际中存在着矛盾,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了挑战。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借鉴的意义。

1.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

柯尔伯格倡导的“公正团体法”,其体现的是一种公正、民主的原则。在人类社会中根本或者普遍的原则,它与强加于儿童的那种来自外部的规则相反,公正是社会关系中固有的关系。社会中不同的社会角色,参与相互间的关系,必须了解相互间的观点,在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一种公正、民主的氛围。在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应该体现出一种民主化的教育氛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相互之间都应该充分地体现出一种民主,彼此间自由、平等、互惠和信任,承认人们之间具有同等的、普遍的、基本的价值,互相尊重彼此,改变传统的具有高低地位区别的道德教育模式。

2.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

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道德发展的阶段划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水平,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反映来的是个体认知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趋势。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都各具特点,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应该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按照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不能盲目的进行。在新时期,随着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我国的学生道德发展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确实地把握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情况,制定出确实可行的道德教育措施。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道德发展水平不一样,心理特征也各具特征,只有抓住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向更高的道德水平发展。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多采用地是传统的灌输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道德教育者不断地依照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在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柯尔伯格为道德教育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柯尔伯格十分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在此他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公正团体法”中体现出来这一点。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平等的进行交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改变,不断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强调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分享、合作,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规范不会自动地作用于人,它必须在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的活动中,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传递。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的道德理论灌输方法,可能并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的效果,同时还会产生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实践道德理论活动中,单一的教育方式会显得教育的单调性,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倡导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丰富教育的形式,如现今我们所提倡的引导法、参与法、讨论法、咨询法等等教育方式,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将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地融合在一起,同时结合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和开展,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