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1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具体地说,微课程就是指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一个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模拟题等的一种微型教学。微课程可以理解成一堂课的一个片段。通过这个片段,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体现教师的助学能力和智慧。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在微课程讲授完毕之后,还应提供习题、练习测试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内容微、问题微、研究微,其内容直指具体问题,主题突出,一事一议,一事一课,将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化处理,使之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式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微课程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适用于正式的课上学习、非正式的课后学习或兼而有之。微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多媒体微内容,如文本、音频,等。为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微课程还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学习支持服务。微课程随着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学生反馈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现有的微课程基本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常规课程教学中应用比较少。笔者将微课程理念引入内科护理课堂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方法与微课程整合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
2微课程设计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从事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些感受:①内科护理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不像基础护理那样可以多做操作练习,也不像外科疾病护理那么直观。讲理论时学生不容易理解,若多做护理措施演练,课时又不够;②在讲解内科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时,由于许多学生没有学好病理、生理、健康评估等先修课程,往往需要花很大精力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讲解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内科护理中,在知识衔接方面很费周折;③传统的内科疾病病人护理方面的影像资料时长一般为30-45min,播放时间较好,教学效果不佳。笔者从事内科护理教学十多年,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使用案例导入法、换位教学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总有教师担心下课时内容讲不完,学生却是一头雾水的困惑。而短小精悍的微课程,正好弥补了上述教学方法的不足。笔者从2013年3月开始,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了微课程设计,通过系列微视频的使用及课后学习支持,加强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课堂教学过程为例,报告微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1设计思路慢阻肺病人护理措施中的呼吸功能锻炼,是该疾病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没有使用微课程设计前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现场演示一遍,学生当堂学一遍的方法,缺少课后练习的环节,使得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根本无法教会病人实施呼吸功能锻炼。自从在该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微课程设计理念,并制作了呼吸功能锻炼微视频及课后测试题微视频后,学生普遍掌握了呼吸功能锻炼技术,并能指导他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该微课程设计主要包含微视频制作(呼吸功能锻炼及该节测试题2个)、课堂实施、课后网上复习、学生反馈、教师同步或异步答疑五个环节。其设计如表1及表2所示。2.2课堂实施步骤步骤一: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用多媒体投影仪放映PPT课件,主要内容为慢阻肺的概念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做详细的讲解,时间安排为15min。步骤二:微课程应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呼吸功能锻炼),时间安排为8min,微视频设计表见表1。步骤三:“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分别请五位学生上台讲解慢阻肺护理措施中的一种护理措施,即心理护理、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时间安排为8min时间。步骤四:请课代表(学生)作课堂小结(重点回顾),时间安排为4min。步骤五:布置课堂作业及课堂指导答疑,时间安排为10min。步骤六:课后微课程视频(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及该节测试题共2个微视频)放入学生QQ群共享,供学生随时上网复习演练。教师同步或异步上网解疑答惑,与学生互动。2.3教学效果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视频,笔者制作的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微视频时长只有8min,较之传统的30-45min的影像资料,更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了疲乏和分神,因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其课后还可以上网进行复习巩固,结果所有学生全部掌握了呼吸功能锻炼技术。较之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微课程设计就像一剂兴奋剂,使学生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大增。该课程另外一个微视频(慢阻肺患者护理课后测试题)时长只有2min,放入学生QQ群共享中,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和测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微课程设计中教师在网上同步或异步答疑环节,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具体问题,还增进了师生友谊,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
3体会与讨论
护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护理礼仪;课程设置;教学研究
我校是一所医学类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是我校在校生最多的专业,课程的开设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护理礼仪课程是一门集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性专业课程,开设目的在于提高护士基本礼仪和专业礼仪素养,培养出既有知识技能又有人文素养的优秀护理工作者。
1 我校护理礼仪课程设置依据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前的护理理念是以护理疾病为中心,而现在的护理理念是以身心健康为中心。由于这一中心的转变,护理专业的课程理论体系、功能内容、工作任务都在发生的变化,包括活动空间都在不断延伸。在不断的护理工作实践当中我们发现结束患者的病痛或者不适,不仅仅要依靠物质手段或者说医疗的手段,还要同时运用一些非物质的手段,即精神手段。在某一程度上,精神手段的力量有可能会大于物质手段的力量。精神力量来源于很多方面,家人的鼓励,自身的毅力,自身的心情等等。在护理工作中和病人接触的较多的就是护士,护士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表情动作、着装、言谈等等都可能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护理的效果。为了响应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年)》,要在护理基础课程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礼仪和美学等等,该纲要成为我校护理礼仪课程设置和研究基础和依据。
2 护理礼仪课程教学原则
护理礼仪既是一种行为导向,也是护理工作的行为规范。规范要求护士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有艺术性的开展工作,把生硬的护理程序变得更容易被病人所接受,解决病人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身体和心理、以及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和内外在美。
详细地说,要求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中,能用既定的程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言语、动作等对护理专业的行为准则进行准确的诠释。因此,护理礼仪课程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礼仪教学之中,充分运用礼仪在道德方面的功能,规范我校护理学生的行为。指导他们从细节人手,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礼仪要求并且努力培养自身的各方面的修养。其次,要系统介绍护理礼仪与护理专业特点有着密切的练习。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将护理礼仪与护士专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出护士的内外在美相结合的整体美。再次,必须坚持知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护理礼仪不是纸上谈兵,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在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既要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又要注重现实运用的教育,使学生从观念到行动发生变化,将礼仪规范运用到日常护理工作实践中去。
3 我校护理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既定的课时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制定符合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礼仪本身的概念和文化底蕴想结合起来理解。使学生达到运用礼仪的更高境界。我校护理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礼仪的概念及内涵,以及和气概念先关的归属特征功能等;第二日常礼仪,主要是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交往礼仪、公共礼仪等等;第三方面是护士专业礼仪,即在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仪容仪表、服饰化妆、言谈举止、工作礼仪等等。
要是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法的选用非常的重要。根据护理礼仪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实践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在参照国家护理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及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专门性人才,教学组讨论研究决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法、教师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情景再现法等等。
要检验课程教学的质量,需要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了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检验教学效果,还可以给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护理礼仪是一个终身教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必须把课程评价贯穿于课程的始终,把礼仪素养的形成渗透到礼仪教育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校护理礼仪课程考核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日常行为考核,也可以成为平时成绩,即考核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还可以请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第二,理论考核,以试卷的形式考核学生解决工作中礼仪相关问题的能力;第三,实践考核,包括个人仪容仪表和应变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护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案例设计 护理技能 情景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56-02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需要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无论是针对护理学生,还是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护士,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护理基础、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等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案例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能将认知与情绪、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情景案例,在教学活动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的缩短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从护理教育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起,其有效情景案例的设计理念、实施方式及判定标准始终为诸多学者所关注。在国外由于其医疗体制的特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层次丰富,其案例设计更侧重于培养护士应具有可分析复杂临床问题、广博理论知识,并能恰当应用,预见护理措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的能力。所以在情景教学中其案例设计多以院前急救、危重病人病情观察、急危重症抢救等为主。在国内其研究的范围也主要以内、外、妇、儿、急诊、ICU等专科临床护理的教学为主,关于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训练方面的案例设计却少有报道。本文将从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案例设计出发,浅析在护理技能训练方面案例设计的几个要点。
一、明确教学内容,确定情景模拟教学案例的设计类型
在情景案例设计时,教学的要求、实验条件、设备条件、实验对象是设计考虑的因素,这也是案例设计能够按照预期执行的关键因素,案例设计的类型也可以分为导引式案例、讨论式案例、任务式案例、依托高端模拟设备的互动式案例等。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选择适合的设计类型,在设计时做到“扬长避短”。如果授课内容是在理论教学中反复强调,且学生有过临床见习基础的,对实践内容有过初步了解的,如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等操作,就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任务式模拟教学,进一步帮助护理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对于虽然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强调过,但在见习中较少见到或病例不典型的,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可以通过导引式病例或依托高端模拟设备的互动式病例等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加深印象,为以后在工作中面对真实病例发生时,能做出基本应对和处理。
二、设置情景模拟教学的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情景案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场景下护理技能操作的应用和应变,在护理技能实践案例的设计中教学目标和理论教学目标必须是一致的,实践教学中应体现理论教学的重点知识。案例设计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在设计前都应按照所规定的教学大纲先设定教学目标,再进行病理的收集和信息的采集。
三、案例设计
(一)引导案例设计部分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情景,如青霉素皮试过敏性休克病例中,病史摘要是:“男童,6岁,因肺炎球菌肺炎入院,医生欲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以病史摘要为引,主要训练学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判断处置、医生配合三个方面的能力,设计时每个情景都有医嘱,病人有相应的生命体征变化、皮肤改变、病情变化以及对话设计,使学生能够对病人在进行青霉素皮试时各个时期所会发生的改变和可能性得到充分的认识,使学生在本项护理操作中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发展程序设计部分
根据学生的操作进展情况还需要进行发展程序设计部分的开发,如学生在操作时按照操作规程,达到有效皮试计量,发展程序设计是:结局一,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全身无自觉症状。结局二,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痒感,病人感觉头晕、心慌、恶心。学生在操作时未按操作规程大于或少于有效皮试计量,发展程序设计是:结局一,病人诉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查BP80/60mmHg,P120/分,R26次/分。结局二,皮丘无改变,病人无不适,青霉素皮试(-),肌注青霉素80万U,5min后病人突感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寒颤,随即跌倒在地。体检:T35.8℃,P100次/min,律齐,R 32次/min,BP80/55mmHg,神志恍惚,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大小便失禁。发展设计程序时情景的变化必须满足病情变化的发展趋势,在设计中还可以加入拍摄的图片、录像、声音等,尽量高度模仿真实的工作场景。
四、情景模拟教学中案例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训练
在学校实验场地所进行的场景模拟训练与真正的临床病人护理相比,存在一些差异,编写案例时要尽量加入对话、场景的沟通和解释的场景。设计中,教师可以扮演病人,向护生表达病情、情感或者发出质疑,询问不同的问题,指导护生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学会沟通,养成在护理操作中与病人沟通的习惯。
(二)注重营造真实情景
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模拟情景教学与临床工作实际越接近,护生在练习中所获得的体验价值就越高。因此病例设计时要使用真实的病例与护理记录,不能凭空臆造,在模拟训练时,护理文件应该与医院的实际文件相符合。护生在模拟场景中必须会处理医嘱,遵医嘱执行治疗,操作后准确书写护理记录单,做到认真、负责、遵守职业规范;在扮演角色上也可以有所分工,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在护理操作执行中的责任。
(三)注重不同工作情景下的训练
案例设计前,教师有必要先明确教学大纲针对于某一项护理技能操作项目的教学要求,结合特定的临床情境,设置操作的不同场景中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操作与疾病治疗结果的密切关系,做到多学科的相互融合。
总之,在编制病例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将其思想、知识、学识等融入其中,因此教师若想编写出优秀的案例,必须自己参与到实际临床工作当中,在工作中收集典型病例,在工作中采集适用于情景模拟案例的图片、音频、视频。这样既提升了教师的个人工作经验,提高教师对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熟悉和再创新,也有利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由于场景模拟的疾病变化与真实的工作场景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模拟情景案例教学法并不能完全取代临床的见习和实习,它只能作为提高护生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方法,其目的是更好的引导学生适应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马伟光,梁涛,陈京立等.规范化病例编制在护理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
[2]赵鑫,王海芳,钮美娥等.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专业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1,8(2)
[3]沈玲,赵爱平,郑微艳等.应用于危重症护理实训高级模拟人临床情景案例的设计[J].护理杂志,2013,30(6)
[4]李歆,席淑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聘护士长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1,11(3)
护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4
The Design Concep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Clinical Nutrition Nursing Course
YANG Hua, HUANG Hongke, CHEN Sihan
(Le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Clinical nutrition nursing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nalysi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o "task oriented, project driven,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for ideas to the project as a carrier, to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project reform of curriculum content, to carry on the overall curriculum design and unit desig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 of curriculum projec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skilled talents and high quality.
Key words vocational nursing; Clinical Nutrition Nursing Course; project teaching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医院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使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十分热门。从根本上说,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人的发展特性,对职业教育的塑造具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发展技能,以此作为教育契机,结合当前的企业用人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培训中的护理知识、教学技能、职业素养和道德要求进行多方面的综合。
临床营养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根据具体的岗位发展特点,临床医疗护理课程更加适应当前“护理师”这个行业的发展诉求,以提升自我素养为发展标准,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增加科学性和综合性。尤其是能够通过教师的具体讲解,让学生在理论知识、教学实践上具有双重的精湛水平,不断满足当前经济发展下的各项要求。
因此,笔者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临床营养护理课程作为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构想,结合当前我国教学形势下的多项需求,进行具体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路,从而辅助于医院护理工作,最终达到“高技术”“高水平”的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
1 临床营养护理课程的制定依据
药物、营养、护理、康复锻炼是现代医学综合治疗的四大支柱。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全面的营养学知识,将营养保健、膳食治疗运用到护理工作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需要有营养学知识和技能的护理工作者开展营养保健指导和防治疾病,因此,在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中有必要开设临床营养护理课程。这也是因为,在所开设的课程中,临床营养护理课程最贴近医生、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处理医患关系、增进护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护理课程的实际授课中,这样具有实效性的基础课程是塑造一个优秀的护理人才的必经之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围绕“健康为主”的指导思想,以满足护理对象的有关营养与健康需求为宗旨,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将护理、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基础营养、公共营养、临床营养做了系统整合,授课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健康,贴近应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资料收集、健康教育等应用能力,不断深化学生做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的学识、修养,进一步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经验,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各项实践当中。
2 临床营养护理课程的发展内涵
从总体上说,临床营养护理课程是一项具备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医学课程。通过对学生所进行的职业培训,能够增进他们的专业水平,实现学生职业生涯上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具体的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上,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营养护理知识,教师要将具体的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更加贴合职业教育诉求的系统化教学。
3临床营养护理课程的项目设计走向
3.1 指导思想
为了应对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飞速发展,在职业人才的培养中,教师要结合本院制定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项目化课程实施工作,在整体的临床营养护理课程课程中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人才培育的导向,不断优化职业课程中的理论、实践等各个环节。通过分析医院各个科室中不同的护理岗位需求,将学生的职业压力充分转化为发展动力,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分成不同的阶段。例如,将职业能力分解成为护理专业基础知识、高级知识、操作能力、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掌握各项职业技能。
3.2 发展内涵
作为研究营养、膳食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础性学科,临床营养护理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对不同人群进行正确的营养评价和合理营养护理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充分发挥营养干预、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从而丰富护理工作的内涵,满足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需要,提升护理专业价值。
3.3 课程能力目标设计
(1)能对各营养素进行营养价值的评价。(2)能针对机体的营养状况提出营养护理。(3)能对居民进行平衡膳食指导。(4)能对产能营养素代谢失衡患者进行营养护理。(5)能对各种维生素缺乏症进行营养护理。(6)能对各种矿物质缺乏症进行营养护理。(7)能为不同生理时期人群进行营养护理。(8)能制定慢性病患者的营养教育方案。(9)能对常见慢性病患者进行膳食指导。(10)能进行肿瘤预防的宣传教育及合理选择抗肿瘤的食物。
4 课程内容项目设计
“临床营养护理”学时为32学时,分7个项目,学分为2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为线索,根据临床实践工作工程和工作情景设置教学内容。以任务为引导,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突出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便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综合能力。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5 临床营养护理课程的项目细化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项护理知识,教师除了要对每个教学项目进行课程优化,还要在完成项目的每个环节中都融入“项目评价”的教学理念。在完成每一项课程任务后,教师都充当着“审议者”的角色,对每个项目的情况进行教学考核验收。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方式,对临床营养护理课程的项目进行细化,最终通过总成绩=项目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方式,使每一环节的课程都能得到客观而准确的评价。
护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5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循证医学在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干预带教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所在医院实习的学生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名,对照组40名,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带教,而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结果:试验组出科考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循证医学;脑出血偏瘫早期;带教课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06年1月——2007年6月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8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在36~80岁之间,发病值住院时间最长3天,最短的约是2小时。在此科实习的学生80名,对照组40名,试验组40名。
1.2循证方法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的模式带教,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所有学生均进行出科考试,并对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传统的带教方法:实习学生跟随老师带教进行日常诊疗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大查房,每周五进行一次集中讲课。循证医学带教方法:在根据分管患者的疾病提出问题,要求研究生利用互联网上的循证医学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用结论对脑出血的早期偏瘫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并作出诊疗方案上交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每名实习学生所做的诊疗方案进行讲解分析,逐步要求实习生对新入院的脑出血偏瘫肢体患者作出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与带教老师进行研究讨论,执行诊疗方案。
2 结果
实习结束后所有学生均进行出科考试,对两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出科考试分为笔试和实践操作两个项目,总分为100分。结果表明,试验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3结论
近年来,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2],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的生命质量的目的[3]。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及与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带教的相融合,必将对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带教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转贴于 循证医学模式是以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旨归,同时,应用医学技术解除病人的疾患和痛苦,另一方面,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4]。传统的教学是去情景化的,它剥离了情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变动性,虚设了一个静止的、确定的教学场景,是教学远离了师生的现实生活,忽略了情境的意义和价值,僵化了师生灵动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而通过本次的研究探讨,循证医学将教师和学生置于特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实践将师生的知识经验和现实的专业生活联系起来,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解决问题并且获得了发展。循证医学的各环节因受多因素及具体情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变动性的影响,其结果是不可预设的,正因为这种开放、复杂、生动使事物展现出其丰富性和更多的可能性,不断地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灵感,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地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反应的敏感性和灵活性。由于“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所以学生们只有通过循证实践才能获得实践智慧,循证医学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得到理解和体会,经过长期的实践内化到个体的智能结构中。
循证医学在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并能培养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及科研中养成“临床问题从循证中来,回到循证中解决问题”的良好的思维放肆,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临床及研究人士[5]。综上所述,循证医学应用在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干预带教课程中,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理想,应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带教中。
参考文献
[1]郑漫艳.循证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1B):2059-2060.
[2] 李幼平,王莉,文进,等.注重证据,循证决策[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1-3.
[3]袁红斌,李永华,朱秋峰,等.浅述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引进循证医学思想[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68-473.
护理课程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护理礼仪 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益的根本保证。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是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载体。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分析课程教学性质。护理礼仪是护士在工作岗位上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护士文明道德的标志,是广大护理服务对象疗效至佳的一剂良药,对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有:(1)实践性强;(2)规范性强;(3)实用性强。
2、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我校护生《护理礼仪》的教学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要求,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专业所必需的职业礼仪修养,在护理工作中实现让病人满意的优质服务,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打下基础。
3、分析教学对象。护理专科生具有的特点: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短,缺乏临床实践,但已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理解识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堂设计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对学习内容给予层次划分。理论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实践内容按“熟练掌握、学会”两个层次进行学习,并使其与教学大纲相一致,又紧扣时代礼仪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
2、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教育不可能使学生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将教学内容分为:(1)学生自学内容;(2)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筛选与优化教学内容。
3、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要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阐明新知识,帮助促进理解,及时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效果,通过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新情境中加以运用。
4、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课堂教学流程的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教学方法的本身无所谓优劣,只有是否适当。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到教学的内容、目标、性质和学生自身的特点。
5、设计教学手段。要遵循教学设计的原则,坚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注重不同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教科书、黑板、挂图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视频、音频、CAI课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礼仪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的综合运用,丰富授课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建议
1、注重个性教学,优化教学形式。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使各种教学形式的优势得以发挥,但切不可生搬硬套、一味模仿。《护理礼仪》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采用课间实习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接触到真实、丰富、详细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2、注重教学表达形式。在优化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要注重表达形式,如板书设计要清晰明确、层次分明,问题设计要难易得当,多媒体的设计要美观、实用、有趣,语言设计要富有感染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借助语言的艺术美,增强课堂色彩。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如教师讲授就餐服务礼仪时,以“茶七饭八酒满杯”风趣地介绍了餐桌上的服务标准。
综上所述,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等,最重要的是课堂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行学生参与教学实施、参与教学评价等活动,将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美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使《护理礼仪》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
参考文献
[1]郭良君 张建君 燕宣德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教育科学论坛,2008,12。
[2]索桂芳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教育探索,2004.9。
[3]陈维哲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陕西教育,2005,9。
[4]姜珍珍 新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考试周期,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