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1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产学研合作教育 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17-02

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面向基层, 按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目标市场应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基层企事业“小单位”。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 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新设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总体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面向基层, 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金融以及理财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中小型企业培养财务经理或财务主管。因此,其实践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采取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种专业实践能力表现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又可以分解为:组织协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管理领导能力、预测分析能力、会计处理能力、税务筹划能力、资金管理能力等。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

钟秉林(2000)指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改革要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知行统一。

1、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定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需要,把握企业脉搏,掌握企业需求,主动实现人才供需平衡。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把企事业单位中新的财务处理、会计流程、会计核算技术、财务行为规范等及时补充到教材中去,充分吸收各方的优势,制定更科学的培养方案。

2、有利于加大实训力度,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在教学环节上更突出实践性,实训、实习所占比例较大。实践教学任务仅在校内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走出校门,去企业(公司)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设备资源,完成实践、实训教学任务。

3、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促进老师实践技能的提高。教师在合作教育中不自觉地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可以选择更合适的兼职老师,同时可以聘请企业相关的人员在校内兼职上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育人,增进双方了解,共同发展,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4、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的发展。高校的科研项目更多是对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财务咨询、业务培训服务,离开了与企事业单位的结合,脱离了一线生产,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课题。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校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

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构建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层次,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学院在教学环节运行过程中有效地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总结出了以下一些经验。

(一)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1、通过产学研积极合作,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了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构建了“双平台+三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基础以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专业财务管理”三个方向的专业模块知识。即:“专业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两个平台;财务管理方向、管理会计方向、专业财务管理方向(如税务管理、项目投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商业银行管理)三个模块。为了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先后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ERP 沙盘模拟实验室,财务软件和财务模拟实验软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校外实践的压力,也缩短了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的时间。

2、通过产学研积极合作,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安排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院接受企事业单位的建议,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学院构建了多主体多平台多目标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多主体即企业、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学校、学生;多平台即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中心、社会实践场所、财务与会计竞赛、会计考证、教学课堂;多目标即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形式即感知实践、工商实训、文献检索、调研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充分考虑企业的建议,将专业课由第七学期提前到第六学期,第七学期仅设置两三门选修课,这样从第七学期开始,指导教师就可以将毕业实践、毕业论文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3、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专业特点与企业实际需要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特点与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当代大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许多企业都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预测分析、会计处理、税务筹划、资金管理等知识,还需要具备将来从事本行业所必需的组织协调、职业判断、管理领导等知识。为此,学院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了《组织行为学》、《运筹学》、《财经应用文写作》和《领导艺术》等课程。

(二)通过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转变为一种大众教育。为此,学院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着力培养“厚基础、重应用、强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与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积极的合作。

1、依托企事业单位,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为了实现与企事业单位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学院相继与沃尔玛(芜湖)公司、鑫龙电器、奇瑞徽银金融有限公司、扬子银行、恒企会计培训公司、广发会计师事务所等签订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我院教师依托实践教学基地或个人创造条件进行沟通,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通过产学研积极合作,我院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有机结合。另外,以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财务部为基础,筹建了以记账为主要业务的财务实训模拟公司,它是财务管理专业重要的校内实践基地。

2、依托企事业单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学生能够将本专业课程体系内所有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学院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财务分析课程设计、财务管理课程设计、财务与会计信息系统等实践课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毕业班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开阔了学生视野。学院要求学生所进行的毕业论文撰写要联系企事业单位实际案例,以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3、建立实时动态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激励制度。建立实时动态的教学评价与激励制度,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受益,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主要从实践记录、平时表现、实践报告、实践答辩四个方面进行实践评价。实践结束后,企业导师要对学生工作表现和效果做出评价;校内导师根据学生撰写的实践报告和企业导师的评价意见、学生实践的整体效果总结实践教学经验。这种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目的,实现从单纯为了考试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和提高的转变。

(三)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加速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其他模式有所不同,它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科研的转化,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双方合作、双向受益、共同发展。在近几年的社会实践中,我院一些学生的实践表现得到企事业单位的充分认可,学生寒暑假的开展的社会实践和调研报告,陆续被一些企事业单位采纳。10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朱蕴通过对奇瑞徽银金融有限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调研后,提交的实践报告得到该公司经理褒奖,获得2000元奖学金。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加速了我院教育成果的转化,满足了企业或地方的实际需要,也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合作各方共同受益的综合效益。

四、结语

在产学研合作中,只要参与各方都有为社会经济发展、为国家培养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崇高理念, 积累合作教育经验,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磨合力度, 就能够使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人才成长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下一步还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合作教育模式和完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惠忠.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构想[J].会计之友,2007,(11).

[2]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

[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会计研究,2006,(7).

[4]田祥宇.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刘群志.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与优化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

Research 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GAO Zhi-lin

(wanjiang college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241008)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2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一年来,我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道德素养。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努力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尊重同事,与大家团结协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服从组织安排,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淡化个人名利意识,较好地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学校,我努力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尽心尽力,服从领导,团结他人。能积极学习党和教育学的理论,参加组织的各项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坚定的信仰,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二、财务财产管理方面

财务工作在学校领导带领下,严格按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管理,依法照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好教育经费的收支。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坚持按计划行事,合理使用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坚持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为原则,用好学校每一分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重大的资金使用上,学校通过行政会议讨论,并向全体教师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具体工作如下:

1、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2、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做好收费公示。在学生收费管理上,严格按照公示规定的项目、标准、范围进行收费。做好了无乱收费、无乱摊派、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无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并做好收费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3、加强校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财产管理上,严格认真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作好财产记账和报损调整工作。贵重物品有专人保管。

三、后勤常规管理方面

1、学生食堂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化,卫生常态化,人员合理化的总要求,在多次迎检过程中均未发现食品安全等问题。师生早、中餐合理调配,花样增多,质量增强,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一定好评。食堂原材料的采购落实了市场调查每周一次,两家分期配送,货比三家的要求,从而起到了公平、公正、透明、优质的效果。

2、做好教师用品和学生用品的分发工作。开学初,教学用品和学生课本等按时发到每位老师、每个班。及时添补课本、作业本,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好务。

3、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校的公开课、评优课、运动会、期末考试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们总务处都全力以赴,做好优质服务,保证各类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4、做好学校设施的维护工作。学校中需要维护的事情可以说天天都在发生,我们都能及时的加以处理好。后勤人员本着节约的原则,自己做些小修理。如:门窗、门锁、电灯、自来水等,为学校节约了一部分资金,也方便了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五、缺点与不足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3

关键词: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从目前学校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看,财务管理作为基础工作,不但是保证学校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校事业单位整体运行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学校事业单位来讲,如何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杜绝财务管理风险的产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成为学校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校事业单位应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现有的工作模式出发,重点分析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满足学校事业单位发展要求。

二、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基础工作之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校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质量,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提高资金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事业单位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涉及的资金除了要发放人员工资之外,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学校日常管理中都需要资金支撑。为了提高资金管理实效,满足学校事业单位运行需要,在学校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中,就要对财务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财务管理作为提资金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推进。

(2)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学校事业单位涉及的资金量具有一定规模,对学校事业的正常运行和基本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才能有效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为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由此可见,学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其得到有效推进。

(3)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单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促进单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学校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来看,财务管理不但能够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还能够为学校事业单位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所以,我们应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内容,保证其正常开展。

三、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学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了解后发现,目前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少数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上存在超出概算、挤占、挪用、随意变更项目资金用途,甚至个别单位存在虚假申报项目,骗取项目资金的严重违法行为。由于工程项目涉及资金量较大,如果不能实现有效控制,不但危害学校财务管理质量,还会产生一定的腐败行为,影响学习财务管理取得实效。

(2)财务预算管理比较薄弱,财务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目前一些学校预算管理相对较弱,预算外项目较多,项目资金短缺与预算资金的浪费闲置现象并存。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只有预算制度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保证采取管理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财务预算管理薄弱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3)少数学校存在乱收费行为。比如少数学校存在违规收取择校费、挂靠费、资料费、补课费、校服费等。这部分费用由于不合规矩,没有纳入到财务管理中来,属于账外资金,不利于监督和管理,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正常秩序,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4)个别学校私设“小金库”。小金库的存在是单位领导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故意隐瞒、截留、转移收入形成的。小金库的存在不但违反了财务管理规定,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小金库的治理应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只有建立明确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才能杜绝小金库问题的产生。

(5)在资产管理上,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随意处置资产的行为。比如一些单位的工程项目早已竣工交付使用,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没有办理验收和固定资产的入账手续。学校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加强资产管理手段,才能满足学校事业的实际要求。为此,在资产管理上,应重视管理实效,提高资产利用率。

四、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应对策略

从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要根据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

(1)保证工程项目的资金得到有效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学校事业单位的建设中,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是重点内容。只有使工程项目的资金得到有效管控,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达到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目的。所以,应从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入手,保证财务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2)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力。学校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一样,要想保证财务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就要从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入手,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提高预算执行力,进而达到提升预算管理效果的目的。

(3)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加强对资金的整体管控。对于目前学校存在的乱收费现象,应从制度上予以避免,同时加强对学校事业单位现有资金的合理管控,保证学校资金得到合理支配,提高资金利用率,使资金能够发挥更大效益,为学校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4)撤销小金库,实现透明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事业单位应重视小金库的问题,应根据财务规定撤销小金库,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财务管理制度能够透明化,满足学校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达到提高资金管理效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5)对资产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既要保证投入也要提高管理质量。考虑到学校事业单位资产重投入轻管理的问题,在学校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应对资产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要保证资产的整体投入之外,还要保证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满足实际需求。所以,我们应将资产管理工作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学校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作为基础工作之一,只有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才能保证学校事业单位有序运行。因此,我们应从资金管控、预算制度建立、杜绝乱收费和撤销小金库,以及重视资产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学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参考文献:

[1] 李辉.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0(32).

[2] 杨驰.转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 赵晓东.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及内容[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09).

[4] 赵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1).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4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高校每年的资金总量和支出的总量也不断增加,这使得高校普遍使用的现金支付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因此,探索并实施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资金支付方式,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现金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现金使用增大了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作为一个年资金支付量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高校,其日均现金用量也将达到百万,这给高校财务部门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大量地支付现金加大了财务部门的负担,二是无安全防护的财务部门大量存放现金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大额现金提取需由银行各部门层层审批,增加了高校提取现金的环节和时间。

(二)现金使用降低了教职工的办事效率在电子化支付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职工已普遍使用银行卡,而教职工在学校财务部门办理业务时只能使用现金,这使得现金存取往往来回于学校财务部门和银行之间,从而增加了办事的环节,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现金报销隐患多由于使用现金支付,财务人员很难识别利用虚开发票、拼凑发票从报账从中套取现金的违规行为,这种漏洞同时也滋长了高校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四)因报销不及时而占用大量的高校资金高校教师在财务部门借出大量现金用于日常教学、科研开支,年底再统一报账,这样造成了财务报账不及时,高校账务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的支出状况,同时也大量地占用了高校的资金。在电子支付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高校财务部门仍然使用现金作为支付工具无疑十分落伍,因此迫切需要引入一种安全、高效的支付方式替代现金结算。目前,在国内外一些单位主要使用公务卡或者商务卡这两种非现金支付方式,以解决现金使用的矛盾。一般情况是,公务卡在财政预算单位使用,而商务卡在企业中使用。

二、国内外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及其优势

(一)国内外商务卡使用情况商务卡在国外的发行使用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距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品牌有MasterCard、Visa、AmericanExpress。由于商务卡具有精细财务管理、卡产品丰富,以及实时在线等功能,目前商务卡运行在国外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外信用卡组织为企业提供了商务旅行、政府商务、采购等方案来满足来企业的各种使用需求。研究发现,使用了商务卡的小企业比同等没有使用商务卡的小企业成长得快。其原因在于使用商务卡的小企业通过商务卡获得了银行的短期免息透支的资金,缓解了自身的资金压力。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大中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成功推广使用了商务卡。美的集团2008年引入的Visa商务卡,运行后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动性,减少了行政开支,财务报表准确性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同时减少1/3。三星中国集团2008年对所有的差旅和招待费实行统一的商务卡项目,这使三星集团可以轻松地跟踪开支情况,轻松地进行支出,同时员工可以享受到使用商务卡的各种优惠。从企业使用商务卡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使用商务卡是一种新型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体现,能有效降低现金流量,简化报销程序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财务支出的透明度,能有效管理和跟踪各项费用的开支,其特点如下:(1)公务消费:政府和公司员工因公务活动需要可使用商务卡消费,个人消费不可使用商务卡。(2)消费数据分析:信用卡组织可通过丰富的数据库分析系统,为企业提供相关数据,更有利于费用实时监控和企业财务管理。(3)员工额度控制:根据员工自身的工作需要,公司设定不同的信用额度。(4)商户代码限制及交易限额:可针对不同的卡种对商户类别及交易额进行限制。(5)清偿责任:员工报销后,由公司统一还款,即公司承担偿债责任。

(二)国内公务卡使用情况:在我国,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消费的资金范围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零星购买支出等费用。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能够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要求与银行卡的独特优势相结合[1]。2007年从中央单位开始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其总体思路是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单位现金支付结算,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强化财政动态监控,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公务卡的具体优势为:(1)提高了国库集中支付效率和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使用公务卡结算,能极大地提高国库集中支付效率和财务工作效率,对于预算单位的各种公务消费业务能很快完成转账交易;简化了预算单位财务结算过程,同时有效地提高财务会计对公务消费的监督;方便了预算单位公共事业费用、社保费用、代扣缴费用等款项的缴纳。(2)增加了公务支出的透明度,避免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具有透明度很高的特点。财务部门通过公务卡审核报销系统,可以直接审核公务消费的时间、地点、金额,克服了过去由于通过现金支付出现的不透明消费的现象,杜绝了虚开发票、搭车报销和财务人员很难甄别假发票的问题,同时也杜绝了通过虚假报销手段套取现金,设立“小金库”的现象。(3)减少现金使用量,提高结算效率。实行公务卡结算,大幅度地减少了单位现金支出,降低了单位提取现金和保管现金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减少了传统现金支付方式下财务部门提款审批、提取现金、保管现金、办理预借款和结算报销等多个步骤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三、国内外非现金支付方式与高校财务结算工作不适应的方面上述介绍了公务卡、商务卡在国内外使用状况和优势,但结合我国高校财务实际结算工作,无论是运行公务卡还是商务卡等方式都会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一)应用范围不广泛我国公务卡改革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因此,公务卡改革主要是针对财政性资金,预算单位只能选择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为公务卡发卡银行。但高校经费除了财政拨款,还有科研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且这些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越来越高。收入的多元化,资金项目繁多,加上公务卡只针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管理的特点,无疑会造成应用范围狭窄,使持卡人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很不方便。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持卡人用卡积极性不高由于使用单位的公务卡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建立动态监控机制,一方面公务卡刷卡信息不能实时传递到财政部门,另一方面很多公务消费的地方无法使用公务卡,单位又未对现金使用提出明确要求,造成了很多单位仍然大量使用现金。

(三)公务卡风险控制还不完善,增加隐形财务费用因为公务卡消费和单位相关联,对于个人信用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需要由单位承担责任,增加了使用单位的资金、信用风险和财务费用的开支。

(四)商务卡支付手段、范围有限制高校教师因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在某些方面仍然要提取现金,而商务卡在提取现金时都视为信用消费,需交纳相关的费用,这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商务卡仅限于公务消费,个人消费不能使用,也使教师感觉很不方便。

(五)标准商务卡的模式不能适应目前高校财务制度和管理要求标准商务卡的模式是在未获得原始报销票据的情况下为教职工还款,而目前高校财务制度要求报销仍需采用审核、保留原始票据的模式,因此标准商务卡模式不符合高校财务和管理要求。

(六)信息数据使用要求高由于通过传统的方式也能达到相应的财务数据统计、处理要求,很多高校或者没有能力或者觉得没有必要投入相当的成本建立相应的数据系统。四、我国高校财务非现金支付模式的构想:商务卡双卡组合根据高校经费使用的特点,结合商务卡使用的优势,本文提出高校以商务卡为基础的双卡组合的经费支付模式。在对这种支付模式进行阐述之前,我们需要对现行银行卡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解。目前我国的银行卡主要分为两类,即借记卡和贷记卡。借记卡又称扣账卡,可以在商店刷卡消费,刷卡时直接在存款帐户扣款,有多少钱,刷多少钱,不会产生超刷、透支、动用循环利息或提现手续费等状况。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高校商务卡双卡组合结算支付,是指高校为教职工发放一张商务贷记卡即信用卡,同时为满足高校教职工提取现金的需要而匹配一张商务的借记卡,对这两张银行卡相互连通捆绑组合。其操作构想为:高校财务部门开通与银行的“银企直连”业务,财务报销不再使用现金,直接通过与银行的连线对教职工的借记卡进行收支。教职工可通过商务信用卡透支消费,消费前不需要到财务部门预借款,这样方便了教职工使用,又减少了占用资金。教职工在报销后由财务部门将款项转入教职工的商务借记卡中。商务信用卡透支消费免息期到来之前,银行会自动从捆绑的商务借记卡中扣还费用(见图1)。另外商务借记卡款在提现和款项划转时无费用,满足了高校教职工临时使用现金的需求。高校商务卡双卡组合的借记卡和贷记卡都归于教职工个人名下,可以用于个人消费,高校不承担与卡相关的任何责任。高校商务卡双卡组合的支付模式整体体现了财务无现金、支付高效率、货币电子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高校作为大客户和银行合作,高校的教职员工又能从中获得更优惠的服务,如:单位申请的银行贷记卡和个人信用卡之间额度相互独立,从而间接增加了教职工消费额度;持卡人免费享受银行提供的公共交通乘客意外伤害保险、出行医药补偿险和旅行延误险、行李延误险等;持卡人出国不需兑换、携带大量外币,在境外刷卡外币消费,回国后自动用人民币购汇还款;在银行签约商户消费可享受折扣优惠;境内银行取款机取款免异地取款手续费、享受金卡快速通道服务;个人信用消费易贷款等。众多的优惠政策能很好地满足高校教职工的使用要求,同时又提升了教职工用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

五、商务卡双卡组合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商务借、贷记卡的捆绑组合使用改变了原公务卡和商务卡在使用中的卡种单一,使用范围受局限的状况,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性质银行卡的优点进行组合,既方便了高校教职工使用,又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和资金支付的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大幅度减少现金使用量高校报销支付的现金可完全转化成通过划卡转账形式转入报销人的借记卡,大幅度地减少财务部门每天的现金提取量和支付的工作量。

(二)方便教职工使用高校教职工持卡可在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透支消费。教职工必须以现金对异地小金额的试验材料费、火车车票购买费等支付时,可以使用借记卡在全国范围内提取现金,同时可享受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5

[关键词]学校食堂;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113-0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的身体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与发展。中小学校面对的都是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校食堂伙食质量关乎学生的营养状况,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食堂管理水平的高低,已不仅是学校后勤服务水平、质量的反映,而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前,触目惊心的“校车事件”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职业责任也促使笔者对学校服务部门的另一翼——“学校食堂”认真反思,产生高度警觉。是的,如果说“校车”关系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那么“食堂”同样关乎孩子们的健康、安全和未来。其实,“食堂事件”也屡屡发生,我们怎能轻视呢?“食堂”和“校车”是学校服务部门的“两翼”,只有同时放在天平上,才能确保千千万万学子的安全和健康。笔者想借本文探讨学校食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设想。

1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财务管理配备滞后

食堂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它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抓食堂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契入口,因为财务管理与食堂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确保学校食堂安全、优质服务的核心所在。

可是在教育系统一般认为教育、教学、科研才是学校的“第一线”,人员配备不仅齐全,而且具备一定的资历和素质。食堂作为“后勤”部门,只要有个人管着就行。这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学校会计人才相应比较紧缺,财务人员“半路出家”现象相当的普遍。尤其是食堂作为后勤之“后”,一般认为只要开学时收个伙食费,平时只要记录采购价,学期结束时再把收入与支出汇总核实一下就可以了。于是就由教师兼职或用老弱病者充数。殊不知,食堂财务管理与学生伙食质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是食堂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要把每一分钱都有效地落实到学生的伙食之中,就必须切实加强、完善食堂财务管理,促使学校食堂财务从随意性、粗放性管理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1.2核算不够科学

目前学校还是依据1998年由财政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财预字〔1998〕104号《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核算基础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学校教学的特殊性,每学年均要分两个学期(一般2~8月为上半学期,9月到下一年的1月为下半学期)。于是,食堂财务会计核算期间与普通的会计核算期间产生了差异性。同时由于收费的特殊性,每次开学都将一学期的费用一并收齐,也就是说每次开学初收齐了整个学期5个月的伙食费,并由于核算制度的要求,将5个月的伙食费一次性列入收入,而支出却是按月结算的,这与一般结算盈余的规则是相悖的,只有规范结算,才能纠正这一弊端,合理科学地反映食堂财务状况。

1.3内控制度不健全

由于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以及监管力度的不足,容易造成成本核算不真实、收入管理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如违背成本核算原则。成本核算只应包括主食、副食、调料、燃料、水电费等项。却有部分学校加入了本应由学校正常费用支出的招待费、维修费、加班费等非食品费用,变相提高伙食成本,损害师生的利益;也有的为了掩饰利益的获得,想方设法把不相关的费用加入到伙食成本中,降低所得利益,造成账面上结余数失真,为既得利益挪用作好铺垫。

再如,采购环节把关失控,大额批量采购操作不遵守应有程序,由采购人员直接与销货商订货、定价。货物入库验收不严格、出库不登记等不良现象也时有发生,均有可能降低学校食堂服务质量,损坏学生们的利益。

2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对策

2.1重视管理,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

为了奠定义务教育的坚实基础,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学校食堂,购置炊事设备,并专项拨款给予贫困地区,实现免费午餐。这是一项充满温馨的阳光工程,受惠的是教育,是孩子,是明天的希望!我们要从战略意义上充分认识办好学校食堂的意义。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而安全、卫生、具有质量、营养均衡的伙食,对于孩子们的今天、明天甚至一生意义无比重大,所以责任重于泰山。学校管理者要与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把办好学校食堂视作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视作实现现代化教育管理的重要窗口,努力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食堂。

在“服务第一”的理念指导下,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设立管理监督小组,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人员担任食堂会计工作。重视对学校食堂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2.2规范操作,以权责发生制核算为基础

学校食堂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实现收益与款项收取的时间不一致,容易影响当期业务结算;同理,费用产生与支付的时间不一致,也不宜作为当期费用来结算。为了能够获得更真实的食堂财务收入和支出信息,增强透明度,有效控制、调整食堂财务预算和支出,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食堂会计核算的经济考核应注重当期收入与成本的配比。每月将学生预付的伙食费按就餐人数、伙食标准转入收入,其余月份的伙食费则作为“暂存款”。然后,按期将实际耗用的大米、燃料等计入成本,购买的副食、调料也应记入当期的成本,对已付的款项如果不属于当期耗费的成本,应逐期分摊,实现成本考核,并核定水、电、燃料费用、人员支出及其他经营费用,准确反映食堂各项支出在成本中所占比例,为管理量化提供依据,便于考察伙食质量,并及时控制盈亏。

2.3健全制度,落实内控措施

明确学校食堂财务工作的目标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明确法人代表负责制,成立监管小组,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财会人员等组织举措,都是做好学校食堂财务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然而学校食堂财务是一项琐碎繁杂的工作。它的运作和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食堂服务的最终质量,与师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制度法规是管理的重要抓手。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做到每一步运作、每一个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食堂财务管理才有可能迈上规范的台阶。

其一,明确资金监管,保证经费安全。建立独立的银行账户或备用金账户,专款专用。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设置支出(成本)类账户,同时设置结余账户,并建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准确、全面反映一定时期食堂营运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及时调控盈亏。

其二,明确采购、验收、库管等制度,加强内控措施。食品采购,首先必须执行审批制度。一定金额以上的大宗物品采购,应由校长或校长授权相关人员审批。其次为保证质优价廉,经济实惠,必须坚持双人或多人参与采购,多家定点比价采购,招标采购等措施。为此,开学初就应对市场物品价格情况做调查,并根据季节及市场变化适时再做不定期调查,做到胸中有数,以利于比价、议价。再次杜绝白条或自制发票代替采购发票,并坚持严格执行实物验收、入库验收、出库登记、定期盘点,做好库存动态管理。而食堂财务人员应坚持各项制度有效、有序运行,并重点关注运作流程及各个环节之中容易导致舞弊发生的薄弱之处。

其三,加强财务监督,实现“阳光财务”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必须自觉接受上级领导、学校员工、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实现“阳光财务”,办优质的学校食堂,为基础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财务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定期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开学之初做好食堂财务预算,开学后制定学期食谱,月末根据收支确认和成本核算明确当月盈亏,定期公布相关账目,按期上报财务报表。食堂结余要专项用于改善学生伙食和食堂设施、设备,绝不可挪作其他非食堂营运服务的“支出”。期末向学校领导和教代会全面汇报食堂工作,报告收支结余情况,并及时听取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安全、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6

一、我国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财务核算未完全独立

当前,我国高校独立学院己基本实现“六独立”,也都初具办学规模,但许多独立学院财务核算并没有独立或完全独立。公办独立学院大多数是从二级学院、“校中校”演变而来,母体高校实际上是独立学院的唯一投资人。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普遍实行“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独立学院虽然有相对独立的财务会计机构,其财务收支仍由母体高校统一管理,主要财务人员多由母校任命,在财务上与母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上没有多少独立性。在公私合办的独立学院,主要财会人员是由母体高校或者合作企业任命或者由其财会人员兼职,财务会计活动独立性缺失,独立学院的一切财务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为母体高校或者投资企业所控制。教育部[2003]8号文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只强调了高校独立二级学院要与母体高校分离,却忽视了独级学院也应该与合作方的经济实体分离。结果是使得独立学院财务核算游离于校董事会监督之外,资金调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财务核算既不能真实反映独立学院的办学效益及办学成本,还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风险,严重损害了独立学院的的权益。

2.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独立学院的民办机制对办学提出了“经济效益”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只注重办学社会效益,而不注重办学经济效益。受其影响,独立学院也偏重于教学与科研计划的完成,而忽视对经费使用的管理。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校,独立学院资金来源有限,一般仅来自合作方的资金投入及学生的学费收入,另一方面,管理层仍缺乏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的意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例如基础设施质量不过关,设备采购价高质次,部门间经费分配不合理,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等。

3. 收益分配不合理

由于独立院校成本核算及收益分配尚缺乏合理的标准,收益分配不合理在独立院校中普遍存在。首先,因成本信息无法准确获取,出资人取得回报的部分难以确定。第二,投资方对投资回报期望过高,投资方取得回报方式及比例不合理,容易注重眼前效益,忽略长远利益,而不是按合理比例分配利润。第三、独立学院产权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收益分配权由母体高校及民营主体共同拥有。两者间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容易造成纠纷,既影响了投资方继续投资教育的热情,又可能因核算不清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给独立院校财务管理带来隐患。

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独立学院相对于普通学院而言,资金来源十分有限,因此对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独立学院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监督机构设置还不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尚未完善,许多独立学院的监督观念和意识十分淡薄,不重视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控制,财务监督经常流于形式。虽然我国高校都设立有内部审计机构,但除此之外,很少对财务状况进专门的外部审查,会计信息容易失真。再加上独立学院投资主体具有多样性,财务核算相对复杂,账面资金流量很大,有效监督机制的的缺乏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和浪费,甚至滋生腐败行为。

5. 财务风险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文件规定,独立学院属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公益性机构,其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均由合作方承担或民办体制筹措解决。缺乏国家财政经费的支持,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民间资本、学生学费及银行贷款。一方面,经费的来源受到生源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基础建设主要依托于向银行举债,资金成本较高,财务风险过大,给独立学院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

针对上述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 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

独立学院作为独立的法人,是一个会计主体,其财务核算必须完全独立。在机构设置上,独立学院必须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 同时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不受母校及投资方控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对于大额的资金调动要由董事会通过决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在“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的过渡方式之下,要逐步建立起适用于独立院校的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必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独立院校资金使用效益。在配置教学与科研经费时,不仅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用,真正体现公益性与盈利性相统一。在资源使用过程中,管理层要提高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意识,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日常财务控制,防止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支出,具体的做法包括: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等工作;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如采购招标制度和资产清查制度等。

3.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首先,独立学院作为一种股份制教育产业,要想合理计算其投资回报,必须精确计量其投入产出,只有准确核算其教育成本,收益分配的制定才能有切实可行的依据,因此独立院校要把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到实处。第二,投资各方的合理回报应有相应的法律条文给予界定,对母体高校和投资方回报方式、提取比例予以明确,在条文范围内的比例由母体高校与投资方协商决定。第三,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对于教育产业的收益不仅限于经济利润上的收益,还包括办学声誉、办学质量等社会效益。在坚持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适度追求“盈利”,合理进行盈余分配。同时在办学初期,通常应维持较低的分配比例,在已有一定的规模之后逐渐提高分配比例,才能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4. 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

(1) 建立健全独立院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各独立院校必须规范会计审批和处理程序,明确岗位责任制,针对具体业务,合理选择内部控制方式,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切实发挥财务部门对各项财务活动的控制监督作用。

(2) 强化政府、社会和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审计监督。首先,教育部、财政部、税务局等部门应加强横向联系,相互勾通检查信息,使政府部门在对高校审计监督过程中做到突出重点,迅速发现被检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被检查高校制定改进措施。其次,独立院校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对会计报表及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进行全面评价检查。按照教育部2008年颁布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独立学院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第三、强化独立学院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定期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进行严格审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环节及时改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5.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针对独立学院财务运行的高风险性,各方应强化风险意识,从内外两方面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管。独立学院要做好财务预算的制定工作,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做好项目的论证工作,防止投资决策失误;严格控制贷款规模,防止出现债务危机。银行作为独立学院的最大债权人,应从外部对独立学院的财务加强监管,对独立学院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审查,对独立学院的投资业绩及财务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在项目执行中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贷款偿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以及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是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方向。各独立学院必须做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办学目的“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和谐统一,切实提高办学效益,才能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民.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探析[J].事业财会,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