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范文1
莱州市地方文献研究会的诞生是该市重视地方文献研究和利用的必然结果。为了加强地方文献的征集、研究工作,莱州市政协文史委于2000年起将每年一辑的《莱州文史》改版为每季度一期,扩大了信息量。而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的莱州市图书馆,则早在1997年就建起了地方文献阅览室,收集、整理莱州市政府机构改革前30个乡镇、15个部门的乡镇志和行业志500多册,并对地方文献实行集中管理、单独分类、编目、排架,以利于资料查询和研究。文史委和图书馆,一个注重地方文献的开发研究,一个注重地方文献的保护利用,共同的志趣,使用两个单位走到了一起。于是,筹划已久的莱州市地方文献研究会便诞生了。地方文献研究会的诞生,激发了专家学者从事地方文献研究的热情。
地方文献研究会为专家学者研究莱州市地方文献工作打造了平台。举例来说:为了使更多的人健康长寿,原莱州市供销社主任王瑞,退休后骑自行车用了两年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他深入到全市近200多名百岁老人家中,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心理卫生、长寿经验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口问手记,归纳整理,积累了3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极大的丰富了莱州市地方文献的研究内容。原莱州三山岛金矿的高级采矿工程师、生产处副处长芦仁先生,喜欢记笔记,肯于钻研,近50年来,不论在何时何地,他都要将看到、听到、学到的知识记下来。至今他已经写完了100多个笔记本,积累了40多万字、2000多幅图画。他的笔记记录下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状况,是一部难得的百科全书。最近,芦仁先生在莱州市图书馆举办了个人读书笔记展,为莱州市地方文献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莱州市,像王瑞和芦仁这样热衷于地方文献研究工作的人还有很多。近几年,莱州市图书馆共收到海内外莱州籍作家、名人捐赠的图书、字画100多件(册),进一步充实了莱州市地方文献资料库。
莱州市地方文献研究会的工作成绩斐然:搜集整理的很多地方文献记载了莱州市的山川胜迹、灿烂文化和名人志士的传记和著述,为莱州开展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弘扬莱州的优秀文化提供了教材。近几年,莱州市图书馆每年为机关、企业和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资料查询100人次,受到好评。
由于地方文献反映了莱州市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真实情况,因而对莱州市的发展具有资治作用。莱州市图书馆将采集、研究的地方文献资料和成果,通过各种文献形式主动、及时地提供给市委、市政府,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手机图书馆 检索系统 WAP 中国 美国
中图分类号: G25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080-05
An Empirical Study on Search Systems of WAP Mobile Libraries in China and the USA
Abstract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seven search systems of WAP mobile libraries in China and the USA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rch systems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search functions, search effects and users burd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arch functions of WAP mobile libraries in China and the USA need to be enhanced, and it can be completed through learning from popular search engines; search effects of WAP mobile libraries in China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USA with precision rate as the main factor; search systems of WAP mobile libraries in China and the USA should be more user-friendly; quality of domestic search systems of WAP mobile librari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whole level can be improved by adopting varied project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mproving search functions, optimizing search effects and increasing users comforts are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libraries.
Key words mobile library; search system; WAP; China; USA
手机图书馆是无线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结合,它利用高普及率的手机新媒体平台延伸、拓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与服务。手机图书馆的出现,对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为读者提供实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手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图书预约、图书续借、图书到期提醒、读者证事务、参考咨询、书目信息查询等[1]。手机图书馆的实现方式根据其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标准,可分为短信方式(SMS)、无线应用通信协议(WAP)、IMODE、IDB和嵌入式软件等[2]。与此同时,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手机上网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前三位行为依次是浏览新闻资讯(65.1%)、即时通讯服务(57.4%)和使用搜索引擎(49.7%)[3]。从手机上网用户对搜索引擎的高使用率可以看出,手机图书馆的用户满意度在较大程度上受其检索系统的影响。再者,手机图书馆出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而帮助用户更快更好地获取馆藏资源信息便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对中美两国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发现目前国内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存在的不足,并为其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1 研究对象
我国学者指出,目前国内外开展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机构大多为高校图书馆[4],但经笔者测试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手机图书馆服务范围普遍限于本校师生,不对外开放。与高校图书馆不同的是,部分开展了手机图书馆服务的公共图书馆的手机图书馆服务不限于只为本馆读者提供服务,只要拥有能够上网的手机,接入相关网页后,便可使用手机图书馆服务。为了便于开展研究,笔者选取中美两国共7家公共图书馆开设的手机图书馆进行研究(见表1)。这些手机图书馆均为读者提供免费服务,且服务对象不仅限于持有本馆读者证的读者。7家手机图书馆均采用WAP方式提供服务,一方面是由于WAP技术在手机图书馆领域应用广泛[3],针对其开展研究可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意义和现实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统一研究对象的技术标准,使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靠。
2 建立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学界并没有针对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形成专门的评价体系。但对于传统信息检索工具的评价,兰卡斯特在1973年提出了资源覆盖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检索结果输出方式和用户方便性六个方面的指标[5],这一体系被大多数学者认可,至今仍广泛流传。然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规模的数据量、多媒体资源以及新型检索工具的出现,使得过往的评价指标不能全面地描述检索效果。在此期间,信息检索系统评价相关理论不断发展,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韩圣龙指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真实查准率是难以计算的,较为科学的代替查准率的指标是相关性范畴和前X命中记录查准率[6]。孙昊和刘玉照提出,重复率、链接的可靠性等也应该成为检索系统的评价标准[7]。邓燕萍指出,除了查全率、查准率以外,相关排序度、过滤功能、运行速度、进阶检索等也是衡量网络信息检索效果的重要指标[8]。金玉坚等认为新型网络信息检索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索引数据库评价指标、检索功能评价指标、检索结果评价指标和用户负担评价指标。其中,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和用户负担评价指标与图书馆检索系统评价较为相关,检索功能包括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邻近词检索、字段检索等,检索结果包括相对查全率、相对查准率、响应时间、相关性排序、重复率等,用户负担指标则包括用户界面、帮助文件、查询举例等[9]。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从中抽取部分评价指标,形成适用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3 调查及分析
3.1 检索功能
检索功能是检索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资源能否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需要的用户[10]。从7家手机图书馆检索功能比较(见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均不支持邻近词检索和时间限定功能,其余5项功能则呈现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基本检索技术方面,被调查的7家手机图书馆均支持布尔逻辑检索功能,但国内的4家手机图书馆都不支持截词检索功能,而美国的3家手机图书馆则全部支持这一功能。
字段限定方面,国内的5家手机图书馆均支持此项功能,但具体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别,而国外的3家手机图书馆则不支持字段限定功能。东莞市图书馆的字段限定功能较为齐全,提供题名、著者、出版社、主题、分类号、ISBN和ISSN等7个字段;江西省图书馆和柳州市图书馆则提供书名、作者、主题词3个字段;镇江市图书馆的限定字段功能较为简单,仅提供题名和作者2个字段。
资源来源限定方面,共有4家手机图书馆支持该功能,但这4家手机图书馆资源来源限定的方式有所差异。江西省图书馆和柳州市图书馆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将资源分为章节、图书、期刊、报纸等9个类别;美国斯科基公共图书馆根据其馆藏分类,将资源来源限定在成人馆藏、音像馆藏、流动馆藏、青少年馆藏及所有馆藏5个类别;奥兰治县图书馆根据资源所在的卫星城市分馆,将资源分为县馆馆藏、滨水市馆藏、荷顿市馆藏等17个类别。
二次检索方面,只有江西省图书馆和柳州市图书馆支持这一功能,其余都不提供该功能。
3.2 检索结果
以“莎士比亚”或“Shakespeare”作为题名关键词,分别在7家手机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上进行检索(见表4)。从响应时间来看,被调查的7家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都非常迅速,基本在数秒内完成检索,并显示结果。
从检索结果数量来看,各家手机图书馆存在较大的差别,一方面可能是由图书馆馆藏资源数量的差异造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到检索系统的资源覆盖范围影响,其中,除柳州市图书馆外①,其余图书馆的资源检索均在馆藏范围内进行。此外,美国亨内平县图书馆在检索结果页并没有显示具体的检索结果数量。
在前50条命中记录查准率方面,国内手机图书馆表现差异较大,除东莞市图书馆的查准率达到100%外,其余3家手机图书馆的查准率均低于90%,镇江市图书馆更是只有56%的查准率。而美国的3家手机图书馆在查准率方面表现优异,均为100%。
在结果输出页面选择方面,有5家手机图书馆可以选择具体想要查看的结果输出页面,而在检索结果排序选择方面,只有江西省图书馆和柳州市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按相似性”和“按时间”两种排序方式。
3.3 用户负担
用户负担指标是评价用户在使用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时所需付出的努力,用户总是希望通过最少的努力获得需要的信息。笔者从检索举例、检索提示、语言选择三个方面,对7家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用户负担进行调查(结果见表5)。
被调查的7家手机图书馆在用户负担指标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检索举例方面,只有美国亨内平县图书馆提供这一功能。在检索提示方面,只有美国亨内平县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能够帮助用户纠正检索词的拼写错误。而在语言选择方面,只有美国奥兰治县图书馆支持此项功能,但可供选择的语言只有西班牙语。
4 中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评价比较的启示
4.1 中美手机图书馆检索功能均需加强
尽管7家手机图书馆均支持布尔逻辑检索功能,但诸如邻近词检索、截词检索等当前主流的检索功能则不甚完善。就检索技术而言,美国手机图书馆的检索系统相对比国内的更完善。然而,国内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也有其优于美国之处,国内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可将检索词限定在某一字段进行检索。但在字段限定的范围上,国内部分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限定字段稍显简略,有待加强,如镇江市图书馆仅可对题名和作者进行限定。
中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无法对时间进行限定也是缺陷之一。而在资源来源限定方面,虽然不同手机图书馆有不同的资源来源分类标准,但这项功能被4家手机图书馆应用仍是值得肯定的。检索时对资源来源进行限定,能使检索范围缩小,提高检索效率。所调查的3家美国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均不支持二次检索功能,相对而言,国内有2家手机图书馆具备这一功能,在肯定国内手机图书馆做法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二次检索功能在整个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领域中仍有待加强。
不管是国内还是美国的手机图书馆,其检索功能与主流搜索引擎间的差距,仍是显而易见的。要完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其中一种值得参考的做法是借鉴诸如Google、Yahoo等主流搜索引擎,深入认识、了解主流搜索引擎所具备的检索功能,将之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进行对比,抽取其中适用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功能,逐步移植以完善手机图书馆的检索功能。
4.2 中美手机图书馆检索效果存在较大差距
检索效果是指利用检索系统(或工具)开展检索服务时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它衡量了检索结果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检索系统性能的直接反映[7]。测量检索效果最常用的指标是查全率和查准率。调查所涉及的3家美国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前50条命中记录查准率均为100%,但同一指标在国内的4家手机图书馆则表现出较大差异,平均查准率为81%,与美国存在近两成的差距,情况不容乐观。
相关度排序也是衡量检索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中大部分手机图书馆并不注重这一功能,提供结果排序功能的两家手机图书馆也只有“按相似性”和“按时间”两种排序方式,功能设置仍显简单。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应当加强检索结果的排序功能,为用户提供诸如借阅量排序等其它多种排序方法,让用户能够更好更快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书目信息。
检索结果的呈现,直接影响用户对自己所需信息的判断,这也是手机图书馆检索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被调查的7家手机图书馆均不能让用户自主选择每页显示的结果数量,但部分手机图书馆可以选择具体浏览的结果页数。
总体来说,美国手机图书馆的检索效果要优于国内的手机图书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查准率的差异。因此,国内手机图书馆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重视检索系统的查准率问题,将查准率作为衡量手机图书馆检索效果的硬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查准率。要提高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查准率,可从规范索引数据库、加强标引工作、增加受控语言等角度展开工作。与此同时,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不能忽视相关度排序、检索结果呈现等其它方面的功能。
4.3 中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需加强用户友好度
从用户负担指标来看,调查的7家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整体水平不如人意,无论是检索举例、检索提示还是语言选择,大部分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都不具备这些功能。尽管这些细节对手机图书馆检索效果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如前文提及的检索功能,但它们的存在能减轻用户的负担,让用户付出较小的努力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符合“最小努力原则”。
由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中一条便是“节省读者的时间”。检索举例让用户更直观地明白如何使用检索系统;检索提示为用户创造友好的检索环境,协助用户寻找理想的检索词;语言选择使用户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检索,提高检索系统的友好度。当然,用户负担指标不仅仅包含以上三点,诸如用户界面、帮助文件等指标,都是为用户节省时间,让用户更好地使用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有效措施。
4.4 国内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从调查结果来看,国内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如,江西省图书馆和柳州市图书馆在检索功能及检索结果呈现上的表现优于另外两家手机图书馆,而在检索效果上,东莞市图书馆则表现优异,相对地,镇江市图书馆的检索效果则不能让人满意,其低至56%的查准率亟待提高。综合来看,国内不同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检索功能较强,有的检索效果较好,但整体来看,国内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针对国内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可考虑通过以下方案着手改善:①手机图书馆之间实现技术共享,互相提高检索系统团队技术水平。手机图书馆的开发团队可加强与其他手机图书馆技术团队的交流,进行技术共享,就检索系统开发、运营、维护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互相提高检索系统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从而完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②构建手机图书馆联盟,推出联合式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图书馆推出手机图书馆服务。考虑到此前图书馆界已经有过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及联合参考咨询网的成功经验[11],手机图书馆可借鉴这一模式,构建手机图书馆联盟,推出联合式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以加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作为数据库,通过统一的WAP检索平台,用户只需进行一次检索便可获得不同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共同建立一个完善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③挖掘技术成熟的第三方企业,形成专业化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供应商。现今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技术成熟的软件公司,图书馆可将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研发及运维工作外包给更专业的第三方企业,在节省图书馆自身精力的同时,也可以确保检索系统更为专业化。此外,国内手机图书馆可以采用集团外包的方式,共同委托某一企业进行检索系统的研发工作,培养专业化的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供应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集团外包的方式应尽量避免一家独大,垄断市场现象的出现。
5 结语
此次针对中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的调查不尽完善,其中存在着不少缺陷,如研究对象仅选取7家手机图书馆致使覆盖面较小,中美两国调查对象数量的不对等、检索系统评价指标不涉及各家手机图书馆的资源覆盖范围、没有检索效果强调查准率却没有提及查全率、除了WAP手机图书馆外的其他类型手机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情况没有涉及等问题都是未来研究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命题。从整体上看,中美手机图书馆检索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检索功能不完善、检索效果不尽理想、用户友好度不高等问题。作为手机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的检索系统,是用户查找馆藏资料的快捷通道,其对于提高手机图书馆的使用率及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完善检索功能、优化检索效果、提高用户友好度成为手机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茆意宏等. 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1):3-6,27.
[2]张文彦,张瑞贤.美中WAP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J]. 图书馆杂志, 2009,(7):64-68.
[3]艾瑞咨询集团.2010-2011年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EB/OL].[2012-02-13]. .
[4]夏南强等.论手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 情报科学, 2009,(11):1641-1644.
[5]黄如花.网络信息组织:模式与评价[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106-119.
[6]韩圣龙.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评价指标[J]. 情报学报, 2001,(8):471-477.
[7]孙昊,刘玉照.网络环境下检索效果评价标准浅析[J]. 情报杂志, 2003,(1):56-58.
[8]邓燕萍.网络信息检索效果评估[J].现代情报,2004,(4):45-46.
[9]金玉坚,刘焱.新型网络信息检索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现代情报,2005,(4):184-186.
[10]常唯.综合性搜索引擎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2):73-78.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开放存取 公共图书馆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25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5-0081-04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A Resources in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
Liu Zengyi (Documentary and Informational Center of Gansu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00)
Cao Fa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 Provencal, Lanzou, Gansu, 73000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OA attracts atten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y.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OA in China still on the primary level, this paper survey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OA resources in main public libraries, points out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including enhancing educ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resources development etc.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Open Access; public librari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LC number: G255.76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5-0081-04
随着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运动的深入发展,我国学术界对OA的意义、形式、形态的学术研究也较为深入,但在实际的应用中,OA资源的利用价值需通过用户的获取来实现。因图书馆拥有其它机构无法比拟的专业服务,且图书馆用户比其它个体用户拥有更丰富的信息获取技术手段,因此,图书馆对OA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备受关注,对公共图书馆的OA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调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OA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本文基于以上考虑,选取了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通过对这些公共图书馆的OA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能较为全面的了解OA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开发与利用状况,进而找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举措,最终推动OA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1 调查的样本范围与方法
(1)调查的样本范围。本次调查(截至2011年5月),笔者选择了具有反映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直辖市的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各个省级公共图书馆27家;各个省会城市市级公共图书馆27家;港澳台的香港图书馆、澳门中央馆、台湾中央馆等共62家公共图书馆。
(2)调查的方法。OA资源借网络传播,作者选择网络调查方法,通过相应馆网站,点击相关栏目,浏览网络、电子、OA以及免费和自建等资源,查找其中与OA有关的信息。因各馆规模不同,如国家馆只一家,为方便期间,调查时划分为中国国家与直辖市馆、省中心馆、省会市馆和港澳台馆4种类型,并对其OA资源,包括OA期刊(OAJ)和OA仓储(OAR),根据定义的标准取舍,对复合标准的OA资源,按开发利用方式、类型、文种、数量等进行统计。
2 我国主要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利用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所调查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状况
笔者通过调查统计,得到了我国主要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见表1、表2、表3、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从OA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来看,OA资源开发方式中采取聚合的图书馆数量最多,共8家,占调查总数的12.9%,采取整合和导航方式的馆数均为2家,占调查总数的3.1%;从OA资源的类型分布来看,开发利用OAJ库数量最多,OAR库数量与J-R(OAJ和OAR)库数量相对较少;从文种分布看,开发利用中文OA资源库数量比开发利用外文OA资源库数量要少;从各馆开发利用数量来看,各个馆也不同,如全国资源总数达到10个以上的只有2家,分别是国家图书馆和台湾中央馆,占调查总数的3.2%,具体为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直辖市图书馆中,数量最多的国家馆为15个,最少的首都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则为0,平均5个,是4类调查馆中平均数最高的;27家省(自治区)级馆中,最多的4个,最少的0,平均0.41个;27家省会市馆中,最多的8个,最少的0,平均0.33个;3家港澳台馆中,最多的10个,最少的0,平均4个。
2.2 我国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利用特点
从上表所调查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还处在OA发展的初期阶段,公共馆开发利用OA资源有所进展,并表现出一些特点:①统计表明,已有12家公共图书馆开发利用OA资源,虽然开发馆数量还少,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表明我国公共图书馆注重并已开始利用OA资源;②在被调查的馆中,未发现采用自建方式的,而采取合并式的馆占16.13%,其中聚合式以12.90%的高比率成为目前我国公共馆采用最多的开发方式,也符合我国OA运动初期阶段的情况;③从开发类型来看,既有OAJ(如拥有21608种期刊的大型cnpLINKer平台等)、OAR(如著名的OpenDOAR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也有的图书馆兼有OAJ和OAR,内容涉及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30多个学科的Socolar平台(见表5中“J-R”项),也有免费和自建特色资源,综合性特征明显;④在开发OA资源的馆中,有58.33%的馆开发免费资源,50%的开发自建特色资源;在未开发OA资源的馆中,16%的也开发了这两项资源。其开发总量分别达到76个库和134个库,远高于OA资源的57个库。这说明,公共馆信息需求广泛,但了解OA资源的馆不多。而免费资源内容比较丰富,自建特色资源更适于用户信息需求。因此,二者更受青睐;⑤在调查统计中还了解到,有的馆正在开发OA资源,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馆,在馆网首页设“宁夏馆OA”栏,尽管还无供检索的内容,但表明其准备或正在开发OA资源。还有的馆专设“OA新闻”栏目,了解国内外OA运动的发展情况。这些说明,OA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进行之中;⑥此次调查大馆,也发现一些小型馆,如苏州市馆开发OA资源,其“OA图书馆”,在OA仓储、期刊、预印本库和OA期刊、电子课件等途径检索,也可从OA介绍、新闻口了解相关知识和发展动态。因不在统计范围,只作特例,但其丰富的内容、诸多检项以及56个库的开发量,这些也说明OA已引起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的重视与开发利用,一些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在OA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3 我国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公共图书馆的OA资源开发与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表现出一些优点,对我国公共馆乃至还未开发利用OA资源的单机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并不理想,还存在某些问题,影响其快速发展。
(1)不够重视。当前,在订阅主导的时代,充分开发OA资源,无疑可极大补充馆藏。但调查结果表明,除国家馆外,50%的直辖市馆,81.49的省(自治区)馆,92.60%的省会市馆和33.33%的港澳台公共馆,还未开发OA资源。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这些馆OA资源缺乏是相同的,无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也说明我国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利用并不广泛。实际,这些馆中大多是大型馆或中型馆,在OA资源开发利用上更具优势,但未做到。而一些小型馆,如苏州、镇江、泰州、常熟、中山和无锡等市馆却做到了。由此可见,除正在开发的原因外,OA观念还较淡薄,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或许是主要原因。
(2)分类不清。开发OA资源的馆,大多在其网站无任何标示,有的归在网络、电子、数据库等资源,有的将OA与传统资源聚在同一列表,也有的馆把OA资源与免费资源混在一起,忽略其本质区别。而象苏州市馆将OA资源融合在一个平台上,按类开发的不多;如陕西省馆和天津市馆,以“开放存取资源”导航的很少;按学科、文种、题录开发的更少。这样,不熟悉OA资源的用户很难获取相关信息,使开发的OA资源得不到广泛应用。
(3)开发不够充分。公共馆大都有收费资源,但80.65%的馆未开发OA资源,开发的也不够充分。如开发数量参差不齐,最多的15个库,最少为1个,平均0.92个;超过10个的仅2家,占3.23%;各级开发馆比例也不相同,国家和直辖市馆60%、省(自治区)馆18.52、省会市馆7.41%、港澳台馆66.67%。相对而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差别明显。若与国外如美国州立图书馆[1 ]相比,差距悬殊。可见,我国公共馆开发程度并不高,大量的OA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更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长期开发的计划。
(4)OA服务缺失。在此次调查的12家开发馆中,与OA资源有关的服务不多,只有陕西省馆,在首页设“开放存取期刊”导航;大多OA资源散见于一些资源列表,没有任何标示,也没有使用规则与检索的说明;推介、推荐、推送等服务几乎没有开展。开展OA培训服务的,仅广东省馆一家。有关调查也显示,公共馆整合OA资源的利用率一直偏低。[2 ]
3 我国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OA教育
作为OA的倡导者,公共图书馆有义务进行OA教育,OA教育的对象既有普通的图书馆馆员,还有OA资源的读者即用户,也有图书馆管理者及一般的民众,且应根据不同的群体特点及其对OA的了解程度,应采取不同方式。如对普通的图书馆员来说,他们是其主要推广者,但馆员对OA的了解并不多,据有关省区调查显示,公共图书馆员没有听说过OA的占28.95%,听说过但没有用过的31.58%,偶然使用的21.05%,经常使用的18.42%。[3 ]可见首先应加强对馆员的教育,如宣传OA的定义、意义和分布情况,使其对OA的概念逐渐清晰;以效果教育为主,如通过实例,使他们了解OA可提高信息保障能力、获得论文首发权、提高被引频次等,促使其利用OA资源,也开放自己的成果;通过培训及实习,使其了解OA的相关知识和操作,具有开发资源的能力,同时具有解答读者问题、进行相关服务和开展OA教育的能力。
3.2 进行科学规划与大力开发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还处在OA运动的发展初期阶段,民众OA意识淡薄。但客观的信息环境变化,要求人们认识到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已不能满足学术交流的需要,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应转向成本低、速度快、容量大的网络方式,通过OA方式,一些不适于正式交流的科研信息,如研究报告、科学数据、工作论文等,可通过非正式交流方式,如机构库、学科库等OA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应大力开发OA资源,并开放自己的成果。但从长远来看,公共图书馆OA资源开发利用,应着眼提高其信息服务质量,着手于制定一个比较完善开发、服务、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划,逐步转变聚合方式,加强整合开发,重视导航开发,争取在自建开发方面取得突破。但同时也需注意,OA资源内容扩展,不是开发的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提高开发效率。一是增强适用性,按用户需求,开发急需的或用得上的资源,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如根据OA资源特点,创新服务;三是提高质量,如自建和选择OA资源的质量有所保证。以提高OA资源的利用率。
3.3 规范OA资源开发
从长远看,OA资源开发应逐步规范。第一,了解需求。公共图书馆需求多样,各馆也不尽相同,为使OA开发更贴近需求,需通过征求意见、交谈等方式,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第二,比较选择。在较大范围内选择适合的资源,如导航开发OAJ、OAR和J-R类资源,跟踪不同站点OA资源的变化,自建象苏州市馆搜集的OA课件、自己成果的开放和开放出版的刊物等;第三,一站检索。如苏州市图书馆实现的OA资源整合,实现一站检索,方便用户的获取与利用。
3.4 注重服务创新与技术应用
开发固然重要,但无针对,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OA资源特点要求服务创新,服务的不仅要针对到馆读者,还应转向网络用户、馆外用户,打破时空限制,延伸服务范围,最终实现24小时×7天的全天候服务,服务的方式也应向推介、推荐、推送与个性化方向转变,服务内容应由浅入深,向翻译、增值、查新、情报、知识等服务方面靠近。在这次调查中还发现,有4家省会市馆还尚无自己的服务网站(占整个调查总数的6.45%),可以想象中小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馆信息化程度更加落后。OA作为一种网络新文献,其开发、服务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如开放元数据、查询和平台整合等技术。使OA资源开发利用向智能化、流程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首要问题是解决网络及网站、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信息服务技术的利用,如Web2.0,实现信息的推送、互动等。
4 结语
OA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其具有的经济实用优势使得OA得到了学术界及图书馆界的重视,但根据本文对我国主要公共图书馆在OA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现状可知,我国公共图书馆界还需在OA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许多工作,笔者通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的OA资源开发利用问题陈述与建议对策也肯定还有很多不全面之处,但还是希望本文能对OA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如花,高协.美国州立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揭示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8,28(6):122-126.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范文4
1咨询的种类
咨询服务种类众多,主要有:①决策咨询,又称政策咨询。它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咨询。主要为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的行业发展战略,从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预测和论证,起到了决策的参谋作用。②管理咨询,又称企业诊断。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方案,并帮助指导实施。③工程咨询。承担建设项目中有关技术改造(包括技术引进)、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评价及工程设计、招标和管理、工程预算等咨询服务。④技术咨询。它是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包括与之相关的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研究分析,为企业生产技术难题进行的技术门诊,提供培训服务信息,为科技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进行技术鉴定和评价。⑤专业咨询。以专业知识提供专门服务,如心理咨询、财务咨询和法律咨询等。
2咨询业发展的状况
2.1国内咨询业发展状况我国的咨询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我国虽然存在着情报咨询和技术咨询活动,但没有形成产业。改革开放后,从政府部门到企业与经销部门及国际经济活动,都强烈地要求咨询业的参与。我国各类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咨询业已成为一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服务产业。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工商注册登记有咨询业务的公司达13万家。这些咨询机构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咨询业发展较快的城市有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地,综合咨询、工程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专业咨询等各种类型的咨询机构,几乎涵盖了咨询业所有领域,咨询产业成了我国现代化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行业。
2.2外国咨询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专业行业(包括咨询业)将逐步向外开放,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咨询业将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框架下在中国更加全面和广泛地发展。目前咨询业在中国的开放程度不算小,国际上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基本都在我国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如上海就有麦肯锡、波士顿、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勒等。外国咨询公司的实力有目共睹,它们有着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丰富的案例经验和数据库、科学管理以及全球化的咨询共享等。调查显示,国内企业对国外机构的品牌认识程度要大大高于国内咨询机构。而这种对品牌的认同,究其根本,正是基于国外知名咨询公司长期以来严格自律、规范运作而培养出来的优良信誉。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也许所有企业都会选择国际上知名的咨询机构,这对中国本国咨询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发展状况与服务模式
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也是我国咨询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层次的图书馆工作,是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以信息开发为手段,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浓缩、与创新一系列工作的总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类图书馆大力开展参考咨询工作,普遍设立了参考咨询部(情报咨询部、信息咨询部),而且为配合文献检索课和文献检索工作的开展,大都设立有文献检索室。随着联机检索的开展,在参考咨询部或技术部下进一步设立了联机检索室。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许多图书馆都设立了电子阅览室(电子信息服务中心)。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3.1集中型。即主要由参考咨询部(或信息服务中心)承担参考咨询工作。高校图书馆采用这种模式的较多。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负责全馆的参考咨询、课题查新及代检索、文献传递、数据库利用统计、质量管理工作,承担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新生入学教育以及全校用户培训等工作。中山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下设电子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文献检索室、查新室和文献检索教究室,承担代查代检、新书通报、定题服务、科技查新、馆际互借、用户培训等业务。
3.2并列型。即参考咨询工作主要由传统的参考咨询部和新设的网络资讯部(自动化技术部、数字资源中心)分别承担。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都有这种模式,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报刊信息开发中心和网络资讯部、浙江大学图书馆咨询部和数字资源中心、厦门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和自动化技术部等。其中中山图书馆的电子剪报、企业咨询、决策咨询、海外报刊阅览等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主要由报刊信息开发中心承担,网络资讯部主要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
3.3分散型。即参考咨询工作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有关机构中,如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属于这种模式。上海图书馆由原上海科技情报所和上海图书馆合并而成,其机构设置是在馆所下面先设中心,中心之下再设部。其中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属于参考咨询机构,下设研究部、咨询部、市场部和外向型公司;战略信息中心下设的战略信息部、战略研究部也是参考咨询机构;读者服务中心下设的参考咨询部、剪报服务部也属于参考咨询机构。此外,历史文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系统网络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下属的一些部开展的工作或生产的信息产品,也属于参考咨询机构开展的工作。
4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1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情报服务,使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领导机关是政策的制定者,领导决策正确与否,对事业的成败有着决定性影响。领导需要借鉴历史经验、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科学的决策理论与程序来进行咨询,提供决策参谋,论证其决策的正确与否。优化的文献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咨询使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许多图书馆在为领导机关服务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技术革命对策、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等重大问题上为政府出谋献策,成为领导日益信赖的决策顾问和参谋。如广东中山图书馆编印的《决策内参》,选择汇编海外100多种中文报纸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每周出版一期,深受领导部门欢迎。浙江湖州市图书馆编的《信息》刊物也受到市政府的重视。
4.2为企业提供情报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门还应采取跟踪服务、定题服务等方式,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服务,为市场经营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充分获取对口情报,提高本企业产品的档次,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否则将会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这时依靠咨询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出谋献策,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图书馆能够也应该广泛地搜集、分析市场信息,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航行的企业当好“导航人”。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市场需求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为乡镇企业服务,提供短、平、快的技术信息。
4.3为科研读者服务科研读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他们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需要特定的文献类型和特定范围的文献。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深入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求,介绍馆藏情况,搜集情报信息,筛选情报数据,提供科技文献资料,使他们能及时了解本项目的国内外发展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开发和研究。在一次文献服务基础上,还应加强二次文献的揭示与报道,进行跟踪服务。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 图书馆 网络信息 服务
新时代的图书馆将把全球信息互联在一起,是一个高职能、集成化的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系统,读者服务工作将由单纯借阅型向网络信息服务型转变。网络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通过计算机网络,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所需知识的智能型信息服务工作。因此,探讨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是未来图书馆工作之必须。
1新时期地市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文献信息具有社会性,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要搜集、整理、传递、储存和反馈各种各样的信息,就得有一个适应需要的庞大的文献信息网络,否则文献信息将不能全面、有效地进行搜集、传递。
从目前地市图书馆从事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看,地市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就笔者近几年从事图书馆工作的情况来看,各地市图书馆在这方面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散、乱、差”的问题。所谓的“散”主要表现在一些图书馆从事文献信息服务的人员不少,但由于各个图书馆之间相对封闭,相互协作不够,造成力量分散。再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工作的设备不完善,即使是有较为完善的先进设备,各图书馆之间也未通过网络实行联网,且各自分散在本单位或图书馆各部门之间,有的则存在缩微设备中,不齐全、不配套,致使上万元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有的图书馆从事信息工作过程中连目录中心、交流目录都没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乱”主要表现在各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工作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他们从收集、处理、输出到存贮,尚未规范化。因此,造成各图书馆间的文献信息资源该传出去的没有传出,甚至不知道该往哪里传。“差”则表现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效率差,创造的经济效益低。面对上述状况,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工作应该怎么办?光靠一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就能完成为本地区地方经济、科研与文化建设服务的任务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够的。因此,一个图书馆必须从自己的学科胡同里走出来,主动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解放思想,创造条件,努力建设一个统一、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2新时期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和服务方式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而设立的,因读者的存在和需要而存在,因此,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即是为读者服务。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工作的宗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作为文明窗口的核心,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未来图书馆的差距不是在馆舍规模的大小上,而是在服务的水平与档次上。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向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图书馆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变封闭式办馆为开放式办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的借阅服务”向“多元化信息服务”转变。新时代的读者服务理念,必须建立在现代的科学思想观念基础上,尽快实现“以书为主体”的服务,向“以人为主体”的服务理念的转变,顺利完成从“物的传递”向“知识的传递”的过渡。变“知识型”为“喷泉型”,创造全新的现代服务理念。同时,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向读者按一定方式提供信息的过程,是信息服务业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信息资源的易用性和一些新兴信息服务商可直接向用户提供检索、传递等信息,给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社会对于广泛而精深的信息服务的强烈需求一方面向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发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诸多的竞争和挑战,原本占有信息传递与服务工作的图书馆必须要在信息服务上不断探索创新。
首先,必须强化信息服务的意识,改变各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自成体系的状态,进一步演化信息服务的内容,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地市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应以信息服务为己任,在本地区各县市图书馆建立文献信息分中心。“中心”的工作人员应为专职,人员编制少的单位,可由外借、期刊或参考咨询等业务部门各指定一名兼职业务人员组成。“中心”的负责人应由馆领导指定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同时各区县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应在本市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地市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在工作中也应一方面统筹协调本地区各区县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组成全市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网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还应积极与本地区市直有关部门、局、省级图书馆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文献信息组织开展沟通,建立文献信息工作协作网络,以扩大文献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资源共享,发挥整体效益。
其次,地市图书馆在进行文献信息网络的组建程序上,应该先公共图书馆系统内、后系统外,先省内、后省外逐步扩大,最终实现文献信息服务协作网络遍及全国各地,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文献信息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地市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采集人员在工作中应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及时获得本馆流通部门有关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的信息反馈,并经常与各区、县图书馆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上实现统一的管理并统筹安排,有计划、有系统、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信息资源,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馆藏结构体系。
3完善地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各图书馆间文献信息网络化
随着电子计算机、复印、缩微、光电传输、只读光盘、音频、视频面、联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读者服务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服务手段的自动化发展,为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拓展了读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在我国地市以上的公共图书馆都已经实现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但如何使这些系统在各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系统中发挥其文献信息职能的作用呢?笔者认为,除了应开展常规的众所周知的图书文献检索外,地市图书馆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自动化管理工作:
3.1 地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做好本地市各区县图书馆开放
将从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自动化管理系统部门的局部网络扩大到各区县图书馆去,在他们那里设置系统终端,使他们能够使用系统中的开放的部分功能。这样,各区县图书馆的终端就可以成为一个能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窗口。设立这样的终端后,地市图书馆也就可以开展以下这些文献信息资料工作。
①为了提高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质量,减轻图书馆采购人员的工作压力,地市图书馆可以利用系统让他们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科研的需要去选订文献资料。在选订工作过程中,地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只需要运行图书采购输入模块,就可知道本地区哪些区县图书馆所订图书及其订购册数,这时,地市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就可以依据图书采购的原则和工作细则以及图书经费等情况,进行订购、平衡和其他一些藏书补充,最后确定本馆的藏书重点、馆藏特色及订购册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订购到更适合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研需要的文献资料,提高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另一方面也减轻各图书馆采购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为图书馆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创造了条件。
②地市图书馆在本地区各区县图书馆设立系统终端,不仅给他们在文献资料管理上可实现自动化管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把整理、收集好的文献资料、信息动态等输入到电脑中,一来方便他们自己检索使用,二来这些入网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让地市图书馆及其他情报部门检索使用,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实现为本地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深层次的网络信息服务。
③地市图书馆在各县区图书馆设立系统终端后,一方面,各区县图书馆的读者和科研人员可以在各自图书馆的终端上操作,检索所需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确认需要时,即可在图书馆借阅或通过电话等进行预约借书;另一方面,地市图书馆还可以在系统上增设一些专用窗口,以便传输各种新信息、新动态,如图书馆新书通报、科研动态等。各图书馆间的读者只要打开特殊窗口,就可以获得各种信息,使图书馆在保持和提高传统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网络信息咨询服务。
3.2 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应向社区家庭读者开放
要实现这种开放,各图书馆之间就应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开展新的基于网络的主动服务,做好网络信息服务的导航工作。
大家知道,建设有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向读者提供网上馆藏特色服务,是现代图书馆作为大网络环境下一个中继点的责任,也是图书馆在网络世界中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机会。每个图书馆都有其自己的特色馆藏,这些都是值得数字化的珍贵资料。作为地市图书馆应该对它们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建设成特色数据库,放在网络上供读者阅览、打印,这样既避免了由于多次使用而带来的珍贵书刊的人为损坏,也提高了这些书刊的利用率。同时,地市图书馆在开拓文献信息技术服务新领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图书馆的人才优势,开展一些新的文献信息技术服务,如主页制作、磁盘空间出租、电子阅览室等服务,也就是说,我们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增加了这些技术设备后,各种社区家庭读者均可以通过网络上网,在家里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的显示,或者在确定需要后也可通过电话与图书馆取得联系,让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检索查找有关的书刊文献资料或科技动态信息,如《新书通报》、《新刊消息》、《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集》及其他科技动态等。这样既能使大范围的读者能够享受到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及服务,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文献信息职能作用;同时,也能给不方便来图书馆的年老、残疾等家庭读者提供特殊文献信息服务。
3.3 图书馆系统开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现代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者上网技巧、在网上搜索文献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一些现代化服务方式正走向集约化。为此,地市图书馆在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作一些必要的功能及参数修改和完善。首先,必须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设置防病毒软件,以免对整个网络系统在开放过程中产生不良干扰。在开放读者查询等功能上,不能接收其对图书馆读者库的修改、删除等。其次,要加强各图书馆终端的管理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地避免各种错误操作和维护各终端的设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和文献信息网络操作系统,以便更有效地提供现代化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长著,周文骏,袁名敦.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网络化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图书管理 信息化建设 制约因素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99-02
在全球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甚至智能化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总理提出“互联网+”以来,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作为文化建设重要阵地的图书馆,应当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信息化作为图书管理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积极推动图书管理改革、创新与发展。尽管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已经将信息化作为图书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互联网+”的要求相比,我国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仍然缺乏创新,需要引起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着眼于破解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各方面制约因素,积极推动图书管理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轨道,确保为读者提供更加优势、便捷的服务。
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价值
1.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图书进行管理,积极推动管理人员信息化、图书管理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图书存储数字化、管理服务网络化。通俗的讲,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体系当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管理的自动化和便捷化,使图书管理更加适应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要想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图书开发、利用、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来看,特别是从当前国内外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图书借阅服务具有“快速性”的特点,由于信息技术引入到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纸制图书以及电子图书的借阅能够实现网络化,读者只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就保以快速浏览以及搜索图书网页,进而能够更快捷的借阅和下载图书,这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为突出的特征。二是图书资源容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由于信息化广泛应用于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图书资源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处理,使图书不仅可以纸制化保存,而且也可以数字化保存,而数字化保存则以存储大量的文字、音频以及视频信息,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类知识与文化的“宝库”。三是读者服务模式具有“便利性”的特点,图书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使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阅读图书,特别是通过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图书资源共享,能够大大提高诸服务的拓展性,进而为诸提供更加优势的服务。
1.3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在“互联网+”日益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优化图书资源服务,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将信息化融入到管理体系当中,特别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使图书管理信息资源服务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能够使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导航等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进而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二是有利于促进图书资源整合,将信息化作为图书管理的重要战略性举措,能够使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的共享,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能够构建起区域性、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共享平台,将整个区域、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储在云端,通过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率,这将是未来我国图书管理的重要方向。三是有利于降低图书管理成本,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先期投入较高,但一旦建成信息化管理模式,图书管理的成本将极大缩小,这不仅体现在图书管理人员的减少方面,而且也通过图书的数字化处理以及服务的智能化模式,使各方面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而且也在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创新,但按照“互联网+”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必须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建设理念比较落后。从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来看,尽管已经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图书信息化建设理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比如目前很多图书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尽管已经初步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数字化,但在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阻碍,90%的数字图书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更多的是查找目录,而无法实现数字化阅读。再比如一些图书馆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还没有将资源共享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因而信息化建设只限于图书本身的数字化,缺乏开放思维。
二是信息化建设方法缺乏创新。要想更好的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积极推动方法创新。从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来看,还没有建立自上而上、相对独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图书信息化管理数据库不够系统,也不够规范,而且在标准方面也缺乏统一性。比如目前很多图书馆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但各个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缺乏统一性,因而导致无法实现共享,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浪费,这一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信息化建设安全具有挑战。信息化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点,因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必然会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信息安全防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安全威胁。比如,所美国一份《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在云计算服务领域至少存在着七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包括长期生存性、调查支持、数据恢复、数据隔离、数据位置、可审查性、特权用户的接入等等,比如微软的云计算平台就由于故障停止服务长达22小时,而我国目前在云计算领域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安全体系。
四是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不足。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否则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会成为空谈。从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来看,图书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信息化管理知识,图书馆也缺乏对管理人员信息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直接导致很多管理人员无法适应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尽管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在管理过程中仍然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 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是创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理念具有重要的先导性作用,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在管理理念创新上狠下功夫。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开展图书管理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适应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将大资源、大信息、大发展、大服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除了要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字化之外,要积极探索服务模式的智能化,加大对大数据、云存储、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图书管理“全程”信息化。图书馆要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这方面可以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的合作力度,这样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比如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搜索引擎的技术优势,共同开发图书馆的搜索引擎。
二是改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图书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而更为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开放思维”,提升图书管理的开发性。比如在管理体制方面,要依据广大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和利用,采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馆内的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控制,在操作方面要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再比如要把“市场化”和“集团化”引入到图书管理当中,建立自上面下的图书管理系统,形成全国性的图书管理信息管理模式,特别是要在资源共享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共赢,而“云服务”则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各级各类图书应当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图书云”。
三是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信息安全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挑战,这一点业界都有广泛的认识,而且也是制约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瓶颈,因而必须积极探索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管理,既要加大信息安全方面的硬件、软件投入力度,又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狠下功夫,使图书收藏、借阅、流程、共享、上传、下载等都有健全和完善的安全制度做保障,切实将图书管理信息安全关进制度的“笼子”。还要制定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标准,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数据变化、用户动态、运行情况等实际情况出发,都制定出一套具有较高技术的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这将更有利于保证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
四是打造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各级各类图书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自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将人才战略纳入到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当中,着力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以及创新精神。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强图”和“人才兴图”的理念,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有信息化以及图书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图书管理人才队伍,使引进的人才能够成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加大对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知识,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外,图书还应当建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有效的奖惩来调动管理人员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各行各类关注的焦点,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行业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在积极研究“互联网+”,而且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方法、安全、人才等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在创新管理、改进方法、确保安全、打造人才等方面狠下功夫,使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以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1] 孙辉英.关于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上旬,2015(7):226.
[2] 黄茜.论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5(3):90-92.
[3] 霍哓勇.关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