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财务人员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范文1
1、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中小学的财务人员是双重身份,即是老师又是财务人员,这种特别的双重身份具有两个特点:一财务人员不是财务专业出身,二财务知识是通过函授或自学取得的。这样的财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缺乏理论、缺乏积极性、缺乏主动性、缺乏前眨性、缺乏创造性。
2、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帐实不符。农村中小学校的资产实物管理即数量都是归后勤管理,而财务上对资产管理是金额的管理,往往财务只要把实物交给后勤后,就万事大吉,就认为没有自己什么事情,而后勤部只对实物进行管理,无法与财务进行沟通,使资产管理实物与财力严重脱节,造成部分资产其实已经不能使用或已报废等,而财务人员却仍然挂帐。部分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不履行资产报废手续,造成资产的流失。
3、项目的预算和执行不规范。财务人员身份和素质就决定了其在做预算时的缺陷:做的不精确,考虑不全面,缺乏主动性,没有严格制度化,有很多的随意性和人意性;致使许多项目工程很难执行,如图纸设计草率,等到了开工时才发现图纸不合理,造成无法施工,甚至工程已经开工不得已还得进行拆除,造成资金的浪费。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农村中小学校是由县级财政全额供给的事业单位,受县级财政限制,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编制中没有财务人员编制,致使农村中小学招聘不上专业财务人员,无奈之下农村中小学财务人员只能有教课老师进行兼任。致使现职的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不能使其很好的去履行教师职责去教书育人。
2、造成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帐实不符的主要原因:第一资产管理原则不正确或模糊,在设置资产管理职位时没有遵循责权利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没有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资产实物与账实管理是相互分离和制约的、是相辅相承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是成正比的。第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财务人员不专业,所以对资产管理制度设置不全面、有缺失,往往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第三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造成管理上重于制度,疏于管理。
3、资产从立项到履行交接手续,都没有相关的完善配套制度。立项没有审批程序和制度,没有申请和批文;对项目的造价、建造、监理、竣工验收没有实行招投标制度,常常按照领导的意思或办事人员习惯去办理事情,随意性很大很正常,使预算朝立夕改,不能一脉相承。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资产管理的措施
1、强化资产的管理意识。一是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学校校长和财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短期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其资产管理意识;二是将资产管理情况纳入到本单位的年终考核范围;三是教育部门应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外,还应对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2、按照资产管理责权利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合理设置资产管理职位,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标本兼治,加强资产帐实管理,正确进行资产核算。学校设置的职位必须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能相互发现资产管理漏洞和弊端,提高管理效率;对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查,有条可据,实行阳光制度,杜绝暗箱操作,用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各个环节与办事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货币资金、往来款项进行清查盘点。学校资产的报废、报损均经学校领导集体研究,按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报财政局审批。建立资产总帐、明细帐,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资产从立项到履行交接手续,要有相关的完善配套制度。立项要有审批程序和制度,要有申请和批文;对项目的造价、建造、监理、竣工验收要实行招投标制度 。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范文2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对策
目前,在农村财务管理上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不重视村级财务的思想,法制意识不强,没有资产账目记录;不善于管理专项资金并且使用不当,导致财务管理很不规范;在农村任职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一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针对以上多个问题,笔者根据农村工作实际隋况提出以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1要重视农村财务管理,统一思想,对财会人员加强法制宣传
村级财务管理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实现基层民主,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手段。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此高度重视,统一思想,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办法,加强宪法、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上有很大提高。要把农村财务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村民的权利得到合理使用,使其勇于监督、规范监督,一定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抓好落实。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做到有章可遵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做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达到有章可遵的目的,一定严格执行我国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有关村级经济合作制度规定,根据当前各村实际情况,有效地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账簿要齐全、记账要准确、独立核算。
3加强对基层财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抓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实施会计电算化,是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认真做好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虽然村级财会人员工作在基层,但是要严格把好其任职关,应该选配业务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担任财会人员。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4完善农村财会人员管理体制,巩固培训成果
在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村委会成员由村民民主产生,每3年换届1次,村财务人员的使用由村委会确定,这就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任干部一个会计”的社会怪现象。农村财会人员更换频繁,而且无证上岗比例高,管理不到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合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作为会计人员的主管部门,有责任提供正规的、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职业教育培训,根据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低的实际情况,规定农村财会人员取得资格的条件和形式,做到不培训、无资格证书不能上岗,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同时,将农村财会人员逐步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体系,切实履行好《会计法》赋予的法定职责。
5强化监督审计村级财务,接受群众广泛监督
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1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释村民提出的疑问;及时答复村民提出的要求;及时采纳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对大多数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6不断加大财务审计力度,强化监督职能
制定严密的审计方案,在各村组到办报账时,做好账前审计;按照《关于认真做好换届前村“两委”班子考核和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离任和经济责任审计;对征占地资金、一事一议项目和其他各类工程项目、大额“三资”处置等项目实施专项审计。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范文3
(一)会计核算尚不规范
1.会计科目混用。如合作社将流转的土地出租,租金作为生产成本直接冲减,未计收入;少数合作社的差旅费归属不清,记账时未根据出差人员的工作性质计入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经营支出等;申请商标的费用未计入无形资产。有的合作社账目集中于几个会计科目的使用,业务内容没有正确记账。
2.会计分录不规范。对合作社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需要实现账户之间对应关系。如成员工资,做账时直接借方记生产成本,贷方记现金把工资付了,没有经过应付工资这个科目,不能反映是否存在拖欠,不能体现权责发生制,同时影响相关科目的余额。获得扶持资金或补助,记账时有的合作社直接从银行存款到专项基金,将中间过渡分录省掉了,这样虽省事却不合规。还有的把专项应付款与专项基金借贷方向记反了。
3.成员往来不详实。合作社成员往来账户没有任何记录,而按制度规定只要是成员的款项,一定要通过成员往来体现,非成员的计入应收应付款科目。有些合作社在年底进行盈余分配时,因为交易量记录不实或缺失,代购代销没有记录,只能按估计值进行分配。如合作社帮成员代购的生产资料,很少经过“受托代购商品”账户进行成员往来的核算。
4.财政补助的账务处理不得当。合作社零散收到的小额补助,一般都是直接计入收入与支出,没有通过专项应付款。也有合作社全部计入专项基金,按要求只需要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记入专项基金并量化到成员账户。
5.会计操作规范不够。如在原始凭证上,相应的证明签字、审批签字与支付方式不完整,应该加盖如现金付讫或银行转账等常规印章。还有一些合作社,账本封面没有说明,看不明白具体业务与时间。有的合作社成员公积金总额表的次页没有表头,不利于查阅等。合作社库存现金过多,达数十万元,不符合库存现金管理条例,且部分大额交易未通过银行转账,直接用现金,安全隐患较大,也不利于银行流水记录的形成。
(二)财务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1.内部信用合作不规范。合作社向成员借款后付出利息,这种做法属于吸储,是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所不允许的。合作社个人借款处理不当。合作社将个人借款错记成短期借款,如果是成员借款,应计入成员往来,非成员借款应计入应收款。
2.成员身份不明确。有些合作社没有区别对待成员和非成员,比如与成员之间的委托代购代销关系需要明确体现,关于财政扶持和公积金的量化也要到位,否则体现不出来合作社服务成员、成员参与分配的特性。与成员的交易往来与税收相关,合作社仅销售成员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这亦是税务衡量是否免税的标准之一。
3.出资额与注册资本不符。现行的合作社注册资本没有验资的要求,自行填报,虚报注册资本的现象比较普遍。合作社财务入账时成员出资额与注册资本往往不匹配。
4.盈余分配数字关系不明晰。有的合作社把盈余分配方案做得很好,包括计提公积金,甚至包括两次分配,但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对应不上,没有计提盈余公积,应付盈余返还与应付剩余盈余也对应不上。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是成员账户登记管理制度。成员账户内容不全,出资额、盈余公积、交易额记录不完备,财政扶持形成的资产在财务处理、量化分配上不符合要求。有些合作社成员账户的登记与章程不一致,成员账户的登记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决算没能做到公开,决策制度不健全,部分合作社存在“一言堂”的情况,甚至有些合作社没有财务预决算制度。三是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有的合作社原始凭证上没有审批人员签字,应该建立不同额度不同级别的审批权限,确保财务开支的可控性和有效性。四是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如购进产品,需要有入库出库记录,材料或资产登记等,部分合作社没有出入库记录。五是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销售产品时做到分工明确,再编制相应的凭据,由销售人员开据发货单,由保管发出存货,将发货单交给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确定收款。现实中不少合作社忽视这一制度,存在较大漏洞。六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指现金、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有的合作社会计和出纳由同一人兼任,有的合作社会计人员为理事长直系亲属,这都是违反规定的。有的合作社现金做不到定期盘点、银行存款余额做不到定期核对。
(四)财务人员学习不够
现行的合作社财务人员主要有两类:专职与兼职。普遍来看,专职会计的财务管理效果高于兼职会计。从调研的合作社财务管理情况来看,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规范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做账,还要跟踪了解合作社的整个种植养殖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了解每项业务往来的来龙去脉,才能找到每项业务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财务管理中发挥财务人员的价值,为合作社的决策者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以供参考。而现有的合作社财务人员,不论专职还是兼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财务会计制度”)的了解与运用普遍存在问题。合作社财务人员基本上是财会专业毕业,或者从事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虽有一定的会计基础,但是他们对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学习不够、运用有误,专业化水平不高。
二、原因分析
1.制度本身的欠缺。从2008年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开始,就始终只有这一部制度来作为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财务会计制度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如科目设置上没有预收或预付货款,当合作社卖出小麦时,对方预付的定金,应该计入预收货款,但合作社财务制度中没有这一科目,合作社在记账时记入应收款,在理解上容易产生偏差和疑惑。此外,现行的合作社形式多样,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旅游合作社等,加上合作社业务的拓展,农产品深加工、电商业务的大肆兴起,一二三产融合度越来越高,很多业务超出了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所规定的范围。合作社财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各自发挥,各自的理解难免出现与制度初衷相悖的现象,从而体现了财务会计制度的缺陷与配套制度的缺乏。
2.财务软件开发与服务滞后。由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监制的“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系统”,该软件是供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使用。这一财务软件普及度较高,但该软件的服务跟不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服务人员的及时解答。地方上也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合作社财务软件,玲琅满目。如江苏省一企业开发的软件得到了一定范围的推广与使用,略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合作社财务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趋势,软件开发与应用的滞后,也是影响财务会计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与税务部门对接不畅。合作社财务人员有一大苦恼就是按照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做账后在报税时与税务系统对接不上。税务系统在报税时把农民合作社按小微企业对待,而合作社的会计科目如成员往来、盈余及盈余分配等与报税系统设置的科目不一致。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税务部门检查合作社财务账簿时,不认可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合作社也按企业会计制度来记账核算。
4.合作社发展不规范。合作社发展的不规范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民主管理不执行、“三会”制度不落实、盈余返还不到位、成员账户成摆设。会计核算是对合作社经济业务的反映与监督,当合作社经济业务不规范时,财务会计规范从何谈起。
5.财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一是专业知识不足。大部分合作社会计的前身都是做企业会计的,直接用企业会计的一套做法来做合作社会计,在合作社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上略显不足。二是学习意识不强。有些合作社财务会计是以前的村委会计,或周边老厂的退休会计等,这一群体对于合作社这一新兴财务会计制度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识不强。三是学习机会稀少。当今社会各界都重视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但针对于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方面的培训供给显著不足,合作社财务人员的学习机会稀缺。
三、对策建议
1.完善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根据合作社及其业务发展的需求,从会计科目设置等方面修订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以适应农民合作社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从与税法结合的角度来看,税收方面的科目在设置上要一致,要向企业会计靠拢,外加合作社一些特有科目。同时,建议出台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办法,或者对制度进行解读,能够让财务人员更加清楚合作社具体业务的财务会计核算办法。合作社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有待于规范,向成员借款可以转为成员入股,参与年终盈余分配,或者作为内部信用合作,年终根据信用合作的盈余进行分配。
2.税务系统与合作社会计报表对接。建议在税务系统上增设与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相对应的报税端口,在税务人员中普及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相关知识,为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3.大力推广合作社财务软件的应用。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开发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且易被合作社应用的软件,由中央部署、地方落实,逐级推广财务软件的使用,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率,提升合作社财务会计的规范化程度。
4.继续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营。合作社规范运营是核算规范的基础。合作社必须按《农民专业合作法》的要求建章立制,规范制定合作社章程并遵照执行,做好民主管理,落实“三会”制度,做实成员账户,实现盈余分配。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范文4
关键词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问题;原因;建议;广西合浦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44-01
根据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自治区监察厅、自治区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检查的通知》(桂农业发〔2011〕3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合浦县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县纪委、县农业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相关部门正职领导组成的合浦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负责具体工作,抽调工作人员8人,分4个小组赴全县15个乡镇273个村(居)委会开展自查和指导工作。现将合浦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1 合浦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
1.1 农村集体“三资”基本情况
合浦县有15个乡镇273个村(居)委会,村小组5 381个,有明晰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1万元,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5 691.42万元,其中:货币资金40.71万元,固定资产4 930.66万元,农业资本574.10万元;资源总面积156.67 hm2,其中农用地面积130 hm2,建设用地26.67 hm2。
1.2 各项制度健全情况
全县273个村(居)委建立了财务收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账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资产经营制度、资源登记簿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等,所有制度都公开上墙。设立集体资产台账的村(居)201个,占73.6%,设立资源登记簿的村(居)委195个,占71.4%,
1.3 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
各涉农部门按政策规定狠抓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做好申报、审核、公示及发放工作。2012年通过一卡通全县发放强农惠农资金14 527.15万元,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8 606万元,粮食直补111.85万元,购置农机补贴63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4 801万元,早造粮食良种补贴371.3万元(其中玉米良种补贴135.68万元,早稻良种补贴235.62万元)。从自查和抽查情况看,全县无截留、抵扣和挪用补贴资金的现象发生。
1.4 农村集体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
2011年是村委换届年,在换届选出“两委”班子的同时,全县各村(居)委召开村(居)民代表选举产生了村(居)民民主理财小组273个,其中社区民主理财小组28个,村委民主理财小组245个,占全县村(居)委的100%,正常开展工作的165个,占60.4%,按季度规范公开财务的村(居)委268个,占98.2%,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273个村(居)委,占100%,开展财会人员培训21期,培训财会人员457人次,全县所有村(居)委会财务人员均接受培训1次以上。村(居)委大宗开支都通过集体讨论,并做好会议记录。
1.5 “三资”管理方式创新情况
一是在合浦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创建党务、村(居)务公开信息平台;二是制定了《合浦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联合县财政局组织全县村委(社区)报账员、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及财政所有关财会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培训,培训人次达370多人次。在全县铺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各乡镇都成立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机构,力争在2012年底全县全部完成村级会计委托。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式创新力度不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式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全县所有乡镇都没有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②全县所有村(居)委没有完成产权制度改革。③没有开展村级清产核资。二是村(居)委会财会人员持证上岗不足。据统计,全县273个村(居)委财务人员中,只有25个人持证上岗,其余财会人员没有会计证和上岗证。三是部分村(居)委会计和出纳账没有分科目入账,都是流水账,也没有建立财会报表制度。四是村(居)委票据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据查,在所有入账票据中,白条入账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都不符合财会管理规范化管理。五是民主理财监督力度不强。各村(居)民主理财小组虽已建立,但39.6%的民主理财小组,没有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3 原因分析
3.1 农经机构有待强化
农经工作政策性强、面广、任务重,但县经管站是一个只有7个编制的参公事业股级站,协调能力不强,而乡镇没有经管站,只有1个经管员,个别乡镇甚至连经管站编制都没有。农经部门承担农村“三资”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业产业经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等职能,编制人员及经费不足,会造成“三资”管理工作压力较大。
3.2 业务工作经费不足,待遇不高
县级经管经费不足,乡经管部门没有业务工作经费,影响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是村级会计培训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农村“三资”管理的质量。村干部待遇虽然得到提高,但还是相对不够,村级“三资”管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
4 建议
4.1 健全建立农经机构,确保业务工作经费
建议县级提格经营管理办公室,编制增至10~12人,乡镇成立编制为2~3人的经营管理办公室,为县农业局的派出机构,作为参公事业单位管理。县、乡两级经管业务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经费,便于工作的正常开展[1-2]。
4.2 理顺村级票据管理,加大监管和指导及培训力度
由区财政厅、农业厅或减负办共同印制村级票据,杜绝白条入账。进一步加大业务指导培训和监管力度,努力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村级财务人员持证上岗率。
4.3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规范运行
各级都要高度重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职责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市、县和乡镇都要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机构,进一步明晰各个成员单位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抓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上,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农业、财政等业务部门应加强对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考核[3-4]。
5 参考文献
[1] 陈玉锦,雷容华.霞浦县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391,393.
[2] 黄东明.如何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J].湖南农业科学,2012(8):60-62.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范文5
关键词:“降消” 补助 医院 对策
“降消”项目从2000年开始实施。国家开展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妇幼保健人员的产科急救基本知识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达到提高妇幼保健人员整体业务水平;通过对广大群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妇幼保健知识的认知度,认识到住院分娩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通过派驻专家到县蹲点;提高村医技术;通过对农村产妇住院分娩实施补助,提高住院分娩率,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通过建立产科急救中心,开通绿色通道,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设计与现状
“降消”项目的第一周期是从2000年至2001年开始,首先从西部十二个省(区、市)的378个贫困县开展;2002年至2004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二周期,这个周期是在第一周期的基础上扩展了四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2个县(团场),受益人口总计1.5亿人;从2005年开始实施项目的第三周期,这个周期扩展的规模达到了二十二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00个县,覆盖人口约4.2亿人,占全中国13亿人口的32.31%。基本涵盖了中西部所有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中央补助“降消”项目专项资金总额大幅度增加,增加到4.4亿元,成为中国建国以来国家对妇女儿童保健方面单项资金投入最大的项目。广西梧州市从2009年开始扩展为“降消”项目市。梧州市成立了“降消”项目办,项目办设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并按广西卫生厅的实施方案制订了梧州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如下:
(一)广西梧州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1)补助对象为广西梧州市农业户籍,补助的条件是住院分娩。
(2)补助标准,正常产的产妇每例补助400元;危重抢救的产妇每例补助1000元(其中:中央补助每例400元,自治区补助每例600元。)
(二)“降消”项目经费来源及使用规定
广西梧州市“降消”项目经费的主要来源来自中央、自治区、和县市辖区。各经费的具体使用如下:
1、中央经费主要用于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正常产补助400元及危重抢救的产妇每例补助400元、临床进修费、人员培训费、专家驻县蹲点费用、健康教育费,社会宣传费等六个项目。
2、自治区配套经费主要用于
项目质量控制费、财务审核费、技术监督指导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危重症抢救补助600元等四个项目。
3、县(市、区)级配套经费主要用于
县(市、区)级督导费、项目会议费、人员培训费、项目日常活动和改善本县(市、区)产科建设及工作条件等费用。
(三)“降消”经费管理的要求
1、项目财务管理
项目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广西“降消”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管理方案》应用《广西妇幼卫生报表管理系统》对项目经费进行管理。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2、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分析
项目绩效分析报告按国家规定每季度一次,分析的内容要求结合每季度经费使用情况及同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维持正常的项目运转。
二、“降消”项目在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广西梧州市辖三个城区(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于2009年列入新扩展“降消”项目单位,为了“降消”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市妇幼保健院受市卫生局的委托,作为各城区执行项目单位。市妇幼保健院在市党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直接组织下,负责“降消”项目的执行工作,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具体实施项目信息管理、相关人员培训、派出专家督导和蹲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贫困孕产妇分娩救助的运转与资金管理工作。至今基本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但在多年实施管理中确实存在以下问题:
(一)各县(市、区)级城区政府没有按项目协议承诺配套城区“降消”项目经费
妇幼保健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一样,按国家的“降消”政策,同样担负着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补助的义务,所不同的是,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局的委托,负责“降消”项目的执行工作,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具体实施项目信息管理、相关人员培训、派出专家督导和蹲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贫困孕产妇分娩救助的运转与资金管理工作。城区项目经费配套不到位,没按承诺配套经费,增加了妇幼保健机构的经济负担,不利于项目的持续开展。
(二)项目经费直接纳入妇幼“大账”统一核算,使资产负债表不能直观真实地反映妇幼保健机构的资产状况
(1)不能真实反映妇幼保健机构的货币资金总额,因为自治区“降消”项目经费的分配按照“当年全额预拨,次年考核结算,差额多退少补”的原则下达。货币资金包括了项目结余资金。
(2)不能真实反映妇幼保健机构的净资产总额,因为净资产中包含了项目资金结余。虚增了资产总额。
(3)按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率,不能真实妇幼保健机构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三)收支结余总表不能直观真实反映妇幼保健机构的收支结余状况
妇幼保健机构是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项目种类多,项目经费有本单位自身开展业务的经费,又有与妇幼保健方面共同业务的项目经费。如2009年开展的“降消”项目补助、2013年开展的新生儿听力补助。这些项目业务是与各医疗卫生单位共有的业务。
(1)“降消”项目补助资金是在“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科目下进行收入核算,这样就会与妇幼保健机构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补助经费在同一会计科目下核算,所以在收支结余总表,项目补助收入总额不能真实反映妇幼保健院的项目补助收入总额,虚增了项目补助收入。
(2)“降消”项目救助经费及其他经费的支出均按经费使用的类别、资金的性质和用途,在项目补助支出下设立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这样就会与妇幼保健机构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支出在同一会计科目下进行支出核算,所以在收支结余总表中的项目补助支出科目总额不能真实反映妇幼保健院的项目补助支出总额,虚增了项目补助支出。
(3)不能直观真实反映妇幼保健机构自身业务的项目结余资金。上述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单位决策层对单位财务数据信息的需要,不利于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分析。
三、对存在问题的做法及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依法依规,全面真实,有力监督的原则,确保公开的信息真实完整,公开的渠道畅通有效,公开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让“大账看得懂,细账看得清”。符合单位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信息数据的需要,对“降消”项目在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做法及建议如下:
(一)把“降消”项目专项经费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月末并入单位“大账”管理
1、独立核算的制度执行
妇幼保健机构亦是医疗机构之一,受卫生局的委托负责“降消”项目的执行工作,妇幼保健机构在经费管理方面可按以下制度执行:
(1)按“降消”项目财务管理的要求,向财政局申请开立“降消”专户。实行专款专存,专户核算。
(2)按《医院财务制度》结合“降消”项目经费的管理要求和资金使用要求,设立专职财务人员负责项目经费管理,设立项目专账,专款专用,专项核算。
(3)结合《广西“降消”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梧州市“降消”项目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使“降消”项目财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按2013年梧州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中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规定及应用《广西妇幼卫生报表管理系统》对项目经费进行核算。
2、独立核算的具体做法
基于上述对“降消”项目经费的管理规定,按照中央、自治区、市核区财政配套经费的来源和使用要求,设置独立账,进行独立核算。
(1)会计账簿的设置。按规定设置总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有关科目明细账、往来明细账。其中总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采用订本式,其他账簿采用活页式。
(2)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医院会计制度》设置总账科目和二级明细账科目。按“降消”项目经费配套来源和具体用途设置三级明细账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3、参照《医院会计制度》基建并账的会计处理规定
将“降消”项目专项经费的会计处理按国家规定的项目专项经费管理的要求,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月末将“降消”项目专账的相关数据并入单位“大账”。在“大账”中按《医院会计制度》的项目经费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4、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
按《医院会计制度》和项目报表的内容及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分别按月报、季报和年报进行编报。季报和年报除包括医院原报的报表外,增报“降消”项目经费到位和使用情况季度、年度报表、“降消”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汇总表。月报要有财务编报说明书;季报要有季度财务分析报告;年报要有年度财务决算分析报告、财务工作总结。编制“降消”项目财务说明书,把“降消”项目资金的收支余情况专项说明,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并按财务报表报送的规定上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
通过把“降消”项目专项经费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月末并入单位“大账”管理。有利于国家全面、完整地掌握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的会计信息。通过编制“降消”项目财务说明书,把“降消”项目资金的收支余情况专项说明,也有利于真实反映妇幼保健机构单位财务状况。
(二)对形成问题的建议
由于“降消”项目的实施,需要各医疗机构、相关组织、产妇及其家人的密切配合。各地城区卫生局相继已经成立,根据国家 “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建议“降消”项目办公室设到各城区卫生局,由各城区卫生局负责各辖区“降消”项目的资金运转和管理工作,负责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的运转与资金管理工作,同时也促使各城区政府对配套“降消”项目经费的承诺,使城区卫生局真正履行政府职能作用,使“降消”项目实施得到持续的发展。
四、结束语
“降消”项目的实施,在提高住院分娩的同时,农村的产科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通过住院分娩救助,提高了住院分娩率。 2012年全区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99.73%;梧州市三城区农村孕产妇平均住院分娩率从2009年的99.16%提高到2012年的99.98%。通过建立孕产妇急救中心,使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达到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2012年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16.51/10万、新生儿破生风率为0.047‰;梧州市三城区的新生儿破伤风实现了0的突破。但全区孕产妇死亡率未达到国家降低的标准,还需继续努力。同时也要正视实施中确实存在的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完善,从而达到促进项目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管理手册》2002-2007项目文件汇编
[2]《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范文6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意义;问题;成因;对策
一、强化村级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把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无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还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会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农村干部对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干部普遍认为财务管理无关紧要,没有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主管财务的村干部不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
2.会计核算中没有认真的贯彻有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如会计账簿科目的财产物资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有总账而无明细账;总账与明细账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对一些工程项目的开支另行建账,甚至不记账,没有纳入总账之中。有些会计、出纳自行记账,不及时对账,凭证传递的方法也不规范,出了问题相互推诿。有的会计自行保管会计档案,难免遗失;有的财务人员调整后,移交账册凭证不全,村干部束手无策。
3.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完全流于形式。虽然上级管理部门对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都有明确规定,但不少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打折扣。有的村虽然定期将财务公开,但是公开形式不规范,公开的内容不完整、不全面;少数村干部担心财务公开影响工作以及利益驱使,往往简化公开程序,减少公开内容,有关资金支出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只公布一级科目,把隐性开支和不正当开支列到“其他”支出栏目中打埋伏,村民看村级财务犹如雾里开花,无法了解资金的详细用途和去向。比如土地征用补偿费发放问题,由于征地困难,实际补偿到农户的标准往往不一,如果公开,就会造成被征用土地村民相互拉攀比。因此,不少涉及土地征用的村一般都没有将土地征用单位拨付到村的款项和发放到户的明细逐一公开,这不仅规避了村民的民主监督,还为村干部虚开土地征用补偿费发放清单、虚列支出、获取私利提供了条件。
4.相关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村会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给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很多村财会人员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不能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和提供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有不少村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是会计跟着干部走,更换比较频繁,出现了“年年培训村会计,年年有新会计要培训”的现象。三是担任会计的人员不敢坚持原则,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缺少约束力。四是由于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使大多数上岗的财会人员没有上岗资格证,这些人对财会知识知之甚少,造成账目混乱。五是有些村不按规定配备财会人员,由村负责人兼会计或出纳,村干部身兼数职,既管钱物又兼管理,严重违规。
三、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国家体制改革以后,乡镇部门人员锐减,对于村级财务监督有所削弱。乡镇机构改革后,经管人员相对减少,对村级财务监管有所削弱,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凭证单据齐全,手续合理,便给予入账报销,而对支出的合理性及真实性关心不够。
2.农村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党的各项政策、法律和法规学习放松,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缺乏管理经验,不能正确履行职责。
3.民主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功能。在大多数村组,民主理财、村级财务公开就是一句空话,根本没有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是由村主任提名,村委会批准产生的,这样使民主理财失去作用。二是部分理财小组的成员不懂财务知识,不熟悉财务工作,不按规定理财,对违规违纪的收支单据仍然签字同意报销,起不到监督作用。三是民主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部分村组不按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有些理财小组人员不认真审查单据,草率签字,有的甚至由村干部代签。四是财务公开搞形式、走过场,搞半公开、假公开。
四、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村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切实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想搞好财务工作,村干部起决定性作用。村干部是由群众选举出来的,群众选举干部的目的是为他们当好家。因此,村干部要为人正派,办事公道,热心于集体事业,为群众谋福利。只有思想认识正确,才能理好财,当好家,才能领导群众发展经济,这也是村级农村财务管理的前提和保证,乡村干部们首先要模范地遵守财经纪律,否则,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就难以提升。此外,要结合近年来村干部财务管理方面违法违纪问题的特点和性质,通过案例分析、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途径,开展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
2.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认真执行相关制度,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票据合法、规范管理。
3.财务公开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利,推进村民自治的一项有力举措。当前,要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公开要及时。村级财务情况至少要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和条件许可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体资产去向、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征用补偿费到户明细等,根据需要要随时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二是内容要具体。凡是上级和村民要求公开的财务项目,都要按照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公开项目要到人到项目,力求具体化,有的还要逐笔公开,不能遗漏和隐瞒。三是程序要规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财务公开流程,认真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镇(街道)会计站和镇经管站的三级会审作用。对审核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要责令纠正;对规避公开程序,搞虚假公开的,要及时严肃查纠。
4.重视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方面必须重视村级财会人员培训,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素质。结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的内容既要包括会计理论知识、实务操作,还应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减轻农民负担、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等相关政策。同时还要注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另一方面要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加强会计人员资格管理,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农村财务可以实行会计选聘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录用财会人员,促进农村财会人员走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l建立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5.进一步推进村账镇代管工作,强化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村账镇代管是以村为核算单位,在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基础上,由镇农经站代村作账、代管账簿资料并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种村级财务管理新方法。在村账镇代管的基础上,又逐步推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并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建议要进一步推进村账镇代管工作的开展,并逐步扩大电算化管理的范围,推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系统,并实现县、镇、村三级联网,强化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董乙入: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和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