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课程教学设计

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建;混合式教学

《应用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后续安全技术的基础[1]。另外,国家也提出了高校课堂教学和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创新性变革的需求[2]。因此,必须要研究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对《应用密码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1现状分析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比如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时新、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过程不重视及教学评价不多样等,这些导致了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与“学”相脱离。究其原因,本质就是没有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当前,我国正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资源逐渐呈现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形态[3]。而且,国家正在大力推动MOOC、SPOC和微课等新型课程形态建设[4]。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革命,利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可以实现人才质量培养质的飞跃。因此,《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依托“线上MOOC视频”和“课程录制视频”的平台和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并在知识点中融入思政元素,采用重难点知识剖析和讲授、学生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师生协同构建课堂、重在设计教学过程,借助信息化技术跟踪学生课下、课上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最终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教学设计

《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设计包括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所依托的静态教学文本,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引领性纲要。本节首先说明设计依据,然后介绍教案设计的内容,重点阐述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最后分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新颖之处。

2.1设计依据

《应用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重在讲授解决问题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依据如下:(1)课程内容繁多且设计思路复杂,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自学更多的知识和内容。(2)课程设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3)课程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与创新思维能力。

2.2教案设计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章、每一学时、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所提问题等相关信息,编写了《应用密码学》教案。教案的编写以章为单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分配、教具准备、课前测验、课堂问题、课堂讨论、课后复习、参考资源等信息。

2.3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斟酌设计。(1)课前准备。首先,在每一堂课上课之前,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基于本堂课所授知识点必须完成以下两个任务:①观看“线上MOOC视频”,以及观看“课程录制视频”,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课堂知识点测试”,做摸底测试。然后,根据学生“线上MOOC视频”观看时长以及“知识点测试”结果,教师动态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2)课堂教学设计。在学生了解了本堂课教学相关信息以及教师掌握了学生本堂课的知识点学习状态之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即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构建如下,如下图所示:①教师对“线上课堂知识点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②教师对每一知识点的重难点部分做详细讲解;③学生讲解知识点中的基本概念;④基于课程特点及团队分组情况,每一组学生协作讲解知识点中的设计思想及设计实现过程;⑤其他学生对讲解内容的学生团队打分评价,实现学生互评;⑥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针对知识点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简单汇报;⑦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随机测试,实现过程性评价;⑧教师总结。(3)课后测试和评价。针对每一知识点,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特别是密码学设计相关的实践性作业,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另外,教师根据每一知识点学生课前、课上及课后的综合表现,随时把握学生学习状态,记录评价,做到心中有数。

2.4创新之处

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协同构建课堂,教师重在课堂组织设计、学生重在主动参与评价,具体创新之处如下:(1)师生协同共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灵活建教学内容,做到目标明确、有张有弛。(2)师生协同共筑课堂过程。课程教学设计注重过程化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做到身临其境,学而有获。(3)师生协同公设评价体系。课程考核采用过程化考核,所有学生参与的“教”与“学”的过程都量化成绩,实现课程评价的多样化和客观性。

3教学设计实践

分组密码是一种对称密码体制,是《应用密码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是理解和学习后续课程其他密码体制的根本,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但是,分组密码是学生第一次面对的密码体制类型,所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其设计和实现更加关注思路和方法的设计,对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章节的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首先自学线上视频和课程视频资源,做到先入为主;然后以分组的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讲解、团队合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布置实验作业,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如下:(1)教师首先对重难点及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使得学生关注学习的侧重点。(2)基本概念一般比较简单,由学生进行讲解。(3)设计与实现部分较为复杂,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之上,教师进行补充,查漏补缺,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4)最后,教师布置习题,实现课堂巩固。以上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强调师生共建“课堂”,协同重构教学内容、共同实现教学过程、融合评价教学成果,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新颖之处如下:(1)教的特色:重在重构、设计和评价。设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修订教学内容(闭环)。(2)学的特色:重在参与、主动和实践。确立学习目标→实现主动学习→形成学习自评→提升学习目标(闭环)。(3)“教”与“学”之间的关联:师生之间从始至终的协同共建课程。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统一,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融合。

4结语

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在《应用密码学》课程具体章节上的实践。下一步,可以进一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AI技术对教师的“教”的过程和学生的“学”的过程进行记录并实现行为分析,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光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62-63.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张宁,谭示崇,傅晓彤,杜小刚,李晖.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的现代密码学课程改革总结与分析[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9(6):89-95.

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职扩招;课程思政;工学矛盾;多元教学;考核评价

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2021年连续三年高职院校面向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人员开展社会扩招。面对新型群体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值得高职专业教师思考和探究。利用“建筑材料与检测”省级教学示范课建设,分析统招和扩招不同生源的差异,在专业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思政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结合课程教学组织设计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采用多元教学模式与灵活机制的考核评价,打造符合高职扩招学生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全过程育人新格局。

一、传统课程教学与考核现状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检测方法及工程应用,让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建筑材料常规性能试验的操作技能,会根据工程特征和环境特点合理、经济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真正做到“会取样、能检测、懂评价、知选用”的基本原则,确保为今后从事材料检测、工程施工和质量监督等职业岗位提供知识与技能。然而,该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形式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授课教师仅讲解知识点,没有针对扩招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授课,授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现有工程案例,课程结束后,仅用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导致未能完全实现其开设课程的初衷,尤其是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缺乏课程技能训练和考核,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和人格历练提升。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制定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标准是根据建筑行业人才培养所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围绕“1”种专业能力—具有合理选择、调配、管理和检测材料的能力;实施“2”种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依托“3”个专业岗位—材料员、试验员和质检员,设计“4”个教学环节—项目导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验证;学习“5”种模块材料—砌体材料、混凝土材料、钢材、装饰材料和其他材料。教学重点主要从建筑材料选择、材料进场验收、质量性能检测、材料工程应用等方面实施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后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材料品种及采购、材料质量与检验、材料基本性能试验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主要采用“顶层设计、标准可依、模块教学、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4],融入职业岗位和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充分体现“课—岗—证”一体化教学。

(二)课程思政融入

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建立了思政微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思政元素具体到教学模块中,使得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课程导入阶段列举典型的工程案例(从古代长城、嵩岳寺塔,到现代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等),用实际工程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认同感;以工程灾害和事故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责任感;以建筑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豪感。

(三)教学方案设计

面对高职扩招生源的多样性和“工学矛盾”,课题组利用淮南联合大学混合式教学平台,打造完整的课程资源,包含课件、习题、视频教学材料和教学互动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成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进入教学平成线上课程的知识点学习,教师利用周末线下教学和试验指导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标准要求和课程课时安排开展教学,教学方案设计主要从项目导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验证四个环节设计课堂教学,每个项目围绕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四)教学内容组织

图1材料讲解框架结构图“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施工现场材料员、试验员和质量员岗位要求设置,采用模块化教学,课程整体分为五个模块,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砌体材料、混凝土材料、钢材、建筑装饰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检测与应用。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及特点,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条件选择和有效使用各种建筑材料,掌握建筑材料的验收、保管、储存和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相关材料的试验及质量评定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建筑材料的原料、生产、组成、工作、机理等方面的一般性知识,每种材料学习讲解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针对社招学生特殊群体,把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知识点采用线上教学,对于材料的基本性质、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等复杂理论知识点和技能试验操作采用线下面授,这样便于社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五)教学流程设计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本位,将典型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导入来设计教学流程,采用模块化教学。课堂讲解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所需材料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针对社招学生主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掌握理论知识,周末面授开展线下实操,整体课程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三、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淮南联合大学关于深化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考核评价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教学过程评价+期末理论测试+课程实训操作”三个方面。教学过程评价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教学,一方面看学生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学习进度,课程学习、课堂参与度和线上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看周末线下课堂教学出勤和课堂表现;期末理论考试由学院负责安排统一命题和组织测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课程实训操作由任课老师负责组织实施,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过程评价、期末测试、课程实训操作占比4∶4∶2。在整个课程考核中,增加拓展项目,主要结合高职扩招学生的特点,对于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现场材料管理的社招学生,可以利用从事施工现场材料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来申请“建筑材料与检测”学分认定。学分认定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期末理论测试课免考,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很好地反应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体现职业教育注重过程性考核方式,从而达到高职扩招要求的“标准不降、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原则,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标。

四、结语

高职扩招背景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生源,很多学校采用灵活的弹性学制、学分认定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和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尤为重要。淮南联合大学“建筑材料与检测”作为省级教学示范课程,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采用多样教学形式、多元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课程教育教学中增添专业知识和育人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彭亚萍,胡大柱,苟小泉,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128-129,132.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4]黄世谋.基于“如盐在肴”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探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54-58.

[5]隆平,罗源,田伟军.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2019,12(2):3-5.

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积件;微课;微课程;线上课程

随着信息化进程强烈地激发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变革,基于教学网络平台的线上课程,以其具有大规模的学习人数、开放的学习空间、在线实时互动和智能评价等优势引发了教育史上的再次革命。目前,国内外大量优秀的线上课程远程开放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课程,如MOOC(慕课)、Moodle(魔灯)、超星数字课程资源学习中心等,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线上课程资源。近年来笔者主持开发了国家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电子电器专业共建共享课题建设,践行“互联网+”的教育新模式。本文以C51单片机数字化资源建设为例,从最小的具有独立性的知识点积件入手,以微课为知识片段,系统开发微课程;再阐述应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对微课程进行组合开发,形成优质的线上课程。

一、线上课程与微课程

1.微课与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及微课程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方面独具优越性,且顺应了信息时代中学习者的惯方式。

(1)微课概念。微课是微型课的简称,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是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2)微课程概念。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认知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某一微课程是多个微课程单元组成的微课程体系;其核心要素包含知识点体系、教学方式、短小精悍的完整知识内容、辅助学习资源包;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是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2.线上课程概念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迅速兴起,这种网络上在线开放课程即为线上课程,特点是改变了学习者传统的学习模式,使不同受众群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由此使开展大规模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线上课程本质上由微课程组成,依托于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展现给受众群体以自由选择的海量线上学习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的集成资源环境。因此可表述为:线上课程=互联网+平台+微课程。

线上课程具有开放的学习环境,自主的学习控制,交互的学习内容,完整的学习跟踪、互动和评价,方便快捷实现了课堂教与学的翻转。

二、线上课程开发平台解析

实现“互联网+”的关键基础是平台。目前已有的优秀开发或应用平台,主要有三类八种,第一类为MOOC平台,包含Coursera、Udacity、edX三种;第二类为e-Learning开源网络教学平台,包含Moodle、Sakai、Drupal三种;第三类为商业网络教学平台,包含Blackboard、THEOL两种。比如MOOC平台,以视频公开课资源为主题提供在线和开放教学,实现自主学习的网络模式,是“翻转课堂”概念的延伸,它有师资、课程材料、也有开课和结课时间,学习的过程包含了沟通和合作;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属于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的开源免费平台,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Moodle具有强大的课程开发、学习管理、交互、评价等学习功能,教师可以设定或开发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或学习课程;Blackboard平台,类似地支持在线学习和在线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在平台上在线开发课程。

三、线上课程的开发实践

1.碎片化的知识点积件制作

开发线上课程需事先对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结合课程的性质以模块、项目、任务的形式规划和细化课程,将课程体系碎片化,再把碎片化的知识点制作成“积件”,使其能够采用积木式的知识学习、组合或二次开发修改;积件是线上课程的最小单元,常用的Flash、Dreamweaver等工具制作,资源形式多为微视频、微动画、交互式试题、知识点文档、PPT等多种媒体组合。

在C51单片机线上课程的开发中,首先对课程进行项目设计,按项目―任务―知识点积件进行分解。如图1,项目九“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与制作”,划分两个任务,其中任务1“ADC/DAC”有两个知识点积件ADC和DAC,每个积件的内容包括知识点文档、微视频、微动画、PPT、试题各一个,构成线上课程开发的最小单元。

图1知识点积件内容

图2Moodle平台的三大管理功能图

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程的制作就是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表现手段对知识点积件的整合,以描述一个相对独立知识点学习为原则,综合知识准备、检索、教学设计、资源应用、管理、评价等教学信息资源,并封装成一个可独立运行也可组合的知识点积件;经平台再次封装后的积件就是一节相对完整的微课程单元,通常设计时控制学习时间为15~25分钟。而后再将一系列微课程单元组合成微课程,即:积件―微课程单元―微课程。

对上述C51单片机中“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与制作”微课程的制作,是根据ADC/DAC积件教学内容,经再次封装后形成包含“知识点资源包”“微课程教学规划”和“实训规划”三部分的微课程单元。“知识点资源包”是各个相关知识点积件组合;“微课程规划”内含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实施要求;“实训规划”内含实训计划、任务书、实训原理、程序包、演示视频。然后对应地加载到Moodle平台上的课程区、论坛、测验、资源下载、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成为线上课程的一部分。

当然,线上课程除微课程的知识点外,需要有紧密结合知识点并为之服务的配套资源,如案例、方案、试题、拓展资源、竞赛方案等,称之为通用主题素材。

3.互动功能开发及课程管理

线上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互动功能非常重要,可根据平台功能开发如“导航、检索、分组、评价、学习跟踪、教学讨论”等功能,互动功能开发越全面,线上课程提供的学习和应用功能也越强大。

以Moodle平台为例,应用该平台强大的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学习管理等功能,如图2。

在各功能模块中都可以构建相应的互动,课程选择、知识导航与检索、学习分组、测试与评价、进度与成效跟踪、专题讨论、热点论坛、维基百科等。C51单片机线上课程构建好后可分权限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任课班级设定学习者的身份管理,分组分项目,对指定群体设定学习内容,跟踪学习情况,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或更新知识内容。学习者登录课程会看到老师单独的授课或指导内容,以及课程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习进度和效果开放下一个学习或互动环节。

四、线上课程的应用研究

线上课程=互联网+平台+微课程,对教师而言颠覆了传统的备课模式、教学组织模式、授课模式、评价模式,开放了学习者的时间、空间和学习自主性;可依照实际学生情况利用丰富的资源制订个性化的授课模式,实现一对一教学,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教师是作为授课者、管理者、经营者、学习者等多重角色参加线上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从线上课程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发现,其助力并推动教育变革后,我们的教与学出现了如下新的趋势:①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支撑;②传统的备课、教学、课堂等模式要颠覆;③开放式的教学将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挑战;④对知识的管理、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非常重要;⑤随时、随地、随需、个性化自主学习将是今后学习的主要模式。

通过对线上课程的应用与研究我们发现,微课、微课程、线上课程三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而积件是其最小的元素;微课作为数字化资源包中的内容,表现为知识的“短、小、精”;微课程则是把这些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包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设计,形成一个个分开时相对独立,融合时构成完整课程的知识点;线上课程是将一门课程系统地数字化设计,形成微课程后,利用教学平台引入互联网,在平台上开发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的微课程。

参考文献:

[1]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进入新时代以来,水利工作解决的不再是传统水灾害问题,而是需要统筹兼顾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与水污染修复等多个方面[1]。面对新生的复杂性水问题,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水利行业转型升级,水利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水利信息化全面开展,“数字水利”与“智慧水利”逐渐渗透,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水利人才缺口不断扩大。《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水规计〔2016 〕205 号)明确指出,人才建设要根据水利信息化需要制定人才政策,建立水利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形成与水利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水利信息化进程改变了人才环境,对高校人才培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2],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信息化人才是水利院校育人工作的关键。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水利行业需要,在“一流学科”与“新工科”建设推动下,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不断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本文以此为例,从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角度入手,分析总结本科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成果,以期为地方高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3]。桂林理工大学水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经过20 余年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和素质拓展与创新6 个部分,学生的培养工作主要通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与实习、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完成。但是针对于信息化水利人才的培养,目前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1 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水利人才的服务对象逐渐从农业与水利工程建设拓展至水资源开发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高校水利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不但需要跨学科交叉,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由于本专业教师多为博士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行业动态把握不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受学科背景限制,尽管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4],但教师们未能及时将这些新兴技术手段融入教学过程,造成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不能满足信息化水利人才培养需要。

1.2 信息化课程资源不足

采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锻炼工作中的履职能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目前建设有一批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教案、图书、试题和网络课程,涉及图片、文档、动画、网页、软件与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已有数字资源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工作,但就整个课程体系来讲,信息化课程资源总量仍然不充分。例如,微课与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较为分散,仅作为线下教学补充在使用,未能形成独立的线上教学环节;水文大数据处理、水文信息互联、水文资源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课程资源尚不成熟。

1.3 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

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也是课程体系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对规范教学过程和实现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5]。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督导和同行评价三个部分,现有课程评价体系侧重评价教师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结果,而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过程和实践应用能力关注不够。截至目前,对于学生使用线上课程资源自我学习的效果以及学生应用新兴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系统的评价标准。

2 信息化水利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水利信息化人才应该是高度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开放性,可以迅速接受新兴信息技术,并将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 版)要求也强调学生毕业时要具备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即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要结合本领域生产建设现状,锻炼学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立足广西,面向西南地区,致力于解决岩溶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其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定位是“能够使用信息化技术和工具在水利、环保、地矿、城建等领域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报、管理以及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就学生执业能力来说,主要包含:1 )掌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具备完整的工程知识体系,可以推演、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 )掌握计算机应用、互联网通讯、水文数据采集、水文数据分析、水文信息管理等软硬件技术;3 )熟悉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动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具备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

3 水利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

本专业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 版)标准,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支撑关系,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有优化调整,使其更能符合信息技术时代的水利人才培养需要。

3.1 设置水利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块

根据水利大类招生的特点,本专业建立了“通识、专业、综合、创新”4 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计算机知识方面课程有《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和《水利工程制图及CAD》,信息处理方面课程有《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水利信息化与智慧水利》,技术应用研究方面课程有《流域水模拟》、《水文遥感及其应用》、《复杂性科学与水文大数据》。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化思维方式,本专业在专业课程中灵活采用“模块化”的方式,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教学。例如《水文统计》课程针对水文频率分析设置上机实验环节,锻炼学生对科学计算软件的使用能力;《水文预报》课程针对洪水预报设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流域暴雨洪水过程;《河流动力学》课程针对泥沙运动与河床变形进行可视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信息化课程模块的设置,可以在特定的学分要求内拓展教学内容,从知识理论、实践操作和创新训练等不同角度对毕业要求形成支撑,实现信息化水利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丰富水利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

面对信息化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本专业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鼓励教师创建在线课程,丰富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目前《水文学原理》已建设成广西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并向社会开放;《水力学》、《水文测验学》与《水土保持工程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积累了一批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正在建设的流域暴雨洪水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也将极大丰富信息化课程资源。此外,本专业将继续扩大与校外水利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挖掘周边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校地、校企水利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远程教学优势,推动水利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3.3 建立信息化课程质量评价机制

本专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大数据处理与信息化技术平台的作用,依托桂林理工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课程资源、线上作业批改、线上交流互动,实时监控学生自我学习动态,并不定期地问卷调查学生使用线上课程资源学习的效果。针对实践教学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对于信息科技手段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教学过程,建立教学业务平台,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督导和同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细化评价指标,形成教学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机制,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提升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教育课程体系。以信息能力与信息化思维为核心的水利课程建设,要在传授计算机应用、水文数据采集与处理、水利信息资源管理等知识理论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扩大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教育服务,改进课程教学质量与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水利信息化教学。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积极应对现代水利行业发展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新形势下的水利类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地方高校复合型水利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清义.对新时代做好水利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9(12):7-8.

[2]李蔚妍,孙未,耿霞,等.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的研究[J].教育进展,2018(04):479-482.

[3]杨永年.基于信息化的中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发展研究,2020(01):86-91.

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项目化课程 导游英语 教学设计

1 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分析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以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置相应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组织和设计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各具体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标的课程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和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职业技能。①笔者以项目课程的方式在导游英语中进行教学研究并对该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二的学生和任课教师。调查内容涉及到学生英语基础、学习动机、课外学习、教学模式及职业英语技能提高情况及改革建议等。

1.1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项目教学组织都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学生按照实际岗位的组织形式安排角色,明确责任。教学经过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做学一体的各个教学环节。调查中56%的学生在项目教学的小组学习中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学习动机更强了,愿意花课下时间准备项目任务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项目教学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交际能力、导游服务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25%的同学反应英语基础差或专业知识不扎实在完成项目教学任务时会特别吃力。教师在教学安排上顾全大局,又无法进行个性化教学。

1.2 英语导游服务的职业技能

通过调查,项目目课程充分将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情境真实化,学生在导游英语项目课程学习中体会到实际工作场景(入境团地接和出境团领队服务操作),关于项目教学对英语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的提高方面,45%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导游服务过程中的英语听说译能力,32%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实际工作场景的英语沟通交际能力。但是,由于项目教学实施时间较长,部分学生任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尚不能清楚认识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统一能带给他们现实的经验。

1.3 双师队伍建设

为了使导游英语课程的教学达到项目课程预期的效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英语课程的“双师型”教师,即既有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旅游从业经验,又有扎实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教学能力的教师。在对任课教师访谈中,有75%的教师取得英语导游证并有相关的行业工作经历,并且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上有七年以上教学经验。

2 翻转课堂概述

2.1 起源与定义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将PPT 演示和讲解制作成视频作为家庭作业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②到2011年,萨尔曼・汗(Salman khan)创立的汗学院(Khan Academy)将视频教学与课堂练习结合开发的系统进一步推动翻转课堂的实践,③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④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学生在上课前就通过教学微视频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上课时师生一同利用课堂来答疑解惑、交流讨论、知识运用与成果展示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模式。⑤

2.2 教学优势

实践中国内外探索利用视频教学的例子不胜枚举,早在20世纪50年代,很多国家都进行过广播电视教育。但为什么只有翻转课堂才打破了传统教育呢?翻转课堂的鲜明优势有哪些?

(1)微课视频要点明确。大部分微课视频控制在5到10分钟,该时间段正好是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在知识点讲授中重难点突出,讲授方式多样,增强趣味性。通过网络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自主学习。(2)学习过程被颠覆。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点学习放在课前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和人机互动系统在线监督辅导完成;课堂上师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给予有效的辅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3)复习考查更便捷。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后再通过一个线上人机互动系统检测学习情况。学员的练习完成进度及正确情况会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教师也就能宏观了解到每个学生学习状况。同时,微课视频方便学员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3 典型任务教学设计案例

根据对项目化课程导游英语教学改革分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翻转课堂与项目教学模式可以相互补充,有机融合,构建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项目化课程的翻转。笔者以导游英语课程中典型任务自然景区讲解的教学设计为例,尝试教学设计流程“二块三步六环节”,探讨导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翻转课堂设计。“二块”是学生学习分为两个模块:自学训练和讨论展示;“三步”指教师教学准备的三个步骤:分配学时、编制教案和微课录制;“六环节”则是两个模块的细分。自学训练是课前老师安排学生完成微课学习,具体分为三个环节:微课学习、线上人机互动系统知识点练习和疑难汇总。课堂上的师生讨论展示包括:疑难讨论、成果展示和总结反馈。

以英语导游服务自然景区讲解为例,重点介绍教师课前准备和课上操作。

3.1 教师教学准备的三个步骤

(1)分配学时。总学时为4,课前2学时,课上2学时,课前和课上教师准备两套教案。课前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或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按照同寝室成员分配)在寝室上网学习微课视频,了解讲解思路,游览安排和互动环节;视频学习后学生完成智慧树开发的Tell Me More平台的练习。课上学生教师的指导工作由全面指导发展到强化学生以小组单位合作完成该典型任务。这样教师就合理的安排了翻转教学时间。

(2)编制教案。典型任务确定为海南三亚天涯海角自然景区介绍。在微课教案的设计中,教师先将该话题维度分为:对游客问候和欢迎、自我介绍、景观慨况(位置、结构、特色、评价)、游览活动安排介绍、问答环节和自由活动注意事项(防晒、海边游泳安全事项、防止游客走失和海蜇叮咬急救),然后根据教案设计录制脚本;在课堂教学的教案中,教师主要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提问与讨论,教师先预测学生的疑难点,然后设计模拟讲解任务,明确小组分工,转换师生角色。教师为游客,学生为英语导游。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景区的相关背景信息,学生网上搜索并撰写英文导游词。

(3)微课录制。微课视频制作的质量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视频制作都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微课视频要求教师在五到十分钟内将核心内容讲完,并且讲解要生动活波,强调视觉效果。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传到人机互动的网络平台上,该平台辅以教学课件、笔记、练习、讨论区、测试、学习调查、提问区等。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

3.2 典型任务

自然景区讲解的课堂讨论展示在导游讲解实训室进行。第一个环节疑难讨论,学生将自主学习汇总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自然景区景点介绍的要点后讨论如何丰富讲解,既要有创新点也要有特色。第二个环节成果展示,教师鼓励学生融入角色按照小组依次根据抽到的景点进行实地导游讲解展示。第三个环节,总结反馈,教师针肯定各小组的努力成果,找出各小组讲解中的亮点,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讨论展示给学生机会自主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不仅强化了专业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提升了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能力。

4 结语

有文章提到,微课视频不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⑥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翻转课堂的成功得益于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带来的主动学习。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应该仅仅被当作一种教学新理论研究,而是需要教育者们在实践中去丰富完善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项目课程教学中以来,解决了项目教学模式中原有的项目实施时间长,教学情景难以仿真、项目知识难以消化等诸多难题,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互动度,课前的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动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笔者在项目化课程导游英语教学中进行了该模式的实践尝试也希望有更多高职教师将该模式付诸实践,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作出贡献。同时,项目化课程的翻转课堂对高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促进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注释

① 管秀君.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8.

②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③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④ 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⑤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

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范文6

依托于MOOC平台的微课程是当前MOOC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对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课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的意义,提出了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环境、过程和评价等整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

MOOC;微课程;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

一、引言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MOOC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使得学生能够在MOOC平台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与进阶式课程的相同之处是微课程也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不同之处在于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如今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使用诸如智能手机、PAD等移动通讯设备接上互联网,[1]微课程将日渐成为MOOC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积极推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提出的概念,目前江西省已确定10所本科高校作为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第二外语”是一门受众面广、实用性强的课程,该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相对简单和完整,符合MOOC课程和微课程教学特点,此处以“第二外语”课程为例,以教学新模式和新理念为指导,对MOOC环境下的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微课程设计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MOOC环境下“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意义

MOOC于2012年底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浪潮兴起,其伴随着丰富的资源,低廉的价格以及易于使用、开放等优势而迅猛发展。[2-3]目前,国内外对于MOOC的研究都集中在MOOC平台上建立课程,促进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4]然而,相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情况而言,诸如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的课程并不契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中课程面向的主要用户是C9等高层次院校的学生,虽然课程由名师主讲,且包含了极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其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难以参与。(2)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足,难以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3)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具有区域性、地方性的特色高校,其课程设计必须小而精,且含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大而全的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课程所不具备的。基于MOOC的“第二外语”微课程由多个6~20分钟的教学视频组成,包含了“第二外语”课程的核心知识点。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要远远好于过去的视频公开课,其能够真实的模拟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同时具备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5]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采用云端开放式技术,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2)“第二外语”微课程将知识点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教学视频,符合人们的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习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可以进入MOOC课程平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第二外语”微课程基于edx、Coursera和智慧树等MOOC教育平台实现,结合翻转课堂教育理念,能够创新现有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同时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设计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极有必要。微课程以MOOC平台为载体,建设云端开放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平台,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互动学习环境,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语言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MOOC环境下“第二外语”微课程的设计

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教学与传统的语言课堂教学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都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6-7]

(一)设计微课程教学目标

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第二外语”微课程将由多个相对独立但有一定关联的教学视频组成,覆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相对传统语言教学而言,“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更为单一。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二外语”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教师应在总体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具体教学目标。“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某几个核心知识点,掌握运用第二外语交流的主要词汇和语句。

(二)设计微课程教学内容

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教学视频组成,这些教学视频也被称为微视频,每个微视频的时长在6~20分钟之间。微课程不能将所有“第二外语”课程内容都制作成微视频,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之前权衡微视频的目标性、连贯性和层次性。在选取制作微视频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选取的内容有利于实现“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选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作为制作微视频的教学内容,实现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目标性。同时,选取的核心知识点必须考虑到其相互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学生才能通过学习相互关联的微视频而系统掌握“第二外语”课程的基础理论,这就必须保证选取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此外,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应不受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能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这就要求选取的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总体来说,在进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微视频中的内容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设计微课程教学环境

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必须依托于MOOC平台来运行,这就需要选择最为适合的MOOC平台。当前,Coursera、edx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是用户量较多的开放式平台,但这些平台的主要用户为国内外的名校和名师,运行在平台上的MOOC课程也大都是精品课。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MOOC课程受众为广大地方高校和高职高专师生,同时兼顾MOOC环境下微课程的运行情况,此处选择“智慧树”MOOC平台作为“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平台。智慧树MOOC平台为“第二外语”微课程的创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通过该平台设计的教学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平台课程管理功能和微课程设计功能。其中,平台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概述、课程学习和小溪区,微课程设计功能主要包括微视频资源、学习进度、作业考试、成绩管理和课程论坛等模块,教师可以根据“第二外语”自身情况设计最为适合的微课程教学环境。

(四)设计微课程教学过程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由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和课后协作式学习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课前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PC、智能手机或PAD等终端观看微视频,了解并记录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并可以在微课程环境的课程论坛中进行讨论;课堂互动交流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对知识点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于难点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释义和点评;课后协作学习是由学生组成小组协作完成微课程知识点的作业,并在MOOC课程平台上提交协作完成的作品。对于“第二外语”微课程来说,需提交的作品主要是指小组协作完成对话的音视频文件。

(五)设计微课程教学评价

传统的“第二外语”教学评价主要通过终结性评价来完成,即在期中或期末进行考试,以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而微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来实现。微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几个指标来体现,如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时长、在课程论坛中的互动情况和协作式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一般来说,教师应在MOOC平台的微课程中设置形成性评价的权重,突出学生在线学习交流微课程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第二外语”微课程的设计实践

依托于智慧树MOOC平台创建并设计“第二外语”微课程主要由三个部分完成:创建微课程;制作微视频;管理课程事务。其中,创建微课程和管理课程事务部分均可通过MOOC平台的向导来完成。微视频的设计则需要“第二外语”教学团队来完成制作,这是微课程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具体的微视频设计步骤如下所示:(1)选取微视频知识点。根据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层次性,确定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2)制作演示文稿课件。为兼顾“第二外语”课程教材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微视频的录制需基于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的制作应突出核心知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并兼具美观性。(3)录制微视频。以上一步骤制作的PPT课件为基础,采用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在录制过程中,教师应保持正常的语速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录制的视频时长不超过20分钟。微视频的设计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对视频进行二次编辑,加上美观的开头和结束画面,提高学生对通过视频学习知识的兴趣。将设计后的微视频按照授课时间上传到MOOC平台中,即可完成“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整体设计。

五、结语

微课程作为MOOC平台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二外语”课程开展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实践,从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环境、过程和评价等五方面的设计着手,提出了微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

作者:张婉婉 肖俊宇 单位:萍乡学院

参考文献

[1]尹合栋.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1).

[2]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3]于蓉,李元平.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内容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4]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5]单从凯,王丽.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