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经营管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范文1
[关键词]农业会计;会计课程;课程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我国农业企业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日渐发展壮大,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农村的建设将会更加促进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然要走科学管理的道路,必然要产生对农业会计及农村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当前,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正是中小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缺乏的专门人才之一。有关调查表明,农业企业会计人员接受过半年以上专业教育或培训的仅有80%,有5%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会计教育或培训。相应地,各高校当前培养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却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设计已淡化了行业界限;另一方面表现在各高校逐渐取消了农业会计课程及相关的教学内容。现行的会计教学均以加工制造业为研究或教学内容,但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业相比,其价值运动有着显著的生命特征和自然再生产特征,对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核算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现有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教育忽视了这种特殊需求,造成了人才供给上的缺陷。要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就必须着手培养能适应和面向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管理需要的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加强农业会计课程建设,进行农业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一、关于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定位
农业会计作为一门行业会计,其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色。虽然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设计及会计专业课程已经淡化了行业会计的界限。但是,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对行业会计的特殊要求是不变的。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课程教学多以加工制造业为对象,旨在培养通用型的会计人才。现实表明,即使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难觅农业会计课程的影子。因此,在当前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开设农业会计课程。其目的在于弥补当前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培养及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局限性,使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中小型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重在补充和拓展,不是取代。
二、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
进行农业会计的专业教学,必须先确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殊性(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双重性及季节性等特性)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构与运行的特殊性,必须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教育。因此,应该在进行农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前,进行相关的农业生产、农村行政管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这将有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规律及农村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农业会计核算方法与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要求。由于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普遍开设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所以,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开设有关农业企业财务会计、村级财务管理、农业企业财务分析等内容的课程,进行有关农业会计与农村财务管理内容的教学。在具体内容设置上,应注意避免重复。如《中级财务会计》等普通专业课程已经讲授过的教学内容,在农业会计教学类的课程中就不要再重复。所以,各门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必须突出“农业特色”。
三、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课程设置
首先,应考虑增设有关《农业生产概论》、《农村行政管理》等基础课程。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其次,考虑开设《农业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进行农业企业中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的特殊业务核算的教学。如《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内容。由于只是进行特性教学,所以内容可能相对较少,所以可以考虑作为一个专题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考虑将农业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加入本课程之中,以充实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开设《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中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以及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所以,本门课程可以考虑通过“理论教学+专题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
四、农业会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还是执行行业会计制度。因此。那时的农业会计教材相对丰富。而随着我国制度设计、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方面逐渐淡化了行业会计之后,与农业会计课程相关的教材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少。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自从吴文军副教授于1994年编著了《农业会计》教材后,该校至今再也没有组织编写过这类教材。即使偶尔在市场上看到有那么一两本相关教材,但读过之后令人感觉其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其中的。农业特色。很不突出。无法满足农业会计课程教学的特殊需要。因此。笔者一方面提议相关教育和出版机构能推出具有时代特色、农业特色的农业会计教材,真正做到面向农业、面向农村;另一方面,在短期内,各院校可以考虑组织本专业教师根据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编写校内使用的自编教材或讲义,待编写的内容成熟后再行出版推广,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范文2
所谓职业经理人是指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深谙经营管理之道,熟练运用企业内外各项资源,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受薪人员。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经理的职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社会职业,有其专业化的职业体系与行为规范,其职业标准与成就已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同;其二,具有经营者职业资格经理的人员,其将所服务企业的工作视为职业生命,一般都有相应的社会角色标准与压力约束,在社会选择机制作用下不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并以此激发经营者的创造智慧与献身精神。
职业经理人的市场价值是由市场来选择及评价的,职业经理人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修行,注重业绩的提高和市场的评价,因为最终决定其命运的是市场的评价,市场评价的高低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价值。
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有条件的,他的生存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环境。形成职业经理人的环境和群体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的经济环境,从根本上来说是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我们正在建设市场经济,但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小农意识还普遍存在,很多行为方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理职业化的进程。
中国职业经理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职业环境,这种职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经理群体的生存质量、发展前景和职业表现。 职业经理人的社会需求环境
经理职业化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在经济组织由古典类型向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确立的。职业经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不断智能化情况下而带来的资本占有与经营才能的不对称矛盾。在古典企业中,企业的投资者就是该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者是统一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日趋复杂,那些无法适应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竞争激烈的资本所有者便把自己投资兴办的企业交给具有相当才能、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职业经理去管理,职业经理队伍的形成是市场经济、现代资业发展的需要。
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虽然异常迅速但是由于时间太短,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市场化调整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职业经理人所服务的主要经济组织(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对现代管理的需求尚未达到相当的层面,一定程度上还难以为职业经理人群体的迅速壮大甚至发展成为一个阶层提供足够的空间,经济发展客观现状表现出对职业经理人的社会需求明显不足,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最终形成还有赖于中国经济的充分发展。 职业经理人面对的资业环境
与此同时,部分中国企业由于发展壮大的需要对那些既富有行业经验又通晓现代管理的职业经理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由于中国经济特殊的发展历程,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所有者往往都是草莽英雄,这部分人由于早年的创业而失去了接受系统的现代管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机会,教育程度的差异是中国资业与职业经理人进行沟通的现实障碍。在对一些基础问题和方向问题难以达成充分一致的情况下,中国资业出于自身安全或/和把握未来方向的考虑往往选择了行使资本的权利。
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全,国有经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营运作模式,与职业经理人行使经营管理权所应具备的外部条件还有很大差距。民营企业则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家族式阶段,就算有董事会、监事会,一般也形同虚设,委托关系模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乏建立和实施的基础,职业经理人群体或者阶层的产生缺乏制度依据。
中国资业无论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如何,一般都为企业付出了相当的精力并对企业充满了感情,对企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也一般都有自己的理解。职业经理人由于其职业背景的丰富(一般都服务过多个企业),往往会有许多不同的管理思路,在进入企业后一般情况下会在企业文化、管理思维、管理制度等等不同的层面产生“过敏”反应,表现在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后往往对企业的不同部位或同时或逐步的进行手术,这种手术不可避免的影响不同的利益群体,从而遭到处处擎肘或抵触,影响了其职业表现,最终导致“排异”反应,一拍两散。
由创业初期“元老”的综合素质和公司治理结构构成了职业经理人面对的资业环境,这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表现,也最终阻碍了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职业经理人的产生环境
在我国企业改革以前改革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企业经理与政府官员混为一谈,这些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职位变化并不遵循市场规律,一般情况下自身也不能根据市场评价在社会上流动,这部分经理群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目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群体成分复杂,有的是泥腿子上岸,有的刚放下榔头,有的刚搁下笔杆,有的则刚脱掉军装,当然其中也不乏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三方通过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形成了各自独立、权责明确而又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法人治理结构导致职业经理人阶层的产生。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治理结构能够达到规范标准的寥寥无几,在这种不规范的企业治理现状基础上要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还有相当难度。
在现阶段,最接近和最现实的职业经理人的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二是既有理科背景,又接受过系统的MBA教育的复合型人员。特别是接受过系统的MBA教育的这部分人员,管理知识既系统又全面,而且这部分人员又都拥有管理实践经验,随着中国MBA教育规模的扩大,必将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的主力军。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质环境
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知道自己做事的空间和界限,在有的时候他不一定赞同你的观点和做法,但他能够保持对不同意见的尊重并能很好地合作完成工作,这样的人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勇于接受刺激性挑战的能力,其经营方式、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和国际职业经理人比较接近。而国际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是对市场有高度判断能力的人,他们在行为举止上比较注重规矩,知道自己的权利,能够大胆地去做事,同时又受到约束。他们有很高的眼光和视野,有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精确地把握民主和集中的尺度。
要成为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首先必须恪尽职守,这是非常重要的首选条件。因其业绩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且需要时间来评价,因此敬业精神就成了职业经理人的首要素质或行为准则;其次是角色定位正确,职业经理人是一个职业人,主要是对自己的职位负责,要做到股东利益第一,不介入股东之间的矛盾。一个职业经理人可以拥有公司的股份,但他自己必须明确分清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股东,他有权享有股东的一切权利,但作为职业经理人,他必须按职业经理人的准则行事。事实上,国外大多数职业经理人都通过各种形式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但董事会并不因此就放低对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要求。
很多职业经理人的计划是将来自己也当老板,这就是职业角色不认同,是对自己职业的不忠诚。由于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现状和成分的复杂以及中国历史文化中“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文化渊源,使许多经理人抱着有一天也要做老板的想法。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本方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程度。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质的混乱使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质环境变的模糊不定。 职业经理人的信用环境
在中国许多领域都缺乏信用评估体系,作为新生事物的职业经理人也存在同样问题。在存在信用评估体系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是由市场来选择及评价的,职业经理人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修行,注重业绩的提高和市场的评价,因为最终决定其命运的是职业市场的评价,市场评价的高低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价值,在信用环境建全的情况下,信用评估体系会对职业经理人群体(阶层)产生巨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其为了信用记录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型化、国际化以及产权结构的多样化,董事会的功能逐渐向战略决策方面转化,这使总经理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职业经理人群体执行经营管理功能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赋予他们职权的同时,也需要形成对他们有效的监督机制。一般来说,对职业经理的监督机制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法规条例、经济政策、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督;二是所有者或投资者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资产的盈利情况和股票涨落的监督;三是广大消费者通过市场机制、商品价格监督;四是本企业职工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中自己的代表,以及各种民主管理委员会的监督。
在中国的企业实践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在相当多的范围内形同虚设,资产的盈利情况报告和股票价格涨落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依赖经营的业绩,来自这些方面的监督约束力量也就相当的微弱,决定职业经理人市场价值的成分也变得更加难以评价。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经理人群体中有背于信用准则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出现就不足为怪,对职业经理人群体的信任危机自然也难以避免。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范文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发生质的飞跃,农产品的供给格局发生大规模改变,原来农产品短缺不足,而现如今,农产品丰收年供大于求,过去更注重农产品的产量,而如今不仅要关注产量,还要对农产品的质量加以关注,农民收入也纳入到农业经济的范畴。农业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通俗地讲,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具备专业能力的建设方面人才,而农业经济人才来源于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培养。因此,想提高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获得更高产量,更高质量的农产品,就要从最基本的入手,建立农村经济管理学科,大力发展学科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管理型人才。
2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征
我们把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征概括为两类:一是工农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二是二元结构发生变化。工业和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导致农村经济转型期。人们开始对农村经济转型开始重视。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存在一个相互平衡,相互帮助的关系,在农业发展速度过快时,农业经济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当工业经济发展过快时,工业回过头来反哺农业经济。这种策略是国家提出来促进工业和农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方针,当前时期,我国的经济工业占据经济发展的较大份额,因此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好符合工促农的阶段,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向新的阶段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成为我国发展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大都市在中国大地上崛起,但是同时带来的极端化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农村收入远不及城镇收入。而且农村在医疗、教育、交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都落后于城镇,两极分化的城市结构导致我国需要在农村经济上重点发展,重点投入资金。从国家支持的角度支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崛起,促进农村城镇的贫富差距逐渐降低。
3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学科的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
3.1不断发展相近学科专业新形势的发展
促使各大高校争先开设关于农业经济的专业,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农业经济学科是在传统的经济学或者经济管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对经济学科的方向做了重新的规划,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农产品贸易学,农产品经济会计学,这些学科都是针对农业经济来进行课程设计,将农业经济特点纳入学生学习的范畴,这样对于农业静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些高校,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设立了一农业企业为主的小型乡镇企业为内容的会计学、工商管理学等,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设立的农产品营销专业。这些新专业的设立是对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做出的铺垫。因此,根据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客观的信息和数据发送到生产中去,计算机需要集处理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为一体,对生产数据进行合理的优化,帮助生产高效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正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来实现其正向增长。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的好坏是和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息相关的,或者可以说准确性和时效性是经济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在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中,市场上的信息非常重要,对于农产品的经营销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市场的信息直接影响营销成功与否。目前,农业经济发展逐渐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一些高校的信息学院设立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专业能够培养出具有信息化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用及时的市场信息帮助农产品生产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从而提升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提升。为了使农村经济能够朝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方向发展,在高校设立信息化管理学科至关重要。
3.3运用数理知识增强农业经济的管理科学化
高校中传统的农业经济课程中,数理经济和定量分析占据课程的比重较低,更多的学习重点在于解释国家的经济导向以及政策,更多的是贯彻国家农业经济发展趋势,没有专门的定性研究和分析农业经济类似的课程。但是,目前国家经济重点在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定量的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得到了高校的重视,在定量的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课程的比重上有所增加。农业部门不仅要知道生产问题,生产销售问题,还需要考虑生产成本以及效率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根据此问题的需求在定量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上增加课时,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3.4实践性教育不断加强,软科学硬化日益受到重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在农业经济中要重视理论学习研究,课程设计就偏重与增加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性和智能性的学习,因此导致学生毕业后对所面临的工作不能够适应,没有足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经济的转型发展导致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需要的农业经济管理型人才的要求就越高,对其具备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在大部分高校中,专业课程之外设立了很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一些具备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学术研究,以此来加强学生农业经济的管理和实践能力。
4农业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4.1适应农业经济转型的需要,确立农业经济学科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我国农业经济在转型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其发展的劲头非常好,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冲突点,首先就是农业人口多,但是相对的土地资源少,农业经营分散,产业链的建立不完善。农业发展的阻力在于农村生产效率低,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其次就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相互冲突,现代农业已经逐渐呈现出高质量,高产量,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农业还局限在低效的模式下。因此,为了解决这两个冲突点,需要从科技方面、信息化方面、管理方面入手提升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对生产获得组织进一步优化,降低经营农作物成本,增加竞争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上述目标。通过对农业经济学科的建立,科学的对各阶层的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帮助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是农村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
4.2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形成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任何科学进步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来实现,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研究和发展不断使农业经济发展手段变得成熟和稳定。科学研究的主角就是专业的农村经济管理型人才,这些人才是通过专业的学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特设学科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国经济发展长河中,农村经济所占比重非常高,通过科学研究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基础,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
4.3以人为本,分层次、分步骤地培养人才,建设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学术梯队
在农村经济建设的人才队伍中,每个层次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强有力的建设人才队伍是实现农村经济学科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教学队伍中,有几大类教育者,首先是秉承着计划经济阶段思想的老学者,其次是在计划经济过渡阶段的改革学者,最后是具备先进思想的青年学者。正因为有这样的梯队存在就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程,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中要大力发展学科带头人制度,将具备先进思想的有志青年和具备国际管理理念的杰出海归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培养出学科建设的骨干,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仍需国家关注,在一些关键难点上,国家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具有国际化的、多元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达到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在一个平衡状态。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通过对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征、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学科的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的分析,并提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虽然笔者见解具有局限性,但是此文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高校农业管理学科的设立和课程的规划有一定的帮助,还对我国高品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见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李孟廷.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02).
[2]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刘喜江.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4]陈琴.农业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J].福建农业,2015(04).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范文4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2.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范文5
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学界在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虽然有过一些反思,但几乎没有伦理层面的相关论述和指导。本文借鉴了现有农业伦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对农业信息化多年的关注和思考,试提出以下问题并给出对策。
1 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1.1 信息资源垄断与共享的问题
现在信息不对称是很常见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需要成本,信息的开发收集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当信息的开发收集成本大于从中获取的收益时,信息获取困难,反之,则容易获取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就由此产生。二是由于信息传递需要时空的原因,信息具有时滞性的特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也许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先得到信息的一方会比后获取信息的一个更有优势,这也是不对称的一种形式。
政府相关部门通常容易获取宏观层面的信息,而农业从业者尤其是普通农民只能获得局部信息。相关部门要从农业者处获得局部信息(如产品检测、财务等信息)往往容易,而且为了便于管理和监控,有时这种信息采集行为是带有强制性的,所以能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但是农业从业者要从相关部门或得其需要的信息往往是困难的,有些信息不被允许获得,有些信息不能被免费提供,有些信息公布时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
所以在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控制中,政府相关部门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如果农业信息化的目标是造福农业从业者,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促进信息的共享。而现状更多的是重采集(农业从业者采集新数据)、轻利用(共享已有的部门数据)。
1.2 政策扶持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在《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有如下关于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的指示“按照‘因地制宜、需求导向、填平补齐’的原则,推进农经信息网络建设。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农经机构要满足基本的上网条件,东部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以宽带网络提升为重点,满足农经业务的升级需求。加强农经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推进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触摸屏等电子公示设备。农经信息网络与服务终端建设项目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以上只是众多农业信息化政策中的一个缩影,里面对基础不同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东、中、西地区本来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有了较大差距,如果为了效率在信息化上继续重点支持基础好的地区(集体)同时牺牲基础不好的地区(集体),岂不是会将其间的差距拉得更大,公平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1.3 “模式复制”对多样性的损害
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和经验不足等原因,农业信息化很难做到“因地制宜”。推进者和执行者往往直接照搬外国农业信息化或者我国工业信息化的成功模式。这种模式复制表面上看是信息层面的,而深层里,模式包含着前使用者的生产管理方式乃至文化和价值观。对先进生产方式的使用,意味着对旧有生产方式的更替,也意味着对旧有农业文化的放弃。
在谈到浙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批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试点之一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说:“在我看来,一种生产方式的消失就好像一个物种的灭亡,对于人类来讲都是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稻鱼共生’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保护和发展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比起经济上的成效,文化多样性的损害往往不被重视,因为可能短期之内,看不到这种后果的严重性。
1.4 “信息依赖”对人能动性的限制
理想的农业信息化试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农业经济各个领域中,包括: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科技活动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产品交易信息化等。全面的信息,使得精准农业成为可能,使得农业整体效率得以提高。
在互联网框架下,物可以通过信息反射与人对话,人的主体和支配地位被弱化或者消亡。其后果是在生产中,人们只看到信息的力量,只看到技术和机器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作用。没有技术物,没有机器,没有信息,人就不能生产,就不能利用自然资源,就不能满足生存需要。在全方位的农业信息化技术面前,人只是个旁观者,只是个被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信息决定人的工作,人要去适应信息化,人没有主动性,人没有自主性。
1.5 信息犯罪与农业安全
在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漏洞在所难免,再加上黑客的入侵,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或多或少一定会出现安全失范。而现在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美国的相关专家认为: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绝对可靠的防范措施可能永远找不到”。并且信息犯罪的威胁很大,因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其犯罪手段的智能性,造成其不仅成功率高还很难破案。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其它产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原料源泉。一旦整个农业领域都受到信息化的控制,而信息犯罪发生又难以防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2 我国农业信息化中伦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重视伦理体系建设在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很长一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是技术中性论和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因此,技术设计和创新主体或者只关注技术的正面效应,或者仅将技术视为工具。当技术的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对其加以伦理制约时,结果常常近乎徒劳。为了使技术服务于造福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这一最高的善,必须从技术的设计和创新阶段开始,将伦理因素作为一种直接的重要影响因子加以考量,进而使道德伦理制约成为技术的内在维度之一。
农业信息化的负面效应相对其他新技术来说是较容易预见的。因为在工业生产、医疗、商业、社交等信息化较为成熟的行业,负面效应已经有所体现。另外,农业在其他新技术如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中,也已经产生了非常严峻的问题。相关技术、伦理专家可参考这些事实及其伦理成果,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体系。上文提到的问题1.3和1.4也可以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提前预防了。
2.2 通过政策体现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价值目标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本质上是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是国家政策价值目标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公民的政治利益,而且涉及到公民的经济利益和伦理道德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如何平衡、协调好政策的价值目标,确保公民“正当权益”不受损害,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公共行政实践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上文提到的问题1.1和1.2就与政策的伦理价值目标遭到轻视有很大的关系。希望相关的政策制定者,可以正视农业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让政治和经济价值目标适当牺牲,主动引导社会各界对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并加以解决。
2.3 将伦理道德加入农业信息化的教育体系
第一,需要对农业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伦理教育。最好能从学校教育起就开设相应的技术伦理课程,工作中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使得这类人员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设计、创新、实施过程中,都能有伦理思维的指导。
第二,需要对农业信息化的接受者(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伦理教育。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可在农业信息化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觉得自己(及其环境、文化等)的利益受到技术威胁时,可以依据伦理价值进行反抗。而不是现在只能被动地接受农业信息化的实施。
第三,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农业信息化的伦理教育。农业的变化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公众有权力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伦理问题提出相关质疑和意见,也有责任制止任何形式的对农业有害的信息犯罪。
2.4 做好农业信息化的立法准备
由于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伦理问题尚不突出,故现在还不是出台相关法律的好时机。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范文6
【关键词】苗圃地;管理;林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DF4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苗圃地管理过程中,由于植物是具有生命的实体,所以在其生命整个过程之中就会存在一些需要养护的问题,比如施肥、浇水等的情况,而且这些工作要持续的进行以保证苗圃地的整体效果。所以说重视养护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是苗圃地管理效果最大化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的工作,相应的苗圃地就会在建造成本上有所降低,所以说苗圃地养护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给与必要的养护与管理,苗圃地才会发挥出较好的效果,管理成果才能够体现出其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才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添加新的亮点。但是,目前苗圃地管理中还存在了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去积极的解决。
1、 苗圃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观念传统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大多数的苗圃地的管理者并没有真正的明确苗圃地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苗圃地当做现代“企业”进行良好的、有效的经营和管理。在苗圃地的管理过程中,没有积极的探索苗圃地发展壮大的有效手段;并且还有一些管理者的行为比较急功近利,缺乏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生产模式和市场运作,缺乏苗圃地滚动发展的管理目标和理念。
1.2育苗规模较小,树种结构不合理
就陕北地区而言,苗圃地的育苗面积相对比较小,且品种比较单一,树种的安排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特色的拳头产品。
1.3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
苗圃地管理内部分工不明确,而且又没有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市场调控也发生失灵情况,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管理目标和效果,所以说建立相应的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还是任务艰巨的。
1.4产业化程度低
苗圃地产业化的发展依赖于科技,而产业化又是推动科技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因素,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苗圃地产业化还处于较低水平,这是苗圃地科技推广的一个根本性的需求制约问题。由于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科技更新不断的加速,多数苗圃地对于规模性的科技也是无能为力,经济效益也不是很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林农的科技投入。
1.5苗圃地管理中的控制性较差
由于苗圃地的特殊性,它具有生态公益性以及周期性比较长的特性,使得其相应的比较效益在呈现出来的时候比较弱。对苗圃地来说如果成本和效益出现不理想的对比,也就是说效益与成本的比较不符合他们的预期,则会让他们出现另外的选择。同时苗圃地效益的周期性较长,相应的可控性也比较差,也就是说风险问题会比较大。
1.6相关的人员问题
首先我们从苗圃地问题来分析,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苗圃地管理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还不太高,这主要与长期的苗圃地管理教育落后相挂钩,使得苗圃地管理人员在接纳新技术方面能力较差。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比较老化、落后,往往沿袭传统的方式且他们一般年龄比较大,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被束缚在传统模式里,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而且有的管理人员是兼职性的,身兼数职。这对于苗圃地管理工作来说无疑是加大了难度和降低了效果,这也是苗圃地管理水平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
2、提高苗圃地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改革传统观念,明确管理目标
要做好苗圃地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改革陈旧的管理观念,深刻认识苗圃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苗圃地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并且增强发展后劲,激活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苗圃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把满足工程建设作为苗圃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具有培养优质苗木的事业心和推动林业发展的紧迫感。
2.2推广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对于不同属性的林业科技要采用不同的推广模式。由于这类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主要立足于市场竞争,也就是市场调控,政府要稀释自己在这方面的职能,应以宏观调控为主。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如优惠政策进行相关的主体鼓励。由于各类推广组织以及相关的主体的利益目的性,苗圃管理人员应各尽所能的拓展自身的业务,采用多样化的渠道进行多元化的方式向客户推广;并且准确把握市场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苗圃地管理的效率。同时为林业科研、相关的教育部门以及专业组织建立合作平台,使得他们可以建立长期有效的稳定关系,以期将苗圃管理的成果尽快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缩短过程中时间,推广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以有效的提高苗圃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3建立产业化立体结构
以往我们在苗圃地管理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技术性的指导。但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我们逐渐的意识到仅仅是技术性的指导已经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求,需要立足现实状况,以相应的主体需求为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苗圃地管理必须加大力度,拓展业务领域,改变过去的一条龙式的服务形式,向社会化、全方位的综合方向发展,要建立立体型的服务体系。如在品种方面的指导,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提供以及销售渠道等等,于客户和苗圃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是双赢,赢得信任也加强推广人员的责任心,改变传统的形式。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的产业化管理结构体系。
2.4科技队伍的整合
一方面根据现行苗圃地管理的实际要求,利用现行专业管理队伍来加强工作力度。同时要重视新鲜血液的输入,通过市场竞争体制的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推广队伍。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采用各种方式把高级人才引入到苗圃地管理工作一线中,同时搞好培训工作,加强他们的再教育,不断的优化相关人员的知识体系,使得他们的知识体系适应苗圃地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整体上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结构合理、创新力和服务力能力强的队伍。苗圃地管理人员则要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新技术的指导,帮助林业生产者更新知识观念,以便于他们能够尽快利用新技术、新信息,促进苗圃地以及林业的共同发展。
3、结语
目前,现行的苗圃地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正确的、客观的看待这些问题,并且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有效的应用林业科技,培育出优质的苗木,并且广泛的收集信息,对市场行情进行认真分析,做好苗木销售工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苗圃地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实现推动苗圃地和林业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翔,汪柏坤,刘涛,钟诚,阮成刚.试论国有苗圃发展现状及改革发展策略[J].湖北林业科技. 2012(05)
[2]石青梅,马智.浅议苗木成本核算的苗圃经营管理[J].青海农林科技. 2007(03)
[3]李志喜.浅议园林苗圃经营类型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2)
[4]郑天汉.国有苗圃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02(04)
[5]张曦,刘颖,韩玉林.论现代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