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内涵范文1

关键词:空间展示 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心理 设计思路

一、认知中国民俗文化

1.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与人俱来,与族相连,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群体性共识的印记。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神话、巫术、图腾、方言、仪式等人类最初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图,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其中积淀着人类实现自我进程中,使人逐步摆脱兽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进化系统,其基础,如同含金的伴生矿的原生态民俗。其延伸,则表现方式颇为繁多。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2.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来源于生活。中国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民俗不是古老的,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图1

我们今天总是谈到的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二、“和顺”的中国民俗

管子曰:“不暮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民族的发展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仅汉族的节日、婚娶、寿诞、祭祀等风俗也可谓浩若烟海,难以言尽。在这些习俗活动中,“和顺”始终承载着民俗的内容、民族的感情及人们的愿望。透过除夕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夜、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一年中的各个节日,团圆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形形的节日充分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对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视和对祖辈师长的尊敬,寄托着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浓浓盛情和吉祥团圆的殷殷企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三、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展示的设计思路

1.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路

民俗文化内涵范文2

关键词:主题酒店;草原文化;食品;饮品;服饰民;礼俗

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以满足旅游者个性需求为目的,展现“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内涵为宗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独特的蒙古民族草原文化文化氛围。

一、特色饮食重在突出绿色天然、养生保健的草原文化魅力

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文化精髓,既保持了民族传统,又迎合了时代的消费理念。

蒙餐原料环保天然。蒙餐中的肉食、奶食,是由当地牲畜所产,牲畜所吃的草、喝的水,不喷农药、不施化肥、没有污染。游客戏称内蒙古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就充分说明了蒙餐原料的天然与绿色。

蒙餐讲究原汁原味。蒙古族习惯把食品按其基本颜色分为白食、红食。白食为奶食,红食为肉食,饮食习惯是“先白后红”,即先品尝奶制品,再品尝肉食。蒙餐在制作上讲究原汁原味,除了食盐以外不用调味品,讲究食材的鲜嫩和食物的原本味道。

蒙餐功能养身保健。以肉、奶为主的蒙古族传统饮食,注重营养成分和合理的食谱结构。蒙古族营养学家、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提出分餐而食、营养均衡的观点。在两品龙头伊利、蒙牛的合力带动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已经成为全球产奶量最高的城市。连续多年保持了总产奶量全国第一、乳品加工量全国第一、人均占有鲜奶量全国第一的成绩,于2005年8月被中国乳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乳都”。

特色餐饮对于体现草原文化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

二、就餐礼俗的魅力注重表达敬祖好客的草原文化内涵

蒙餐讲究敬祖尊神。蒙古民族在喜庆、隆重、盛大的场合以乳品行祭祀之礼,表达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与祝福。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对白色的尊崇,与传统宗教“萨满教”的融合,对“天地万物皆有灵”表达敬畏所演绎出的一种礼仪行为方式。

蒙古民族是好客民族,从客人进入蒙古包到送客离开,都有成套的规矩和礼节。敬客礼。在就餐中,吃烤全羊同样有个开羊仪式。仪式主要有敬酒、献哈达,表演好来宝、歌舞、呼麦、马头琴演奏等内容。在音乐歌曲声中,席中的贵客受邀,走到全羊前,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蒙古刀,在羊的左前肩切一刀,即表示“开羊”,此时工作人员载歌载舞,场面非常热烈。随后将羊进行改刀,即可食用。送客礼。酒足饭饱,客人起程之际,主人又会手捧银碗装满奶酒,以歌饯行,以酒告别,这是蒙古民族的送别酒“上马酒”。

通过这些接待礼仪,表现出了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尽现蒙古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为草原旅游增添了色彩。

三、通过民族服饰的展示传递出自然和谐的草原文化内涵

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色彩、热爱生活,善于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蓝、红、黄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颜色,表现出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

尚白。在《蒙鞑备录》中有“成吉思汗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认识,此外另无他旗”的记载。白色在这里传递的是纯洁、神圣、高贵的精神特质,这与蒙古民族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白色的乳汁、白色的羊群、白色的蒙古包、白色的蒙古袍、白色的哈达、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许许多多的白色,既美化装饰了生活,又传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崇蓝。蓝色象征着睿智、诚实、博大、永恒,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受到热爱并被广泛应用。蓝色的蒙古袍、蓝色的哈达、蓝色的装饰图形等实际应用。蒙古族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蓝色的故乡”,“蓝色的蒙古高原”。现在的首府名为“呼和浩特”即“青色的城”之意,其中“呼和”就是蓝色。

重金。蒙古民族敬重象征着崇高和永恒的金黄色,他们认为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颜色,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这主要是源于“黄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反映到他们的服饰中,就是把黄色作为配色来使用,在袍子、坎肩等大量的服饰中以金色镶边作装饰。

蒙古民族在服饰中选用大气、庄重的白色、蓝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然后选取色彩鲜亮的金黄色作为搭配,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蒙古民族豁达、率真、开朗的性格。

四、结语

通过对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代表――内蒙古饭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可以采用通过餐饮特色展示草原文化,通过接待礼仪表现草原文化,通过民族服饰彰显草原文化。让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迈向世界,为繁荣我区的文化与经济建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团英.论草原文化(第三辑)[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2] 董恒宇.论草原文化(第四辑)[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民俗文化内涵范文3

关键词 民俗文化 视觉艺术设计 灵感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俗文化是依附于劳动人民几千年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中产生的文化,它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既有形式,又有内涵,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中国民俗文化是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具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中国民俗文化中含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体现出浓郁的审美意识。民俗文化传承、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可以对视觉设计中各个方面带来不同的创作灵感。在当今的科技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如何激发视觉艺术设计的灵感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中国民俗文化与视觉艺术设计的联系

中国民俗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范畴:劳动实践民俗、生活经验民俗、节日喜庆民俗、社会交往礼仪民俗、宗教发展民俗、巫术演变民俗、婚丧嫁娶民俗等等。

现代设计者应该以发展民俗文化为本,把视觉设计的追求及其着眼点放在不断挖掘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看,视觉设计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滋养,当然也离不开时代设计观念的熏陶,但是,视觉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民俗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符合中国民众审美情趣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现代视觉设计融合民俗文化的元素,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者探索民俗文化与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现代视觉设计中,怎样把握好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关系,充分运用民俗文化的一切设计元素,是设计者需要刻意钻研和努力的方向。现代视觉设计者在艺术领域不仅要跟上美学思想的动态发展,还必须顺应科技的进步。随着设计范围的不断扩大,设计者要掌握新的领域、新的知识,在关注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挖掘民俗文化的特色造型元素。立足于本土文化,才会有根基,才能设计出独特的视觉元素。在透彻领悟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设计内容、版式等元素做重新组合,在民俗文化中寻找灵感,在创作中发展个性,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不断深化、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施展个人非凡创作力,设计出时尚的、生命力更强的,且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设计需求的崭新设计作品。

2中国民俗文化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民俗文化对视觉艺术设计的支持可以有二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无形的精神文化的支持。二是形象上的,具象的造型形式的支持。

中国民俗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富有个性和生活趣味的形象,这些形象上千年来被劳动人民接受,并成为经典,同时也代表着特定的内涵。在视觉设计中发展这些经典的形象,对于现代中国人而言是没有障碍的,甚至能传达的更加生动、亲切、趣味。当然,运用这些形象的前提在于对它们的理解,否则,不仅不能借助它们来表现设计的内涵,反而会使设计僵化、肤浅。

具体运用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所谓直接的运用是设计者直接将这些形象添加到视觉设计作品中,不对民俗形象做出改动,或只作细微修改。而间接的运用则指设计者按照民俗形象作为原形,在不脱离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进行改动,以适合当今时代某种特殊目的的要求。通过直接或间接运用民俗题材与形象,来构造现代视觉设计作品,这种方法是广大民众最能理解而接受的,无论什么文化层次的消费者和群众都能从这些熟悉的艺术形象中感受作品。

生硬地将民俗与视觉设计作品相拼凑是不可取的,将民俗造型融于现代视觉设计,不是简单的模仿引用,而是对传统的再创造,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民俗文化加以改造,经过创新发展,适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既保持了熟悉的风格,又创造了新的视觉形象。

3中国民俗文化对视觉艺术设计的意义

当代的民俗艺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民俗文化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见证了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俗文化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人们保护和学习,但实际上,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民俗文化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民俗文化内涵范文4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翻译中,如何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词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为外国游客所了解认知,使之成为连接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也日渐凸显翻译的文化功能。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大量不同的民俗文化词汇。为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让外国游客能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增进民族间的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就要求译者在准确地传递原文基本语义信息的同时还要对民族的心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等都有所了解并在翻译时设法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民族色彩,保持文化身份。“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西方民族民俗移植到中华民族民俗中,否则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错位的后果”。[2]民俗文化固有的文化身份就在于其是某一特定民族文化所产生的文化特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努力保留的成分。针对旅游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进行英译时还需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心理,使双方在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等方面达成共识,才能处理好旅游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最大程度降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更准确地传达出各民族间的文化特性及体现出语言间特有的民族色彩,更好地弘扬本土文化。

二、从功能翻译论看民俗文化资料的英译

功能翻译论是一种强调译文功能的应用性较强的翻译理论,因此,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旅游文本资料中的民俗文化翻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功能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其以目的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功能学派大胆地摆脱等效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及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3]弗米尔(Vermeer)是目的论的创始人之一,认为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由于语言、文化、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翻译不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即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即语内连贯;忠实性法则是指译文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且包括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所进行的必要调整。目的性法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民俗文化的翻译,并不是要译者抛弃原文意义与原语文化,而是强调应更加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在坚持民俗文化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调整翻译策略和方法,尽可能使译文保留住原语文化的异域特色,最终实现弘扬民俗文化及旅游资料翻译的宣传功效。

三、民俗文化翻译原则

民俗文化资料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两个原则:准确传达文化内涵,保留民族文化身份[4]。准确传达文化内涵是指译文首先应力求准确简洁,尽可能贴近原文的文化内涵,顾及译文读者的阅读欣赏习惯和心理感受,使外国游客能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文化感受,但不必费心寻求字面上的完全吻合。保留民族文化身份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文、原语境,尽量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来保留住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5],将某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的内涵翻译出来,不用或少用异域民俗文化形象来替换原语民俗形象,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四、民俗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民俗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也是大多数外国游客最感兴趣、最想了解认知的新鲜事物。这些民俗文化为本民族所独有,因此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要使译文读者获取到近似原文读者获得的效应,就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变译,将中国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介绍给世界,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巴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巴蜀自然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等。巴蜀民俗文化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巴蜀各族民众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民族特点。就重庆而言,兼具山城与江城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始终伴随着重庆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已成为重庆民俗文化的重要方面。重庆民俗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与复杂性书写着重庆的人文社会风貌,展现着重庆的民俗文化特色。就重庆旅游文本对外宣传的翻译现状而言,民俗文化的翻译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些瑕疵、错误散落于景点介绍小册子、导游手册、明信片等各种旅游资料中,理解错误、文化误解、用词不当、中式英语等之类的错误随处可见且民俗文化英语出版物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仅集中在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介绍的主题上。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各种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其实是语言从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的过程。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到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传播效力。勒菲弗尔(1992)指出“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因素决定的:社会的、政治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译者的译文当中。”[6]149为了很好地保存与传播本土的民俗风情,同时实现地方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译者要努力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生动地再现原文。民俗文化资料涵盖了历史、政治、民俗、宗教、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翻译时应力求将原语的表达方式及文化意象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充分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形象,保持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实现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笔者通过对旅游文本中富含民俗文化信息的文本分析研究,探讨民俗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与民俗文化的传播,以期引起更多译者对民俗文化翻译的思考。

(一)音译(加注)法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和文化鸿沟,翻译只能尽量地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为了很好地保存与传播本土的民俗风情,对具有很深的民俗文化背景旅游文本翻译时,很难在目的语里找到表层指称意义和深层文化内涵完全对应的语汇,译者可采用音译(加注)法把原语里的词汇直接移入到译语中去,以使译语读者从译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尽可能地等同于原语读者从原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并同时丰富了译语文化。音译法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7]41如阴(yin)、阳(yang)、豆腐(tofu)、功夫(kungfu)、麻将(mahjong)、饺子(jiaozi)等。通过对这些新词术语长期而广泛地使用便可逐渐融入译语语言中,丰富译语语言的词汇,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融合,加强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音译法很好地保持了原语的文化特色,但对于某些富含文化信息内涵的词汇翻译则有可能使译语读者不知所云,因此,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如“清明节”不仅仅只包含扫墓这一重要环节,更含有农业节气的深层内涵,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文化渊源颇深,因此将其简单地译为“Tomb-sweepingDay”是值得商榷的,建议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补充完整其文化意象,这样更易为外国游客所理解。

(二)直译(加注)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保留原语词汇的字面意义,把原语的词汇、句式及文化等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到目的语中,保留原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如北京烤鸭(BeijingRoastedDuck)、扬州炒饭(YangzhouFriedRice)等,但直译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原文中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就需要在保留原语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注释,解释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加大原文信息量,给外国游客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识,缓解由于文化缺省带来的理解困难,保证译文读者能获得同样的认知效果,以保持其文化身份的清晰度,如中秋节(Mid-AutumnFestival)在旅游文本资料翻译时就可在其中补充注解“a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holidayinwhichChinesefamilygathertocelebrateit”等。

(三)意译法

民俗文化内涵范文5

【关键词】民俗文化 翻译策略 异化

一、引言

近年来,民俗文化研究以及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学者朱兵艳,刘士祥在“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现状与策略――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一文中指出,“截止到2015年6月,据中国知网以主题词“民俗” 并含“翻译” 检索,共285 篇文章”。

从研究视角来看,学者姜智慧以浙江省民俗翻译为研究对象,认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应从异化视角研究。”学者牛艳荣以蒙古族民俗文物译名为研究对象,提出“翻译应不仅传递文物名称,还应挖掘其包含的文化内涵信息。”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包含旅游宣传资料、名人著作英译本、地方民歌、民俗文物译名、电影民俗等的翻译。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来看,主要涉及功能理论、关联理论、翻译美学、生态翻译等。

二、武强年画民俗文化简介

武强隶属河北衡水地区,自古以盛产年画著称,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并称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五大基地。1985 年全国第一家县级年画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建立,可以说武强年画作为传统的年画文化在保护上走在了前列。1993 年文化部正式命名武强县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之乡”。

武强年画红火吉祥、乐观向上,是底层人民生活史聚焦式的画面反映, 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民俗民风,给地方民俗研究留下了大量可贵的资料。从木版年画中不仅可以看到过去民间百姓中的劳动生产情景, 如植树种田、养蚕绩麻, 架屋上梁等, 还可以看到人们练武强身、游山赏景等过去世俗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今人可以借此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所以说武强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三、武强年画的翻译

1.翻译策略。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 (Ve n u t i)在论及文化翻译的问题时“极力主张异化翻译策略,以尽量表现出原文的 “异国情调”。”异化翻译策略是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译者向源语作者靠拢,尽可能地把原文特有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使其理解并接受,并逐步融入到译语文化中去。

2.翻译方法。

(1)直译法。直译就是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例如年画“小女婿”译成Little Husband;“豆选” 译作The Election With Peas;“娃娃戏” 译成Baby Plays;“河间府演大操”译成The Military Drill in Hejian;“贵子成群” 译成Having a lot of good boys.

(2)直译加注释。当代英国译学理论家苏姗・巴思内特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所作的比喻十分形象。她说: “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视心脏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

(3)意译。在直译无法准确表达原作意思时,可采用意译的方法。武强年画中有一部分为历画,例如历画 “三年早知道”翻译成了Calendar with picture,就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简洁明了。

(4)音译加注释。英语中的Kungfu(功夫),toufu(豆腐)都是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在民俗文化的翻译过程中,有时音译还不足以表达出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此需要加注释。例如武强年画“六子争头”。“六子争头”巧妙地利用头部和臀部的相互借用,寓意:争头(名)争腚(锭-元宝),或躬或趴组成了六个不同姿态的孩子(六顺)。

(5)借词译法。在武强年画中,门神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画种。“门神”,这个极具民俗特色的词语,被译为 “door god”或“doorgod”,这种借词译法借用西方宗教观念中的“神”(god) 使国外读者更易于接受。相似的还有灶王爷的翻译:the god of the hearth等。

四、结语

在大力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 民俗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做好民俗文化的外宣首先要深挖文化内涵, 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运用多种翻译手段, 尽量保留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民俗翻译要达到语言的共识,语境的共识,不仅应使两种语言对接成功,更要使两种文化内涵对接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兵艳,刘士祥.旅游景点文本特点与英译策略――以海南国际旅游岛景点英译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民俗文化内涵范文6

关键词:川西北;藏区;民俗摄影;纪实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64-01

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在选择摄影景点时,都会倾向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艺术美感的景观。在川西北藏区,具备上述特征的景观众多,摄影者们可以有多种选择。

一、川西北藏区民俗摄影的发展现状分析

民俗摄影,是用摄影机录像机把人物的形象记录下来。利用不同拍摄技巧、手段,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的美展现给公众。常用的拍摄形式有夜景拍摄、雨景拍摄、建筑物拍摄、人像拍摄等。进入现代化社会,拍摄已经成为宣传文化的一种常规手段,越来越符合大众的思想文化需求。

川西北藏区是上个世纪90年代被发现的一个摄影圣地,它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绵延起伏的山脉、清澈透明的河流,营造出了具有民俗风气、宜居特色的自然景观环境。作为一门刚兴起的艺术,民俗摄影与其他艺术的出发点不同,它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更注重纪实写真,并具有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作用。由此可见,川西北藏区民俗摄影的发展,是以保护民俗文化为基调、基础,开展的行为艺术体,其艺术形式多元,不仅能充分说明藏区人民的民俗习惯,还能将摄影艺术和文化保护两个不同领域的探究课题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川西北藏区民俗摄影的拍摄手段

一般情况下,常规拍摄手段是可以引入民俗摄影的,如山水拍摄、建筑拍摄、景色拍摄等景观拍摄,又如人物写真、生活纪实等民俗文化拍摄,上述拍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很大,能全面、多角度展现川西北藏区的景观特色和民俗文化特征。

(一)景观拍摄

景观是存在多种变化因素的,如天气、环境等,本文以若尔盖黑河月亮湾为例,在拍摄夜景和雨景时,由于灯光相对较暗,景物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映衬下会产生奇妙效果,所以如果想让画面更细腻、更真实,需采用高感光度的摄影工具,精准把握动态环境与静态环境的变化关系,以突出景物的自然美感。相对于自然景观来讲,建筑物属于“不动”景观,拍摄起来更加简单,只要掌握好周围环境的变化量,即可找到契合于文化内涵、景观特色的拍摄点。

同时,在拍摄时,为展现川西北藏区的民俗文化,以达到保护文化的艺术价值,摄影师们还需针对“特色”文化内容进行多边修饰,一方面,把自己对艺术的感触倾注其中,让自己的思想和思维与自然景观、民俗文化高度吻合,另一方面,把川西北藏区的景观美感展示给世人,刺激群众眼球,使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景观的伟大。总而言之,景观好比川西北藏区民俗文化的风向标,它们的内在价值远比外在价值要丰富,摄影师们在挖掘景观特色文化时,应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面对,不仅不能以追求画面效果破坏原始自然景观,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将“缺陷美”充分、完全的展现出来。

(二)“民俗文化”拍摄

与自然景观、建筑物相比,“民俗文化”更注重对文化内涵、价值和影响力的解读,在摄影阶段,多了解藏区居民、宗教信徒的生活和思想,学习他们的民俗文化,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习惯带给人心灵的影响。如此一来,摄影者会进入到“民族情景”中,将自己看做是藏族人的一员,或是一名佛教信徒,只有在思想上达到了高度契合,在拍摄时才能精准的找到拍摄点,从而凸显出民俗文化在人们生活行为、喜怒哀乐情绪、文化活动中的影响作用和价值。

对于川西北藏区而言,民俗摄影的意义对摄影者主观思想、艺术感悟能力的影响很大,它能将摄影者们带入一个特殊情景,摄影师通过摄影作品,将观众同样带入这个特殊情景。作为一种文化沟通的纽带,民俗摄影对于传播途径窄、文化特色浓厚、文化延续前景堪忧的川西北藏区来说,其宣传作用不容小觑。作为川西北藏区民俗摄影者的一员,不仅要履行对自身职业的许诺,还应将民俗文化保护当做自己的职业使命和职责,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川西北藏区文化发扬光大。

结论:通过上文对川西北藏区民俗摄影纪实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在当今功利化社会,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在以利益为导向的行业竞争中,民俗摄影作为异军突起的一份子,摄影师们肩负的文化保护使命、文化宣传使命重大。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张晓光.中国民俗摄影的梳理与评判[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