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课课程设计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课课程设计特色范文1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重要意义,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原则。
[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原则
[作者简介]聂沉香(19 67-),女,湖南娄底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伦理;杨维(1983-),女,湖南常德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0)
[课题项目]本文系2 014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设计体系与开发策略”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 014-SZJGXM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97-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以及颠倒课堂理念的提出,都促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走向多元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向着交互性方向发展的同时,学习也正在走向微型化、碎片化、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资源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的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此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资源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迅速升温,它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方式。
微课,又称微课程或微型课程,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挖掘知识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
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提出的,他发现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资源,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与传统学习资源相比,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易操作、适合个性化学习等特点。它可以很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需求,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研、教学反思,它还对颠倒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现状
微课的出现无疑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福音。然而,笔者在参与我省教育厅思政课微课大赛的过程中,发现现在微课教学的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设计理念、建设标准、开发途径、方法等重要问题了解不够,在开发制作过程中非常迷茫,相当一部分老师只是盲目模仿他人的作品,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微课的鲜明特征。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组织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参加教育厅微课大赛的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设计与开况进行调查,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思政课教师微课开发的现状,以及在微课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基本认识。通过调查得知,高校思政课教师接触微课的时间比较短,微课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调查显示,接触微课时间比较长(一年以上)的教师占13.15%,接触微课在一年以内的教师占86.85%。这表明,对于高校思政课一线教师来说,微课仍然是新事物,微课的推广力度还需要加强,要让更多的中小学一线老师接触微课,了解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2.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微课开发的情况。调查显示,教师开发一节微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5小时以内能制作一节微课的老师只占10.81%,5~10小时的占到 30.83%,11小时以上的占58.36%,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微课开发制作的技术与经验还非常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模式,亟待加强学习和培训。这也导致教师开发微课的平均数量比较少,调查显示,70.65%的老师开发微课的数量为l~3节,只有10.49%的老师开发了5节以上的微课。
3.高校思政课教师对现有微课资源的认识。对现有微课资源的开发建设现状,85.8%的老师认为“微课太分散,没有形成专题化的体系”,这与微课自身“短小精悍、只针对一个小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有一定的关系,也说明专题化微课程的建设非常重要。80.29%的老师认为“微课的质量不高”,81.88%的老师认为“微课的总体数量不够丰富”,还有少数老师认为“现有的微课实用性和实效性不是很强,相当一部分都是简单问题的讲解”。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微课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起步较晚,广大思政课教师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微课资源开发还处在摸索阶段。但值得肯定的是,微课从无到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思政课微课资源的开发也在一步步地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4.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大部分教师认为需要分析微课受众的特征,微课可以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需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学习起点、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风格、新教学方式的接受能力与态度等,这是众多老师的共识。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鲜明特点,一节微课不可能同时达到多个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不同的微课从不同的角度依然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体验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等。
5.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视频时长的认识。大部分教师(75.94%)认为,微课视频最合适的时间长度应该是5—10分钟,这符合微视频短小精练的理念,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间长度能够让学习者保持比较好的注意力,以聚精会神地观看微课视频,并理解课程内容。 6.微课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对自己的微课作品感觉“一般”的老师占到59.86%,有13.19%的教师对自己的微课作品感觉不满意。笔者对这部分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他们认为自己的微课作品质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镜头单一,缺少变化( 66.78%);声音不够清楚(56.61%);课件制作不是很好(44.92%);微课的配套资源不齐全( 74.07%);微课教学水平有待提高(45.68%);微课教学趣味性不强( 50.83%);微教学视频画面不够清晰( 59.66%);主要教学环节缺少字幕提示( 39.97%)等。
7.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开发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微课设计与开发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微课的质量,这与教师对微课的整体认识有密切关系。调查显示,“编制微习题”的重要性均值是1.79,这一点足以说明教师们对微课的定位正在逐步清晰,微课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还可以“解惑”,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也从完全的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实现“双主教学”思想是大家的一个共识。“撰写视频拍摄/录制脚本”的重要性均值是1.75,44.3 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39.42%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重要,这与事实相符,如果没有撰写视频脚本,录制的微课必定不会条理清晰,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同之处,也是众多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所以很有必要加强视频拍摄和脚本撰写的培训与辅导。“拍摄/录制前的准备工作(如环境布置、工具调节)”重要性的均值是1.64,如果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微课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原则
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不同于传统的公开课的视频拍摄,也不同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节完整微课的开发,既包括微课设计,也包含微课的实际应用,只有把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合理地结合起来,开发的微课才具有真正的使用价值。微课的设计开发有其自身的规范化流程,胡铁生老师曾提出了微课开发流程,笔者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政课微课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1.碎片化处理原则。传统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一般都以45分钟为单位,甚至一个小时,这无法顺应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模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用于课堂教学中环境的创设、新课的导人或德育情感教育等,长时间的视频教学显然就不适用。但是传统的精品课程、农远工程等课程都是名师、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录制,教学质量非常高,这就形成了“用之不便,弃之可惜”的局面,如果将其进行系统、批量化的再加工、再编辑,进行微课碎片化处理,使其符合“微课”的理念和特点,就既可以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
2.创新性原则。微课的原点是“教学”,而非“技术”。微课制作的关键技术环节有两个,即课件的制作及微教学视频的拍摄或录制。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手机功能的提高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普及,课件制作已经不是难点,常规的视频拍摄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录屏软件在操作性上也非常简单,而且功能强大。总体来说,制作微课的技术门槛已经跨过去了,我们现在急需关注微课的创新设计和教师在微课中展现的教学水平,这些才是微课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微课最吸引学习者的地方。教师在平时要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和方法,注意借鉴、模仿与再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创设情境、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在这个方面可以重点借鉴知名微课平台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和策略。
3.开放性原则。微课资源的建设要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要吸引不同角色的人群参与,而且已经建设好的微课资源应该开放资源权限,允许不同的学习者和教师对其进行编辑、再生和更新,这就能丰富微课资源,突出微课特色,增加微课类型。当然,为了不造成微课资源的混乱,每次编辑之后均需要管理者或者是资源的所有者对其进行确认。百度百科采用的就是这种资源更新模式,效果良好,得到了使用者和资源建设者的一致认同。
4.发展性原则。在微课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即从单个的微课设计与开发,走向专题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专题微课程是基于一门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程是指对某个专题进行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开发。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由10节左右的微课组成,这些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体系化的专题微课程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微课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微课设计方法。当前微课资源建设方向的重点是要从“单一微课建设”转向“专题微课建设”。
思政课课程设计特色范文2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核心问题;改进策略
纵观国内一些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活动,几乎每个学校都能提供门类完善、划分清楚的通选课程,这些课程就作为全校公选课提供给学生成为他们所接收的“通识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在学校的要求下,学生会在人文社科类里选几门课,再在自然科学类中选几门课,挑几门简单好玩的,随便听一听,混一个考试及格,这就是“通识”了吗?真正的通识教育必须采用一种科学的、符合我国大学现实状况的课程设计并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推进手段保证实施。
一、理论基础
通识教育推行的关键在于操作,而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过程中,可以与师生同时发生关系并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课程”,学生也是通过课程与通识教育直接发生联系,故而课程体系的设计尤为重要。
(1)遵循生活逻辑
实际上课程知识,无论是科学、人文、艺术、道德等都从生活中得来。过程哲学认为世界是个有机体的过程,影响过程和机体发展的变量是多样的。教育必须鼓励人们认识现实中多种变量运作的相关性。对于人们高度推崇的、作为理性沉淀物的科学世界,只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而只有在充满生机与动感的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才能满足人的意志、情感与价值等方面发展的全部需要。因此可以说,科学世界只是人类进修理性的“营地”,而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生命的“家园”。我们的课程中不能只关注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生活的知识,把课程整合为一种指向生活的综合而具体的精神人格。
通识课程要整合知识的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与知识的生活逻辑。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让学生在自己真实的感受中,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本世界,这样的课程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课程不单指学校生活和学习生活,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从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精神的、家庭的、社会的等多角度感悟课程文本和生活的多元化内涵。新课程力图从认知、情感、做人、做事、审美、道德等多纬度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
(2)坚持教育学原则
首先,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培养学生理智的能力人和宇宙都是理智的产物 ,理智是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特性,学校是培养人的理智的社会机构,培养人的理智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 。真正的教育就是人的理智的教育与训练,它应当使学生通过理智的训练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不是在活动中去学习,去适应现实的世界,他们强调让学生熟悉具有永久重要性的普遍规律是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好的准备,使学生适应世界永恒的真理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学校可以围绕“永恒学科”设置课程。“永恒的学科”是训练学生理智能力的最好的办法,教育家和教师应当以“永恒的学科”为核心为学生设计和确定课程内容,美国教育家赫钦斯一再强调:“课程应当主要地由永恒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使我们和人们曾经想过的最美好的东西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最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人和理解是首要的。”“如果有一些永恒课程,凡自愿自称受过教育的人应当掌握,如果那些课程构成我们理智的传统,那么,那些课程应当成为普通教育的核心。”
二、改进策略:
(1)本科阶段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的尝试性构建
按照前文所述的构想,借鉴美国经验,本研究尝试架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图示如下:
其中,哲学代表着理解与认同的能力,同时也是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基础思维能力;数学是杰出的思维训练工具,是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和强大的逻辑工具,由它而衍生出各类理学、工学和自然学科;美学集中代表艺术的能力,包括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包含着音乐、美术、体育,乃至文学等一切蕴含有能激起人内心审美体验的活动;同时,哲学和数学还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方式”,作为一种最基础的方法论被各个学科所用;在核心能力确立之后,把它们与现有专业整合在一起,把专业课当作是课程加以安排,某个专业的学生成为在相关情境和问题域中的特长生;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理解异文化的思维,又必须学习外语,不然也很难理解透彻西方的经典哲学、数学和美学;最后由核心能力、课程再影响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开设一些比较务实的课程,整个课程体系连贯、有逻辑并且有现实的作用。
长久以来,哲学、数学一直是被当作一门课或者一个专业来处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中接触到一些哲学或者是大学数学几乎就已经是他们哲学和数学生命中仅存的一抹光亮了。现在大学所要做的,就是要把这单一的一门课转变成培养学生哲学和数学思维的一系列课程,在低年级时以较充裕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锻造。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哲学,如何将思政类课程资源运用到哲学核心能力的锻造上,让哲学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帮助学生遨游哲学海洋的一页扁舟,将成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于美学来说,我国大学普遍在正式课程上对其没有很好的重视,但是愈发繁荣的校园文化活动却又为美学教育提供了大量隐性课程,增强各高校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美学教育资源,可以让学生博采众长,也可以大大降低学校的课改成本。
关于各类课程的设置,这部分课程的设置应该与现有的专业课体系联系起来,专业课体系内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把这部分资源的既定顺序打破,与现有其他专业的课程资源按“情境化”和“话题化”的原则进行整合,以问题意识来统领专业教学。需要强调的是,课程并不是专业课程改头换面的出现,虽然科目名称上还是那些科目,但是统领思想发生了改变,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加之核心课程的作用,教育影响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旧有的专业课程要在课程专家和任课教师协商后进行一定的修正,修正的内容包括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在学习上难度和要求的不同,本专业中有哪些课程不适宜向外专业学生开放,本门课程向外延伸点在哪里,本门课程如何与其他专业相联系,本门课程可以以怎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等等。对于原先占有比较大学分的大学英语和计算机类课程,应该把它们规定为课程的范畴,但是由于其工具性质明显,可以保留其公共必修课的地位。
(2)淡化学科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界限
具体来说,首先要取消现有的阶段性的授课方式,即让三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伴随每一位本科生的四年学习,打破低年级教授通识教育、高年级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哲学、数学和美学不仅教学内容众多,而且本身还是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值得青年学生长时间的浸润,短时间知识的传授不仅让学生难以了解其本质内涵,更难以借此来训练他们的思维张力,难以刺激他们的思想活动,最终也难以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深层认识。如果把哲学、数学和美学这三个门类的课程放在整个大学四年之中,让这三类课程始终陪伴学生生活的始终,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智慧人生。
其次,各学院、各专业开放专业课程,也就是在保证满足本专业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将专业课程为开放全校通识教育公选课程,用庞大的专业课程资源填充通识教育公选课课程资源。这样做一方面是增强学生的可选性,让学生的学习欲求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课程一般都是各个大学中的精品课程,质量较高,因此开放专业课程可以大大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
再次,让专业课程具备“可通识”的作用,即通过教师培训,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整合和情境化处理,通过问题的发散牵引相关学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学科内经典名著,让原本只属于某个专业的课程具备培养学生通识能力的作用。这样,专业课程就能面向全校师生,同时也能让学生尝试使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所训练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解决陌生领域内的全新的问题。
为了上述的改革措施能够实现,就必然会改革现有课程体制、学生评价机制和教师教学制度的相关问题,这也是其重要改革切入点。
(3)改革现有课程体制
我国大学现有的课程体制立足专业教育,传统上并未对通识教育课程有所考虑,因此想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
第一,我国大学目前虽然普遍声称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课,但是实际操作中,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来进行学习,按照学习的学年时间升级、毕业,这实际都是学年制的表现。要真正推行通识教育,学校就应该进一步放宽学生的学习自由,以学分的获得作为核算成绩和准许毕业的主要指标。
第二,要编制一套有持续性和包容性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组。本研究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有哲学、数学和美学三个科目,因此就需要围绕这三个科目开设相关课程,在大学四年中持续、渐进并循环深入地开设这三个科目。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校校本资源,将思政类课程中与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相关的课程纳入哲学类课程组,其他的放入课程;高等数学降低难度,以训练思维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之美、宇宙之真;艺术类专业可以为通识课程提供美学的教学资源,以欣赏、体验和感受为主,以练习为辅,鼓励艺术创作、支持感性表达。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进一步开展校际合作,不同大学互相开放课程,互通有无弥补各自不足。
第三,采用“一套课程、两种方式”的方法,将全校的专业课程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来。所谓“一套课程、两种方式”,就是指给本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采用同样一套教材和同样一班教师,但是考核难度和考试方式可以采用两套标准。“一套课程”是为了保证该课程的质量不会因为由专业课变成通识课而下滑,也充分考虑了选课的外专业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两套标准”是为了保证本专业学生可以达到自己的专业水准和外专业学生既可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又不会为过深的专业知识所限。当然,这种方法给开课学院会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因为要把每一门课程都设置两种难度的评价标准,既可以测量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符合通识教育目的的考评方法,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同样,还会给教师的授课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教师不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将问题现实化即时化,使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并且更为困难的是教师还要找到有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发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有效链接点,让该门课程成为学生思维的一个辐射点,使课程中的闪光点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甚至对先进的教育模式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4)改革现有学生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制度既是检验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向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在通识课程实施策略中,改革原有的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同时,对于课外活动、校园环境以及学风和校风等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以便全面测评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具体而言,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于一般课程的考察。
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的基本把握程度和是否受到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影响,以及学生在这一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及对学生的精神启迪。通识课程设置要着重于考量学生能否用正确的观点和理念去识别、判断与分析周遭的社会事件和生活琐事,进而去恰当地鉴赏、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正确考量学生能否运用恰当的表达、交流的手段和工具进行有效的活动。那种以测验知识掌握为主的具有正确答案的考试方法只可以用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极少数科目,但是像写论文、分析事件、做调查报告以及创作和表演等动态和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应更为提倡。教师最好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并举的形式考察学生,甚至可以给再课堂上用于挑战权威的学生加分。教师可以使用新颖的形式和多变的题材从多方面考察学生。
第二,对于隐性课程的考察。
大学校园中的隐性课程,多为学校的校风、学风,也包括各级各类竞赛和学生课外活动等。这部分内容虽然难以量化,但是对于学生的通识教育有着莫大的意义,需要设定指标来进行测评。
笔者认为,对于隐性课程的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程度和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发现程度。具体测评指标有:该活动是否与该生所学的课程有关联;学生有无突出表现;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发现了某些问题;学生是否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依靠感性猜测和生活经验还是理性判断和所学知识;学生参与这个活动的主要收获等。
第三,对学生成绩的判定。
学生的最终成绩应该包括两部分,一般课程考察和教师的隐性课程评价,其中一般课程考察满分100分,占最终成绩的70%(需要按比例换算),隐性课程评价满分30分,占总分的30%(无需比例换算),具体情况如下:
通识教育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的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且其推行也要依靠各个环节的相辅相成。通识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自由民主的社会政治体制下,做一个有教养、有勇气、明是非、可以理性地思考、而不会随波逐流的人,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因此,通识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A・C奥恩斯坦[美],美国教育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